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1c75d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6.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通常由相关政府机构制定和管理。
以下是一般性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些建议和要求:
1.语言文字规范:制定和宣传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规范,包括语法、标点符号、词汇用法等方面的规定。
这有助于维护语言文字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2.语言文字教育:推动和改进语言文字的教育体系,确保公民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够掌握正确的语言文字知识和运用能力。
3.文化传承:强调语言文字对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鼓励保护和传承本国的语言文字传统。
4.官方文件和公共信息:规定在官方文件、公共场所和媒体上使用的语言文字标准,确保政府机构和公共信息的语言文字表达一致。
5.多语言政策:针对国家存在多语言的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平衡各语言的权益,鼓励多语言共存,并规范语言的使用。
6.信息化时代:针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适时更新和调整语言文字工作要求,确保语言文字适应新的科技和社会发展。
7.专业机构和咨询:成立专业的语言文字管理机构,负责制定、解释和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同时提供相关的咨询服务。
8.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进行相关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语言文字工作的认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
9.法律保障:在法律层面保障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权益,规定违反语言文字规范的法律责任。
10.监管和评估:设立监管机构,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监管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
这些要求旨在确保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统一、适应性,以促进国家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
具体的要求和实践会因国家而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做法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522e2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a.png)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交流的工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和认可对于一个国家的统一、发展、文化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原则1.历史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应当尊重历史传承,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字文化,保护民族的语言文字传统。
2.地域平衡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应当兼顾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需求,体现地域平衡,保障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
3.通用便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通用方便,便于全国各地区人民使用和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
4.文化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体现国家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价值,促进国家的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做法1.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制定国家应当制定一系列的语言文字政策,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原则和标准,确保各民族的语言文字权益得到保障。
2.教育体系的建设国家应当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教育,建立健全的语言文字教育体系,提高全民族的语言文字素养。
3.媒体和出版物的规范国家应当加强对媒体和出版物的管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提高文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语言文字的翻译和推广国家应当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翻译和推广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趋势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需要。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更加多样化,兼顾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需求,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繁荣。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将更加国际化,与世界语言文字接轨,促进国家在国际交流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总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选择和认可对于一个国家的统一、发展、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应当根据历史传承、地域平衡、通用便利和文化传承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多样化和国际化发展,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64bd5fa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fb.png)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内容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语音: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包括音节、重音和语气等。
可以通过听力训练和模仿母语者的发音来提高自己的语音技巧。
2. 词汇:积累并掌握足够的词汇量,包括常用词汇和专业词汇。
可以通过阅读和背诵词汇表来提高词汇量。
3. 语法:了解并掌握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包括句子结构、时态、语态和句型等。
可以通过语法书籍和语法练习来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
4. 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包括理解文本的主旨、细节和推理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小说和学术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本来提高阅读能力。
5. 写作:提高写作能力,包括正确地表达思想和观点、组织语言和使用恰当的语言风格。
可以通过写作练习和修改来改善写作技巧。
6. 听力: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包括辨别语音、听懂日常对话和听懂演讲和讲座等。
可以通过听力练习和听取真实语言的录音来提高听力能力。
7. 口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包括流利、准确地用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以及
良好的语言交流能力。
可以通过口语练习和参加语言交流活动来提高口语能力。
8. 文化背景:了解所学语言所属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和练习,可以选择参加语言培训班、找外籍老师或参与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来提高语言水平。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3d913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8.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是国家制定和推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推广普及,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保护语言文字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首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
根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各民族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禁止任何形式的语言歧视和压制。
其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对于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有效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制定和推行国家统一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标准,包括语法、标点符号、拼音等方面,以便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和统一。
另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语言文字,它不仅是各民族公民沟通交流的桥梁,也是国家统一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表达方式。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加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和推广普及,提高全民的语言文字水平,确保各层次、各领域的人员都能够熟练掌握和正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此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保护语言文字的文化多样性和民族特色。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资源,这些语言文字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和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鼓励各民族维护和传承自己的语言文字,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
最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研究与发展。
语言文字是一个生动而活跃的系统,它不断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变化和演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推动语言文字的发展与创新,提高语言文字的适应性和现代化水平。
综上所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要求是为了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推广普及,保障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推动语言文字的发展与传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讲解.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b7c0f4ff01dc281e53af0c1.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讲解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宗旨:⑴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⑵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
⑶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机关的使用:“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什么是普通话与规范汉字?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需要指出的是:北京话不等于普通话。
4、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点在哪些领域?推广普通话的重点在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
当普通话成为学校教学语言、成为机关工作语言、成为宣传语言、成为社会交际语言时,便是基本普及了普通话。
5、推广普通话是否要人为地消灭方言?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阂,以利社会交际。
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还要会说普通话。
而且也并不要求公民在所有场合都讲普通话。
从语言发展来讲,普通话和方言也处于不断丰富、融合的过程中,方言在语音、词汇等方面逐渐向普通话靠拢,普通话也不断从方言中吸纳词汇,以丰富自己。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方言还将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长期存在。
6、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哪些?危害是什么?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有如下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被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
这些现象的存在,给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的普及、文化的繁荣造成很大的损失和障碍。
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后,计算机对汉字的识别,要求汉字必须规范。
7、哪些行业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且要接受测试并持证上岗;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
等级标准根据行业特点有不同要求。
您知道吗?联合国有6种工作语言,汉语是其中之一,并且采用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简化汉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解说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解说词](https://img.taocdn.com/s3/m/449eaf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d.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解说词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
今天,我很荣幸向大家介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
作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旨在加强和规范全国范围内的语言文字使用,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推动社会的语言文字交流。
首先,让我们明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宗旨。
这一工作的目标是维护国家的语言文字统一性,加强全国范围内各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旨在推动语言文字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语言文字地位。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发展。
语言文字是我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
通过强化语言文字的传承,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我国丰富的语言文字文化遗产,使其在当今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也是一项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工作。
在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更为广泛。
通过推动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我们可以促进社会各领域的语言文字交流,提高沟通效率,推动科技、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让我们共同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性。
语言文字是我们思维和表达的工具,也是我们文化的载体。
只有通过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各地方言文字的发展,形成全国一盘棋的语言文字格局。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更是我们参与国际交流、增进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一环。
因此,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我国语言文字事业蓬勃发展!
谢谢大家!。
语言文字常识问答(20项)
![语言文字常识问答(20项)](https://img.taocdn.com/s3/m/3d37bfff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2.png)
语言文字常识问答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有哪三要素?答: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是国家通用语言。
普通话的三个要素是:词汇、语音和语法。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九届人民大常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是什么时候实施的?答:《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由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8月25日通过,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
5.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指的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简化字和未被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6.什么是二简字?答: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于1977年12月20日提出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简称二简字。
二简方案分为两个表:第一表收录了248个简化字,推出后直接实行;第二表收录了605个简化字,推出后仅供讨论,没有直接实行。
7.什么是异体字?答: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异体字是相对于正体字而言的。
8.什么是繁体字?答:繁体字俗称深笔字,是与简化字对应的用以特指原有的笔画比简体字多的一套书体。
9.不规范汉字通常包括哪些汉字?答:不规范汉字包括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错别字、生造字和残缺字。
10.《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发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是什么时候颁布的?答: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这标志着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国家语言生活的建设和管理将达到新的高度。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05f18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2.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引言是文章的开篇部分,用来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并简要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本文的主题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科普工作,旨在让读者了解语言文字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倡导全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沟通的基石,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它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知识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是国家整体凝聚力的象征,它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种被国家官方广泛采用和推广的语言文字,它是一种方便全国人民进行交流和理解的通用语言文字系统。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定义旨在统一全国人民的语言文字交流。
它可以使各个地区的人们彼此沟通无障碍,促进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水平和竞争力。
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必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可以促进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联系。
其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可以提高人民的交流能力,加速信息的传播,推动经济的发展。
再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可以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保护,保护和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总之,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总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科普工作,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并倡导全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通过科普工作,我们可以加强人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和理解,提升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未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的趋势,并倡导全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推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发展。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1. 引言:概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普的背景和重要性。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73e23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2.png)
【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范本1:【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障公民的语言文字权益,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特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语言文字。
第三条 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的语言文字资产。
第四条 国家保护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各自的语言文字的权利。
第五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遍推广和使用,应当遵循公众的意愿,经过科学研究和实践检验。
第六条 国家倡导语言文字文字文化的研究和国际交流,倡导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推广第七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委员会(以下简称语委会)负责。
第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应当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
第九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应当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文化建设需要。
第十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应当保持与其它国家或地区的通用语言文字的连系,逐步提高国际影响力。
第十一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应当考虑各民族文字的使用需要。
第十二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现代化。
第三章 语委会第十三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委员会是中央政府派驻的组织机构。
第十四条 语委会的是负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推广工作,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
第十五条 语委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任命,由国务院决定。
第十六条 语委会可以召开全体会议或者常务会议,决定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语委会制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由国务院公布。
第四章 语言文字使用和保护第十八条 公民有使用、学习、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第十九条 国家鼓励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第二十条 国家推广普通话,提倡使用普通话。
第二十一条 国家组织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动各民族文字的保护和传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98462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4.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统一的通用语言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
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1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
首先,该法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的范畴。
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是简体中文。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国家采用两种书写体系,即繁体字和简体字。
这些规定为国家提供了基本的语言和文字统一标准。
其次,该法还规定了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的地位和使用。
在国家工作中,必须使用简体中文和普通话,遇到特殊需要时可以使用少数民族地区通用的文字和语言。
同时,在另一种语言和文字与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冲突时,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具有优先使用的地位。
除此之外,该法还规定了普通话的发音和标准。
国家标准普通话应当准确、规范、流利、得体,并且发音清晰准确,语音音调符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规定的标准。
这对于广大语言工作者和学习者来说非常有价值,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法还规定了使用外语和文字的规定,概括地说,使用外语和文字应当尊重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确保语言文字的规范化、统一化和文化传承性。
总的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在促进国家语言和文字的统一化和规范化,保障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为促进我国语言和文字事业的健康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希望广大公民和语言工作者能够切实遵守法律法规,为国家语言和文字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4f8bb881bceb19e8b8f6ba6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用语言文字法》知识问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什么时间颁布的,于何时实施?答: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的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实施。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5.广播电台、电视台基本的播音用语是什么?答: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批准。
6.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一)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二)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三)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四)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7.我国境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保留繁体字、异体字?答: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一)文物古迹;(二)姓氏中的异体字;(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8.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答:2010年9.《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
![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66113b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3.png)
一、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三、怎样规范使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目录
二、为什么要规范使用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四、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知识拓展
01
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普通话
规范汉字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 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 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语。
规范汉字就是符合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 准的汉字。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经过 整理简化的字,二是历史上沿用至今而 不需整理简化的字。
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繁体字、异体字保留或使用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 明文规定:
文物古迹
姓氏中的异体字
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出版、教学、研究中 需要使用的
为什么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适当的文
国家层面 字,此处添加详细文本描述,
建议与标题相关尽量简洁... ...
个人层面
语言文字本身
为什么要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国家层面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 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 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五千年来的骄傲,其博大精深,源 远流长于全世界,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核心。
当前存在随意造字、滥用成语等混乱现象,需要学好 规范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以正视听。
0 3 怎样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怎样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具体 措施
一是立法保障。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40873d43323968011c92c7.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7号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4、我国语言文字的基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5、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12字方针):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哪一年写进宪法的?1982年7、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简称推普周)。
自1998年第一届推普周开始,至今2013年为第16届推普周。
8、2013年推普周的具体时间是哪几天?活动的主题是什么?具体时间是9月11日到9月17日。
主题是“推广普通话,共筑中国梦。
”9、什么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普通话。
”10、普通话就是北京话吗?普通话是以北京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但是,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11、推广普通话就是不让说方言吗?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不让说方言,并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要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民族共同语。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在正式的场合和公众交际的场合讲普通话,但并不是排除在非正式场合讲方言。
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的,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所有场合一律不让说方言。
12、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2004年7月30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e937256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74.png)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什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广泛用于中文文献排序检索以及工业、科技领域的型号和代号等多个方面。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拼音输入汉字被普遍使用,汉语拼音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须臾不可或缺。
汉语拼音作为拼写中国人名、地名的国际标准,作为各外文语种在指称中国事物、表达中国概念时的重要依据,作为我国对外交流的文化桥梁,被广泛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对外交流等领域。
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前,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而又比较有影响的拼音方案有三个:注音字母(191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26年发表)、拉丁化新文字(1931年公布于苏联海参崴)。
这三个方案的影响都非常大,其中尤以注音字母影响最大,从公布后即纳入小学教育,目前我国台湾省还在继续使用这套注音字母,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套法定的汉语拼音字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abff7d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92.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19年10月5日颁布实施,对中国的语言文字使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管理。
本文将从法律的背景、重要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法律的一次重要补充和改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
为了统一国家语言文字,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强文字使用的规范,法律的出台变得尤为重要。
通用语言文字法主要内容包括了对普通话的规定、对语言文字的使用、宣传和工作的要求、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教育等方面的规范。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普通话的要求和规定,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具。
法律规定了普通话的地位和推广使用的具体措施,提出了普通话的培训和普及要求,以及宣传和推广的具体措施。
此外,通用语言文字法还对语言文字的使用进行了规范。
法律明确规定,在广播、电视、广告、商标和产品包装等宣传媒体中必须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并禁止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
这一规定的出台,可以提高公众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使用水平,保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纯正性。
通用语言文字法对语言文字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法律规定,要推动语言文字学科的发展,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和讲授,培养语言文字学科的人才。
这一规定的出台,可以促进语言文字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提高语言文字教育的质量,推动语言文字的传承和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法律的出台强调了普通话的地位和推广使用的重要性,提高了公众对普通话的认同和使用水平。
其次,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使公众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纯正性,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明素质。
同时,推动语言文字学科的发展和语言文字教育的提高,促进了语言文字传承和创新,加强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
综上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实施,是对中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的一次重要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b2450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07.png)
第二十一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负责规划指导、管理监督。 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本系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二条地方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管理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企业名称、商品名称以及广告的用语用字进行管 理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 第二十五条外国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和科学技术术语译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由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组织审定。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不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使用语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 出批评和建议。 本法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的人员用语违反本法第二章有关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批评教 育;拒不改正的,由有关单位作出处理。
第二十八条本法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感谢观看
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 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 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https://img.taocdn.com/s3/m/7e49e6b5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9.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00.10.31•【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施行日期】2001.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二000年十月三十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00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号发布)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三章管理和监督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第三条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第四条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
第五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第六条国家颁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管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支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丰富和发展。
第七条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
第八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第九条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普及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普及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25a7d7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2.png)
一、引言随着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和普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对于统一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达标和普及标准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1. 统一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和精神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统一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有利于加强国家的认同感和凝聚力,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完整性。
2. 提高全民族素质水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达标和普及标准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水平。
语言文字是人类的重要工具,是人类思维的表达和交流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标准达标和普及之后,可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提高国家整体的文化底蕴和综合实力。
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普及的现状目前,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与普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一些地区和行业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程度还不够高,还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
1. 地方方言影响我国的地域广阔,地方方言众多,这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地方方言的影响,导致部分人群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时出现一些问题。
这需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实际行动来逐步解决。
2. 教育体系问题目前我国教育体系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地区和学校的语文教育质量不高,教学水平不够,导致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不足。
这需要改革教育体系,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
4. 社会环境问题在一些特定社会环境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标准化程度不够。
一些特定的行业和群体中,存在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规范的现象,这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规范管理来逐步解决。
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标普及的对策和建议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的语言文字意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达标和普及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国家通用文字语言以什么作为标准
![国家通用文字语言以什么作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61d4e1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a.png)
国家通用文字语言以什么作为标准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标准。
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1955年来,汉语拼音的推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汉语拼音已经成为识读汉字、学习普通话、培养和提高阅读及写作能力的重要工具,成为改革和创制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依据,成为编制盲文、手语、旗语、灯语的重要基础,广泛用于中文文献排序检索以及工业、科技领域的型号和代号等多个方面。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容
(1)普通话
(2)规范汉字
2.基本规定
(1)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3)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
(4)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
3.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的情形
(1)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
(2)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3)招牌、广告用字;
(4)企业事业组织名称;
(5)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
4.可以使用方言的情形
(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
(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
(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5.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情形
(1)文物古迹;
(2)姓氏中的异体字;
(3)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4)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5)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6)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
第五条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的报头(名)、刊名、封皮(包括封面、封底、书脊等)、包装装饰物、广告宣传品等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出版物的内文(包括正文、内容提要、目录以及版权记录项目等辅文),必须使用规范汉字,禁止使用不规范汉字。
第六条向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发行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可以用简化字的一律用简化字,如需发行繁体字版本的,须报新闻出版署批准。
第七条下列情形可以不适用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
(一)整理、出版古代典籍;
(二)书法艺术作品;
(三)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着述和语文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部分;
(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一、唯一而确定的情形
1.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示例:48 302 -125.03 34.05% 63%~68% 1/4 2/5 1:500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示例:一律一方面十滴水二倍体三叶虫星期五四氧化三铁一O五九(农药内吸磷) 八国联军二O九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四书五经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月十七日同盟路易十六十月革命“八五”计划五省一市五局三胜制二八年华二十挂零零点方案零岁教育白发三千丈七
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相差十万八千里第一书记第二轻工业局一机部三所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十三届四中全会
3.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
1.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
示例:公元前8世纪20世纪80年代公元前440年公元7年1994年10月1日
2.年份一般不用简写。
如:1990年不应简作“九O年”或“90年”。
时、分、秒
示例:4时15时40分(下午3点40分) 14时12分36秒
三、要求使用汉字的情况
1.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
示例: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八月十五中秋节
2.中国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
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
示例: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1860年11月2日) 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十六日(1964年10月1日) 日本庆应三年(1867年)
3.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
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
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示例1:“一·二八”事变(1月28日) “一二·九”运动(12月9日) “一·一七”批示(1月17日) “一一·一O”案件(11月10日)
示例2: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二O”声明“九一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