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述题及重点(精)
中国近代史自考论述题要点集合
第一章1.★★(P2)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皇帝、贵族、官僚和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则占有很少的土地;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其主要特征是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互为表里,以获取最大利益,农民生活极度困苦。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历代统治者不断加强皇权,以维护“家天下”统治。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儒家思想还与佛教、道教等其他思想相融合,共同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P5)试述外国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的。
答:(1)军事侵略。
①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
③外国列强还在中国设立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和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强占租借地,使其成了列强侵华的基地;划分势力范围,则使中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局面;在一些地区取得驻兵权,随时可以以武力要挟中国封建政权。
这些都是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重破坏。
④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勒索巨额赔款。
战争赔款,是外国列强对中国人民进行的公开掠夺。
⑤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
⑥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在侵华战争中,还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造成空前浩劫。
(2)政治控制。
资本一帝国主义列强还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把持中国海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
外国列强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并逐渐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近代史论述题重点整理
三.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五.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帝国——资本主义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上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
一.《天朝田亩制度》以及《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及其性质内容:1.《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内容①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②规定了农副产业品的生产和分配2. 《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吸取外国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③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④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允许外国人为天国献策,但不得毁谤国法。
性质:1.《天朝田亩制度》主要性质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2.《资政新篇》主要性质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②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③对孔子以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评。
④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⑤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原因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史刚要论述题整理
1、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发展开辟了道路。
(2分)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2分)给人们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
(2分)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发生新的积极变化。
(2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分)2、为什么说中共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
(5分)28年后,中共成为执政党,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
(5分)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答: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分)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分)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2分)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历史性贡献。
(2分)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答案1:近代以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是两大历史任务。
建国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工业化,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5分)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起来,这一历史过程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5分)答案2:①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根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完成和国家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被突出地提上了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3分)②怎样才能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从世界历史看,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全套)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二,从运动规模和群众发动的广泛性上看,辛亥革命虽有许多群众参加,但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敢发动广大人民群众。
五四爱国运动的规模是空前的,遍及了中国城乡。
从卷入阶层看,工学商等都行动起来了。
其规模之大,在反帝反封建斗争方面的彻底性,是前所未有的。
第三,从结果和影响看,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被军阀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没爱莫能助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五四运动则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初步胜利,特别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从此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时期。
近代史论述题
1、答论述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
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
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
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消极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从此在深受封建压迫的同时,又加上了西方列强的侵略,经济负担加重,政治压迫更深。
积极影响: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1840年至1919年,向西方学习的典型历史事件及其基本内容,谈谈启示。
答:包括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
一、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 鸦片战争后,面对中国的战败,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魏源是其中的积极倡导者,他编写的《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启导着中国知识界面向世界,一些较为开明的政府官员,痛感于中国武器装备和技术远远落后于洋人,提出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建设近代化国防,维护清朝统治, 如何评价洋务运动? 第一,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
中国近代史历史论述题
论述题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近代史论述题及答案
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1)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阻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列强在侵华的时候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
但是也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
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第一,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二,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
1.辨析题: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将引导中国实现现代化。
解:错误;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导致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这是主要方面。
二: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一些先进文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等,这种意义上的“积极作用”相对给中国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次要的。
三:资本-帝国主义国家主观上是要奴役中国人民,其居于次要方面的“积极作用”不过是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而已,充其量不过是充当了历史进步的不自觉的工具。
四:实践证明,赢得反帝斗争的胜利,获得民族独立是中华民族最有效的学习西方文明,开展现代建设的必要前提之一。
五:这一观点,是在美化殖民侵略,是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
2.辨析题:1938年,历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上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民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解:观点错误:一: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即近代化(现代化),前者是后者的前提。
二:蒋的错误的实质在于脱离实现近代化的前提条件而空谈近代化,近代以来,有很多人在试图在不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等,但良好的愿望却不能变成现实。
三:实践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才真正取得了实现近代化(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四:这一观点,在当时不利于抗日,在今天还主张这一观点,容易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潭。
3.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答:一: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携手合作,形成席卷全国的革命新形势。
二:经过20多年斗争,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孙中山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夙愿。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孙中山先生关于建设人民享有民主独立权利和幸福生活的现代化国家的理想,领导人民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推进了改革开放。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整理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及清政府失败原因论述。
答:主要影响:1)经济上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政治上的变化: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4)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为地主和农民两大对抗阶级,战后,五口通商区又出现列强培植的买办商人,充当列强的经济人,是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前身,同时也出现近代中国最早产业工人。
5)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分析。
答:相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不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
3)《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近代中国关税主权沦丧过程评述。
答:1)通过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等,列强或等了片面的协定关税权。
近代史14道论述题
近代史14道论述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的社会阶级也发生了变动。
一部分地主阶级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变,农民阶级则具有了强烈的革命要求,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
同时,新的思想也诞生了。
因此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根本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败社会制度。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3.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答: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华民族带来主要的是发展进步的障碍:第一,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了索赔款,抢掠财富,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第二,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使中国在政治上不再拥有完整的主权。
第三,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使中国在经济上形成了对它们的依附而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第四,在传教的名义下,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宣扬殖民主义奴化思想,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然,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也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侵华有功”。
4.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史纲要 (论述题 )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终极版1.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及其工业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美国、法国等相继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后发生了工业革命。
高效率的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低效率的手工工场生产2)资本主义与扩张的必然联系。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需要原料和产品市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靠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方式把一些国家变为其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中国成为其扩张对象的命运已在所难免,战争不可避免。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民族矛盾是主要解决的对象。
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
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辛亥革命。
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两大历史任务的表述: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2)二者的关系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
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整理
中国近代史论述题:1.第一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影响及清政府失败原因论述。
答:主要影响:1)经济上的变化: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2)政治上的变化: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
4)社会阶级结构变化:战前,中国社会阶级主要为地主和农民两大对抗阶级,战后,五口通商区又出现列强培植的买办商人,充当列强的经济人,是近代买办资产阶级的前身,同时也出现近代中国最早产业工人。
5)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清政府失败的原因:具体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掌握战争领导权的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分析。
答:相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都具有反封建的内容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都未得到真正实践不同点:1)《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分配和产品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废除私有;而《资政新篇》的核心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护私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内容上带有空想性和落后性;而《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历史潮流。
3)《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3.近代中国关税主权沦丧过程评述。
答:1)通过列强与清政府签订《五口通商章程》等,列强或等了片面的协定关税权。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论述题及答案1、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述题(精华)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论述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5辛亥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辛亥革命为什么引起中国历史性巨变?其失败说明什么?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是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详细同上失败的原因和经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辛亥革命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
辛亥革命只推翻一个清朝政府,而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试述三民主义学说的内涵(1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即以革命手段推翻满清王朝,变“次殖民地”的中国为独立的中国。
但是,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
(2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在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目的问题。
但是,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3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
基本方案是: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但是,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提出了一套在中国历史上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备的民主主义的革命纲领。
*3、简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和意义意义:(1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2太平天国起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3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4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给了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他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原因:(主观第一,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
他们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第二,太平天国是以宗教来组织发动群众的,但是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的思想理论,它不仅不能正确指导战争,而且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能正确对待儒学。
第四,太平天国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教训: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反帝反封建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4、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使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1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
(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5、为什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
*6、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第一,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动员全国军民共同抗战成为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和鼓舞着。
第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制定、实施了一套完整的抗战策略和方针,提出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思想,对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中国共产党通过游击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减轻了正面战场的压力,也为抗日战争的战略返攻准备了条件。
第四,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最富于献身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7、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原因、经验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这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同近代以来历次反侵略战争最大的区别(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8、为什么革命要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1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第一个任务,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主要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来完成的。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总体上社会主义因素在增长的过渡性社会。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表明充分完成了前一个任务。
(2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奋斗是第二大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革命就是社会主义改造,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正是为了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
总之,不管是新民主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都不能单独完成整个革命,只有两者结合分两步走,才能胜利。
9、试述“文化大革命”错误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文化大革命”之所以发生并且持续十年之久,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我们党在迅速进入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之后,对于如何在一个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国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积累下了丰富的阶级斗争经验,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观察和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新事物、新问题时,容易照搬过去的经验,把本不属于阶级斗争的问题看作是阶级斗争,仍然习惯于采取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方法去处理(3毛泽东逐渐骄傲起来,逐渐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日益凌驾于党中央之上,使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和民主集中制不断受到削弱以至破坏。
再加上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使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这样也就使党和国家难于防止和制止像“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错误的发生和发展。
*10、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主要贡献: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全会公报全面分析了当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指明了改革开放的方向。
●全会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决定:▲决定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明确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决定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决定保障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等问题。
(2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