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是阿恩海姆的代表作之一,为我们揭示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
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阿恩海姆分析了视知觉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
在这本书中,阿恩海姆强调了视知觉在艺术中的核心地位。
他认为,视觉感知是人们理解艺术和感知世界的基础。
通过视知觉,我们能够捕捉到艺术作品中的形状、色彩、线条和空间等元素,并对其进行感知和解读。
同时,视知觉也能够帮助我们感知和表达运动、节奏和动态等元素,这些都是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分析视知觉与艺术的关系时,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些有趣的观点。
例如,他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形式并不是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具有情感和表现力的元素。
通过对形式的感知和理解,我们能够感受到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此外,阿恩海姆还强调了艺术作品中的节奏和动态等元素对于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除了分析视知觉与艺术的关系,这本书还介绍了许多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创作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例如,梵高通过独特的线条和色彩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毕加索则通过独特的立体主义手法,打破了传统绘画的束缚,探索了新的艺术形式。
这些例子让我们了解到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了解视知觉在艺术中的重要性以及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规律来创作出独特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艺术的魅力。
这本书也让我们认识到视觉感知是人类与世界之间最基本的联系之一,是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实用版】
目录
1.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
2.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
3.视知觉的理论基础
4.艺术创作与视知觉的实践应用
5.读书笔记总结
正文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密切相关,视知觉是人类对于视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艺术作品作为一种视觉信息,其创作和欣赏过程均离不开视知觉。
本文将从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视知觉的理论基础、艺术创作与视知觉的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包括形状、线条、色彩、质感和空间。
这些元素是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时所必须考虑的因素。
艺术家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和组合,创造出具有表现力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其次,视知觉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格式塔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等。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优先于部分,视觉心理学则关注人类视觉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过程。
这些理论为艺术家提供了关于观众如何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的宝贵信息。
在艺术创作中,视知觉的实践应用表现为艺术家如何运用视知觉原理来创作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的作品。
例如,艺术家通过对形状、线条、色彩等元素的合理运用,使得作品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从而达到表现作品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同时,艺术家还需要考虑观众的视知觉习惯,以便使
作品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
总之,艺术与视知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视知觉原理,以便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鲍姆加特纳撰写的书籍,该书通过对艺术与视知觉的深入探讨,揭示了视知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艺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知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首先,书中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定义和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作者指出,艺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而视知觉则是我们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也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
因此,艺术与视知觉是相辅相成的,艺术家通过视知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观众则通过视知觉来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艺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知觉。
作者指出,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元素都会影响我们的视知觉,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引发我们的思考,甚至改变我们的行为。
例如,一幅富有动感的油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对世界的热情和活力,一幅充满阳光的风景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艺术作品通过激发我们的视知觉,让我们对世界有了不同的认识和体验。
最后,书中还讨论了艺术如何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
作者指出,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视知觉能力,提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艺术作品的形式、色彩、构图等元素都可以激发我们的视知觉,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此外,艺术作品还可以唤起我们的情感和思考,让我们更加关注和理解世界。
因此,艺术作品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提高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艺术作品不仅是艺术家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的产物,也是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的结果。
艺术作品通过激发我们的视知觉,改变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甚至帮助我们改善视知觉。
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也让我更加关注和理解世界。
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读后感
摘要:
1.引言:简要介绍《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的内容和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
2.主体:分析第九章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如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等;
3.读后感:谈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艺术与视知觉的认识和理解;
4.结论:总结文章要点,强调艺术与视知觉的重要性,以及阅读此书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正文:
【引言】
《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继续探讨了艺术与视觉心理之间的关系。
作者鲁道夫·阿恩海姆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心理学规律,阐述了视觉艺术的各种原理。
虽然理论性强,但读来仍感到收获颇丰。
【主体】
在第九章中,作者强调了视觉艺术并非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表达。
视觉具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以及知觉的动力特性等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使得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媒介在艺术作品中呈现。
【读后感】
在阅读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对艺术与视知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虽然理论知识较为抽象,但在努力理解的过程中,我对视觉艺术的认识逐渐清晰。
我意识到,艺术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理上的共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艺术创作和欣赏有了全新的理解。
【结论】
总之,《艺术与视知觉》第九章为我们揭示了艺术与视觉心理之间的奥秘。
通过学习这些理论,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艺术作品,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阅读此书,让我深刻认识到艺术与视知觉的重要性。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杰·N·谢克曼编著的专业书籍,该书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类视知觉的影响和启发。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觉感知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此,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首先,书中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如绘画、雕塑、建筑等的研究,作者指出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形式和符号来影响人们的感知和情感。
例如,书中提到了色彩、线条、形状等视觉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它们对人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这让我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欣赏艺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其次,书中还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类心理状态的影响。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心理学分析,作者指出了艺术作品如何通过视觉形式和符号来触发人们的情感和情绪。
例如,一幅抽象的油画作品可能会让人感到迷惑和不安,而一幅充满阳光和希望的风景画可能会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
这让我意识到了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是如此深刻和重要,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艺术作品的实验研究,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作者进一步验证了艺术作品对人类视知觉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这些实验研究让我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加具体和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作品的视知觉效应和心理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用心去欣赏艺术作品,也会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视知觉体验和情感体验。
艺术与视知觉,让我对艺术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让我对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精选5篇)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篇1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
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
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
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
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
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
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
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
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
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1500字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1500字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好书推荐/《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生于1904年,原籍德国。
1928年因对视觉表现心理学、哲学和美术音乐史的研究卓有成就而获得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
他对中国的美术界来说知名度是很高的。
同时,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对教育问题也非常关注。
阿恩海姆对美术教育的最重要的贡献,应该表现在他对视知觉的重要性所作的令人信服的充分论证,从而为美术教育在我们社会和学校的中的地位确立了牢固的基础。
阿思海姆对美术教育的见解主要集中在他的那篇《关于艺术教育的思考》的专论上。
现代心理学已经证明了,视知觉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对此,解剖生理学也证明了人的视神经实际上是脑神经的一部分,视神经与脑神经甚至有着一种一对一的联系。
观看的过程,必然要伴随着大脑的话动。
知觉意味着对事物意义的识别和判断。
在这一判断过程中,阿恩海姆对知觉作了这样的解释:“所谓知觉,就是那些具有相对说来较为简约形态的模态和样式(我称之为视觉概念或视觉范畴),与刺激达到一致(或用之取代它)。
”因此,知觉的过程必然包括抽象、分析、综合、补足、纠正、比较、结合、分离,在背景中分离和突出某物等方法。
正是在这一认识基础上,阿恩海姆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视觉思维。
在知觉对客观事物的把握过程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心理意象。
这种心理意象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所谓心理意象,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能反映事物样式特征的形象。
它比实际事物更抽象,但比概念要具象,居于中间。
成为沟通两者的中介,将表象世界与抽象思维联系起来。
阿恩海姆高度评价了意象在思维活动中所具有的作用;“思想是借助于一种更加合适的媒介——视觉意象——进行的。
而语言之所以对创造性思维有所帮助,就在于它能在思维展开时,把这种意象提供出来。
”他主张专门从事概念思维的人,必须时时将思维向意象回复,否则,就会陷人一种“贫血的思考”。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探讨艺术与视知觉之间关系的书籍,作者是知名的心理学家理查德·格雷格里。
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观众视觉感知的研究,作者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如何影响人的视知觉,以及人的视知觉如何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艺术和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艺术作品是如何利用视知觉的原理来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审美享受的。
比如,作者通过对色彩、形状、线条等视觉元素的分析,揭示了艺术作品是如何通过这些元素来激发观众的视知觉,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上的享受。
这让我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让我对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作者通过对人的视知觉机制的解析,揭示了人的视知觉是如何影响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欣赏的。
比如,作者通过对视网膜、视觉皮层等视知觉器官的解剖和功能的分析,揭示了人的视知觉是如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感知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上的享受。
这
让我对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视知觉,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艺术作品和人的视知觉有了更加珍惜的态度。
通过对艺术作品和视知觉的深入探讨,我对艺术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和视知觉的关系,也能够更加珍惜艺术作品所带来的美的享受。
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读后感摘要:一、引言:简要介绍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的内容和主题二、主体部分:分析第七章的核心观点和理论1.探讨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2.分析视觉元素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3.阐述视知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4.举例说明艺术作品如何运用视知觉原理三、结论部分:总结读后感,并提出对艺术与视知觉的认识和感悟正文:【引言】在阅读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后,我对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本章主要探讨了艺术创作与视觉感知之间的联系,以及视觉元素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视知觉不仅仅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更是艺术家表达内心情感、传达思想观念的载体。
【主体部分】第七章开篇即指出,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密切,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中,视觉元素包括色彩、形状、线条、质感等,这些元素在艺术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艺术家通过对视觉元素的把握和运用,可以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进一步地,本章分析了视知觉对艺术表现的影响。
视觉感知是人类对外界事物的第一手资料,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往往要遵循视知觉的规律,使作品更符合观众的认知。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需要遵循透视原理,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在雕塑中,艺术家则需要关注材质和光线的关系,以呈现作品的质感和空间感。
本章还通过举例论证了艺术作品如何运用视知觉原理。
例如,印象派画家莫奈在创作《睡莲》时,运用了色彩的对比和互补,使画面更具视觉冲击力;中国古代画家则在山水画中运用线条的勾勒和层次感,表现出大自然的神秘和壮美。
这些实例都说明了视知觉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在阅读艺术与视知觉第七章后,我深刻认识到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紧密联系。
艺术家通过对视觉元素的把握和视知觉原理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品。
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观众,了解艺术背后的视知觉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艺术心理学家罗伯特·佩珀尔撰写的书籍,它深入探讨了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的影响。
这本书让我对艺术和视知觉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艺术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视觉感知和心理状态的。
在这本书中,佩珀尔以专业的角度解释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他指出,艺术作品可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和思维,从而影响我们的视觉感知。
通过对不同艺术作品的分析,佩珀尔展示了艺术如何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引导我们的视觉感知,从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视知觉产生的影响。
艺术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情感,让我们产生共鸣和共鸣。
当我们欣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被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所吸引,从而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还可以让我们在心灵上得到满足。
此外,艺术作品还可以引导我们的思维,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想象。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从而更加丰富和深刻地理解世界。
除此之外,佩珀尔还在书中提到了艺术作品对我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色彩来引发我们的情感,从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欣赏一幅充满活力和色彩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愉悦和活力,从而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快和轻松。
而当我们欣赏一幅充满忧郁和沉重色彩的艺术作品时,我们会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忧郁和沉重,从而让我们的心情变得压抑和沉重。
这种情感的传递和影响是艺术作品独特的魅力所在,也是艺术作品对我们视知觉产生的深刻影响。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对艺术作品对我们视知觉的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引发我们的情感和思维,还可以影响我们的心理状态。
它们通过形式、色彩、线条等元素来引导我们的视觉感知,从而让我们产生共鸣和共鸣。
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深刻影响让我对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自己的视知觉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艺术与视知觉》。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艺术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特别新奇,就拿我们平常看一幅画来说吧。
我们可能觉得好看或者不好看,就是一种很直观的感受。
但这本书告诉我,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一幅画的色彩、线条、形状,甚至是画面中物体的分布,都能影响我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反应。
就拿我前段时间去美术馆看画展的经历来说吧。
当时,有一幅画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那是一幅风景画,画面的主体是一片金黄色的麦田,麦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山顶上还缭绕着几缕淡淡的白云。
天空是那种湛蓝湛蓝的,特别纯净。
我站在那幅画前,就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场景之中。
我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脸庞,带来阵阵麦香。
那金黄色的麦田,每一根麦秆都画得那么清晰,仿佛我伸手就能触摸到它们的粗糙和坚韧。
阳光洒在麦田上,形成了一片片明暗交错的光影,这些光影的变化是那么自然,让整个麦田看起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再看那远处的青山,线条硬朗而又流畅。
画家没有用过多的色彩去描绘,只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就让山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那淡淡的白云,就像是被风吹散了一样,随意地飘在山顶上,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灵动和飘逸。
我盯着那幅画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神奇。
我发现画家在构图上也特别讲究。
麦田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给人一种充实和饱满的感觉。
而青山和白云则在远处,形成了一种深远的层次感,让人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被引向远方。
画面的左下角有一条小小的溪流,溪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
溪边还有几棵垂柳,柳枝随风飘舞,轻轻地拂过水面,荡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这时候,我旁边来了一位老爷爷,他也在欣赏这幅画。
他轻声地对我说:“小姑娘,你看这画,多有生命力啊!”我转过头看着他,点了点头。
他接着说:“这画家啊,肯定是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才能画出这么美的画来。
”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离开那幅画之后,我在美术馆里继续逛着。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视知觉是指我们通过观察和感知来理解世界的过程。
在艺术中,视知觉的角色非常重要,艺术家通过运用不同的视觉元素和原则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作品。
视知觉包括对色彩、形状、线条、质地、空间和运动等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不同的颜色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形状和线条可以用来构建物体的轮廓和结构,帮助观看者理解画面中的物体。
质地可以通过创造出具有触感或观感的艺术品,以增强观看者的体验。
空间可以通过创造出透视和三维效果,使观看者感受到画面的深度和距离感。
运动可以通过描绘动态的线条或通过动画等方式来表现出来。
在艺术中,视知觉的原则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对比原则可以通过色彩、亮度或大小的差异来吸引观看者的注意力。
平衡原则可以通过平衡元素的分布和重量来创造出稳定感。
重复原则可以通过重复使用相似的元素来创造出统一和一致的感觉。
节奏原则可以通过重复使用有规律的元素来创造出动态感和节奏感。
通过理解艺术作品中的视知觉元素和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视知觉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艺术家的意图和表达方式,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作品通过视知觉可以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总结起来,艺术与视知觉的关系非常密切。
艺术家通过运用视
觉元素和原则来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而我们通过视知觉的感知和理解来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视知觉,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审美和创造力。
2022《艺术与视知觉》读书报告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报告本书《艺术与视知觉》是世界美学大师阿恩海姆的代表之作,由中国美学名家腾守尧鼎力翻译,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19年6月第1版,2021年4月第5次印刷。
书本共508页,约67.0万字。
《艺术与视知觉》从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和表现等十个方面探讨了艺术中的视觉问题,作者将格式塔心理学运用于对视觉艺术的分析,在艺术方面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作者认为艺术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上理解自己和生活的一种工具,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它是理念及理念的物质显现的统一;视觉艺术不是诸要素的简单相加和机械的复制,而是对整体的结构式样的把握;艺术的表现性不在移情,而在于结构等。
此版为50周年纪念版,作者更明晰地阐明了那些适用于每一种和每一次视觉现象的基本原理,帮助读者看到在一个完整连续的媒介物中,其形状、色彩、空间和动力会以多么令人信服的姿态展现出来。
全书共分为十章,作者通过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色彩、运动、力和表现这十个方面,从心理学的角度投射视觉过程,描述了眼睛根据特定的心理前提创造性地组织视觉材料的方式。
书的内容太多,因为时间有限,我只阅读了第一章《平衡》。
本书的最重要的一个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视觉过程可以与心理学紧密联系到一起。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其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由各个部分组成,但并不等于部分之和而是大于部分之和。
并且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决定部分的性质。
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
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
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
阿恩海姆的知觉概念是建立在一种力的式样(或力的结构)的基础上的,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就是一种对于力的感受结构。
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结构和式样的感知,由此得出的必然性结论便是:力的结构和式样对于艺术具有巨大的意义。
艺术作文之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篇一:艺术视知觉】人的左半脑是管抽象思维的,右半脑是管形象思维的,但是却没有注意到还有更抽象的形式,这个形式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区域。
世界上最优秀的大众艺术,包括电影,广告,绘画,雕塑,服装设计等,都是通过这种视觉形式把观众带入这个特殊区域的。
视觉心理学是研究视觉与思维的特殊关系,而不是研究一般关系。
这是视觉心理学与视觉美学的根本区别。
其实最高级的思维形式,是一种更抽象的形式,即非逻辑形式。
这种形式脱离了经验和事物的普遍规律,它使人意识到其独特的合理和真实。
人的想象力的产生,又是人的抽象水平所决定的。
所以人类思维的发展受形式的影响,在形式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发展过程中,因抽象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类智慧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直到深刻、完善,继而发展到人能描述事物的表面形态,形成了形象思维的发展。
世界的进步,在于大脑的活动,而大脑的活动则在于形式的活动。
一个有具体内容的世界,只是大脑的外部形式。
只有进入抽象活动,才是大脑的内部形式。
用形式可以取代内容,用概念可以取代形式。
所谓形式,就是指物理形式和心理形式的同等作用,即内在形式能表达外在形式的作用。
或者说表达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的关系,称为形式。
当我们谈到事物的关系时,首先要谈到形式,这样做的结果,是先找到自己的看法,然后去认识这件事物和那件事物的关系。
如果某一种抽象形式告知他,离太阳系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星球,下的是黑雪,他一定觉得这样的形式很有趣。
万宝路香烟广告,广告中,用马,西部牛仔,套马绳,表现“力”的形式,广告中力的抽象形式和香烟中力的抽象形式巧妙结合,使观众从力的视觉形式中,知觉到香烟的概念。
希腊哲学家康德:没有抽象的视觉谓之盲;没有视觉的抽象谓之空(洞)。
按照毕加索的看法,一幅画并不是大脑以外的知觉对象,看到一张桌子和看到一幅画应该是不一样的,一切再现性艺术都是抽象的。
一个画家单凭手中的技艺而头脑里没有与技艺相符的抽象水平是无法成为形象思维的艺术家的。
心得体会-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精品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读这本书实在大一时候,自然设计的老师推荐的,在了解我们所研究的方向时,先具备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
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
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
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作者鲁道夫如是说。
除此之外,他还以大量的艺术史事例令人信服地解释了艺术史上的一些有趣。
艺术与视知觉——翟安东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这一周导师安排我的任务是让我通过学习《艺术与视知觉》,然后对幼儿的心理有所了解,这本书分为了10个大的章节,其中在第四个章节,发展的前半部分提到了儿童,从中,我也了解到儿童画的画,大部分是画的他们所看到的,他们的画要不就是对自己生活的反应,比如画自己的父母,要么就是对未来的渴望,比如画自己当上科学家的样子。
他们的画无所顾忌,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不带有任何纷纷扰扰,与世俗参杂的东西。
不仅仅在他们的画中,我们还可以从儿童的游戏活动中看到这种整体性反映的特征。
当一个孩子摆弄他喜欢的遥控赛车时,他一边自豪地指挥着,一边铿锵有力地叫着:“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开进!”“冲啊!”赛车随着他的叫喊、他的身体节奏行进着,孩子俨然就成了一个小小指挥家。
他不仅指挥着自己的赛车,也指挥着自己的节奏、自己的歌。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既熟悉了遥控赛车的操作,也创造了赛车的音乐、赛车的舞蹈和赛车的歌。
审美和认识一样都是把握世界的方式。
儿童对世界的把握是审美和认识同步的。
儿童在和风车的游戏中认识风车的转动和风向、风速的关系;在对小动物欣赏和关爱中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在对花儿的体察和感知中了解它们的特征;在和白云的“对话”中了解它们的规律。
除了描写儿童外,我还大致翻了一下其他部分的章节,这本书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书中力图将那些潜在的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而且从网上的评论看起来,艺术似乎正面临着被大肆泛滥的空头理论扼杀的危险,近年来,真正堪称为艺术的作品已不多见了。
它们似乎在大量书籍、文章、学术演讲、报告会、发言和指导等——这一切都是想要帮助我们弄清楚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创造了什么作品,他为什么或为了谁才创造了这些作品等等——组成的洪流中淹没了。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佩珀斯所著的心理学专著。
这本书主要讨论了艺术作品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佩珀斯深入探讨了艺术与视知觉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揭示了艺术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在书中,佩珀斯首先介绍了艺术作品在视知觉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感官刺激,更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触发器。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人们的视知觉系统会被激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过程,如情感、认知和情感等。
这些心理过程不仅仅是对艺术作品的简单感知,更是对艺术作品所传达信息的深入理解和感受。
其次,佩珀斯还探讨了艺术作品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他指出,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和情绪,更可以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赏和理解,人们可以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甚至改变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因此,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享受,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塑造。
最后,佩珀斯还提出了一些关于艺术作品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他认为,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需要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眼动追踪、脑成像和心理实验等。
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为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基础。
通过阅读《艺术与视知觉》,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艺术作品对人们心理活动的影响和作用。
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一种感官刺激,更是一种对人们心理活动的积极影响和塑造。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作品对人们的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为艺术心理学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深刻的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艺术与视知觉》是一本深入探讨艺术与心理学关系的专著,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艺术作品对人们视知觉和心理过程的影响和作用。
这本书不仅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更为我们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当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读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篇1作为一个艺术领域的门外汉,对于现在的我而言,这实在算是一本晦涩枯燥的专业读物。
虽然作者始终在力图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并结合心理学规律将种种视觉艺术的原理阐释的简单明了,但我努力跟随的思绪还是极易在稍不留神之间陷入懵懂。
所以在企图洞悉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关系的过程中,我首先感到对于作者严丝合缝的理论分析的由衷敬佩,还有对自己的境界实在差得太远的感慨。
以平衡、形状、光线、色彩等视觉元素为切入点,作者鲁道夫借由大量的图例将潜在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如视觉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等等,以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而视觉艺术与视觉心理的关系,更是作者通过种种视觉实例首先向我们解答的问题,“视觉心理主要是指外界影像通过视觉器官引起的心理机理反应,是一个由外在向内在的过程,这一过程比较复杂,因为外界影像丰富,内心心理机能复杂,两者在相互联接并发生转化时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和相同的人不同的影像产生的心理反应是不同的。
”他根据正方形中的单一圆形、多个墨点等简单图例向我们阐释,视觉心理不仅仅是视觉上对其形状、光线、色彩等的感觉,而是由我们对于特定视觉图例的感觉与知觉共同构成,它包含了大脑对外界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
“一个视觉式样所包含的东西,绝不仅仅是那些落到视网膜上的那些成分。
”“这种感应现象绝不是理智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基于预先积累的知识推断出来的,而是直接感知到的整体事物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
《艺术与视知觉》读书笔记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大一,设计老师说到排版的问题,给我们翻阅了一些做的比较好的杂志,里面的图片大多放置在四角顶住两边,至少也是贴着一边,并且也不似我们想象的和文字排版那样留出统一的页边距。
老师说这涉及到格式塔心理学,并推荐了这本《艺术与视知觉》。
书名一晃而过,可惜我并没有去看过。
第二次听说它,是2011年暑假在中建西南院实习时,项目的老总给我们几个实习生推荐的。
可是我依然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这次课程要求,我才鼓起勇气去看这55万字的著作,长期以来一直觉得它名字玄乎,又是大家都推荐的好书,于是我带着敬畏之心开始翻阅。
谁想,文章虽然有些地方比较难懂,但却不似枯燥的理论书籍,只用简单的图示和风趣的语言,阐述了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我曾经心生疑惑但不求甚解后忽略的,或者是从未意识到,一朝发现却觉得异常有趣的。
书的内容很多,短时间内我只阅读了第一章《平衡》和第四章《发展》。
在读此书前先从我初始它的格式塔心理学开始了解。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其将心理现象视为有机整体,认为整体虽有各个部分组成,但并不等于部分之和儿时大于部分之和,并且认为,整体先于部分并且决定部分的性质。
阿恩海姆从完形心理学出发,反对元素主义的审美联想观。
他认为,审美知觉并不像元素主义认为的那样是初级的、零碎的、无意义的,而是本身就显示出一种整体性,一种统一的结构,情感和意义就渗透于这种整体性和统一结构之中,而知觉结构是审美经验的基础。
阿恩海姆的知觉概念是建立在一种力的式样(或力的结构)的基础上的,知觉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力的结构”,也就是一种对于力的感受结构。
艺术建立在知觉的基础之上,而知觉又是对于力的结构和式样的感知,由此得出的必然性结论便是:力的结构和式样对于艺术具有巨大的意义。
“知觉力”、“平衡”、“方向”、“位置”这些词是出现在第一章《平衡》里的,其实原来一副静止的画作中,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正方形中的一个黑色圆面,就能引发出复杂的“内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本书需要慢慢读,反复读,我喜欢设计喜欢视觉传达这个方向,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坚持的。
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一)最近一直在读《艺术与视知觉》这本书,刚开始接触,自己很难理解。
因为里边讲了太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书中就对一个问题分析性、针对性很强,介于自己现在的理解能力,一时很难深入看下去。
但是它里边谈到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于是就尝试慢慢的看下去。
最后自己觉得还是感受颇深。
接下来我就对本书的理解谈谈自己的一下看法。
在书中引言中,作者鲁道夫·阿思海姆就谈到:“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于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它把握到的形象是含有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的美的形象。
”当时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现在看到的一切美的事物都是通过眼睛传达到大脑,然后经过大脑的思考,心灵上的有感而发,通过感性与理性的相结合而达到最终的美的效果。
所有的这些视知觉都包含着一种思维,而这种思维中又存在着一种直觉。
当我们在发现美、创造美的时候是这种直觉给了很大的灵感。
当然每个人的思维不一样,在知觉与视觉上的感悟也存在差异,最后导致对于美的认识、对于美的感悟也是有不同之处的。
书中一共讲了十章:平衡、形状、形式、发展、空间、光线、色彩、运动、张力、表现。
每一章都对本章的主题展开了很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有的通过实验来证明;有的列举建筑、绘画、雕塑等来分析;有的则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作对比。
所有的这些都是在围绕一个主题在进行讨论,研究它的问题合理性、存在的价值性、给人们造成的怎样的视知觉等等。
通过这些可以看出,作者是花了很大的心思在里边,用心去思考问题,以一种认真的态度去对待问题,我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欠缺的东西。
也是我今后要好好去学习努力改造的地方。
下面我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平衡,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很多影响平衡的因素:重力、方向、顶与底、左与右等等,还有心理平衡与物理平衡存在的区别与联系。
平衡给人的视觉因素很多,我们在观察一个建筑物的时候,就拿巴黎圣母院来说吧:当你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感觉是很神圣的,华丽的外表,中轴对称的形式,让人们对宗教产生了一种无言的崇敬。
但是有多少人去认真分析这座建筑的平衡之处呢?它不单单是作为以中轴对称的形式体现平衡的,在这座建筑中,中间的那个圆形窗口所处的位置正是在这所建筑本身垂直于水平的结合点,把两边的建筑集中在一起,这样在视觉上就给人一种平衡感。
就拿一件大师画的画来说,他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写实的还是抽象的风格,在画面的表达上肯定都存在一种视觉上的平衡。
这种平衡可以从画面的重力来下手,也可以将其画面的色彩进行调整等等 .所有这些形式都为了使其画面有个视知觉上的平衡感,通过作者在作品中融入的情感,从而让读者更能够接受它,体会从中的乐趣。
其次要谈的是空间,我个人理解视觉上的空间表现其实就是对事物的本身存在的一种特质的抽象表现形式,物体的'体积和面是作用于框架的基础之上的。
记得当时我们在上平面构成和是立面构成的时候,围绕一个话题去表现空间的时候,都是基于一种“图形”跟“基底”的关系。
平面构成所表现出来的空间只是一种二维的空间感,是要通过人们视觉上的感知去抽象的表达出来。
而立体构成是以一种三维的表现形式出现的,立体效果是通过消除变形图形的张力而产生的,它的这种形式能够让人看得见、摸到找,实实在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
书中讲到:“要判断一个式样究竟被看成是二度的还是三度的,主要取决于哪种看法能够产生出较简单的式样。
”我觉得它说的很有道理。
当我们在分析一座雕塑像与这座雕塑像周围的空间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图与底”的关系。
如果我们真正愿意把它周围的空间看成是具有一定体积的物体,而不是把它看成事无形的空气的时候,那么雕塑像本身就具有了“图形”所具有的一切性质,因为它不仅是一件封闭的小型的立体物,而且具有一定的质感、密度和硬度。
从建筑本身来说,很多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在表达着空间视觉性。
单从建筑外部是不能体现空间的具体存在,更要深入到建筑本身的内部,亲身体会那种给人带来凌驾于建筑空间之外的感觉。
好的建筑师会运用各种手法,例如通过建筑框架、光线、装饰等等手法去营造建筑体的空间感,给人一种高大、宏伟、至高无上的感觉。
很多建筑体现了空间带给人们那种强悍的视觉冲击力:西方建筑古希腊帕提农神庙、罗马的万神庙、罗马的大角斗场、中国的故宫等等,这些建筑从各个角度去体现了建筑空间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
当然我这里只是举例说明较大的空间给人们营造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小空间也同样能够给你带来另一种美的感受。
在这里我就不做表述了。
第三点要谈的是色彩。
书中作者谈到:“歌德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主动的)色彩:黄、橙、黄红、朱红和消极的(被动的)色彩:蓝、红蓝、蓝红。
主的的色彩能够产生出一种积极的,有生命力的和努力进取的态度;而被动的色彩则适合表现一种不安的,温柔的和向往的情绪。
”我想这个观点是很多设计师在运用色彩做设计的时候要考虑的必然因素。
运用什么样的色彩当然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前提是要达到色彩的和谐。
运用各种颜色或者是混合色使得色彩的色调能够看上去自然而又和谐才是我们运用色彩的主要意图。
如果说色彩的色调搭配的不好,看上去不和谐,就会影响了最终的视觉效果。
现在出现了很多要求色彩标准化的趋势,我想这种趋势并不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形式,好的艺术作品在运用色彩的时候并不趋于这种色彩标准化。
这种色彩标准化不是来自艺术的实践,而是某些染料制造商或者大量生产带色产品的工业部门的产物。
它们代表不了真正艺术作品所要追求的艺术色彩。
以上就是我结合书中的三大点谈的自己的一些看法,总体来说,我在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它让我更加清楚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好好的用心去学,这里的用心就是一种认真的态度、看事情的全面性和带着问题去思考。
这本书中也有一些自己不明白或者是不认同的地方,所以自己就把这部分给滤过了。
我觉得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所需要的,就应该把它接受、采纳和运用,如果对自己没有用的就可以把它删除。
没有全盘的接受也没有全盘的否定。
问题总是存在着矛盾性,不管自己是持有矛也好,握有盾也罢,只要不拿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就是很好的解决途径。
艺术与视知觉读后感(二)本书采用一种不受羁绊的写作风格来系统地陈述艺术与视知觉。
书中力图将那些潜在的原则清晰地陈述出来,阐述了视觉所具有的倾向于最简洁结构的趋势、视觉图式细分的发展阶段、知觉的动力特性及其他各种适用于所有视觉现象的基本原则,以使读者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形状、颜色、空间和运动等要素都可以作为一个统一的媒介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鲁道夫·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1904-2007),原籍德国,1946年定居美国。
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1976年获“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电影作为艺术》、《艺术心理学新论》、《熵与艺术》等。
阿恩海姆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心理学家和美学家之一,他对艺术心理学、美学、美育、建筑及煤介等都做出了富有创见的贡献,是欧洲学术传统的继承者,其研究成果涉及20世纪思想领域的诸多方面。
阿恩海姆很注重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从构图、笔墨、色彩三个方面体现了艺术品中的形式美。
俗语中往往蕴含着真理,生活中人们看到一个美的事物时,常用“带劲”一词来形容,这里的“劲”我想就是阿恩海姆在其著作中不厌其烦阐述的“张力”吧。
按阿氏给的概念:“张力”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感知的物理性运动。
,它是一种不动之动。
“任何物体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知觉特征,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雕塑艺术从展示方式来看,是一种静态艺术,“它只宜选择那些具有概括性的瞬间的表情与形体运动”来传达情感,但古今中外优秀的雕塑作品确实具有一种动感,能够寓动于静,破静为动,“由于形象本身就是死的、虚构的,如果在其中不能看到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他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增加”.(达。
芬奇)比如汉代的绘画与雕刻无不呈现一种飞舞灵动之势,图案常用云彩、雷纹和翻腾之龙构成,动物也常常是除遒劲雄壮之外,还要加上一双能飞的翅膀,.唐代吴道子的壁画也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之美誉。
在相对“静止”建筑领域,飞檐也似乎要参与到这种飞舞灵动的合奏中——.双林寺的韦驮像。
在全国同类题材作品中,这尊塑像可谓之精品。
从构图上看,其身体重心基于左足,下肢朝前站立,从腰部开始,由头部带动整个上体躯干向右侧扭曲,这种扭曲程度,已极大地超出了人体生理所允许的限度,很像一节麻花,但人们从整体气势观看,这种违反人体解剖结构的姿态,不仅没有一点不舒服的感觉,相反却从这种艺术夸张变形之中,感到一种强大的力度和动势,这是由一条从头到脚贯穿于韦驮全身的S形曲线所表现出来的,这条曲线极富弹力和流动感,构成了韦驮身上的飘带萦绕飞舞,本身就是大的曲线,从视觉上也加强了动势。
韦驮右臂握拳下垂,肘部向外部伸出,让人感觉肌肉紧张,充满力量。
左臂抬起,同右臂形成对比。
韦驮整个身躯外轮廓构成一个略带倾斜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由左手、右手肘部和足部三个突出点形成。
由于这个锐角三角形的顶点在下部并呈倾斜状态,给人心理上造成了一种微妙的不平衡和不稳定感,因而也增加了这尊塑像的活力和行动感觉。
从马里尼的《人与马》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不动之动”的苦苦追寻,作品在高宽深三个纬度上全面外拓,马头向前,人仰向后,人的双臂伸向左右,马腿向下……人们欣赏它时,会感到雕塑内部的“张力”正试图冲破表皮,向空间无限放射似的,这种空间最大化的追求是雕塑不可或缺的形式特质。
我国台湾雕塑家朱铭的《太极系列》也是如此,大多运用凌厉,的斜向形体,佐以粗砺的切割肌理,营造出强烈的空间张力(场)美感。
综上所述,雕塑造型中运用倾斜、变形、膨胀、不对称以及节奏与韵律上的变化,就可以产生出“张力”,从而也就产生出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这本书利用了心理学来告诉人们为什么会对艺术有美的感受并进行了深度剖析和解读,其间大量的分析和例证为我们这些入门级的学习者们理解艺术的原理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那些纷繁复杂的艺术作品里最本质的共性,也明白仅仅浮于表面创作是远不够的,深入去理解设计的原理才能在艺术这条大路上走得更远。
面对这两个学期的专业课的学习,深深感受到若是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是不能够真正理会课程内容与老师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