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试题精选】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测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4第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测试 精品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 专题4第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测试 精品

第2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测试)1.“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这种思想实际上反映了( )A.加强社会主义民主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C.依法治国D.把民主和法制结合起来答案:D解析:解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材料强调“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也就是把民主与法制结合起来,而依法治国则是强调法律的贯彻执行。

2.1986年~2000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B.加强立法工作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答案:A解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

3.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A.决定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C.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错误地认为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修正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不完整表述选择题,主要考查对中共八大主要内容的准确理解。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制定的,中共八大“重申”而不是“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4.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和重要凭证。

下图为某结婚证的正反两面,它( )①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②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③说明知识分子受到批判和打击④带有典型的时代印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由图片中的时间信息“一九七二年”可知,此证颁发于“文化大革命”时期,①正确;图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带有时代印记,②④正确;③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含有③的选项,答案为B。

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4)(教师版)

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5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

下列文献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初步构想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邓小平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C.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答案】B【点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邓小平在1980年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指出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各方面的制度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现这个任务的关键。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结束】2.(2011年4月佛山二模18题)1979年,(中国)“选举法”修订,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这表时()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答案】B【点拨】解题关键在于1979年和2010年的城乡比例的变化。

正确选项是B。

ACD三项说法错误;解题技巧提出:BD两项是对立观点,一般是二者选其一。

【结束】3.(2011年1月新疆高三诊断8题)电影《秋菊打官司》主要情节是:20世纪80年代,已有身孕的秋菊在其丈夫被村长踢伤丧失劳动能力后,她历经艰辛,最终把村长告上法庭,村长终被拘留。

这部影片反映了( )A.“文革”后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B.实行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C.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D.我国已形成了完备的法制制度【答案】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民主法治建设发展过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是新时期民主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B项是基层民主选举制度的完善;D项是随着1982年新宪法的修订、刑法、民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的制定;而秋菊把村长告上法庭说明了村民法律意识的增强。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训练: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最新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训练: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1.某报纸刊登一篇题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的文章,文中指出:“今年的5月16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四十多年前的这一天,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政治运动爆发了。

它无论是从广度还是深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超越了任何一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浩劫。

”导致这场浩劫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形势的日益恶化B.反党集团的推动和利用C.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D.个人崇拜的发展和推动解析:材料中的“浩劫”指“文化大革命”。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毛泽东把在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认为只有通过“文化大革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

这表明指导思想出现重大失误,其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主要原因。

故选C项。

答案:C2.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相当活跃;1966年7月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却连续8年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我国社会尚未认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B.中央文化革命小组代行其职能C.国际形势紧张导致军事体制优先D.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3.“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遭到批斗和迫害,最终含冤而死,成为党的历史上第一大冤案。

刘少奇冤案说明了()A.民主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B.以德治国的重要性C.民主合作、多党协商的重要性D.当时没有法律依据答案:A4.“这个可以有”“这个真没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句传播非常广泛的流行语。

其实,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其不同的流行语。

如“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A.辛亥革命时期B.抗战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等词汇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典型现象。

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检测(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堂检测·素养达标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召开B.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C.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D.“八大”确定的路线被长期坚持下来【解析】选D。

中共“八大”是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并提出今后国家主要任务,“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A、B、C正确;“八大”路线并没有被坚持下来,紧接着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就是重大失误,D错误,符合题意。

2.(2019·广东学业考)一些中国人的名字往往带有时代烙印,下列人名中体现“文化大革命”时代特征的是( )A.援朝B.跃进C.工兵D.改革【解析】选C。

结合所学可知,“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考制度被废止,“工农兵学员”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方面的表现,“工兵”与之相符。

故答案为C。

A,抗美援朝是1950—1953年,“援朝”与之相符,排除;B,大跃进是1958年,“跃进”与之相符,排除;D,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改革”与之相符,排除。

【深化点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文化大革命”留下的深刻教训是: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3.“第一是停止批邓,人心大顺;第二是冤案一理,人心大喜;第三是生产狠狠抓,人心乐开花。

”此“隆中三策”被提炼为党的理论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四大【解析】选B。

根据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内容的掌握,联系材料中“停止批邓”“冤案一理”“生产狠狠抓”等,较容易得到正确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1练习:4.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1.“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连”,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解析:“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故选A项。

B、C、D三项说法均不正确。

2,刘少奇被押回办公室,他虽疲惫已极,但余怒未消,立即按铃叫来机,严正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你们怎么对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谁罢免了我的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这说明()A.刘少奇国家主席的职务已被撤销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需要进行修改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摧残解析:材料中“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信息说明“文化大革命”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出现了刘少奇被错误批斗的情况,故B项正确。

A、C两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答案:B3.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造成这种不正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公检法”被砸烂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D.国际环境恶劣解析: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没有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倒退,这种倒退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对民主法制践踏造成的,故选B项。

答案:B4.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三次反思是……何以在大胜利中又有大失误。

”其中的“第三次反思”是在()A.解放战争后B.“大跃进”运动后C.“一五”计划完成后D.“文化大革命”后解析:由“何以在大胜利中又有大失误”可排除A、C两项,“解放战争”和“‘一五’计划完成”都是“大胜利”,没有“大失误”。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0分)1.(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10题)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

其中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D.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表明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安全和不受侵犯。

2.(2011年9月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21题)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③社会的发展进步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点拨】每一个词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材料,把握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历史现象。

题干强调了改革前后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C为正确选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①项错误。

3.(2011年11月烟台期中2题)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一试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单选题1.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进行了多次修订,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不必再完善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2.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

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

这说明“八二宪法”()A.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B.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C.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D.把对外开放作为改革目标3.《巍峨与卑微:太阳神坛下的祭牲》中载:刘少奇在一次批判大会后从怀里抽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说:“……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严厉制裁的。

”刘少奇用《宪法》维护自己权利的依据是()A.《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B.《宪法》是由人民制定的C.《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4.中共八大决议指出:国家主要任务已发生变化,“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民民主的法制”。

“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批评和监督”。

“逐步地、系统地制定完备的法律”,充分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

据此可知,这一决议()A.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指明方向 B.全面肯定新中国民主实践所取成就C.确立党对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地位 D.重视借鉴革命时期的民主建设经验5.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七部法律,其中有三部组织法和一部选举法,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法院、检察院的组织和职能,全国和地方人大的选举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说明()A.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B.形成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政治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D.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6.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 1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附解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 1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附解析

课时作业1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1.中共“八大”提出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这一决策()A.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B.偏离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C.为新中国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D.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行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故A项错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说明没有偏离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故B项错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这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指明了方向,故C项正确;“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行”是在“文革”结束后,故D项错误。

答案:C2.1956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下列有关中共“八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下召开B.它正确地分析了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C.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D.“八大”确定的路线被长期坚持下来解析:中共“八大”是1956年,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正确分析了当前国内主要矛盾变化,并提出今后国家主要任务,“八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A、B、C三项正确;“八大”路线并没有被坚持下来,紧接着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就是重大失误,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3.面对红卫兵的侮辱和迫害,刘少奇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但宪法也未能对刘少奇起保护作用。

这说明当时()A.党内出现修正主义B.民主法制遭到践踏C.宪法过时亟待修改D.民主监督成一纸空文解析:“文革”期间,宪法也未能对刘少奇起保护作用,这说明当时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故B项正确;刘少奇受迫害与党内出现修正主义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排除;宪法并不是过时,而是法制遭到破坏,故C项排除;民主监督成一纸空文,此说法过于片面,材料主旨是强调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故D项排除。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练习卷: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第2 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正确地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D.提出正确处理“十大关系”的主张答案 B2.“文化大革命”对我国民主与法制的践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下列后果中危害最大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了严重破坏B.公检法机关无法正常工作C.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引发社会动乱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迫中止答案 A3.十年动乱期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B.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C.必须坚持政治协商制度和党的领导D.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答案 D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具有指导意义的决策是( )A.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B.主张加强地方政权的建设,撤销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C.第一次把“依法治国”提高到治国方略的高度D.主张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答案 A5.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B.在经济建设中既反保守又反冒进C.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D.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 C6.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中共二大B.中共七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答案 C7.1982 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改,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 )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答案 C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A.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B.1982 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4 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D.1999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答案 D9.1986~2000 年间,依据宪法规定,全国人大通过了一系列的法律,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最重要的作用是( )A.为依法治国奠定了基础B.加强立法工作C.推行普法教育活动D.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答案 A10.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的重大举措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健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 B11.下表是历届全国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试题

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试题

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试题1.以下是在2011年春,广东某村的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的宣传标语:“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公平竞争,接受群众监督!”“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珍惜民主权利,投好庄严一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①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加快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②村委会实行的是间接选举③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④乡村基层选举有利于激发广大农民的参政热情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村委会的选举是直接选举方式。

故②错误。

本题考查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

我国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直接选举村委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说明②错误,排除含②的选项。

D项正确。

【考点】考查的是对新时期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理解。

点评:可以与古今中外的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来考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2.“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

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

”这种现象是下列哪部法律颁布后的直接结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的“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关键信息,并联系教材可知,为了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故C项正确。

【考点】新中国的基层民主建设点评:基层民主健全与扩大可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的成就。

3. 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梨树县实行了“一次性投票选举”。

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为正式选举,如果在“一次性投票”中,获得法定的当选票数,即为正式当选。

这表明A.“海选”、直接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B.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C.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D.新时期中国公民民主法制意识的普遍提升【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材料反映的海选是基层民主选举,说明基层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C项正确;A项“直接选举”说法错误;B项“直接民主”说法错误;D项“普遍提升”说法错误。

【历史】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3)

【历史】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3)

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每课名题3)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0分)1.(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5题)“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

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

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⑤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⑧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2010年12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三月考16题)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

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做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

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C.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3.(2010年9月南京市高三调研10题)据统计:1998年以来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和城市已进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85%的农村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90%以上的农村建立了保障民主监督的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等组织,村务公开、民主评议等活动普遍开展。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基层民主进一步加强和扩大B.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C.体现了间接选举的本质特点D.创造性地发展了村民选举制度4.(2010年9月福建省泉州四校高三联考7题)2010年的“两会”期间,选举法的修改受到热议。

1995年,农民从拥有“1/8投票权”发展到拥有“1/4投票权”,如今则将进入与城市居民“同票同权”的新时代。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民主法制在某一历史时期曾经遭到严峻破坏。

这一历史时期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B.解放斗争时期C.改革开放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解析:选D 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故选D项。

2.中共八大提出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这一政策( )A.实现了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B.偏离民主政治发展的正常道路C.为新中国法制建设指明白方向D.表明政治建设在徘徊中前行解析:选C 从“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中可看出新中国法制建设的方向,故选C项;政府工作的拨乱反正是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解除A项;题中正确分析了国家的法制建设,并没有偏离,解除B项;1956年的中共八大不仅正确分析了国内冲突,还为民主法制建设指明白方向,是良好的开端,解除D项。

3.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旧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八届十一中全会C.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三大解析:选C 解题关键是正确相识中共四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A项不是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除;八届十一中全会作出“文化大革命”的决策是政策的失误,解除B项;中共十三大明确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但它是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召开的,D项不符合题意。

4.2012年12月,全国各地隆重纪念“八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

对1982年的宪法评价最到位的是( )A.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起点C.标记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D.是中国新的历史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解析:选D 1982年宪法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练习(精)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练习(精)

(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之一是() A.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C.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错误地认为中央领导层出现了修正主义答案:B2.下图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图示情景发生在()A.建国初期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C3.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案:D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其中,使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堪称中国法律建设里程碑的举措是() A.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B.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4年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D.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解析:“依法治国”被写进宪法,成为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法律文件和一切国家行为都以它为准绳,说明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

答案:D5.1980年邓小平发表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它() A.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B.提出必须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C.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答案:A6.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所做出的决策中,具有创新意义的是() A.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为经济建设解析:“创新”是指以前所没有的,具有改革、变革与革新意义的重大决策。

历史必修1(人民版)练习:专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历史必修1(人民版)练习:专题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1.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健全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里“健全法制”的目的不包括()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B.维护社会主义建设的秩序C.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D.保证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解析:A、C两项是“健全法制”的政治目的,B项是“健全法制”的经济目的。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1954年召开,而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召开的,故选D项。

答案:D2.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某一时期语文教材的封面(上方文字为:彻底埋葬帝修反!),这一历史时期()A.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基础得以奠定B.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基本中断C.奠定了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D.基层民主有一定扩大和加强解析:从材料“彻底埋葬帝修反”以及图片中“红卫兵”标志可以判断“这一历史时期”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B项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主政治情况。

答案:B3.1981年邓小平在指导宪法修订时说:“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在此邓小平强调的是()A.人民民主原则B.依法治国原则C.国民平等原则D.社会主义原则解析:由材料信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可知材料信息反映了依法治国原则。

答案:B4.下表是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

以下各项是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B.二届人大决定实施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C.三、四届人大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D.五届人大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解析: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消失,但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存在,行使着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排除A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而二届人大是1959年召开,排除B 项;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排除D项。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试题精选】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高一历史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第21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同步测试
1.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是在()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届三中全会
C.十五届三中全会 D.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下列关于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
B.农民在民主程序运作中创造出了“海选”
C.实践证明它完全符合我国国情
D.1988年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
3.毛泽东发动“化大革命”的主观目的是()
A.防止修正主义复辟
B.用行动纠正当时的“左”倾错误
C.维护他的领导地位,防止林彪夺权
D.在化领域进行一场反对修正主义的革命
4.“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的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不能召开②检法系统无法正常工作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是指
A.北京市副市长吴晗被迫害
B.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被夺
C.邓小平被撤消领导职务
D.刘少奇被打成“叛徒、内奸、工贼”而开除出党
6.1967年1月,上海以王洪为首的造反派组织,非法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一事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不包括()。

高考历史真题近七人民必修一试题集锦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精校电子含答案

高考历史真题近七人民必修一试题集锦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精校电子含答案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2013年题组(备注:无)2012年题组(备注:无)2011年题组(备注:无)2010年题组1.(2010·上海单科·28)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 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答案】B2009年题组(备注:无)2008年题组(备注:无)2007年题组(备注:无)二、主观题1.(2013·广东文综·39)(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8分)【考点】文化大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答案】“文化大革命”时期,经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双百”方针恢复;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8分)2.(2013·四川文综·14)(24分)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测试题(附答案)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2节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测试
一、选择题
1、化大革命中,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①党和政府中出现了修正主义②无政府主义思潮严重泛滥③违宪行为处处可见,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④人大,安部,法院和检察院无法正常工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发生这是()
A、刘少奇
B、吴晗
C、彭德怀
D、邓小平
3、革中夺权风暴首先开始于()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
4、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A、1954年一届人大
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中共十二大
D、1982年全国人大
5、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促进了国家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是()
A、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的()
A、一届全国人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中国在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其核心是()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行政法
8、下列不属于1982年宪法修正草案规定的今后国家的一项根本任务的是()
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施行的时间是()
A、1954年
B、1979年
C、1982年
D、1984年
10、下列属于新时期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江泽民认为为什么要依法治国?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是在那一次会议上?
(3)你认为把依法治国作为方略写进宪法有什么重大意义?
三、问答题
12、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是如何逐步健全法律制度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A
6、C
7、A
8、D
9、D 10、B
二、材料题
11、(1)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2)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3)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成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三、问答题
12、(1)方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措施○1平反冤假错案。

○2加紧全面立法工作从1979年截至2000年,全国已制定三百八十多法律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八百多行政法规,八千多地方法规。

(3)全国开展了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