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荨麻疹60例

合集下载

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桂枝汤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分析
小 鼠 的肿 胀 度 及 肿 胀 抑制 率 ,结 果 显 示 桂 枝 汤 远 比其 他 两 组 的 局部 抗 炎 效 果 为优 :
明原 因者 4例。所有病例 1 个月内未用过长效皮质类 同醇激素, 无严重的内部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临 床 将 1 “ 麻 疹 ” 者 分 为 : 热 、 寒 、 瘀 3种 类 1例 荨 患 风 风 血 型… 。笔 者 用 桂 枝 汤 加 减 治 疗 : 热 型 者 , 团色 红 , 生地 、 风 风 加 荆
而 愈 , 病 例 3~ 慢性 6剂 而 愈 。
与翻正反射消失数等 , 显示桂枝汤x 4 鼠有 较强 的镇静作用 , ,, J - 并
可 加强 巴 比妥类 催 眠 药 的 中枢 抑 制作 用 。
综上 , 我们认为桂枝汤用于治疗荨麻疹 有一 定的临床效果 ,
2 讨论
21 祖 国 医学 的理 论 依 据 .
其有 中医理论的支撑 , 也有现代 医学有关 证文 。但荨麻疹 的病因 病理在 中 、 西医方面都较复杂 , 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系统的研
究 与探 讨 :
桂枝汤并非只是发表解肌 之剂 , 正如尤怡 在《 金匮心典 》 中
引 徐 氏 之说 :桂 枝 汤 , 证 得 之 , “ 外 为解 肌 和卫 ; 内证 得 之 , 化 气 为
“ 荨麻疹 ” 俗称“ 风疹块” 典型 的皮肤表 现 : , 突然 发生红斑 、
风 团 , 小 不 一 , 状 不 规 则 , 全 身 分 布 , 痒 程 度 不 一 , 生 大 形 可 瘙 发 消 退 变化 较 快 , 多批 反 复 出现 其 病 复 杂 ( 内源 性 和 外 源 可 有
2 . 桂枝汤对神经 系统有镇静作用 .3 2
神经系统失调也是影响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块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块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风疹块
刘国庆,中医师,医教科主任。

刘援(浙江省湖州市中医院邮编:313000)。

主治:顽固性风疹块。

处方:炙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炒荆芥10克,炒防风10克,晚蚕砂(包)30克,炒黄芩10克,炒川芎10克。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疗效
赵x,女,48岁,农民,1988年5月3日初诊。

诉1986年初开始皮肤瘙痒不休,继而出现疹块,时好时作,反复不愈,曾就诊多家医院,诊为荨麻疹,服激素、抗组织胺类西药,疗效不佳。

近5天来,症状又作,皮肤瘙痒难忍,以胸腹上肢为甚,红色疹块,时隐时现,兼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遇风易发,纳食尚可,二便通调,苔薄腻质淡红,脉缓。

证系风邪入侵,搏于营卫,营卫不和,疹块发于肌表,瘙痒不休,先拟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加味:炙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炒荆芥10克,炒防风10克,晚蚕沙(包)30克,炒淡芩10克,炒川芎10克,5剂。

5月8日二诊:服药后皮肤瘙痒十减其七,恶寒发热已除,肢节略感酸楚,苔薄质淡红,脉缓,仍拟上方,再服5剂。

5月12日三诊:经祛风解表、调和营卫治疗,表证已解,风疹块减而末尽,肌肤瘙痒程度减轻,胃纳尚可,苔薄质淡,脉缓。

治宜上方加黄芪30克,炒白术10克,连服7剂后皮肤疹块迅速消退,瘙痒亦止。

随访迄今未作。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灸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疗效观察莫怀民;林锐辉【摘要】目的:探讨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桂枝汤加味并结合艾条温灸足三里穴;对照组30例口服氯宙他定片.4周后统计疗效和不良反应、8周后统计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四周随访,治疗组12例痊愈患者1例复发,对照组4例痊愈患者中有3例复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及氯雷他定片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比较好的疗效,但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比单用氯雷他定片在痊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后者.【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0(019)022【总页数】2页(P12,16)【关键词】桂枝汤加味;热敏炙;寒冷性荨麻疹;临床研究【作者】莫怀民;林锐辉【作者单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528200;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广东,佛山,52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寒冷性荨麻疹是荨麻疹一种类型,是一种顽固、易复发的皮肤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寒冷性荨麻疹发病季节以冬季为多,其次是接触冷水,或者清晨气温较低的时候,风团明显加重、增多。

临床表现:①皮损特点:风团常呈淡红色,以暴露部位为主,依次分布在颜面/耳廓/手背等处;如果用冷水冲洗1~3分钟后,手背皮肤迅速出现风团,保暖或者轻柔按摩则又自行缓解。

②脉舌与体征:脉象以濡细弱多见,舌质淡红、台、苔薄或薄白为主;一般伴见面色白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倦怠,或者食少,辩证为脾肺阳虚,风寒束表。

依据此理论笔者自2009年1月以桂枝汤加味配合热敏炙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桂枝汤医案精选十一则

桂枝汤医案精选十一则

1、外感表虚刘×,男,10岁。

平素易外感,感之则发热3、4日不退。

咋日游泳,夜发,热38,5℃,头痛、恶风,轻微恶心。

今晨热仍不退,头痛加重,仍恶风,微汗,未纳,苔薄质淡红,脉浮数85至,证属外感风寒(表虚),疏方桂枝汤:桂枝6克,白,芍,6,克,红,枣,3,枚,生姜2片,甘草1.5克。

二剂。

嘱药后进热粥一碗,家长尊嘱,一剂后汗出,热解。

第二剂未服即愈。

(作者自验)2、表虚证低热于××,女,15岁。

1976年6月20日初诊。

前月患“感冒”,发烧38.5℃,经用解热镇痛和抗菌素类药物,体温降低,但低热不除,每天体温37.5℃左右已有20多天。

血尿常规,胸透,抗“0”测定等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服2剂,无效。

现症:有时头痛、微恶寒,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不佳,二便正常。

面色萎黄,精神颓靡,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寸浮缓,尺微弱。

此乃外感……邪未尽解,邪恋肌膜,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

治宜解肌退热法,投以张仲景桂枝汤治之。

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6克,大枣3枚,水煎2剂。

服1剂后热退,2剂服完诸症悉除。

追访未典复发。

(中医药学报·黑龙江中医,学院1979;2:23)3、营卫不和自汗发热张×,女,35岁。

一个月前因流产而行刮宫术,失血甚多。

头昏、心悸、体倦。

钉,旬日来形寒恶风,时当夏日,怕冷不已,午后发热(38.2℃),动则自汗,汗后恶风益甚。

天明热退时,更是大汗淋漓,头昏、心慌、疲倦。

……面色无华,脉浮取虚大、重按缓弱,舌质久红润,苔白。

由于流产失血过度,阴虚营弱,导致营卫失调。

治当益气生血,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4.5克,炒白芍9克,生黄芪30克,当归身6克,炒枣仁12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红枣7枚(去核)服药后当夜即得熟睡。

续服1剂,自汗恶风显著减轻,体温降至正常。

隔日复诊,已能当风起坐。

继予人参养汤加减,服药旬日而愈。

『伤寒验案』桂枝汤还能治疗这些杂病

『伤寒验案』桂枝汤还能治疗这些杂病

『伤寒验案』桂枝汤还能治疗这些杂病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本方不但具有解肌袪风、调和营卫的功效,而且还有调和气血、表里、脾胃、阴阳的作用,凡是表虚腠理不固,风寒侵袭,营卫不和,或阴阳失调所致的感冒、支气管哮喘、发热、自汗、过敏性鼻炎、冻疮或雷诺氏综合征、风寒所致的荨麻疹和皮肤瘙痒症等,皆可选用本方加减治疗,疗效肯定。

笔者谨守病因病机,结合腠理不固,风寒之邪徘徊不去,阻滞经络,引起营卫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规律及辨证论治的原则,再根据每种病证的不同而灵活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治疗营卫失调的理论依据人体虚弱,常腠理不固,抵抗力下降,易为外邪乘虚而入。

若被风寒所侵,会妨碍肺气宣发,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由此而起。

再者风寒之邪侵袭机体,始则束表,继则入里,阻滞经络,不但会引起营卫气血功能失调,还会引起脾胃失调,阴阳失调。

尤其是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方面,就更为突出,其理论一直指导着临床。

1. 从脏腑上分析在中医的理论里,肺主气属卫,卫气通于肺,正如《温病条辨》载:“肺主气,又主皮毛,肺病则气贲郁,不得捍卫皮毛也”。

肺气宣发肃降正常,可使腠理坚固,抵抗力强;脾“主肌肉”,脾气健运,气血生化有源,脏腑的营养物质与气血精微维持皮肤的形态与功能,使肌肤润泽,肌肉坚实有力。

若腠理不固,外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导致呼吸障碍,出现咳嗽气喘、胸闷、恶风寒、流鼻涕等症;若脾失健运,气血化生乏源,肌肤失去营养,肌肤失去润泽,出现皮肤干燥等症;若邪客肌肤,营阴郁滞,可引起身痒或瘾疹等皮肤病。

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篇》第3条所载:“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

2. 从体质上琢磨疾病的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正气的强弱和个体状况密切相关。

人的身体除了有强弱之分,还有类型之别,某种类型的体质对某种类型的食物或稍为混浊的空气可能特别敏感,可出现鼻痒、打喷嚏、流鼻水等症状。

桂枝汤治皮肤病案例

桂枝汤治皮肤病案例

桂枝汤治皮肤病案例
哇塞,你可知道桂枝汤能治皮肤病?这真不是开玩笑的!我就亲自见识过桂枝汤在皮肤病治疗上创造的神奇。

我有个朋友,他之前一直被湿疹折磨得苦不堪言。

那身上一片片红疙瘩,痒得他呀,别提多难受了。

用了各种药膏,都是好一阵又犯了,就像那打不死的小强,怎么都赶不走。

有一次我们聊天的时候提到这个事,我一拍大腿说:“哎呀,你咋不试试桂枝汤呢?”他一脸狐疑,“桂枝汤能治皮肤病?我咋没听过。

”我赶紧给他解释,“你可别小瞧了这古老的方子。


后来啊,他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看了中医。

医生根据他的情况给他开了桂枝汤加减的方子。

嘿,你猜怎么着?喝了一段时间后,他那湿疹真的慢慢开始好转了!那瘙痒的感觉减轻了不少,红疙瘩也慢慢消退了。

看到效果这么好,他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就好像中了彩票一样。

这不就跟修房子似的,找对了方法,才能把根基打牢。

桂枝汤不就是治疗皮肤病这座“房子”的牢固根基嘛!它能帮我们从根本上调理身体。

还有个例子,是一个邻居阿姨,她脸上老是发红、脱皮,去看了很多医生也不见好。

后来经人介绍喝了桂枝汤,没多久那张脸就恢复正常了。

这多神奇呀!
所以说呀,千万不要小看了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

桂枝汤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真的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啦,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具体的还得听医生的建议。

但至少让我们知道了,还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方法可以去尝试,不是吗?。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桂枝汤的妙用医案:
1.治疗太阳病中风:桂枝汤是主治太阳病中风之方剂。

太阳病中风,是太阳表虚证,是营
卫不和的一种表现,治疗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为主,桂枝汤是首选方剂。

2.治疗荨麻疹: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味可治疗寒激性荨麻疹。

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玉屏风散益气固表,防风祛风止痒,二者合用可治疗荨麻疹。

3.治疗咳嗽:桂枝汤加干姜、黄芩可治疗咳嗽。

桂枝汤加干姜是阳旦汤,桂枝加黄芩是阴
旦汤,二旦合一可治疗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咳嗽。

4.治疗眼睛睁不开:桂枝汤加葛根汤加附子理中汤可治疗眼睛睁不开。

桂枝汤调和营卫,
葛根汤解阳明表证,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三者合用可治疗眼睛睁不开。

除上述妙用外,桂枝汤还可以治疗痛经、肩周炎、胃脘痛、慢性鼻炎、妊娠呕吐等。

服用桂枝汤或桂枝汤加味方时需严格遵照医嘱,如有不适,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与专业人士交谈。

桂枝汤的临床案例

桂枝汤的临床案例

桂枝汤的临床案例以下案例分别治疗(均有出处):1--治感冒2--治肩周炎3--夏日腹泻4--治肌肉痛5--治身痒6--治自汗7--治盗汗8--治过敏性鼻炎桂枝汤是《伤寒论》第1方,有群方之冠的美誉,柯韵伯称之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方由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5味药可分为2组(或者说2对药),桂枝、甘草为温通阳气的一组药;芍药、甘草为滋养阴血的一组药。

配以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透表。

药味精炼,结构严谨,内涵丰富,疗效广泛,体现了经方的可贵处【临证验案】1 治感冒南方的春天,每多久雨低温,若素体阳虚之人,春寒雨季,终日身寒洒淅,周身酸痛,困重不舒,用桂枝汤佐以祛风药,每多获效。

病案举例:吴某某,男,47岁,干部,1980年3月10日就诊。

病者入春以来,经常感冒,自觉周身不适,酸疼胀痛,关节胀痛,背部如冷水浇样,淅淅恶寒,不发热,鼻塞流清涕,舌苔白润,脉浮缓而弱。

2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服药后,病者有身如日浴之感,诸症若失。

遂以原方加生黄芪15g、白术10g,再服2剂告愈。

按:桂枝汤治虚人感冒是首选方,加入祛风的防风、秦艽、威灵仙,既可疏风胜湿,又可达表祛邪。

表证一罢,再合玉屏风散,使之益气固表与调和营卫共行,以求治本。

2 治肩周炎肩周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男女皆可罹患。

究其病因不外气血亏虚,筋脉失于温养,并可兼夹瘀滞。

用针灸、理疗等外治可获近效,但容易复发,如用桂枝汤之滋阴和阳,佐以活血温阳的姜黄、当归、川乌、草乌之类,临床疗效更为巩固。

病案举例:吴某某,女,51岁,家庭妇女,1979年11月10日就诊。

患者左肩疼痛,不能抬举,手不能上头,不能后反,遇寒则痛剧,经用针灸、理疗3个月余,能缓解症状,但剂后疼痛缓解,继服20余剂,临床痊愈。

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经常来诊,2年余肩周炎未复发。

按:用桂枝汤治肩周炎,其机理是调和营卫,温通经络。

临症可据病情而异,酌加秦艽、威灵仙祛风,加桑枝、安痛藤通络,加当归、姜黄活血,加川乌、草乌温阳镇痛;若经年久痛,尚可加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之品。

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治疗荨麻疹60例

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治疗荨麻疹60例

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治疗荨麻疹60例
姜虹玲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29)011
【摘要】@@ 麻黄桂枝各半汤出自<伤寒论>,是先圣张仲景创制治疗表郁轻证的方剂.笔者用于临床加减治疗荨麻疹60例.荨麻疹祖国医学称为"风疹块""瘾疹",主要由于禀赋不耐,外受风寒风热之邪侵袭,或因饮食不当,进食腥发及辛辣之品化热,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肌腠之间而发病.荨麻疹西医认为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引起的一种限局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姜虹玲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皮肤科,北京,10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1.05
【相关文献】
1.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J], 朱晓涛
2.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J], 傅瑶; 郑周帅
3.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56例的临床观察 [J], 潘学东;贾丽梅;芦然;李娜;于洪敏
4.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66例 [J], 王宗新;张晓兰;刘淑梅
5.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效果 [J], 王甘英;刘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桂枝汤应用众方之首桂枝汤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桂枝汤应用众方之首桂枝汤

桂枝汤治疗皮肤病桂枝汤应用众方之首桂枝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桂枝汤为《伤寒论》群方之首本为太阳中风证而设。

历代医家发挥经旨不断扩大使用范围将之应用于临床各科。

兹述本人应用桂枝汤治疗皮肤病的体会以供参考。

1、寒冷性荨麻疹李某某女40岁。

2004年5月27日就诊。

周身起风团瘙痒反复发作20余年。

诉近20年来每于受风寒后出现周身皮肤风团、痒。

曾先后在各地大小医院诊断为“寒冷性荨麻疹”遍试中西药不效。

现周身时起大小不等的淡红色风团、痒。

每于外受风寒后发生即使在暑夏遇空调或游泳时也发病以致夏日炎炎也须穿长衫裤遇热则消退面色萎黄纳差时胃脘隐痛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证属营卫不和卫外不固。

治拟调和营卫固表御风。

药用桂枝10g、赤白芍各10g、炙甘草10g、生姜皮5g、大枣10g生黄芪10g、白术10g、防风10g汉防己10g。

服上方10剂后多年顽疾痊愈。

按荨麻疹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变应性皮肤病。

为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所引起的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其病因复杂临床上出现许多特殊类型寒冷性荨麻疹就属其中之一其多病程漫长、反复发作、顽固难愈。

中医称之为“风瘾疹”乃因卫气不能固表风寒拂郁肌肤所致。

桂枝汤正合其病机此类患者多兼脾胃气虚可合玉屏风散、四君子汤甚者兼有肾阳虚可加肉桂、附子、仙茅、仙灵脾以温阳散寒。

2、冬季皮肤瘙痒症王某某男60 岁。

2003年11月24日就诊。

冬季皮肤瘙痒五年。

述近5 年来每于入冬之后出现周身皮肤瘙痒立春后则渐消。

口服“息斯敏”外用“无极膏”、“皮炎平”效果不显。

现皮肤干燥上覆少许糠秕状鳞屑痒甚逢暖或汗出时则可减轻。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证属风寒束表。

治拟散寒祛风和营止痒。

药用麻黄15g、桂枝15g、白芍6g、炙甘草4.5g、干姜6g、大枣3枚荆芥6 、防风6g、羌活4.5g、桔梗6g。

服上方10 剂后诸症消失。

经方之王: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经方之王:桂枝汤加减治万病

经方之王:桂枝汤加减治万病桂枝汤药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灸)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嗲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热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尤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仍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l)感冒、流感: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若为营卫不调者,运用桂枝汤加减治疗,临床往往取得显著疗效。

叶氏报道,以桂枝汤加黄芪10g、姜半夏10g治疗流感95例。

其症状:发热占60%,寒冷占52%,流涕占63%,头痛占52%,伴咳嗽,鼻塞,食欲减退,舌质淡红,苔白或黄白,脉浮数。

经服上方煎剂,平均3天康复,疗效达100%。

上海嘉定县人民医院报道,用桂枝汤加黄芪治疗190例感冒病人,不管营卫和与不和,有无桂枝汤证候,均以本方收效。

其收效的理由被认为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以扶正撤邪的结果。

(2)低热症:低热症于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低热者,有时治疗颇为棘手。

林氏报道,对68例低热症者的辨证分型为8种,其中属营卫不和型者5例,证见乍寒乍热或恶风,汗出,乏力,脉细小(关键信息!)等,治以调和营卫,用桂枝汤。

结果4例治愈,1例好转。

并举1例,低热4个月,午后发热(37. 4~38.1℃),暮夜恶寒,出汗,头昏乏力,苔薄白,脉细濡(注意!)。

以本方加煅牡蛎,服药20剂,体温正常,诸证消失。

王氏报道以本方加玉竹、牡蛎,治疗1例低热(37. 4~37.9℃)2个月者,无其他特殊不适,舌脉如常,连服6剂,低热即退。

作者认为低热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尤其是交感神经病理兴奋性有关。

(3)自汗症:桂枝汤能治疗卫气失和,营卫不调而无外感风寒表证的常自汗出或多汗或时有发热汗出者。

桂枝汤加减治疗验案六则

桂枝汤加减治疗验案六则

2021年第39卷第1期2021Vol.39No.1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83•治验集萃•桂枝汤加减治疗验案六则孙丹丹(乌鲁木齐市米东区矿业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桂枝汤为《伤寒论》首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临床应用广泛。

本文用桂枝汤治疗过敏性鼻炎、中风、干燥综合征、遗精项痹、失眠等,取得良效。

关键词:桂枝汤;临床;验案桂枝汤乃《伤寒论》治太阳中风证首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滋阴和阳,祛风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和甘草滋阳,芍药和甘草调阴,生姜和大枣调营。

药味少,但结构严谨,内涵丰富。

桂枝汤似乎只能用于解表,其实不然,它不仅治疗外感病,也治内伤病。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方加减治疗不同疾病而获得良效,感触颇深。

报道如下。

1过敏性鼻炎李某,女,10岁。

2015年6月7日就诊。

主诉: 鼻塞、鼻痒时打喷嚏10d o病史: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诉症状,服用凯瑞坦效果不显,故来我中医科就诊。

查形体消瘦、面黄,时有自汗、肢冷畏风,舌质白、脉沉、吸凉气时鼻塞鼻痒加重。

治宜解肌发汗、调和营卫。

故用桂枝10g、白芍10g、甘草5g、大枣10g、生姜5g、蝉蜕10g o服3剂后,自汗畏风感缓解。

去大枣,加太子参10g,服3剂后,诸症消失。

按:过敏性鼻炎因受风寒、阳气不足以及脏腑虚损而发。

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外邪易侵叫在肺虚卫气失固情况下,患儿抵抗能力下降,鼻为肺窍,肺气失和,因而风寒得以乘虚而入。

故应把握和营卫、盛正气、驱寒邪为主线,而桂枝汤正对此病病机。

桂枝温通卫阳,芍药益阴和营,大枣味甘益脾,助芍药补益中气,生姜亦佐桂枝有辛甘化阳之效。

作者简介:孙丹丹(1973—),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

Tel:150****7386,E-mail:3402616700@com置、日常维护中必不可少,而且在每日评估导尿管的必要性,并提醒医生尽早拔除导尿管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临床症状为皮肤出现短暂的、对称性的水肿性疱疹或斑丘疹,并伴有剧烈瘙痒。

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过敏反应、免疫异常、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

目前,西药治疗荨麻疹的效果较好,但其副作用较多。

因此,探索中药治疗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意义。

柴胡桂枝汤是中国古代著名医家张仲景在《伤寒论》中首次提出的方剂,具有解表、调解营卫、疏肝理气等功效。

近年来,柴胡桂枝汤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包括荨麻疹。

患者男性,30岁,荨麻疹病史3年。

起病于3年前,全身出现瘙痒性皮疹,为斑丘疹、水肿及荨麻疹,病情缓解后,可反复发作,症状轻重不一。

曾多次到皮肤科就诊,使用过多种西药,疗效不佳。

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全身紫红色斑丘疹、水肿、荨麻疹。

皮肤瘙痒明显,日常影响较大。

舌苔薄白,脉弦。

诊断:荨麻疹治疗方案:柴胡桂枝汤加减。

主方:柴胡6g、生姜9g、黄芩9g、大枣6枚、桂枝6g、甘草6g;加减方:加白芷9g,减桂枝。

治疗效果:患者服用柴胡桂枝汤加减后,皮肤瘙痒减轻,荨麻疹及皮疹数目减少。

连续服用2周后,皮肤瘙痒明显减轻,荨麻疹和皮疹数量明显减少。

随访1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

讨论:本例患者使用传统中药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获得明显疗效。

柴胡桂枝汤具有解表、调解营卫、疏肝理气等功效,可改善荨麻疹的症状。

本例中,加用白芷可疏风解表,减轻瘙痒症状;减少桂枝可避免养血造热,发生荨麻疹等症状。

因此,对于柴胡桂枝汤主方和加减方的应用,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和病情加以调整。

总之,柴胡桂枝汤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中药方剂,现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包括荨麻疹。

该方剂有一定的疗效,也许可以为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

柴胡桂枝汤治疗荨麻疹验案举隅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泛发性变应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起红斑和水肿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治疗方法常常使用抗组胺药物和激素等药物,但是这些药物不能根治荨麻疹,同时也存在不良反应和耐药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荨麻疹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柴胡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理气解表、祛风定痛的功效。

柴胡桂枝汤因其疗效显著,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针对荨麻疹的治疗有较好的经验总结。

患者,女性,58岁,因患荨麻疹状况多年,反复治疗无效。

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出现红疹、水肿,甚至有紫癜等症状,多次服用抗组胺药后症状仍未缓解,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因此到中医诊所寻求中医治疗。

经过详细的中医辨证施治后,确立证型为“肝郁气滞、湿热内蕴、卫气不固”。

经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5剂,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皮肤瘙痒消失,红斑消退,水肿明显减轻,紫癜消失。

经复查后,患者无不适症状,获得满意疗效。

柴胡桂枝汤对治疗荨麻疹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柴胡桂枝汤可调整肝气运行,缓解情绪波动引起的肝郁气滞。

荨麻疹的发生多与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调整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柴胡桂枝汤具有理气解表的功效,可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荨麻疹的严重表现就是皮肤症状,通过清热解毒、祛风祛湿等功效,使得皮肤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

最后,柴胡桂枝汤能够调理卫气,增强体质。

荨麻疹多是由体质虚弱或免疫力下降造成的,柴胡桂枝汤可以活血化淤,适度扶正,增强自身免疫能力。

总之,柴胡桂枝汤作为中医常用的治疗荨麻疹方剂,具有广泛的适应症,而且疗效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

但是,在使用柴胡桂枝汤时必须根据具体的病情进行加减,严格掌握剂量和用药时间。

同时,将中医药的治疗与西医药进行结合,将对治疗荨麻疹实现较好的协同效应。

中医医案——荨麻疹(四)

中医医案——荨麻疹(四)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桂枝汤治愈荨麻疹
病案:男性患者,60岁。

主诉及病史:患荨麻疹,瘙痒钻心难忍,数月不愈。

诊查: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之证,视其舌苔白润。

辨证:证属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风疹”为患。

治法:宜驱风,调和营卫。

处方:桂枝汤。

药后啜粥取汗,则痒止疹消,脱皮屑盈掬。

按语考《伤寒论》中并无桂枝汤主治荨麻疹之论。

但“汗出、恶风、脉浮而缓”为桂枝汤证表现。

风邪伤于肌表,营卫不和而发为荨麻疹。

虽主症不同,但针对相同病机用桂枝汤,正是“异病同治”之意。

本医案摘自《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P359,刘渡舟医案。

刘渡舟,1917年生,辽宁省营口市人。

中医教授。

少年时代曾随王志远、谢泗泉两位医师学习中医7年之久。

1956年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从事伤寒教学30余年,对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有所深化。

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以水气病、湿热病、痰饮病、肝胆病、心病、脾胃病为见长,又擅用经方,是当代的经方家。

主要著作有《伤寒论通俗讲话》、《伤寒论十四讲》、《伤寒论诠解》、《金匮要略诠解》、《新编伤寒论类方》、《肝病证治概要》等。

刘氏为中医事业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桃李满天下,在国内伤寒学派中有一定影响;在日本出版
1
了刘氏的《中国伤寒论解说》,对日本汉方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曾任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学报》总编、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

顽固荨麻疹从中医瘾疹调治

顽固荨麻疹从中医瘾疹调治

顽固荨麻疹从中医瘾疹调治作者:黄存垣来源:《老友》2007年第09期有读者来信反映,患荨麻疹多年,服用了许多中药、西药、草药,均断不了根,要求提供治疗指导。

本文就此病作些分析、论治。

荨麻疹属西医病名,与中医的瘾疹、湿疹、玫瑰疹等类似。

现从瘾疹作些介绍。

风疹块(瘾疹):病因:由于肌肤有湿,复感风热或风寒之邪,致使营卫不和而起;或肠胃湿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或体质关系,又因肠内有寄生虫,或吃鱼、虾、蟹、药物等过敏者,亦可引发。

症状:本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

发病突然,数小时后迅即消失,不留痕迹;后又不断成批发生,时隐时现;部分患者可呈慢性反复发作,长达数周、数月、数年而不愈。

损害为局限性大小不等的扁平隆起,小如麻疹、大如豆瓣,或呈鲜红色,或作浅黄白色。

皮疹数目随搔抓增大、增多,可融合成环状、地图状及各种形状,自觉为剧痒、灼热或如虫行皮中。

分型辨治:1、风冷型:皮疹色白,遇冷或风吹则剧,得暖则瘥,冬重夏轻,脉迟或濡缓、苔薄白或薄白而腻。

拟表散风寒,调和营卫。

方以桂枝汤加味(桂枝、赤芍、姜皮、麻黄、炙草、红枣等)。

2、风热型:皮疹色赤,遇热则剧,得冷则瘥,夏重冬轻,脉浮数,苔薄黄,舌质红。

拟祛风利湿清热,方以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蝉衣、山栀、苦参、黄芩、薏米仁等)。

3、肠胃湿热型:发疹时可伴有脘腹疼、纳呆、神疲、大便秘或泄泻、苔黄腻、脉滑数。

拟祛风解表,通腑泄热,方以防风通圣散合茵陈蒿汤加减(荆芥、防风、茵陈、山栀、大黄、苍术皮、茯苓皮、苦参、法夏、生甘草等)。

4、气血两虚型:疹块反复发作,延续数月或数年,劳累引发,神疲乏力,脉濡细,苔薄,舌质淡。

拟调补气血,方以八珍汤加味(八珍汤加黄芪、首乌等)。

此外:1、忌食助火和动风发物,如鱼腥、酒、辣等,并多饮水。

2、配合针灸。

取风府、曲池、足三里、合谷等穴位,宜用泻法。

再谈顽固荨麻疹的中医治疗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黄存垣西医的荨麻疹前文谈到与中医的瘾疹、湿疹等类似,本文再说说其与中医称的玫瑰糠疹类似。

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116例疗效观察

桂枝汤加味治疗慢性难治性荨麻疹116例疗效观察
著差 异 ( 0 0 ) P> . 5 。

3 4・ 二 、 法 方
f 1 国医学创新 20 年 1 月 第 5 08 1 卷第 3 期 2
M d— nVtn f h a ! e_ eil—oao , r c I a n i oc n


中风 之 主方 , “ 而 中风 ” 具有 广 泛 之 意 , 麻疹 病 因 荨 病机 恰在 “ ,风 善行 而数变 ” 能反 映 慢性 难治 风” “ 更 性荨 麻疹 的病 因病 理特 点 。故 治疗 上选 用桂枝 汤解 肌发 表 , 和 营 卫 , 邪 而 不 伤 正 气 J 伤 寒 本 调 驱 。《 论 》 :桂 枝 汤立 法 , 说 “ 从脾 胃以达 营卫 , 周行 一 身 。 营表里 , 阴阳 , 调 和气血 , 通经 脉 , 攻伐 , 补助 , 非 非 而 能使窒 者通 , 者顺 , 者 和 。是 故 无 论 内伤 外感 , 逆 格 皆可取 法 以治 之 , 在 因宜 制裁 ……” 要 。现 代药 学研 究证实 , 桂枝汤 具 有 扩 张毛 细 血 管 , 除水 肿 , 制 消 抑
中 国 医
5卷 第 3 2期 Mei l noai f hn . oe br20 . o 5N .2 dc nvt no iaN vm e.0 8 V 1 o3 aI o C .
表 1 治疗前后 内分 泌及 基础窦卵泡计数的变化 ( s ± )
பைடு நூலகம்
注 : <0 0 .5
二 、 2次穿 刺后 临床 结果 第 第 1周期 除 5例妊娠 外 , 1 余 3例均 于术 后 4~ 5
平 , 高促 排 卵成功 率 。 提
参 考 文 献
[ ]杨海燕 , 1 叶碧绿 , 赵军招 , 二甲双胍复方环丙孕酮 联合应用对 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 者 内分 泌及代 谢 的影响. 中华妇 产科 杂志 ,

桂枝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桂枝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

桂枝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许朵【期刊名称】《大医生》【年(卷),期】2024(9)9【摘要】目的探讨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桂枝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的效果,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对照组(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和观察组(加用桂枝汤加味),各49例,入组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免疫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疗效更优,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IgE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均P<0.0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慢性荨麻疹患者桂枝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理想。

【总页数】3页(P17-19)【作者】许朵【作者单位】常州市中医医院皮肤性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4【相关文献】1.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2.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3.自拟慢性荨麻疹协定方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4.苯磺贝他斯汀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5.盐酸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枝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荨麻疹60例
发表时间:2015-08-05T09:29:51.0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范海涛[导读]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范海涛
(保山市人民医院云南保山 678000)
【摘要】目的:验证以桂枝汤为主辅以不同药材治疗不同表征的荨麻疹患者的疗效。

方法:采用桂枝汤加味治疗。

结果:治愈34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34%。

结论:桂枝汤加味治疗不同表征荨麻疹患者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桂枝汤;加味;荨麻疹;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307-01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

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基本损害为皮肤出现风团。

常先有皮肤瘙痒,随即出现风团,呈鲜红色或苍白色、皮肤色,少数患者有水肿性红斑。

风团的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

反复发作并连续2个月以上者称为顽固性荨麻疹,难于治疗。

荨麻疹病因复杂,针对不同表现特征的患者,必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桂枝汤是由桂枝、芍
药、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组成,具有和表解里、通达营卫、发汗祛邪等作用。

笔者在治疗患者过程中,用桂枝汤治疗加味治疗不同表征的荨麻疹患者,并进行了效果观察。

1.患者资料
本组60例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2~56岁,平均38岁;病程均为3个月以上,可视作顽固性荨麻疹。

根据患者患病的原因和表征,可将荨麻疹患者分为营卫不和体虚自汗类、筋脉拘急类及虚寒类。

2.治疗方法
以桂枝汤为主方加味,水煎煮,日服三次,每次150毫升。

针对营卫不和体虚自汗类荨麻疹患者,桂枝汤加附子组方水煎服。

桂枝汤的作用为调和营卫,附子用来加强体表的固气能力,用于止汗,两者结合能够达到调节营卫、补阳止汗,治疗荨麻疹的作用[1] 。

针对筋脉拘急类荨麻疹患者,桂枝汤加葛根组方水煎服。

桂枝汤可以祛除体内风邪,调节营卫,葛根能够调节体内经气舒畅,促进津液运转,有助于缓解体表正气过郁。

两者结合效用明显[2] 。

针对虚寒类荨麻疹患者,桂枝汤的基础上芍药加倍,再加入饴糖,黄芪60克形成组方,水煎服。

芍药、饴糖能加强机体对桂枝汤药效的吸收,黄芪加强了药方益气固表的功效,可主治阴阳虚寒、阳虚偏重,效果明显[3] 。

3.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无复发。

显效:风团或皮疹消退70%,瘙痒消失,无复发。

有效: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时间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

未愈:风团及瘙痒等症状无明显改善者或风团消退不足30%。

4.治疗效果
治愈34例,占56.67%;显效18例,占30%;有效4例,占6.67%;总有效率93.34%;未愈4例,无效率占6.66%。

5.具体例证
黄某,男,42岁,2014年4月28初诊。

2个月前开始出现皮肤瘙痒,四肢出现淡红色风团,自服抗过敏药物,3天后风团基本消失,后遇风寒时,症状多次出现,服用抗过敏药物,但效果不佳,病情反复。

5天前症状再次复发,服药无效。

诊断时出现四肢皮疹、风团,淡红,瘙痒明显,多汗,舌红苔薄黄,脉浮缓。

中医诊断为虚寒类荨麻疹。

辨证为风邪外袭,营卫不和。

治拟调和营卫,补阳止汗。

用桂枝汤加味,黄芪6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当归20克,大枣10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附子5克。

共5剂,服药后风团明显减少,四肢仍有少量淡红色皮损,继服3剂后症状体征消失,3个月后无复发情况。

6.讨论
荨麻疹为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增多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疾病,中医上属于“瘾疹”的范畴。

其特点是皮肤出现红色疹块,发作时间及发作部位不可预测,时隐时现,瘙痒难耐,退去时无声无息。

桂枝汤出自于《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药物组成为桂枝、芍药、甘草(炙)、生姜(切)、大枣(擘)。

桂枝味辛温,主上气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具有降气、利关节,补中益气之功;芍药具有镇痉、镇痛、通经作用。

两药和用共奏调和营卫之效。

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的功效,既助桂枝解肌散邪,又能暖胃止呕;大枣性甘平,可以助芍药益阴和营。

炙甘草甘温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助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助营。

现代药学研究证实,桂枝汤具有扩张毛细血管,消除水肿,抑制IgE所致之肥大细胞颗粒反应,降低补体活性而起到抗炎、抗过敏作用,尚有解热、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菌、抗病毒、调节免疫和双向调节作用,更彰显其在本病治疗之疗效[2]。

笔者在临床上,针对不同的患者,以桂枝汤为主进行组方,从荨麻疹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用量进行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勋, 韩延华.浅析《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J].河南中医,2010,30(07): 631-632.
[2] 张志涤,马小龙.桂枝汤加减治疗荨麻疹[J].河北中医,1991,13(5):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