政府行政级别

合集下载

政府级别

政府级别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如南京市市长)(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部队副军职干部(如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集团军副军长)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厅局(地)副职(六级干部):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厅级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如苏州市副市长),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副司(厅)长 助理巡视员
处(县)长 调研员
副处(县)长 助理调研员
科(乡)长 主任科员
副科(乡)长 副主任科员
科员
办事员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部队副团职干部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国家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分为12个。

现在来看中国行政,基本上分为五套班子,即党委、政府、政协、人大、纪委。

中国的行政级别分为①国家级正职(包括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国家头号人物)②国家级副职(包括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等)③省部级正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④省部级副职(包括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行、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

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布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部单位,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⑤厅局级正职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⑥厅局级副职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一般认为那个单位是副厅单位,如市政法委,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⑦县处级正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⑧县处级副职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⑨乡科级正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⑩乡科级副职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乡科级在下,就是所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行政级别Word版

行政级别Word版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按照《公务员法》级别规定行政级别,是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管理而设置的国家公职。

包括职权和职责两方面内容。

国家公务员级别划分(一)国家级正职: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二)国家级副职: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部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四)部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和副部级机关)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五)厅局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部委各司正职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巡视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地级市正职、巡视员。

(六)厅局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副巡视员;(七)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中国行政官员级别一览表

中国行政官员级别一览表

中国行政官员级别一览表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十五级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行政级别分中央,省(直辖市),地区(市),县(县级市)乡中央:一级:军委主席二级:国家主席三级:国务院总理四级:副主席,副总理,国务委员五级:部长地方:六级: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直辖市书记,市长,市政协主席。

作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领导干部级别也是非常有特色的,连大学校长或者《人民日报》总编辑都有行政级别的……有官瘾的朋友不得不了解的常识哦~对于政治我不是很感冒,我喜欢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政治是短暂的,方程式是永恒的。

”未来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模式恐怕将会撤掉越来越多的乌纱帽。

中国行政级别分9级1级:准国级,香港,澳门2特区(对外享受国家和地区中的地区级,可以单独参加国际的经济,社交,体育活动和申办国际级的活动,如奥运会等,高度自制,有自己的区旗,区徽)2级:正部级:4大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3级:副部级:14个副省级城市(包括9个副省级城市和5个计划单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武汉、广州、济南,杭州,成都,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4级:准副省级:包括除上外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国务院批准的唐山市、大同市、包头市、鞍山市、抚顺市、吉林市、齐齐哈尔市、无锡市、淮南市、洛阳市等十个市为“较大的市”。

5级:正厅级:一般地级市6级:副厅级:省直管县级市7级:正处级:一般县级市8级:副处级:市管镇9级:正科级:一般乡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职务级别排列

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职务级别排列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
省署高校正职党委书记和校长.
7.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
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
重点中学正职。
8.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
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
市属中学正职。
9.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
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
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
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10.乡科级副职:
我国政府部门的行政职务级别排列
1.国家级正职: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一.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二.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三.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四.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五.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六.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七.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八.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

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科级处级厅级等级排列(常识普及)按照《公务员法》级别规定行政级别,是行政机关为实施行政管理而设置的公职。

包括职权和职责两面容。

公务员级别划分(一)级正职: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

(二)级副职: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三)部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

(四)部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和副部级机关)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局正职干部(如文物总局局长)。

(五)厅局级正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部委各司正职省市自治区厅、局正职地级市正职、巡视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地级市正职、巡视员。

(六)厅局级副职: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副巡视员;(七)县处级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副省级城市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

国家机构的名称与级别

国家机构的名称与级别

国家机构的名称与级别从上到下数,国家(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地区(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自治州、盟)、县(县级市、地级市所辖区、自治县、旗、直辖市所辖区所辖街道)、乡(镇、民族乡、街道)这五级政府分别对应国家、部、厅、处、科五个级别,当然都有正副之分,称为国家正级、国家副级、省部正级、省部副级、地厅正级、地厅副级、县处正级、县处副级、乡科正级、乡科副级。

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的组成部门有部(如国防部)、委(如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院(如中国科学院)、署(如海关总署)、行(如中国人民银行)、社(如新华社)、局(如国家税务总局)等,级别为省部级,与省级政府同级,其内设机构叫司,级别为地厅级,与地级政府同级,司下面还设有处,级别为县处级,与县级政府同级,如外交部东亚司日本处,前外交部长唐家璇就担任过与县委书记同级的日本处处长。

省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叫厅,顾名思义,就是厅级,其内设机构叫处,大点的处下面设有科,小点的处不设科。

地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叫局,处级,这是因为作为省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行政公署的内设机构叫处,所以地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名称虽叫局,但级别叫处级,而不叫局级,一般称为处级局,与以便与部级局(如国家税务总局)、厅级局(如省级国家税务局、省级地方税务局)、县级局(如县级国家税务局、县级地方税务局)相区别,处级局的内设机构叫科。

县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也叫局,科级,称为科级局,为啥不叫科呢?这是因为科一般适用于政府组成部门的内设机构,而不适用于政府组成部门,县级局的内设机构叫股,派出机构叫所、站等,级别均为股所级,与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同级。

乡级政府没有组成部门,其下属单位有内设机构与派出机构,内设机构的名称一般为股、派出机构的名称叫所、站等,级别均为股所级。

综所上述,我国五级政府的名称分别是国务院、省、地、县、乡,级别分别是国家级、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各级政府的组成部门分别叫部、厅、局(处级)、局(科级),级别分别是省部级、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另外地区行政公署不设组成部门,只设内设机构,其名称叫处,级别为处级,乡级政府也不设组成部门,只设内设机构,其名称叫股、所、站,级别为股所级;各级政府组成部门的内设机构分别叫司、处、科、股,级别分别为地厅级、县处级、乡科级、股所级。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

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公务员是指在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文职等工作的人员。

公务员职级级别是根据其职务等级、工作经验、能力水平以及绩效等方面进行划分的。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对应不同的职权和职责,级别的提升也意味着相应的晋升和福利待遇的提高。

下面是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一、国家级职级1. 国家公务员正部长级(职位代表:国务院组成部门部长);2. 国家公务员副部长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副部级干部);3. 国家公务员巡视员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正部级干部);4. 国家公务员司局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副厅级干部);5. 国家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国家公务员系统中的正科级干部)。

二、省级职级1. 省级公务员正厅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厅级干部);2. 省级公务员副厅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副厅级干部);3. 省级公务员正处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正处级干部);4. 省级公务员副处级(职位代表:省级政府部门副处级干部)。

三、市级职级1. 市级公务员正局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正局级干部);2. 市级公务员副局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副局级干部);3. 市级公务员正科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正科级干部);4. 市级公务员副科级(职位代表:市级政府部门副科级干部)。

四、县级职级1. 县级公务员正县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正县级干部);2. 县级公务员副县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副县级干部);3. 县级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县级政府部门科员级干部)。

五、乡镇级职级1. 乡镇公务员正乡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正乡级干部);2. 乡镇公务员副乡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副乡级干部);3. 乡镇公务员科员级(职位代表:乡镇政府部门科员级干部)。

以上就是公务员职级级别一览表的详细内容。

不同级别的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承担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同时也享受着相应的薪酬和福利待遇。

公务员职级的晋升往往需要通过选拔考试或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评估,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才能获得级别的提升。

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划分

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划分

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级别划分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是:(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国家级正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省部级副职: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

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一、中国的五级行政级别决定了官员级别的基准体系通常情况下,中国官员的行政级别是由所在机构的行政级别决定的,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一法则。

与大多数国家的组织结构不同,中国的行政区划有五个行政层级中央(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自治州、盟)、县(区、旗、县级市)、乡(镇、街道)。

因此,按照上面五个行政层级政府官员分为五种主要层级,每个主要层级又可以分出正副两个级别,这十个级别就构成了我们识别官员身份的基准体系。

具体如下:1、国家级正职,简称“正国级”,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

正国级职位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2、国家级副职,简称“副国级”,包括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机构的成员(正国级除外),正国级职务的副职等。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和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的书记则因情况而定。

按照职位“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是识别官员级别的第二法则,如果这两个书记是政治局常委,那么他们就是正国级;如果是政治局委员,就是副国级。

3、省部级正职,也称“正部长级”,包括中央部委、省级党委和政府的正职领导(“一把手”)。

它们包括:中共中央下属机构(如政研室、党史研究室、文献研究室)的正职领导,国务院组成部门(部、委、办、总局、审计署、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的正职领导,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办事机构和专门委员会的正职领导,各省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

4、省部级副职,包括省部级正职的副职,还有各省的党委常委,不再列举。

5、厅局级(或地厅级)正职,包括中央部委下属司局和省直机关(厅、局、部)的正职领导,各地级市(地区、直辖市所属区)四套班子的正职领导。

6、厅局级副职,包括厅局级正职的副职和市委常委。

聊聊中国式政府层级

聊聊中国式政府层级

中国式政府层级解析6月份,双城市变成哈尔滨市双城区,10月份,九台市获批成为长春市九台区。

两个县级市,成为副省级省会城市的“区”,这意味着两地行政层级的提升,从县级市升格了。

中国的政府区划行政级别究竟有几级?副省级城市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代管县级市?这些大大小小的城市与政府,其级别和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政府层级的法定与现状包括中央政府在内,中国的整个政府层级事实上形成了五级政府“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现代汉语词典》即如此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

宪法第三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依据行政区域设定的地方政府法定为三级结构。

不过在实际中,以吉林省为例,四平市政府和公主岭市政府不是一个级别的政府。

前者是地级市,后者是县级市,所以政府层级不同。

其实目前的中国政府,除海南省和直辖市为三级以外,地方政府多出来一个地级市层级。

这种四个层级,实际上突破了地方行政机构的“三级制”。

探寻起来,其根源在于改革开放初期,作为省级政府派出机构的地区行署演变为“地级市政府”,县政府转变为“市政府”。

由原来的地区管县,转化为“地级市”管县、市(县级市)。

村委会,法律上是村民自治组织,不是一级政府,但村干部也有工资,形成了准政府职能。

同样,城区的街道是政府派出机构,具备准政府职能,拥有准行政层级地位,它们在事实上承担着一级政府的管理职能。

这样笼统算起来,包括中央政府在内,中国的整个政府层级事实上形成了五级政府,如果算上村委会、街道,形成了六级结构。

目前从中央政府到乡镇的五个行政管理层级,是中国从古至今政府层级最多的时期。

据一位学者统计,目前世界上191个国家和地区,地方政府行政层级为二三级的占67%,超过3级的只有21个国家,占11%。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

中国行政级别划分和行政人员工资表我国干部级别划分(以政府和军队为例,不含党委、人大、政协)一. 国家级:国务院总理(一级)国务院副总理(二级)国务院常委(三级)二. 正省级干部(正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三.副省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四.正厅级干部(地市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注:以上为高级干部五.副厅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教育局局长、江宁区区长)各地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苏州市副市长)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六.正处级干部(县团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七.副处级干部: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八.正科级、副科级干部略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深圳市的行政级别及架构

深圳市的行政级别及架构

深圳市的行政级别及架构
深圳市的行政级别及架构如下:
1. 市委员会:
深圳市委员会是深圳市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决策和指导市级事务。

市委员会由市委书记、市委副书记和其他委员组成。

2. 政府:
深圳市政府是深圳市的行政机构,负责具体的行政管理和执行市委的决策。

市政府由市长、副市长和市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市长是市政府的最高负责人。

3. 分管部门:
深圳市政府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教育局、公安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这些部门负责特定领域的政府工作和管理。

4. 行政区划:
深圳市下辖多个行政区,包括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盐田区、龙华区和坪山区。

每个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政府机构负责本区的日常管理和服务。

总体来说,深圳市的行政架构由市委员会、市政府、分管部门和行政区划组成,形成了分层管理、协同运作的体系。

国家干部级别等级

国家干部级别等级

国家干部级别等级
国家干部级别等级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职务层次等级制度,分为正部级、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办事员等9个级别,具体如下:
1. 正部级:国务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等;
2. 副部级:国务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军委委员、副主席等;
3. 正厅级:部长、省部级党委书记、军区级以上领导等;
4. 副厅级:副部长、省部级党委副书记、军区级以下领导等;
5. 正处级:司局级领导、厅级领导、县处级领导等;
6. 副处级:副司局级领导、副厅级领导、县处级以下领导等;
7. 正科级:科级领导、科级以下干部等;
8. 副科级:副科级领导、副科级以下干部等;
9. 办事员:初级职称等级,包括科员、办事员、秘书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职务的具体设置和称谓可能会因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

1/ 1。

政府部门级别

政府部门级别

国级(总理),副国级(副总理,国务委员),省部级(省长,省委书记,自治区主席及区党委书记,直辖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部长),副部级(副省长,省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及区党委副书记,直辖市的副市长和市委副书记,副部长),s厅级(司长,厅长,地级市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直辖市设的区的区长和区党委书记,巡视员),副厅级(副司长,副厅长,地级市的副市长和市委副书记,直辖市设的区的副区长和区党委副书记,助理巡视员),处级(处长,地级市的局长,县委书记和县长,地级市设的区的区长和区委书记,调研员,公安局的支队长),副处级(副处长,地级市的副局长,县委副书记和副县长,地级市设的区的副区长和区委副书记,助理调研员,公安局的副支队长),科级(科长,县或地级市设的区的局长,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公安局的大队长,主任科员),副科级(副科长,县或地级市设的区的副局长,乡党委副书记和副乡长,公安局的副大队长,副主任科员),科员, 办事员。

县级政府设的局下设的股不是一级行政编制,股长一般是科员,个别是副科,如派出所。

P.S.全国人大委员长和全国政协主席是正国级,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院长是副国级,地方系统及下属机构依此类推。

市委/省委:市委/省委属于政府部门,属于党群机关,也就是党务工作者。

一般称为:"中国共产党××市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省委员会"。

市委委员是党内职务,和行政职务不同。

但组织法、条例和现实中需要行政上任一定职务和级别的领导才在党内担任委员。

比如:没有进入常委会的副市长;各党政、行政部门负责人;市辖区、县主要领导;市属主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市属重点企业主要负责同志。

同时,市委书记、副书记、市长、常务副市长担任党委常委、委员职务;市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统战部长、部分排名靠前的副市长、部分重要政府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担任常委、委员;部分副市长任委员,以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行政级别序列
一、政府行政级别:
政府机构的行政级别依据行政区划级别、所管辖事务的重要程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因素而定,分为五档十级,包括正国级、副国级、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地(厅)级、副地(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乡(科)级、副乡(科)级。

国务院部委一般是正省(部)级单位。

直属机构中带“总局” 的为正省(部)级单位,其它为副省(部)级单位。

办事机构、国家局都是正省(部)级。

直辖市、省(部级)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地(厅)级。

普通省会、普通地级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县(处)级。

县级市、县、普通市辖区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正乡(科)级。

比较特殊的情况是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的政府职能部门一般是副地(厅)级(副省级城市目前有十五个分别是:哈尔滨、长春、沈阳、济南、南京、杭州、广州、武汉、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

其中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即是计划单列市也是副省级城市)。

此外,经济开发区,直辖市署区级别比一般的级别高1到2个级别。

比如:上海市为正省部级,下辖18个区,1个县即崇明县。

18个区中的浦东新区为副省部级,其余区为正地(厅)级。

崇明县前几年是副地(厅)级,现在升格正地(厅)级。

上海无论区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或是县辖的街道办事处、乡镇都是正县处级。

机构级别和公务员级别是一样的划分。

但两者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机构级别决定了担任该机构行政负责人的级别应不低于此机构行政级别,在一些重要地区,一些重要部门往往存在“高配”现象。

同一行政区域,党委书记级别一般比政府一把手高一级
1、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3、省部级正职:
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书记,省长,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常委会主席等,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直辖市市委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部长等。

国务院各部委正职干部(如教育部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省长、天津市市长)
部队正军职干部(如江苏省军区司令员、12军军长)
4、省部级副职:
各个省级行政区的省委副书记,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席,省人大常委等,省、直辖市市委副书记等,以及国家各部副部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厅但是必须要副部来兼任的,如省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各部委副职干部(如公安部副部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正职干部(如国家文物总局局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安徽省副省长、重庆市副市长)各副省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南京市市长)
部队副军职干部(如浙江省警备司令部副司令、31军副军长)
5、厅局级正职:
以前叫地厅级,主要是地级市(各自治州)市委书记,市长,市人大主席,市政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公安厅厅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国务院部委各司正职干部(如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正职干部(如河北省交通厅厅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
各副省级市政府副职干部(如宁波市副市长)
各地级市政府正职干部(如无锡市市长)
部队正师职干部(如1军后勤部部长、34师政委)
注:以上为高级干部
6、厅局级副职:
地级市市委副书记,市委常委,副市长,市人大副主席,市政副协主席,省级下属单位,如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各部下属单位,如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等,还有一些行政级别是正处但是必须要副厅来兼任的,如市政法委,
市宣传部、组织部、纪委等必须由市委常委或者市委副书记兼任。

国务院部委各司副职干部(如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副司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副职干部(如黑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南
部队副师职干部(如35师副政委、179旅旅长)
7、县处级正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书记,(区)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经济作物处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正职干部(如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沈阳市卫生局副局长、浦口区副区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正职干部(如扬州市劳动局局长、滨海县县长)
部队正团职干部(如105团政委)
8、县处级副职:
包括县(县级市、区、旗等)委副书记,县(区)委常委,(区)副县长,(区)县人大,(区)县政协主席,市各单位局长,如市公安局、司法局等,还有厅级各单位下属,如省公安厅X处,省委办公厅主任等。

国务院部委各司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农业部兽医局防疫处副处长)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厅局所属处室副职干部(如江苏省教育厅人事处副处长)
副省级市所属各局处室及区县各局正职干部(如南京市科技局科技成果处处长、玄武区卫生局局长)
地级市所属各局及各区县政府副职干部(如镇江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家港市副市长)
部队副团职干部(如105团参谋长)
9、乡科级正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长,镇长,办事处主任,以及镇级人大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局长等
10、乡科级副职:
包括各乡、镇、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副乡长,副镇长,办事处副主任,以及镇级人大副主任等,还有处级下属,如县公安副局长等
另外:乡科级在往下,就是所谓股级,是中国行政当中最小的,一般是乡里边财政所、派出所之类的。

注:1、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院等事业单位,其各级干部参照政府各级干部待遇,但不具有行政级别,不属于公务员编制。

2、政府各级干部如为上一级党委常委,则其行政级别升一级。

如张家
港市市长为正处级干部,若为苏州市市委常委,则为副厅级干部
二、公务员行政级别: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

(一)国务院总理:一级;
(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
(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
(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
(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
(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
(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
(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
(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
(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
(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
(十二)办事员:十至十五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