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社会主义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 C )。
A. 均衡的货币政策B. 紧的货币政策C. 松的货币政策D. 松紧搭配的货币政策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D )。
A. 计划手段B. 行政手段C. 法律手段D. 经济手段3.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是( B )。
A. 商品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房地产市场B.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C. 资本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D. 生产资料市场、期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D )。
A. 对生产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对消费资料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C. 对社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D. 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5.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其核心是正确选择( A )。
A. 资源的配置方式B. 所有制形式C. 经济决策体系D. 利益和动力调节体系6.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是指( A )。
A.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B.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基本平C. 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基本平衡D. 进出口贸易额基本平衡7.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是( A )。
A. 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B. 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C. 实现充分就业D. 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8.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 C )。
A.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B. 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制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9.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既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又有国家的宏观调控,这是由( A )决定的。
A.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性B. 所有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C.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固有的特点D.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产生的特点1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C )。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单选题]1.我国实行的收入分配制度是()A.按投资分配B.按生产要素分配C.按劳分配D.按劳分配(江南博哥)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单选题]2.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属于()制度A.收入分配制度B.资源配置制度C.所有权制度D.生产制度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单选题]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
A.价格由市场决定B.社会经济资源由市场配置C.社会主义公有制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单选题]5.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社会主义公有制B.全民所有制C.国有经济D.集体所有制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单选题]6.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称为()A.资源配置B.资源配置制度C.资源配置理论D.资源配置方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资源配置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单选题]7.以下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说法正确的是()。
A.在所有制上,基本经济制度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分配上,基本经济制度是指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经济体制上,基本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经济体制D.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中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B选项错误,基本经济制度是指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是“按需分配”。
新同等学力经济综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纲及复习题课后题答案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012)导论简述题1、请简单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P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特定生产方式之下的社会生产关系,而不是物的关系。
经济学分析的逻辑起点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
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成了整体分析方法。
西方主流经济学则是在资源稀缺假设前提下,研究一个社会是如何配置稀缺资源的,它主要涉及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如何相互交易和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等问题,因此,它遵循的是个体主义成本收益分析法。
2、简述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P2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特点是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如果理论与实践发生冲突,需要通过对现实的深入剖析来检验理论,并根据现实修正理论。
其具体内容包括:(1)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2)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经济学具有开放性。
(3)直面现实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要求实现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创新。
论述题1、简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
(P18)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发展的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4)从单调的分析方法到多元化的分析方法。
第一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名词解释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
马克思主义试题社会主义经济题
马克思主义试题社会主义经济题试题一: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它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规律,我们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经济具有以下基本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同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
这一矛盾运动规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经济制度,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价值规律的运动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是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通过商品的买卖关系,调节和约束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
合理运用价值规律,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企业的自主决策以及市场交易的公平与公正。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相对统一的。
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指导方式,通过中央和地方的计划,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
而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的竞争和供需关系的调整,推动经济的发展和改革。
四、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它通过国家的控制和调控,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
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市场竞争和创新活力的发挥,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五、资源和环境约束的规律社会主义经济中,资源和环境约束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本质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只有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学重点复习内容
简答题1、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主体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主体的科学含义,是理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前提?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不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者,而是共同占有社会化生产条件的自主联合的劳动者。
公有制的利益主体必须维护公有制经济关系,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
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经济的利益主体的经济性质,对于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动机和目的,明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价值取向,对于科学地调节和控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和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基本前提。
2、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是什么?怎样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行政性干预。
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一定要有坚决的体制改革措施,促进政府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主要是:⑴消除计划产品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体制性障碍;⑵科学地制定地方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从源头上根治地方政府官员由本位利益驱动的短期行为;⑶积极引导各地区发展自身优势、获取比较利益。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①联系: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但是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增长所提供的物质基础,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区别: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了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社会经济制度、自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环境的进步等方面。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增长的收益被少数人所独占,经济增长不能带来贫困的减少、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这种经济增长就不会带来真正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各是什么?含义: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公有资本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优势;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实质上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存多种生产关系中,占统治地位。
原因:①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要。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
练习五一、填空题1.市场机制属于事后调节,具有一定盲目性,因而离不开国家对市场的间接干预.。
2.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的涨落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
3.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4.风险机制可以减少市场主体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5.市场信息包括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投资信息和技术信息等。
6.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
7.为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8.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9.商品市场通常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0.生产资料市场是指从事生产资料经营和经济活动领域。
11.狭义的生产要素市场仅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
12.资本市场是以资本商品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它既是融资场所,又是融资关系的总和。
13.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中枢神经,在完整的市场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14.劳动力,是指存在于正常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人的劳动能力。
15.以技术商品和技术服务为交换对象的交易场所是技术市场。
16.房产市场是房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或转让的场所。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机制是市场机制。
18.风险机制以利益的诱惑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市场行为主体。
19.利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浮动。
20.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是能带来新的价值。
21.长期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是股票和债劵。
22.技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形式最主要有文字形式、实物形式和服务形式等。
二、单项选择1.市场在运行中所必需遵守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配置2.保证市场有序进行的根本条件是(C )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3.国家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客观要求规范市场主体的身份、行为及相关准则是(D )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4.各市场主体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C)A进出规则B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5.用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市场运行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准则是(D)A市场机制B 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6.市场主体和客体进出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市场(A)A进出规则B价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7.国家依法确立的维护各市场之间的平等交换、公平竞争的规则,是市场(B)A进出规则B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8.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B)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9.市场体系特征之一是(A)A整体性B自主性C独立性D竞争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
第四篇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九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第十章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税、金融和分配体制第十一章建立与市场经济下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评价其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优越,其惟一的标准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B.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的高低C.生产资料公有化范围的大小D.能否促进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质是一种( )。
A.阶级利益关系 B.政治利益关系C.经济利益关系 D.社会利益关系3.(B)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生产资料所有制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了( )的实现形式。
A.国家所有制 B.个体所有制C.股份所有制 D.混合所有制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 )。
A.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C.集体所有制 D.个体所有制6.一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优越的判断标准是( )。
A.所有制的性质 B.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C.其与生产力发展的适应情况 D.政治标准7.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要求( )。
A.完全实施混合所有制,扩大公有制规模B.将个体经济纳入公有制范畴C.公有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D.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8.关于所有制和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A.同一所有制只能实行一种实现形式B.不同所有制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C.公有制只能采取一种实现形式D.不同的实现形式只能用于不同的所有制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 )。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C.物质生产领域 D.非物质生产领域10.个人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要进行再分配,其必要性在于( )。
同等学力申硕《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部分)》复习全书【核心讲义+模拟试题详解】(1
第一部分核心讲义导论0.1大纲要求0.2大纲详解一、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脉络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四十多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1)市场化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2)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3)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基本上走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中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加入WTO之后,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2.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和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1)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2)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3.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取得了许多丰硕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1)从只关注生产关系到同时十分关注资源配置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只包括生产关系。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除了继续关注生产方式以及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外,更加关注一个社会如何配置稀缺资源,包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
(2)从封闭式的一花独放到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经济学界除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其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之外,还开始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某些流派,以改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分析范式。
(3)从纯理论推导到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学界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直面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复习题第一章1、名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脑力劳动者依法维护其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智力成果的权利,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智力成果权。
【国家所有制】即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由代表全民利益的国家来代理。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个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和使用,以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经济形式。
【混合所有制】是指不同所有制经济单位的资本联合或相互参股形成的经济形式。
2、说明两权分离的客观必然性。
(1)两权分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要求两权分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就我国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2)就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成熟程度来说,还处在初级阶段。
4、社会主义本质要求(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5、知识产权的特点(1)由于它是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因而它是一种无形财产,与物质形态的产品相比,它是一种精神财富。
(2)知识产权大多数具有财产权与人身权的双重属性。
(3)知识产权的依法授予性和时间性。
第二章1、名词【计划配置】计划配置就是指通过计划机制的作用过程来实现资源配置的方式。
【市场配置】市场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过程来实现资源配置的。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高度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居于支配地位、市场机制发挥着基础性调节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和高级形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2、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1)资源配置功能;市场机制是通过物价的变动、波动来向人们提供一种经济信息,进而实现资源的配置功能。
(2)刺激技术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由于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3、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是市场经济?(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4、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一)
2012学年度下学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一)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
我国目前最大的实际是(A)。
A.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C.生产力不发达,发展不平衡D.商品经济不发达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C)。
A.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B.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3.市场经济是(B)。
A.一种基本经济制度B.一种经济运行方式C.一种资本组织形式D.一种生产经营方式4.法人治理结构是指(B)。
A.以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B.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力之间的联系机制C.明确企业出资者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承担有限财产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D.企业的出资者委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5.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一般地,出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A)。
A.有限责任B.无限责任C.连带责任D.介于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之间的责任6.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担当公司权力机构的是(B)。
A.职工代表大会B.股东(大)会C.董事会D.监事会7.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C)。
A.政府调控市场信息B.明晰产权C.政府生产公共物品D.政府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8.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就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B)来调节资源的分配。
A.经济杠杆B.市场机制C.行政手段D.计划机制9.市场机制通过(D)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
A.供求B.市场C.竞争D.价格10.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C)。
A.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B.计划形成价格的机制C.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机制11.个人收入经过初次分配以后还要进行再分配,其必要性在于(C)。
经济学基础复习资料 填空有答案
一1、“一化三改造”:一化,即(实现国家工业化);三改,即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从( 1956 )年开始,我国就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经历(100 )年左右的时间。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而其终点则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演进过程。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在实践上,(它是反对“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的有力武器)。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生产力水平低)。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10、(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和工作重心。
二11、生产资料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
12、通常人们把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统称为生产资料的“经营权”。
13、生产资料所有制从本质上说,就是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经济关系。
14、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内在密切的联系。
15、广泛存在于商品经济社会各个阶段上,但从未成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一种私有制形式是(个体经济)。
16、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最根本的区别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
17、评价一种所有制结构是否优越,唯一的标准只能看它(是否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政治经济学 第12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习题及答案)范文
第12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综合选择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重要特征是:A.在旧制度内自发组建产生B.经过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斗争并取得政权后产生C.由全民公决产生D.由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协商产生2.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A.可以跳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B.可以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C.可以跳过工业化发展阶段D.可以跳过无产阶级专政3.从新中国的建立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建立要有一个过渡时期是由:A.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C.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的D.科学教育水平落后决定的4.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分配原则A.国民收入B.个人消费品C.生产资料D.社会总产品5.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上,正确的观点是:A.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也应该多样化B.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C.应结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努力寻找适合的公有制形式D.集体所有制也是公有制实现形式6.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因为它A.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B.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C.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D.是劳动人民国家主人地位的保证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A.社会化大生产B.生产资料的公有制C.无产阶级专政D.商品经济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具体途径有: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全民所有制B.对民族资本通过赎买政策改造为全民所有制C.通过合作化道路改造个体农业和个体工商业为集体所有制D.没收一切私人资本建立公有制经济9.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是由于:A.商品经济规律作用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C.竞争规律作用D.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斗争10.按劳分配原则中的劳动是指劳动者提供的A.劳动的数量B.经过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劳动量C.劳动的质量和数量D.被社会所承认的劳动量二、名词解释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公有制经济3.全民所有制4.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5.混合所有制6.按劳分配三、判断分析题1.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的途径之一是剥夺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第一章市场经济基本原理一、资源的稀缺性: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人们需要的物品可分为两类自由物品(可以无代价地自由取得的物品)和经济物品(必须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相对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来说,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是不足的(稀缺性)经济物品的稀缺性不是物品或资源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进行选择的过程就是资源配置的过程。
资源配置过程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德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
任何社会都必须对三大问题做出选择:1、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即在特定资源水平条件下,在可供选择的物品而后劳动中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2、如何生产,即使用何种资源,应用何种技术来生产这些产品。
3、为谁生产,即谁来享用或受益于所生产的商品,或社会总产品通过何种途径,按什么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单位,家庭和个人。
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机会成本(选择成本)是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的资源用途。
把机会成本的方法用于整个社会生产的分析中,是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而后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三、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按西方经济学家的划分,经济体制分为:1、自给经济,其特征是每个家庭生产她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的是购买的。
2、计划配置和计划经济体制3、市场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方式配置资源的经济体制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消费者在每天的购买中,对该商品的货币选票,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者需要采取效率最高而成本最低的生产方式。
为谁生产。
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供给和需求。
市场配置有其局限性(P20):4、混合经济体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般国家都是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合经济。
三大问题的决策基本都是在市场中由私人做出,政府则监督市场的运行。
在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方式以市场配置为基础。
大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
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期末复习简答题汇总1、怎样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前提?答:1、经济前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的建立需要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大生产为经济前提。
2、政治前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2、社会主义的本质?答: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答:1、以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为主导、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时并存和发展;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同时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3、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必须大力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商品经济;4、在共同富裕的目的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4、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答: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具体来说:第一、是由我国生产力状况决定的;第二、是缓解我国现代化建设各种矛盾的需要;第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同我国目前这种生产力发展总体水平低、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所决定的。
5、为什么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答:1、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劳动者共同战友和支配的一种新的所有制,它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2、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劳动者作为主人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各个方面和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3、可见,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而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6、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答: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2、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真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保证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3、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快速高效的增长;4、公有制是保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经济条件。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_真题-无答案
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观因素是______A. 劳动者的综合素质B. 自然资源条件C. 科学技术水平D. 经济体制2. 提高生产能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_____A. 劳动者的素质B. 科学技术C. 经济体制D. 政府政策3. 影响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效率,关系到整个经济活动和运行是否顺利和是否具有效率的重要因素是______A. 科学技术B. 专业化程度C. 自然资源条件D. 经济体制4. 一国的经济体制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经济增长的______A. 潜力B. 水平C. 速度D. 效率5. 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______A. 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B. 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C. 对外开放的程度D. 劳动者的身体状况6. 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______A.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B.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C. 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D. 政局的稳定7.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经济结构的优化不包括______A. 产业结构的优化B. 社会阶层结构的优化C. 城乡结构的优化D. 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8. 在我国,农林牧渔服务业属于______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第四产业9. 在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以下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______A. 采矿业B. 渔业C. 制造业D. 建筑业10.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时候,占最大比重的是______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第四产业11.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第二产业逐渐占优势比重,我们称之为______A. 农业社会B. 工业社会C. 技术产业社会D. 服务型社会12. 当生产力高度发达时,第三产业成为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产业,其产值和就业人数都占有绝对比重,我们称之为______A. 工业社会B. 技术产业社会C. 农业社会D. 服务型社会13. 国民经济的基础是______A. 农业B. 工业C. 金融业D. 服务业14. 我国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扩大______A. 城镇市场B. 农村市场C. 社区市场D. 南方市场15.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产业是______A. 第一产业B. 第二产业C. 第三产业D. 第四产业16. 我国目前还处在______A. 农业化阶段B. 资本主义阶段C. 工业化阶段D. 高科技产业化阶段17. 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______A. 工业的发展B. 农业的发展C. 服务业的发展D. 建筑业的发展18.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加快建设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着力用高新技术改造加工工业,振兴支柱产业,使工业内部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充分体现现代工业的特征,这描述的是______A. 农业化B. 工业化C. 信息化D. 产业化19.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呈现的趋势为______A. 趋于平稳B. 时高时低C. 不断提高D. 不断降低20. 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首先表现为______A. 农村大学生在城市就业B. 农村商人到城市经商C. 农村人口到城市医院就医D.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21. 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也就是______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试题库完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C: 产业政策 D: 投资政策 答案 : B
..
..
..
试题 30:(
) 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A: 集体经济 B: 私营经济
C: 劳动者个体经济 D: 三资企业经济
答案 : A
试题 31: 一般说来 , 在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 , 为了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
应当实行 (
)。
A: 平衡性财政政策 B: 盈余性财政政策
)。
试题 22: 市场信号主要是指 (
)。
A: 竞争信号 B: 价格信号 C: 供给信号 D: 需求信号
答案 : B
试题 23: 计划和市场是 (
)。
A: 划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
B: 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C: 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D: 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答案 : D
试题 2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
B: 统一 、 开放 、竞争 、 有序的市场体系
C: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
D: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调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 C
专业技术资料
..
..
..
试题 38: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作为公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经济处于主导地位
,
绝不是人为的 , 而是由 (
) 决定的 。
A: 社会主义制度 B: 经济规模和经济结构
答案 : D
专业技术资料
..
..
..
试题 20: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 (
)。
A: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定性
C: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政治经济学试卷(社会主义部分)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试卷(社会主义部分)试卷类别: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A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毫无作为的C表明人们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做经济规律的奴隶D人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自然资源的多寡 B物质资料生产C生产力水平D人与人的关系3构成一切商品生产的一般基础是A私有制 B社会分工C不同经济利益关系D生产力水平4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的C是工人A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B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C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 D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5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了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指工人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6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7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是A扩大再生产B简单再生产C剩余价值D资本集中8属于生产资本的是A货币资本和不变资本B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C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9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两大部类比例关系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生产资料优先增长问题 D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10马克思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意义,在于揭示了A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B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两极积累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抗性,是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D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要具备的条件11由于商业资本家同产业资本家一起参与利润的平均化并获得平均利润,商品的生产价格分解为A成本价格加利润 B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C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 D成本价格加产业利润加商业利润12股份公司是A通过发行和购买股票的办法来合资经营的企业B由许多工商企业联合的大企业C通过吸收其他游资参加的经济实体D通过出售一部分股票集资经营的企业13垄断价格是A垄断组织任意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B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C保证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的市场价格 D与商品价值完全一致的市场价格1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的持续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A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C国际分工发展的结果 D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15对垄断资本家来说,采用新技术的原因是CA能够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 B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C能够给垄断资本家带来更多的利润 D能够提高产品质量1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关系的实质是一种A依附与反依附的关系 B两种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斗争关系C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斗争关系 D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17资产阶级国家所有制是A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B资本主义社会公有制C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 D某一垄断组织的私有制18.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A.无产阶级专政B.社会主义公有制C.国家所有制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9.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最重要的途径是A. 增加劳动力投入B.增加生产资料投入C.提高劳动强度D.提高劳动生产率20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作用的结果B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C经济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D危机规律作用的结果21.社会主义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经济是A公有制经济 B. 集体所有制经济C.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 全民所有制经济22同以往一切社会制度相比,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最本质的特点是A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B实现了按劳分配为主体C自觉的有计划的调节D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为生产目的23.评价社会主义条件下所有制形式是否具有优越性的标准是A. “一大二公”B.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C. 公有制是否占主体地位D. 国有企业的数量和规模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定,其核心问题是A. 正确认识与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B. 正确认识与处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C. 正确认识与处理市场与计划的关系D. 正确认识与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A. 要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B. 要突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C. 要取消经济宏观调控D. 要废止调节经济的行政手段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A. 国家有计划的调节市场活动B. 国家制定完整法律规范市场活动C. 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D. 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27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是通过A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实现的B自觉的有计划的调节实现的C竞争规律的优胜劣汰实现的D结构平衡实现的28.宏观调控目标是由宏观调控A.政策所决定的B.任务所决定的C.方式所决定的D.手段所决定的29.我国外贸进口的重点要放在A.利用国外资源、引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上家用电器的生产及其更新换代上大力吸收外国金融资本上进口国内短缺的消费品上30.我国到21世纪中叶要A.基本实现现代化B.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C.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31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32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B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C不变资本的节省 D预付资本量大小E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33商业资本对产业资本的重要作用表现在A节省流通资本 B节约流通费用C从流通中产生更多的m D缩短流通时间E加快生产资本周转速度34垄断价格A是垄断组织规定的,旨在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B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垄断利润C划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D由垄断组织随主观愿望制定E使价值规律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35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特征包括A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B消灭了阶级和剥削C实行了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国民经济 D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大力发展生产力E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6.列宁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突破。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市场经济的最普通含意是A反应一种经济形状B市场作为设置资本的根底性手腕C市场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D反应一种社会经济全然轨制2、市场掉灵是指A市场不克不及发扬调理资本的根底性感化B市场不是全能的C市场调理存在自觉性跟滞后性等特点D市场不克不及跟全然经济轨制无机联合起来3、社会主义私有制的履行方法有A股份制B国有制C团体一切制D古代企业轨制4、反应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全然经济轨制最实质内容的是【】A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一切制独特开展B以按劳调配为主,多种调配方法并存C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微不雅调控D完美的社会主义市场系统5、咱们党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低级阶段,其含意是【】A、我国曾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B咱们对社会主义树破的临时性、庞杂性跟艰难性看法还不充沛C咱们马上建成完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D咱们的社会主义轨制的优胜性曾经充沛表达出来6、准确发扬国有经济的主导感化表达在【】A国有经济的主导感化要表达在对公平易近经济的操纵力上B国有经济要占主体位置C国有经济跟团体经济要在数目上占领相对的上风D国有经济操纵绝年夜局部行业的开展7、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一切制构造是【】A私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身分独特开展B私有制其主导感化,同时增进多种经济独特开展C私有制跟别的经济身分独特开展D国有经济跟别的经济身分在市场经济前提下对等竞争8、充沛发扬国有经济的主导感化请求【】A添加国有经济的资产总量B放慢非国有经济的开展C变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系D添加私有制经济的比重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系根底是【】A古代企业轨制B国有企业变革C私有制为主体的全然经济轨制D中国处于消费力开展水平不兴旺的社会主义低级阶段10、中国经济变革最主要的全然阅历是【】A凸起自上而下的变革道路B重视私有制跟市场机制的兼容性C经济变革是一项临时而艰难的任务D以体系内变革为主11、一切权权能包含【】A操纵权、占领权、收益权跟奖励权B一切权、操纵权、收益权跟奖励权C占领权、应用权、收益权跟奖励权D占领权、操纵权、收益权跟应用权12、社会主义调配轨制跟好处关联的根底是【】A按消费因素调配B按劳调配C支撑均匀主义D等量休息订交流的原那么13、私有制跟市场经济是互相一致的,其含意是指A商品货泉关联是跟社会主义私有制内在一致在一同的B商品货泉关联是内生于社会主义私有制的C有商品货泉关联就非常难表达社会主义私有制对公平易近经济的妨碍D一些环节表达商品货泉关联,另一些地点表达社会主义私有制14、社会主义的全然目标是【】A树破社会主义消费材料私有制B束缚跟开展消费力C完成独特富有D树破社会主义的雄厚物资根底15、我国确破休息、资本、技巧跟管理等消费因素【】A按在资本设置中的感化进展调配的原那么B按在增加方法中的主要水平进展调配的原那么C按奉献参加调配的原那么D按周转方法参加调配的原那么16、要树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就必需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A国度行政机构的隶属物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C解脱国度微不雅调控的经济实体D国有资产一切权属于企业的经济实体17、公司制是古代企业轨制的一种无效构造方法,公司制的核心是【】A企业法人轨制B无限义务公司轨制C公司法人管理构造D迷信的管理轨制18、古代产权轨制的核心跟根底是【】A古代企业构造轨制B古代企业管理轨制C法人财富权轨制D古代企业一切权轨制19、在树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不雅调控系统进程中,尤其要完美跟应用种种【】A行政调理手腕B经济调理手腕C执法调理手腕D方案调理手腕20、工业政策施行最为胜利的国度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中国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含意跟特点包含【】A社会主义低级阶段是泛指任何国度进入社会主义都要阅历的肇端阶段B消费力落伍、商品经济不兴旺C咱们曾经是社会主义,咱们必需保持而不克不及离开社会主义D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低级阶段,还不从全然上解脱贫困落伍的不兴旺形状2、社会主义的实质是【】A束缚跟开展消费力B毁灭盘剥,消弭南北极分化C同意一局部人、一局部地域经过正当运营跟老实休息先富起来,终极到达独特富有D树破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实际的主要内容3、在我国现阶段一切制构造中,私有制经济跟非私有制经济【】A习惯我国现阶段差别档次消费力开展的请求B基本上市场对等竞争的主体C经过股份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经济根底D基本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构成局部4、树破跟完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道路是【】A培养跟开展市场系统B树破公道的团体支出调配轨制C树破多档次的社会保证轨制D改变当局本能机能,树破健全微不雅调控系统5、主导工业的主要感化表达在【】A依托科技提高,取得新的消费函数B构成继续高速增加的增加率C存在非常强的分散效应D增进经济构造的调剂跟优化三、推断题〔只要求推断对错〕〔每题1分,共15分〕1、古代企业轨制的核心是树破法人资产轨制【】2、国有企业变革是我国经济体系变革的核心环节【】3、国有经济主导感化是社会主义经济轨制的一个主要特点【】4、跟保守式变革方法比拟,我国变革方法中一个主要的特点是存量变革【】5、我国树破什么样的全然经济轨制是由社会主义低级阶段的全然国情所决议的【】6、推断我国变革功效的全然规范是能否有利于开展社会主义的社会消费力【】7、在变革中,咱们一直要保持的两条全然原那么,一是以社会主义私有制经济为主体,二是独特富有【】8、市场经济的最全然含意是发扬市场在资本设置中的根底性感化【】9、市场存在和谐、鼓舞、调配跟监视等多方面的功用【】10、方案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辨别差别社会经济性子的标记【】11、我国经济体系变革的全然方法是渐进式变革方法,是一种以强迫性轨制变迁为主体的变革方法【】12、以后我国私有制经济的主要履行方法是股份制【】13、国有经济主导感化关于克制市场的缺点,履行经济波动协谐跟可继续开展跟临时静态均衡存在主要意思【】14、变革国有经济的管理体系是充沛发扬国有经济主导感化的主要前提【】15、把持性国有企业宜采用国有公营方法进展消费运营运动【】四、名词说明〔每题2分,共10分〕1、古代企业轨制2、市场机制3、渐进式变革4、股份制5、微不雅调控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全然框架是什么?2、国有企业走向市场能够面对哪些妨碍?3、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一切制独特开展的含意是什么?六、阐述题〔本年夜题共15分,请求实际联络实践,并联合本人的领会作答〕依照本人的了解跟看法,你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提下,私有制跟市场机制能否能够无机一致?什么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情?如何认识中国的国情?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则的特殊类型.包括:经济发展目标、方式、发展重心和步骤等一系列要素.国情:一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民族、地理、历史和时代条件。
中国的国情: 从经济发展角度:发达国家是富有国— 我国是贫穷国。
从社会发展角度:发达国家是理性社会— 我国是伦理社会。
思维方式:隧道式转变为立体式,两分法转变为三分法。
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哪些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或调节经济运行的经济。
市场经济基本特征:1、资源配置— 遵循产权规则界定和保护产权。
2、市场主体— 经济主体独立自主的分散决策。
3、市场运行— 契约自由和体现消费者主权,生产要素流动和生产规模、结构由市场需求决定。
4、市场调控— 市场价格与竞争机制调控经济运行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所有制基础。
一是必须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
二是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三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特点:一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二是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
三是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受市场经济规律的影响。
这就是说,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3、什么是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如何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1)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的,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用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用主体对占用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用方式,经济上的占用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
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
(2)所有权的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所有权各项权能都统一于所有权,即受所有权的制约。
(3)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所有权的诸项权能进一步分离,表现为:一是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二是资本职能与管理、监督职能的分离。
正确认识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各种所有制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优势,同时也具有各自的劣势和局限性。
因此,应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合理配置各种所有制形式,使它们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以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为基本前提;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应该是平等和竞争的关系。
这种相互竞争,有利于提高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效率,促进技术的进步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4、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方式与路径是什么?我国没有从先验的理论出发,而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选择了一条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道路,逐渐从一个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1)我国是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一开始表现为放权让利式的改革,逐渐过渡到价格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进而导致政治体制的变革。
(2)增量改革。
即在不率先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边际上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
在等级规则作用较小的边际上,选择具有帕累托改进意义的利益调整方式进行体制变革,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3)三是先试点、后推广,即先在局部范围内取得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全局范围内推广改革经验。
5、什么是产权?产权明晰化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产权: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产权就是对物品或劳务根据一定的目的加以利用或处置以从中获得一定收益的权利。
实现产权关系明晰化有助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产权明晰化一是有利于明确交易界区;二是有利于规范交易行为;三是有利于稳定交易者的收益预期;四是有利于提高合作效率;五是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6、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财产所有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1、马克思是从两层含义上来论述所有制范畴的,一是作为经济关系的所有制范畴,一是作为法律关系的所有制范畴。
前者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对客观生产条件的占用关系,这种关系是通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体现出来的;后者体现的是一种意志关系和法权关系,它表示占用主体对占用的对象具有一种任意支配的权利。
一定的生产方式产生一定的占用方式,经济上的占用关系产生后,便会有法律上的所有权与之相适应。
2、所有制上的独占或垄断必然在法律上表现为财产归属的确定性,同时也表现为否定该主体以外的任何人对同一财产的独占,即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3、在实际生活中,所有制的性质和内容决定所有权的性质和内容。
所有制关系的变动必然要反映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制度中来,使所有权的法律制度和所有权关系相互适应,而所有权制度的变化又反过来为所有制关系的变化创造一定的条件。
7、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以及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A 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B 出资人承担有限责任;C 股票自由让渡;D 界定经营者与公司之间的关系;E 合理有效的所有权约束;F 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G 必要的外部约束。
一是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和经理市场的有效竞争对公司经营者经营行为的约束;二是完善法律体系,优化法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约束。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思路:为了在以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实现产权关系的明晰化,我们主张选择国有资产的四层授权经营模式,以完成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
第一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构造出政企分开的制度性条件,使代理国家行使竞争性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主体行为资本化。
即以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目标,并建立起能有效监控所有权的行为主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二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批竞争性的控股公司,实现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相分离。
即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为委托人拥有国有股的收益权,控股公司作为代理人拥有国有股的控股权,从而在保持国家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前提下,实现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的经营职能相分离,使国有股权事实上分散化,为企业产权独立化创造条件。
第三层授权经营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产权独立化。
国有股的收益权与控股权分离后,国有股事实上具有可转让性,同时引入多元化持股主体,其中包括非国有持股主体。
第四层授权经营的目的在于,通过委托人为代理人设置最优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股份公司的治理结构,提高资产的营运效率。
8、什么是代理问题?如何设计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代理问题: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函数不完全一致,代理人又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因此,代理人就有可能利用委托人的授权从事有可能损害委托人利益的活动,从而出现代理问题。
设计委托代理关系下的激励约束机制:9、什么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如何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公司的目标是为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股东的利益最大化。
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创新体现“共同治理的原则:决策的共同参与、监督的相互制约。
核心:经济的民主化,模式(机制):董事会和监事会。
10、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改革的前提、目的及其重置的基本思路是什么?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的基本条件:A、国有产权人格化B、投资主体多元化C、完善产权市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的目的:A、国有资产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B、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C、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运营体制的原则:1、政府机构设置:使政府代理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的机构与政府执行社会经济管理职能的机构分开。
2、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与运营:行政(监督和管理)与企业(运营)分离3、国有资产运营:资本经营与生产经营分离11、什么是按劳分配?如何理解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它一方面反映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反映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和与此相联系的劳动者之间的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关系,即根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获取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也就是说,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条件下,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
2、按劳分配和以按劳分配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所决定的。
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体现和条件。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中要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施行平等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优化配置。
因此,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它能够更好地体现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还与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必然要求各种分配形式并存。
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各种分配方式组合起来的分配方式必然成为新的分配方式。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共生关系,因而不同分配方式之间也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的共生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表现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种结合反映两种不同的含义。
一是它表示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制度的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