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分子蒸馏

合集下载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分子蒸馏是一项较新的尚未广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分离技术,能解决大量常规蒸馏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分子蒸馏是一种特殊的液--液分离技术,它不同于传统蒸馏依靠沸点差分离原理,而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

当液体混合物沿加热板流动并被加热,轻、重分子会逸出液面而进入气相,由于轻、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因此,不同物质的分子从液面逸出后移动距离不同,若能恰当地设置一块冷凝板,则轻分子达到冷凝板被冷凝排出,而重分子达不到冷凝板沿混合液排出。

这样,达到物质分离的目的。

1.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1.1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任一分子在运动过程中都在不断变化自由程,在某时间间隔内自由程的平均值为平均自由程。

设V为某一分子的平均速度;f为碰撞频率;λ为平均自由程。

mm 则λ=V/f ?f=V/λ mmmm由热力学原理可知,式中,d为分子有效直径;P为分子所处空间的压强;T为分子所处环境的温度;K 为波尔兹曼常数。

则1.2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分布规律-λ/λ分子运动自由程的分布规律可表示为 F=1,e m式中,F为自由程小于或等于λ的概率;λ为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λ为m 分子运动自由程。

由公式可以得出,对于一群相同状态下的运动分子,其自由程-λ/λm-1等于或大于平均自由程λ的概率为1,F,e,e,36.8, m1.3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由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公式可以看出,不同种类的分子,由于其分子有效直径不同,其平均自由程也不相同,换句话说,不同种类的分子逸出液面后不与其他分子碰撞的飞行距离是不相同的。

分子蒸馏技术正是利用不同种类分子逸出液面后平均自由程不同的性质实现的。

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一冷凝面,使得轻分子落在冷凝面上被冷凝,而重分子因达不到冷凝面而返回原来液面,这样混合物就分离了。

2. 分子蒸馏过程及其特点2.1 分子蒸馏过程分子由液相主体至冷凝面上冷凝的过程需经历四个步骤:内扩散?自由蒸发?飞射?冷凝(1)内扩散:分子由液相主体扩散至蒸发面的扩散速率。

分子蒸馏简介及应用

分子蒸馏简介及应用

分子蒸馏技术1、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分子蒸馏技术(Molecular distillation technology)是一种新型的液-液分离或精制技术,是利用混合物组分中不同分子运动的平均自由程的差异不同而进行分离的。

其特征是蒸发面与冷凝面之间的距离小于被分离物料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根据被分离物系各组分的分子量不同,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进行分离。

分子蒸馏又叫短程蒸馏(Short-pathdistillation)。

根据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知,不同种类的分子,由于其分子有效直径不同,故其平均自由程也不同,即不同种类分子,从统计学观点看,其逸出液面后不与其它分子碰撞的飞行距离是不相同的。

分子蒸馏的分离作用就是利用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平均自由程不同这一性质来实现的。

液体受热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小,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平均自由程处设置一捕集器,使得轻分子不断被捕集,从而破坏了轻分子的动态平衡而使混合液中的轻分子不断逸出,而重分子因达不到捕集器很快趋于动态平衡,不再从混合液中逸出,这样,液体混合物便达到了分离的目的。

2、分子蒸馏技术的特点与常规的普通蒸馏技术相比,短程分子蒸馏技术具有明显特点[1-8]。

2.1操作温度低普通蒸馏是在沸点温度进行,而分子蒸馏是根据不同种类的分子逸出液面后的平均自由程不同的性质来实现的,因而分子蒸馏是在低于蒸馏物质沸点的温度下进行,被分离物质只要存在着温度差,就能达到分离目的。

2.2蒸馏真空度高分子蒸馏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系统内真空度较高,压强只有0.5-1Pa,因而分子蒸馏分离可有效避免易氧化物质的氧化分解。

另外,对于混合液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有机溶剂、臭味物质等)的脱除,分子蒸馏较常规蒸馏有效得多。

2.3受热时间短分子蒸馏装置加热面与冷凝面的距离小于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液面逸出的轻分子几乎未经碰撞就达到冷凝面,所以受热时间很短。

分子蒸馏原理及优缺点

分子蒸馏原理及优缺点

分子蒸馏原理及优缺点
分子蒸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 MD),又称短程蒸馏(Shot-Path Distillation),是一种利用不同物质分子的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在高真空度下进行分离精制的连续蒸馏过程。

原理: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剧,当接受足够能量后,就会从表面逸出成为气相分子(蒸发),随着逸出分子不断增加,逸出分子发生碰撞,发生碰撞的分子重新聚集而落回液面,
小分子)时,
分子蒸馏可以在0.013-1.33Pa 的压强条件下进行蒸发。

使在常压条件下,沸点较高的分子,降低沸点。

如鱼油乙酯230℃→120℃优缺点:
A适于高沸点、热敏性、易氧化物料(蒸馏温度低)
B可有选择性地蒸出目的产物(利用多级分子蒸馏同时分离两种以上物
质)
C工艺简单,溶剂污染少(分离过程为物理过程,不需要使用溶剂) D单纯的分离技术,不具备提取功能
E进样物料及分离后的组分必须为低极性液态
F设备、技术要求高,初期投入较大,生产能力有限。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稳定性指 数Z1=lgz
9.48
7.78
6.78
6.30
5×104
4.70
20
1.30
10
1.00
物料在分子蒸馏中的分解几率和停留时间比
其它类型的蒸发器低了数量级。
因此,用分子蒸馏总是可以保证:
物料少受破坏 重复性 效率
分子蒸馏与其它蒸馏方法相比其突出优点 在于:
a. 操作温度低 b. 物料受热时间短
3、为防止已冷凝分子重新蒸发,冷凝面的温度 应低于蒸发面50~100℃;
4、被蒸发物料在蒸发面应能形成连续更新、覆 盖完全、厚度均匀的薄膜,并控制物料停留时 间,以提高蒸发效率,防止成分受到破坏。
三、分子蒸馏 设备
完整的分子 蒸馏系统主 要包括:脱 气系统、进 料系统、分 子蒸馏器、 加热系统、 真空冷气系 统、接受系 统和控制系 统。
2、原理 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的真空度下,依据混合物分
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使液体在远低于其 沸点的温度下迅速得到分离。
轻分子的 平均自由 程大,重 分子的平 均自由程 小。
1、 分子从液相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
2、 分子在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
3、 分子从蒸发表面向冷凝面飞射 蒸气分子从蒸发面向冷凝面飞射的过程
中,可能彼此相互碰撞,也可能和残存于两 面之间的空气分子发生碰撞。由于蒸发分子 远重于空气分子,且大都具有相同的运动方 向,所以它们自身碰撞对飞射方向和蒸发速 度影响不大。而残气分子在两面间呈杂乱无 章的热运动状态,故残气分子数目的多少是 影响飞射方向和蒸发速度的主要因素。 4、 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
• 石油化工方面

• 塑料工业方面


• 食品工业方面

分子蒸馏 ppt课件

分子蒸馏  ppt课件

图 7-27 离心式分子蒸馏器
ppt课件
12
5 技术特点
蒸馏压强低 常规真空蒸(精)馏装置: 存在填料或塔板的阻力,系统很难获得较 高的真空度,而分子蒸馏装置内部结构比 较简单,压降极小,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 真空度,分子蒸馏的操作压强一般为 0.1~1Pa,有利于物料在更低的温度下 分离。
蒸馏温度低 分子蒸馏是利用不同 组分的分子逸出液面后的平均自由程不 同的性质来实现分离的,可在远低于沸点 的温度下进行操作,物料并不需要沸腾, 更有利于节约能源。
ppt课件
4
1 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 利用液体分子受热后平均自由程不同这一性 质来实现分离提纯。 在液面上方设置一冷凝面,其位置要求适宜; 设置冷凝面的目的; 破坏轻分子的动态平衡。
ppt课件
5
分子蒸馏的原理示意图
加热器
物料入口
冷凝器
真空系统
蒸余物 馏出物
图7-25 分子蒸馏原理示意图
ppt课件ppt课件 Nhomakorabea17
而分子蒸馏过程中从蒸发表面逸出的分子直接
飞射到冷凝面上,中间不与其他分子发生碰撞,
理论上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性,所以分子蒸
馏是不可逆的,能量利用率高。
ppt课件
14
5 技术特点
分离程度高 常规蒸馏的相对挥发度

α=p1/p2
而分子蒸馏的相对挥发度
r

p1 p2
M2 M1
在p1/p2相同的情况下,由于M1/M2>1,则αr>α。 即分子蒸馏较常规蒸馏更易分离,且M1和M2差 值越大分离程度越高。同时分子蒸馏还可以分离
蒸汽压相近而相对分子质量差别较大的混合物。

蒸馏

蒸馏

第六章 蒸馏绪论任何化工产品的制作无非是两个过程:分离过程与反应过程。

原料(提纯)属分离,反应后(生成物与未反应的反应物分离)也属于分离过程。

动量传递(流体输送)、热量传递(传热)只是反应过程与分离过程的一个条件或前提。

物质在相间的转移过程——传质过程或分离操作。

化工生产中所处理的原料、中间产物和粗产品等几乎都是由若干组分组成的混合物,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均相物系,(混合物分两大类:均相物系与非均相物系)。

凡物料性质均匀而不存在相界面者称为均相混合物如溶液及混合气;凡物系内部有隔开两相的界面存在,而界面两侧的物料性质截然不同者称为非均相物系。

如:含尘气体、悬浮液、泡沫液、乳浊液)。

非均相物系:用机械方法(沉降与过滤),分离气固相混合物与液固相混合物。

均相物系:液液混合物用蒸馏分离,气气混合物用吸收分离,不适宜用蒸馏分离的液液混合物用萃取分离,液固混合物用干燥分离。

一、蒸馏:根据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用部分气化、部分冷凝的方法分离液态混合物 的一种操作过程。

如:宁夏宝塔石化三厂将石油原油常压蒸馏为:汽油、溶剂油、轻柴油、中循油(轻、重柴油的混合物)重柴油、渣油。

1.挥发:液态物质在低于沸点的温度下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在一定温度下,液态物质的蒸汽压力愈大,它的挥发性也就愈大。

如:乙醇、乙醚、丙酮等称 作挥发性液体。

2.挥发度:表示一种液体挥发的程度。

对于纯液体可用其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的大小来表示。

混合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v )可用它在蒸气中的分压和与之平衡的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之比来表示 即AA A x p = 。

蒸馏是三传(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中第三传,即质量传递中之一。

传质过程:包括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单元操作。

它实际上是分离过程。

如:加热苯和甲苯的混合液,使之部分气化,由于苯的沸点较甲苯的低,即其挥发度较甲苯高,故苯较甲苯易从液相中气化出来。

若将气化的蒸气部分冷凝,则冷凝液中甲苯多,而未被冷凝的蒸气中苯多。

分离科学-分子蒸馏

分离科学-分子蒸馏

产品与催化剂的分离。 传统分离方法往往会造成催
化剂失活,无法循环再用。
分子蒸馏的应用
脱去热敏性物质中的轻分子物质。 如香精香料、
大蒜油等的脱臭,溶剂萃取天然产物的脱溶剂等。
产品脱色和去杂质。 产品的色泽多为重分子所致,
其他重分子杂质也常共存。
避免和减少热敏物质损伤和破坏的分离。传统的
高真空蒸馏虽然成本低,但对热敏物质破坏大。
避免环境污染。脱去甘油三酸酯中游离脂肪酸的传统
方法是用NaOH皂化,水洗得到纯甘油三酸酯。不仅甘 油三酸酯大量被皂化降低产品收率,使用的化学试剂污 染产品,排放的废水水污染环境。分子蒸馏既可以得到 高品质甘油三酸酯,且可得到游离脂肪酸副产品。
3 刮模式
自由降膜基础上增加 了刮膜装置。 混合物进料后,经导 向盘分布在塔壁,由 于增加了刮膜装置, 塔壁上形成的液膜薄 而均匀,蒸发效率高。 增加了刮膜装置,仪 器结构复杂。特别是 刮膜装置为旋转式, 高真空下的动密封问 题制得注意。
分子蒸馏的应用:
适合于分离分子量差别大的液体混合物如同系 物,不适合于异构体的分离。。 对于分子量相近的物质,如沸点或分子结构相 差较大,也可分离。 高沸点、热敏性、易氧化、易聚合。 设备昂贵,运行成本较高,只适合于高附加值 物质的分离。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 某时间间隔内,分子自由程的平均值。 影响因素有温度、压力、分子有效直径等。
k T λm = × 2 2π d p
k:玻耳兹曼常数; T:温度 d:分子有效直径; p:压力
不同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
液体受热分子运动加剧,能量 足够则从液面逸出成为气态分 子,在外界条件一定时,气液 两相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液体混合物中质量轻的分子平均自 由程大,质量重的小。冷凝板与液 面的距离大于重分子的自由程而小 于轻分子的自由程,轻分子冷凝被 移出气液平衡体系,为了达到平衡, 不断有轻分子逸出。而重分子很快 达到平衡,表观上不会有重分子继 续逸出液面。

《分离技术概论》第6章分子蒸馏

《分离技术概论》第6章分子蒸馏


P
1 1 0 2 2
2
M1
P10 1 0 P2 2
分子蒸馏的传热与传质


描述分子蒸馏全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对 设备结构和操作条件进行优化的研究有: 分子蒸馏的表面蒸发动力学,分子通过蒸馏空间的 行程,分子在冷凝面上的冷凝,蒸发与冷凝表面液 膜内及蒸馏间隙内的传热、传质过程等研究。 Anh-Dung等人提出的刷膜式分子蒸发器数学模型, 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分子蒸发器内液膜稳态区(温度 恒定)内浓度变化,分子蒸馏过程的分离能力,具 有普遍性。
95 80
微黄色液体 棕红色液体
90 75
80 55
产物外观(纯度) 分子蒸馏 真空蒸馏
淡黄色液体 棕红色液体 棕红色液体 棕褐色液体
分子蒸馏过程
分子蒸馏过程
1.
热量通过加热面快速传递到流动的薄层液膜内, 分子从液相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
在高真空、远低于沸点的温度下,分子从液膜表 面自由蒸发; 基于真空抽力,蒸发分子向冷凝面飞射;

压力对分子平均自由程的影响
p/mmHg 1.0 10-1 m/cm 0.0056 0.056

10-2 0.56
10-3 5.6
10-4 56
真空度在10-3mmHg 以下,分子平均自由程 可达5.6cm.
蒸发面-冷凝面的距离确定

分析平均自由程计算式,可以看出较重分子的平均
自由程小,而较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 若在离蒸发面小于轻分子平均自由程而大于重分子
各种蒸发器的液膜厚度


由于膜厚随蒸发器长度、周边持液量、物料粘度和 成膜受力强度不同而变,到目前尚难找到适用于多 种物料的计算方法。 对离心式、刮膜式等结构的蒸发器,内部结构上对 液膜施加了影响,要给予适当的校正。

分子蒸馏技术课件

分子蒸馏技术课件
8
分子蒸馏技术的基本原理
• 分子蒸馏不同于一般 的蒸馏技术。它是运 用不同物质分子运动 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 实现物质的分离,因 而能够实现在远离沸 点下操作。
9
•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的分子受 热后运动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能量时, 就会从液面逸出而成为气相分子,随着液 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有一部分气体就 会返回液体,在外界条件保持恒定情况下, 就会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衡。从宏观上 看达到了平衡。
微胶囊技术 • 芯材和壁材组成
• 优势:提高食品的稳定性,避免组分间相互影响
• 应用:VA,VE,DHA,EPA,香精的微胶囊化
34
其他技术简介
冷杀菌技术 • 特点:杀菌过程中物料温度不明显升高 • 种类:超高压杀菌(200-600MPa)、辐照
杀菌、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磁力杀菌 等 • 优势:保存热敏性功能成分
32
其他技术简介
层析分离技术
• 原理:利用物质在两相间不同的分配系数进行分离 • 应用:多见于功能性成分的分离
超微粉碎技术
• 优势:提高有效成分利用率及人体消化吸收率 • 应用:物料的超细化处理,如超细珍珠粉,超细花粉
33
其他技术简介
冷冻干燥技术 • 物料中水分不经液体直接气化的干燥方式
• 优势:保存食品热敏性成分,原有色香味等
17
4、分子蒸馏的分离程度更高。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分子蒸馏技术,能 分离常规蒸馏不易分离的物质。
18
分子蒸馏和常规蒸馏的区别
1. 温度 • 普通蒸馏是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分离操作,
而分子蒸馏只要冷热两个面之间达到足够 的温度差,就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分离, 因而分子蒸馏操作温度远低于物料的沸点。

分子蒸馏文档

分子蒸馏文档

分子蒸馏什么是分子蒸馏?分子蒸馏是一种用于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技术。

它是一种专门设计来处理温度敏感或高沸点混合物的蒸馏方法。

与传统的蒸馏方法不同,分子蒸馏通过在特定的真空条件下操作,有效地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

分子蒸馏的原理分子蒸馏的原理基于不同组分之间的沸点差异。

在正常的大气压下,混合物中的组分会在一定温度下同时蒸发,难以有效地分离。

而在分子蒸馏中,通过在真空条件下操作,可以降低蒸发温度,使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更加明显,从而更容易分离。

分子蒸馏的步骤分子蒸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加热源:将混合物加热,使其蒸发。

加热源通常是一种高效的热交换介质,如加热油。

2.蒸发室:将加热的混合物引入蒸发室。

蒸发室内的真空条件使得混合物在较低的温度下蒸发。

3.冷凝器:将蒸发的混合物引入冷凝器。

冷却的混合物会逐渐冷凝,分离成不同的组分。

4.分离釜:根据沸点差异,不同组分会逐渐凝结,分离进入不同的分离釜。

在分离釜中,可以进一步提纯和收集所需组分。

应用领域分子蒸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1.石油工业:用于石油精炼过程中的组分分离和提纯。

分子蒸馏可用于分离原油中的各种烃类组分。

2.化学合成:用于有机合成中的高沸点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子蒸馏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分离反应产物中的目标物质。

3.药物生产:用于药物合成和提纯过程中的组分分离。

分子蒸馏可用于分离和提纯各种药物的中间体和最终产物。

4.食品和饮料工业:用于分离和提纯食品和饮料中的挥发性成分。

分子蒸馏可用于提取食品和饮料中的香料、挥发性油和化学成分。

分子蒸馏的优势与传统蒸馏方法相比,分子蒸馏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分离:通过在真空条件下操作,分子蒸馏可以实现更高效的组分分离。

2.低温操作:分子蒸馏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从而减少热敏性物质的降解。

3.提高产品质量:分子蒸馏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质和残留物,提高所得产品的纯度。

4.节能环保:相比传统的蒸馏方法,分子蒸馏可以通过降低操作温度和压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化工原理 第六章 液体蒸馏.

化工原理  第六章  液体蒸馏.

第六章液体蒸馏第一节概述§6.1.1/蒸馏概述一、蒸馏分离的依据蒸馏是分离液相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

蒸馏操作是将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利用其中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挥发度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液体混合物二元或多元系A+B(C...)非A组分A组分摩尔分率molfrac.xA0A组分易挥发,称之为易挥发组分,也叫做轻组分;B为难挥发组分,也叫重组分。

需注意的是,汽相中仍可能有B等组分,不是纯A,因为轻、重组分都具挥发性,只是A较B 易挥发罢了;同样液相中仍可能有A,而不是纯B。

故组分在汽、液相中重新分配。

在实验室里的蒸馏操作是这样的,将液体混合物(原料液)置于蒸馏瓶中,蒸馏实验装置如图示。

为防止暴沸在瓶中加入几片瓷片,瓶中液体量以不超过其体积的2/3为宜,接下来加热蒸馏瓶使液体部分汽化,产生的蒸汽经过套管冷凝器时被全部冷凝为液体,冷凝液被称为馏出液。

得到的馏出液中轻组分的浓度必大于瓶中液相中的浓度xA ,即yA>xA,且yA>xA0,xA<xA0。

同学已做过的是Et-OH+H2O或是苯+甲苯体系,液体(酒精)的蒸馏实验。

将逐次如果将得到的馏出液作为原料液逐次重复上述蒸馏实验,则馏出液中轻组分的浓度yA提高,即馏出液的品质逐次提高,但数量逐次减小(少而精)。

同时应该看到蒸馏过程中伴有液体沸腾和蒸汽冷凝过程,所以为了要得到高纯度的馏出液必需消耗热量。

二、工业蒸馏过程工业上最为简单的蒸馏过程是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

1.平衡蒸馏平衡蒸馏又称闪蒸,是一个连续定态过程,流程如左图。

原料连续的进入加热炉,在炉内被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经节流阀减压至预定压强。

由于压强的突然降低,过热液体发生自蒸发,液体部分汽化。

汽、液两相在分离器中分开,汽相为顶部产物,其中易挥发组分较为富集;液相为底部产物,其中难挥发组分获得了增浓。

在平衡蒸馏过程中,各参数维持恒定不变。

2.简单蒸馏简单蒸馏是一个间歇操作过程,是非定态过程。

分子蒸馏分离

分子蒸馏分离

分子蒸馏——优点
操作压强低
操作温度低
物料受热时间短
分离效率高
产品收率和品质高 生产耗能小
操作压强低 根据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公式,分子运动平 均自由程与压强成反比,要想有足够大的分子运 动平均自由程,需要通过足够低压强来获得。因 此,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真空(压强一般小于5Pa)下 进行操作,这就大大地降低了组分的沸点。同时 大大减少了组分与氧化物接触的机会,有利于易 氧化热敏性天然药物和生物的分离。
分子蒸馏--原理
分子蒸馏的分离作用是利用液体分子受热 会从液面选出, 而且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平 均自由程不同这一性质来实现的。液体混合物 为达到分离的目的, 首先进行加热,能量足够 的分子逸出液面,轻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大, 重 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小;若在离液面小于轻分子 平均自由程且大于重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处设置 一冷凝面, 使轻分子不断逸出。重分子达不到 冷凝面很快趋于动态平衡, 这样就将混合物分 离了。由于轻分子只走很短的距离即被冷凝, 所以分子蒸馏亦叫短程蒸馏。
产品收率和品质高
由于分子蒸馏过程操作温度低,被分离的 物料不易氧化分解或聚合;受热停留的时间 短,被分离的物料可避免热损伤。因此,分 子蒸馏过程不仅产品收率高,而且产品的品 质也高。对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料 的分离纯化,在保持天然产物(药物)的品质上 ,分子蒸馏技术显示其独特优势。
生产耗能小
分离效率高
由于在分子蒸馏器中的加热液面与冷凝面间的距离 很小,在蒸馏过程中轻组分分子连续不断从蒸发液面逸 出,几乎未经碰撞就直接到达冷凝面而冷凝,中间不与 其他分子发生碰撞,理论上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性, 所以,分子蒸馏过程是不可逆过程。另外,若用相对挥 发度表示其分离能力,分子蒸馏的分离能力是常规蒸馏 的分离能力的 倍,而且两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越 大,分子蒸馏的分离能力就越高。

分子蒸馏的原理及设备

分子蒸馏的原理及设备
三、分子蒸馏设备 ,再返回分子蒸馏器再分离。
在某时间间隔内自由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 7、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 这种由接近而至排斥分离的过程,就是分子的碰撞过程。 加料泵B将贮槽A中物料,经过预热器C打入离心式分子蒸馏器D中,蒸出物进入贮藏罐J,蒸余物可经过热交换器H进入蒸余物循环槽I
6、离心式分子蒸馏实验装置流程 ,再返回分子蒸馏器再分离。
7、刮膜式分子蒸馏实验室装置 当两分子接近到一定程度时,排斥力的作用使两分子分开。
加料泵B将贮槽A中物料,经过预热器C打 加料泵B将贮槽A中物料,经过预热器C打入离心式分子蒸馏器D中,蒸出物进入贮藏罐J,蒸余物可经过热交换器H进入蒸余物循环槽I
,再返回分子蒸馏器再分离。 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或电脑控制
加热系统根据热源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加热系统。目前有电 加热、导热油加热及微波加热等。
真空获得系统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真空下操作,因此,该系 统也是全套装置的关键之一。真空系统的组合方式多种多 样,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物料特点确定。
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或电脑控制
三、分子蒸馏设备
3、早期装置
欲分离混合液首
三、分子蒸馏设备
1、装置设计原则 高真空度
应保证冷凝面与蒸发面的间距与给定气压下蒸 发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同一量次;
为防止已冷凝分子重新蒸发,冷凝面的温度应 低于蒸发面50~100℃;
被蒸发物料在蒸发面应能形成连续更新、覆盖 完全、厚度均匀的薄膜,并控制物料停留时间 ,以提高蒸发效率,防止成分受到破坏
三、分子蒸馏设备
7、刮膜式分子蒸馏实验室装置
其结构的主要特点是 在刷膜式釜中设置一聚四 氟乙烯制的转动刮板,既保 证液体能够均匀覆盖蒸发 表面,又可使下流液层得到 充分搅动,从而强化了物料 的传热和传质过程,提高了 分离效能。

分子蒸馏概述

分子蒸馏概述

分子蒸馏的挥发度
M1——轻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M2——重组分相对分子质量; p1——轻组分饱和蒸气压,Pa; p2——重组分饱和蒸气压,Pa; 而常规蒸馏的相对挥发度为: 由于 M M 项中 M M ,因此 1 2 1 即
p1 r p2
p1 p2
M2 M1
r
——相对挥发度。
M 2 M1
但是,由于薄膜蒸发器仍属于常规蒸馏,不管空载真空度多 高,其操作时都必须要达到物料的沸点,其蒸发的气相也必 须靠一定压力由蒸发器内部移至外部冷凝器,因此其蒸发面 上的实际操作压力仍然比较高,因此,对于许多热敏性、高 沸点物系的分离,薄膜蒸发器仍然无能为力,因此,长期以 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着一种更为温和的蒸馏分离手段。正是 在这种背景下,分子蒸馏技术得以开发,并得到广泛应用。 该项技术突破了传统蒸馏利用沸点差分离的原理,而是利用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物质的分离,从而使物料在 远离沸点下进行蒸馏分离成为可能。
分子蒸馏基本原理
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受热后分子运动 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能量时,就会从液面逸出 成为气相分子。随着液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 有一部分气相分子就会返回液相。在外界条件保 持恒定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 衡,从宏观上看即达到了平衡。

根据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公式,不同种类的分子, 由于其分子有效直径不同,故其平均自由程也不同, 即从统计学观点看,不同种类分子逸出液面后不与 其他分子碰撞的飞行距离是不同的
馏速度的主要因;

(2)物料分子在液层上自由蒸发速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但是,分离因素却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3) 分子从蒸发面向冷凝面飞射。在飞射过程中
可能与残存的空气分子碰撞,也可能相互碰撞,但

分子蒸馏原理(精)

分子蒸馏原理(精)

分子蒸馏原理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液体混合物受热后分子运动会加剧,当接受到足够能量时,就会从液面逸出成为气相分子。

随着液面上方气相分子的增加,有一部分气相分子就会返回液相。

在外界条件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分子运动的动态平衡,从宏观上看即达到了平衡。

根据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公式,不同种类的分子,犹豫其分子有效直径不同,故其平均自由程也不同,即从统计学观点看,不同种类分子逸出液面后不与其他分子碰撞的飞行距离是不同的分子蒸馏的分离作用就是依据液体分子受热会从液面逸出,而不同种类分子溢出后,在气相中其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这一性质来实现的。

分子蒸馏是一种非平衡状态下的蒸馏,由其原理来看,它又根本区别于常规蒸馏。

因此,它具备许多常规蒸馏无法比拟的优点(1操作温度低:常规蒸馏是靠不同物质的沸点差进行分离的,而分子蒸馏是靠不同物质的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进行分离的,也就是说后者在分离过程中,蒸汽分子一旦由液相中逸出(挥发就可实现分离,而非达到沸腾状态。

因此,分子蒸馏是在远离沸点下进行操作的。

(2蒸馏压强低:由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公式可知,要想获得足够大的平均自由程,必须通过降低蒸馏压强来获得。

另外,由于分子蒸馏装置独特的结构形式,其内部压降极小,可获得很高的真空度。

尽管常规真空蒸馏也可以采用较高的真空度,但由于其内部结构上的至于(特别是填料塔或板式塔,其阻力较分子蒸馏装置大得多,因而难以达到高的真空度。

一般常规真空蒸馏其真空度仅达5kPa,而分子蒸馏真空度可达0.1-100Pa。

由上述可知,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真空度下操作,又远离物质的沸点,因此分子蒸馏的实际操作温度比常规真空蒸馏低得多,一般可低50-100°C。

(3受热时间短:鉴于分子蒸馏是基于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实现分离,因而装置中加热面与冷凝面的间距要小于轻分子的运动平均自由程(即间距很小,这样,由液面逸出的轻分子几乎未发生碰撞即达到冷凝面,所以受热时间很短。

分子蒸馏PPT

分子蒸馏PPT
16
2、脱除产品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质及颜色 分子蒸馏可被用作有效的脱色 及提纯手段,使产品纯度更高,色泽 更好。如应用于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醇及其衍生物等的精制,这类产品如 芥酸、亚油酸、亚麻酸、二聚脂肪酸 、油酸酰胺、芥酸酰胺、油酸单甘油 酯、硬脂酸单甘油酯、丙二醇酯、高 碳醇等。
17
3、降低热敏性物质的热损伤 采用分子蒸馏技术可有效地降低热 敏性物质的热损伤,提高产品的得率, 降低产品成本。 4、改进传统生产工艺,进行清洁生产。 5、改进传统合成工艺条件。
12
(一)分子蒸馏工业化应用领域:
由分子蒸馏技术的原理及其特点来看,它 可应用于工农业、海洋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 1 、石油化工领域: (1)原油的分离与精制如生产低蒸气压油(如 真空泵油等);制取高黏度润滑油;碳氢化合 物的分离;原油的渣油及其类似物质的分离等 。 (2)化工及精细化工化工中间体的精制及表面 活性剂的提纯等,如高碳醇及烷基多苷、羊毛 酯酸、羊毛醇酸等的制取等。
18
19
4
20世纪的30-60 年代是分子蒸馏装备技术发展的黄 金时,至60年代,日、英、美、德、法及前苏联均有多套 大型工业化装置投入工业应用。技术研究也十分活跃, Detwlier在1941年检索到了250篇左右的有关分子蒸 馏课题的文献。但由于相关技术的发展还很落后,致使当 时分子蒸馏技术及装备在总体上还不够完善。例如,分子 蒸馏蒸发器的分离效率还有待提高,密封及真空获得技术 还有待改进,应用领域还有待拓展,分离成本还有待降低 等。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研究者改进的方向。从上世纪60 年代至今的40多年来,各国研究者均十分重视这一领域的 研究,不断有新的专利和文献出现;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专 业的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分子蒸馏器的开发制造,如德国的 GEA公司,美国的POPE公司,日本的神岗公司等,使分 子蒸馏技术的工业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分子蒸馏的原理及设备.

分子蒸馏的原理及设备.

三、分子蒸馏设备
2、全套装置的系统组成
三、分子蒸馏设备
2、全套装置的系统组成 蒸发系统以分子蒸馏蒸发器为核心,可以是单级,也可以 是两级或多级。该系统中除蒸发器外,往往还设置一级蒸 发系统以分子蒸馏蒸发器为核心,可以是单级,或多级冷 阱。 物料输入、输出系统以计量泵、级间输料泵和物料输出泵 等组成,主要完成系统的连续进料与排料功能。 加热系统根据热源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加热系统。目前有电 加热、导热油加热及微波加热等。 真空获得系统分子蒸馏是在极高真空下操作,因此,该系 统也是全套装置的关键之一。真空系统的组合方式多种多 样,具体的选择需要根据物料特点确定。 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或电脑控制
二、分子蒸馏原理
1、相关概念 分子运动自由程:一个分子在相邻两次分子碰 撞之间所经过的路程称为分子运动自由程。 分子平均自由程:任一分子在运动过程中都在 不断变化自由程,而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不 同物质的分子其自由程各不相同。在某时间间 隔内自由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自由程。
二、分子蒸馏原理
分馏(Molecular Distillation),又 称短程蒸馏,是一种高真空下进行分离 精制的连续蒸馏过程。蒸馏物料分子从 蒸发液面挥发至冷凝所经过的行程小于 其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不同物质分子 由于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而在液- 液状态下得到分离。
一、概述
三、分子蒸馏设备
3、早期装置
欲分离混合液首 先装入蒸发器中,被 加热后,液体中轻组 分物质被蒸出,经过 冷凝器后被冷凝,易 挥发物通过上部导管 进入易挥发物收集器, 蒸出物通过下部导管 进入蒸出物收 集器。
三、分子蒸馏设备
4、内加热外冷凝降膜式实验用分子蒸馏装置
原料油放入瓶A内, 通过滴液速率计数器 B,沿加热管C进入脱 气管盘F,此前设置一 油气分离球D,然后 再进入一内加热、外 冷凝的降膜分离器, 蒸出物进入接受器K, 蒸余物进入接受器J, 流程系统中设有真空 系统E、G

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

步骤
1、分子从液相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 2、分子在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 3、分子从蒸发表面向冷凝面飞射 4、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温差:70~100度)

四 条件
1、 残余气体的分压必须很低,使残余气体 的平均自由程长度是蒸馏器和冷凝器表面之 间距离的倍数。 2、 在饱和压力下,蒸汽分子的平均自由程 长度必须与蒸发器和冷凝器表面之间距离具 有相同的数量级
分子蒸馏设备
三 蒸馏过程

物料从蒸发器的顶部加入,经转子上的料液 分布器将其连续均匀地分布在加热面上,随即刮膜 器将料液刮成一层极薄、呈湍流状的液膜,并以螺 旋状向下推进。在此过程中,从加热面上逸出的轻 分子,经过短的路线和几乎未经碰撞就到内置冷凝 器上冷凝成液,并沿冷凝器管流下,通过位于蒸发 器底部的出料管排出;残液即重分子在加热区下的 圆形通道中收集,再通过侧面的出料管中流出。

优势
1 对于高沸点、热敏及易氧化物料的分离,分 子蒸馏提供了最佳分离方法。因为分子蒸馏 在远低于物料沸点的温度下操作,而且物料停 留时间短; 2 分子蒸馏可极有效地脱除液体中的物质如 有机溶剂、臭味等,这对于采用溶剂萃取后液 体的脱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3分子蒸馏可有选择地蒸出目的产物,去除其 它杂质,通过多级分离可同时分离2种以上的 物质;
3、普通蒸馏有鼓泡、沸腾现象;分子蒸馏过 程是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没有鼓泡现象。 4、表示普通蒸馏分离能力的分离因素与 组元的蒸汽压之比有关,表示分子蒸馏分离 能力的分离因素则与组元的蒸汽压和分子量 之比有关,并可由相对蒸发速度求出。

六 优点馏是在远低于沸点的 温度下进行操作的,只要存在温度差就可以 达到分离目的,这是分子蒸馏与常规蒸馏的 本质区别。 2. 蒸馏真空度高,分子蒸馏装置其内部可以 获得很高的真空度,通常分子蒸馏在很低的 压强下进行操作,因此物料不易氧化受损。

分子蒸馏技术

分子蒸馏技术

操作压力低:压力越低,分子平均自由程越大,越有利于分 子蒸馏分离。一般分子蒸馏的真空度达到0.1~100Pa,而 一般真空蒸馏的真空度是5kPa
受热时间短:假定真空蒸馏的受热时间为数十分钟,而分子 蒸馏的受热时间仅为几秒或几十秒
分离程度及产品收率高
15
分子蒸馏技术
原理及特点
• 分子蒸馏技术特点
*
16
工艺及设备—离心式流程
*
35
分子蒸馏技术
工艺*
12
分子蒸馏技术
原理及特点
• 例:空气
有效直径:3.11*10-10m,压力与平均自由程的关系见 下表:
压力/mmHg
1.0
10-1 10-2 10-3 10-4
平均自由程/cm 0.0056 0.056 0.56 5.6 56
注:1mmHg=133.322Pa
*
13
分子蒸馏技术
原理及特点
• 分子蒸馏技术原理
分子蒸馏技术
原理及特点
• 分子蒸馏技术特点
分子蒸馏较常规蒸馏存在的优势 (1)产品质量高 (2)产品能耗低 (3)产品成本低 (4)易于放大
分子蒸馏的缺点:一次性投入较大
17
分子蒸馏技术
原理及特点
• 分子蒸馏技术的参数
液膜厚度:一般分子蒸馏液膜厚度为:降膜式0.05~0.3 cm, 刮膜式0.01~0.05 cm,离心式0.005~0.025 cm
27
分子蒸馏技术
工艺及设备—刮膜式内部结构
*
28
分子蒸馏技术
工艺及设备—刮膜式流程
*
29
分子蒸馏技术
工艺及设备—刮膜式多级流程
*
30
分子蒸馏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¾结构复杂,有高速度的运转结构, ¾维修困难,成本很高
|
22
|
5.4分子蒸馏分离效果的影响因素
5.4.1 分离效果的衡量指标
通过蒸发速率和分离因数来评价。
(1)蒸发速率
衡量分子蒸馏器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分子蒸馏的速度完全由物质分子从蒸发液面的挥发速度决定, 同气-液平衡无关。
Langmuir和Knudsen研究了高真空下纯物质的蒸发现象
均匀度均不同。 ③ 刮膜式分子蒸馏器和离心式分子蒸馏器所形成的液膜为
好。 ④ 刮膜式分子蒸馏装置刮膜转子主轴转速影响物料涂膜状
态,转速太快或太慢均会造成物料不成薄膜或膜不均匀, 一般刮膜转速宜调节在300r/min。
31
|
(5)进料速度
① 进料时物料流速太快,待分离组分还未蒸发就流到蒸发面底 部,起不到分离作用;流速太慢,影响分离效率。
|
14
|
6·3·1 分子蒸馏器设计原埋
分子蒸馏系统的核心——分子蒸馏器
设计操作条件 1.前提——高真空度,压力应等于或低于0.1333Pa,以保证蒸 发分子不会在蒸发空间与其他分子碰撞。
2.应保证冷凝面与蒸发面的间距与给定气压下蒸发分子的平均 自由程同一量次,分子在两个面间的活动没有阻碍。
15
|
3.为防止已冷凝分子重新蒸发,冷凝面的温度应低于蒸发面 50一100℃。
作用:改善物料的流动,使分离顺利进行
要求:携带剂沸点高,对物料有较好的溶解性,不 与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易于分离除去。
33
|
6.5 在中药和天燃药物中的应用 6·5·1 应用优势
① 对高沸点、热敏性、易氧化物料,分子蒸馏是最佳分离方法 ② 可脱除液体中的低分子物质(如有机溶剂、臭味等),对采
用溶剂萃取后液体的脱溶非常有效。 ③ 可有选择地蒸出目的产物,去除其他杂质。通过多级分子蒸
② 一般实验用刮膜式分子蒸馏器的流速应控制在l滴/s (相当于 15mL/h),特别是物料黏度较大时应以低流速进行蒸馏。
③ 物料流速与刮膜转速应协调一致,在较低温度下,以低流速 而且增加物料在蒸发器上的停留时间,可以提高蒸馏效率。
32
|
( 6)携带剂的使用
原因:当待分离组分分子量较大、熔点高、沸点高 且黏度较大,物料流动性差,物料长时间滞留在蒸 发面上,在较高温度下易固化、焦化,刮膜转子失 去作用,严重时损坏刮膜蒸发器。
前期工作
了解待分离混合组分中主要成分的种类、结构及性质,必要时 可通过适当处理方法,增大待分离物与其他混合物的分子量或 蒸气分压的差别,提高分离效果。
30
|
5
(4)蒸发液膜的覆盖面积、厚薄、均匀度
① 蒸发液膜越薄、越均匀,覆盖面积越大,蒸馏效果越好 ② 不同的分子蒸馏器所形成的蒸发液膜的覆盖面积、厚薄、
蒸发面与冷凝面之间的温度差理论上应在50一100℃,实际操 作中在馏出物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温差越大越好,可以加快 分离速度。
如姜油中姜烯酚馏出时温差在100℃以上。
29
|
(3)待分离组分性质 待分离组分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影响分离效果
混合物料中待分离的轻、重组分的 P1/P2和M2/ M1越大, 则两者越易分离。
6.没有沸腾、鼓泡现象
¾普通蒸馏——有鼓泡、沸腾现象 ¾分子蒸馏——是液层表面上的自由蒸发,在低压力下进行, 液体中无溶解的空气,在蒸馏过程中不能使整个液体沸腾,没 有鼓泡现象。
11
|
7.可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对于较为复杂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可进行多级分 子蒸馏,产率较高。
8.与其他新技术联用
分子蒸馏设备可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和膜分离技 术联合应用。
⑤ 由于加热面积受设备结构的限制,在空间尺寸相同时生 产水平低于常规蒸馏,因此分子蒸馏的生产能力有限,
⑥ 技术特殊,如要求高真空度、蒸发面与冷凝面距离要小 (一般为l-5cm)。设备内部结构复杂,辅助设备多,设 计、制作技术要求高,初期一次性投资较大。
36
|
6
维修方便,是目前适应范围最广、性能较完整的 一种分子蒸馏器
|
20
|
3、离心式分子蒸馏器
蒸发器为高速旋 转的锥形容器, 物料从底部进入, 在离心力的作用 下在旋转面形成 覆盖整个蒸发面、 持续更新、厚度 均匀的液膜。
21
特点:
① 蒸发面与冷凝面距离可调; ② 液膜很薄 (一般在0.01一0.lmm) ③ 蒸馏效率高,分离效果好, ④ 适于各种物料的蒸馏, ⑤ 特别适用于热敏,极性物料的蒸馏。 ⑥ 现代最有效分子蒸馏器,
外界条件一定,不同物质的分子自由程不相同。
平均自由程:就某一种分子来说,在某时间间隔内自由程的 平均值
热力学原理可推导出:
λm =
KT 2πd 2 p
式中
λm:平均自由程; P:环境压强; K是波尔兹曼常数。
d:分子有效直径 T:环境温度
4
|
6.1.3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液体分子受热从液面逸出,而不同种类分子逸出后其平 均自由程不同。
2.蒸馏压强低
分子蒸馏——装置结构独特——内部压强极小(获得 很高的真空度)。一般为x×l0-1Pa的数量级。
7
|
常规真空蒸馏,阻力大,真空度上不去,沸点以上操作, 所以操作温度高。
如某液体混合物在真空蒸馏时的操作温度为260℃,而 分子蒸馏仅为150℃。
8
|
3.受热时间短
z 受热面与冷凝面的间距小于轻分子的运动自由 程 (即距离很短),这样由液面逸出的轻分子几乎末 碰撞就到达冷凝面,所以受热时间很短。
① 分子蒸馏是纯粹的分离技术,不具备提取功能,必须与提 取方法联用。
② 分子蒸馏是一种液-液分离技术,要求进样物料呈液态, 至少在系统循环加热介质的最高温度以下为液态,并且分 离后的组分也应为液态,以免堵塞管道。
③ 分子蒸馏主要用于脂溶性成分的分离精制,对于水溶性成 分的分离还有一定的难度。
35
|
④ 在低于沸点条件下进行的,其蒸发面的气化量要比常规 蒸馏在沸腾状态下的气化量少得多。
M2 M1 = α M2 M1
式中,α为普通蒸馏相对挥发度;
下标: 1——轻组分,2——重分子
p1,p2——蒸汽分压
25
|
6·4·2 影响因素
1、被分离混合物的成分、分解温度、分子量 2、进料混合物中低沸点挥发物、溶解空气、湿气
及其他气体所占的比例(%); 3、进料混合物的黏度; 4、进料混合物温度和蒸馏器加热面温度以及蒸馏
z低沸点组分从薄膜表 面挥发,径直飞向中间 冷凝器,冷凝成液相, 并流向蒸发器的底部, 经流出口流出;不挥发组 分从残留口流出;不凝性 气体从真空口排出。
19
优点:
① 能有效地控制膜厚度及均匀性; ② 调整刮板转速,控制物料停留时间,蒸发效率↑,
热分解↓, ③ 可用于蒸发中度热敏性物质。 ④ 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制造,操作参数容易控制,
4.被蒸馏物料在蒸发面应能形成连续更新、覆盖完全、厚度 均匀的薄膜,并控制物料停留时间,以提高蒸发效率,防止 成分受到破坏。
6·3·2 分子蒸馏器的种类及特点
按结构形式
降膜式分子蒸馏器 刮膜式分子蒸馏器 离心式分子蒸馏器
16
|
1、降膜式分子蒸馏器
① 冷凝面及蒸发面为两个 同心圆筒;
② 物料靠重力作用向下流 经蒸发面,形成连续更 新的液膜,并在几秒钟 内加热;
α=P1/P2
式中,M1为轻组分分子量; M2为重组分分子量。
P1/P2相同时,M2>M1,ατ>α。分子蒸馏更易分离; M1、M2的差别越大则分离程度越高
10
|
5.不可逆性
z普通蒸馏——蒸发与冷凝的可逆过程,液相和气相间可以 形成互相平衡状态。
z分子蒸馏——从蒸发表面逸出的分子直接飞射到冷凝面上, 中间不与其他分子碰撞,理论上没有返回蒸发面的可能性, 所以,分子蒸馏是不可逆的
在绝对真空条件下,表面自由蒸发速率 (G)等于单位时间与单 位器壁面积发生碰撞的分子数。
23
|
绝对真空条件 表面自由蒸发速率 (G)
G = pγ 2πRg MT
式中 ,γ为活度系数;Rg为普适气体常数
蒸发处理量 (Q)
Q = k⋅ p⋅γ ⋅S MT
式中,Q为蒸发处理量,kg·h-1;P为绝对压力,Pa;
z 采用先进的分子蒸馏结构,使混合液的液面达到 薄膜状,这时液面与加热面的面积几乎相等,此时的 蒸馏时间则更短。
假定真空蒸馏受热时间为1h,则分子蒸馏仅用 十几秒。
9
|
4.分离程度高
¾分离常规蒸馏不易分开的物质; ¾分子蒸馏的分离程度更高。
分子蒸馏的挥发度
常规蒸馏的相对挥发度
ατ
=
P1 P2
M2 M1
馏可同时分离两种以上的物质。 ④ 分子蒸馏的分离过程是物埋过程,与用溶剂萃取的方法相比,
节省溶剂,减少对环境污染,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不会带 入新的杂质和有毒物质。使被分离物质不受污染和侵害。 ⑤ 分子蒸馏物料呈液态,可连续进出料,利于产业化大生产, 工艺简单,操作简便,运作安全。
34
|
6·5·3 应用局限性
第六章 分子蒸馏技术 molecular distillation
生化分离工程
分子蒸馏定义:
在0.0l~1.33Pa (1×l0-4~l×l0-2mmHg)的高真空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 蒸馏技术。在此条件下,蒸发面和冷凝面的间距小于或等于被分离 物料的蒸气分子的平均自由程,又叫短程蒸馏 (short-path distillation)。
12
|
2
6·3
分子蒸馏设备
完整的分子蒸馏系统
包括: 脱气、进料、 分子蒸馏器、 加热、真空冷却 接收和控制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