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改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TWI针对督导人员的3种标准
第一为工作教导(Job Instruction, JI), 教育督导人员如何教导属下作业人员,以 及如何做好训练。
第二为工作方法(Job Method, JM),着 重于如何激发及实践工作改善的构想。 第三为工作关系(Job Relations, JR)为有 关督导人员与属下作业人员之来自百度文库的关系, 及领导方面的课程。
注意异常现象,并立即加以处置。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排除工作场所中的异常现象,是督导人员的主要 职责。
8
日本式管理观的工作职能
9
改进分为创新和改善
Innovation Improvement Maintain
10
如何管理现场的QCD?
质量:不仅是指“结果面的质量” 现场的质量管理-运用统计质量控制工具(SQC) 现场的成本降低-剔除过度的耗用资源(Muda) 交期-JIT生产方式(Pull System) 当顾客要求更好的QCD的时候,管理阶 层必须强调质量第一的正确优先顺序,以达 成此3项目标。要抗拒削减质量以降低成本 的诱惑!而且不要为了交期而牺牲了质量!
37
团队的构成要素-人
人是构成团队最核心的力量。3个(包含3个)以上 的人就可以构成团队。 目标是通过人员具体实现的,所以人员的选择是 团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在一个团队中可能需要有人出主意,有人定计划, 有人实施,有人协调不同的人一起去工作,还有 人去监督团队工作的进展,评价团队最终的贡献。 不同的人通过分工来共同完成团队的目标,在人 员选择方面要考虑人员的能力如何,技能是否互 补,人员的经验如何。
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美国MIT学者 彼得·圣吉(Peter M. Senge)在 《第五项修炼》(1990年) (The Fifth Discipline)一书中 提出此管理观念,企业应建立学习 型组织,其涵义为面临变遭剧烈的 外在环境,组织应力求精简、扁平 化、弹性因应、终生学习、不断自 我组织再造,以维持竞争力。
总结任改善顾问10年来经验,用 常识性、低成本的方法管理现场
19
什么是改善?
一种企业经营理念,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方法和 人员的效率;
一种常识性和低成本的改进方式;
与创新相比风险较低;
强调要以员工的努力、士气、沟通、训练、团队、
参与及自律来达成目标; 改善的步伐是一小步一小步、阶梯式的,但随着 时间的推移,会带来戏剧性的重大成果。
35
团队的构成要素(5P)
1. 目标(Purpose) 2. 人(People)
3. 团队的定位(Position)
4. 权限(Power) 5. 计划与控制(Planning & Control)
36
团队的构成要素-目标
团队应该有一个既定的目标,为团队成员导航,知道要向何处去, 没有目标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自然界中有一种昆虫很喜欢吃三叶草(也叫鸡公叶),这种昆虫在吃 食物的时候都是成群结队的,第一个趴在第二个的身上,第二个趴 在第三个的身上,由一只昆虫带队去寻找食物,这些昆虫连接起来 就像一节一节的火车车箱。 管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这些像火车车箱一样的昆虫连在一起, 组成一个圆圈,然后在圆圈中放了它们喜欢吃的三叶草。结果它们 爬得精疲力竭也吃不到这些草。 这个例子说明在团队中失去目标后,团队成员就不知道上何处去, 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饿死,这个团队存在的价值可能就要打折扣。团 队的目标必须跟组织的目标一致,此外还可以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 具体分到各个团队成员身上,大家合力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 同时,目标还应该有效地向大众传播,让团队内外的成员都知道这 些目标,有时甚至可以把目标贴在团队成员的办公桌上、会议室里, 以此激励所有的人为这个目标去工作。
常被管理部门忽略
现场改善
用常识性、低成本的方法来管理工作场所 -产生附加价值的地方
22
“现场中心”主义
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承担达成QCD的责任 应给予现场充分的自由以便改善 管理阶层应该对现场提出欲达成的改善目标, 但应对其结果加以负责(而且,管理部门应当协 助现场达成目标)。
23
“现场中心主义”的好处
11
训练课程
督导人员的职责,在日本已发展50年了。在日
本有许多“管理训练课程”(Management
Training Program, MTP)以及“督导人员训练
课程” ( Training Within Industries, TWI),
这些课程由美国传至日本,为协助日本开发其自 己的管理及督导训练课程而设计。 MTP主要是为训练中级管理人员的课程,而 TWI则为训练督导阶层的人员。
(1947~)
33
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不存在单一的模型,它是关于组织的概念和 雇员作用的一种态度或理念,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 组织的思考。 在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都要参与识别和解决问题,使 组织能够进行不断的尝试,改善和提高它的能力。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价值在于解决问题,与之相对的传统 组织设计的着眼点是效率。 在学习型组织内,雇员参加问题的识别,这意味着要懂 得顾客的需要。雇员还要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要以一种 独特的方式将一切综合起来考虑以满足顾客的需要。 组织因此通过确定新的需要并满足这些需要来提高其价 值。它常常是通过新的观念和信息而不是物质的产品来 实现价值的提高。
24
改善的观念是日式管理的精髓
一切的生活方式、工作方法、社交方法或是家
居生活,都可以透过不断地“改善”而获得进
步 是各种日式管理方式的基础,如:全面质量控 制、提案建议制度、质量圈、终身雇佣制等。
25
借鉴意义
“创新”和“改善”这两种观念的不同源于东西方 文化的差异 与创新相比,改善有着许多优点: 低成本、低风险、对技术依赖程度低
脚踏实地、事必躬亲的务实作风
26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 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 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
3. 当场采取暂行处置措施。
4. 发掘真正原因并将之排除。 5. 标准化以防止再发生。
27
三現主義
現場 現物 現実(数据)
28
现场改善屋:在现场达成QCD
每天发生在现 场的资源管理 活动,主要可 分 为 两 种 : “ 维 持 ” 和 “ 改 善 ” 。 现场管理人员 便是从事其中 之一的工作, 而质量、成本 和交期(QCD)即 是 其 成 果 。
16
管理人员的职责(TWI)
工作方法(Job Method) 1 : 分配工作。 2 : 检查每个工作细节。 3 : 开发新方法。 4 : 运用新方法。
17
管理人员的职责(TWI)
工作关系(Job Relationship) 1 : 获取事实。 2 : 评估、判断和决定。 3 : 采取行动。 4 : 检查结果。
现场改善
Gemba Kaizen
现场改善-培训内容
第一天 09:00~10:30 体系篇System 10:30~12:00 基础篇Basics 14:00~18:00 维持篇Discipline 第二天 09:00~12:00 改善篇Kaizen
13:00~16:30 实施篇Deployment
Q品质
C成本
消除浪费
D交期
维 持
改 善
员工激励和员工自主
学习型组织
29
基础篇 Basics
现场改善屋的基础
学习型组织 提案制度及品管圈 建立自律
不要给予太多的理论教导,而是给予现场员工 实践及演练的机会,实际动手发挥他们的脑力 着重在员工积极正面参与及士气激发的效益
现场之屋管理的基石
31
学习型的企业
学习型的企业,就是企业内的每一个人,团队及 企业本身,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并且分享知识 的应用、转移及发展,和分享从事持续改善的技 巧,创造一个具动态竞争优势。 像这样的企业,是在创造合作性的工作环境,在 此企业的所有者-股东、管理人员或作业人员- 要共同承担,以发展出共同的目标。
32
学习型组织
38
团队的构成要素-团队定位
团队的定位包含两层意思: 1. 团队的定位,团队在企业中处于什么位置,由 谁选择和决定团队的成员,团队最终应对谁负 责,团队采取什么方式激励下属? 2. 个体的定位,作为成员在团队中扮演什么角色? 是订计划还是具体实施或评估?
34
学习型组织包括五项要素
1. 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愿景可以凝聚公司上 下的意志力,透过组织共识,大家努力的方向一致,个人也乐于奉 献,为组织目标奋斗。 2. 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团队智慧应大于个人智慧的平均 值,以做出正确的组织决策,透过集体思考和分析,找出个人弱点, 强化团队向心力。 3. 改变心智模式(Improve Mental Models):组织的障碍,多来 自于个人的旧思维,例如固执己见、本位主义,唯有透过团队学习, 以及标杆学习,才能改变心智模式,有所创新。 4. 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个人有意愿投入工作,专精工 作技巧的专业,个人与愿景之间有种「创造性的张力」,正是自我 超越的来源。 5. 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应透过资讯搜集,掌握事件的全 貌,以避免见树不见林,培养综观全局的思考能力,看清楚问题的 本质,有助于清楚了解因果关系。
13
日本管理人员3件要事
MTP教导了数代很大比例的日本管理人 员3件要事: 1. 人际关系及员工参与的重要性。 2. 持续改善流程、产品的方法及其价值。
3. 以科学及合理的“计划-执行-观察”循
环步骤,用以管理人员及生产的实用性。
14
管理人员的职责(TWI)
工作指导(Job Instruction) 1 : 对生产人员的准备。 2 : 对生产运营的准备。 3 : 测试生产运营绩效。 4 : 采取后续工作。
(Measurement)加入,而称为5 M。 成品输出是指质量、成本及交期或称为QCD。 有时亦将士气(Morale)及安全(Safety)加入, 而称为QCDMS。
7
例子:日产公司督导人员的职责
准备作业标准。
训练员工,并确保作业员遵照工作(此为维持的 管理功能)。 改善标准以改进现状(此为改善的管理功能)。
现场的需求,较容易被在现场工作的人员所认同。 在流水线上,有些人总会去思考各式各样的问题及其解答。 抗拒改变的阻力最小化。 持续不断地调整变成可行了。 可以获得具实质性的解答。 着重在以常识及低成本的解决方式,而不是以昂贵和既定方 法为导向的解决方式。 员工开始乐于改善,而且容易受到鼓舞。 同时可以增强改善的认知和工作效率的能力。 作业人员在工作时,可以思索改善。 为了从事改善,不须经常向上级管理阶层取得核准。
18
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
今井正明-日本“持续改进之父”
个 人 简 历
毕业于东京大学
五十年代任职于日本生产力中心 现任剑桥企业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 日本改善顾问协会董事长
被译成14种语言,销量近20万 册,被奉为品质管理的“圣经”
著 作
《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 《现场改善:低成本管理方法》
1986年 1996年
20
改善的主要观念
1
改善与管理
2
SDCA:标准化→执行 →核查→处置
过程 > 结果
标准化和维持现有流程
3
遵循PDCA/SDCA循环
4
品质第一
PDCA:计划→执行 →核查→处置 用以改进流程水准
5
用数据说话
6
下一流程就是顾客
21
什么是现场和现场改善?
现场
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地方 直接创造利润的场所
4. 制定挑战性目标 5. 现场督导人员的假想管理功能
5
督导工作的因果关系图
6
资源输入的管理(人、料和机)
现场督导人员的工作,是将生产资源投入以生产
出成品的管理。生产资源投入即是所谓3M-人
员(Manpower)、材料(Materials)及机器
(Machine)。有时亦将方法(Methods)和测量
2
体系篇 System
现场管理的五个基本问题
1. 我的客户是谁? 2. 客户对我的期望是什么?
3. 我如何满足客户这些期望?
4. 怎样知道客户满足与否? 5. 客户不满足时如何改进?
4
现场管理(督导)人员的角色
1. 资源输入的管理(人力、材料和机器) 2. 晨集(晨会、班前会TOP 5)
3. 最佳质量保证生产线证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