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紫花苜蓿根瘤菌的鉴定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紫花苜蓿根瘤菌的鉴定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ef2e6f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d.png)
紫花苜蓿根瘤菌的鉴定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紫花苜蓿(Trifolium pratense L.)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牧草和绿肥植物,其与根瘤菌的共生对土壤氮素固定和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本文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紫花苜蓿根瘤菌进行鉴定,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
为了确定根瘤菌的菌株类型,我们自农田土壤中分离紫花苜蓿根部的根瘤样品,并使用无菌技术将根瘤菌分离培养。
然后,从分离培养的纯株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并使用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得到了长度为约1.5 kb的DNA片段。
通过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我们得到了根据16S rRNA基因序列确定的根瘤菌的物种分类。
通过对多个菌株基因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我们发现分离株中主要存在于根瘤菌属(Rhizobium)和致病根瘤菌属(Agrobacterium)中的不同物种。
其中,绝大部分菌株属于根瘤菌属,与已报道的Rhizobium leguminosarum和Rhizobium trifolii最为相似。
而少数菌株属于致病根瘤菌属,与已报道的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最为相似。
这些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多种根瘤菌共生,其中优势菌株属于Rhizobium属。
然后,我们收集了不同地点的土壤样品,并分析了其理化性质,包括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和速效氮含量。
通过与紫花苜蓿根瘤菌的鉴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不同根瘤菌物种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首先,我们发现根瘤菌的物种组成与土壤pH值密切相关。
在土壤pH值较高(6.5-7.5)的地区,多数菌株属于Rhizobium属;而在土壤pH值较低(5.0-6.0)的地区,少数菌株属于Agrobacterium属。
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不同根瘤菌物种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适应性。
其次,我们发现根瘤菌的物种组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紫花苜蓿在改善土壤环境中的应用
![紫花苜蓿在改善土壤环境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112c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3a.png)
·49·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规模化,不良工厂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料偷偷排放;农业上为提供市场对作物的巨大需求量,化肥农药的使用;生活中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尾气排放,生活垃圾;工业废气里的SO 2等气体进入空气形成酸雨降落;认为对草地绿植的破坏等现象均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严重的土壤污染,还会通过食物、水等影响人类健康,如今人们也日益注重饮食健康,意识到了保护土壤环境的重要性。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的经济作物之一,在我国多个地方也均有种植,因其产量高、适口性好、适应性强、营养丰富,被称为“牧草之王”。
紫花苜蓿不仅在饲料中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在修复土壤环境中也有重要潜力,并且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加强,紫花苜蓿修复土壤环境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1.紫花苜蓿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土壤污染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两大类,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于无机污染,是土壤无机污染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土壤重金属污染会随着农作物的吸收最终进入到人类身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景俏丽研究了紫花苜蓿对重金属Cd、Pb 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研究发现EDTA 和Gallic acid 能提高紫花苜蓿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在两种螯合剂的作用下,紫花苜蓿对Cd 和Pb 的富集能力提高了9.16%~34.95%,说明紫花苜蓿适合在EDTA 和Gallic acid 的作用下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会有更高的效率。
王新等研究了紫花苜蓿对Cd、Pb、Cu、Zn 等三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对Cd 富集能力最强,对Pb 富集能力最弱,而且在重金属浓度较低时不但不会抑制紫花苜蓿生长,还能够刺激紫花苜蓿生长,使其更快速的富集重金属。
朱剑飞等研究了紫花苜蓿、狼尾草和黑麦草三种牧草对Cu 和Pb 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地上部和根部对Pb 的富集能力最强,远高于其他两种牧草对Pb 的富集能力;经三种牧草修复后,土壤重金属含量都有所下降,其中紫花苜蓿对Cu、Pb 复合污染的土壤综合修复效果最好。
紫花苜蓿用途
![紫花苜蓿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1ce2b27f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6.png)
紫花苜蓿用途
紫花苜蓿(scientific name:Medicago sativa)是一种高产的牧草,同时也是一种药用植物。
紫花苜蓿应用非常广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紫花苜蓿的主要用途:
1.草地养殖。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优质的草料,在草地养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可以提高牲畜的肉和奶的产量,并且特别适合生产优质干草。
2.土壤改良。
紫花苜蓿可以通过固氮作用,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可供土壤利用的氨氮,增加土壤的肥力。
在土壤改良方面,紫花苜蓿比其他草类更具优势。
3.医药用途。
紫花苜蓿被广泛用于传统医学中。
它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保健作用。
紫花苜蓿的药用部位是全草,包括根、茎、叶、花和种子等。
4.绿肥种植。
紫花苜蓿的种子富含油脂,可以提炼成油,但同时也非常适合作为绿肥种植。
在大田农业中,紫花苜蓿被广泛用于种植后的土地修复、保墒、保肥等方面。
5.其他用途。
紫花苜蓿还可以用于生产饲料、燃料、纤维等。
在某些国家,紫花苜蓿还被用于制作肉制品的保鲜剂。
作为一种重要的草地与药用植物,紫花苜蓿拥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农业与医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0e25567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a.png)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求。
此外,它还含有多种活菌,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因此,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
一、土壤处理紫花苜蓿喜欢温暖、排水良好的酸性砂粒性土壤,亩产量较高,抗性强,因此土壤处理尤为重要。
首先,土壤中的杂草要及时清除,防止土壤肥力累积,影响植物生长。
其次,应用有机肥料对土壤进行改良,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增强土壤吸收能力和改善土壤结构。
此外,定期进行土壤耕翻也是必须的,以有效除草、促进水分和肥料的吸收、改善土壤透气性和结构。
二、种子的选择紫花苜蓿的种子非常重要,必须选择优良的种子,以便保证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一般来说,应选择大粒、洁白的种子,具有良好的耐病性和良好的生长性。
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作物病虫害状况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保证植物的营养和品质。
三、种植技术紫花苜蓿的种植适宜季节是4月至7月。
此时,土壤温度正好适合播种,植株迅速地生长发育,可以获得较高的亩产量。
另外,种植前应进行除草、深耕、进行立铲、播种和浇水等处理。
其次,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管理草坪,控制杂草的生长,避免草莓受到竞争。
四、施肥技术经过种植后,应及时施肥,提高植物的长势和产量。
首先,应做好施肥规划,按需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其次,按照“羽毛肥+花费”的方式进行施肥,可以有效的增加植物的产量。
此外,定期施用有机肥,有助于土壤的肥力增加,提高土壤的吸水性、供氧性和改善土壤结构。
五、防病技术紫花苜蓿的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白粉病、卷叶病等。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病措施,保障植物的健康成长。
首先,应定期做好行间松土、除草等日常管理,以改善土壤环境,保护植株免受病害侵害。
其次,定期使用抗病药物防治病害,维持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病虫害的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是获得优质植物的关键,在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种子,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进行有效的土壤处理和施肥技术,及时防治病虫害,并定期检查植株状况,以确保植物有效地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质量和品质。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7ff10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0.png)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也可用作绿肥、缓释肥料等。
苜蓿
的种植技术十分重要,以下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一、选址
紫花苜蓿比较适合在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平地或丘
陵地带种植。
避免在潮湿、易涝、土质重、酸性土壤中种植。
二、改良土壤
在播种前,应进行基础施肥,使土壤养分足够,pH值在6.0-8.0
之间。
如土壤酸性则要进行石灰化处理,通常用石灰粉每亩100公斤。
进口氮、磷、钾肥60公斤、30公斤、15公斤配合有机肥并进行充分
混合。
三、播种
在适当的时间,选择正午时分,天气转晴,湿度适中。
种子数量
一般在10-15公斤/亩。
播种后,需要用土壤覆盖种子,覆盖厚度应约
为种子的2倍左右。
四、管理
播种后,要对苜蓿进行及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若土壤较干燥,可能会影响苜蓿的生长,同时也会导致未种子萌发。
苜蓿萌发后,应及时进行追肥施肥,以保证其生长快速。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
苜蓿成熟期前,要经常割草,割草后的草可以用作饲料或是垫料。
以上是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只要认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就可
以保证苜蓿生长的茁壮健康。
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分施肥,给苜蓿生
长带来负面影响。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6659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e.png)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生长适应性。
下面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帮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种植技巧。
一、土壤准备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喜欢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耕翻和杂草清除,以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
二、播种时间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
春季播种可在3月至4月进行,秋季播种则在9月至10月进行。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三、播种方法1. 播种量:紫花苜蓿的播种量一般为每亩8-10公斤。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播种量。
2. 播种深度:播种时,将紫花苜蓿种子均匀撒播在耕好的土壤表面,然后用耙子轻轻覆土,播种深度一般为1-2厘米。
3. 行距和株距:行距一般为30-40厘米,株距为10-15厘米,以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通风。
四、水肥管理1. 浇水:紫花苜蓿对水分要求较高,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
2. 施肥:紫花苜蓿对氮肥的需求较低,但对磷、钾肥的需求较高。
在播种前,可适量施入磷、钾肥,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五、病虫害防治紫花苜蓿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紫花苜蓿斑点病、紫花苜蓿蚜虫等。
在种植过程中,应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保证紫花苜蓿的健康生长。
六、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一般在生长期达到开花期时进行收割。
收割后,可将紫花苜蓿晾晒至水分适宜后,进行打捆或压块,以便于储存和运输。
紫花苜蓿可用作饲料、绿肥或草坪覆盖等多种用途。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包括土壤准备、播种时间、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和利用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紫花苜蓿的种植,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为农民朋友们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0144c2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67.png)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多用途的农作物,可以做食物、饲料和草药,也可以用于肥料、保护土壤以及节水,产量和收获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栽培紫花苜蓿,需要实行一系列的技术手段,以保证充分的产量,并确保所收获的紫花苜蓿著有良好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土壤选择、肥料施用、灌溉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
土壤选择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因为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土壤的深刻影响。
土壤要求酸碱度较低,有良好的透气性和蓄水性,养分含量也要求较高,因此,农民在耕种之前,要先进行土壤分析,并优化土壤肥力,使之适合紫花苜蓿栽培。
肥料施用是紫花苜蓿栽培的重要环节。
它不仅要求肥料质量好,而且还要考虑肥料种类、施用量等。
肥料施用量要根据土壤肥力来定,常见的有有机肥、特性肥、液体肥、促进肥等,施用量也要根据紫花苜蓿的期望产量来定,即肥量越大,产量越高,但肥价也会相应提高。
灌溉管理也是紫花苜蓿栽培的重要环节,以确保苜蓿生长的充分性。
一般来说,苜蓿需要充分的水分,它的水分需求量较大,可以根据季节和地区制定一个灌溉计划。
灌溉时间要合理,要按照季节和地形,充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以减少浇水量,节约水资源。
病虫害防治是紫花苜蓿栽培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防止和控制病害和害虫的发生,以保护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
一般采用有机防治措施,如施用有机肥料、施用生物制剂、植物提取物等,常见的有复合菌素、植物提取物、小麦粉粒浸渍剂等,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引进害虫的天敌等。
紫花苜蓿栽培,除上文提及的技术外,还应注意秸秆管理、农作物种植技术(覆盖膜施用)、病虫害早期预警、苜蓿收获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运用提高了紫花苜蓿的品质,提高了产量,同时也有助于保护耕地和环境,有利于农民的利益。
综上所述,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是极其复杂的,要想确保苜蓿的产量和品质,就要依据地域特点,合理实施各项技术,不断提高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不让技术停滞,从而实现农业和社会的双赢发展。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6a888e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a.png)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它不仅可以作为饲料提供牲畜所需的营养,还可以改善土壤品质并减少氮素流失。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包括土壤要求、播种方法、育苗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土壤要求紫花苜蓿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它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pH值在6.0-7.0之间的土壤。
在选择土地时,应避免重度积水和盐碱地。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测试,以便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和酸碱度,并根据需要进行施肥和石灰调节。
二、播种方法紫花苜蓿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视地区气候而定。
播种前应将土壤整地平整,除去杂草和石块。
一般情况下,播种前需要进行种子处理,可以选择种子浸泡、发芽处理等方法,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播种方法可以采用直播或者插条繁殖的方式,直播时可以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后的土壤上,然后轻轻覆盖一层薄土即可。
三、育苗和管理紫花苜蓿的育苗期一般为7-10天,出苗后需要及时管理。
首先,要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
其次,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室外育苗时可以进行遮阴处理,以避免太阳暴晒。
此外,要密切关注病虫害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确保苜蓿的健康生长。
四、田间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除草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除草可以手工进行或者使用除草剂,但需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
另外,苜蓿生长期间还需要注意控制病虫害,可以使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方法,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时机,以避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损害。
此外,及时修剪和摘取部分植株也有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和更新能力。
五、收割和利用紫花苜蓿的收割时间一般在苜蓿开始开花时,此时的苜蓿质量最佳。
收割时可以使用割刀或割草机进行,注意不要损伤根系。
割后的苜蓿可以进行晾晒,使其含水量下降到合适的水平后可以储存或加工。
紫花苜蓿可以用作饲料、绿肥或者制作干草等用途,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利用。
紫花苜蓿生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生物学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a0abfcf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3.png)
紫花苜蓿生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为虫媒异花授粉植物,适宜温暖、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因而多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
抗寒、抗旱能力很强。
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25°C左右,温带和寒带均能生长,在我国北方冬季一30-一20°C低温条件下能安全越冬。
紫花苜蓿由于根系强大,人土深,可利用土壤深层水分,因此其抗旱能力也强。
紫花苜蓿需水量高,尤其是孕蕾至始花期,需水量比禾本科牧草多2倍,适合于年降水量500-800毫米的地区和半干旱有灌溉条件下生长。
不耐水淹,若地下水位高,土壤过于潮湿或雨水后积水,再遇高温则会引起烂根死亡。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除太黏重的土壤或极瘠薄的沙土以及强酸或强碱性土壤外,都能生长,最适宜在富含钙质的土壤或沙土上生长。
具有一定的抗碱能力,可在含盐量0.3%的土壤上生长。
紫花苜蓿种植条件
![紫花苜蓿种植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07803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c.png)
紫花苜蓿种植条件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饲料和土壤改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紫花苜蓿产量,需要注意种植条件。
下面将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条件。
一、土壤条件1. pH值:紫花苜蓿适宜生长在pH值为6.0-7.5的土壤中。
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2. 土层深度:紫花苜蓿需要深厚的土层来生长,最好在40-60cm左右。
如果土层过浅,则会影响其根系的发育。
3. 土质:紫花苜蓿喜欢生长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如果土质太重或太轻,则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4. 水分:紫花苜蓿对水分的需求较高,但也不能过湿或过干。
最适宜的水分含量为土壤容积比为50%-70%。
二、气候条件1. 温度:紫花苜蓿适宜生长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
如果温度过低或过高,则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2. 光照:紫花苜蓿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最适宜的日照时间为8-10小时。
如果光照不足,则会影响其生长和发育。
3. 湿度:紫花苜蓿对湿度的要求不高,但也不能太干燥或太潮湿。
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0%-80%。
三、种子选择1. 种子品质:选择优质、健康、无病虫害、无杂质的种子进行种植。
2. 种子来源:选择正规的种子供应商购买种子,避免购买假冒伪劣或劣质种子。
四、播种方法1. 播种时间:紫花苜蓿适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最好在3月中旬至4月初或9月中旬至10月初进行。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为15-20kg。
3. 播种深度:将种子均匀撒在地面上,然后用锄头或耙子将其轻轻埋入土中,深度为2-3cm。
五、管理措施1. 施肥:紫花苜蓿需要充足的营养来生长和发育。
在播种前应适量施入有机肥料和磷钾肥料,生长期间每隔15-20天施一次氮肥。
2. 灌溉:紫花苜蓿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生长和发育。
在干旱季节应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3. 除草:紫花苜蓿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避免杂草对其生长的影响。
4. 病虫害防治:应定期巡视田间,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避免对紫花苜蓿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紫花苜蓿怎样种植技术
![紫花苜蓿怎样种植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61056c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f.png)
紫花苜蓿怎样种植技术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饲草植物,适合在草地、牧场和农田种植。
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地、翻耕、撒播、管理和收割等多个环节。
下面详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
第一步:选地紫花苜蓿喜欢生长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对土壤的要求较高,酸性土壤和过湿的土壤都不适合紫花苜蓿的种植。
因此,在种植之前应检测土壤的pH值和养分含量,确保土壤适合紫花苜蓿的生长。
第二步:翻耕将选定的地块进行翻耕,将土壤杂质和断根等清除。
在翻耕的同时,可以将适量的有机肥料或磷、钾肥料施入土壤中,提供紫花苜蓿生长所需的养分。
第三步:撒播紫花苜蓿的撒播时间通常在春季或秋季。
撒播前,将苜蓿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撒播时可以选择直播或播种机进行撒播。
对于畜牧场而言,可以选择直播,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地后的土壤表面。
对于大面积种植的农田,可以使用播种机进行撒播,提高种子的密度和效率。
第四步:管理紫花苜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做好光照、水分和温度的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紫花苜蓿幼苗因缺水而枯萎。
清除杂草是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可以手工除草或使用除草剂进行控制。
同时,需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如苜蓿花叶病、叶片斑点病等常见病害。
第五步:收割紫花苜蓿的收割时间通常是在苜蓿花蕾未完全开放的时候,这时苜蓿的营养价值最高。
收割时可以选择手工或机械收割,将苜蓿切割成适当的长度,晾晒后进行储存。
总结: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包括选地、翻耕、撒播、管理和收割等环节。
通过合理选地、认真翻耕、科学撒播、精心管理和适时收割,可以获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饲草。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土壤条件、水分管理、除草和病虫害防治等问题。
通过科学种植,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品质,为动物饲养提供优质的饲草资源。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5feb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6.png)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紫花苜蓿,又称五叶苜蓿、鞭状苜蓿,是苜蓿属的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
它在动物饲料、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1. 动物饲料价值紫花苜蓿是良好的饲料植物,其干物质含量高达30%-35%,粗蛋白质含量在15%-20%之间。
同时,它还富含钙、磷、钾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 土壤改良价值紫花苜蓿是固氮菌共生的植物,其根部可以在土壤中吸收氮气,并与固氮菌共生,将氮气转化为植物可以利用的氨态氮。
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土壤肥力,并减少化肥的使用,对于维护土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态修复价值紫花苜蓿的根系比较发达,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同时,它的叶片密度大,花色鲜艳,可以美化环境,增加生态景观。
1. 地块选择紫花苜蓿喜欢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好的土壤,PH值在6-8之间。
若土壤酸度过高,需要进行中和处理。
同时,不宜种植在水分较大、盐碱含量较高的土地上。
2. 播种时间紫花苜蓿的适宜气温为20℃-25℃,适宜降雨量为800mm-1200mm。
最佳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3-5月或9-10月。
在播种前,要先进行耕作和平整土地。
3. 构筑薄层覆盖在播种前,还可将紫花苜蓿的种子与少量沙子混合后,构筑一层薄覆盖,以保证种子的接触面积,并增加其发芽率。
4. 播种密度紫花苜蓿的播种密度一般为1-2千克/亩。
播种前,可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约4-6小时,以促进其发芽。
播种后,覆盖一层土壤,并对土壤进行压实。
5. 管理护理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灌溉和施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同时,要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防治。
一般紫花苜蓿的生长周期在2-3年左右,每年可进行2-3次采收。
总之,紫花苜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草本植物,具有广泛的价值和用途。
通过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动物饲料、土壤改良、生态修复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46af5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2.png)
你不知道的紫花苜蓿种植技巧
紫花苜蓿是一种优秀的牧草,适合在草地、牧场和园林中种植。
以下是一些种植紫花苜蓿的技巧:
1. 土壤选择:紫花苜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排水,因此最好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6-7之间的地方进行种植。
2. 播种时间:在北半球,最好在春季或初夏时种植紫花苜蓿。
如
果在夏季或秋季种植,效果可能不佳。
3. 播种方法:将紫花苜蓿的草籽均匀地撒在已经耕好的土壤上,
不要过于密集,一般一亩种植2-3公斤即可。
4. 灌溉和管理:在紫花苜蓿定植之后,要注意每周进行定期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程度。
在苜蓿生长期内,要定时除草、松土和施肥。
此外,还应该定期修剪紫花苜蓿,保持其健康和清洁。
总之,种植紫花苜蓿需要仔细的管理和细致的操持,但这将带来
丰硕的回报和优质的牧草,为您的农业生产和家园绿化增添新的活力。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279b3a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9.png)
紫花苜蓿的栽培技术紫花苜蓿历史悠久,中国古代就有使用苜蓿、种植苜蓿的行为。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苜蓿又称“紫苜蓿”,地上部分形成一簇紫色小花,是最为人熟知的苜蓿品种。
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紫花苜蓿给农民带来了极大的利益。
下面介绍几个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使紫花苜蓿的种植更加丰富实用。
首先,选择土壤。
土壤对紫花苜蓿的种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紫花苜蓿喜欢深沉、肥沃、疏松、中性或几乎中性的土壤,不耐酸性和碱性土壤,因此应该在种植之前测量土壤确定它的酸碱度。
其次,做好种子的准备。
紫花苜蓿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苗木繁殖,但种子繁殖效果更佳。
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的种子质量好,才能种出合格的紫花苜蓿。
此外,种子可以在植物生长之前进行种子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第三,注意植物的种植时期。
紫花苜蓿的形态、生长量和发芽率都取决于种植时期。
最好在4月底到5月中旬进行种植,这段时间土壤温度较为合适,适宜植物生长。
第四,保持土壤湿润。
紫花苜蓿喜欢湿润的土壤,每日需要浇水1-2次,以保持土壤湿润,最好在上午或傍晚的雨后浇水,以免浇水过量而造成病虫害。
最后,及时施肥和除草。
紫花苜蓿喜欢施肥,所以在植物植株生长期间,可以适当施肥1-2次,以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及时除草,有助于减少植物的竞争,以获得最佳生长效果。
以上就是紫花苜蓿栽培技术介绍,可以看出,紫花苜蓿的种植是一门技术活,注重土壤、种子选择、种植时期、水施肥等,只有这些技术的运用,紫花苜蓿的种植才会更加顺利。
紫花苜蓿的种植能够为农民带来极大的利益,因此,农民应当重视苜蓿的种植,在技术使用上更加细致的注意。
紫花苜蓿种植管理方法
![紫花苜蓿种植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bf7a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4.png)
紫花苜蓿种植管理方法引言紫花苜蓿(scientific name:Medicago sativa)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作牧草和土壤改良植物。
它对土壤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管理方法,以帮助种植者更好地利用这种植物。
水分管理紫花苜蓿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因此在种植管理中要注意水分的合理供给。
以下是一些水分管理的方法:1.灌溉:紫花苜蓿的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供应。
在种植前,应确定良好的灌溉系统。
灌溉时间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
2.土壤保水:苜蓿不喜欢水涝,但也不耐旱。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性,比如添加有机质,覆盖地表,减少水分蒸发。
土壤管理土壤管理是成功种植紫花苜蓿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土壤管理的方法:1.土壤pH值调节:紫花苜蓿对土壤pH值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pH值为6.0-7.0。
种植前可进行土壤酸碱性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节土壤的pH值。
2.施肥:苜蓿喜欢富含有机质和充足的营养物质的土壤。
在播种前,可以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比如腐熟的堆肥或动物粪便。
此外,对于缺乏某些营养元素的土壤,还可以添加合适的肥料。
3.杂草控制:苜蓿生长缓慢,容易被杂草竞争。
种植过程中要及时清除杂草,以保证紫花苜蓿的正常生长。
种植技术合理的种植技术有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种植技术方面的建议:1.选择适宜的种子:选择高品质的紫花苜蓿种子,以提高苜蓿的生长速度和抗病性。
在选购种子时,可以参考当地农业部门的推荐或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2.适时播种:苜蓿的最佳种植季节因地域和气候而定。
一般情况下,适宜的种植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在种植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时间播种。
3.播种量控制:合理控制播种量有助于提高种植效果。
通常情况下,每亩种植量为8-10公斤。
在播种时,可以根据土壤质量、气候条件和种子的发芽率进行调整。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e6c8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1.png)
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具有多种用途和价值。
它不仅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还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并在农业生产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紫花苜蓿的价值和种植方法两方面进行介绍。
1. 优质的牧草资源:紫花苜蓿是一种高蛋白质、高营养价值的牧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牲畜非常喜爱的饲料。
牲畜食用紫花苜蓿后能够提高生长速度和产奶量,提高产品质量。
3. 生态保护:紫花苜蓿生长快速,能够形成茂密的草状覆盖层,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土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经济价值:紫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资源,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通过种植紫花苜蓿,可以为牧民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增加养殖业的收入。
5. 多样化的利用途径:紫花苜蓿不仅可以作为饲料使用,在草地、山地、荒漠地区都能生长,还可以用于制作草垫、编织制品等,具有多种利用途径。
紫花苜蓿是一种具有丰富价值的植物资源,不仅在畜牧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还能够改良土壤、保护生态环境,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 选择适宜的土壤:紫花苜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欢生长在排水良好、pH值在6.5-7.5之间的土壤中。
因此在种植紫花苜蓿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和分析,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
2. 种子处理:在进行紫花苜蓿的种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使种子具有更好的萌发力和生长力。
常用的处理方法包括化学处理、热水处理和微生物处理等,以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3. 种植时间:紫花苜蓿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发育。
在进行种植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土壤准备工作,清除杂草,翻耕土壤,施入有机肥料等,为紫花苜蓿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4. 种植密度:紫花苜蓿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每亩10-15公斤种子,根据不同的地区和生长环境进行调整。
在进行种植时,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距离,以利于紫花苜蓿的生长和收割。
紫花苜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
![紫花苜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368afe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5.png)
紫花苜蓿与土壤之间的关系紫花苜蓿与土壤的相互影响摘要: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紫花苜蓿生活的基质。
它提供了紫花苜蓿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由于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紫花苜蓿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
紫花苜蓿为豆科类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极大疏松土壤底部土层,改善土壤结构。
根系生有大量根瘤菌,并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提高。
关键字:土壤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影响1.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紫花苜蓿的影响(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直接被紫花苜蓿根系所吸收。
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紫花苜蓿的营养状况。
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
水分过少时,紫花苜蓿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紫花苜蓿有害的还原物质。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1c763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d.png)
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的牧草,广泛用于草地的种植和饲养。
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适合于不同地区的种植。
下面将介绍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选择种植地点。
紫花苜蓿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因此在选择种植地点时,应该选择平坦、开阔、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
避免选择盐碱地或者积水严重的地方进行种植。
其次,进行土壤改良。
在确定了种植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首先进行深翻,将土壤中的杂草、根系等杂物清除干净,然后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为紫花苜蓿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
接着,进行播种。
在土壤改良完成后,可以进行紫花苜蓿的播种工作。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的最佳播种时间是在春季或者秋季。
播种前需要将种子进行处理,可以进行浸种或者接种处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势。
播种时,可以选择直播或者育苗后移栽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再者,进行田间管理。
紫花苜蓿在生长期间需要进行适当的田间管理,包括及时除草、松土、施肥等工作。
特别是在幼苗期,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或者积水对苗期生长的影响。
在苜蓿成活后,要适时进行追肥,保证苜蓿的生长和发育。
最后,进行收割和贮藏。
在紫花苜蓿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进行收割工作。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的最佳收割时间是在苜蓿初花期,此时牧草的品质最佳。
收割后的牧草需要进行晾晒和贮藏,可以制成干草或者青贮料,以备日后的饲养使用。
总之,紫花苜蓿的种植方法并不复杂,只要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紫花苜蓿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种植顺利,收获丰硕!。
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90e1ab7960590c69ec3762b.png)
牧草根系的发育状况是草地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 值的重要保证 , 也是紫花苜蓿引种能否成功的关键 。 但国内 外对牧草多限于地上部分的系统研究1] 1, - 对其地下部分 的 7
研究 还很 不 够 。对 紫花 苜蓿 根 系 的研究 也 仅集 中在对 根 系 形 态学 上 的研 究 , 主要从 根 系深 度 、 系直 径 、 表 面积 、 根 根 根
摘要 紫花 苜 蓿根 系的研 究 对其 生产 、 引种 及种 植 苜蓿 所产 生的 生 态价值 都 有非 常 重要 的 意义 , 土壤 物理 性 质 对根 系的影 响是 巨 而 大的 。同时 , 系通过 自身的机 械 穿插 、 系代谢 、 系分 泌物 对土壤 物 理性 质 有重 要 的影 响 。对 紫花 苜 蓿根 系与土壤 水分 、 根 根 根 土壤 盐 分、 土壤 养分 的相 互 影响进 行 了总 结 , 阐述 了紫花 苜蓿 根 系与 土壤 物理性 质 的相 互 关 系。 关键 词 紫 花苜 蓿 ; 系; 根 土壤 ; 物理性 质 中图分 类号 Q 4 . 文献 标识 码 A 9 51 2 文章 编号 0 1— 6 20 )4 32 —2 57 6 1(06 1— 44 0 1
a dt esi p y ia r p r a x lie . n ol h sc p e yW e p an d h l o t s
Ke r Alaf Ro t y tm ; ol P y ia op ry y wo ds fla; o se S i; h sc pre t s l
Ab ta t I i v r mp ra ti laf o u to i rd to a d c lgc l au t rs a c te o t y tm o laf.An te s r c t S ey i o t n afla prd cin.nt ucin n e oo ia v l e o e e rh h ro s se n o f af1a d h e i n n a mp c olph sc lprp ryo o y tm laf Se o mo s nvr me t i a to s i o l f y ia o e t n rots se o af a i n r u .Att es f l h ame tme ter ts se t ou h o c i ey i ,h o y tm hr g wn ma h n r le t atr ain.o ts se mea o im n h o y tm e r t n h h mp ra tifu n eo hesi h sc rp ry Th ta n u n e n o ro y tm tb ls a d terot se s cei a t ei o n n e c n t olp y ia p e . e muu if e c s o s t l l o t l l b t e h laf o yt m d a d t olmosu e ata d n tintwa u ewe n teaflarot se a h s i itr s n u re ss mmaid i t i e t s n n e l re n hstx.Th eain b t e laf o ts sem erl t ewe n af a r y t o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花苜蓿与土壤的相互影响
摘要: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紫花苜蓿生活的基质。
它提供了
紫花苜蓿生活必需的营养和水分,是生态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
由于紫花苜蓿根系与土壤之间具有极大的接触面,在土壤和紫花苜蓿之间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强烈影响。
紫花苜蓿为豆科类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根系发达,能极大疏松土壤底部土层,改善土壤结构。
根系生有大量根瘤菌,并有大量的分泌物,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提高。
关键字:土壤紫花苜蓿土壤养分影响
1.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1)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
根据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2.0~0.2mm)、细砂(0.2~0.02mm)、粉砂(0.02~0.002mm)和粘粒(0.002mm以下)。
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大类。
砂土类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粘粒比重小,土壤粘性小、孔隙多,通气透水性强,蓄水和保肥性能差,易干旱。
粘土类土壤以粉砂和粘粒为主,质地粘重,结构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强,但孔隙小,通气透水性能差,湿时粘、干时硬。
壤土类土壤质地比较均匀,其中砂粒、粉砂和粘粒所占比重大致相等,既不松又不粘,通气透水性能好,并具一定的保水保肥能力,是比较理想的农作土壤。
(2)土壤水分土壤水分能直接被紫花苜蓿根系所吸收。
土壤水分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溶解和移动,有利于磷酸盐的水解和有机态磷的矿化,这些都能改善紫花苜蓿的营养状况。
土壤水分还能调节土壤温度,但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
水分过少时,紫花苜蓿会受干旱的威胁及缺养;水分过多会使土壤中空气流通不畅并使营养物质流失,从而降低土壤肥力,或使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一些对紫花苜蓿有害的还原物质。
(3)土壤空气土壤中空气成分与大气是不同的,且不如大气中稳定。
土壤空气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结或积水、透气性不良的情况下,可降到10%以下,此时会抑制紫花苜蓿根系的呼吸,从而影响紫花苜蓿的生理功能。
土壤空气中CO2含量比大气高几十至几百倍,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0.1%左右,其中一部分可扩散到近地面的大气中被紫花苜蓿叶子光合作用时吸收,一部分可直接被根系吸收。
但在通气不良的土壤中,CO2的浓度常可达10~15%,这不利于紫花苜蓿根系的发育和种子萌发,CO2的进一步增加会对紫花苜蓿产生毒害作用,破坏根系的呼吸功能,甚至导致紫花苜蓿窒息死亡。
土壤通气不良会抑制好气性微生物,减缓有机物的分解活动,使紫花苜蓿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减少;但若过分通气又会使有机物的分解速率太快,使土壤中腐殖质数量减少,不利于养分的长期供应。
(4)土壤温度土壤温度具有季节变化、日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
一般夏季、白天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下降,冬季、夜间相反。
但土壤温度在35~100cm 以下无昼夜变化,30m以下无季节变化。
土壤温度能直接影响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和实生苗的生长,还影响紫花苜蓿根系的生长、呼吸和吸收能力。
大多数作
物在10~35℃的范围内生长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温带紫花苜蓿的根系在冬季因土温太低而停止生长。
土温太高也不利于根系或地下贮藏器官的生长。
土温太高或太低都能减弱根系的呼吸能力,如向日葵在土温低于10℃和高于25℃时其呼吸作用都会明显减弱。
此外,土温对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气体的交换、水分的蒸发、各种盐类的溶解度以及腐殖质的分解都有显著影响,而这些理化性质与紫花苜蓿的生长有密切关系。
2. 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紫花苜蓿的影响
(1)土壤酸碱度土壤酸碱度是土壤最重要的化学性质,因为它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映,它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的合成和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与释放及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都有关系。
土壤酸碱度常用pH 值表示。
我国土壤酸碱度可分为5级:pH<5.0为强酸性,pH5.0~6.5为酸性,pH6.5~7.5为中性,pH7.5~8 .5为碱性,pH>8.5为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养分有效性有重要影响,在pH6~7的微酸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高,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长。
在酸性土壤中易引起P、K、Ca、Mg等元素的短缺,在强碱性土壤中易引起Fe、B、Cu、Mn、Zn等的短缺。
土壤酸碱度还能过影响微生物的活动而影响养分的有效性和紫花苜蓿的生长。
(2)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腐殖质和非腐殖质两大类。
前者是土壤微生物在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多聚体化合物,约占土壤有机质的85~90%,对紫花苜蓿的营养有重要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养分的吸收。
(3)土壤中的无机元素。
紫花苜蓿从土壤中摄取的无机元素中有13种对其正常生长发育都是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N、P、K、S、Ca、Mg、Fe、Mn、Mo、Cl、Cu、Zn、B。
紫花苜蓿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
腐殖质是无机元素的储备源,通过矿化作用缓慢释放可供紫花苜蓿利用的元素。
土壤中必须含有紫花苜蓿所必需的各种元素及这些元素的适当比例,才能使紫花苜蓿生长发育良好,因此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的营养状况是提高紫花苜蓿产量的重要措施。
3.紫花苜蓿对土壤的影响
(1)在石漠化地区,植被根系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从而减少及避免土壤被风化、石化。
(2)紫花苜蓿的活根提供分泌物,死根提供有机质,作为土壤团粒的胶结剂,同时配合须根的穿插挤压和缠绕的作用,对提高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保证。
紫花苜蓿根系分泌物,对难溶磷钾及土壤硒以及重金属具有活化作用。
(3)利用紫花苜蓿来改良整治污泥,将污泥中过量的重金属及很多污染元素移出土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达到综合整治污泥的效果。
(4)总之,土壤和紫花苜蓿根系交互作用是土壤圈与生物圈之间的物质循环的一部分。
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体现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等具体方式。
由于土壤和紫花苜蓿根系的交互作用,形成根—土界面特定的微生态环境,它直接决定着紫花苜蓿从土壤中吸收物质的形态、数量、迁移和转化等多种过程。
同时,紫花苜蓿根系对土壤的作用,可以保持或改变土壤的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等,对优化、改善土壤,保持地球土壤圈的天然、正常环境,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结语:紫花苜蓿发达的根系能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机物质,并能从土壤深
层吸取钙素,分解磷酸盐,遗留在耕作层中,经腐解形成有机胶体,可使土壤形成稳定的团粒,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根瘤能固定大气中的氮素,提高土壤肥力。
2~4龄的苜蓿草地,每亩根量鲜重可达1335~2670千克,每亩根茬中约含氮15千克,全磷2.3千克,全钾6千克。
每亩每年可从空气中固定氮素18千克,相当于55千克硝酸铵。
苜蓿茬地可使后作三年不施肥而稳产高产。
增产幅度通常为30%~50%,高者可达1倍以上。
农谚说:“一亩苜蓿三亩田,连种三年劲不散”。
紫花苜蓿枝叶繁茂,对地面覆盖度大,又是多年生深根型,在改良土壤理化性,增加透水性,拦阻径流,防止冲刷,保持坡面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十分显著。
据测定:在坡地上,种植普通农作物与紫花苜蓿相比,每年每亩流失水量大16倍,土量流失大9倍。
紫花苜蓿为豆科类苜蓿属多年生草本紫花苜蓿,其根系发达,直根系,主根粗长,侧根密布,入土深2~3m,最深可达8~10m。
经种植紫花苜蓿后,根系深扎页岩层内,极大地疏松和改善了土壤底部的土层,表层土壤由于根系的增多,枯枝败叶的落入使土壤孔隙度加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
紫花苜蓿根量大,根上生有大量的根瘤菌,固氮能力强。
种植3年以上的土壤,土地一般均较肥沃,氮素已很丰富同时,由于根系有大量的分泌物、细根及根瘤菌的不断更新,每年又有大量枯枝叶落入土壤,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有较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