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方法

合集下载

常用的卫星遥感测绘技术介绍

常用的卫星遥感测绘技术介绍

常用的卫星遥感测绘技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

卫星遥感是利用卫星携带的传感器获取地表信息并进行分析的一种技术。

它具有快速、全面和高精度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环境、农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卫星遥感测绘技术。

一、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利用卫星传感器对地球表面反射和辐射的不同波长进行感应和记录。

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反射或吸收特性。

通过对多个波段的光谱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可以获得地表上各种特征的信息。

例如,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技术观测和分析植被覆盖、植被类型、水体分布等。

二、高光谱遥感技术高光谱遥感技术是多光谱遥感技术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它采集的光谱波段多于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地表信息。

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地质矿产探测、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通过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探测地下矿藏的分布、确定地表的土壤类型等。

三、合成孔径雷达(SAR)技术合成孔径雷达技术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系统获取地表物体的微弱散射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算法重建出高分辨率的雷达图像。

该技术具有对天气和光照条件不敏感、全天候性能好等优势。

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海洋监测、地质滑坡监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实现对油污的监测和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

四、红外遥感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是利用地物的红外辐射特性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遥感技术。

该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温度分布、空气质量、火灾监测等进行测量。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红外遥感技术对城市热岛效应进行研究和监测,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利用卫星信号实现全球定位和导航的一种技术。

它通过使用卫星的精确时钟信息和距离测量技术,可以确定接收机的位置和速度。

全球定位系统有助于测绘和准确定位,广泛应用于交通导航、航空航天和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

遥感技术方法范文遥感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等在地面上进行观测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以其高效、高精度的特点,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领域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遥感技术方法。

一、光学遥感技术光学遥感技术是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等电磁波段的能量来获取遥感信息。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质反射或辐射的信息,进而实现地物的识别、分类、量化等目标。

光学遥感技术主要包括航空摄影、卫星影像采集和数字图像处理等环节。

二、雷达遥感技术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雷达波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雷达波可以穿透云层和地面,对地表物体进行有效探测和测量,可以获取地表的高程、形态和物质分布等信息。

雷达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形测绘、陆地遥感、冰雪观测等领域。

三、红外遥感技术红外遥感技术是利用红外辐射波段的特性来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技术方法。

红外辐射波段对大气和云层等的穿透性较强,可以获取地表物体的温度和表面特征等信息。

红外遥感技术主要应用于火灾监测、空气污染监测、地表温度测量等领域。

四、多光谱遥感技术多光谱遥感技术是利用不同波段的光学传感器获取地表物体的光谱信息,通过分析光谱反射特性来识别地物类型、判别地质构造和生态环境状况等。

多光谱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物体在不同波段上的反射率,进而进行多光谱影像融合和光谱特征分析等。

五、合成孔径雷达(SAR)遥感技术合成孔径雷达遥感技术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获取地表物体的雷达回波信息,并通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等方法生成高分辨率的雷达影像。

合成孔径雷达具有天气无关性和较高的地面分辨率,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和海洋等领域。

这些遥感技术方法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取大范围的地表信息,并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分析,为决策、应急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观测能力的提高,遥感技术在未来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遥感方法介绍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获取地球表面的遥感图像和数据来获取地理信息,为测绘工作提供了高度精准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遥感方法,以便读者对测绘中的遥感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光学遥感方法光学遥感是利用地球表面反射、辐射和散射的光的方法进行测量。

光学遥感主要包括多光谱遥感和高光谱遥感。

多光谱遥感通过多个光谱波段获取地表信息,可以对不同物质进行识别和分类。

高光谱遥感则是在光谱范围更广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可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表特征。

二、雷达遥感方法雷达遥感利用微波信号来获取地表信息。

雷达遥感可以穿透云层和地表植被,适合于各种天气条件下的测绘工作。

雷达遥感可以提供地表形态、地表类型和物质分布等信息,对于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测绘具有重要意义。

三、热红外遥感方法热红外遥感是利用地表物体的辐射能量进行测量与分析的方法。

地表物体的辐射能量与其温度相关,通过测量和分析地表的红外辐射能量,可以推断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等特征。

热红外遥感在城市规划、农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四、LiDAR技术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技术是利用激光光束测量地表特征和物体距离的一种技术。

通过向地面发射激光光束,再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可以获取地表和地物的三维空间信息。

LiDAR技术在地形测量、建筑物立面建模和城市规划等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供高精度的空间数据。

五、微波遥感方法微波遥感利用不同频率的微波波段进行测量,可以突破光学遥感在云层、雨雪等气象条件下的限制。

微波遥感可以获取地表的形态、地表覆盖、土壤湿度以及海洋动态等信息。

微波遥感在农业、水资源和气象预测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多样化。

不同的遥感方法在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方面具有各自的优势。

通过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热红外遥感、LiDAR技术和微波遥感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为测绘工作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为地理信息的采集、分析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遥感测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遥感测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遥感测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获取和分析从遥远距离获得的信息的方法。

在遥感测绘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表特征的观测和测量。

本文将介绍遥感测绘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数据获取是遥感测绘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数据源的选择和数据的获取。

在现代遥感测绘中,常见的数据源有航拍影像、卫星遥感数据和无人机遥感数据等。

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数据源对于获得准确的地表信息至关重要。

数据获取的方法包括航空摄影、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满足不同需求的测绘任务。

数据处理是遥感测绘中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和特征提取。

预处理包括影像的几何校正、辐射校正和大气校正等。

几何校正是将影像与地理坐标系统对应起来,使得影像上的地物位置能够与地球表面上的实际位置对应。

辐射校正是消除影像中辐射度的变化,以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大气校正是校正空气中的颗粒物影响,通常通过模型对空气参数进行估计,进而修正影像中的大气影响。

特征提取是从影像中提取地表特征的过程。

常见的特征包括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地形高程和水体分布等。

特征提取一般采用图像分类技术和遥感影像分析方法,如最大似然分类、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等。

数据分析是遥感测绘的最后一步,主要是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

数据分析可以揭示地表特征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

例如,通过对时间序列影像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监测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变化。

还可以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对遥感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实现对地表特征的叠加和综合分析。

这样的分析可以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测绘还可以与其他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扩展其应用范围。

例如,地面调查可以为遥感数据提供验证和修正,以提高遥感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如地理编码和地图数据,可以为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步骤标题: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方法与步骤导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遥感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测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拓展了测绘领域的研究范围。

本文将探讨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一、遥感技术简介遥感技术是指利用人造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接收和记录地球表面反射或辐射的能量,再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取地表的许多信息。

二、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1. 地形测绘使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地表地形信息,包括高程、坡度、地貌等特征。

通过卫星影像的解译和植被指数的计算,可以制作出精确的地形图,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2. 土地利用与覆盖调查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土地的利用与覆盖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通过遥感图像的分类和变化检测,可以详细了解土地的利用类型及其分布情况,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 水资源调查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遥感技术可以对水体的分布、面积、水质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通过遥感图像的解译和水质指数的计算,可以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三、遥感技术测绘的方法1. 数据采集首先,需要获取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遥感平台采集的数据。

数据的采集方式和频率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要求。

一般情况下,选择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和多光谱数据进行采集。

2. 数据预处理采集到的遥感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定标、几何校正和大气校正等操作。

这些预处理操作可以消除影像中的噪声和畸变,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3. 影像解译与分类在获得预处理后的遥感影像后,可以利用影像解译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采用有监督或无监督的分类方法进行地物的分类和识别。

4. 结果验证与精度评定为了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需要进行结果验证和精度评定。

通过现地调查和参考数据的对比,可以评估遥感测绘的结果精度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高精度测绘的方法和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高精度测绘的方法和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高精度测绘的方法和技巧高精度测绘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传统的测绘方法往往存在精度不高、耗时耗力等问题。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遥感技术的应用为高精度测绘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遥感技术的介绍遥感技术是利用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图像获取地物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物信息,并且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等领域,而在高精度测绘中也有着独特的优势。

二、遥感技术在高精度测绘中的应用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可以提供丰富的地物信息,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

利用这些影像可以进行地物辨识,获取详细的地物属性信息,为测绘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遥感影像在获取过程中存在着几何畸变,需要进行几何校正。

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可以恢复影像的真实几何形状,提高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3. 遥感影像的影像融合遥感影像的影像融合是将多个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时间拍摄的影像融合成一个影像,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物信息。

通过影像融合技术,可以获得更高一致性的影像,提高高精度测绘的精度和可靠性。

4. 基于遥感影像的三维测绘利用遥感影像获取的三维信息,可以进行建筑物、地形等的三维测绘。

通过三维测绘,可以获取更加精确的地物高程信息,为高精度测绘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三、高精度测绘的方法和技巧1. 影像配准技术影像配准是将不同影像之间或同一影像的不同时间拍摄之间进行几何变换,使其在同一坐标系下的一种处理技术。

通过配准处理,可以消除影像之间的几何差异,提高测绘结果的精度。

2. 物理建模方法物理建模方法是利用遥感影像中的地物影像特征,进行物理建模,实现高精度测绘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影像进行物理建模,可以得到地物的精确坐标信息,提高测绘精度。

3. 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在高精度测绘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包括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数据拟合等。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

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及使用方法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遥感技术以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遥感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并探讨使用该技术的方法。

一、遥感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领域,能够将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分析。

遥感技术在GIS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地表覆盖分类、地形测量、建筑物提取等。

1. 地表覆盖分类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或航空传感器所得到的影像数据,可以有效地进行地表覆盖分类。

通过电脑软件的图像处理算法,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表类型,如森林、湖泊、道路等。

这对于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地形测量遥感技术可以通过测量地面上的高程信息,获得地形地貌的详细数据。

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水资源管理以及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规模、高精度的地形测量数据,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建筑物提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准确提取建筑物信息对于土地利用分析和城市发展评估非常重要。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红外图像和三维数据获取方法来提取建筑物的位置、高度和形状等信息。

这可以帮助城市规划者更好地了解城市发展状态,有效规划城市布局。

二、使用遥感技术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使用遥感技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1. 影像获取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获取卫星或航空平台所拍摄的影像数据来进行测绘工作。

因此,首先需要确定获取影像的平台和传感器类型。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影像分辨率、波段和覆盖范围等参数。

此外,还需要考虑光照条件、云覆盖度等影响因素,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获取影像数据。

2. 影像预处理获取到的遥感影像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度。

预处理包括影像校正、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等。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远距离获取地面信息的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遥感技术在地物识别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探讨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地物识别的方法与技巧。

1. 遥感数据的获取要进行地物识别,首先需要获取适用的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可以通过卫星、飞机或无人机进行采集。

卫星遥感影像覆盖面广,但分辨率相对较低;飞机和无人机则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但覆盖范围较窄。

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获取方式。

2. 遥感图像预处理获取到的遥感图像可能存在各种干扰和噪声,需要进行预处理来提高图像质量。

预处理包括图像去噪、辐射校正、大气校正等。

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干扰可以提高后续地物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特征提取与选择地物识别的关键在于提取图像中与目标地物相关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边缘等。

对于不同的地物识别任务,选择合适的特征非常重要。

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比如图像分割和边缘检测等方法来提取感兴趣地物的特征。

此外,还可以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和模型进行自动特征提取和选择。

4. 分类与识别算法在特征提取之后,需要使用合适的分类与识别算法来进行地物识别。

常见的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可以通过训练样本来构建模型,然后利用模型对未知样本进行分类和识别。

选择适合任务需求的算法和模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参数调优,可以提高地物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5. 数据集的构建和标注进行地物识别需要有足够的样本数据来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

因此,构建适合任务需求的数据集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人工标注、现有数据库等多种方式获得地物样本数据。

在数据集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样本数据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以及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6. 地物识别应用地物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业管理等。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通过对遥感图像进行地物识别,可以实时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水域污染等问题。

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
现代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由紫外谱段逐渐向X射线和γ射线扩展。从单一的电磁波扩展到声波、引力波、地震波等多种波的综合。
优越性
中科院运用遥感技术勘测分布图
探测范围大:航摄飞机高度可达10km左右;陆地卫星轨道高度达到910km左右。一张陆地卫星图像覆盖的地面范围达到3万多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海南岛的面积。我国只要600多张左右的陆地卫星图像就可以全部覆盖。
发展简史
初期发展
1858年用系留气球拍摄了法国巴黎的鸟瞰相片
1903年飞机的发明
1909年第一张航空相片
一战期间(1914-1918):形成独立的航空摄影测量学的学科体系
二战期间(1931-1945):彩色摄影、红外摄影、雷达技术、多光谱摄影、扫描技术以及运载工具和判读成图设备
现代遥感
1957年:前苏联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多谱段遥感:利用几个不同的谱段同时对同一地物(或地区)进行遥感,从而获得与各谱段相对应的各种信息。将不同谱段的遥感信息加以组合,可以获取更多的有关物体的信息,有利于判释和识别。常用的多谱段遥感器有多谱段相机和多光谱扫描仪。
4、紫外遥感:对波长0.3~0.4微米的紫外光的主要遥感方法是紫外摄影。
5、微波遥感:对波长1~1000毫米的电磁波(即微波)的遥感。微波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但空间分辨率低。雷达是典型的主动微波系统,常采用合成孔径雷达作为微波遥感器。
1999年美国发射IKNOS,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米
遥感事业
1950年代组建专业飞行队伍,开展航摄和应用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5年11月26日,返回式卫星,得到卫星相片
80年代空前活跃,六五计划遥感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地球观测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地球观测应用

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与地球观测应用卫星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和数据。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我们可以获取大范围、多时相、高分辨率的地球观测数据,为地质研究、环境监测、气候变化、农业发展等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介绍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以及其在地球观测应用中的具体案例。

一、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卫星遥感技术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传感器选型、影像获取和处理、信息提取和应用。

首先,根据观测对象和观测目标,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光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合成孔径雷达传感器等,每种传感器都有其独特的观测能力和适用范围。

其次,通过卫星获取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

卫星通常以轨道模式运行,可以实现对地球各个区域的连续观测。

然后,通过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获取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提取。

影像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以保证数据的精度和准确性。

信息提取涉及到特征识别、分类和定量分析等方法,从遥感影像中获取有关地表的信息。

最后,将提取的信息应用于地球观测和相关研究中,如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等。

二、卫星遥感技术在地球观测应用中的案例2.1 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与覆盖监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遥感影像的分类和特征提取,可以获取不同植被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空间分布。

这对于城市规划、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监测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实时了解森林的面积和质量,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遥感技术还可以监测土地的退化和扩张,提供土地资源管理的决策支持。

2.2 气候变化研究卫星遥感技术在气候变化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遥感影像的获取和处理,可以实时监测全球的气候变化情况,如温度、云量、海洋表面温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气候模型的建立和校验,为科学家们研究气候变化趋势和原因提供重要依据。

同时,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和评估气候变化对地表生态系统的影响,了解不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参考。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
遥感技术是利用航天器、飞机和地面观测点等平台,通过对地球表面物体反射、辐射和散射等信息的获取和分析,来研究和监测地球表面和大气变化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电磁辐射原理:遥感技术主要基于物体对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来获取信息。

地球表面物体受到太阳辐射的照射后,会根据其属性和组成的不同,吸收、反射或散射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

利用遥感仪器可以测量到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并通过光谱分析等手段,推断出地面物体的属性和组成。

2. 多光谱成像原理:遥感技术通常采用多光谱成像,即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来获取地面物体的特征。

多光谱成像可以提供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率等信息,从而识别地表物体的类型如植被、水体或城市建筑等。

3. 高光谱成像原理:高光谱遥感技术相比多光谱遥感技术能够获取更高维度的光谱信息。

它可以对地面物体的光谱进行更加精细的分析,从而提供更多的物质信息和精准的物体识别能力。

4. 合成孔径雷达(SAR)原理:合成孔径雷达利用雷达波束的连续接收和信号处理技术,来获取地球表面物体的雷达信号。

相比传统光学遥感技术,SAR不受天气和时间的限制,且可
以获取地表的极化参数、高程数据等。

5. 精度定位原理:遥感技术的数据处理中需要对获取的影像进
行精度定位,以获取地理空间信息。

这通常通过电磁辐射学和地理配准等方法来实现。

总之,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利用不同传感器和平台获取地球表面物体的电磁辐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来研究和监测地球表面和大气的变化。

遥感原理与方法

遥感原理与方法

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机器人等远距离观测手段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原理是指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云、大气、水体和土地上的不同的反射、散射和辐射特性,通过遥感仪器探测并记录地面反射、辐射的传感器测量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得到地表信息的方法。

遥感方法是指综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仪器技术,通过数字处理和地图制作技术等方法,将地物属性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进行融合,进而进行全面、准确地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科学技术。

遥感原理遥感的原理是基于地物表面反射、散射和辐射能力的基础上,使用遥感仪器对地物进行探测和记录,从而更好地获取并分析地球表面的大量数据。

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遥感方法: 1. 电磁波遥感方法: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不同波段的电磁波进行观测和记录,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地表信息。

其中,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能力和反射散射特性,因此可以更好地获取地表信息。

2. 激光雷达遥感方法:利用激光雷达技术观测地球表面并记录激光信号,通过分析处理获取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信息。

3. 红外遥感方法:利用遥感仪器观测地球表面红外辐射信号,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以获取地球表面的温度分布、水分含量等特殊信息。

遥感方法遥感方法是在遥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处理和地图制作等技术手段,将地物属性信息和空间分布信息进行融合,进而进行全面、准确地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的科学技术。

目前,遥感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GIS技术:将地球表面信息数字化后,使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分析和展示,从而实现全面、准确地地面信息获取。

2. 数字处理技术:将遥感图像进行数字化、分类、处理和分析,得到数字地球表面数据,并据此进行地图制作和展示。

3. 儿童机器人技术:利用机器人技术、地球测量学原理等手段,对遥感图像信息进行探测和记录,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遥感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总结利用遥感原理和方法,可以更好地获取并分析地球表面的大量数据,从而进一步实现全面、准确地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

遥感应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遥感应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遥感应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1. 引言遥感是利用航空航天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技术。

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环境监测、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遥感应用的分析原理与方法。

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方法遥感数据可以通过航空航天器获取,主要分为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

光学遥感主要利用光能获取地表信息,包括可见光、红外线和热红外等波段。

雷达遥感则利用电磁波辐射的回波来获取地表信息。

遥感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图像增强、信息提取和分类等步骤。

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辐射校正、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等过程,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图像增强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采用直方图均衡化、滤波和降噪等方法来增强图像的可视化效果和信息显示。

信息提取则是通过遥感图像的光谱、形状和纹理等特征,识别和提取地物信息。

最后,通过分类算法将地物分为不同的类别,在地表覆盖分类、植被类型分类和土地利用分类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3. 遥感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3.1 地球科学领域在地球科学领域中,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观测地球表面的土地利用变化、地表温度分布、海洋表面温度及气候变化等。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情况,为地球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例如,利用遥感数据可以监测全球的地表温度,研究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原因。

3.2 环境监测领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获取遥感数据,可以对环境中的水体质量、空气质量和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

例如,利用遥感数据可以监测水体中的蓝藻水华,预测蓝藻水华爆发的风险,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3.3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农作物的监测、生长状况评估和灾害监测等方面。

通过遥感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农田的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植被覆盖变化等。

例如,利用遥感数据可以监测农田中的干旱程度,及时采取灌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

3.4 城市规划领域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

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卫星、飞机或无人机等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进行图像分析、信息提取、地物分类等操作的过程。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环境监测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一、遥感影像获取与处理流程1. 遥感影像获取遥感影像数据的获取通常通过陆地、海洋和空中等不同平台的传感器获取。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卫星遥感,这些卫星可根据应用目标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传感器和轨道高度进行数据获取,如SPOT、Landsat和MODIS等。

2.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处理包括预处理、增强、分割和分类等步骤。

首先是预处理,该步骤主要用于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和其他干扰因素,使得后续分析更加准确。

其次是增强,通过图像增强技术可以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对比度,进而更好地描述地物和地貌特征。

然后是分割,即将图像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便于后续的地物分类和分析。

最后是分类,通过遥感影像分类算法,将图像中的各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地物类型,如水域、草地、建筑等。

二、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原理1. 光谱原理遥感影像的多光谱数据是通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不同波段的反射、辐射或荧光进行探测和测量而获得的。

不同类型的地物对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反射和吸收特性,通过光谱技术可以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地物类型。

2. 空间分辨率原理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中一个像元(像素)所代表的地面区域大小。

空间分辨率越高,代表着一个像元所表示的地表细节越小,能够更准确地显示小尺度地物和地貌特征。

3. 数据融合原理遥感影像数据融合技术是将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数据融合在一起,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将它们进行优化和增强,以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地物信息。

数据融合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光谱和时间分辨率,并减少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三、遥感影像处理技术的方法1. 图像分类方法遥感影像分类方法主要分为监督和非监督两种。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用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用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

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用方法与数据处理流程引言: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利用无人机平台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和图像获取的技术方法。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机遥感技术已经成为地理信息采集和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用方法和常用的数据处理流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实用方法1. 无人机选型和配置在选择无人机平台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考虑飞行时间、控制稳定性、负载能力等因素。

合适的无人机配置能够提高数据采集效率和质量。

2. 航线规划和飞行参数设置航线规划是指在预定区域内确定无人机的航迹,使其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的数据。

飞行参数设置包括飞行高度、飞行速度等参数的设定,以保证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获取和传输无人机平台上搭载的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高质量的数据,包括多光谱图像、红外图像、激光雷达数据等。

这些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可以远程传输到地面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4. 数据质量控制和标定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差,例如云遮蔽、图像畸变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传感器的标定和定标,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流程1. 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在获取无人机遥感数据之后的一系列处理步骤,包括图像去噪、图像配准、辐射校正等。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特征提取和分类特征提取是将原始的遥感数据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特征包括植被指数、土壤含水量等。

分类则是将特征提取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和归类,例如土地利用分类、植被分类等。

3. 三维重建和建模通过激光雷达数据和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地表和建筑物的三维重建和建模。

这一步骤对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4. 数据分析和应用经过前面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一系列的数据产品和信息。

这些数据产品可以用于环境监测、资源调查、灾害评估等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支持。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高级技术方法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高级技术方法

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高级技术方法卫星遥感数据处理是利用遥感卫星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获得地球表面的信息和数据。

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卫星数据的日益丰富,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以下将介绍一些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高级技术方法。

1.遥感影像处理技术遥感影像处理是卫星遥感数据处理的核心环节,包括预处理、图像去噪、辐射校正、几何校正、镶边和拼接、特征提取等。

在预处理阶段,可以采取基础处理技术,如影像重采样、几何校正、辐射校正等,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图像去噪是在影像中去除噪声和杂点,使目标更清晰可见。

在特征提取阶段,可以利用图像分类、目标识别等技术,提取出地面目标的信息。

2.遥感数据融合技术遥感数据融合是将来自不同传感器或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进行融合,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数据融合技术包括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等。

像素级融合是将不同传感器获得的像素值进行融合,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特征级融合是将不同传感器获得的特征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分类精度和目标检测效果。

通过数据融合技术,可以充分发挥各种遥感数据的优势,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3.遥感数据挖掘技术遥感数据挖掘是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和知识发现的技术,包括分类、目标检测、变化检测、异常检测等。

分类是将遥感影像中的像元按照其属性分为不同类别,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传统的监督分类和无监督分类,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目标检测是在遥感影像中检测出特定目标或区域,可以采用目标检测算法,如基于目标形状、纹理、颜色等特征的目标检测方法。

变化检测是通过对不同时段的遥感影像进行比较,检测出地表的变化信息,可以用于监测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等。

异常检测是在遥感影像中检测出异常的像元或区域,用于发现地表的异常事件和情况。

4.大数据技术在遥感数据处理中的应用随着遥感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遥感数据处理已经成为一个大数据处理的挑战。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方法与技巧概念与发展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记录地物的能量辐射,感知和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

它被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具有高效、快速和准确的优势。

遥感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使用航空像片作为测绘数据源,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遥感技术已经发展到利用卫星数据进行地质测绘。

遥感数据的获取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第一步是获取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可以来自卫星、航空器和无人机等。

例如,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可以提供大面积范围的信息,而无人机则可以收集详细的局部数据。

选择合适的数据源是关键的,它应该与测绘项目的目标、精度要求和预算相匹配。

遥感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一旦获得遥感数据,下一步是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

由于遥感数据量庞大,处理起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作。

遥感图像可以通过图像分类、影像融合和特征提取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获取所需的地物信息。

此外,遥感数据还可以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使测绘结果更加全面和准确。

精度控制与纠正在进行测绘时,精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了提高遥感测绘的精度,必须进行精度控制和纠正。

精度控制涉及到定位精度的提高,包括推导地物坐标和纠正遥感影像中的位置偏差。

纠正是通过大地控制点、人工匹配和数字高程模型进行的,目的是减少影像中的形变、改善几何形状和避免传感器误差。

应用领域与案例研究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获取城市地物信息、土地利用情况和建筑物高度等参数,以支持城市规划决策。

在环境保护方面,遥感技术可以用于监测水体质量、植被覆盖和农作物生长状况。

在灾害管理中,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快速获取受灾地区的地理信息,以便进行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

为了更好地理解遥感技术在测绘领域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一些案例研究。

近年来,在中国的大规模土力学测绘中,遥感技术被广泛应用。

通过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和LIDAR数据,科研人员能够获取原始地形参数和土地变形信息,从而帮助研究地震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过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流程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技术手段,以获取地球表面特征的信息。

它广泛应用于测绘领域,可以高效、精确地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为测绘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支持。

遥感技术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利用航空摄影,通过飞机或无人机搭载相机设备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

在航空摄影过程中,设备会按照事先设定的拍摄计划进行飞行,拍摄到的照片能够提供大量的地理信息。

在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看到地形的起伏、植被的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的痕迹等。

为了准确测绘出地球表面的特征,测绘单位需要对拍摄的照片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去除畸变、镶嵌拼接等。

经过处理后,可以得到高分辨率、无歪曲的地表影像,为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分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航空摄影,卫星遥感也是测绘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

卫星遥感相比于航空摄影的优势在于其广覆盖和全天候的观测能力。

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能够连续地对地面进行观测和测量,获取大范围地理信息数据。

为了提高测绘的精度和准确性,地球表面上设有控制点,卫星可以通过控制点的识别和定位来对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和调整。

将卫星遥感数据与地面控制点的信息相结合,可以得到准确度很高的地理信息数据,为测绘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遥感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流程一般包括数据获取、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是数据获取,即通过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测绘区域和拍摄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设备。

数据获取完成后,就进入了数据处理阶段。

数据处理主要包括航空照片的校正和镶嵌,以及卫星遥感数据的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软件等工具进行影像处理和分析。

最后,根据实际测绘需求和目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

例如,可以通过遥感影像进行地物分类、地形分析、资源调查等,为城市规划、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总之,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测绘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是通过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获取地理信息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准确的地表特征。

农业遥感技术原理与方法

农业遥感技术原理与方法

农业遥感技术原理与方法农业遥感技术可神奇啦!简单来说呢,就是利用卫星或者飞机等在天上飞的东西,远远地看咱的农田。

先说说原理哈。

咱们地球表面的东西,不管是农田里绿油油的麦苗,还是黄澄澄的油菜花,它们对太阳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都不一样呢。

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小脾气,农作物也一样。

比如说,健康的绿色植物,它们特别喜欢吸收红光和蓝光,但是对绿光就不咋感冒,反射回来的绿光就比较多,所以咱们看植物大多是绿色的。

遥感技术就是抓住了这个小特点,通过卫星或者飞机上的传感器,接收到这些反射回来的光,然后分析这些光的数据,就能知道下面种的是啥作物,作物长得咋样啦。

再讲讲方法吧。

一种是光学遥感,这就和咱们平时用眼睛看东西有点像哦。

不过它比咱们眼睛厉害多了,可以看到很多咱们肉眼看不到的光,像红外线啥的。

通过这些光的信息,就能判断出农田里的水分含量呢。

要是一块地在红外波段的反射率比较高,可能就表示这块地有点缺水啦。

还有一种是雷达遥感。

这个就像是给农田做一个超级扫描。

雷达发射出电磁波,这些波碰到农田里的东西再反射回来,根据反射回来的波的情况,就能知道农田的地形地貌,还能知道土壤的一些特性。

比如说,哪里的土壤比较疏松,哪里比较紧实,雷达遥感都能发现一些小端倪。

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业里的用处可大啦。

它能帮农民伯伯提前知道哪里可能有病虫害,就像一个小侦探一样。

要是一块地里的作物突然在反射光上有了奇怪的变化,那可能就是病虫害在作祟。

还能知道哪块地该施肥了,哪块地收成可能会不好,这样农民伯伯就能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这技术就像一个贴心的小助手,在农业这个大舞台上默默地发挥着超级重要的作用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12-5 A(i,j):专题信息图像
GIS技朮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其它方法
由上图的技术模型可以看出,遥感“弱信息”多层次分离 提取技术的关键是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 研究的矿化蚀变类型及各种蚀变(矿化)信息在遥感图 像上的光谱特征。
(2) 研究非蚀变岩、植被和土壤等各种背景在遥感图像上的光 谱特征。
反 射 率 ( % )
%
云母及粘土矿物的特征吸收
b 典型碳酸盐矿物的波谱特征
反 射 率 ( % )
波长(µ m) 波长(µ m)
新疆北部地区 典型矿物反射 光谱特征图
2012-12-5 c 铁氧化物相氢氧化物在可见,
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征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d 一些含铁矿物在0.6-2.5μm
波长间的反射光谱特征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6
遥感信息多层次分离提取技术模型
第 1 级信息提取模型
最优变量集 (1)
第 m 级信息提取模型
最优变量集 (m)
S(i,j) A(i,j)
nk(i,j)
最佳分离(提取) 方法 (1)
S1(i,j)
Si-1(i,j)
最佳分离(提取) 方法 (m)

A(i,j)
短波红外
2.24—2.30 2.26—2.32 2.30—2.40 热红外 8.0—14.0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2
地质上常见的蚀变矿物(组合)在陆地卫星多光谱波段中有 不同的表现,以TM图像为例: ①铁氧化物(包括含铁矿物),如褐铁矿、针铁矿、赤铁矿、 黄铁钾钒等含大量Fe3+,也有少量Fe2+,在可见光波段0.450.52μm(相当于TM1)和0.76-0.90μm (相当于TM4)波段有 强吸收带; ②典型的热液蚀变矿物—含羟基(OH—)和含水(H2O)类矿物, 如高岭石、绿泥石、绿帘石、蒙脱石、明矾石及云母类等,在 2.2-2.3μm(相当于TM7波段)附近有较强的吸收谱带,即在 TM7波段产生低值,而在TM5波段有相对的高值; ③碳酸盐岩蚀变矿物—含碳酸根(CO2-3)类矿物,如方解石、 白云石、菱铁矿、石膏等,在1.8-2.5μm和2.55μm附近较强 吸收谱带; ④硅酸盐岩类蚀变如硅化、长石化等及地温热异常,在10.412.5μm 即TM6波段有相对的高值。这些矿物的特征谱带正是 提取岩石蚀变带尤其是矿化蚀变带遥感信息的理论基础。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5
• 遥感“弱信息”的提取是基于这样的假设: – 首先,工作区客观上应该存在蚀变矿化这样的 地质成矿背景; – 其次是矿化蚀变信息在遥感图像上至少有“微 弱反应”。 • 遥感“弱信息”多层次分离提取技术模型: 把遥 感原始图像(S(i,j))看成是由目标特征信息 (A(i,j))与各种干扰信息( nk(i,j))叠加而 成。因此,遥感“弱信息”的提取实际上是通过 多层次地从遥感图像中剔除“背景”信息(即干 扰信息),一次次分离出“弱信息”(即目标特 征信息),最后得到包含目标特征信息的估计图 像(Â(i,j))。
m级信息提取模型 红层褪色化晕 地质分析
综合 分析
剔除干扰(提取 信息)的最优变 量组合 (集)
A(i,j)
低价铁富集晕
粘土化晕 碳酸盐化晕
波谱分析
多元数据分析
比值变换 主成份分析 图像掩膜 图像分类(分割)
植被
nk(i,j)
土壤 其它干扰
单一或 综合运 用
混合总体分解
最佳分离 (提取)方 法
17
S(i,j): 原始图像
技术模型还表明,多种“背景”干扰与多种蚀变类型“弱信息” 干扰或(矿化)蚀变信息都需要选择一组最佳波段组合和相应 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来剔除“背景”或分离“弱信息”,甚至 有时为了提取一种(矿化)蚀变类型的信息都需要选择几组波 段组合变量和多种方法才能将其分离出来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9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8
1、技术思路与研究内容 (1)岩石(矿物)光谱特征与蚀变成矿作用的相关性研究 A 建立工作区典型地段遥感图像和岩石波谱数据库,采用数理 统计方法,进行岩石波谱数据和典型图像数据分析,研究蚀变岩石 光谱特征,揭示波谱特征与蚀变岩矿成分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B 通过对岩石反射波谱数据的相关分析,研究光谱各波段及不 同的比值对识别不同的蚀变(矿化)信息和岩石类别所起的作用。 C 基于相关分析和分类技术,对岩石波谱数据的处理,揭示试 验区多种蚀变之 间共生组合的复杂关系,各类蚀变的强烈程度, 以及每种蚀变与成矿作用的密切程度。 (2) 遥感“弱信息”提取模型及方法研究 根据岩石(矿物)光谱特征的多元数据分析研究结果,选择提 取蚀变信息的最优波段(变量)组合,建立不同蚀变(矿化)类型 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并进行多种方法试验研究,设计新的方法 (3) 基于PCI图像处理软件,开发相关方法的辅助软件。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2
1:50万遥感
影像图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3
定 量提取遥感 找矿信息,一 直是遥感地学 界所努力探索 和攻关的目标。
这种找矿信息 在地质找矿及 资源潜力评价 中具有较高的 实用价值,可 与化探异常、 物探异常等找 矿标志相媲美。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4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9
2、岩石矿物光谱特征的研究
(1)遥感信息提取的岩石矿物光谱机理 地物的光谱辐射特征(包括光谱反射、透射、吸收和发射)是 遥感的基础,是开展地学分析、遥感地物分类和识别的主要依据。矿化 蚀变遥感信息的提取,基于有关岩石矿物的光谱性状。 岩石可以被看作是组成物质或矿物颗粒的集合,它的特征信息 是由它的组成物质的组合性质和它们的伴生特性派生出来的。岩石的光 谱特征(波谱性状)与它们的成分和结构关系密切。一种岩石的光谱特 征( ρs ),从理论上可以表示成它的矿物颗粒的种类与比例(m) 、 它的大小和形状(sh)以及空间分布或方向(s)以及空间密度(O), 或致密度(P)的一个复函数f。(A.W.Siegrist等,1982) ρs=f(m,s,sh,O,P) 成分(m),结构(s,sh,O,P)或者二者的基本性质不同的岩石, 在光谱特征的这种派生特性上也可有不同。因此,作为岩石特性标志的 光谱特征可作为分辨岩石岩性的依据。 电磁波与岩石表面物质发生作用,在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 形成各自连续的光谱分布,不同物质成分的岩石形成不同的特征光谱, 光学遥感就是依据这些不同光谱分布表现出来的特征(能量、谱形等) 2012-12-5 10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来探测目标的,了解、认识了这些光谱特征,就能够利用遥感信息提取
有3个大气窗口即可见一近红外(0.4—1.1μm)、短波红外
(1.1—2.5μm)和热红外(8—14μm)中,矿物光谱研究表 明,岩石矿物在0.4—2.5μm之间具有一系列可诊断性光谱特
征信息,即金属离子的电子转移和Al-OH,Mg-OH,CO32-等分子团
的振动所形成的矿物光谱吸收特征,这些特征的带3
(3)常见矿物 波谱曲线
1-磁铁矿;2-赤铁矿; 1-高岭石;2-蒙脱石; 3 -角闪石;4-褐铁矿 3- 绿泥石;4-方解石;5-白云石 甘肃某矿床典型含铁矿物、含OH-与碳酸根矿物的波谱曲线 反 射 率 ( % )
波长(µ m) 波长(µ m)
反 射 率 ( )
矿化作用的产物,如铁的 氧化物、热液蚀变岩类,是在 含矿热液作用下引起原岩化学 成份和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结 果。因此,不同的蚀变矿物组 合具有各自独特的光谱响应。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5
二、方法、设备、资料基础
• 1、计算机软、硬件环境 • 软件由微机版PCI图象处理软件系统(主要包 括:IMAGEwork、PACE、GCPworks等模块及 基于PCI的二次开发模块)、MAPINFO、 MAPgis等GIS软件和蒙泰等图文系统组成。 • 硬件由微型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组成,基本配臵 为:CPU PⅡ以上,内存256 M 以上,硬盘 60 G 以上,网卡 100 M 等及彩色喷墨仪等图像输出和 装饰设备。
(3) 揭示蚀变(矿化)信息与背景波谱在光谱空间的的 “聚类结构和可识别性”。 (4) 根据地质成矿分析、波谱特征分析和多元数据分析选择 提取蚀变信息的最优波 段(变量)组合,建立不同蚀变(矿化) 类型的遥感信息提取模型。 (5) 设计和开发蚀变(矿化)“弱信息”如何进行增强与 提取的方法技术。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8
遥感地质找矿预测新技术方法
赖健清
2012-12-5
现代成矿预测技术
1
一、概述
• 自遥感技术问世以来,世界各矿业大国都十分重 视发展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的遥感勘查技术。随 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源 的不断投入民用,遥感地质技术应用水平得到了 较大的提高,正以崭新的面貌更加深入地应用于 各个阶段的地质勘查工作。 • 地质找矿预测一直是遥感技术应用的主要方 面。利用遥感地质技术研究成矿地质条件和已知 矿区、矿床影像特征,建立遥感找矿预测模型, 并与地、物、化信息相复合进行以遥感信心为主 的综合找矿预测。
14
3、遥感信息多层次分离提取技术模型
基于遥感信息的物理机制和矿物与岩石的光波 特征卫星遥感图像中的地质信息有如下特征 : (1)一切地表物体都是信息载体; (2)各种信息载体之间(同类或不同类)都可能 存在信息差异。 蚀变矿化信息如矿化露头、蚀变、生物地化效 应信息同非蚀变岩性、土壤及正常生长植被信息之 间的差异很小,在遥感图像上是一种“弱信息”。



4、工作流程
遥感数据(经预处理) 掩膜处理, 获取训练区
地质矿产资料
岩石光谱测试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