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合集下载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减量化(reduce) 原则:它要求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管理技术的改进。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

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

2、再使用(reuse) 原则: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在生产中,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鼓励再制造工业的发展。

3、再循环(recycle) 原则:要求尽可能地通过对“废物”的再加工处理(再生)使其作为资源,制成使用资源、能源较少的新产品而再次进入市场或生产过程,以减少垃圾的产生。

二、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旨在最小化资源投入以及废物和排放产生的经济模型。

循环经济旨在在有限资源的使用,逐步过渡到可再生资源以及在使用寿命结束时回收材料和产品方面达到最大效率。

此外,它的目标是重建所有可用的资本类型,包括金融,人力,社会和自然资本。

本质上,循环经济描述了一种再生经济体系。

简而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闭环的经济系统,其中原材料,组件和产品的价值尽可能降低,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且系统思考是核心。

下文将更详细地解释此定义。

定义的发展科学文献和专业杂志中使用了100多种不同的循环经济定义。

由于存在许多不同的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因此使用了许多不同的定义。

科学哲学家强调这一概念的方面不同于金融分析师。

定义的多样性也使圆度的测量变得更加困难。

定义通常侧重于原材料的使用或系统更改。

专注于资源使用的定义通常遵循3-R方法:●减少(最少使用原材料)●重用(产品和组件的最大重用)●回收(原材料的高质量再利用)总之,循环性的概念具有深厚的历史和哲学渊源。

反馈的概念,在现实世界的系统中是循环的,它是古老的,并且在各种哲学流派中都有回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在工业化国家得到了复兴,当时基于计算机的非线性系统研究的出现明确地揭示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复杂,相互联系且因此无法预测的性质–更像是新陈代谢而不是机器。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三R原则循环经济论文

三R原那么循环经济论文和微观层面循环经济管理创新相应开展的,就是本钱管理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线性开展方式模式下,本钱管理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模式,在资源获取、资源生产以及资源处理过程中,均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荷,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再利用与再回收是停滞的。

此时企业仅仅关注企业末端的环境污染治理,因而,它不考虑资源损失的计算,直接把资源损失倒挤进产品本钱里,造成企业对环境本钱的无视。

但在循环经济下,关注资源在各个阶段的有效流转情况是非常关键,有必要区别资源有效流转和资源损失流转,在不连续的物质循环情景下,再利用再回收一直在进行,关注资源的价值循环。

由于环境核算的复杂性,由此可见,为满足循环经济“三R”需要,环境管理会计尤其是企业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挑战。

(一)资源价值流分析资源价值流分析运用“物质流‐价值流”融合方法,把生产出来的有效产品叫正产品,其余废弃物等叫负产品(也称资源损失)。

该方法于物质流本钱会计(MaterialFlowCostAounting,MFCA),它吸收了物质流分析(MaterialFlowAnalysis,MFA)方法和本钱会计价值计量方法的优势,实现资源实物流动与资源价值流转的融合;把原本局限于单一经济系统的会计核算方法扩展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系统;把原本局限于生产流程或企业的MFCA方法扩展到企业间甚至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的资源价值流分析的一种方法。

xx年,最先出现以流程制造企业循环经济为例的资源价值流会计,该文以循环经济物质流路线为根底,跟踪、描绘资源的物质流动与价值运动,采用资源本钱与环境损害评价值相结合的计量原那么,其概念结构、价值流转模式、计量根底、数据集成处理、物质流路线优化的价值评价、日常应用模式等方面,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较大的创新。

随后循环经济价值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体系,逐渐形成。

随着研究的深入,资源价值流的研究把关注的重点转入资源损失研究阶段,认为关注资源损失,抓住了环境管理的核心,一方面,资源损失表达了企业经济价值的损失,另一方面,资源损失也意味着对外部环境的损害,从经济和环保角度进行的资源损失定量化研究,可为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我国开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开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国开展循环经济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摘要: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因此,正确处理和把握好相关的经济理论和行为实践与循环经济关系的问题,有利于循环经济在我国顺利快速的展开。

关键词:循环经济;古典经济学;市场经济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思想由环保界引入我国,自此我国学者开始研究循环经济的相关理论及实践。

由于国内学者的认知和阐述角度不同,循环经济在国内还没有统一的定义。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追求“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s)”的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

“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这三个原则的重要性不是并列的。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我国是世界公认的循环经济开展最好的发展中国家。

自中央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循环经济在全国迅速展开。

从1997年到2007年2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命名6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5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

1999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上海行动计划》,第一个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制定了重点领域的行动方案,并逐步付诸实施。

3R原则

3R原则

“3R原则”专家指出,追求3R,最终目标是实现循环绿色经济,即只用少量的自然资源就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通过节约、回收和再利用废旧资源,使其尚未被充分利用的价值得到重新开发和使用,产生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将不是建立在更多地消耗资源,而是更加节约、回收和再利用资源的基础上。

专家指出,经过30年的努力,3R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中国在1981年到2001年的20年间,能源消费只增加1.2倍,能源强度下降了75%,节能成就显著。

我国在废钢铁的回收,废纸的再利用,废旧硅酸盐的重新使用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2001年,中国工业废水的重复利用率已超过70%,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52%。

实现资源的3R,科学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

循环经济要求以“3R原则”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减量化原则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

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

此外,减量化原则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再使用原则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当今世界一次性用品的泛滥,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

再使用原则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再循环原则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它产品的原料。

《环境规划与管理》名词解释

《环境规划与管理》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________ 欢迎下载IS0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它不以单一的环境要素为对象,而是以环境管理体系为对象,特别注重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符合性,即体系”是否运行良好,组织是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其行为是否与承诺一致,组织是否改善等。

ISO 14000:以组织”为单位,以标准体系的形式规范和约束组织活动,特别是在产业活动方面的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污染限期治理:是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和特殊保护的区域内超标排污的生产、经营设施和活动,由各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决定、环境保护部门监督实施,在一定期限内治理并消除污染的法律制度。

区域环境管理:是以行政区划为归属边界,以特定区域为环境管理对象,以解决该区域内环境问题为内容的一种环境管理。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是一种具体落实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污染的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一个区域、一个部门乃至一个单位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者和责任范围,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把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作为各级领导的行为规范,推动环境保工作的全面、深入发展,是责、权、禾U、义的有机结合。

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

环境功能区划――是指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合理的划分。

总量控制规划――是指以某一区域或流域为对象,将污染物排放量限制在区域或流域环境容量以内的方法。

水环境规划: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

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所能容纳的耗氧有机物的最大容许量。

该容量即通常所说的水环境容量。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为了了解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活动对大气环境带来的影响,以便采取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措施。

社区:指居住在某一个特定区域内的、共同实现多元目标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环境预测: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3R原则”是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所谓“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原则、再利用(reuse)原则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

“再利用原则”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

“再循环原则”是指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摘要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与资源化活动的总称,该理念的提出,旨在改变高能耗、高物耗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及面临的不可持续问题。

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供需矛盾”、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从循环经济的尺度来看,可将其具体实践划分为宏观的合作消费、零废弃物社会,中观的产业生态园,以及微观的清洁生产机制,可分别对应省市、园区、企业三个层次,中债资信据此对通过验收的两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进行分类。

结果发现,通过验收试点单位以企业为主,此外,这些企业从事领域多集中于化工、钢铁、冶金等高能耗、高物耗行业。

基于循环经济应用的层次性,中债资信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区域、园区及行业,对其应用循环经济的方式、模式及成效进行了总结。

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尽量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推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其覆盖范围涉及较广。

建立一套科学、严谨、完整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更好把握循环经济的发展阶段与实现程度。

目前,国内在评价不同行业的园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由于其技术的复杂性、涉及的专业性,尚有不少空白等待填补。

未来发展方面,循环经济的推动依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整合,最终形成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合力。

随着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实践,其未来发展将更多的依赖企业与消费者的参与。

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这一模式下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的开采和消耗资源,进而给生态环境带来较重的负担与压力。

绿色开采(复习题)

绿色开采(复习题)

煤矿绿色开采复习题1.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

2.地表移动和破坏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地表移动盆地、裂隙与台阶和塌陷坑。

3.我国目前应用最多的两种开采沉陷预计方法是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法。

4.常用的下沉控制技术包括条带开采、房柱式开采、充填开采和部分充填开采。

5.煤矿开采中遇到的水体类型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6.安全煤岩柱可分为防水安全煤岩柱、防砂安全煤岩柱和防塌煤岩柱。

7.典型的疏降水技术措施包括钻孔疏降、巷道疏降和回采疏降。

8.煤矿采前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地面钻井抽采煤层瓦斯和井下钻孔预抽煤层瓦斯。

9.根据科学采矿要求,煤矿开采的完全成本应包括资源成本、生产成本、安全成本、环境成本和发展成本。

10.影响开采沉陷的地质采矿条件主要包括煤层埋藏条件、覆岩与地层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11.采动岩层破断规律是绿色开采的主要理论基础,具体包括采动岩层裂隙演化规律、采动岩体应力场分布规律、开采对岩层与地表移动的影响规律和水与瓦斯在裂隙岩体中的渗流规律。

12.影响开采沉陷的地质采矿条件主要包括煤层埋藏条件、覆岩与地层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

13.现有开采沉陷预计方法主要包括典型曲线法、剖面函数法、概率积分法和数值模拟法。

14.连续、平缓和渐变的地表下沉和水平移动式铁路下安全采煤的条件。

15.减少开采影响的井下技术措施可分为下沉控制技术和变形控制技术两大类。

16.充填开采方法主要有:水砂充填、膏体充填、矸石充填和高水材料充填等。

17.减少开采沉陷影响的柔性地面措施主要有:设置缓冲沟、设置变形缝和设置滑动层等。

18.根据动力方式分类,矸石直接充填可分为:人工充填、自溜充填、风力充填和机械化充填等四类。

19.煤矿部分充填开采分为:采空区条带充填技术、冒落区注浆充填技术和离层区注浆充填技术等。

名词解释1、充填开采:利用外来的材料如矸石、砂子、碎石、粉煤灰等物料充填采空区,达到控制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的目的。

有关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有关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
《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早在1970年就制定了,又在2000年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充实了有关促进废弃物减量化和再利用的内容,增加了垃圾产生最小化、垃圾分类及回收等条款;对有毒性的固体废弃物(如医疗垃圾)管理条款更加严格;建立垃圾处理中心系统;将选择性处理的责任分摊到公众身上;地方政府组建促进垃圾减量化委员会。其主要内容是:(1)整顿废弃物的处理体制和处理设施,防止不适当处理;(2)推行在废物处理中心处理;(3)推行产业废弃物管理票单制度,记载废弃物从排出者、中间处理者到最终处置者的情况;(4)禁止私自焚烧废弃物;(5)产业废弃物的排出者要制定废弃物的减量和处理计划;发生不适当处理和非法丢弃时,排出者要受处罚,并负有恢复原状的义务等。
[7]Bohn, O. & J. Flege. 1992. The production of new and similar vowes by adult German learners of English.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4: 131-158.
在日本,农业中化肥用得多,堆肥用得少;养殖业特别是喂猪用的剩饭菜越来越多。而在食品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产生的食品废弃物却在增加。针对这种情况,2000年6月颁布了《食品废弃物再生法》,2001年5月起实施。该法所指的废弃物是指食品残渣和到期食品及食品生产过程产生的动植物残渣等。混有有害物质或异物的不能作为食品循环资源。要求对食品废弃物主要采取的方法是抑制产生、减量(如脱水、干燥等)、以供饲料、肥料和沼气发电的方式予以再生利用;对于食品废弃物的排出量在吨以上的有关生产者,5年内要减少排出量的20%,要与饲料、肥料制造者建立稳定的关系。若食品废弃物的抑制产生、再生利用不充分,将进行处罚;地方公共团体有促进食品废弃物再利用的义务。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作者:张丽娜来源:《商场现代化》2012年第30期[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文章描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对比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针对“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循环农业“3R”原则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不仅提供粮食作物,也为二、三产业提供农副产品。

长期以来,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阶段,过度阶段,最终到现代农业阶段。

原始农业阶段下,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基本是初级产品,人们的各种能源和物质均来自大自然,同时将废弃物肆无忌惮地排放到自然界中。

随着法国“大革命”爆发,生产力发展,各种机械化设备,农药、化肥被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节约大量劳动力,提高产量。

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与破坏,大量的农药化肥使耕地开发殆尽,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污染严重。

这种“石化”式农业生产方式不是长期发展的选择,我们要寻找的是一种保持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现存问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农业系统内部的平衡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

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农业既保持了“石化”农业高效率生产力,又消除“石化”农业生产模式弊端。

除保持农、林、牧、渔加工外,还利用高新技术对资源、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简单而言,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思想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和物质投入量,多级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一种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中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体现。

减量化指减少对物质和资源的投入量,特别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投入,达到减少污染目的;再利用指从时间、空间上提高对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如间作;再循环指对废弃物的再循环,废弃物经过加工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资源从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如秸秆还田。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及制度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及制度

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及制度[摘要]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循环经济法体系的核心与灵魂,决定了循环经济法基本制度的性质、内容与基本价值取向。

其确立应体现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反映循环经济法的性质、立法目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科学的制度建构是基本原则的贯彻途径之一,《循环经济促进法》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内在需求确立了若干基本制度,但有关原则的制度化建设不强,规定过于原则化,责任体系不健全、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影响其作用的发挥。

因此,需要通过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适应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发展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一、循环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确立1.应反映循环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即循环经济从本质上讲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2.应体现循环经济立法的目的和根本的价值取向。

即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应反映循环经济法的性质,体现经济和环境资源一体化思想。

即循环经济法是一部环境资源法与经济法交叉的专项立法,规范和调整资源与环境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

4.应贯穿全部循环经济法律规范,指导整个循环经济法立法、司法活动,作为循环经济整个法律活动的根本依据。

基于上述要求,可以把我国循环经济法特有的基本原则归纳为: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原则、循环经济责任原则、“3R”原则。

二、循环经济法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一)公众参与原则在循环经济法中贯穿公众参与原则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公众是其推行的主体和强大的社会基础,公众能否积极参与以及参与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循环经济发展与实现的进程。

国外丰富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和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公众在参与决策、实施消费和进行监督等方面大大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

目前,我国循环经济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我国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并没有形成普遍的意识与氛围,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废物利用以及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认识和行动还有所欠缺,公众参与的领域、形式和途径都比较单一,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公众参与的热情不高。

环保知识问答题大全含答案

环保知识问答题大全含答案

环保知识问答题大全含答案篇一1、做为我国公民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做法主要有哪些?①少买不必要的衣服;②合理用电,合理用水,合理利用纸张;③减少粮食及畜产品白费;④.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⑤合理回收城市生活垃圾;⑥积极参加全民植树;⑦选购小排量汽车;⑧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2、“绿色建筑”是指哪类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

3、长期以来,因为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破坏和滥捕乱猎,许多野生动物已经灭绝。

分布于新疆境内的哪三种珍稀动物早已在野生环境中绝迹?新疆虎、普氏野马和高鼻羚羊。

4、针对大气污染主要有哪些控制对策和措施?采用清洁能源及清洁煤技术,增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

5、“十二五”环境爱护主要指标是指哪四项指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6、环境爱护“三同时”制度是指哪三个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7、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什么?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8、我国西部大开发应该避免的问题是什么?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

9、当前我国环境法提出的环境责任原则是什么?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爱护、破坏者恢复。

10、环境爱护的目的有哪些?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爱护自然资源,保障人类健康,防止生态破坏。

篇二1、破坏臭氧层的元凶主要存有于哪些物质中?制冻剂、洗涤剂、发泡剂。

2、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周报,目前主要有哪三项内容?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

3、国家环境爱护模范城是国家环保局依据《国家环境爱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而提出的,1997年我国首批被评为国家环境爱护模范城的城市有哪些?张家港市、深圳市、大连市、珠海市、厦门市、威海市。

4、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重视环境爱护、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两型社会”指是哪两个型态的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6、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具有哪些特点?发生突然、扩散迅速、危害严重及污染物不明。

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41、循环经济3R原则的内容是什么?1、减量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一法则是要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2、再利用原则,循环经济第二个有效的方法是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人们所购买的东西;3、资源化原则,循环经济的第三个原则是尽可能多的再生利用或资源化。

二、市政管理职能特征(一)广泛性;(二)服务性;(三)规范性;(四)自主性;(五)多样性现代城市经济管理的任务1、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计划;2、不断改革和完善城市经济管理体制;3、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4、有效控制城市生产力发展规模;5、加强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间接管理;6、规划、建设和管理好市政公用设施。

(二)城市人口的特征指标1、城市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数量是指城市区域内人口的总数,包括常住人口数量和流动人口数量。

2、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密度是指城市用地范围内或城市区域内单位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常用人/平方千米或人/公顷等来表示。

3、城市人口分布,城市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城市空间的分布状况,它涉及城市人口迁移、人口城市化、人口城市规划和增值等要素。

4、城市人口性别比例,城市人口性别比例是指城市中人口总数或某个年龄段中男性与女性的人口比例。

5、城市人口年龄比例,城市人口年龄比例是指在城市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数量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段人口分别占城市人口总人口数的比例。

6、城市人口职业结构,城市人口职业结构是指城市劳动人口在各社会部门所占的比例,即各部门的职工或劳动人员占城市在职人口总数的比例。

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与手段(一)环境管理的基本原则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该原则有三层涵义,一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

二是城市的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三是全面规划城市的环境保护工作。

以上三层涵义中第一、第二层涵义强调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应当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统筹安排,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三者协调发展,第三层涵义强调环境保护管理本身的规划需要全面综合考虑。

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任务01-04网考试题及答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城市经济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的关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经济管理的指导作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这也是城市经济管理的核心理念。

在城市经济管理中,我们必须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能只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城市经济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

在城市经济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不容易。

首先,城市管理者需要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需要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其次,城市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城市的实际情况,掌握城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才能够有效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最后,城市管理者需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

最后,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

在城市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点是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其次,要推动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

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对城市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城市经济管理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城市管理者具备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入了解城市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和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力为民所用”,切实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安置问题,为建设和谐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4.城市管理执法力量不足。

城市管理执法力量不足,影响了城市管理工作的开展。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减量化bai、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du的实际操作原则zhi (3R原则)。

减量化原则属于输dao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

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1、减量化原则(bai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du源投入来达zhi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dao而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

2、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

文章描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对比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针对“3R”原则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标签:农业循环经济循环农业“3R”原则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不仅提供粮食作物,也为二、三产业提供农副产品。

长期以来,农业经历了原始农业阶段,过度阶段,最终到现代农业阶段。

原始农业阶段下,生产力低下,农业生产基本是初级产品,人们的各种能源和物质均来自大自然,同时将废弃物肆无忌惮地排放到自然界中。

随着法国”大革命”爆发,生产力发展,各种机械化设备,农药、化肥被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节约大量劳动力,提高产量。

但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与破坏,大量的农药化肥使耕地开发殆尽,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水污染严重。

这种“石化”式农业生产方式不是长期发展的选择,我们要寻找的是一种保持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发展,解决现存问题,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

农业系统内部的平衡只是其中一部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才是真正的平衡。

面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循环农业既保持了“石化”农业高效率生产力,又消除“石化”农业生产模式弊端。

除保持农、林、牧、渔加工外,还利用高新技术对资源、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简单而言,农业循环经济是将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思想运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和物质投入量,多级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的一种生产方式。

循环经济中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体现。

减量化指减少对物质和资源的投入量,特别减少不可再生资源投入,达到减少污染目的;再利用指从时间、空间上提高对资源的多级循环利用,如间作;再循环指对废弃物的再循环,废弃物经过加工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资源从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如秸秆还田。

传统农业开放式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被闭合循环模式“资源-产品-再循环”替代,使资源在生态系统内部充分利用,多级循环,减少污染物排放。

关于循环经济3R原则优先顺序的理论探讨

关于循环经济3R原则优先顺序的理论探讨
异 。近 年来 , 国家 环保 总 局 的大 力倡 导 下 , 环 在 循
活动 朝着更 加合 理 和协 调 的方 向发 展 。循 环经 济
3 R原 则的基 本特征 见 图 1 。
减量化 原则 是循环 经济 的第一 原则 , 于源头 属
控 制方法 , 旨在 源头减 少投 入生产 和消 费过 程 的物
维普资讯
关 于循环 经济 3 R原则 优先顺 序 的理论 探讨
韩庆 利
关于循环经济 3 R原则优先顺序的理论探讨
Th or tc lDic s in o ec en e Se en e o e e ia s u so n Pr ed c qu c f
循 环 经济至 关 重要 。3 原 则有 较 广 泛 的适 用性 , R 既可 以指导 和约束 生产 和消费 领域 中 的各类行 为 ,
也可 以融人 各类 发展规 划 中 , 引导经 济社 会 的管理
差异 , 国的循 环 经 济 , 论 在 概 念 的 内涵 和外 延 中 无 上 , 是在 实践 的侧重 点上 与发达 国 家都有较 大差 还
染 物排 放的源 削减 。在 生 产领域 , 减量 化原 则常 表 现为生 产过程 中 的节 能 、 材 、 约 资源 及 节 约 土 节 节 地 , 生产产 品 的体 积小 型 化 和轻 量 化 , 要 求 产 所 并
是3 R原则 , 减量化 ( eue 、 使用 ( e s) 即“ R d c)再 R ue 、
再 循环 利用 ( c c ) 。3 Rey l ” R原 则 是循 环 经 济 的核 e 心 内容和 根本思 想 的体现 。 因此 , 能否正 确实施 和 贯彻 3 R原 则 , 循 环 经 济 得 以健 康 、 序 发 展 的 是 有 关键 [ 。 1 l

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环境法论坛循环经济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循环经济立法,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有关循环经济概念,然后才能确定立法的调整对象和立法内容。

我个人认为,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遵循生态规律,以废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抑制产生、回收使用、再生利用、热回收、无害化合理处置为顺序的经济活动,目的在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对此,可概括简称为“一、三、五、三”。

“一”是指一个规律,即指遵循生态规律,要用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和措施来发展循环经济而不是相反。

“三”是指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应成为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五”是指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废物处理的顺序:第一顺序是要尽可能抑制废物的产生;第二顺序是回收或者维修后使用;第三顺序是在产品报废后将其拆解再生利用实现资源化;第四步是将废弃的物质通过焚化进行热回收;最后对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无法利用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合理处置。

最后一个“三”是指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有三:第一目的是保护环境;第二目的是节约资源;第三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

一、《循环经济促进法》调整的法律关系《循环经济促进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中所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关系。

《循环经济促进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因此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事循环经济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与从事生产、服务和消费的单位和个人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产生的社会关系;另一类是从事生产、服务和消费的单位和个人之间在发展循环经济时产生的社会关系。

由于发展循环经济是对整个社会提出的要求,即一切从事生产、服务和消费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采取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所以《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适用范围比一般法律要广泛得多。

与其他环境法律相比,《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体不仅包括从事生产的单位和个人,还包括从事服务和消费的单位和个人。

这里的“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其他社会组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减量化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

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

比如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等。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比如京东的循环快递箱,经过回收、清洗和消毒后,可以被再次使用。

再循环原则(recycle)是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

比如厨余垃圾作为饲料、燃料、基料等用途实现再循环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指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循环经济的定义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资源利用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质的再循环和再利用发展经济,其目标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投入的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和破坏最小。

通俗地讲,循环经济就是利用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循环、利用、再循环、再利用,以至循环不断的经济过程。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社会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起一种新形态的经济。

它把经济活动组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使所有资源都能不断地在流程中得到合理开发和持久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直接表达方式。

2.循环经济的“3R”原则
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特征是低开采、低排放、高利用,是将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力争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
的核心是减量化( Reducing)、再利用( Reusing)和资源化( Resources)
(1)减量化
减量化就是在经济系统的输入端对所要投入的各种资源进行控制,旨在从源头节约资源的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能量流。

该思想要求人们在生产进行之前就对如何节省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如何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进行思考与控制。

减量化属于对生产过程输入端的控制方法。

(2)再利用
再利用就是将还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或废弃物重新返回到生产过程或消费中,尽可能多次地使用或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去处理加工使其成为资源,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并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消耗以及废弃物的产生,以最大化地延长资源的时间强度。

再利用属于对生产的过程控制方法
(3)资源化
资源化要求最大程度上地对废弃物进行再处理、再加工,使其成为资源,生产出可用的其他产品,从而减少最终废弃物的处理量,使得废弃物得到再次利用。

资源化属于对生产输出端的控制方法。

循环经济以上述3种原则为主要思路,要求人们分别在生产的输入端、中间过程和输出端进行控制,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和避免废弃物的产生。

“3R”原则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将起到积极作用。

3.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内涵
循环经济的本质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建立在人类生存条件和福利平等基础的,以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对人类生产系进行调整,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是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规律,实现特定资源的可持续用和总体资源的永久利用,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实质是生态经济;
(3)循环经济要求实现物质的闭环流动,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使资源和能量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4)循环经济要求实现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减量化,以实现可
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使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律,重构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以最小成本获得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

4.循环经济的3个层面
在实践中,循环经济一般包括3个不同而又紧密衔接的层面。

首先是经济或社会活动的基本单元―企业层面(企业小循环),主要针对企业内的物质循环。

其基本特征是:通过采用新的设计与技术,推行清洁生产,实现资源和能的综合利用。

目标是延长物料循环周期,减少生产过程汇总的物料和能源使用量,最大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与产品服务的强度。

其次是具有一定联系的不同单元的区域―区域层面(区域中循环),主要针对业之间的物质循环。

其基本特征是:通过企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产间的共生关系。

目标是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将某一个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或产品作为另一个生产过程所需要的物料再次投入到生产环节中,达到能源与资源的优利用。

最后是通过不同单元和不同区域的建立,形成的社会层面(社会大循环),通过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实现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的物质能量流的闭路循环,从而达到环境的净化,最终形成“循环型:济社会”。

循环经济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向,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从根
本上化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与盾,是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消除经济增长与瓷源,环培之间矛盾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