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气象报告

合集下载

水文气象报告【范本模板】

水文气象报告【范本模板】

110kV太和牵引站~程集变线路工程可研水文气象报告目录1 前言2 沿线水文条件3 河流跨越3。

1 颍河3.2 泉河4 设计气象条件选择4。

1 气象站及气候概况4。

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4。

3 导线覆冰取值4。

4 气温及雷暴日数5 结语1 前言工程,为一新建工程,该工程主要为电气化铁路配套的110kV太和牵引站供电。

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终止与在建的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路径走向主要向南方向,分别跨越颍河及泉河,颍河及泉河均为通航河流,线路路径长约km.本阶段水文气象专业的主要工作是:现场踏勘、水文调查、气象调查、收资.主要进行沿线历史洪水调查、洪涝调查、大风及覆冰等气象灾害的调查,收集沿线水利工程设施及规划,附近线路运行情况,线路沿线气象站最大风速、覆冰、气温、雷暴日数等气象资料。

内业工作主要是分析计算水文、气象等设计参数,并分析确定设计气象条件,编制水文气象报告。

本线路经过地区有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观测站,与线路相距较近,具有多年观测统计资料,是本工程气象原始资料的主要来源。

注:报告中水位及高程均为黄海高程系统。

2 沿线水文条件本线路所经地段地貌单元主要为淮北平原区,地形略有起伏,地形总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向行走,经过新陈集西,傅庄,孙营,于龙口以东跨越颍河,继续向南行走,经李集西,后新庄,于张三湾以西跨越泉河,继续向南行走,直至220kV程集变电站。

线路总长约km,跨越颍河、泉河为通航河流。

本线路经过老泉河洼地内涝积水区,主要分布小胡至泉河北岸,原为泉河,后泉河改道后,现为泉河洼地。

据现场查勘及水利部门收资了解到,1954年泉河大洪水时地面淹没水深1.5~2。

0m,可行小船;1975年大水期间,地面有积水,水深一般约1。

0~1。

5m。

在一般年份,泉河洼地地段,存在内涝积水,水深0.5~1.0m,时间较长。

2 水文气象

2  水文气象

2 水文气象2.1 流域概况芙蓉江系乌江水系下游左岸最大的一级支流,位于云贵高原北部边缘的贵州省北部及重庆市南部,地处大娄山脉,在东经107︒~108︒、北纬27︒50'~29︒20'之间。

河流发源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黄视乡石瓮子,由西南向东北流经遵义市绥阳、正安、道真和重庆市彭水、武隆等县,于武隆县江口镇注入乌江,河流全长233.0km,主河道平均坡降2.84‰,全流域面积7399.5km2,其中贵州省境内6859.0km2,占全流域面积的92.7%。

流域水系见图“芙鱼—可研—水文—01”。

芙蓉江流域地势西高东低,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较强切割的中山峡谷型地貌,山体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流域西邻綦江、松坎河,边界高程达1919m,南接湘江,边界高程达1749.5m,东与洪渡河接壤,其边界高程也达1769m,河流入渝与乌江汇合处海拔高程185m,总落差1195m。

芙蓉江流域上游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较平坦,两岸坡度较缓,中下游位于高原向中低山区过渡地段,两岸切割强烈,多高山深涧峡谷,河道两岸悬岩峭壁,奇峰林立,秀美奇异。

干流左右两岸支流分布极不均衡,左岸支流发育,主要有清溪河、三江河、梅江等,右岸较大支流不多,故流域呈西部发育、南北长而东西窄的羽状长方型分布,南北长约160km,东西宽约50km。

芙蓉江水利资源蕴藏丰富,干流已建成正安良坎电站,控制集水面积1740km2,总库容1100万m3,已并网发电。

鱼塘电站坝址位于道真县旧城镇,控制流域面积5335km2,为芙蓉江全流域面积的72.1%,坝址以上河长157.2km,河道平均坡降2.66‰。

下距长坝水文站12.5km。

1990年6月为该工程需要在中下坝址附近设立水位专用站观测水位。

鱼塘坝址上游29km处的沙阡水电站,正在开发之中,控制流域面积3804km2,现已完成可行性研究设计。

2.2 气象芙蓉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生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生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1、校内二校内气象站观测------------------------------------------------51.1、数据收集-------------------------------------------------------------------51.2、数据比测-------------------------------------------------------------------62、船基海上断面观测-------------------------------------------------------72.1、数据收集-------------------------------------------------------------------72.2、数据比测-------------------------------------------------------------------83、陆基海洋监测参观-----------------------------------------------------113.1、观测项目-----------------------------------------------------------------113.1.1 潮汐--------------------------------------------------------------------113.1.2 水温与盐度----------------------------------------------------------113.1.3 悬沙--------------------------------------------------------------------113.1.4 海流--------------------------------------------------------------------123.1.5 自动气象观测站----------------------------------------------------123.1.6 能见度人工观测----------------------------------------------------123.1.7 浮标观测--------------------------------------------------------------1 23.2、数据比测------------------------------------------------------------------123.2.1 数据汇总--------------------------------------------------------------1 24、校内一海水样品分析---------------------------------------------------154.1 数据收集--------------------------------------------------------------------154.2 数据比测--------------------------------------------------------------------164.2.3 误差分析----------------------------------------------------------------164.2.4 实验感受----------------------------------------------------------------165.总结感想--------------------------------------------------------------------------176.致谢--------------------------------------------------------------------------------17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报告1、校内二校内气象站观测时间: 6月27日9:00-11:30地点:上海海洋大学校内气象站(121.8922 °E,30.8808°N)指导老师:林军具体内容:主要对当日上午9:00-11:30期间本地的压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辐射通量等六个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时间间隔为30min。

水利工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报告

水利工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报告

水利工程水文气象数据分析报告一、引言本报告旨在分析水利工程中的水文气象数据,为工程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水文气象数据的分析,可以对水资源的变化、气象条件的演化以及对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从而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确保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的安全。

二、资料与方法1. 数据来源本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包括:- 水文数据:包括水位、流量、雨量等重要指标的监测数据;- 气象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等指标的观测数据。

2. 数据处理方法本次数据分析采用了以下方法:- 统计分析:对水文气象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分析,包括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等;- 趋势分析:通过趋势线拟合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水文气象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估;- 时空分析:通过空间插值和时序插值的方法,对水文气象数据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化进行研究。

三、水文气象数据分析结果1. 水位分析根据所收集到的水位监测数据,对水位的变化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结果显示,在过去三个月中,水位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平均水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

这说明当前水库的蓄水情况良好,但需要继续关注未来的水位变化。

2. 流量分析通过对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和趋势分析,我们发现在过去半年内,流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

冬季时,由于雨量较少,流量较低;而在夏季,受到降雨量增加和山区融雪的影响,流量显著增加。

根据流量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几个月的流量变化趋势,以便合理调度水资源的利用。

3. 雨量分析雨量是水利工程管理中一个关键的因素。

通过对雨量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

最近一次的雨量分析结果显示,雨量在郊区较为集中,而城市中心降雨较少。

这个结果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 气温分析气温是水文气象数据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对气温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气温的季节变化和长期趋势。

最近几年的气温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气温逐渐上升,具有明显的全球变暖趋势。

水文气象

水文气象

2.水文气象2.1流域概况峪塔电站位于慈利县三官寺乡,所在河流为澜潭溪。

澜潭溪为澧水三级支流,发源于慈利县朱家峪,途径桂子园、小塔、水车坪、庆丰、毛家坡,于慈利县三官寺注入澧水二级支流溹水。

澜潭溪流域面积102km2,河流长度15km,河流坡降19.3‰。

澜潭溪上游为张家界大峡谷,境内水土保持较好。

工程所在在流域,在建水利工程较少,主要水利工程为峪塔水库,峪塔水库于1963年10月动工兴建,1970年5月主体工程竣工。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

本次整改的峪塔电站即是将原峪塔电站进行技术改造,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2.2气象慈利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峪塔电站位于慈利县三官寺乡,距慈利县城60km,直接采用慈利县气象站资料。

根据慈利县1961~1995年气象资料统计,期气象特征值如下:慈利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丰沛,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根据慈利县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6.7℃,极端最高气温43.2℃(2013年8月11日),极端最低气温-15.5℃(1977年1月30日)。

平均相对湿度78%,年日照时数1478.2h,年霜期26.3d,多年平均降水量1376.1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51.3mm。

历年瞬时最大风速33.0m/s(1988年10月,同时风向NE),汛期最大风速平均值15.5m/s。

2.3水文基本资料2.3.1水文站基本情况澜潭溪没有设臵水文站,但所在的上一级支流溹水设有水文站一个即:双枫潭水文站,该站前身为静园庵水位站,1955年~1958年观测水位,1959年下迁4km始称双枫潭水文站观测至今,集水面积414km2,是索水控制站,其观测项目有水位、流量。

2.3.2高程系统本次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系统。

双枫潭水文站: 吴淞基面-2.035=85国家高程。

2.4径流2.4.1径流系列索水双枫潭水文站有1959年至今的径流资料,其资料系列较长,包含丰、中、枯水年份,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报告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分析最近一年(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对江河湖泊的水文气象监测数据,旨在更好地了解水域的变化趋势以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本报告将涵盖以下方面的内容:水位变化、水质分析、水文与气象相关性分析以及未来趋势预测。

一、水位变化1.1 江河湖泊水位波动情况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对多个江河湖泊的水位进行了监测。

数据显示,不同水域的水位波动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长江水位波动剧烈,受到季节性降雨和来自上游的融雪水影响,而太湖的水位波动相对较小,主要受到降雨的影响。

1.2 水位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水位的变化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较高的水位可能导致沿岸地区的洪水,引发土壤侵蚀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另一方面,较低的水位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对农业和城市供水造成困扰。

二、水质分析2.1 水质监测指标通过监测多个江河湖泊的水质指标,我们可以评估水域的健康状况。

主要的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磷和总氮等。

2.2 水域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在所监测的江河湖泊中,一些水域的水质状况较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长江中游地区;而部分地区的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某些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和严重富营养化现象。

三、水文与气象相关性分析3.1 雨量与水位之间的关系我们分析了降雨与江河湖泊水位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在多数情况下,降雨量的增加与水位的上升呈正相关。

但是,不同水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湖泊如太湖受到上游来水量的影响比本地降雨更为显著。

3.2 气温与水位之间的关系我们还研究了气温与江河湖泊水位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气温与水位呈现复杂的相关性。

高温可能导致融雪和降雨增加,从而使水位上升。

四、未来趋势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相关趋势分析,我们对未来水文气象变化进行了预测。

我们预计,随着气候变化的持续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部分水域的水位波动可能会增加,水质问题可能会有所恶化。

因此,我们强烈呼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江河湖泊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的健康。

水文气象报告变电

水文气象报告变电

检索号:JN-XZ16008K- A0602-01 中心村项目乃东区日苏~亚堆35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第六卷勘测部分第二册水文气象报告第二分册变电工程(收口版)俊能电力工程江苏有限公司二零一六年六月南京乃东区日苏~亚堆35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总目录第一卷总报告(检索号)JN-XZ16008K-A01第二卷电力系统(检索号)JN-XZ16008K-A02第三卷通信部分(检索号)JN-XZ16008K-A03第四卷变电工程第一册选址报告(检索号)JN-XZ16008K-A0401 第二册亚堆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402 第五卷线路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5第六卷勘测部分第一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一分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变电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601-01 第二分册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线路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601-02 第二册水文气象报告第一分册水文气象报告(变电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602-01 第二分册水文气象报告(线路工程)(检索号)JN-XZ16008K-A0602-02 第七卷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第一册总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检索号:JN-XZ16008K -A0701)第二册系统通信工程投资估算(检索号:JN-XZ16008K -A0702)第三册变电工程投资估算(检索号:JN-XZ16008K -A0703)第四册线路工程投资估算(检索号:JN-XZ16008K -A0704)第五册OPGW工程投资估算(检索号:JN-XZ16008K -A0705)乃东区日苏~亚堆35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第六卷勘测部分第二册水文气象报告第一分册变电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前言 (2)1.1工作过程 (2)1.2遵循或参照的规程规范 (2)1.3工程概况 (2)2工程水文条件 (4)2.1区域水文地理概况 (4)2.2站址防洪防涝 (4)2.3站址供水水源条件 (4)3工程气象条件 (4)3.1区域气候特征 (4)3.2参证气象站概况 (5)3.3一般气候条件 (5)3.4 设计最大风速 (6)3.5导线覆冰及雪压 (7)3.6站区主导风向 (7)4结论与建议 (7)1前言1.1工作过程为了加强西藏自治区电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业主拟建设某变电站工程。

水文分析报告

水文分析报告

水文分析报告1. 简介水文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分析水文数据来评估水资源的可用性、水文过程和水文系统的研究方法。

本报告将介绍水文分析的步骤和一些常用的水文分析方法。

2. 数据收集水文分析的第一步是收集相关的水文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等。

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气象站、水文站、遥感等方式进行。

3. 数据处理一旦数据收集完毕,接下来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

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清洗数据、填补缺失值,并进行必要的数据转换和计算。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插值、异常值检测和曲线拟合等。

4. 数据分析在数据处理完成后,可以进行水文数据的分析。

水文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水文过程和水文系统的特征。

常用的水文分析方法包括频率分析、时序分析和空间分析等。

4.1 频率分析频率分析是根据一系列水文数据的频率分布来评估特定事件的概率。

常用的频率分析方法包括概率密度函数、频率分布函数和重现期分析等。

4.2 时序分析时序分析是分析水文数据的时间变化规律。

常用的时序分析方法包括趋势分析、周期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4.3 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研究水文数据在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包括插值分析、空间关联分析和空间聚类分析等。

5. 结果解释水文分析的最后一步是解释分析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制定水资源管理策略和预测未来的水文变化趋势等。

6. 总结本报告介绍了水文分析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水文分析是评估水资源、水文过程和水文系统的重要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水文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水文特征,为水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注:本文所述水文分析方法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水文气象报告范文

水文气象报告范文

水文气象报告范文一、引言水文气象是研究大气环境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的学科,对于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的水文气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水文气象概况1.雨量情况根据近年的气象数据统计,我国的降雨量呈现出明显的分布不均的特点。

东部地区雨量较丰富,而西北地区则干燥。

同时,降雨强度也日益增大,暴雨、洪水等极端降雨事件频发,给水资源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气温情况近年来,我国的气温呈现出升高的趋势。

特别是城市地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建筑和道路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高温天气频发,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同时也对水资源的供应和用水需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3.湿度情况湿度是衡量空气中水分含量的指标,对于水文过程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大量的湿地面积遭到破坏,湖泊和河流的流量减少,导致湿度下降。

这对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供养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三、问题分析1.水资源的短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日益减少。

特别是干旱地区,供水困难已成为常态,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同时对农业生产和工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

2.水污染的严重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大量增加,导致河流和湖泊的水质恶化,甚至有些地区饮用水源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3.水文灾害的增多由于降雨强度增大,暴雨和洪水事件频发。

这不仅导致了水文灾害的增多,如山洪、泥石流等,还对农田和城市的安全带来了威胁。

四、建议和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关键。

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水资源管理的投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加强对水资源的调度和监测,确保水资源的供应和分配公平合理。

2.推进水污染治理加强水污染治理是保护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建立和完善水污染防治体系,加强企业和居民的环境意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大水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提高水质的监控和治理能力。

水文气象报告

水文气象报告
补给水水源取自长江,取、排水采用差位式布置,上游深取,下游浅排,采用蘑菇型取水头,排水口布置在下游。最大冷却水量为41.54m3/s。
本节高程除注明外均采用黄海高程。
2
长江芜裕河段上起三山河口,下至东梁山,干流长约50km。大拐以上为上段,称大拐弯道段,长约25.3km;大拐以下为下段,河道逐渐展宽,形成分汊,称为裕溪分汊河段。芜湖电厂位于芜裕河道的下段,该段河势可参见图1。
表3.3 -1大通站多年月平均输沙量统计表
时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0.103
0.102
0.152
0.240
0.343
0.403
多年平均输沙率(kg/s)
1130
12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50
5730
11500
16300
时间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多年平均含沙量(kg/m3)
0.698
P=0.1%设计高潮位为12.40m
P=1%设计高潮位为11.44m
P=2%设计高潮位为10.98m
P=5%设计高潮位为10.48m
P=99%校核低潮位为0.12m;
P=97%设计低潮位为0.25m;
多年平均低潮位为2.60m
4
由于拟建电厂南面为铁路,北面为长江大堤,东面为灰堤,西面为四褐山山体,四周汇水均无法进入厂区范围。厂区自建暴雨排水系统可不考虑区域内涝。电厂已委托当地水利部门进行截洪沟的设计。
裕溪汊道的汇流段又是下游马鞍山河段江心洲汊道的分流段,该段受东梁山节点的控制,宏观河势变化不大。

水文气象报告

水文气象报告

目录1. 前言 (1)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执行任务与目的 (1)1.3 勘测技术方案及完成工作量 (1)2线路水文条件 (1)2.1小河子~察北220kV线路 (1)2.2小河子~沽源220kV线路 (4)3气象条件 (5)3.1气象站概况 (6)3.2常规气象条件 (6)4设计风速 (6)4.1气象站设计风速 (6)4.2风压换算系数计算 (6)4.3 线路设计风速确定 (6)5导线覆冰 (7)5.1覆冰成因 (7)5.2 覆冰调查 (7)5.3线路沿线最大导线标准覆冰厚度确定 (8)6结论与意见 (8)1. 前言1.2执行任务与目的1)查明本工程附近河流的名称、湖泊及水利规划、设施的情况;沿线河流频率为1%的最高洪水位高程;2)立塔河流逐基塔位处频率为3.3%的洪水位和最大垂线平均流速、一次洪水最大冲刷深度、河中漂浮物大小及其重量;3)河岸两侧立塔处频率为3.3%洪水漫堤后的冲刷范围(堤外安全距离、如果在冲刷范围内,提供水的流速、冲刷深度及水深;4)沿线内涝地区和频率为3.3%的洪水淹没区(包括分洪区、泛洪区、滞洪区) 逐基塔位处的水深与持续时间、当流动水对地表有冲刷时, 还应包括其冲刷深度和流速;5)在河滩上或内涝积水地区逐基塔位的20%的洪水淹没水深;6)沿线季节性河流及冲沟的描述。

1.3 勘测技术方案及完成工作量《水文调查规范》SL196-9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电力工程水文技术规程》DL/T 5084-2012;《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DL/T 5158-2012;《220kV及以下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 5076-2008。

2线路水文条件2.1小河子~察北220kV线路2.1.1葫芦河葫芦河是天然河道,属内陆河,发源于沽源县丰源店村平头梁附近山区,经丰源店、小厂、石头城、庙营子等村,最后入棺材山淖,河长98km,沽源县境内长88 km,流域面积821km2,平均基流0.4m3/s,最大流量为65m3/s(据《沽源县水利志》记载发生在1939年。

水文气象观测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水文气象观测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气象要素能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也能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通过实地观测,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气候和天气系统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活动内容及要求1、通过观测初步学会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熟悉气象观测仪器的使用,同时加深和验证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3、初步学会建立小型气象园的步骤、要求等。

二、活动内容(一)温度的观测一、百叶箱中的温度观测1、百叶箱百叶箱的四边是由两排薄的木板及叶组成,木板向内倾斜成45°角,箱底由三块木板组成,中间一块比边上两块稍高些,箱盖有两层,其间空气能自由流通.百叶箱应具有良好的反辐射能力,故内外均涂以白色,以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

百叶箱应水平牢固地安装在一个高出地面125mm的特别的架子上,箱门对正正北、以避免开箱读数时太阳辐射的干扰。

2、百叶箱内仪器安装百叶箱内各仪器都安置在箱内特别的铁架上,干湿球温度应垂直固定在铁架的两端,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面据地面1.5米,湿球的下方是一个带盖的水盂,水盂固定在铁架下面的横梁上,盂口离湿球约3cm,湿球纱布通过杯盖的狭缝引入盂内,侵入水中。

最高温度表应水平放置在铁架下面横梁上的铁钩上,最高温度表放在较高的一对横钩上, 球部稍向下倾斜。

最低温度表放在稍低的一对横钩上,球部稍向上倾斜。

百叶箱内外应保持清洁,大雨、大雪后,要及时将箱内的雨水擦干净,以免影响记录的正确性。

3、温度表的观测观测程序,先读干球,后读湿球。

记录后复读干球和湿球温度,然后读最高、最低温度,复读记录后,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放回最高温度表时应先放球部后放头部。

(二)风的观测空气的水平运动叫风。

空气的水平运动既有风向和风速两项。

风向指风的来向,用十六向来表示,通常以符号来表示,如:N、SSE 等.风速是指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水平距离,通常以米/秒表示,有时也用公里/小时,日常用风力等级来表示.测定风向风速的方法通常用电接风向标和风速仪来测量。

罗平水文分析报告

罗平水文分析报告

罗平水文分析报告1. 引言罗平是一个位于中国云南省的县级市,地处云贵高原的中部。

该地区的水文资源对于当地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罗平的水文情况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水文概况2.1 雨量罗平地区的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每年4月至9月是雨季,降雨量较多;而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雨量相对较少。

根据历史气象数据,年均降雨量约为1200毫米。

2.2 水系罗平地区的水系主要由三江流域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河流是红河。

红河是云南省的重要支流,对水库灌溉、发电和渔业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小溪和湖泊分布在整个地区。

2.3 地下水罗平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丰富。

研究表明,该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来自于降雨渗入地下层和河流渗透。

地下水不仅满足当地农业和居民的用水需求,还被用于工业生产和农田灌溉。

3. 水资源利用与管理3.1 农业用水农业是罗平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当地农民依赖降雨和地下水灌溉农田,种植大米、小麦、玉米等作物。

然而,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和水资源供需的不平衡,农业用水面临一定的挑战。

3.2 工业用水罗平地区的工业发展日益壮大,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工业用水主要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和供水等方面。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当地政府已经开始推行节水技术,并加强工业用水的管理。

3.3 居民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方面。

罗平市的供水主要依赖于红河和地下水。

为了改善供水质量和稳定供水量,当地政府已进行了数项供水设施的改造和提升工程。

4. 水环境保护与治理4.1 水污染治理随着工业和农业活动的增加,罗平地区的水污染问题逐渐显现。

主要污染物包括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和生活污水。

为了改善水质,政府加强了对工业和农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并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4.2 水资源保护为了保护罗平地区的水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水利局气象研判报告范文

水利局气象研判报告范文

水利局气象研判报告范文尊敬的领导:根据最新的气象数据分析和研判,我局组织编写了这份水利局气象研判报告,以期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气候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为水利工作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气候态势分析当前,我国正处于夏季的高温多雨季节。

根据气象数据分析,未来一周内,大部分地区将继续受到高温的影响,气温将持续偏高,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的高温天气较为明显。

同时,受到季风气流的影响,南方地区将有较多的降雨活动,局部地区可能出现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现象。

二、水文情况分析目前,全国主要江河湖泊水位总体较正常年份略高,但尚未出现超警戒水位情况。

受到高温和降雨的共同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涝灾,特别是沿海地区和江河湖泊流域。

同时,山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需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水利工作建议1. 加强防汛抗灾工作。

根据不同地区的降雨情况,及时调整防汛预案,加强河道疏浚、堤防巡查和排涝工作,确保堤防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预警和监测工作,及时转移危险区域人员,降低灾害发生的风险。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面对高温天气和降雨过程,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管理,充分利用降雨水资源,加强雨水收集和储存工作,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供水安全。

3. 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

要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群众注意防范,减少灾害的发生。

4.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气象知识宣传,提高群众的气象科学素质和防灾意识,增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以上是本次水利局气象研判报告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的决策工作有所帮助。

我们将继续关注气象变化,及时进行研判和报告,为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科学支持。

谢谢!水利局气象研判小组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水文气象报告

水文气象报告

水文气象报告水是人和自然界生命的基础,气象则是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水文气象报告就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文和气象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为人们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和水文信息,用于指导人们安排生产生活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一、水文方面1、水文简介水文是研究水文循环和水资源的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水文气象报告中的水文部分主要针对江河、湖泊、水库、地下水、海洋等水体进行监测和分析。

水文监测包括水位、水温、流量、降水、土壤水分等。

尤其水位、流量数据对于防洪排涝、水电开发、水资源配置及突发性事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水文监测情况本季度,主要监测河流、湖泊、水库水位、流量、地下水、陆地和海洋水位状况。

其中,河流主要受到降雨和地貌的影响,水位和流量有所上升,但整体处于正常水平。

湖泊、水库水位普遍处于高位,流量较大,监测到部分蓄水区域库水位达到警戒线以上,需要密切关注。

地下水总体处于较低水位状态,需关注地下水开采情况,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陆地和海洋水位略微上升,但在合理范围内,对港口和海上作业影响不大。

3、水文风险预警本季度水文方面出现了降雨异常、洪涝灾害等风险事件,需要及时调整灾备预案和应急救援力量。

未来1-3个月,预计出现洪涝、水库蓄水等水文灾害风险,需要加强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置。

二、气象方面1、气象简介气象是研究大气物理、天气规律和气象变化的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科学。

气象监测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降水等指标。

其中,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气象最为核心的指标。

2、气象监测情况本季度,主要监测气温、湿度、风速、气压和降水状况。

气温较为适宜,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舒适的气象状态。

湿度、风速、气压波动较小,没有出现明显异常情况。

而降水方面,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较多的情况,特别是中南部地区,局部地区出现过极端降雨现象,可能引发暴雨和洪水等极端天气事件,需要加强应急预案和灾后处理。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生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生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生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目录1、校内二校内气象站观测------------------------------------------------51.1、数据收集-------------------------------------------------------------------51.2、数据比测-------------------------------------------------------------------62、船基海上断面观测-------------------------------------------------------72.1、数据收集-------------------------------------------------------------------72.2、数据比测-------------------------------------------------------------------83、陆基海洋监测参观-----------------------------------------------------113.1、观测项目-----------------------------------------------------------------113.1.1 潮汐--------------------------------------------------------------------113.1.2 水温与盐度----------------------------------------------------------113.1.3 悬沙--------------------------------------------------------------------113.1.4 海流--------------------------------------------------------------------123.1.5 自动气象观测站----------------------------------------------------123.1.6 能见度人工观测----------------------------------------------------123.1.7 浮标观测--------------------------------------------------------------123.2、数据比测------------------------------------------------------------------123.2.1 数据汇总--------------------------------------------------------------124、校内一海水样品分析---------------------------------------------------154.1 数据收集--------------------------------------------------------------------154.2 数据比测--------------------------------------------------------------------164.2.3 误差分析----------------------------------------------------------------164.2.4 实验感受----------------------------------------------------------------165.总结感想--------------------------------------------------------------------------176.致谢--------------------------------------------------------------------------------17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与观测实习报告1、校内二校内气象站观测时间: 6月27日9:00-11:30地点:上海海洋大学校内气象站(121.8922 °E,30.8808°N)指导老师:林军具体内容:主要对当日上午9:00-11:30期间本地的压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辐射通量等六个气象要素进行观测,时间间隔为30min。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在此报告中,我们将对江河湖泊的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其中的趋势和规律。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体的状态、变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以便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我们的水资源。

数据概述我们所分析的数据包含了一定时期内对江河湖泊进行的水文气象监测数据。

具体包括水位、流量、水温、溶解氧含量以及气象因素等多个指标的数据记录。

下面是我们针对这些指标的数据进行的分析和总结。

水位和流量趋势我们首先关注水位和流量这两个与江河湖泊水体变化密切相关的指标。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趋势:1. 季节性变化:水位和流量在不同季节会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在雨季期间,水位和流量通常会显著增加,而在旱季则会相对较低。

2. 长期趋势:通过对多年数据的比较,我们发现了水位和流量存在一定的长期趋势。

这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3. 突发性事件:有时,突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等)会导致水位和流量的剧烈变化,这对当地生态和人类活动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水温、溶解氧含量及其影响因素除了水位和流量,水温和溶解氧含量也是衡量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对这些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及其影响因素:1. 季节性变化:水温通常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溶解氧含量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有所波动。

2. 水域类型:不同类型的水域(如湖泊、江河、水库等)对水温和溶解氧含量会有不同的影响。

相对封闭的湖泊通常具有较高的水温和溶解氧含量,而江河则受到河流水量和水流速度的影响。

3. 污染物排放:水体中的污染物排放对水温和溶解氧含量有直接影响。

过量的污染物排放会导致水温上升、溶解氧含量下降,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生存和水资源的可用性。

气象因素的影响除了对水文指标进行分析,我们还研究了气象因素对江河湖泊的影响。

以下是我们得出的结论:1. 降水量:降水量是决定水位和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

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质量评估报告一、引言江河湖泊的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对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数据的质量成为一项必要的工作。

本报告旨在对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并提供相关的分析和建议。

二、数据来源本次评估所采用的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水文气象监测站点,包括流量、水位、降雨量、蒸发量等指标的观测数据。

这些数据的收集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人工观测来完成的,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三、数据质量评估指标为了评估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 准确性:数据的准确性是评估其质量的关键。

我们通过与其他站点进行比较,计算观测数据间的差异和误差,以评估数据的准确性。

2. 完整性:数据的完整性反映了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我们对观测站点的数据进行了连续性分析,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3. 一致性:数据的一致性反映了监测过程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通过对同一站点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我们评估了数据的一致性。

4. 可靠性:数据的可靠性反映了监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通过评估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数据的稳定性来评估其可靠性。

四、数据质量评估结果根据以上评估指标,我们对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估,并得出以下结果:1. 准确性评估:观测数据与其他站点数据的比较结果显示,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误差范围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2. 完整性评估:连续性分析显示,观测站点的数据具有较高的完整性,未出现较长时间的数据缺失情况。

3. 一致性评估:对同一站点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后,数据的一致性较好,表明监测过程中保持了较好的一致性。

4. 可靠性评估:设备的工作状况和数据的稳定性评估结果良好,表明监测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江河湖泊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质量评估结果整体较好,可满足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气象水文

气象水文

1气象水文1.1流域概况1.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1/4600,1.1.215km2(桩号积为长10.5km,在青年乡河崔(桩号4+900)汇入汾河,流域面积31 km2,流量Q=25m3/s,其断面以上流域面积为122km2。

图2-1 召陵区汾河流域水系图1.2河道概况汾河在1972年按五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了疏浚,设计流量为150m3/s。

汾河现有河道长28.5Km,桥梁25座,涵闸1座,下游有7Km长(桩号0+000~7+000)堤防,高2.2-2.5m,顶宽2.5-3m,内外坡比1:2。

现经运行二十多年,河道连年淤积,过水断面减小,无法保证区域内涝水及时排出,造成流域内涝灾现象十分严重。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8-2005年出现年均13.5万亩涝灾现象,2000年近5.5万亩耕地绝收。

1.31.3.114.6℃霜期 1.35,月份最小为2.2 m/s,瞬间最大风速为25 m/s,一般风速不超过3.4m/s。

1.3.2暴雨特征汾河流域冷暖气团交替非常频繁。

当夏季风的暖气流登陆北上,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形成锋面雨。

降水范围大,常常形成沿锋而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

随着锋面平均位置的季节移动,降水带的位置也移动。

汾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很不均匀,灾害性天气较多,经常发生春旱秋涝,旱涝交替的现象。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802.7mm,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份)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2.2%,3-5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21.1%,10月至次年2月为年降水量的16.7%。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据1952—1986年水质料统计,最大年降水量为最小年降水量的3.78倍。

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很少。

1.3.3洪水特性在151.41.4.12.4.1.1称Cv值,取22.4.1.2设计洪峰流量汾河流域较小,召陵区水系无实测水文资料,故本次规划采用平原区排水模数公式进行洪水分析。

75.0aKRF Q (2-1)式中:Q —设计洪峰,m 3/s ;K —峰量系数,取0.035;F —汇水面积,km 2;(在1/50000地形图上量取)R —设计净雨(mm ),由《图集》,河南省平原区降雨径流关系P+P a ~R其他桩号及汇流面积、设计洪水成果见表2.4-4。

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

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分析结果和建议,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规划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节将介绍本次数据分析的目的和方法。

二、数据整理与处理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获取的水文气象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首先,将对数据进行筛选,剔除异常和缺失值。

然后,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三、水文数据分析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对水文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将分析水文站点的空间分布情况,以便了解监测网络的覆盖范围。

然后,将对水位、流量等水文要素进行趋势分析,以揭示水文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此外,还将对水文数据进行周期性分析,以发现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等周期性因素。

四、气象数据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气象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气象站点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以了解监测网络的覆盖情况。

然后,我们将对降水、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趋势分析,以揭示气象变化的规律和趋势。

此外,还将对气象数据进行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等周期性分析。

五、水文气象关联分析在本节中,我们将对水文和气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

通过比较水文要素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可以评估气象因素对水文变化的影响程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水文和气象要素之间的数学模型,以便进行预测和预报。

六、结果与讨论本节将呈现分析结果,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我们将对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并与前期的研究和现有的理论模型进行比较。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分析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在本节中,我们将总结本次水文气象监测数据分析的主要结果和发现,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同时,我们还将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数据采集的改进提出建议。

八、参考文献在本节中,我们将列出本次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源和参考文献。

通过对水文气象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文气象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前言2 沿线水文条件3 河流跨越3.1 颍河3.2 泉河4 设计气象条件选择4.1 气象站及气候概况4.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4.3 导线覆冰取值4.4 气温及雷暴日数5 结语1 前言工程,为一新建工程,该工程主要为电气化铁路配套的110kV太和牵引站供电。

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终止与在建的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路径走向主要向南方向,分别跨越颍河及泉河,颍河及泉河均为通航河流,线路路径长约km。

本阶段水文气象专业的主要工作是:现场踏勘、水文调查、气象调查、收资。

主要进行沿线历史洪水调查、洪涝调查、大风及覆冰等气象灾害的调查,收集沿线水利工程设施及规划,附近线路运行情况,线路沿线气象站最大风速、覆冰、气温、雷暴日数等气象资料。

内业工作主要是分析计算水文、气象等设计参数,并分析确定设计气象条件,编制水文气象报告。

本线路经过地区有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观测站,与线路相距较近,具有多年观测统计资料,是本工程气象原始资料的主要来源。

注:报告中水位及高程均为黄海高程系统。

2 沿线水文条件本线路所经地段地貌单元主要为淮北平原区,地形略有起伏,地形总趋势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本线路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向行走,经过新陈集西,傅庄,孙营,于龙口以东跨越颍河,继续向南行走,经李集西,后新庄,于张三湾以西跨越泉河,继续向南行走,直至220kV程集变电站。

线路总长约km,跨越颍河、泉河为通航河流。

本线路经过老泉河洼地内涝积水区,主要分布小胡至泉河北岸,原为泉河,后泉河改道后,现为泉河洼地。

据现场查勘及水利部门收资了解到,1954年泉河大洪水时地面淹没水深1.5~2.0m,可行小船;1975年大水期间,地面有积水,水深一般约1.0~1.5m。

在一般年份,泉河洼地地段,存在内涝积水,水深0.5~1.0m,时间较长。

本线路沿线经过一些小的沟渠,如柳青沟柳河等,它们分别汇入颍河或泉河,主要起到排泄内涝积水的作用,目前无大的整治规划,其最高水位建议按现状堤顶高程确定。

本线路经过一些小的排涝及灌溉沟渠,线路立塔位置只要留有一定的距离即可。

3河流跨越3.1 颍河颍河又称沙颍河,为淮河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伏牛山脉,流经豫皖两省,于颍上县沫河口入淮河,因上游分为颍河、沙河两支,在周口市汇合后称沙颍河,周口以上为上游,周口至阜阳市为中游,阜阳至入淮口为下游。

颍河全长620km,其中河南省境内长410km,安徽省阜阳市境内长210 km,流域面积约36651km2。

颍河干流自解放后先后建成了周口闸、槐店闸、阜阳闸和颍上闸四级控制,拦河蓄水,为工农业用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本线路于龙口以东跨越颍河,跨越处河道微弯,河道两岸堤距约500m,跨越处堤防已加高加固。

考虑堤防防洪要求,建议在离堤脚30m以外立塔。

查阅安徽省航道整编资料,颍河为通航河流,通航等级为4级,最高通航水位33.97m,最大船舶水上空载高度16m。

涉及通航的有关数据以安徽省港航管理局的函复资料为准。

3.1 泉河泉河是淮河一级支流颍河右岸支流,其上游泥河口以上称汾河,以下称泉河,故有汾泉河的统称。

泉河源出河南省郾城县邵陵岗,流经郾城、商水、项城、沈邱,至豫、皖省界武沟口(泉右),进入安徽临泉县境,东南方向流经界首市境南缘、临泉县城北、杨桥镇北、大田集北,至阜阳市三里湾颍河右岸,在颍河闸上游300m处注入颍河。

泉河河道全长243km,其中安徽境内93.6km;流域面积5260km2,其中安徽境内1990km2。

线路跨越处泉河大堤为3级堤防,设计堤顶高程按20年一遇设计水位(33.44m)加超高1.5m确定,两岸堤防堤顶高程为34.94m,堤内外边坡均为1∶3,堤顶宽4m。

现状堤防标准不足,按泉河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左右堤防均在堤外坡按边坡1∶3加高培厚。

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自2006年开始逐步按《安徽省阜阳市汾泉河初步治理工程总体初步设计书(修订本)》设计标准实施,目前工程已实施完成。

查阅安徽省航道整编资料及参照附近工程跨河资料,泉河为通航河流,通航等级为6级,最高通航水位为5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即31.30m,最大船舶空载高度14m。

涉及通航的有关数据以安徽省港航管理局的函复资料为准。

4 设计气象条件选择4.1 气象站及气候概况本线路路径在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与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相距较近,设计气象的选择主要根据上述气象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计算成果,并参考了附近已建的110kV输电线路气象资料,综合分析确定。

阜阳市气象站位于阜阳市区。

阜阳市气象站于1953年建立,建立后曾四次改变测站位置,但变化都不大,资料统计时作统一处理。

现气象台位置在北纬32°56',东经115°50',观测场海拔高度约30.6m。

太和县气象站位于太和县北门外"郊区",始建于1959年1月,北纬33°10′,东经115°43′,至今未移动站址,观测场海拔高度33.0m。

观测场地形平坦开阔,四周无大型障碍物。

气候特征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4.2 设计最大风速取值本线路选取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历年实测最大风速资料进行统计计算,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设计最大风速的取值。

阜阳市气象站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年限为1953~2003年,共51年,其中1953~1970年为定时观测资料,1971~2003年为自记观测资料。

对上述定时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及观测方式换算,自记观测资料须进行高度换算。

通过上述两次换算得到阜阳市气象站1953~2003年历年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进行经验频率计算,分别按P-Ⅲ型和极值Ⅰ型进行数理统计,得30年一遇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为26.1m/s。

太和县气象站最大风速统计资料年限为1959~2005年,共47年,其中1959~1978年为定时观测资料,1979~2005年为自记观测资料。

对上述定时观测资料需进行高度及观测方式换算,自记观测资料需进行高度换算。

通过上述两次换算得到太和县气象站1959~2005年历年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最大风速,进行经验频率计算,按极值Ⅰ型进行数理统计,得30年一遇离地10m高设计最大风速为24.3m/s。

本线路路径位于平原区,地形平坦开阔,无特殊地貌,气象气候条件相同,属同一气候区。

附近已建的110kV、220kV送电线路设计最大风速都取用25m/s(15年一遇15m高),运行安全可靠。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本线路的设计最大风速取值结合气象站的设计风速计算结果及路径走向的地形地貌条件,并参照附近已建线路工程设计风速的取值综合选定,建议取值为25m/s。

大风同时气温-5℃。

4.3 导线覆冰取值本线路附近阜阳市及太和县气象站无完整的导线覆冰观测资料,无法进行设计冰厚的统计分析计算。

根据现场调查及气象部门收资,沿线覆冰以雨淞为主,其次是雾淞及冻结雪。

据阜阳地区气候统计资料,阜阳地区曾于1987年1月2日~3日出现过一次较大的雨淞,在长为1m、直径为4mm的导线上,覆冰量136g,直径64mm,换算成标准冰厚为5.22mm (比重0.9g/cm3),据考证,该次覆冰给部分地区造成重大灾害,造成低压电力线断杆、断线,邮电线路损失更大。

根据安徽境内各气象站覆冰观测情况分析,平地具有较完整覆冰资料的气象站主要有:寿县气象站(海拔高度22.7m)、砀山县气象站(海拔高度43.2m)。

寿县、砀山县气象站作为平地代表站,根据历年实测导线最大覆冰资料进行换算及统计分析得出30年一遇设计冰厚为:寿县站5.33mm,砀山站7.40mm。

安徽境内其它气象站覆冰资料不完整,其标准冰厚实测最大值为:寿县站5.60mm,亳州站4.50mm,宿州站8.01mm,阜阳站5.22mm,蚌埠站11.47mm。

根据本线路路径,属平原区地貌,30年一遇设计冰厚取值范围为5~10mm。

根据上述分析并参照附近已建线路覆冰取值,综合分析后确定本线路设计冰厚取值为10mm,冰的密度为0.9g/cm3。

4.4 气温及雷暴日数根据阜阳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气温及雷暴日数如下: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4℃(1953年6月20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0.4℃(1969年2月15日)历年平均气温:15.0℃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57天(1963年)历年平均雷暴日数:31.9天根据太和县气象站历年统计资料,气温及雷暴日数如下: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1.4℃(1988年7月19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1.3℃(1969年2月5日)历年平均气温:14.7℃历年最多年雷暴日数:51天(1963年)历年平均雷暴日数:32.0天5 结语工程,拟选路径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及所属太和县境内,线路起自110kV太和牵引站,终止与在建的220kV程集变电站,线路路径走向主要向南方向。

分别跨越颍河及泉河,颍河及泉河均为通航河流,线路行走时要考虑对通行船只的影响。

本线路经过老泉河洼地内涝积水区,主要分布小胡至泉河北岸,原为泉河,后泉河改道后,现为泉河洼地。

据现场查勘及水利部门收资了解到,1954年泉河大洪水时地面淹没水深1.5~2.0m,可行小船;1975年大水期间,地面有积水,水深一般约1.0~1.5m。

在一般年份,泉河洼地地段,存在内涝积水,水深0.5~1.0m,时间较长。

本线路沿线经过一些小的沟渠,如柳青沟柳河等,它们分别汇入颍河或泉河,主要起到排泄内涝积水的作用,目前无大的整治规划,其最高水位建议按现状堤顶高程确定。

本线路经过一些小的排涝及灌溉沟渠,线路立塔位置只要留有一定的距离即可。

本线路的设计气象条件建议全线按2510气象区设计(最大风速为30年一遇离地10m高自记10min平均值),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0℃,平均气温+15℃,雷暴日数40天。

110kV太和牵引站~程集变线路工程可研水文气象报告工程可研水文气象报告第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