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下的投行信托业务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
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发展情况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资产托管业务是指由专业的机构为委托人管理和监督资产,以保障委托人的利益。
在金融市场中,资产托管业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运营风险,还可以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监管的日益严格,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近年来,我国资管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层出不穷,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资产管理行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资金乱象、风险隐患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资管新规的出台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一次深刻的改革。
资管新规的实施,对资产托管业务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新规对资产托管机构的资格和要求进行了细化和规范,加强了对资产托管业务的监管,从而提高了行业整体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新规明确了资产托管机构的责任,要求其严格履行托管职责,保障委托人的权益。
新规对资产托管业务的业务范围和监管要求进行了调整,促进了全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对资管新规下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资产托管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2 目的意义资管新规的出台对资产托管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资管新规的实施能够规范资产托管业务的运作,并严格要求资产管理公司和资产托管机构的合规经营,有效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资管新规的出台可以促进资产托管业务的健康发展,推动资产托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和风控能力。
资管新规的要求也可以帮助资产托管机构更好地理解监管政策和要求,提高行业的整体专业水平。
2. 正文2.1 资产托管业务的定义与作用资产托管业务是指通过专业的资产托管机构,将委托人的资产(如证券、基金、财产等)进行保管、结算、清算、风险控制、信息披露等一系列服务的过程。
资产托管业务具有以下几个主要作用:1. 保护资产安全:资产托管机构作为第三方独立机构,能够对委托人的资产进行安全保管,有效保护资产不受挪用、损坏或盗窃等风险。
资管新规全文解读
资管新规全文解读:资管新规是指《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其核心内容是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规范,以降低企业杠杆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资管新规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 禁止资金池业务:禁止金融机构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2. 禁止多层嵌套:资产管理产品可以再投资一层资产管理产品,但所投资的资产管理产品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
3. 限制期限错配:金融机构将资产管理产品投资于其他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从而将本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资金委托给其他机构进行投资的,该受托机构应当为具有专业投资能力和资质的受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监管的机构。
4. 强调主动管理:受托机构应当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行转委托,不得再投资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资产管理产品。
委托机构不得因委托其他机构投资而免除自身应当承担的责任。
此外,资管新规还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杠杆率、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总体来说,资管新规旨在规范资产管理业务,降低企业杠杆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
在解读资管新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资管新规适用于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包括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
2. 资管新规的目的是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而不是限制其发展。
因此,在遵守资管新规的前提下,金融机构仍可以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3. 资管新规对不同类型的资产管理产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应当为金融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的受托机构可以为私募基金管理人。
4. 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范围、杠杆率等方面进行了限制,这将对金融机构的投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5. 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这将有利于投资者了解资产管理的运作情况,保护自身权益。
总之,资管新规旨在规范资产管理业务,降低企业杠杆率,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系统性风险。
金融新形势下国有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金融新形势下国有银行投行业务发展策略研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国有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金融新形势下国有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国有银行投行业务的现状目前,国有银行投行业务在内地市场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银行,在内地市场的投行业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国有银行的投行业务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
目前,行业竞争格局逐渐发生变化,要求国有银行注重市场化、创新性、国际化的发展方向。
同时,资本市场对金融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投行业务的利润空间压缩,业务难度大,同质化竞争突出。
1. 机遇(1)外资银行退出,国有银行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随着加入WTO以来的改革开放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不过,随着整体监管环境的日益严格,许多外资银行退出了市场。
这一现象为国有银行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提供了机遇。
(2)资管新规实施,投行业务转型之机。
中国银监会日前印发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做出了重大调整,将大力整治银行理财产品的违规乱象,同时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为国有银行提供了更大的商机和空间。
2. 挑战(1)投行业务条线融合的压力增大。
目前,资本市场对于投行业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项经营指标和业绩考核标准也越来越复杂。
这就要求国有银行投行业务必须强化各个业务条线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业务品质和效率。
(2)创新能力不足,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有待提升。
国有银行投行业务大多还停留在中介服务阶段,缺乏独特的专业服务能力。
这就要求国有银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创新研发,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1)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
国有银行可以通过与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分享双方的资源和经验,提高金融机构自身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能力。
资管时代信托业发展之道
资 管 时代 信 托 业 发 展 之 道
瞿 圆圆
摘 要 :资管新政 出台预示着泛资产管理 时代 的到 来,信托行业将 面临更激烈 的竞 争。本 文在分析信托 行业的现状 与各资产管理机构 优 势的基础 上,探 讨信托 业的未来发展 方向。 、 关键词 :资产管理 ;信托 2 0 1 2年 3季度以来相关监管部门 围绕放松管制这个 主题针对资产管 理市场密集地 出台了一 系列新政 ,旨在松绑金融 同业 资产管理业务 ,预 示着 “ 泛资产管理” 时代的到来 。泛资产管理指资产管理机构可使用信 托业务 的方式 ,开展 与信 托公 司同质化 的资产管理业 务。新政无疑会 削 弱信托公 司多年来独有 的制度优 势,使信托公 司在传统业 务领域 面临更 加直接和激烈 的竞争 ,那 么信托业 的黄金 时代是否 即将结束 ? 信 托业发展现状 中国信托业协会最新发 布的 2 0 1 3年 2季度 数据 表明 ,信托 业依 然 延续着增长盛宴稳 步前行。截 至 2 0 1 3 上 半年 ,全行 业信 托资产 规模 达 到9 .4 5万亿元 ,同比增长 7 0 .7 2 %, 其业务结构 继续 良 性调整 : 固有财产实力 增强 ,经 营效益 不断 提高。今 年上半 年 ,6 7家信 托 公司 固有资产规模 达 2 5 1 7 .2 9亿元 ,同 比增长 2 5 .6 4 % ,信托公 司的 风险抵御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行业实现经 营收入 3 5 0 .7 9亿元 ,其 中信 托业务收入 为 2 6 7 .7 6亿元 ,占本期 营业 收入 的 7 6 .3 3% ,且 信托业 务收入 占行业 营业 收入 的比例不 断提高 。 客户结构持续调整 。 目 前 资金信托 的规模 达 8 .9 1 万亿元 ,占信 托 业资产规模 的 9 4 .2 %。资金信 托一 直是驱 动信托 业发 展 的主要 品种 , 其客户结构 向着 高端化 发展 。资金信托 的 客户 由低端 的银 行理 财客 户 ( 银信理财合作单一 资金 信托 ) 、中端的合 格投 资者客 户 ( 集合 资金 信 托 )和高端的机构与个 人客户 ( 非银信 合作 单一 资金信 托 )构成 。在 经历 由低端 向高端 的演变后 , 形成 了非银信合作单一 资金 信托位居第 一 占4 8 .7 8 % ,集合资金信托 首次 位居第 二 占 2 3 .3 7 % ,银信合 作单 一 资金信托首次退居第三 占 2 2 .0 5 %的新格局 。 业务功 能结构性调 整。2 0 0 7年信托 业 的 “ 新两规 ” 引导信 托公 司 从融资管理 向资产管理方 向发展 ,并提倡对信托功能 进行刨新 。传统 上 信托公 司以融资信 托为主投 资信托 为辅 ,但 2 0 1 0年后这 种态 势发生 了 扭转 ,融资类信托 比例持续下 降投资类信托 比例持续 上升。相 比理财 信 托 ,服务信托 的发展则较缓慢 , 其 主要 功能不是投 资理 财而是为 客户 提 供财产 的事务管理 。 目 前 融资类 信托规模 达 4 .5 9万亿元 占 4 8 .5 2 %, 投资类信托 3 .1 1 万亿 元 占 3 2 .9 4 % ,服 务信 托 1 .7 5万 亿元 占 1 8 . 5 4 % 。随着企业年金信托 、公 司管理服务信托等 的开 展 ,信托 的服务 功 能将逐步得 到发挥 。 二、各 资产 管理机构 的优 势分析 信托业 飞速发 展的现象并 非偶然 ,社会财 富巨额 积累与独特 的制度 安排是其 两大支 柱。一 方面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促使 了巨额社会财 富的 积 累,由此催生 了巨大的资产管理需求 , 这 为信托业 发展提供 了市场条 件 。另一方 面信 托业的制度安排赋予了它经营信托业 务的专营权 和无 可 比拟 的经 营灵活性 。《 信托法》 规定 除信托公 司和基金公 司外 ,任何 机 构个人不得 以任何 名义从 事信托业务 ,而基金 公司依 法只能经 营特殊信 托业务 即证 券投 资基金 业务 。可见信托公司几 乎独享 了信托业务 的经营 权 。信托公 司灵 活的经营方式集中体现在信 托财产 的多方式运用 和信托 资产 的跨市 场配置上 。以上先 发优势 为信 托公 司 的未来 发展提 供 了保 障。 面对 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 ,各 家资管 机构都希 望借新政 分一 杯羹 , 以下分析证 券、基金、保险业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优势。 证券公 司的一大独特优势在于其投行客户与项 目资源 。券商 的投资 银行 团队专 注一 级市场的企业投融资需求。此前券商开展融资类 业务受 到较 多限制,投行部门倾向于将客户介绍到信托公司。但随着 资管新政 的推行 ,投行部 门可以直接将项 目转入本公司的资管部 门。加 之证监会 对I P O审批 的严 格限制使得投行业务不太景气 。不少券商投行部 的成员 已经 直接 调到资产管理部门 ,其所拥有的客户与项 目资源也 随之转移到 资管 部门中。
资管新规解读
资管新规解读一、背景介绍资管新规是指中国证监会于2018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对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了全面的规范,旨在防范金融风险、提升资产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风险管理水平。
本文将对资管新规进行全面解读。
二、资管新规的主要内容资管新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业务范围和分类资管新规规定了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范围的界定和分类,根据投资者的属性和投资策略可以分为不同的产品类型,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信托等。
2.2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在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要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进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金融机构需要通过风险评估等方式,确定投资者适宜参与的产品类型和风险等级,并向投资者提供相应的风险提示和投资建议。
2.3 资产投资管理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资产投资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包括明确禁止金融机构违规担保、违规同业、违规损害投资者利益等行为。
并对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2.4 杠杆和融资管理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杠杆和融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金融机构在进行资产管理业务时,需要合理控制杠杆水平,防止过度融资、过度杠杆等风险。
2.5 产品募集和销售管理资管新规对金融机构的产品募集和销售管理提出了一系列规定,包括产品募集的限额、募集资金的管理、销售的风险提示和投资者教育等方面。
金融机构在募集和销售产品时,需要遵守相应的规定,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6 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识别和控制风险。
同时,要求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业务进行信息披露,增强透明度,方便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
三、资管新规的影响和意义资管新规的出台对金融机构和资产管理行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3.1 保护投资者权益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对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提供风险提示和投资建议,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资管新规的比较分析
关于资管新规的比较分析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统一资管产品监管标准,在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2022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正式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
为更好地理解资管新规及其配套细则的内容,本文从业务模式、资管产品、投资运作、运营管理、风险内控和销售管理共六个方面,对资管新规相关文本进行分析,并就新规的相关规定与既有规定进行比较,从而反映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
一、业务模式1.禁止资金池业务,实行“三单”原则资金池业务是本轮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也是资管新规明令禁止的业务模式。
资管新规颁布前,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各项文件中也曾三令五申禁止各类机构开展资产池业务,包括银行理财资金池、信托资金池、资管计划资金池、保险资金池等,但缺乏统一监管。
资管新规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做到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不得开展或者参与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
在具体规定上,资管新规对资管机构发行多只资管产品投资于同一项目提出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不得违反金融监督管理部门的规定,通过为单一融资项目设立多只资产管理产品的方式,变相突破投资人数限制或者其他监管要求;同一金融机构发行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同一资产的,为防止同一资产发生风险波及多只资产管理产品,多只资产管理产品投资该资产的资金总规模合计不得超过300亿元。
”从既有规定与资管新规和理财新规中关于资金池的规定比较来看,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差异:一是既有规定是各监管机构分别对职责内监管的金融机构进行规定,而资管新规是从整体资产管理行业角度进行规定;二是部分既有规定,例如对信托资金池业务的规定,仅限于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而对标准化理财资金池业务的开展没有明确限定,对保险资金池业务的规定,仅限于投资非公开市场的品种,而对投资于公开市场投资品种的产品并未做出限制性规定;资管新规则是对整体资金池业务进行限制,不再区分标准化理财资金池和非标准化理财资金池、非公开市场与公开市场。
新常态下我国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
新常态下我国信托公司的转型发展金融业是支持我国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推进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信托行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面对国内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及金融行业监管趋严等困境,信托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在新常态下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在信托资产规模方面体现出高位盘整的特点、在业务结构方面体现出持续转化的特点、在业绩方面体现出波动较大的特点等。
这些特点促使信托公司认识到面临的危机,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业务转型,更好地适应新常态环境下的市场需求。
一、信托公司概述信托公司是指以信任委托为基础存在的公司类型。
它接受投资者的委托,主要进行货币资金或实物财产管理。
这种公司的主要特点是融资和融物相结合,并建立多边信用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信托公司要降低委托者的投资风险,并在此基础上尽量提高其投资收益。
信托公司从中获取受托人报酬作为其发展的主要支撑。
参与开展信托业务的主要有三个主体,分别是委托人、受托人和受益人。
信托公司开展的业务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及适应性,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比于其他国家,我国的信托业务出现的时间较晚,大致出现在20 世纪初期(最早是在上海)。
在我国国营银行发展的前期已经有了信托部门,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部门的业务出现了一段时间的停滞。
从1979 年到2007 年,我国信托行业是在不断整顿与不断发展之间度过的。
这种整顿促使信托行业不断改变,剥离了很多的非金融业务,信托行业的业务逐渐回归其本业,这也是信托行业逐渐步入正轨的体现。
从2007 年到2012 年,我国信托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无论是利润还是规模都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信托行业成了金融行业的第二大行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2021 年,由于我国在宏观调控方面加大了力度,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信托行业的业绩出现下滑,特别是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出现了较多的风险事件,导致失去了很多的市场,信托行业收益率也受到较大的影响。
《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信托细则全文解读
重磅!信托细则全文解读:信托受益权穿透、放开部分通道、家族信托慈善信托豁免、明确过渡期安排!总体6大点解读内容:1、文件背景该文件针对的是资管新规过渡期内的信托业务监管,主要是为了落实资管新规,统一各类型信托业务的适用口径,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
总体上来看,该文件没有比新规更严格的地方,但相比于近期众多从业人员和投资期盼的新规执行口径能否稍微宽松的预期,这次通知也没有做任何额外的放松,基本和资管新规和7月20日央行通知一致。
2、信托适用范围公益信托、家族信托明确不适用资管新规,并明确定义什么是家族信托:(1)首先委托人必须是单一个人或单个家庭,传统的集合资金信托不符合家族信托定义;(2)其次家族信托金额或价值不低于1000万;(3)不得为纯自益信托,受益人必须包括委托人在内的家庭成员;(4)兼具事务管理和金融服务职能,不能仅仅为了理财,也就是家族信托可以是纯资金信托,只要加入财产规划、风险隔离、资产配置、教育、公益慈善等实务管理元素即可;2、对通道业务做差异化处理,放开部分合规通道业务文件本身并没有明确提通道,而是明确事务管理类信托区别对待,控制监管套利,或者为委托人提供违规便利的通道业务严控;但是只要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符合监管要求的事务管理类信托允许。
那么该口径和此前是否有明显变化?根据笔者的梳理,相比7月中旬之前明显有放松,但基本和7月中旬开始传言的窗口指导信托开展部分通道业务口径完全一致,也就是在符合监管要求前提下可以开展事务管理类的通道业务。
整个信托的通道类业务(一般认为事务管理类信托属于通道业务)监管发展历程如下:(1)2017年底发布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7]55号),明确限制通道类银信业务,但并没有禁止,只是强化了穿透的职责,将财产权信托纳入银信类业务范围,并点名房地产、地方政府等违规资金流向。
(2)几乎同时,传出的部分信托公司给监管的承诺函,承诺2018年通道业务只减不增,紧接着部分信托公司在市场上的确全面暂停了通道业务。
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
内容摘要
总的来说,这份通知不仅是一份规范性文件,更是一份引导信托行业走向更加繁荣、稳健、有活 力的指导性文献。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信托业务的前行方向,也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为信 托业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01 出台背景
03 内容解读
目录
02 主要原则 04 征求意见
出台背景
出台背景
主要开展违规业务,信托公司要在穿透基础上 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对信托业务进行分类。
内容解读
内容解读
《通知》共分为四部分。一是总体要求。明确《通知》的起草目的和原则。二是明确信托业务分 类标准和具体要求。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并在 每一大类业务下细分信托业务子项。三是落实信托公司主体责任。要求信托公司按照信托业务新 分类要求,严格把握信托业务边界,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定期排查,严肃问责,确保 按新分类标准规范开展信托业务。要求信托公司明确发展战略和转型方向,立足信托本源重塑发 展模式,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监管引领。银 保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各类具体业务监管规则和配套机制,指导派出机构对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 准确性和展业合规性实施持续监管。
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
2022年12月30日至2023年1月30日,银保监会就《通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各方给予了 广泛并提供了宝贵意见。银保监会对反馈意见逐条进行了认真研究,对其中符合监管导向和行业 发展实际的意见进行了吸收采纳,主要是加强《通知》与其他制度衔接、完善了文字表述等。下 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促进各类信托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发展。
为加强风险防控,促进信托公司回归本源,《通知》明确坚持压降影子银行风险突出的融资类业 务,信托公司按照前期既定工作要求继续落实。
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
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
最近,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关于信托业务分类评价的指导意见,对信托业务进行了三分类管理。
具体规定如下:一、优质类信托业务。
包括具备较高流动性的业务、符合监管政策和规定的业务、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的业务等。
这类业务具备较低的风险、较好的收益和良好的流动性。
二、一般类信托业务。
包括符合监管要求但流动性较差的业务、适用于限定范围投资者的业务以及其他风险等级相对较低的业务。
这类业务的风险和收益相对较为平衡。
三、风险类信托业务。
包括风险相对较高的业务,可能面临较大的亏损和流动性风险。
这类业务往往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项目,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参与。
新规要求信托公司根据信托业务的特点和风险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评价,并根据不同类别的信托业务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风险分担机制和报告制度等。
通过分类管理,可以更好地平衡风险和收益,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促进信托业务的健康发展。
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
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CATALOGUE目录•资管新规概述•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现状•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方案•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风险与应对•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效益与影响•结论与展望CHAPTER资管新规概述资管新规背景030201资管新规主要内容统一监管标准限制杠杆加强信息披露规范投资行为资管新规对信托公司的影响CHAPTER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现状a信托公司概况•a信托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环境、风险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控等环节。
公司设立了风险管理部、合规部、内部审计部等部门,负责不同领域的内部控制工作。
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体系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信息技术应用不足CHAPTER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方案优化目标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增强业务创新能力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优化措施强化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内部控制环境优化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监督与审计增强信息沟通与共享制定实施方案a信托公司应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优化方案,包括具体实施步骤、时间表和责任人等。
逐步实施按照制定好的实施计划,a信托公司应逐步推行各项优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培训与宣传监督与评估优化方案实施计划CHAPTER资管新规下a信托公司内部控制优化方案的风险与应对风险识别与评估宏观政策风险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导致投资收益的不稳定,a信托公司应加强市场研究,合理配置资产。
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风险应对措施针对宏观政策风险,a信托公司应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政策动态,调整业务布局。
为应对市场风险,a信托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分散投资、对冲等方式降低风险。
针对信用风险,a信托公司应建立严格的信用审批流程,加强贷后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风险监控与报告a信托公司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公司的各项业务进行全面风险管理。
资管新时代背景下信托行业何去何从?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五个时期
起步期 (19世纪末——1968年).
规范期(2001-2006年)
转型期(2018年——)
探索期(1979-2000年)
快速发展期(2007-2017年)
我国信托业发展的五个时期
01起步期
信托企业开始萌芽
信托制度在19世纪末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但是受 到战争的影响,金融业难以得到稳定的发展。新中 国成立后,国家重新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托部, 但受到计划经济影响,在1968年终止
05转型期
2018年,为了解决监管差异过大、监管套利、刚性兑付、期限错 配等问题,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 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 规”),自此资产管理行业进入了统一监管的新时代。
02探索期 01起步期
03规范期 04快速发展期 05转型期
中国信托业发展现状
14
对策及政策建议
寻求新的赢利模式,创立核心业务
01
寻求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多方合作
培养信托行业文化
02
以融资业务和投行业务来驱动
对策及政策建议
培育我国信托文化.
03
利用信托完善我国社会
信用体系
05
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从
供给、需求两个方面拓
04
展信托业务
完善信托相关法律制度
06
Thanks
中国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尚需提高,市场有待于优化 相关法律法规缺失,法律体系不健全
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内控环节比较薄弱
委托理财机构多,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经营限制条款过多,给行业发展带来局限
资管新规细则资管新规全文
资管新规细则资管新规全文资管新规细则一、资管业务定义“资管新规”: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诚实信用、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
金融机构可以与委托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收取合理的业绩报酬,业绩报酬计入管理费,须与产品一一对应并逐个结算,不同产品之间不得相互串用。
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金融机构不得在表内开展资产管理业务。
私募投资基金适用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私募投资基金专门法律、行政法规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本意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另行制定。
“资管新规补充文件”:对于通过各种措施确实难以消化、需要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在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时,合理调整有关参数,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表外资产回表。
支持有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回表需求的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
过渡期结束后,对于由于特殊原因而难以回表的存量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以及未到期的存量股权类资产,经金融监管部门同意,采取适当安排妥善处理。
“银行理财新规”:《办法》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定位于规范银行非保本型理财产品。
特别提出私募投资基金适用原专门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才按照资管新规来执行。
目前主要的适用法规是《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未来随着《私募投资基金管理暂行条例》的发布,再参照执行。
资管业务是表外业务,补充文件明确鼓励非标资产回表。
对于难以消化、需要回表的存量非标债权资产,MPA考核时,会合理调整有关参数,发挥其逆周期调节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表外资产回表。
银行可以发行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来实现非标债权回表。
信托三分类新规来了!
信托三分类新规来了!前言近期监管下发《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核心内容是对信托业务做三分类: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公益/慈善信托。
简单总结如下:1、资产管理信托主要是站在资管新规角度进行定义,需要严格执行资管新规各项要求。
其概念基本和传统的资金信托概念大部分重叠,是单纯以追求财产保值增值,信托仅限于私募性质。
在这个信托大分类项下笔者认为仍然可以从事信托贷款业务。
但如何做好防火墙隔离需要未来的制度建设和创新。
这将和非保本理财产品,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管理子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等同属于资管新规的一套框架下。
具体参见《资管新规正式落地!》。
2、资产服务信托首次明确定义,主要是行政管理受托服务(最核心是资管产品的受托服务)、ABS财产权信托、家族信托、风险处置受托等。
其中在家族信托中,虽然保值增值仍然是核其心诉求之一,但也不再单纯是保值增值。
在服务信托项下特别强调不得开展信托贷款,也是应有之义。
3、公益/慈善信托其核心区别是其用途系公益性质,表现形式为他益信托。
总体而言,新规如果实施,不同的分类标准下就不存在大量交叉内容。
而此前信托业务按照不同的分类维度分为资金信托和服务信托、融资类、投资类和事务管理类等,各种分类之间存在大量交叉和部分名实不符的情况,不利于行业发展和监管进行风险把控。
本文纲要一、现行信托分类难点及新的三分类背景二、资产管理信托三、资产服务信托四、公益/慈善信托五、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关注点和影响一、现行信托分类难点及新的三分类背景1、根据投资者数量和信托财产类型,可以将信托分类为:单一、集合、财产三类。
2、根据信托机构的受托职责和财产运用方式,分为主动管理类及事务管理类,其中主动管理类分为投资类及融资类。
其中,单一、集合均为资金信托,及委托人交付的资产为现金资产;而委托人交付的非现金资产的信托则统一归类为财产信托;而资产类型系根据信托公司职责进行区分。
信托三分类新规解读
信托三分类新规解读
信托三分类新规是指2018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AMC规定”)中明确了对信托业务的三分类管理措施,分别为“集合信托、计划信托、单一信托”。
一、集合信托:指投资人以集合形式委托信托公司或者被信托公司委托的第三方管理人管理,不对单个受益人及其份额进行区分的信托产品。
主要应用于私募资管领域。
二、计划信托:指设有单独的信托计划合同,为多个委托人所共同投资、进行资产管理的信托计划。
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按照信托计划的约定实现分账、分仓等管理方式,避免了单一规模的压力。
三、单一信托:指投资人以自己名义向信托公司委托的用于个人或机构财富管理的信托产品。
这种信托产品主要针对普通投资人,比较灵活。
信托三分类新规主要是为了规范信托业务,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加明确的分类标准,以便于监管机构的有效管理。
在实践中,信托公司可以根据市场、客户需求等因素来选择相应的分类方式,但需要满足监管规定。
此外,针对不同分类的信托产品,监管部门也将给予不同的监管政策和控制标准,从而确保信托业务风险可控。
资管新规后信托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与思考
资管新规后信托公司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践与思考作者:***来源:《时代金融》2023年第10期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各类金融机构資产管理业务实现统一监管标准,为符合资管新规要求,整个信托行业正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存量业务整改,信托公司传统融资类业务和金融同业通道业务面临压降和逐步清退,部分信托公司相继暴露风险,内部审计作为信托公司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在信托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中理应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首先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信托公司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必要性,接着结合近年来的内部审计实务进一步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审计整改四个阶段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信托公司的应用,以期对信托公司的内部审计实践提供一些建议。
2018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的出台,标志着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业务实现统一监管标准,监管部门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统一监管,最大程度地消除监管套利空间。
为符合资管新规要求,整个信托行业正在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和存量业务整改,信托公司传统融资类业务和金融同业通道业务面临压降和逐步清退,部分信托公司相继暴露风险,作为央企信托的内部审计部门,在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中主动作为,坚持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内部审计,坚守公司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
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内部审计实务阐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信托公司的应用,以期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ing,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工作和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的目标”。
作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地位。
信托 资管新规
信托资管新规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信托、资管行业也逐渐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
然而,在这一市场中,各种风险因素也随之而来。
为了加强对信托、资管行业的监管,我国推出了《信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信托业务管理办法》和《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新规。
这些新规主要涵盖了信托、资管行业的准入、运作、投资、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信托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入条件进行了明确,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实力、规模和管理能力。
此外,针对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托业务和私募基金的投资管理,也进行了细致的规定,要求企业必须遵循合规经营、风险控制等原则。
此外,新规还对信托、资管产品的投资范围、投资比例、托管机构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杠杆的产品,要求企业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设置合理的投资比例和风险控制规则。
对于私募基金的托管机构也进行了规定,要求托管机构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和实力,并对基金的投资组合、份额等进行监管。
总的来说,新规的出台将会进一步规范信托、资管行业的运作,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同时也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未来,信托、资管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管新规下的投⾏信托业务分析》目 录第⼀部分:通道业务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2)⼀、通道业务的定义及发展 (2)⼆、通道业务的特征及类型 (2)1、通道业务四个特征 (3)2、通道业务四个分类 (3)第⼆部分:资管新规及细则对通道业务的规制 (5)⼀、资管新规前监管部门态度不⼀ (5)⼆、资管新规及细则的规定 (6)1、资管新规 (6)2、《商业银⾏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7)3、《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 (8)4、总结 (10)第⼀部分:通道业务的定义、特征及分类⼀、通道业务的定义及发展通道业务是相对于主动管理业务⽽⾔的,目前并没有法律意义上的统⼀定义。
原银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在其下发⽂件中,对通道业务作了界定;⼈民银⾏和证监会虽然在⽂件中提及过通道业务,但未作定义。
从发展历程来看,通道业务最早是在2008 年前后以“银信合作”的形式出现,即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作为通道,银⾏负责资⾦端的募集和资产端的投资指定,借助信托计划实现银⾏资⾦出表、规避监管指标约束等目的。
不过,此后银监会陆续发布银监发〔2008〕83号、银监发[2010]72号、银监发、等系列⽂件规范和限制银信合作。
在2012年之后,随着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基⾦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扩⼤了证券基⾦经营机构资管业务的投资范围,银证合作、银基合作、银证信合作等新型通道业务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壮⼤,总规模超过了银信合作。
⼆、通道业务的特征及类型证券基⾦机构监管部发布的《机构监管情况通报》(2017年第11期)对通道业务的特征和类型做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我们据此总结如下:1、通道业务四个特征通常认为,通道业务具备以下四个特征:⼀是资⾦和资产“两头在外”,通道⽅(或称为受托⽅)的资产管理业务仅作为委托资⾦流向委托⽅指定资产的“管道”;⼆是通道⽅(受托⽅)按照委托⽅的投资指令开展业务,通常不承担主动管理责任;三是投资风险通常由委托⽅承担;四是管理费相对较低。
2、通道业务四个分类经过多年发展,通道业务演变出多种类型,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分为:•按照通道载体不同,可以分为“⼀对⼀”通道业务和“⼀对多”通道业务;•按照主导⽅不同,可以划分为委托⼈主导的通道业务与第三⼈主导的通道业务;•按照设立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监管套利的通道业务和有⼀定正当需求的通道业务; 这里,证监明确:【有⼀定正当需求的通道业务】主要以标准化资产的投资为主。
这类业务主要是因为银⾏自身管理资⾦体量⼤,⽽询价对象有限、交易员数量不够,为此委托证券基⾦经营机构等作为通道。
•这里的监管倾向很明显:逐步禁⽌非标通道。
按照履⾏管理职责程度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完全让渡管理职责的通道业务和部分让渡管理职责的通道业务。
第⼆部分:资管新规及细则对通道业务的规制⼀、资管新规前监管部门态度不⼀自2015年起,监管部门在不同场合强调资管机构应当重视主动管理、降低通道业务规模。
2016年5月,证监会首次提出“不得从事让渡管理责任的所谓‘通道业务’”。
2017年,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信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7]55号⽂)核⼼内容之⼀就是要求商业银⾏和信托公司双⽅规范银信类业务,压缩银信通道业务。
随后,有信托公司向监管部门提交了《自律承诺函》,承诺:在不发⽣系统性风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前提下,2018年公司银信通道业务规模只减不增。
同时,将积极与存量银信通道业务合作⽅沟通,争取提前终⽌部分业务。
其实此前,关于通道业务的“去与留”就争议非常多,除了各个监管部门的态度有差异外,有监管部门在不同时期也存在不同的表态。
•证监会新闻发⾔⼈曾在2017年5月提及,要求禁⽌让渡管理⼈责任的通道业务。
•不过,后来银监会提出“善意通道”的之说,⾔下之意即对于通道业务不必⼀⼑切。
•在2017年11月⼀份证监证券基⾦监管通报上,证监会对通道业务进⾏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除了监管套利的通道业务外,还有⼀些是有正当需求的通道业务。
可见,此前监管部门的通道业务的意见不⼀,不过从最后的表态来看,还是对部分未规避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预留了⼀定的空间。
⼆、资管新规及细则的规定1、资管新规2018年4月27日发布施⾏的《资管新规》第⼆⼗⼆条第⼀款作出规定,正式明确全面禁⽌了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
⼆⼗⼀、【消除多层嵌套和通道】⾦融机构不得为其他⾦融机构的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这也是监管在"正式"⽂件中首次明确提及不得从事通道业务。
但需要注意的是,从资管新规的表述来看,并没有要求对通道业务“⼀道切”,禁⽌的只是“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换⾔之,如果通道业务并未规避这些监管要求,则还仍可以续做。
那具体又该如何把握哪些是规避监管要求,哪些又不是呢?这个目前并没有个确切的答案,其中的裁量权在监管部门⼿中。
为此,我们也对通道业务常见模式做了总结,对于其中我们认为未规避监管要求的,或者按照银监会⼝径中“善意”的通道做了列举,具体见详见本⽂第三部分。
2、《商业银⾏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银保监发布的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也对银⾏理财的通道业务做了规定:第三⼗⼋条 (资管产品投资要求)商业银⾏理财产品投资资产管理产品的,应当符合以下要求:(⼀)准确界定相关法律关系,明确约定各参与主体的责任和义务,并符合法律、⾏政法规、《指导意见》和⾦融监督管理部门对该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规定;(三)切实履⾏投资管理职责,不得简单作为资产管理产品的资⾦募集通道;可以看出,其中关于通道的表述与资管新规有些不同,理财新规(征求意见稿)的主要要求是"履⾏投资管理职责"、不能作为“资⾦募集通道”,这个也主要是由于银⾏理财基本上都是资⾦⽅,不存在其他产品嵌套投资银⾏理财的情形,所以⼀般也不存在为其他资管计划提及资管新规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的情形。
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切实履⾏投资管理职责”与“不得简单作为资管产品的资⾦募集通道”,后者是对前者的强调和具体列举,能“切实履⾏投资管理职责”是核⼼,但是具体到何种程度并没有明确,⽽且也没有强调必须是主动管理职责。
实际中,主要信托计划、券商资管、基⾦专户作为银⾏理财的投资通道(委外),所以实际上⽽⾔,信托等能作为理财的通道是个更为关注的问题。
其中,对于券商资管和基⾦专户⽽⾔,其主要取决于证监会的态度(具体可参考本部分第三点);⽽对于信托计划⽽⾔,除了“双30%”的业务比例限制外,近期近期北京银监局对辖内两家信托公司开出罚单也是个重要障碍,该案例要求理财投资信托时要向上穿透识别投资者⼈数,这很容导致信托计划违反50⼈集合信托上限。
3、《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及《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 关于通道业务的规定,证监会的细则主要集中在这⼀条上:第四⼗六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切实履⾏主动管理职责,不得有下列⾏为:(⼀)为其他机构、个⼈或者资产管理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由委托⼈或其指定第三⽅自⾏负责尽职调查或者投资运作;(三)在资产管理合同中约定由委托⼈或其指定第三⽅下达投资指令或者提供投资建议;可以发现,证监会⼀开始就强调要“切实履⾏主动管理职责”,这⼀点资管新规在通道业务的规定中并没有提及。
⽽主动管理与通道业务的被动管理相对应,那是否意味着证监会的细则对通道业务⼀⼑切呢?不过,从具体的要求来看,第⼀项的要求和资管新规保持⼀致,也是有前提条件的限制通道业务,即不得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杠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
所以,从这条规定来看,券商资管、基⾦专户应当有做通道的空间。
此外,证监会对和通道业务密切相关的嵌套、投顾也做了明确的规定,强调资管计划在嵌套投资其他资管产品时应当切实履⾏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转委托,不得有投资顾问直接执⾏投资指令。
第四⼗四条 资产管理计划接受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切实履⾏主动管理职责,不得进⾏转委托,不得再投资除公募基⾦以外的其他资产管理产品。
第三⼗⼆条 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对投资顾问的投资建议进⾏审查,不得由投资顾问直接执⾏投资指令。
但最值得关注的是证监会关于穿透的规定:第三条……资产管理计划接受其他资产管理产品参与的,不合并计算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数。
资产管理计划接受其他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参与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应当有效识别资产管理计划的实际投资者与最终资⾦来源。
银⾏理财嵌套券商资管或者基⾦专户,主要潜在的合规问题是站在券商资管和基⾦专户的角度向上穿透,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的要求。
这⼀点在理财细则中没有明确。
但是证监会的细则则明确了不合并计算其他资产管理产品的投资者⼈数。
此处的其他资管产品就包括银⾏理财产品(不区分公募和私募),此条对于证监会旗下的券商资管和基⾦专户来说是⼀⼤利好消息。
4、总结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管新规是个框架性的规定,禁⽌提供规避监管的通道服务。
⽽目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的银保监会及证监会的细则,则在资管新规的基本要求下,做了差异性的规定。
其中,银保监会要求银⾏切实履⾏投资管理职责,不得简单得作为资⾦募集通道,⽽证监会则强调要求切实履⾏主动管理职责,但是在具体规范通道业务时,也和资管新规资管新规保持⼀致,即以规避监管要求为前提条件。
所以总体上来看,资管新规及其细则对通道业务留由⼀定的预定,核⼼的要求是不能规避监管规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