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7.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振荡电荷在空间中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从而产生电磁波。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其数值约为3×10^8 m/s。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 电磁波的谱: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不同谱段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掌握电磁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能够描述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的产生机制,电磁波谱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荡器、天线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常见的电磁波应用产品,引导学生思考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讲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通过示例和图示来说明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电磁波特性的理解。

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电磁波谱的不同谱段及其应用,探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作用。

5. 练习:给出随堂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答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波及其传播1. 定义: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产生的能量传播形式。

2. 产生:由振荡的电荷产生,形成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3. 传播:速度为光速,约3×10^8 m/s,不需要介质。

苏科版九下物理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设计了这一次的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以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为切入点,引导幼儿了解电磁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了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方式,以及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电磁波演示器、生活中的电磁波实例物品。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实例,如手机信号、电视信号等,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电磁波的存在和作用。

2. 探究学习: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磁波演示器,让幼儿亲身体验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让幼儿理解和掌握电磁波的相关知识。

4. 应用拓展:展示生活中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电视、无线网络等,让幼儿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5. 实践练习: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利用电磁波演示器进行相关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难点:电磁波的传播原理。

活动重点:电磁波的产生和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探究学习和实践练习,让幼儿了解了电磁波的基本概念、产生方式和传播原理,以及在生活中中的应用。

课堂上,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物理科学的浓厚兴趣。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电磁波演示器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和探索电磁波的应用,如手机信号、无线网络等,了解电磁波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电磁波的性质、种类及应用;2.理解电磁波在真空中速度是一定的;3.理解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电磁波的速度和波长的关系,知道光速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物理量;2.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和干涉现象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1. 电磁波(1)电磁波的性质•定义:“电磁波是指能在真空中传播的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并且互相作用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的种类: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电磁波的应用:广播、电视、通讯、医疗、杀菌、探测、测距和光学仪器等等。

#### (2)电磁波的速度####•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物理量,即光速,它的数值为299792458m/s。

•光速的意义:它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还引发了许多有趣的思考和探索。

#### (3)电磁波的波长和频率 ####•定义:波长是指电磁波波峰之间的距离;频率是指电磁波每秒传播的波数。

•相关公式:速度 = 波长× 频率 = 光速 #### (4)电磁波的单位和换算 ####•电磁波的单位:Hz、m、m/s•相关换算:Hz → Mhz、km → m等 ### 2. 电磁波的反射 ### #### (1)电磁波的反射现象 ####•定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就是电磁波的反射现象。

•空气和玻璃的折射率都不同,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就会产生反射。

#### (2)电磁波反射规律 ####•角度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入射角(i)等于反射角(r)。

•法线定律:入射线、反射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 3. 电磁波的折射 ### #### (1)电磁波的折射现象####•定义:电磁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这是由麦克斯韦方程组预言的。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即光速,其值约为3×10^8m/s。

4. 电磁波谱:电磁波按照频率或波长的大小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5. 电磁波的应用: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手机、微波炉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2. 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知识和各类电磁波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电磁波谱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基本概念,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电磁波谱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波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电脑和投影仪,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传播速度和电磁波谱的分类。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关于电磁波传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电磁波传播的原理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发现和认识。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波的定义和产生。

2.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3. 电磁波谱的分类。

4. 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电磁波的产生原理。

2. 请说明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请列举三种电磁波谱中的电磁波及其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电磁波的理解程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7.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

2021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7.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新版)苏科版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版书)
1.凹凸相间,向外传播
3.演示:悬挂着的弹簧受到撞击显示的情形(或视频)
问题:这个波的特点是什么相间?
学生观察后回答。
疏密相间,向另一端传播。
好,我们再仔细的看一段课件。找出这种二种波的共同特征来。
(视频:横波和纵波的课件)
归纳:都是传递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
播放波形图的课件。
教学重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
教学难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
突破重难点主要策略
本课采用以实验为主导的综合启发式教学,实验探究、引导发现法、讲解法、关键点拨、练习巩固等相结合。
课前准备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单位:秒(s)
布置小实验
进行小实验:
利用手表计时,记录自己抖动橡筋二十次所需的时间。算出周期。
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导出周期与频率的关系式:
f=1/ T
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
指导学生从图形上认识波长。
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
2.同理,放在不同的盒子里,看能不能接收到信号。
水波看上去有什么特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2.演示:绳子抖动时形成的波
小实验:在桌面上来回快速抖动长橡筋绳,观察波的形态及传播。
问: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抖动形成的凸起迅速的传到另一端。
再利用课件播放视频,使学生能对现象有个长时间的再现。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word教案 (5)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word教案 (5)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学习要求(1)了解波的两种运动形态.(2)理解关于波的几个概念: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3)掌握波速、波长、周期、频率之间数量上的关系(4)知道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知道光是电磁波.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了解两种波形,会用类比的方法理解事物(2)通过实验验证电磁波的存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水波、橡皮绳振动时产生的波形,培养学生联想类比的思维能力(2)通过了解麦克斯韦和赫兹分别预言和发现电磁波的过程,培养学生勇于攀登、不畏艰难、执著追求的科学精神.(3)在探究电磁波的特性的实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即生活,生活即物理”的科学道理,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电磁波的实质及特性.难点:对波的理解.预习内容1.如图所示为一列波在橡皮绳中的传播,当绳向上升起时,形成的像山峰似的凸起叫,当绳下降时形成的凹谷叫,两相邻波峰成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如图所示,A、B两点间的距离为个波长.2.我们把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做,单位是,它反映了波源3.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叫做,用字母表示,单位;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用字母表示,单位.频率与周期反映了波源振动的,它们的关系是,f= .4.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叫做,用字母表示,单位是5.波的传播速度V=λ/T或V= .6.所有的波都在传播的运动状态,例如:橡皮绳传播的是的运动状态,而声波传播的是的运动状态.7.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德国物理学家第一次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8.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其速度与的传播相同.9.振荡电流是的电流,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周围的空间就产生并且不断地向空间方向传播.10.单位换算:(1)8kHz= Hz(2)7.8MHz= Hz(3)60MHz= Hz(4)2000kHz= MHz11.我们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实验中:(1)选用的器材是什么?(2)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什么?(3)如果从收音机里听到“嚓嚓”的响声,表明什么?(4)从实验中你能知道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吗?12.完成以下关于电磁波的填空:(1)跟相似,电磁波有自己的和(2) 叫振荡电流,它能产生它的频率就等于的频率(3)电流每振荡1次,向前传播的距离就表示它的(4)电磁波的频率等于的频率.(5)电磁波的传播速度、频率及波长三者之间的关系为(6)要想使无线电波传送得远,主要方法是13.在真空中传播着几种电磁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越快B.频率越低的电磁波传播越快C.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越快D.不论什么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均相等14.一种电磁波的波长为100m,它表示( )A.这种电磁波能传递的距离为100mB.这种电磁波1S内能传播100mC.这种电磁波1S内出现100个波峰或波谷D.这种电磁波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是100m15.某电视台节目的发射频率为3×105兆赫,其波长为( )A.1m B.1dm C.1cm D.1mm16.关于无线电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的波速等于波长除频率B.频率大的电磁波,波长也长C.电磁波的传播速度跟光速一样,也是3×108m/sD.无线电广播用的是长波的微波17.下列几种情况中会产生电磁波的是( )A.用电锯锯铝材时进出火花B.用声响探测海底时接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波C.敲击音叉时,音叉高速振动D.微波炉产生微波18.在日常生活中,当你打开或关闭电灯时,你会从旁边工作着的电视机屏幕上看到一条水平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电流通断时开关中金属碰撞声的影响B.电路通断时交流电通过家庭电路时对电视机的影响C.电流通断时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而产生的D.以上原因都不对19.关于电磁波的用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医生用X射线做脑手术B.用X光片判断是否骨折、肺部是否有问题等C.家庭中的电视机摇控器是紫外线摇控D.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飞机和舰船上的雷达都要用到无线电波20.举出以下四种电磁波在人们生活、生产中应用的事例(每种电磁波各举一例)示例:红外线:电视机摇控器利用红外线进行摇控.(1)无线电波:(2)微波:(3)紫外线:(4)X射线:21.你在收看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用到电磁波或与电磁波有关呢?(至少写出三点)(1)(2)(3)22.下列设备不是利用电磁波来传播信息的是( )A.无线电广播 B.电视 C.手机 D.有线电话23.γ射线、x射线、可见光、微波都是电磁波,以下将它们按波长由大到小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A.γ射线一X射线一可见光一微波 B.微波一可见光一X射线一γ射线C.x射线一可见光一微波一γ射线 D.γ射线一X射线一微波一可见光24.手持小木棍上下振动,让木棍的下端间断性地接触水面,激发水波.若小木棍每秒振动3次,相邻两个波峰间的距离为20cm.求:(1)水波的波长、频率各是多少?(2)水波1s内传播多远?波速为多少?(3)加快木棍的振动,你有何发现?25.下图是一只收音机的波段谐窗,调节收音机侧面的调谐旋钮,通过窗口中的波段指标就可以收听到自己想听的电台节目.请你根据这个波段调谐窗,找到有关此收音机的两条相关信息:(1)(2)26.电磁污染,已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它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在充分享受电磁波带来方便的同时,人们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当电磁辐射达到一定强度时,会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失控,引发人头疼、失眠、记忆衰退等症状.根据你刚才的阅读,回答下面问题:(1)电磁波污染是指电磁波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等.(2)请你预测:长期使用辐射较强的手机会出现哪些不良的症状?(3)民航部门规定:飞机在其降落和飞行时,不允许乘客使用手机,你是怎样理解这项规定的?2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的应用也是这样.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例如,频率超过0.1MHz的电磁渡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的面积S=4πγ2(式中γ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总是垂直的.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这时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以及电磁波产生的条件。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以及传播速度。

3. 电磁波的谱: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以及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4. 电磁波与生活: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磁波。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条件和传播特点,理解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波谱的分类和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如手机、电视、无线广播等。

2. 知识讲解:(1)讲解电磁波的产生条件,让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

(2)讲解电磁波的传播特点,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介绍电磁波谱的分类,讲解各种谱的特点和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现象,让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磁波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磁波的产生条件2. 电磁波的传播特点3. 电磁波谱的分类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电磁波的产生过程。

2. 请说明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3. 请举例说明电磁波谱中的几种常见电磁波及其特点和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电磁波的基本知识。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电磁波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光纤通信、遥感技术等。

同时,可以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电磁波的科普资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下册物理《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电磁波的概念,知道电磁波的种类及其特点。
2.掌握电磁波的传播条件,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学会使用电磁波谱,了解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范围。
4.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雷达、电视、医疗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b.电磁波的传播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c.如何利用电磁波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想法,互相启发,提高对电磁波的认识。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电磁波的奥秘。Fra bibliotek(四)课堂练习
4.学生对电磁波在科技应用中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电磁波的实际应用了解有限,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拓展学生对电磁波应用的认识。
5.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针对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差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电磁波的概念,掌握电磁波的传播特性,了解电磁波在真空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电磁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验题等,旨在巩固学生对电磁波知识的掌握。
3.教师及时批改练习,给予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纠正误区。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磁波的概念、传播特性、应用实例等。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电磁波及其传播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讲授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电磁波的产生实验器材:干电池、小灯泡、钢锯条、直流电流表、收音机、导线等。

在钢锯条的一面每间隔2 cm左右粘上一段透明胶带,如下图。

将收音机调至AM频段,用导线夹将钢锯条接入电路,小灯泡发光、电流表偏转。

用夹子在粘有透明胶带的一面从左至右滑动,小灯泡明暗交替,一闪一闪;同时电流表指针往复摆动,收音机扬声器发出“喀喀”声。

而在钢锯条未粘有透明胶条的一面滑动导线夹时,收音机未发出“喀喀”声。

实验现象:小灯泡交替亮灭说明电流发生变化。

学生听老师介绍实验器材,观察小灯泡明暗、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听收音机的“喀喀”声,感受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让事实和现象说话,突破教学难点。

1.电磁波的几个要素(1)波长:邻近的两个波峰(或波谷)的距离。

单位是米(m)。

(2)频率:1 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

单位是赫兹(Hz),千赫(kHz)和兆赫(MHz)。

(3)波速:波传播的快慢。

单位是米/秒(m/s)。

2.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真空中c =2.997 924 58×108 m/s空气中,接近真空光速。

1.法拉第磁感线的概念2.麦克斯韦预言电磁波的存在3.赫兹证明电磁波的存在4.马可尼应用电磁波通信知道光是一种电磁波,以及电磁波传播的速度。

拓展人文知识,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愿望。

阅读科学世界“微波炉”。

学生阅读。

培养自学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变化的电流在周围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3.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c=3×108 m/s认真倾听,记录并记忆知识要点。

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掌握重点知识及相关计算公式。

初中物理苏科版 九年级下册: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2

初中物理苏科版 九年级下册: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2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之间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征,了解电磁屏蔽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并了解电磁屏蔽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

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电磁波的特征以及波速、频率和波长的关系,电磁屏蔽;通过探究实验,学习机械波的相关名词,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电磁波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大到控制宇宙飞船(神州七号),小到电动玩具车的遥控。

那么,你了解电磁波吗?探究活动1:水波用滴管把水滴入水果盘中制造水波,并观察水波。

探究活动2:绳波学生用绳制造出波,并观察波除了可以传递运动形态外,还可以传递什么?学生分组自学:振幅、周期、频率、波长、波速。

1.振幅:(A)表示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单位:米(m)2.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秒(s)3.频率:(f)波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4.导出周与频率的关系式:5.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单位:米(m)6.波速:(v)波传播的速度。

单位:米/秒(m/s)波速的公式:v=λ/T或v=λf7.电磁波: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

8.电磁波谱:例题P67看书电磁波速与光速相同,即3×108m/s光波属于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即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手机放在塑料纸容器中,呼叫手机能听到声音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呼叫手机不能听到声音表明:金属能屏蔽电磁波微波应用:雷达、导航、电视、微波炉等领域微波炉使用微波的频率为2450Hz工作原理:当微波射到食物上时,食物中的水分子会以相同的频率振动,振动中,分子与分子互相摩擦,产生很多内能,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食物煮熟。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如振荡的电容器的两板之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4. 电磁波的类型:电磁波按照频率和波长的不同,可以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2. 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电磁波,并了解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定义、产生和传播特点。

难点: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区分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振荡的电容器、接收器等)。

学具: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振荡的电容器,并提问他们是否能够感受到振荡的电场和磁场。

2. 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电磁波的定义和特点。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传播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电磁波的区分和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电磁波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无线通信、雷达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波及其传播1. 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产生:电磁波是由振荡的电荷产生的。

3. 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光速,即299,792,458米/秒。

4. 类型: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解释电磁波的定义,并说明其产生和传播特点。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苏科版九下物理 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教案

第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分组成,内容的抽象性比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掌握和接受。

首先与上一节“有线电报传不远”的缺点相呼应,由提出“怎样才能让信息传的更远”的问题,再指出“可以用电磁波来传播”,从而引入了“波”以及“波的基本特征”的课题,接着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

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感受科学家对人类的贡献。

教师需注意: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了解电磁波的产生机理,也不要求将电磁波的概念与机械波的概念进行比较。

在活动“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征”学习中,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而服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波的基本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2、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了解电磁屏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并了解电磁屏蔽。

2、通过自主整理,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是人类探究未知世界的有力武器。

2、了解电磁波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一、重点:1、电磁波的特征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2、电磁屏蔽。

二、难点:电磁屏蔽。

三、教学突破:展示实物图片和进行实验,学习机械波的相关名词,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通过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和电磁屏蔽。

【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多媒体电脑、展台;自制PPT教学课件(搜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图片若干张、麦克斯韦和赫兹的人物肖像图片;视频:横坡和纵波的课件;波形图的课件;神州飞船的图片);一盆水、绳子一根;半导体收音机一台、导线一根、5号电池一节;手机两部、金属盒一个、塑料盒一个、纸盒一个;弹簧波演示器一个。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主要涉及电磁波的概念、种类以及电磁波的传播。

具体内容包括:1. 电磁波的定义: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2. 电磁波的种类: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3. 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常数,约为3×10^8m/s。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波的概念、种类和传播特点,能够运用电磁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 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并能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3.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波的概念、种类和传播特点。

难点: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手机、电视等设备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2. 概念讲解:介绍电磁波的定义,解释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而产生的一种能量传播形式。

3. 种类介绍:讲解电磁波的种类,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

4. 传播特点讲解:介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并解释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5.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电磁波传播速度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有关电磁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讲解和指导。

7. 板书设计: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波的定义、种类、传播特点和计算公式。

8. 作业设计:布置一道有关电磁波传播速度计算的作业题,要求学生解答并写出答案。

六、作业设计:题目:一个无线电波的波长为1m,求该无线电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17.2电磁波及其传播

速、波长和频率呢?
2.介绍频率的单位,推导出:波速=波长×频率
四、当堂检测(续助5分钟左右)
作业
板书设计:
(一)电磁波谱:电磁波包括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微波和光线电波等,描述波的特征量有波长、波速和频率。

(二)波的特征
1、波速(c)
波传播的快慢叫波速,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即c=3×108m/s.
2、波长(λ)
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如图:
单位:m
3、频率(υ)
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Hz、kHz、MHz
换算关系:1kHz=103Hz 1MHz=103kHz=106Hz
4、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
数学表达式:c=λυ。

说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在同种介质中),电磁波的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关系。

教后札记:。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17.2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教案: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一、教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是如何产生的,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的原理。

2. 电磁波的传播:让学生掌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电磁波的种类:介绍常见的电磁波种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4. 电磁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雷达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电磁波的应用。

2. 能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磁波的产生原理、传播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重点: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特点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如手机、电视等。

2. 知识讲解:(1) 电磁波的产生:引导学生了解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电磁波,讲解电磁波产生的原理。

(2) 电磁波的传播:讲解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以及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3) 电磁波的种类:介绍常见的电磁波种类,如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

(4) 电磁波的应用:讲解电磁波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无线电通信、电视、雷达等。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电磁波应用实例,如手机通讯原理、电视信号传输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及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电磁波及其传播板书内容:1. 电磁波的产生2. 电磁波的传播3. 电磁波的种类4. 电磁波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实例,说明电磁波的传播特点及应用。

答案: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8m/s,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word教案设计

苏科初中物理九下《17.2电磁波及其传播》word教案设计

二、电磁波及其传播
6.如图17-2所示,将手机放在玻璃广口瓶中,并用抽气机将其中的气体不断的向外抽。

打电话呼叫罩中的手机,这时手机____________收到呼叫信号(填“能”或“不能”),由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把上题中的玻璃广口瓶换成金属容器,再打电话呼叫其中的手机,这时手机
______收到呼叫信号(填“能”或“不能”),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

8.仿照下面的例子再举出两个电磁波利用的例子。

例如:收音机和电视机的使用都离不开电磁波;
9.江苏人民广播电的频率为702kHz,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m/s,则南京音乐台节目的波长是多少米?
10.小明同学做完作业后,想听一会儿收音机。

打开收音机后,关台灯并打开了大的日光灯,在开日光灯的时候能够听到收音机中传来“咔哒、咔哒……”的声音,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
[课后提升]
11.如图17-3所示是一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

观察此图可以知道声源的振
幅是_________m;波源振动的周期是__________s;波源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_Hz。

如果此波的波长为2m,则此波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m/s。

y/cm
x/s
0.
10
图17-2
图1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册 17.2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苏科版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

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
34159 856F 蕯20486 5006 倆
E24782 60CE 惎 - ]40410 9DDA 鷚_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