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学前比较教育-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第二节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①家庭社会教育援助项目:为其幼小儿童处于困难境地的家庭设 立的免费援助项目。 ②家庭互助项目:帮助家庭,使其遇到困难时能自助和自组织。 ③临时保姆项目:以职业女性为对象、以家庭为基础的儿童看护 项目。需付费。 ④家长和孩子共同活动的项目:德国,以婴儿和学步儿童为对象 。遍及德国,在柏林尤其盛行。 (P75-77)
真题练习
3. 将学前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的人物是( )
A.巴乌利美
C.瓦德切克 D
B.弗利托娜
D.福禄倍尔
4.德国幼儿学校运动的代表人物是( A.巴乌利美 C.弗利托娜 C B.瓦德切克 D.福禄贝尔
第二节 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德国幼儿园的教育实际活动(P72)
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内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园开办者自 主决定的。
德国的幼儿园一般并没有正规的课程,不进行读、写、算等基础 知识的教学,也不教授外语,而是以游戏等自由活动为主。 如今,游戏仍是德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特征。
②认为这些幼教设施不应像英国的幼儿学校那样进行读、写 、算等方面的正规教学,而应以护养为主要目的,鼓励室外 活动。 ③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培养守法劳动者。
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
一、近代德国学前教育的创立和发展
第三阶段,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 (P61)
1837年,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 将其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庭的儿 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双轨的趋 势。 1851年,普鲁士政府禁止设立福禄贝尔式幼儿园。1860年自由 内阁上台,才解除幼儿园禁令。此后,各地福禄倍尔团体纷纷建 立,将幼儿园运动推向深入。
《德国的学前教育》PPT课件

八、德国学前教育中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 的地方
努力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从瞒姗学步起,父母便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与意志
的培养。他们认为,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 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父母很重视陶冶孩子的情操,父母认为,从小对孩子 进行理财教育,教会他如何使用钱,这是一种素质, 它关系到人一生中的发展和幸福。
二、幼教法制健全
随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 制也逐渐发展起来。
18世纪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强迫教育特征,将5-6 岁的学龄前儿童提前纳人到了学龄期。
19世纪上半期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又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
一战后,德国于1922年制定了《青少年法》 二战后,为尽快着手教育事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制
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 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 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 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纲要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幼教法制健全 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课程以游戏为主 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环境教育 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 德国学前教育中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
四、课程以游戏为主
为使儿童能够进行自由活动,幼儿园通常在每个班设 立一个活动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兴趣角,如厨房玩具 角、建筑角、图书角、生物角和其他玩具角。儿童在 兴趣角的活动可以独自进行,如独自用积木搭建一条 高速公路。
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 通过创造性合作或合作游戏),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六、重视环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的经费 德国的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但政府投资很
大。
第六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贝尔 (一)幼儿教育是“人的教育”的基础 (二)幼儿园的目的和任务
(三)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1.内容:宗教教育;体育卫生;
语言练习;背诗与唱歌;文法与写字; 数与形;自然科学常识;图画与颜色 辨别;手工操作;游戏;散步与短距 离旅行。
4.强调保育员是孩子的伙伴。 5.课程应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 发展。
二、德国的学前教育教学 德国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活动特点: (一)重视孩子爱玩的天性 (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三)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是德国幼 儿教育的重点 (四)倡导爱心教育
第四节 德国学前教育的师资培养
一、德国学前师资的职前培养 师资培训机构主要有: (一)技术学院 (二)大学 (三)培训学院
学前比较教育
本章目标:掌握德国学前教育的措施及内容;了解德国
师资培训的特点;理解德国学前教育的特点;领会福禄贝 尔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一节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学前教育在德国的历史悠久,而且十分发达。进 入18世纪,德国主要实施强迫教育。18世纪到19世 纪初,德国出现一批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如康德、 赫尔巴特,他们对后来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福禄贝尔于1837年创办新式幼儿园,开创 了德国现代学前教育,也成了世界正规学前教育的开 端。如今,德国学前教育,其理论发展和办园实践水 平均居世界前列。不仅幼儿园数量多,而且教育质量 高,很有特色。
第三节 德国学前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一、德国的学前教育课程 (一)课程设置: 1.游戏;2.生活教育;3.语言教育;4.动作教育; 5.韵律和音乐教育;6.图像和劳作性教育;7.事 实与环境教育;8.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
《德国师范教育》课件

2 实践导向
德国师范教育重视将理 论与践相结合,通过 实习和实地考察等方式 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3 合作教学
德国师范教育强调与学 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紧 密合作,使教师在实际 工作中获得更丰富的经 验。
发展历程
1
1 9世纪
德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设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
2
2 0世纪
师范教育逐渐发展完善,形成了系统的师范教育体系。
实施方式
德国师范教育的实施方式灵活多样,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 方案。
结论及展望
德国师范教育的持续发展为德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其他国 家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
21 世纪
德国师范教育不断创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专业素养
培养具备丰富学科知识和教育专业素养的教师。
创新能力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探究精神的教师,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改革。
教育情怀
培养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责任感的教师。
培养模式
德国师范教育采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包括课堂教学、实习、论文等,以全 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德国师范教育》PPT课 件
德国师范教育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独 特的特点,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德国师范教育的背景和发展。
背景
德国师范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德国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为培 养合格的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
特点
1 高标准严要求
德国师范教育注重教师 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的 培养,要求教师具备深 厚的学科知识和教学经 验。
德国学前教育

优秀经验总结及推广价值探讨
优秀经验总结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会特别关注 那些在质量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园, 总结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推广价值探讨
评估人员会进一步探讨这些优秀经验 是否具有推广价值,即是否可以在其 他幼儿园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以带动 整个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
07 总结与展望
德国学前教育发展成就总结
应对策略
加大政府投入,扩大公办幼儿园规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 前教育建设;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推进家 园共育,增强家长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学前教育创新发展。
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与借鉴
注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 的有效衔接,促进儿童全面
发展。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
政策法规体系完善
德国建立了包括《基本法》、《儿童与青少年福利法》等 在内的完备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体系,为学前教育发展提供 有力保障。
实施效果显著
政策法规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的普及、公 平与优质发展,提高了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了儿童的受教 育权利。
监管评估机制健全
德国政府设立了专门的监管评估机构,对学前教育政策法 规的实施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
障。
01
02
03
关注儿童个体差异和特殊需 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 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
力。
04
05
鼓励社会参与和多元投入,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化和优质
化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生活化教育
将教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 结合,让儿童在生活中学 习、在学习中生活,提高 教育的实效性。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课件

德国学前教育强调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共同促进 孩子的成长。
学前教育改革趋势
提高教师素质
德国政府正致力于提高学前 教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 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 发展。
加强家庭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改革注重加强 与家庭教育的合作,通过开 展家庭教育课程和活动,提 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注重个性化教育
中国学前教育应关注儿童的个性化发 展,尊重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促 进其全面发展。
加强教师培训
中国应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 和职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 综合素质。
加强家庭教育合作
中国应加强与家庭教育的合作,开展 家庭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家长的教 育意识和能力。
中德学前教育的比较与交流
20世纪初
学前教育逐渐成为义务教育的 一部分,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
的投入。
21世纪初
德国学前教育政策更加注重多 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鼓励私立 幼儿园和家庭幼儿园的发展。
2023
PART 02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设置
REPORTING
课程设置理念
全面性
自主性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强调全面性,注重 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智力、 情感、社会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教师待遇与地位
优厚待遇
德国政府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因此给予学前教育教师相对优厚 的待遇,包括较高的工资和各种 福利。
社会地位
由于德国社会普遍认为学前教育 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 此学前教育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 也相对较高。
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专业培训和研讨会
德国的学前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参 加各种专业培训和研讨会来提升
德国学前教育PPT课件

师资:“看护修女养成所”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下半期福禄倍尔幼儿园运动的发展。1837年, 福禄倍尔在德国创办了一所学前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 命名为 “幼儿园”。与德国以往的幼儿保育机构不同,福 禄倍尔幼儿园以教育而非看护为主要任务,并以中上层家 庭的儿童为对象。由此,德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发展逐渐呈 现出双轨的趋势。
1819年,幼儿教育家瓦德切克设立了柏林最早的常设托儿所 ,以城市劳动阶级的子女为对象,招收9个月至2岁的婴儿, 后来拓展到了1岁。
19世纪20年代以前的德国幼教设施,具有一下特点:
①以保护婴幼儿的健康和解决父母因忙于工作而无暇照顾的问题 为主,教育是附带的。
②幼教设施的费用主要靠慈善捐款,在未能捐款时才由地方公费 负担。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二)学前课程理论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确定了初级教育改革的目标后,为了实现既 定目标,各种模式研究方案在德国应运而生。
1.功能论:目的在于运用所编制的程序或练习材料,使儿童 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发展。以70 年代出现的科热尔的认读机具有代表性,但长期观察结果 证明早期认读训练的儿童比未受此训练没有更多的优势。
(二)近代学前教育
19世纪的最初20年,其中最早且最负盛名的是侯爵夫 人巴乌利美开设的保育所。它招收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 动并已断奶的1—5岁的婴幼儿,重点在于保护其安全 和健康。
保育所致力于贫民救济的教育场所,主要提供良好的卫 生条件和营养丰富的饮食,游戏是保育所中幼儿的主要 活动。
(二)近代学前教育
二、德国学前教育现状
➢ 林间幼儿园
德国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幼儿园类型。幼儿园没有房 屋和围墙,教师们在大自然中进行幼儿教育活动。林 间幼儿园的办园模式使儿童更加接近大自然,促进儿 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更增强了儿童的运动 能力。
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中德差异
德国教育概况
教育
德国的教育机会是多样化的,易于利用而且质量优秀。公立学校免费、教师高度称职、学生的资质受到国际认可。有无 数的双语儿童保育中心和幼儿园。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教育体制 因邦而异。学前教育端赖家长的意愿,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纯属非强迫性。小学阶段除了少数邦为6年(如柏林)之外, 其余为4年。在中等教育阶段,德国主要采行的制度为"一本三枝",在晋升至中学阶段期间,存有一为期两年的定向阶段 (Orientierungsstufe),借此可以透过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中等教育主要有三 种学校可供选择,依次为主干学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
德国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硬煤、 褐煤和盐储量丰富外,原料和能源 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2/3的初级能 源需进口,天然气产量能满足国内 需求量的1/4,东南部有少量铀矿。 森林覆盖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
德国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经济 实力居欧洲首位,在世界上仅次于、自然的生活、学习与活动环境
韵律与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节奏、运动、舞蹈的体验,使幼儿获得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心灵的陶冶。
图像与劳作性教育: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引导他们熟悉不同的工具与技术,引发幼儿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给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想法的机会,从而进一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
事实与环境教育:唤起幼儿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通过观察,访问不同的机构,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地 体验自然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接触事实与自然,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前提条件。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及其管理 (一)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类型 1.传统幼儿园 招收3-6岁儿童,保教结合。 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独立幼儿园 混合班,班内分组
德国学前教育WPS_图文

一 教育基本理论
(1)认为仅凭感觉或理性不能认识事物,学生的认识 活动是不断依靠旧观念来同化新观念从而形成“统觉团”的 统觉过程。
(2)赋予教育学科学形式,把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 育学基础,前者说明教育目的,后者说明教育方法。
(3)教育过程分三部分:管理,教学,训育。
教学过程:
二.论3岁前的儿童教育
幼儿保护机构
命, 工人不断举行罢工、暴动。由此,政府对托儿所采取 一系列保护政策。
政策:
(1)普鲁士教育部1838年承认了为资助柏林托儿所 而由私人捐款设立的“中央基金”。
(2)1824年,根据国王赦令,免除了托儿所关系团 体的印刷税。
(3)1843年,免除了托儿所地租。
弗利托娜的幼师培训提高了幼儿教育的质量,扩 大了幼儿学校的影响。
(1)托儿所或幼儿学校为私人慈善设施,政府并不 设立幼教机构,鼓励私人开办并加以监督管理;
(2)这些贫民设施不应像英国的幼儿学校那样进行 读、写、算等正规学校课程的教学,而主要以养护 为目的,鼓励幼儿到室外活动;
(3)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以培养顺从、健康、勤勉 的劳动者。
招收对象:母亲从事日间农业劳动并已断奶的1-5岁婴幼儿
开放时间:从初夏到农忙期的每天上午6点到下午8点
教育内容: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活规律的培 养
2、发展
1810年在哈达斯莱宾成立“保姆学校”;
1810年在石勒几亚和威斯特代林出现了“夏季学校” 这 是一所建议的农忙期托儿所;
1812年,市民学校和免费学校的校长们在莱比锡成 立了这个城市最早的托儿所;
弗利托娜从1822年开始担任阿尔萨斯州威尔特城的新教派牧师,曾 两次前往英国参观幼儿园。
1835年5月,她在自己的教区建立奥柏林式的编织学校,一年后更 名为“幼儿学校”。招收2岁至义务教育年龄的贫穷工人子女40名。幼 儿学校校舍十分宽敞,房屋周围有极好的游戏场。
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3)父母管理中心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
联邦一级——联邦青年、家庭和健康部 州一级——社会部、卫生部,少数由文化部
地方——青少年福利局
二、学前教育课程
德国学前教育课程领域包括:游戏、社会教育、语言教育、动作教育、韵律与音乐教育、图像与劳作性教育、事实与 环境教育、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等八个方面,每一个领域都有其目标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游戏: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活动形式,游戏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 的发展。 社会教育:协调幼儿的需求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从幼儿的个性与社会背景出发来促进其社会性行为。 语言教育: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猜谜语、游戏等,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动作教育:发展幼儿的动作能力,包括触摸、手工操作、闻气味、跳跃、跑步等,提高幼儿的行动欲望和自我创造力 ,学会认识和领会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韵律与音乐教育:通过音乐节奏、运动、舞蹈的体验,使幼儿获得对美的感受力、想象力和心灵的陶冶。 图像与劳作性教育: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引导他们熟悉不同的工具与技术,引发幼儿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给他们设计和实施自己的想法的机会,从而进一步训练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 事实与环境教育:唤起幼儿环境保护的初步意识;通过观察,访问不同的机构,促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直观地 体验自然过程。通过各种方式让幼儿接触事实与自然,是培养幼儿环保意识的前提条件。 实际生活与家政教育:创设有意义的情境,给幼儿以机会,形成集体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技能。如:穿衣,熟悉使用各
中德差异
德国教育概况
教育 德国的教育机会是多样化的,易于利用而且质量优秀。公立学校免费、教师高度称职、学生的资质受到国际认可。有无 数的双语儿童保育中心和幼儿园。德国的教育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大致上为初中等教育的阶段,实际上教育体制 因邦而异。学前教育端赖家长的意愿,可将儿童送往托儿所,纯属非强迫性。小学阶段除了少数邦为6年(如柏林)之外 ,其余为4年。在中等教育阶段,德国主要采行的制度为"一本三枝",在晋升至中学阶段期间,存有一为期两年的定向阶 段(Orientierungsstufe),借此可以透过老师的建议以及学生与家长的意愿,决定往后就读的学校。中等教育主要有 三种学校可供选择,依次为主干学校(Hauptschule)、实科中学(Realschule)以及文法高中(Gymnasium)。
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德国的文化
守纪律 讲整洁
德国人非常注重规则和纪律,干什么都十分认真。凡是有明文规定的,德国人都会自 觉遵守;凡是明确禁止的,德国人绝不会去碰它。 德国人很讲究清洁和整齐,不仅注 意保持自己生活的小环境的清洁和整齐,而且也十分重视大环境的清洁和整齐。
1、提供真实、自然的生活、学习与活动环境
她们认为只有让儿童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活动,儿童才会更能学会自我保护,学会适应环境,否则, 如果儿童进入的是一个被保护过、人工装饰过的环境,儿童反而在进入真实环境后感觉不适应而频频发生安全问题, 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就要让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尝试、通过练习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幼儿通向真实世界的桥梁,是幼儿生活与学习的活动形式,游戏给予幼儿自由的机会,使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 的发展。
社会教育:协调幼儿的需求与社会的实际需要,从幼儿的个性与社会背景出发来促进其社会性行为。
语言教育:通过阅读图书、听故事、猜谜语、游戏等,促进幼儿的语言和表达能力。
动作教育:发展幼儿的动作能力,包括触摸、手工操作、闻气味、跳跃、跑步等,提高幼儿的行动欲望和自我创造力 ,学会认识和领会世界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20世纪初至二战前的德国学前教育 1924年,德国《青少年福利法》确定德国学前教育的基 调
三、二战后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一)联邦德国(西德)
1970年《教育结构计划》,3-5岁儿童作为初等教育,5-6 岁纳入义务教育
(二)统一后的德国学前教育
东西部差异,东部受苏联影响,西部为福禄培尔式
三、德国的学前教育

(三) 福禄倍尔幼儿园的产生 1837 年,福禄倍尔 勃兰 根堡 儿童活动学校 1840年, 正式命名为“幼儿 园”。 ——世界上第一所以 “幼儿园”来命名的学前教育 机构 教育内容: 游戏活动 恩物 作业活动 语言活动 唱歌、讲故事、朗 诵等
二、19世纪下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福禄倍尔幼儿园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的推广 1860年 玛伦霍尔兹•别劳夫人 “柏林福禄贝尔主义幼儿园促进妇女协会” 1863年 玛伦霍尔兹•别劳夫人 “家庭教育和民众教育协会”
一、19世纪上半期的学前教育 (一)巴乌利美保育所——最早出现幼儿保育教育设施 巴乌利美侯爵夫人 1802年 救济贫民设施 招收对象:1~4岁半的农村孩子 性质:季节性托儿所,从初夏开始,到晚秋结束 保育方式 :在游戏中度过 教育内容:语言训练、唱歌、社会道德训练和生 活规律培养
(二)弗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 1835年,将创办的奥柏尔林式编织学校更名为 幼儿学校 招收对象:贫穷的工人阶级的年龄在 2 岁至 义务教育年龄的幼儿 教育内容与方法:(幼儿活动时间表) (1)重视幼儿的游戏动。 (2)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 教育。 最终目的:对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宗教教化和 道德教化。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是 一个中欧联邦议会共和制国 家,地处欧洲中心位置,由 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 大城市为柏林。德国名意为 “人民之国”。 德国文明起 步虽然很晚,但是近代对世 界文化贡献良多。拥有光辉 灿烂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 多享誉全球的艺术家、作家 和哲学家,境内文化遗产众 多。德国国民生活水平高, 具备世界建立最早最完善的 社会保障制度。
1874年,合并 “柏林福禄倍尔协会”, 进一步推动福禄贝尔幼儿园的发展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 (一)

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 (一)德国学前教育沿革课件德国是欧洲教育的先锋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学前教育普及化的国家之一。
德国学前教育在沿革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德国的学前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
当时,德国的学前教育仍然非常简单,孩子们在自己家庭中被教育,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
19世纪末,德国开始兴建一些幼儿园,提供儿童学前教育。
幼儿园的发展得到政府的支持和关注,国家开始规范幼儿园的管理,并努力提高教师素质。
二、20世纪初至1945年20世纪初,德国开始大规模实施幼儿园教育,同时引进了美国和英国的幼儿教育理念和实践。
此时的德国幼儿园教育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儿童自主性、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教师的角色变为引导者和指导者,而非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然而,20世纪中期,德国的幼儿园教育因战争和分裂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三、1945年至1990年1945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幼儿园教育开始了重建工作。
许多幼儿园开始提供全天式的服务,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变得更加适宜。
此外,德国的课程开始更加注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视游戏、歌唱和手工艺术等技能的培养。
四、1990年至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德国对教育的重视,德国的学前教育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德国政府在不同层面上投资于幼儿教育,鼓励私人企业和校外机构提供幼儿教育服务。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也在逐渐地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总之,德国的学前教育沿革历经多年的发展,不断进行着变革和创新。
德国的幼儿园教育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发展个性和创造力,致力于帮助儿童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当今,德国的学前教育成为全球的榜样,多年的发展积累出规范完善、理论先进和师资优质的学前教育体系。
德国的学前教育

德国的学前教育德国的学前教育,那可真是有不少独特又有趣的地方!在德国,学前教育可不是让孩子们早早地坐在教室里死记硬背知识。
而是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我曾经去德国旅游的时候,在一个小镇上就亲眼目睹了一家幼儿园的日常活动。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附近的一片小树林。
他们可不是来闲逛的哦!孩子们人手一个小篮子,眼睛滴溜溜地转着,在寻找着什么。
原来,老师给他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不同形状的树叶。
有的孩子为找到了一片心形的树叶而欢呼雀跃,有的孩子则认真地比较着手中树叶的大小。
这就是德国学前教育的一个小小缩影。
他们强调通过自然体验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
在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里,游戏是绝对的主角。
可不是那种有严格规则和输赢的游戏,而是那种能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尽情想象的游戏。
比如说,用积木搭建城堡,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城堡,也许是歪歪扭扭的,但那又怎样?这是他们创造力的展现。
还有角色扮演,孩子们会模仿大人的生活场景,像小厨师在做饭,小医生在看病。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也懂得了一些生活常识。
德国的学前教育也很注重艺术培养。
幼儿园里常常会有各种艺术活动,画画、手工、音乐等等。
有一次,我看到一群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废旧的纸盒和彩纸做出了一个个可爱的小动物,那认真专注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点赞。
老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也很特别。
他们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和引导者。
他们会耐心地倾听孩子们的想法,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
而且,德国的学前教育不会过早地给孩子灌输学术知识。
他们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尽情玩耍,释放天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交能力。
比如,学会分享。
在幼儿园里,如果有孩子带来了小零食,老师会引导他们和小伙伴一起分享,让孩子们懂得分享的快乐。
再比如,学会尊重。
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小伙伴,孩子们都被教育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
第三章 德国学前教育

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 宽之比为5∶3。自上而 下由黑、红、黄三个平行 相等的横长方形相连而成。 国徽:为金黄色的盾徽。 盾面上是一头红爪红嘴、 双翼展开的黑鹰,黑鹰象 征着力量和勇气。
国石:琥珀
三色旗的来历众说纷纭,最早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的 古罗马帝国,在后来16世纪的德国农民战争和17世纪 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代表共和制的三色旗也飘扬 在德意志大地上。1918年德意志帝国跨台后,魏玛共 和国也采用黑、红、黄三色旗为国旗。1949年9月德 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依然采用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三色旗; 同年10月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采用三色旗,只是 在旗面正中加了包括锤子、量规、麦穗等国徽图案,以示 区别。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的德国仍沿用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国旗。三色国旗可在机场、宾馆、宴会和其 他场合悬挂。联邦政府机构和驻外使馆等悬挂带有黑鹰图 案的国旗。
福禄贝尔幼儿园
于1837年在德国布兰肯堡由福禄贝尔创办的学前教育机
构,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的自由教育,把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
基础。幼儿园里使用福禄贝尔创制的玩具,称为“恩物”, 用来进行各种游戏,认识物体形象,发展幼儿的感官。 幼儿园的教育方法是:①禁止对儿童进行恐吓性教育; ②禁止对儿童进行褒奖性教育;③不要教育孩子打扮自己,
自然条件
北部:平原---波德平原的一部分
地形
中部:山地---以海拔为1000米的块状山地为主 南部:高原---巴伐利亚高原
最南部:阿尔卑斯山地
气候条件与自然资源
• 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多变,盛行西风。
• 德国气温适中,气温变化不大,最冷的1月份平均在摄氏 0度左右,山区约摄氏零下10度,12月至3月为冬季,阿 尔卑斯山区冬季一直到5月,夏季平均在20度,最热月份 为6月至8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在德国,幼儿园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青少 年救济事业。主要由教会、联合会、乡镇负责举办幼 儿园,也有企业和协会办的幼儿园。德国幼儿园的教 育内容主要是社会教育,旨在培养儿市既对自己负责 又能合群的个性。德国幼儿园不是义务教育,孩子的 父母根据收入情况向幼儿园交费,有效地解决了贫穷 家庭儿童的入园问题。
福禄贝尔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教育 理论和方法,促进了德国学前教育事业质的飞跃,同 时也对世界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标志着 世界幼儿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德国对学前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也逐渐走上正轨, 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
纲要
德国学前教育概况 幼教法制健全 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课程以游戏为主 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环境教育 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 德国学前教育中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
四、课程以游戏为主
为使儿童能够进行自由活动,幼儿园通常在每个班设 立一个活动室,布置各种各样的兴趣角,如厨房玩具 角、建筑角、图书角、生物角和其他玩具角。儿童在 兴趣角的活动可以独自进行,如独自用积木搭建一条 高速公路。
课程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即促进幼儿社会性行为 通过创造性合作或合作游戏),锻炼其尝试的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少儿阶段就开始进行,做得愈 早,效果愈佳,否则将会非常被动。
德国作为幼儿园的发祥地,研究其学前 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可以为我国学前 教育学习 的地方
努力促使学前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从瞒姗学步起,父母便开始注重孩子坚强性格与意志
的培养。他们认为,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 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炼他们的心理承受力。 父母很重视陶冶孩子的情操,父母认为,从小对孩子 进行理财教育,教会他如何使用钱,这是一种素质, 它关系到人一生中的发展和幸福。
六、重视环境教育
德国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 儿童在真实、自然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儿童才更能
学会自我保护,更能学会适应环境。否则,如果儿童 进入的是一个被保护过、装饰过的环境,他们反而会 在进入真实环境后不能适应而频频发生安全问题。 幼儿园作为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就要他们在生 活中通过尝试、练习学会自我保护。
德国的学前教育
教师教育学院 学前本一班
德国的学前教育源远流长
文艺复兴之前,德国学前儿童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家庭 教育,母亲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自福禄贝尔1837年在家乡附近的勃兰根堡开办了 一所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1840年将其正式命名 为幼儿园(Kindergarten)后,德国成为 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的发祥地。
七、当前德国培养学前儿童教师的机构
1.技术学院 在培养学前儿童的教师中,技术学院担负着主要的
责任。 2.大学 大学毕业后往往到规模较大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执教、
担任行政领导等要职。 3.培训学院。 对学生进行1-3年的培训,毕业后在学前教育机构
担当教师的助手。
德国每一类学校的教师都必须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而 且还专门受过从事教育工作的培训。由此可见,德国 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因而幼教师 资力量雄厚。
二、幼教法制健全
随着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关于学前教育的法规与体 制也逐渐发展起来。
18世纪的德国学前教育政策具有强迫教育特征,将5-6 岁的学龄前儿童提前纳人到了学龄期。
19世纪上半期德国各邦的幼儿教育又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
一战后,德国于1922年制定了《青少年法》 二战后,为尽快着手教育事业的恢复与重建,德国制
五、德国新近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教育的日标是增强孩了的自我意识,并进一步 挖掘其个性特征
混合编组(interage groulring)而小是按年龄分组 增强幼儿的积极性和经验 强调保育员是孩了的伙伴
孩子、教师与家长的互动性在德国,孩子、老师和家 长之间有比较好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之 间的关系很和谐,使孩子们觉得所有大人都在关心着 他们,疼爱着他们。
德国东西部幼儿园分布不均匀。这主要是因为德国西 部出生率极低,很多家长自认为家庭教育更好,因此 较少送孩子入园。而在德国东部,由于历史原因,平 均每园有642名儿童,这与我国相似。
而幼儿园老师则必须在专门的学校培养,政府和民间 资本的投入是非常可观的,也反映德国政府和民众对 幼教事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定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学前教育机构是统一的社 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三、幼教机构多元德国的学前教育机构
1.普通幼儿园。普通幼儿园是德国传统的幼教机构 形式,也最普及。
2.学校附设幼儿园。 3.学前班。学前班与学校附设幼儿园样,与小学相
连,但它们针对是5岁幼儿,以帮助他们顺利渡到小 学。 4.特殊幼儿园。特殊幼儿园是对各种有残的幼儿提 供必要教育之场所,之更好地融入社会。 5.托儿所。接受0~3岁儿童,主要是对职工的子 女实行保育。 6.白天的母亲。让一些年轻妇女在照管自己小孩之 余,再帮助邻近的职业妇女在白天照管 7.林间幼儿园。能提高运动能力,又能激发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