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欣和潘石屹的创业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欣和潘石屹的创业故事

夫妻联手创业21载,一个负责设计,一个负责销售,当年就以24.13亿的销售额位居北京地产年度销售榜榜首。他们就是SOHO中国的联合创始人张欣和潘石屹。

本是两条平行线

张欣,1965年出生在北京,父母曾在北京外文局做翻译,后因政治立场不同,婚姻走到尽头,张欣跟着母亲辗转河南、香港等地,在电子厂打过工,也在轮胎公司当过小秘书。直到21岁的张欣考入苏塞克斯大学经济系,攻读剑桥大学攻读硕士,人生的轨迹就此发生改变。硕士还没毕业,她就被巴林银行相中,可没多久巴林银行就被高盛收购,张欣就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高盛的一名分析员。2年后张欣在美国旅行者集团从事投资银行,年薪15万美元。

潘石屹,1963年出生在甘肃天水潘集寨,家中兄姐五个,潘石屹排行老大。3年自然灾害刚过,西北还是颗粒无收,潘石屹是吃红薯面长大的,经历颇为坎坷。1982年高考前8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背胛骨。高考时,他打着绷带上考场,无奈伤口太严重,没能坚持到化学试卷考完就退出了考场,最后分数只能上一个大专,位于河北的石油管道学院。毕业后,潘石屹在廊坊石油管道局工作了2年,随后去深圳做过咨询工作,在海南收购过一家砖厂,干一行赔一行,直到潘石屹开了个电脑培训班,生活才有了转机。办电脑培训班需要印刷教材,开小型印刷厂的易小迪主动找上门来,潘石屹就成了易小迪的第一个固定客户。

1991年6月,潘石屹,通过易小迪在海甸岛认识了冯仑、王功权、易小迪、王启富、刘军四人,也就是传说中的万通六君子,他们成立了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此后你知道的,万通六君子热衷炒楼,而海南房地产大爆发,万通大赚几千万!

1993年,万通在北京开发了新世界广场项目,卖到了当时市价的三倍,潘石屹跟万通的名气不胫而走。

一件事成就一桩姻缘

1994年5月,张欣在剑桥的同学张维迎给她推荐了国内一家叫万通的公司,当时他们想上市。回国后,张欣约见了万通六君子,自然而然就见到了潘石屹,身穿一件藕荷色西装、一条大花的领带,带着一副特大的眼睛,头顶还有点秃,“土”那是张欣对潘石屹的第一印象。

但潘石屹说起业务来,那可就散发了不一样的魅力,潘石屹说公司虽然没有一整套的奖惩制度和管理规则,但是公司有一支充满活力的团队,公司业务在蓬勃发展,所以管理层应该更关心市场而不是管人。“那时候和他交流,他随便一句话都能让我觉得新鲜。”

中午,冯总请张欣吃鱼翅,“这和粉丝有什么区别啊,还这么贵,以后可别点这种东西了。”要知道,潘石屹最爱吃的东西就是他老家的煮老玉米和不削皮的苹果,张欣看到了潘石屹骨子里的朴实和厚道。当时,张欣已经在国外生活10年,不过她内心深处还是留念国内,尤其是她通过与万通等地产商接触,隐隐约约感觉中国经济将迎来一波巨大的牛市,这种窗口期绝对不能错过去。

一个是海龟,在国外生活多年,想要尽快融入中国,一个是土鳖,土生土长,是经受过海南血与火的考验,是最接地气的老油子。就这样,潘石屹成了张欣的中国老师,1个月后两人确定关系,4天后,俩人领证。

创业前的危机

1995年,潘石屹从万通辞职,创立了SOHO,生意还怎么样呢,感情就先出了问题,首先是在经营理念上的分歧。潘石屹打算建造一个集公寓和写字楼为一体的大型房地产项目,张欣一心想用她的优势和资源吸引老外。

其次是项目合作方上的分歧。当时他们筹建的第一个项目是第一机床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张欣就出面寻找外资。有一次招来一个德国投资方,张欣抛开了潘石屹和翻译,直接跟对方谈判,这让潘石屹的内心很不爽,事后两人大吵一架。

后来张欣又找来了新加坡政府公司谈合作,前前后后一共谈了将近两年,最终签下了合同。没想到,协议刚刚达成,就遇上了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所有的合同全部泡汤。资金断裂,项目停摆,潘石屹大发雷霆。

1997年的夏天,两个人坐同一辆出租车去机场,张欣是去欧洲散心,潘石屹则去日本参禅。冷静了2个星期,夫妻二人达成协议,张欣怀孕生子,潘石屹独自经营公司。直到两个儿子都上了幼儿园,张欣这才复出。

夫妻档

1999年,建外SOHO的地块已经开始启动,不过有了前车之鉴,俩人分工合作:张欣负责建筑设计,潘石屹负责销售。张欣引入了IBM给波音公司研发的软件,波音在造飞机之前,先在电脑上把飞机造一编,张欣也也是如此把房子在电脑上先建一遍,看各工序之间不吻合的地方,节省时间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搞定了模型,接下了就是实践。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建筑去设计,那SOHO跟普通商业建筑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张欣选择建筑设计师的标准,跟其他房地产开发商自然不同,张欣的目标锁定在那些从未做过商业项目的设计师,没有传统条条框框的束缚,更有创造性。但是去哪里找这样的设计师呢?张欣国内国外参加大大小小的博览会,她会从里面小的项目里找到有趣的建筑师,所以人们也说张欣是建筑师的伯乐,她会鼓励这些建筑师给中国盖房子。

山本理显就是张欣请来的第一位建筑师,他是最早提出SOHO概念的日本人,可惜在日本并未获得认可,这恰恰与张欣的想法不谋而合,张欣力邀,让山本理显的理想了有了发挥的空间。那SOHO要建设成什么样呢?

第一,提高使用率。1997年,张欣盖了一个叫山语间的房子,传统的三室一厅,那时候没有孩子,只是考虑夫妻二人和客人的需求,但是孩子大了上学了,卧室也就闲置了,所以张欣更关注SOHO的使用率。

建外SOHO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39号,总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由

18栋楼、l6条小街、300个店铺组成。楼里可供商住的单位打破了传统三室一厅的概念,在楼道里设置了公共起居室,完全是开放式的空间。

第二,向南偏东30度的房子。住宅你知道的,都是正南或者正北的朝向,排列也是整整齐齐,但SOHO的建筑向南偏东转个30度的角,排列上交叉落错。一来不会有邻居对视的尴尬,二来错动之后的建筑,四个角分别正对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面角让给两部电梯和公共起居室,其余的三个角由三户人家各自把守,每户人家能从早到晚公平地享受来自三面阳光的照耀。

第三,修长的体形。每个建筑体量只有27米*27米,长有什么好处?第一,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增大了,建外SOHO的楼间距达40米之宽;第二,每层的住户少了,每户分享的阳光多了,每户都把着个90度的角,拥有两侧玻璃墙,面宽大了,通风也好。SOHO竣工后,张欣就看潘石屹的销售了。潘石屹自然也不是吃素的。

2000年以后,中小型企业迅猛发展,这就是建外SOHO最强劲的购买群。那SOHO 怎么才能卖出去?潘石屹运用他的个人形象将SOHO概念推向中国的各个角落。潘石屹也是赫赫有名的万通六君子之一,潘石屹就经常深入到各个城市演讲,潘石屹走到哪里,当地媒体就跟到哪里。他每到一个城市演讲一次,便会带来来自该城市的几笔订单,所以潘石屹有时会带上他的销售,在演讲现场办公售房。在建外SOHO的客户中,外地人占到58%,外籍人士占12%。

2002年,张欣设计的“长城下的公社”在威尼斯双年展获“建筑艺术推动大奖”时,潘石屹让他的手机连续工作了25个小时,向6000多人发送了这一信息。渐渐潘石屹就在媒体界有了名气!就连索尼都把潘石屹当成了明星,请他代言。红了之后的潘石屹是个借力的高手。特别是借助微博这个自媒体渠道。潘石屹的微博粉丝数已有740多万,他随时制造话题来保证自己的关注度。

2011年,潘石屹在应对乔布斯去世这个热点事件时,从苹果手机售价太高的缺憾入手,发了那条“调侃”乔布斯的微博,引来无数网友的炮轰。但潘石屹和他的SOH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