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

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测量评估数据的是( )。

A.王红每分钟跳绳107下;B.王红的智商为123;C.王红在某年级2班;D.这学期王红班里有10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

2.在同一个图形中,允许画若干条不同的线形图,一般不超过:( )。

A.2条B.3条C.4条D.5条3.在某个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一组的实际下限是:( )。

A. 79.0B. 79.5C. 80.0D. 80.54. 、Mdn、Mo三点合一时,数据分布形态为:( )。

A.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多峰态5.平均差的缺点是( )。

A.不直观B.不是所有数据参加运算C.不便于做进一步代数运算D.科学性较差6.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使用的测验是( )。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能力倾向性测验7.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弱的是( )。

A.-0.80B.-0.46C.0.15D.0.528.某份数学试卷满分为100,现在要分析试卷中某道以0或1计分的题目的区分度,应采用( )。

A.二列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9.一个测验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多次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叫做( )。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0.下列各种统计方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

A.t检验B.计算标准差C.求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D.方差分析11.在平均数抽样分布的统计图上横轴表示( )。

A.原始数据B.样本平均数C.总体平均数D.总体标准差12.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共同点是( )。

A.都是离散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B.最大分布范围为6个标准差;C.都是单峰分布;D.都是一蔟分布13.随着自由度的增大,χ2分布越来越接近于:( )。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教育统计学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其中,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的基础,⽽良好的_______________才能使我们获得真实的有价值的数据,对这样的数据的统计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按照数据的来源来分,某次考试中某学⽣得了87分属于_______________数据,他这⼀考分在全班学⽣中位于第12名,这⼀名次属于_______________数据。

3.标准正态曲线的平均数为_______,标准差为_______. 4.某学⽣某次数学测验的标准分为2.58,这说明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下的⼈数百分⽐是_______,如果是-2.58,则全班同学中成绩在他以上的⼈数百分⽐是_______. 5.在这组考分:43、57、91、65、69、83、73、78、92、88中,算术平均数=_______,中位数 =_______,标准差=_______. 6.正态曲线与基线之间某⼀区间的⾯积,相当于能在该区间找到个体的_______,总⾯积等于_______. 7.某次数学测验,假设是呈正态分布的,某班 =85, =10,此次测验的中位数等于_______,某考⽣的考分是85分,他这⼀考分是第_______百分位数。

8.从某市初中⼆年级数学测验中随机抽取120份试卷,算得平均数为76,标准差为12.5,估计该市此次数学测验95%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______)。

9.假设检验⼀般有两个相互对⽴的假设,即_______假设和_______假设。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 1.根据不同的研究⽬的,同⼀个群体(例如某个教学班)既可以是⼀个总体,也可以是⼀个样本。

( ) 2.当样本容量N≥30时,我们称之为⼤样本;反之,则称之为⼩样本。

( ) 3.当频数分布为正偏态时,样本的平均数 课程代码:00467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自考本科《教育学》专业《教育统计与测量》历年真题(总表)剖析

2005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通常在教学工作结束时举行且与其它测验相比更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测验是【】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2.教育领域所获得的反映教育现象或事物数量事实的大量数据具有离散性、规律性和【】A.对称性B.等距性C.等比性D.变异性3.比较同龄人的身高与体重发育的差异程度,要应用【】A.X B.S C.CV D.AD4.若一次考试偏难,多数考生分数偏低,这时所形成的次数分布曲线为【】A.单峰对称分布曲线B.正偏态分布曲线C.倒“U”型次数曲线D.“J”型次数曲线5.不.能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为【】A.中数B.众数C.算术平均数D.标准差6.在统计学中,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是【】A.-l≤r≤l B.-l≤r≤0 C.-l<r<0 D.0≤r≤1 7.在正态分布的数据中,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所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A.PR=15~PR=25B.PR=25~PR=35C.PR=35~PR=45D.PR=14~PR=558.下列中属于发展常模的是【】A.离差智商B.年级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9.当一个测验由各个项目组成时,整个测验的难度就是【】A.所有项目的难度的算术平均数B.组成测验项目的难度的调和平均数C.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算术平均数对测验满分值的比D.全部被试测验总分的调和平均数对于测验满分值的比10.下列中属于性能优良的试题区分度的取值范围是【】A.D<0.20 B.0.20<D<0.29 C.0.30<D<0.39 D.D>0.4 11.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对有些不太稳定的特质,如考试焦虑进行测量时,用来估计信度的方法不.能是【】A.重测相关B.折半相关C.平行形式相关D.内部一致性相关12.在心理与教育测量中,真分数与观察分数及测量误差的关系是【】A.当误差分数为正值时,真分数被高估B.误差小,观察分数离真分数就越远C.误差大,多次施测时前后一致性就会好D.测验大量反复实施,所得观察分数的就会趋近并最后等于真分数13.下列中关于正态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在X=σ取得最大值B.曲线以过X=σ的直线为对称轴C.曲线在正负两个方向上无渐近线D.正态分布是一条单峰对称呈钟形的曲线14.若想检验两个总体平均数是否相等,应该使用【】A.双侧检验B.单侧检验C.F检验D.X²检验15.下列关于X²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X²≥0B.X²分布不具有可加性C.当自由度d f≥3时X²分布是双峰正偏态分布D.当自由度df >10时,X²分布曲线接近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计数数据17.零相关18.小概率事件19.测验效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每小题6分,共18分)20. 什么是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21. 简述圆形图的概念及应用特点22. 什么叫线性变换后的标准分数?23. 简述总体分布的拟合良度检验的主要原理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 计算下列原始数据的标准差。

自考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复习资料

自考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复习资料

00452教育系统与测量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C ) A. 行为特征 B .人格特质 C 心理特性 D .生理特性2.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 ( C )A. 称名变量 B .顺序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3.某中学会考语文的平均分数为88分,标准差为14.2分,数学的平均成绩为72分,标准差为13.5分。

则语文成绩差异程度( C )A. 等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B .大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C .小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 D. 与数学成绩差异程度不可比较4.百分等级是( D )A. 差异量数 B .集中量数 C 差异系数 D .地位量数5.针对两列顺序变量数据之间的相关问题,一般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 )A. 等级相关 B .积差相关 C .点二列相关 D. 列联相关6.采用方差分析的方法比较人数分别为10、12、14的三组学生成绩的差异,则其组内自由度应为( C ) A .2 B .3 C .33 D .357.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实施的用于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进步情况的测验是( B )A. 诊断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 .安置性测验D .终结性测验8.下列属于客观题的是( A )A .是非题 D .论述题 C. 计算题D .证明题 9.标准差S 属于( C )丸总体统计量 B .总体参数 C. 样本统计量D .样本参数10.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都被看作是( D ) A .非随机变量 B. 函数变量 C. 离散性随机变量 D .连续性随机变量11.统计假设检验中,备择假设又称为( A )A. 研究假设 B .虚无假设 C. 原假设D .零假设 12.自陈量表法一般用于( B )A. 智力测验 B .人格测验 C. 能力倾向测验D .创造力测验13.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A )A .79.5B .80C .84.5D .8514.设两个相关系数分别为6.06.0y y -==R R xx 、则表明的相关强度是( C )A. xx R 的相关强度大 B .y y R 的相关强度大 C .二者的相关强度一样大 D .二者相关强度的大小无法比较15.下列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 可以同时对多于两个的总体平均数有无显著性差异作出检验B .相配的实验设计称为单因素完全随机化设计 C. 可以分析多个方向上多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 D .事先需要精心采集数据和整理数据二、名词解释题16. 描述统计:是把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复习资料

自考00452自考统计测量资料-复习资料

教育教育统计与测量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5*2=30)1、计数数据、测量评估数据的理解(13)2、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的理解(14-15)3、散点图(适合描述二元变量之间的关系;右侧倾为正相关;左侧倾为负相关;越近园形;相关程度月低,越近直线相关越高)(70)4、线形图,表示事物发展演变趋势(32-37)5、条形图表示统计量之间数量关系6、圆形图表示统计事项在总体中的比例。

7、集中量数(数据集结的趋势。

代表值:算术平均,中位数、众数)8、差异量数(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变化幅度的值。

代表值:平均差AD、标准差S)9、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平均数为原X+c,标准差不变。

4210、年级常模的理解9311、效度、信度、(一个测验的质量)难度、区分度(一个题目的质量)的理解p11812、布鲁姆教育目标三个主要领域(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理解16013、情景测验法的理解。

(198)14、对确定事件与概率事件的理解20615、概率的取值范围[0,1],小于0.05或0.01的概率(小概率)16、对正态分布的理解21117、抽样方法的理解21818、对统计假设的理解23519、对单、双侧检验的理解24520、Z检验(2个均数之差),F检验(3个以上均数差异) x2检验(计数数据之差)的理解二、名词解析(3*5=15)1、描述统计:是对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表达42、教育统计:就是对教育领域各种现象量的取值从总体上的把握与认识。

33、抽样误差(标准误)描述所抽样本特征量数离散程度的指标2274、方差分析: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方法。

2955、教育测量: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指定值。

56、次数分布: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多少情况,或者是这批数据在数轴上各个区间内所出现的次数多少分布。

187、集中量数:观测数据具有向某点集中的趋势,反映次数分布集中趋势的量数叫集中量数。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历年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学生的英语测验成绩属于( )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常用于描述离散性随机变量统计事项的统计图是( )A.条形图B.次数直方图C.次数多边图D.散点图3.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差的是( )A.方差B.平均差C.算术平均差D.中位数4.下列统计量中不适于作进一步代数运算的是( )A.算术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平均差D.标准差5.某城市调查8岁儿童的身高情况,所用单位为厘米,根据这批数据计算得出的差异系数( )A.单位是厘米B.单位是米C.单位是平方厘米D.无单位6.下列相关系数中表示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小的是( )A. 0.90B. 0.10C. -0.40D. -0.707.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 )A.结构效度B.内容效度C.表面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8.选择题的主要缺点是( )A.编题难度较大B.评分主观C.测量的学习内容范围较窄D.保密性差9.任何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区间是( )A. 0<p≤1B. 0≤P<1C. 0≤P≤1D. -1<P<110.随机抽样的原则是( )A.总体内个体相互独立B.总体内个体相互关联C.总体应较大D.样本应较大11.下列关于t分布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t分布是随着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B.t分布是对称的分布C.自由度越小,t分布与正态分布差别越明显D.在自由度较小时,t分布是偏态分布12.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最好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13.判断按等级来评定的某科成绩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时,应采用的统计假设检验方法是( )A. F检验B. z检验C. t检验D. χ2检验14.χ2检验用于连续变量(分为k组)的正态性检验,当虚无假设为“观察数据的次数分布与正态分布没有显著差异”时,其自由度为( )A. KB. K-1C. K-2D. K-314.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A.总体正态且相关B.总体正态且相互独立C.总体正态且样本容量相等D.总体非正态且相互独立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点双列相关17.分层抽样18.显著性水平19.独立性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可任选其中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三题给分)20.差异量数的用途和特点。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一一、简答与计算1.编写教育测验试题时需要遵循哪些要求2.学生的情感发展目标主要包括哪些层次如何测量3.某市六年级英语统一考试平均成绩为72分,该市某小学六年级22份试卷的分数分别为:70,75,55,88,73,72,74,65,80,59,63,76,81,83,60,78, 67,54, 69,66,50,68。

问该校六年级英语平均成绩是否与全市英语平均成绩一致4.下表是22名学生数学期中考试总成绩和在第1题上的得分。

试分析第1题的区分度。

5.某工厂招青年工人,有1000人参加考试,拟录用300人,已知考试的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成绩服从正态分布,试确定最低录取线应是多少分6.如何确定测验试题的难度水平7.填空题编制的原则是什么8.某市600名小学生的数学竞赛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成绩为65分,标准差为15分,利用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推求60分以下,60—70分,70—80分,80分以上各段可能占总人数多大比例并估计各分数段各有多少人9.某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三年级中进行写作技能训练。

他从所任课的班级中随机抽取20名学生,采取配对设计的方法,将学生配成10对,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两个月后进行写作技能测试,结果如下。

问这位教师的训练方法是否有显着性成效10.某地区用自编的量表测得全区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现从此地区的一所小学中随机抽取24名四年级学生,用此量表测得他们注意力集中水平与学科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r=。

问这一相关系数是否与全区的研究结果有显着性差异11.简述客观性测验的优势。

12.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的主要区别及其应用时机。

13.从某实验学校从三年级中随机抽取47名学生,进行阅读能力训练。

训练前进行一次测验,测验结果的平均成绩为71分,标准差为分。

训练两个月后,又采用等值测验进行测试,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分,两次测验的相关系数为。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

教育统计与测量测验考试————————————————————————————————作者:————————————————————————————————日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2.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3.体育运动会中表示各项目比赛结果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是属于()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百分等级是()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地位量数D.差异系数5.要定量地描述学生体重与身高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与方向,可以使用()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双列相关D.列联相关6.在筛选测验中,决定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A.尽量接近0.50B.被试的通过率C.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D.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7.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8.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中遵守的原则是()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10.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1,-0.5] B.[-0.5,0]C.[-1,1] D.[0,1]11.在统计检验中,大样本是指n()A.≥10 B.≥20C.≥30 D.≥4012.下面对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A.误差是客观存在的B.误差是不可以控制的C.误差是可以避免的D.误差只在抽样中发生13.离差智商采用的是()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14.关于统计假设检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反证法B.若虚无假设被推翻,备择假设不成立C.被推翻的虚无假设的内容可能是正确的D.依据小概率事件原理15.对单向方差分析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对两个的总体平均数差异做出检验B.分析多个方向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C.用于比较一个方向差异上两个总体平均数间的差异D.单向方差分析是方差析最基础的方法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分数常模17.测验效度18.统计量19.单侧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研究的主要问题。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20XX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卷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它是( B ).提高教案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经管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2.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C ).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3.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4.在统计分析图中,条形图通常用于描述( D ).二元变量的观测数据B.某种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C.具有百分比结构的分类数据D.离散性变量的统计事项5.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B ).算术平均数B.平均差C.中数D.众数6.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百分等级常模与规范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规范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7.在规范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工程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 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8.主观题的优点是( D ).测验效率高B.作答容易C.能有效操纵阅卷者的评分误差D.可以考察分析综合能力9.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规范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10.抽样时,总体比较大,所抽样本容量比较小,并且总体各部分元素之间的差异大于各部分元素之内的差异的情况下,应采纳( D ).随机抽样B.分阶段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1.希腊字母μ代表的是( B ).总体规范差B.总体平均数C.样本规范差D.样本平均数12.测验全过程的规范化不包括...( C ).命题规范化B.评分规范化C.分数规范化D.施测规范化13.由若干宽度相等、高度不一的直方条紧密排列在同一基线上构成的图形是( C ).简单条形图B.复合条形图C.次数直方图D.次数多边图14.规范差反映的是数据的( B ).集中关系B.离散关系C.等距关系D.倍数关系15.单向方差分析的原理是( ).单侧检验B.双侧检验χ检验D.t检验C.2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教育测量答:教育测量是指给所考察研究的教育现象,按一定规则在某种性质的量尺上的指定值。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通常|r|<0.2时称为( )A.高相关B.中等相关C.低相关D.极低相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相关系数2.当遇到两个变量,其中一个是连续变量,另一个是二分类的称名变量时,他们之间的相关连带关系的计算,应使用( )A.点双列相关B.积差相关C.等级相关D.高尔相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相关系数3.通常认为0.4≤|r|<0.7时,称为( )A.极低相关B.低相关C.中等相关D.高相关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相关系数4.相关系数r=0表示( )A.变量之间不相关B.变量之间不存在直线相关C.变量之间没有规律性的联系D.变量之间是因果关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相关系数5.组内常模可以分为( )A.百分等级常模与标准分数常模B.百分等级常模与年龄常模C.标准分数常模与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与年级常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6.下列属于组内常模的是( )A.发展常模B.年级常模C.年龄常模D.百分等级常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7.T分数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分别为( )A.(50,10)B.(10,50)C.(15,100)D.(100,15)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8.用于教育工作中选拔与分流决策的测验是( )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诊断性测验D.形成性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9.离差智商采用的是( )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0.跟一组规定明确的知识能力标准或教学目标内容对比时,对学习者的测验成绩作出解释的一类测验是( )A.常模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2.在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中,测验项目的恰当难度是尽量接近( ) A.0.50B.被试的通过率C.1.00D.特定的划界点(或称决断点)水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3.下列符号代表百分位数的是( )A.XB.PRC.RD.Q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4.老师说某学生的成绩“在全班是冒尖的”这属于( )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5.下面关于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说法错误的是( )A.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都是等单位的B.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都是组内常模C.只有标准分数可以进行四则运算D.百分等级值只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6.下列各百分等级区间对应的原始分数区间最小的是( ) A.PR=10~PR=20B.PR=20~PR=30C.PR=30~PR=40D.PR=40~PR=50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7.标准分数分布中,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是( )A.100,0B.100,1C.0.1D.0,0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8.比纳智力测验运用的常模属于( )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年龄常模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19.下列属于发展常模的是( )A.百分等级常模B.标准分数常模C.年级常模D.组内常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20.用于表示被试在某一被试团体中相对地位的测验是( ) A.安置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终结性测验D.标准参照测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21.衡量测验工具的正确性的指标是( )A.测验难度B.测验效度C.测验信度D.测验区分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2.能反映对测验控制误差能力的量度的质量指标是( )A.测验信度B.测验难度C.测验区分度D.测验效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3.用于表示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难度C.效度D.区分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4.测验所得分数(测值)一致性的测验性能质世指标称为( )A.难度B.区分度C.信度D.效度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5.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6.下列与其他效度不同类的是( )A.表面效度B.结构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内容效度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27.一个性能优良的试题,其区分度指数的取值必须( )A.大于0.40B.大于0.60C.在0.6至0.8之间D.在0.8至1.0之间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质量分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4月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对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要,它是( )A.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与工具B.测量的重要方法与工具C.写文章的重要方法D.教学的重要手段2.假如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统计表就能较方便地了解处于某个分数以下的人数,这时可编制一个( )A.绝对次数分布表B.相对次数分布表C.累积次数分布表D.累积相对次数分布表3.下列数据中,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只可对每一类别计算次数或个数的是(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4.适合显示各统计事项占总体比例的图形是( )A.散点图B.条形图C.圆形图D.线形图5.下面属于地位量数的是( )A.XB.PRC.SD.wX6.提出等级相关法的统计学家是( )A.布鲁姆B.皮尔逊C.比内D.斯皮尔曼7.百分等级数值是( )A.名义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8.下列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19.利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查某校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数为102,标准差为18,某学生得分为120,那么他的离差智商为( )A.110B.115C.120D.12510.是非题的特点是( )A.不容易猜测B.评分误差大C.适用范围有限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11.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B.用于教育工作分流决策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12.吉尔福特根据研究得出,发散性思维在行为上表现出的特征有流畅性、变通性和( )A.敢为性B.创造性C.独特性D.稳定性13.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为( )A.10B.20C.30D.4014.统计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又称为( )A.零假设B.备择假设C.研究假设D.统计假设15.统计假设检验中关于单侧检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显著性水平值平分在抽样分布两尾B.危机域只有一块C.检验目的为了推断某个总体参数是否大于某个定值D.抽样分布只有一个尾侧没有临界值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标准化测验17.组内常模18.学习能力倾向测验19.显著性水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0.简述深刻理解教育测量必须抓住的三个要点。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把调查所获得的数据科学地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的统计方法属于( )A.推断统计B.描述统计C.应用统计D.数理统计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2.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数据资料来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与关系作出推论判断的统计方法是( )A.推断统计B.描述统计C.应用统计D.数理统计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3.教育统计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 )A.描述统计B.应用统计C.数理统计D.推论统计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4.教育测量的突出特点是( )A.直接性与随机进行B.精确性与抽样进行C.间接性与抽样进行D.外显性与随机进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5.教育测量所测的主要对象,是教育条件下受教育者的( )A.行为特征B.人格特质C.心理特性D.生理特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6.考试试卷属于教育测量三个要素中的( )A.测量规则B.测量工具C.结果解释参照系D.测量结果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7.下列关于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统计与教育测量相互独立B.教育统计是教育测量的基础C.教育统计在教育测量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D.教育统计为教育测量提供数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8.学习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意义在于( )A.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B.教育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C.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D.认识个体心理特征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9.下列测量结果中有优劣之分的是( )A.名义量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0.统计的目的是达成( )A.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B.量化的评价教育C.为了更好的计算D.对总体量的认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绪论11.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的差异表现在( )A.间接性B.客观性C.复杂性D.主观性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12.下列现象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相关系数B.因素分析C.聚类分析D.路径分析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13.下列哪些学科与数理统计相交叉结合产生教育统计学( )A.教育学、生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C.社会学、教育学D.生理学、心理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4.教育统计是对教育领域中各种现象量的取值,把握与认识的层面是( )A.总体B.样本C.个体D.局部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15.教育测量学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测验工具编制、施测与评分B.教育和心理测验的编制和使用C.测验结果的分析和整理D.测验常模建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绪论16.教育测量是( )A.观测个体行为表现,推断其内部心理特征B.直接测量个体内部心理特征C.测量个体外在行为表现D.根据个体心理特征,推断其外在行为表现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17.下列不属于物理测量工具的有( )A.直尺B.视力表C.天平D.电子测距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绪论18.处理数据的专门方法是( )A.函数方法B.方差分析C.教育测量D.统计方法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绪论19.下列现象中是推断统计的是( )A.因素分析B.相关系数C.平均数D.标准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绪论20.在研究中,用数字符号“1”表示男生,用数字符号“0”表示女生,这里数字“1”和“0”属于(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1.下列数据中,运算结果只是反映位次顺序关系的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2.下列不属于数据的特点的是( )A.离散性B.顾序性C.变异性D.规律性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3.在教育测量中,人们用标准分数来反映学生的能力高低,这种情形下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属于( )A.称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比率变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4.下列数据类型中,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有绝对零点的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5.下列数据中,能表明量的相对大小,还具有相等的单位,但不能用乘、除法运算的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6.日常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卷尺所测出的长度量值是( )A.称名变量数据B.顺序变量数据C.等距变量数据D.比率变量数据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7.在次数分布表中,若要用代数区间来表示“60~65”,恰当的是( )A.[59.5,64.5]B.[59.5,64.5)C.(59.5,64.5]D.(59.5,64.5)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8.在一组连续变量的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组的实际下限是( )A.79.5B.80C.84.5D.85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29.若某个次数分布表中,从最低组往最高组的方向累加,结果“60~65”组的累积次数是30,“65~70”组的累积次数是48,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60分以下的有30人B.65分以上的有30人C.69.5分以下的有48人D.69.5分以上的有48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数据分布的初步整理。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及答案

n m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一、 名词解释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

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

教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选择题)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在标准(目标)参照测验中,其项目的难度应该是( )A.尽量接近0.50B.由被试的实际通过率决定C.由项目的考核要求是否体现应有标准和教学目标来决定D.针对划界点(决断点)水平来确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开学后,根据学生入学英语成绩分出快慢班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形成性测验D.终结性测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3.下列以非文字著称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斯坦福一比纳智力测验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4.布卢姆认知领域分类中衡量个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的价值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的行为目标属于( )A.评价B.综合C.分析D.领会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5.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属于( )A.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B.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C.非限时测验和典型作为测验D.非限时测验和最高成就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6.标准化成就测验是( )A.形成性测验B.终结性测验C.既可以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可以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D.既不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不是常模参照成就测验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7.教师事先设计便于评价或记录学生操作行为表现的表格的做法,体现了实验技能考核巾遵守的原则是( )A.客观化原则B.全面性原则C.实践性为主原则D.个性化原则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8.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图片排列”主要测量( )A.视觉与分析图形结构的能力B.运算推理能力C.视觉记忆及理解力D.社会情境理解力和统整综合能力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9.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智力测验是( )A.韦克斯勒智力测验B.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C.瑞文标准推理测验D.团体智力筛选测验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0.适合于考查比较简单的学业成就的题目类型是( )A.论述题和选择题B.作图题和证明题C.填空题和简答题D.匹配题和计算题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1.实验技能考核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和( )A.客观化和实践性原则B.实践性和个性化原则C.客观化和标准化原则D.标准化和稳定性原则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2.是非题的特点是( )A.不容易猜测B.评分误差大C.适用范围有限D.单位时间内答题量少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3.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A.用于教育工作的选拔决策B.用于教育丁作分流决策C.用于鉴别学生能力D.用于评价课堂教育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4.以下代表测验工具的正确性,反映测验质量高低和测验性能的指标是( )A.测验信度B.测验效度C.测验难度D.测验区分度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5.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有简易、随意、灵活和( )A.相对稳定B.测验性能较差C.洲验覆盖面宽D.测验针对性强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6.学生的测验分数(除等级分数外)通常郜被看作是( )A.非随机变量B.函数变量C.离散性随机变量D.连续性随机变量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7.测验全过程的标准化不包括( )A.命题标准化B.评分标准化C.分数标准化D.施测标准化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8.高考属于( )A.标准参照测验B.诊断性测验C.常模参照测验D.形成性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19.在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层次最低的是( )A.领会B.应用C.分析D.知识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0.学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过程所涉及的各种测验,就它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来分,可以分为( )A.学业成就测验和能力成就测验B.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C.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D.学业成就测验和心理测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1.下列内容不是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涉及的方面的是( )A.如何从教育目标出发界定本课程的考查目标层次B.如何概括选列考试内容要目C.如何确定每一考查目标层次在每一考试内容要目上的分数比重,即两个维度结合点上的权数D.如何对每一考查的目标进行评价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2.艾克森认为决定人格的要素包括内外倾性、情绪性和( ) A.单纯性B.稳重性C.精神性D.抑郁性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3.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是( )A.GATBB.GAPSC.AATD.SAT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4.“仁者见人,智者见智”是哪种人格测验方法的典型反映( ) A.一陈量表法B.投射测验法C.情境测验法D.评定蜃表法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测验的主要类型与应用25.下列对误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误差可以避免B.误差可以控制C.误差是客观存在的D.误差可以分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26.对两相关总体的平均数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一般采用( ) A.F检验B.t检验C.检验D.N—K检验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27.某市有小学200所,要在该市小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80的随机样本,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偏低,允许一所小学抽取2个学生,应采用( ) A.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分阶段抽样D.等距抽样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与抽样分布。

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真题

全国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历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教育统计学的范畴?()A.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B.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C.学校设施的统计调查D.教育经费的投入与使用2、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学生的思维能力?()A.问卷调查法B.实验研究法C.因素分析法D.推理判断法3、下列哪一项不是教育统计的主要功能?()A.描述现象的数量规律B.揭示现象的因果关系C.检测教育教学质量D.预测教育教学趋势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方法属于教育测量的方法?()A.问卷调查法B.实验研究法C.测验法D.访谈法2、在进行教育测量时,以下哪些方面需要考虑到?()A.测量的可靠性B.测量的有效性C.测量的普遍性D.测量的公正性3、教育统计在教育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A.提供科学依据,指导研究方向B.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和推断,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C.提供定量分析,指导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D.通过数据来说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

三、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基本概念及主要任务。

2、请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教育统计与测量的方法。

全国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历年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以下哪位人物不属于社会学领域的先驱?()A.奥古斯特·孔德B.赫尔巴特C.马克斯·韦伯D.埃米尔·杜尔凯姆2、社会学的定义中不包括哪一项?()A.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事实B.社会学的方法是实证主义C.社会学的目的是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D.社会学的研究范围是社会结构3、下列哪一项不是功能主义的基本观点?()A.强调社会的稳定性B.强调社会的整合性C.强调社会的功能性D.强调社会的冲突性4、下列哪一项不是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A.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B.阶级斗争是不同阶级之间经济利益的反映C.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D.阶级斗争是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之一5、下列哪一项不是现代社会学的研究重点?()A.城市化过程研究B.社会流动研究C.家庭与婚姻研究D.社会化过程研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23年4月自学考试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致力于以心理学与统计学为工具来研究教育问题,促进教育科学化的美国学者是(C)A、卡特尔B、皮尔逊C、桑代克D、华生2、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对全班同学进行排名:第1名、第2名第3名,等等。

这类数据属于(B)A、称名数据B、顺序数据C、等距数据D、等比数据3、下列统计方法,不属于推断统计的是(B)A、参数估计B、差异系数C、卡方检验D、方差分析4、为探究考试成绩与焦虑程度的关系,宜采用的统计分析图是(A)A、散点图B、直方图C、条形图D、圆形图5、一组数据:34、57、69、78、70、56、80。

这组数据的中数是(D)A、57B、78C、70D、696、百分位数P10=50表示该次数分布表中(A)A、有10%的个案低于50分B、有10%的个案高于50分C、有50%的个案低于10分D、有50%的个案高于10分7、在正态分布中,如果均值μ增大,则正态分布曲线(D)A、上移B、下移C、左移D、右移8、多个样本统计量的值与总体参数值偏差的平均数为0,该性质描述点估计评价标准(A)A、无偏性B、有效性C、一致性D、充分性9、为比较3个不同地区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从每个地区随机抽取10名学生进行测试,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则组内自由度为(C)A、2B、10.C、27D、2910、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回归系数b表示(A)A、x变化1个单位,y随之变化b个单位B、x变化1%,y随之变化b%C、y变化1个单位,随之变化b个单位D、y变化1%,x随之变化b%11、用数字代表特定事物的量表是(A)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比率量表12、16PF是一种(D)A、智力测验B、能力倾向测验C、成就测验D、人格测验13、下列题型不属于客观题的是(A)A、辨析题B、选择题C、判断题D、匹配题14、阅读理解题满分为50分,全校300名学生的平均得分为30分,则该阅读理解题的难度系数为(B)A、0.50B、0.60C、0.70D、0.8015、某道试题的鉴别指数D为0.60则表示该题的区分度(A)A、很好B、良好,修改后会更好C、尚可,仍需修改D、差,必须淘汰二、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浙江(全新整理)4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全新整理)4月自考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10029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从具体应用的角度来分,教育统计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实验设计。

2.按统计数据的来源来分,某生的身高为140厘米属于___________数据,而某班有40人则属于___________数据。

3.一组数据:64,63,67,65,66的平均数是____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___。

4.数据5,2,7,7,3,6,3,4,7,9的众数是_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_。

5.100名9岁儿童的平均身高为130.1厘米,标准差为5.1厘米,其身高的差异系数是___________。

6.某班的一次语文考试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5分,某生考试成绩为80分,转化为标准分为0.4,则该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___________。

7.总体参数估计量中变量值独立自由变化的个数称为___________。

8.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可能样本平均数的分布呈___________。

9.当两个变量其中一个是正态连续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名义变量,这时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称为___________。

10.已知正态曲线下Z=1右侧的面积为0.158,而Z=2.58右侧的面积为0.005,则Z=1到Z=2.58之间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

11.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即两个因素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这种χ2检验称为___________χ2检验。

12.两列顺序变量经过数据的整理得到∑D2=10,n=8,这两列变量之间的等级相关系数是___________。

13.16份试卷的平均分为70分。

已知用相同难度测验对历届学生测试结果的标准差为10分,则估计此次测验平均成绩的95%置信区间的置信下限是___________,置信上限是___________。

自考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历年真题 汇总

自考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历年真题 汇总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04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测量结果具有可比性而无可加性的量尺是()A.名义量尺B.顺序量尺C.等距量尺D.比率量尺2.在某个语文测验分数分布表中,“70~75”这一组的累积次数是30,这表示:()A.70分以下有30人B.70分以上有30人C.74.5分以下有30人D.74.5分以上有30人3.可以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图是()A.圆形图B.散点图C.直方图D.累积百分数曲线图4.揭示数据个数占总个数比例的百分数的量数是()A.PR B.XC.S D.M dn5.比较两个测量单位不同的次数分布数据差异程度应用()A.CV B.SC.AD D.PR6.右图表示()A.相关很高,是正相关B.相关很高,是负相关C.相关很低,是正相关D.相关很低,是负相关7.下面属于组内常模的是()A.年龄常模B.年级常模C.全国常模D.标准分数常模8.以下代表测验工具的正确性,反映测验质量高低和测验性能的指标是()A.测验信度B.测验效度C.测验难度D.测验区分度9.教师自编测验的特点有简易、随意、灵活和()A.相对稳定B.测验性能较差C.测验覆盖面宽D.测验针对性强10.测量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对象和环境的关系,与人们的行动逻辑能力的认知层次是()A.知识B.分析C.领会D.应用11.测量一般的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测验是( ) A .学习能力倾向测验 B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C .创造力测验 D .人格测验 12.必然事件的概率值是( ) A .-1.00 B .0.00 C .1.00 D .10.0013.原总体为正态,总体方差未知且样本容量小于30情况下的平均数抽样分布为( ) A .t 分布 B .标准正态分布 C .F 分布 D .χ2分布14.当数据相同,α水平相同时,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 ) A .准确性高 B .灵敏度低 C .灵敏度高 D .准确性低 15.2×2列联表中的χ2统计量的自由度为( ) A .0 B .1 C .2 D .3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6.相对次数分布表 17.相关 18.样本 19.χ2检验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任选3题,每小题6分,共18分,4题全答者按前3题评分)20.简述数据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数据中属于测量评估数据的是()。

A.王红每分钟跳绳107下;B.王红的智商为123;C.王红在某年级2班;D.这学期王红班里有10名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

2.在同一个图形中,允许画若干条不同的线形图,一般不超过:()。

A.2条B.3条C.4条D.5条3.在某个次数分布表中,“80—85”这一组的实际下限是:()。

A. 79.0B. 79.5C. 80.0D. 80.54. 、Mdn、Mo三点合一时,数据分布形态为:()。

A.正态B.正偏态C.负偏态D.多峰态5.某生的平时语文成绩为80分,期中考试为85分,期末考试为78分,综合评定成绩时,应该用什么量数代表其水平更合理()。

A. B.Mdn C.Mo D.6.平均差的缺点是()。

A.不直观B.不是所有数据参加运算C.不便于做进一步代数运算D.科学性较差7.下面哪个量数是相对差异量数()。

A. B.Mdn C.CV D.Mo8.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时使用的测验是()。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终结性测验D.能力倾向性测验9.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弱的是()。

A.-0.80B.-0.46C.0.15D.0.5210.某份数学试卷满分为100,现在要分析试卷中某道以0或1计分的题目的区分度,应采用()。

A.二列相关法B.等级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11.一个测验在对同一批被试进行多次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叫做()。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2.下列各种统计方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t检验B.计算标准差C.求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D.方差分析13.在平均数抽样分布的统计图上横轴表示()。

A.原始数据B.样本平均数C.总体平均数D.总体标准差14.t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共同点是()。

A.都是离散性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B.最大分布范围为6个标准差;C.都是单峰分布;D.都是一蔟分布15.随着自由度的增大,χ2分布越来越接近于:()。

A.正态分布B.t分布C.F分布D.二项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次数分布17.内容效度18.抽样标准误19.随机现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从中任选做3小题,多选做者按前3题给分。

20.集中量数与差异量数的比较。

21.请说出正态分布的5个特征。

22.χ2检验有哪些用途23.如何解释相关系数r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某生平时数学成绩80分,期中考试75分,期末考70分;平时、期中、期末的总评比例为2∶3∶5,问该生的学期总评成绩是多少25.计算下列数据的平均差。

80、89、90、75、79、88、90、67、75、7926.两位专家对5篇作文进行独自评价,各自对这5篇作文排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问这两名专家在评价作文上的意见一致性如何作文编号评委甲评委乙01 2 302 3 03 5 2 04 4 505 1 1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请从中任选做1题,多选者按前1题给分。

27. 某省统测高中一年级数学成绩,随机抽取省重点中学成绩如下,80、87、82、67、69、90、95、98、99、83、89、84、85、79、82、84、79、98、95、100,另又抽取一般校成绩为60、55、67、74、78、90、40、35、56、57、65、67、45、45、50、55、60、55、61、60.试比较重点中学和一般中学数学成绩的差异。

28.已知某市两所学校中初一的外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相等,现从两校外语成绩中分别抽取一个样本组,容量均为12,求得其平均数分别为72和76,标准差分别为5和4,请在α=0.01显著性水平上检验两校初一外语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2分)29.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所要求的项目恰当难度及难度分布是什么为什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2003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统计的内容除描述统计外,还包括()A.差异检验B.推断统计C.数据统计D.标准分数2.下列数据中属于计数数据的是()A.李艺期末英语考了86分B.李艺每月有10元零花钱C.李艺每节课下座位3次D.李艺60米跑用了12秒3.中位数的优点是()A.不受极端值影响B.灵敏C.适于代数运算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以下关于相关系数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相关系数r与样本容量无关B.样本容量越大,相关系数r值越大C.样本容量越大,相关系数r值越稳定D.样本容量越小,计算相关系数的抽样误差也越小5.在统计学上,相关系数r=0,表示两个变量()A.相关程度不高B.不相关C.不存在明显的直线性相关D.存在曲线相关6.下列几种效度中,不具有效度真正意义的是()A.结构效度B.表面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内容效度7.下列P值中,表示项目实际难度最大的是()A.0.81B.0.75C.0.35D.0.138.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考试内容和()A.考查目标B.考试题型C.考试类型D.考试工作量9.适合考查较为复杂智能的测题是()A.论述题B.选择题C.填空题D.匹配题10.实验技能考核需遵循全面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A.客观性原则B.个性化原则C.标准化原则D.稳定性原则11.简单随机抽样必须符合以下原则()A.机会不均等,相互不独立B.机会不均等,相互独立C.机会均等,相互不独立D.机会均等,相互独立12.在假设检验中,α取值越小,称此假设检验的显著性水平()A.越高B.越低C.越明显 D.不明显13.一个2×3列联表的自由度是() A.2 B.3C.4 D.514.单因素方差分析df总为()A.K-1B.N-KC.N-2D.N-115.教育测量与物理测量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A.直接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动态性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集中量数17.负相关18.项目区分度19.I型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从中任选做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多选做者按前3题给分)20.反映教育现象的数据一般具有哪些特点?21.说明百分等级常模的局限性。

22.总体与样本的区别。

23.标准参照测验的用途。

四、简单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24.考生在某份化学测验第3题(满分为10)的得分情况如下表所示,问该题的难度值是多少?学生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语文成绩 5 7 4 8 6 9 8 7 6 2 3 5 1 3 9 825.有研究者就目前小学生学习负担是否过重问题向120位家长做了一项调查,结果56位家长认为负担过重,38位认为中等,26位认为过轻,问家长们的意见是否存在显著差异?26.随机观测10名学生语文推理测验X和数学推理测验Y上的成绩,结果如下表所示,求两个测验分数之间的积差相关系数学号语文推理数学推理1 40 302 35 263 30 284 25 24 5 20 226 15 127 12 148 8 29 5 510 0 2五、综合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请从中任选做1题,共10分,多选者按前第1题给分)27.已知某能力测验由三个分测验组成,各分测验在标准化样组上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如下表:分测验ⅠⅡⅢ65 58 111S 7 5 15(1)某被试在分测验Ⅰ、Ⅱ、Ⅲ上的成绩依次是72、60和120,比较其在各分测验上成绩的高低;(2)用公式T=10Z+50计算该被试在第一个测验上的T分数;(3)某被试在第一个测验上的T分数是75,求他在该测验上原始分数。

28.已知甲、乙两校初中时事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且总体方差齐性。

现从两校分别抽取一个样本组,数据如下,请在α=0.05水平上检验两校成绩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甲校(x1)25 30 20 30 48 39 25 41 40 32乙校(x2)42 50 30 40 48 35 20 15 30 32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29.试述方差分析的基本功能及其使用条件。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统计与测量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种测量中,不.能直接测量的是()A.体重 B.身高C.胸围D.智力水平2.下列变量中属于称名变量的是()A.学生的体温B.学生的身高C.学生所在的班级D.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3.中数的缺点是()A.不简明B.含义不明确C.缺乏灵敏性D.易受极端值影响4.记录随机试验结果的变量称为()A.随机变量 B.函数变量C.确定性变量D.非随机变量5.下列相关系数中,相关最强的是()A.-0.90 B.-0.32 C.0.12 D.0.536.某份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现要分析试卷中作文题(满分为30分)的区分度,应采用()A.等级相关法B.积差相关法C.点双列相关法D.列联相关法7.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A.鉴别与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B.评价课堂教学与课程编制的有效性C.提供学习者个人学习经历和已达水平D.说明学习者掌握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程度8.通过被试间相互比较而确定分数意义的评分称为()A.相对评分 B.绝对评分C.相互评分D.团体评分9.某儿童的智力相当于6岁5个月水平,而他的实际年龄是5岁2个月,那么他的智商约为()A.116 B.118 C.120 D.12410.用重测相关估计信度时存在的局限是()A.对所测特质的稳定性有限制B.对测验项目的难度排列有限制C.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重测才能得到重测相关D.对测验的内容范围、测验难度、试题类型等有限制11.以下关于效度的叙述中,完全正确的是()A.同样的测验在多种使用目的下表现出种种不同程度的正确有效性B.测验有效与否及程度如何是一个很明确的指标,与测验的类型无关C.通常我们能够说明测验的正确性,而不能从根本上说明测验的有用性D.心理和教育测验所测验特质或结构是一目了然的,所以测验效度不会引起争议12.编制标准化常模参照测验时,测验项目的难度最好为()A.0.20左右B.0.50左右C.0.70左右D.0.90左右13.统计假设检验中,如果显著性水平 值减小时,则会()A.增加I型错误B.减少II型错误C.减少I型错误 D.同时增加两类错误14.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区间是()A.-1≤P≤1 B.0≤P≤1 C.0<P<1 D.P≥015.假设以某校一年级105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作为成绩总体,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105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求得这20个样本数据的次数分布,称为()A.抽样分布 B.总体分布C.子样分布D.正态分布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6.散点图17.分层抽样18.能力倾向测验19.直线相关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请任选3小题作答,全答者只按前3小题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