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农耕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耕节庆的关系
中国二十四节气与传统农耕节庆的关系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而二十四节气则是中国人民独特的时间观念和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太阳的位置和地理条件所确定的一年四季的划分,它不仅反映了农作物的生长变化,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情。
在中国的传统农耕社会中,二十四节气与各种传统农耕节庆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农耕文化。
第一节:立春与春耕准备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也最早的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开始。
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立春不仅是表示进入新年的开始,也是春耕准备的重要节点。
立春之后,农民开始计划并筹备春耕所需的各种工具和资源,比如耕牛、农具、种子等。
这期间,农民还会祭祀土地神、祖先和神仙,祈求农作物丰收和家庭繁荣。
同时,各地还会举行传统的祈福仪式和庙会活动,增加节日氛围。
第二节:雨水与灌溉农业雨水是中国农耕文化中象征着水源充沛和农作物成长的节气。
在雨水节气中,农地终于能得到充足的降雨,这对于灌溉农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古代农民会在雨水节气来临之际对水神进行祭祀,祈求雨水的及时降临和充沛。
与此同时,农民也会检查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确保农地能够得到良好的灌溉条件。
雨水节气也是一些地方举办水上娱乐活动或龙舟比赛的好时机,增加民众的娱乐和乐观情绪。
第三节:春分与传统祭祀春分是农历春天分的中间点,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昼夜平分的时间。
在中国的农耕文化中,春分是一个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
农民会前往田地,祭祀土地神,感谢神灵的保佑和丰收祝福。
在祭祀活动中,农民会燃烧香烛,献上供品,并进行跳舞、歌唱等民俗表演。
春分节气也是一些地方举办庙会和民间艺术活动的好时机,不仅增加了人们的娱乐方式,也是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途径。
第四节:谷雨与农作物生长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表示春天即将结束,夏季即将来临的重要标志。
在谷雨期间,人们注重保护作物,特别是旱田作物的灌溉和田间管理。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
清明
4月5~6日
气暖天晴,草木返青,小麦拔节,作物播种,小麦灌水。
6
谷雨
4月20~21日
降水增加,播种完成,小麦春灌。
7
立夏
5月5~6日
水热充足,万物生长,病虫滋生,中耕除草,田间管理,病虫防治。
8
小满
5月21~22日
麦籽饱满,夏粮成熟,田间管理,夏收准备,防旱防风。
9
芒种
6月6~7日
小麦成熟,越早夏播,田间管理,灌水追肥。
10
夏至
6月21~22日
白昼最长,炎夏将至,选苗定植,中耕除草,整枝防病。
11
小暑
7月7~8日
天气转热,棉花盛期,中耕除草,整枝打杈,防病防害。
12
大暑
7月23~24日
天气最热,谷物开花,田间管理。
13
立秋
8月7~8日
水热减少,作物敛成,禾谷成熟,庄稼收获。
14
处暑
8月23~24日
炎夏将过,天气转凉,谷物成熟,晚秋管理。
15
白露
9月8~9日
水汽凝结,作物成熟,秋收大忙,收获贮藏,送粪翻耕,整地种麦。
16
秋分
9月23~24日
叶黄脱落,气温降低,小麦播种。
17
寒露
1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8~9日
气温更低,露水更多,麦播结束。
18
霜降
10月23~24日
气温至零,水气成霜,根里收获,土地秋耕。
19
立冬
11月7~8日
水热不良,万物枯老,土壤未冻,土地秋耕,越冬管理,粮果贮藏。
二十四节气所对应的农耕活动
序号
节气
日期
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体现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体现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十四节气作为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时间划分方式,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农耕方式、农事活动、生活习俗等角度论述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农耕文化中的体现。
一、农耕方式的变迁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农耕方式的变迁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连。
二十四节气根据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的自转,准确地划分了一年的时间,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古代农耕社会中,农民们将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方式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
比如,在立春时期,农民会开始准备春耕工作,而在谷雨时期,他们则开始进行水稻的管理和灌溉等工作。
二十四节气的精确划分使得农民能够更好地把握农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季节。
二、农事活动与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农耕文化中对农事活动的安排起着重要的作用。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农事活动,体现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统和智慧。
1. 春季节气春季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春标志着农历的新年开始,农民开始准备春耕工作,犁地、播种等活动开始展开。
雨水时期农民会加强排水工作,以应对春季多雨的天气。
惊蛰时期农民会开始进行田地的松土、补充养分等工作。
春分是收获春季庄稼的时候,清明则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而谷雨时期,则是开始进行水稻的管理和灌溉工作。
2. 夏季节气夏季节气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在立夏时期,农民会开始田间管理工作,如修剪草木、除草除虫等。
小满是收获小麦的时候,芒种则是开始丰收并整理麦田。
夏至是全年日照最长的一天,农民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高温作物的管理。
小暑和大暑时期,农民会加强对田地的水分管理和作物保护,以应对高温季节的问题。
3. 秋季节气秋季节气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立秋时期,农民会开始进行秋耕秋播等工作。
处暑时期,农民会积极进行丰收工作,如收割庄稼、晾晒谷物等。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农耕经验的总结
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农耕经验的总结在中国古代,农耕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们依据自然界的变化,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的时间单位,不仅仅是对气候的划分,更是对农事活动的指引。
通过对农耕经验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二十四节气对中国农耕的重要意义。
本文将概述中国古代农耕经验的总结,从而展现二十四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一、立春-谋划春耕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阳气开始复苏,万物开始抽芽生长。
古人认为,立春是农耕计划的起点,农民们要谋划春耕的内容、时间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
在这个阶段,农民们开始进行田间的整理、施肥、翻耕等工作,为春耕做好准备。
二、雨水-合理利用水源雨水时节,降水增加,这会带来一定的灌溉条件。
古人认为雨水是春季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合理利用水源。
在此期间,农民们会开始除草、松土,并适时灌溉,保证春季农作物的迅速发芽。
三、惊蛰-抓紧除虫防病惊蛰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暖,大地复苏。
同时春季也是虫害和病害的高发期,农民们会抓紧时间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保障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四、春分-合理选种春分是春季的中点,此时白昼和黑夜等长,温度适宜,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
古人认为,在春分时节选种合适的农作物,尤其是一些早熟、抗旱的作物,能够增加产量,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
五、清明-病虫害的防治清明时节,春季已进入稳定的生长期,病虫害将成为主要威胁。
古人认为清明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农民们要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
六、谷雨-关键时期的灌溉谷雨时节,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是夏季的前奏。
此时,作物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农民们要加强对田地的灌溉管理,保证作物有足够的水分来支持茁壮成长。
七、立夏-合理施肥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此时土地的温度逐渐升高。
古人认为,在此期间要进行合理施肥,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并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八、小满-及时除去杂草小满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农作物开始抽穗。
节气与农耕有什么关联
节气与农耕有什么关联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有着密切的关联。
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标志着一年中的节令和季节,对于农耕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农耕时代,农民们会根据二十四节气的不同季节,进行不同的农耕活动,如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等。
其次,二十四节气还反映了自然界的基本规律,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春分和秋分是昼夜等长的日子,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春分前后,气温逐渐升高,土壤解冻,是春耕的最佳时期;在秋分前后,气温逐渐降低,农作物成熟,是秋收的最佳时期。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包含了丰富的民俗事象,如春社、秋社、清明祭祖等,这些民俗活动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
例如,春社是祈求丰收的活动,反映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渴望;秋社是庆祝丰收的活动,反映了农民们对于丰收的喜悦。
总之,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有着密切的关联,它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象征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
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农耕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二十四节气是农民生活中的重要指导。
随着季节的更替,不同的节气对应着不同的农事活动,这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下面将详细介绍二十四节气与相应的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概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时长约两周。
这些节气既反映了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也指导着农事活动,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大约在每年10月8日左右。
此时气温已经开始下降,但还未达到寒冷的程度。
正值秋季收获的季节,农民们将收割的庄稼晒干,准备储存。
同时,也是开始收获梨子、柿子等水果的时候。
立冬立冬是冬季的开始,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此时寒冷逐渐加重,民间有“立冬吃栗子”的习俗。
农民们开始为冬季储备足够的食物,同时也要开始修剪果树、修补温室,做好农田的冬季保护措施。
大雪大雪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预示着冬天正式来临。
这个时候正值麦苗长势凋零,为了保护冬季的庄稼,农民们开始在麦地上覆盖草蓆,给庄稼“穿上”一层“棉袄”。
同时还可以进行冬季小麦的插秧,为明年的丰收做准备。
芒种芒种是夏季的开始,正值稻子成熟收割的时候。
这个时候农民们要开始忙碌起来,大规模收割稻谷。
同时,也是番茄、黄瓜、茄子等蔬菜的收获季节,农民们要及时采摘这些蔬菜,保证食物的新鲜。
入梅入梅是中国南方的主要节气,标志着梅雨季节的来临。
农民们要开始注意水稻的灌溉问题,避免水稻因为长时间受潮而枯萎。
此外,也是许多水果开始成熟的时候,比如桃子、荔枝等。
小暑小暑是夏季的一个节气,虽然已经入伏,但气温还不是最高的时候。
此时正值果树开始结果的时候,农民们要及时为果树施肥,保证果树的生长发育。
同时,也是为夏季庄稼防虫、防病的重要时期。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继续完善中)。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的农耕文化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的农耕文化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
本文将通过介绍二十四节气的来历和内容,探讨它与中国农耕文化的紧密联系。
一、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图案、结合物候变化特征,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等长时段。
最早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殷商时期,而后一直延续至今。
1. 初衷和依据二十四节气的创立初衷是为了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因此,它的依据主要是农田耕作所需要的时序变化。
青藏高原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季风的影响,都对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产生了影响,使其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各有特色。
2. 名称和内容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大多与自然环境的变化相关,如“立春”、“芒种”等。
每个节气一般持续约15天左右,包含主要的节日和重要的农事活动。
二、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的联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农田耕作、农民生活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1. 指导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和名称,为农民提供了准确的时间节点,指导农田种植、养殖等农事活动。
例如,“立春”时,农民开始播种春季作物;而到了“芒种”时,农民开始插秧。
二十四节气的存在,使农耕文化更加科学和规范。
2. 纪念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节气与传统节日重叠,成为农耕文化中的重要节日。
例如,“春分”是清明节,“立夏”是端午节,“中秋”是秋分节。
这些节日不仅是农民休息与娱乐的时刻,也是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的重要机会。
3. 促进社会交流与互动二十四节气作为一种独特的时间划分方式,成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符号。
它不仅具有民间传统,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和承认。
每个节气都有独特的习俗和庆祝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得以彼此交流、互动,强化了社会团结和亲情友谊。
4. 彰显中国特色与文化自信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庆祝、传承和记录,代代相传。
它不仅在中国深入人心,也在海外华人社区有一定的影响力。
农耕文化的精髓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的关系
农耕文化的精髓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其中最独特且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内容便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根据太阳运行轨迹和气候变化而确定的一套时间划分系统,其与农业活动息息相关,为农民的生活和农产品的生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农业之间的关系,揭示农耕文化的精髓。
立春,是春季的起点。
立春时气温回升,多种农作物开始播种。
早熟作物可以在此时安全种植,为整个农年的作物生长提供了保证。
雨水,标志着雨水开始增加,适合作物播种和播种后的施肥,有益于作物的吸收养分。
惊蛰,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气温回升,适宜农作物生长,也是春季病虫害发生的前奏,需要做好防治工作。
春分,阳光照射地面的时间与夜晚的时间相等,作物的光合作用达到最佳水平,对种植作物来说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
清明,春季早晨大地湿润,适合干燥地区灌溉,帮助作物生长;也是传统的祭祀节日,农民对土地进行祷告,寄托丰收之望。
谷雨,是播种后适合雨水滋润农田的时间,对于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立夏,孕妇可在立夏时使用及早稳妊退三焦火,农田则进入了忙碌的耕作期,此时需要加强排水和农田管理。
小满,是农作物开始结实的一个关键时间,农民需要加强对作物的管理,保证作物能够正常生长。
芒种,又称麦秋,是割麦的季节。
此时是大豆和绿豆的种植季节,也是茶叶采摘的时候,对于农田施肥和灌溉具有重要意义。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此时阳光照射时间长,适宜作物的光合作用,也是农民进行夏季田间管理的关键节点。
小暑,是气温高、湿度大的时期,对于主要的旱作物来说是一个关键的生长阶段,农民需要加强浇水和田间管理。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农民需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工作,同时也要注意种植作物的防暑。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对于早熟作物的播种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收获季节的开端。
处暑,是温度回笼的时期,可以种植瓜类、豆类等秋季作物,同时也是收割夏季作物的时候。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与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速度的变化、地球公转轨道上的特点,结合气候、自然现象等因素而形成的农历节气,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规律。
而中国传统的农田耕作方式则是以这些节气为基础,根据天时地利人和的原则,合理调配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春種秋收,是中国农民世世代代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农民智慧的结晶,就是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变化,合理安排种植、施肥、耕作等农事活动。
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四个重要的节点。
春分时,昼夜平分,气温适中,适宜作物的生长,农民们会选择适宜的时机播种各种作物;秋分时,昼夜同样平分,但气温开始下降,此时正是庄稼成熟的时候,农民们会在此时将庄稼收割入仓。
农田的耕种也是有一定规范的。
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注重“畜积”和“休耕”,即轮作制度和连作禁制。
农田被合理划分为不同的田块,在不同的时间和季节里进行不同的耕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和土壤养分的流失,保持农田的长期肥力,提高了农田的综合利用效益。
另外,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还注重与自然界的协调。
农民会根据不同的二十四节气来确定农田的灌溉、施肥、除草等工作。
比如在“立春”这一节气后,春季农作物开始生长,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农民们会及时对田地进行灌溉以及施肥,保证庄稼的正常生长。
而在“大雪”这一节气前后,土地进入休耕期,农民们会集中精力进行农田的修整和清理。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农民提供了一个科学、准确的农事时间表,使得农民们能够更好地合理分配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则为二十四节气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指导,使得农事活动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证了农田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田耕作方式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4节气有关的农耕知识
24节气有关的农耕知识24节气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体现。
24节气共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都与农事活动相关。
下面就以24节气为线索,介绍一些与农耕有关的知识。
立春:春耕备耕立春是春季的开端,也是农民开展春耕备耕的时间。
此时气温虽然还很低,但是阳光渐渐变得温暖,土地开始解冻,这是种植春季作物的好时机。
要及时翻耕土地,施肥,为春季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惊蛰:播种时机惊蛰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播种的时机。
此时气温开始回升,土地渐渐变暖,适合种植早熟作物,如小麦、大豆、玉米等。
在此期间要注意及时播种,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的发芽生长。
清明:祭祖、整治田园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也是重要的农耕节日。
此时,天气温暖,万物复苏,适合进行整治田园的工作。
可以清理杂草,修剪果树,搭建蔬菜支架等。
同时,也要进行祭祖活动,祈求来年丰收。
立夏:夏季耕种立夏是夏季的开始,也是夏季耕种的重要时间节点。
此时气温已经升高,土地开始干燥,适合种植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豆类等。
要及时翻耕土地,施肥,保持土壤湿润,为夏季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小满:灌溉、除草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农民进行灌溉、除草的时机。
此时气温已经上升,土地变得干燥,需要及时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同时,也要进行除草工作,防止杂草对作物的危害。
立秋:收获季节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也是收获季节的开始。
此时气温开始下降,秋风乍起,是收获的好时机。
要及时收割夏季作物,如水稻、玉米、豆类等。
同时,也要开始种植秋季作物,如小麦、油菜等。
白露:收获、晾晒白露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收获的重要时间节点。
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变得干爽,适合进行收获、晾晒工作。
要及时将收获的作物晾晒,防止霉变,保持作物品质。
立冬:冬季耕种立冬是冬季的开始,也是冬季耕种的重要时间节点。
此时气温已经下降,土地开始冻结,适合进行冬季耕种。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气都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
本文将以详细的方式介绍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及其背后的农耕文化。
立春:立春是农历的开始,标志着春天的到来。
立春这一天,农民开始了新一年的农事活动。
他们会祭祀神灵,祈求丰收和平安。
在农事上,农民开始准备土地,犁地播种,大力开展春季耕作。
雨水:雨水是春季耕作的关键节点。
在此节气中,农民注重田地的排水,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他们还会播种早春作物,如小麦、草莓等。
惊蛰:惊蛰之后,春雷开始响起,春天的气息扩散开来。
这时农民会开始播种燕麦、豌豆等早春禾本科植物,同时在地里挖渠帮助水流更好地分布。
春分:春分是昼夜时间相等的节点,也是农民播种作物的重要时间。
这一天,农民会集体外出,共同进行庄稼的灌溉和管理。
他们相信,好的开始会带来好的结果。
清明:清明是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农事活动的关键时刻。
农民会祭拜祖先,而后进行归山修整,清理田地和农舍。
清明节还是踏青的好时光,人们外出郊游观景,欣赏春天的美景。
谷雨:谷雨节气是辅助作物生长的重要节点。
这一天,农民会更加注重田地的管理,创造适宜的湿度条件来促进庄稼的生长。
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也是夏季农事的起点。
农民开始播种夏季作物,如玉米、豆类等。
同时,农民也开始开展水稻的种植和田间管理。
小满:小满是庄稼长势最好的时刻,作物开始茁壮成长。
农民会加强田间管理,进行定时浇水和追肥。
此时还可以采摘草莓、樱桃等水果。
芒种:芒种是夏季收割的开始,也是水稻孕穗的重要节点。
农民会加强对水稻的田间管理,确保水稻的顺利生长。
同时也会开始收割小麦、油菜等作物。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农民会在这一天采摘草莓、桑葚等水果,同时还会收割谷物。
小暑:小暑是夏季农事的关键节点。
此时农民会收获大量的水果和蔬菜,例如西瓜、黄瓜等。
还会进行大量的草木繁殖和花卉修剪。
大暑:大暑是夏季最炎热的时刻,也是农民最忙碌的日子。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古以来,中国农民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出一套精妙的节气体系,用以指导农作物的种植和农事活动。
这一体系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时令规律的依据,也凝结了他们对自然界变迁的感悟和敬畏之情。
每年的二十四节气按照天文现象和气候变化进行划分,以农历作为参照。
这些节气包含了许多有关农作物生长和农事活动的重要信息。
例如,立春代表着春季的开始,它意味着农民可以开始播种了;雨水节气则是示意着春天的降水增多,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逐渐优化。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农民通过对这些节气的观察和了解,可以决定何时进行什么农事活动,以获取最佳的生产收益。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还蕴含了中国农耕文化中的哲学思想。
这种划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提供了理论基础。
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个主要节气标志着四个季节的开始,它们被视为四象季节的起始点,代表着宇宙的阴阳变化。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两个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元素。
而五行学说则将世界划分为五种基本元素,即金、木、水、火、土。
每个节气都与五行之一相关联,这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阴阳五行生态系统。
二十四节气的诞生和传承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农民智慧和劳动智慧。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以农民为核心,其灵敏的观察力和丰富的经验为二十四节气的发现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同时,这一节气体系也反映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之心。
在传统农耕社会中,农民们尊崇天地万物,视自然界为己任和神圣存在,因此他们对节气的由来和应用充满了深深的文化内涵。
随着现代农业和科技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在农民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减弱。
然而,它们作为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珍贵的遗产,仍然值得我们保留和传承。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对我们祖先智慧和劳动的纪念,更是一部载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书卷。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季节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季节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的时间划分方式,它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农事活动。
这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季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四个节气是中国农历中的四个重要时刻,它们标志着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开始。
春分时天气渐暖,农民们开始播种;夏至时阳光最长,农作物进入生长的关键期;秋分时白天和夜晚长度相等,农民们开始收获;冬至时天气最冷,农民们展开冬季耕作。
这四个节气的来临标志着中国农耕季节的变化,农民们根据节气的变化来进行种植、养殖和收获。
除了这四个重要的节气,二十四节气还包括其他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节气,如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
立春表示春天的到来,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立夏时天气渐热,农民们开始浇水灌溉;立秋表示秋季的开始,农民们开始收获农作物;立冬时冬天正式开始,农民们开始进行冬季耕作。
这些节气的出现,准确地指导了农民们的农耕活动,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每个季节的农事任务。
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农民们农耕季节的指南,它们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习俗。
例如,每年的立春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这是一种久远的传统,代表了团圆和一年新的开始;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扫墓祭祖,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二十四节气的传统还体现在中国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如元宵节,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小满”,人们会放花灯、猜灯谜,庆祝新一年的到来;重阳节则是“寒露”节气,人们登高、品菊花,祈求健康和长寿。
中国的传统农耕季节与二十四节气密不可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农耕文化。
二十四节气准确地划分了农事活动的时机,帮助农民们实现了丰收;同时,二十四节气也赋予了中国传统农耕季节以更深刻的意义,与人们的生活、习俗和节日庆典紧密相连。
在当代社会,尽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二十四节气仍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精神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习俗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习俗中国传统农耕习俗和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二者在中国农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理解,也体现了中国农耕文化的智慧和传统价值观。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规律而确定的。
每个节气代表了一年中的重要时间节点。
例如,立春、惊蛰、清明和小满等节气分别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夏季的来临、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等。
中国农民凭借这些节气的变化,随时调整农耕活动,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时间。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扫墓节,也是中国农耕文化中与祭祖有关的重要节日之一。
清明节一般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代表了春季的开始。
这一天,人们前往祖先的墓地扫墓,祭拜祖先。
这体现了中国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传统的持续尊重。
与节气相关的农耕习俗也非常丰富多样。
在立春这一节气,人们会举行“踏青”的活动,在乡村或公园里漫步、赏花、野餐。
这象征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在谷雨这一节气,人们会举办“赶山会”活动,即登山迎神。
他们将神像抬到山上,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夏至节气,人们会庆祝“吃夏至饺子”的习俗。
这一习俗源于汉代,人们相信吃饺子可以驱病消灾。
此外,在夏至这天,人们还会在水中放生,以示善行。
这体现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智慧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秋天,人们庆祝秋分节气。
这一天有着丰收感恩的意义,人们会举行丰收感恩祭,献上丰美的食物和酒,表达对大地的感谢之情。
同时,人们还会举办中秋节庆祝活动,包括赏月、吃月饼等传统习俗。
二十四节气和中国传统农耕习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习俗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之一。
它们代表了中国人民对大自然和传统的热爱和尊重。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传统农耕习俗逐渐式微。
然而,这些传统习俗仍然深深扎根于中国农民的心中,并在一些地方得到保留和传承。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关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关系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世代相传。
在这个文化中,二十四节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划分方式,它以太阳的运行和地球的公转为基础,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
这些节气与中国的农耕活动息息相关,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探讨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农耕文化的关系,并分析其在农耕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文化的关系体现在其在农耕生活中的指导作用上。
每一个节气都与农耕活动的变化和需求密切相关。
比如,春分、秋分等节气标志着昼夜平分,农民可以根据这些节气来安排播种、收割等重要的农事活动。
立夏、大暑等节气的到来,也标志着农民们要特别注意种植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二十四节气的存在,使得农民们能够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确保农耕生活的顺利进行。
其次,二十四节气还与中国农耕文化的传统习俗和民俗活动息息相关。
在中国的农村地区,二十四节气往往伴随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和习俗都与农耕文化有关。
比如,在立春这一节气,人们会到田间地头祭祀土地神,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平安。
清明节气是扫墓祭祖的时候,人们会整理墓地,祭奠祖先。
这些节庆活动和传统习俗,不仅滋养了农耕文化的传承,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体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养生方法中。
每个节气都有与之相关的养生方法和饮食禁忌。
比如,在立夏这一节气,人们注重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养护身体。
冬至这一节气,人们爱吃饺子、米饭等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加体力。
这些饮食习惯和养生方法的形成,与二十四节气的存在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遵循节气的变化来调整饮食和养生,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此外,二十四节气还在中国的文化艺术中有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常常能够找到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题材。
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通过描绘节气的特征和农事活动,来表达他们对自然和农耕文化的热爱和赞美。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的作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农耕社会中重要的时间标志,它们不仅反映了中国的气候变化,还对古代农耕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农事生产、节气文化以及古代社会的变迁等方面探讨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的作用。
一、农事生产1. 春耕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在古代农耕社会,春耕是农民们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
立春之后,农民便开始准备春耕工作,耕地、播种、施肥等一系列农事活动都要安排在合适的节气时间进行。
比如,“雨水”时期适合进行春雨追肥,“惊蛰”时期适合开墒犁地等。
2. 夏耕夏季的二十四节气涵盖了“立夏”、“小满”、“芒种”、“夏至”等节气。
这些节气对于夏季作物的种植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立夏”时期,种植各类夏季作物并加强田间管理;在“小满”时期,要密切关注作物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芒种”时期,要开始收割麦子等早熟作物。
3. 秋收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
古代农民将秋收看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农事活动之一。
立秋之后,农民开始收割各类夏季作物,并且还需安排好下一季的冬季作物的种植。
比如,“白露”时期适合早稻的收割,“秋分”时期适合播种冬小麦等。
4. 冬种冬季的二十四节气包括了“立冬”、“小雪”、“大雪”、“冬至”等节气。
这些节气对于冬季作物的种植和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立冬”时期,农民需立即开始播种冬季作物如小麦、油菜等;在“小雪”时期,要注意及时浇水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二、节气文化二十四节气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文化视角。
这些节气既是时间的划分,也是季节的转折,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 节日庆祝如“春分”被视为阳气与阴气平衡的时刻,是传统的重要节日——春分节;“冬至”则是中国传统的农历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人们会在这一天进行相关的庆祝活动。
通过节气的庆祝与传统活动,人们互相祝福、舞狮、赏花等,增进社会联系并丰富生活。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节气制度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传统农耕节气制度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遵循着农耕节气制度,将农耕生产与自然界的变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
而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历中将一年分为24个等长的时间段的一种记时方式。
每个节气都有着特定的名称和寓意,以及对应的活动和风俗。
这些节气,既是中国古代农民的重要农事时刻,也是人们感受自然、感悟生活的时刻。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生产实践。
古人发现,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不断变化,与此同时,气温、降水量等天气现象也随之发生改变。
为了更好地把握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时机,古代农民开始观察太阳的位置和天气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与农事活动相结合。
渐渐地,他们总结出一套十分准确的时间计算方法,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一记时制度。
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有着特定的气候特征和农事活动。
比如春分、秋分时天空明朗、气温适宜,正好是春耕秋收的好时机;立夏、小满时气温开始上升并且适宜雨水,是种植作物的关键时期;大暑、立秋时天气炎热,是稻谷成熟的时候。
农民们根据这些节气,制定出详细的农事活动安排,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除了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二十四节气也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清明时节,人们会扫墓祭祖,缅怀先人;立夏时,人们会吃新麦制作的面食,庆祝丰收的开始;小雪时,人们会品尝各种糕点,感受冬季的温暖。
这些节气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相互呼应,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了深入了解和认识的机会。
然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农耕节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环境变化加剧、气候异常的今天,重新认识和理解二十四节气,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二十四节气也可以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用是什么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其中二十四节气作为农事上的重要标志,在农耕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将一年分为24个时段的方法,每个节气都与农事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作用。
一、农作计划与耕作安排二十四节气帮助农民在农事安排上作出明确的计划。
每个节气的到来,都会提示农民应该采取何种农事行动。
比如,春分节气到来时,农民们就知道应该进行春季的田间管理工作,如除草、松土等。
而谷雨节气则预示着稻谷的播种时机。
二十四节气的出现为农民提供了明确的农事指南,帮助他们合理安排农事工作。
二、气候现象的观测二十四节气的到来不仅仅只是一个时间点的划分,还代表着一定的气候现象。
农民们通过观察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可以判断季节的转变、气候的变化,从而做出相应的农事安排。
比如,寒露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逐渐转凉,农民们就会相应地采取措施,防止农作物受寒害。
通过对节气气候的观测,农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三、农事技巧和经验的传承二十四节气不仅提供了农事安排的时间节点,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农耕经验和智慧。
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农事活动,这些活动依赖于农民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和传统。
通过节气,农民们能够将这些经验和传统有效地传承下去,保持农耕技巧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同时,二十四节气也有利于农耕技术的创新和改良,农民们可以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事方法和技巧。
四、农耕文化的弘扬与传统的维护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节气的重视和庆祝,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活动和习俗,例如清明节有扫墓和踏青的习惯,冬至有吃饺子的传统。
这些节气习俗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生活方式,也传递着对自然、对农耕文化的敬畏和感恩之情。
通过庆祝二十四节气,人们能够更好地维护和传承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
节气与农耕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
节气与农耕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农耕中国中,二十四个节气是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节气根据太阳的运动和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包含六个节气。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对于农业生产和农耕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春季农事活动是农耕中国中最重要的季节,它标志着农作物开始生长的季节。
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春,这也是一年中最早的节气。
立春之后,天气逐渐暖和,农民们开始准备春耕。
接下来是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些节气标志着春季农作物的播种、田地的整理和施肥等活动。
夏季是农耕中国中最繁忙的季节,农民们在这个季节里进行了大量的农事活动。
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夏,这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接下来是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这些节气对应着农作物的生长、修剪和田间管理等活动。
尤其是夏至,它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象征着极端的高温和丰收的希望。
秋季是农忙过后的季节,也是农耕中国中最丰收的季节。
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秋,天气逐渐凉爽,农民们开始进行秋收准备工作。
接下来是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这些节气标志着农作物的成熟和收割。
尤其是秋分,它是一年中白天和黑夜持平的日子,象征着收获和感恩。
冬季是农耕中国中最寒冷的季节,农民们在这个季节里进行了农事活动的间歇期。
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是立冬,天气逐渐寒冷,农民们开始缓解农忙,进行农田的修整和保护。
接下来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这些节气对应着农民们的休养和农田的保护。
尤其是冬至,它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日子,象征着冬季的顶点和新年的希望。
除了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还承载了丰富的农耕文化。
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庆祝活动和习俗,反映了中国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比如,在立春节气,人们会举行祈福仪式,祈求来年丰收和平安;在清明节气,人们会祭扫坟墓,追思祖先和尊崇亲人;在冬至节气,人们会吃饺子、团圆和祝福新年的到来。
总之,二十四节气是农耕中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连接着人们与自然的纽带,反映了中国农民的智慧和文化传统。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承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承中国古代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珍贵传统,数百年前人们依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地球运行的规律,确定了二十四个节气,将其作为农事活动的标志。
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和传承,本文将从农事活动、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事活动的节气安排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轨迹,结合自然现象确定的一年中的重要时刻。
每个节气都与农事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被农民们广泛运用于农耕生产。
农事活动的节气安排既反映了农民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体现了他们智慧的农耕经验。
例如,在立春这一节气,农民知道春天即将到来,开始准备春耕工作;谷雨节气则是播种稻谷的关键时期。
通过节气的安排,农耕文化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有效地传承和应用。
二、生活习俗的节气引导二十四节气也指引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习俗,使其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
每个节气都有对应的传统活动和风俗习惯,与古代的农耕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传统。
例如,在春分这一节气,人们会祭祀祖先,祈求丰收和平安;冬至则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吃饺子等寓意团圆的食物。
这些传统习俗通过节气的引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遗产。
三、文化传统的节气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对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季的清明节气,人们会祭祖扫墓,这是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和尊重的体现;而在冬季的元旦节气,中国人民会庆祝新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这些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都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的传承有助于将这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使其代代相传。
总结: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农事活动、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都在节气的引导下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农耕文化也在二十一世纪得以保护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珍视这一宝贵的传统,传承下去,让二十四节气与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精髓继续传承,为未来的中华民族文明增光添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日为一候,三候即十五日为一气。
月的第一个气称为节,第二个称为气(又称中气)。
一个月为一个节、一个气,一年即分为二十四节气。
从春开始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其中表示温度的节气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表示降水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怎么确立的呢?古人发现太阳的位置是变化的,才有了寒暑往来,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
他们发现一年中昼夜长短是有变化的,日照时间在变化,通过日圭测量日影,发现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冬至”就确立了。
一年中有几个重要的节点,分别是“冬夏二至,春秋二分和四立”。
冬夏二至即冬至和夏至,分别是日照时间最短和最长的时节。
“四立”则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太阳照射的地球的热在一年四时中“升浮降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降者,夏时太阳照射的地面的热降入土中;沉者,降入土中的热沉入土下之水;升者,沉入土中的热升出土上;浮者,升出土上的热又同与夏时照射到地面的热,同浮于地面之上。
立秋为降之起点,立冬为沉之起点,立春为升之起点,立夏为浮之起点。
所以我们在冬天感受到的地下水,比如井水是温的,而夏天的井水很凉。
植物经秋而叶落,植物个体的热下降也;经冬而添根,植物个体的热下沉也;经春而生发,植物个体的热上升也;经夏而茂长,植物个体的热上浮也。
而植物的气何不是同自然之气同升同降的呢?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矣。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春三月,从立春开始算起,春打六九头,冬至以后第三个节就是立春了,立春后的三个月为春。
此谓发陈,发是生发,升发,植物开始发芽冒尖,天地之气是升的。
比如大家会在春天的时候放风筝,理论上来说,只要有风,风筝都应该能飞起来,但是只有在春天,在即使没有风或者风小的情况下,风筝也能飞起来。
这是春天的气给我们可以看到的具象表现,而我们看不到的在植物体内,它们经过冬天的收藏的“气血”也升,往上走,慢慢的我们看到有新芽
新叶出来了。
发陈发的陈就是前面的冬天收藏的“气血”,养的精蓄的锐。
立春后的一个节气是雨水。
降水由雪变成雨,雨量开始慢慢增多。
土壤表层夜冻日化,开始返浆,有利于小麦返青。
下面一个节气是惊蛰。
惊蛰时节,蛰伏在土里的小虫子开始醒来出来活动了,这时候春雷开始震响,惊了蛰虫,天气也渐暖,农业活动可以开始准备,草木萌动了,桃始华。
惊蛰以后的节气是春分。
春分以前,地下的热多于地上的热,春分时,上下平分,昼夜等长,即曰春分。
民间有谚语说“春分,春分,麦苗起身。
”这时候水分的蒸发量增加,地面要做好保湿工作。
民间有“十年九春旱为常规”的说法。
春分以后是清明节气。
经春分以后,阳热再生于地面天空,则地面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过了清明,雨量开始增多,北方的小麦开始打结,注意肥水的供应。
“清明前后整秧田”,清明桐始华。
谷雨节气雨水亦多,利于五谷生长。
“谷雨麦怀胎”谷雨的时候小麦开始任穗了。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这时候,植物花叶层层叠叠,一片繁荣。
秀是指植物怀孕了,开始孕育。
春华秋实之间有个重要环节就是秀,不秀则不能实。
天地气交,天气下降为雨,植物开花结果了。
立夏开始进入夏三月。
立夏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是小麦的出水期.“立夏不出头,节草未老留”,就是立夏如果还没有出穗,就会没有产量,要长草了。
立夏过了是小满节气,正是小麦灌浆的时候,籽粒开始饱满,灌浆以后小麦就成熟了。
这时要防止倒伏。
芒种节气地面阳热满,雨水足,麦穗生芒,将成熟也。
有芒的作物成熟,夏播的作物播种的时节。
夏至为一年中日影最短的一天,白昼最长。
至即极。
夏至以后,白昼渐
短。
杂草和庄稼都生长很快,有“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的说法。
暑即炎热的意思,小暑表示虽热,但还没有大暑热。
这是作物茁壮成长,雨水进一步增多,即将进入伏天。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时地面上的热量最多,大雨时行。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