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醒者”的寂寞——也说萧红和《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里萧红的寂寞情结
《呼兰河传》里萧红的寂寞情结就像提起张爱玲人们总想起“苍凉的手势”一样,提起萧红,人们就会想到“寂寞”。
而寂寞又往往和女人连在一起,尤其是不幸的女人。
萧红正是这样一个寂寞又不幸的女人。
正如她临终前所言:“我一生最大的痛苦和不幸却是因为我是个女人。
” [1]她的寂寞根源于她不幸的童年,以及由这不幸的童年而形成的敏感而多少带点孤僻的性格,还有她那不被理解不被认同的对家庭对爱情婚姻的叛逆。
萧红的寂寞与她多舛命运的一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缘起呼兰,缘灭香港,她在人生旅程的终点站香港写下了这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呼兰河传》,充满深情地回忆着她的童年、她的呼兰,看起来似乎就是一种宿命。
寂寞地来了,又寂寞地走了,留给人们无限的唏嘘与慨叹。
一生漂泊,情感无依,年纪轻轻又病魔缠身,她一生所拥有的至宝贵至纯真的回忆便是呼兰河的后花园与祖父的爱了。
所以她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述说温馨的祖孙情谊,倾谈那永久的憧憬与追求。
一、寂寞情结的根源:不幸的童年记忆童年是一个人的底色,童年的经历与回忆是一个作家心底抹不掉的影子。
童年,是一个人的开始,也是个人性格形成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家庭是孩子接触最早的社会环境,家庭的气氛,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等都会对儿童性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萧红的家境是好的,这好是就家庭经济条件而言。
肖凤女士的《悲情女作家萧红》中写道:“七八十年代前,呼兰县里住着姓张的大地主,他们的远祖原是山东省的破产农民,逃亡到关外垦荒耕种,残酷地剥削与他们命运相同的、后来的农户,逐渐地发家,在许多县里置办了大量的房地产,成了当时东北有名的汉族大地主。
到了萧红祖父张维祯这一代,张家的财势已经渐趋没落,各房分家之后张维祯这一支就定居在呼兰县。
”[2]在这样一个殷实的地主家庭里,萧红却得不到一个正常家庭应有的关爱与呵护,尤其是父母的爱。
父爱母爱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
《呼兰河传》作品赏析作家简介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1942年1月22日病殁香港。
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等。
幼年丧母,父亲性格暴戾,她只有从年迈的祖父那里享受到些许人间温暖,寂寞的童年形成了萧红性格中孤独、敏感、矜持而又倔强的一面。
1927年到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了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对绘画和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不满,1930年秋离家出走,几经颠沛流离。
1932年秋与萧军同居,结识了一些进步文化人,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同年10月与萧军自费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萧红的早期创作多取材于城市失业者或贫苦农民生活,被认为带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的进步倾向。
1934年春“两萧”取道大连流亡至青岛,萧红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中篇小说《生死场》。
同年11月“两萧”到达上海。
在鲁迅的支持和帮助下,1935年12月《生死场》被列为“奴隶丛书”之三出版,鲁迅为之作序,称赞其所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它以沦陷前后的东北农村为背景,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尤其是农村底层妇女的艰难生存状况,描述了他们的觉醒与抗争。
《生死场》使萧红在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
这一时期萧红还写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与散文,并结集出版了《商市街》、《桥》等作品集。
1936年7月,为摆脱精神上的苦闷,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同年年末返回上海。
抗战爆发后即辗转汉口、临汾、西安、重庆等地。
1938年8月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
此年被视为萧红创作前后两期的分界。
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
此时的中篇小说《马伯乐》以犀利的笔锋表现了幽默和挖苦才能;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则被茅盾称为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同时,它又表达了对国民团体盲目、愚昧、麻木、残忍等等劣根性的忧愤和悲悯,被越来越多的后人认为是继鲁迅之后对国民心态的开掘和批判的力作。
【焦糖格子】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呼兰河边的冷暖
萧红《呼兰河传》:呼兰河边的冷暖一、“我”的寂寞:萧红一生坎坷,一生寂寞,成年后的数段感情都以萧红重归寂寞结束。
《呼兰河传》里,萧红童年的寂寞也显现出来了。
母亲早逝,父亲专制顽固,萧红的童年中,只有祖父是温暖的安慰,祖父便被写进了小说里。
祖父和小小的后花园是“我”为数不多的快乐,当祖父忙碌起大人的事、当后花园入了冬,“我”便要感到寂寞了。
这只是“我”的一种寂寞,“我”还有另一种寂寞,来自于呼兰河这座小城。
小城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的,规律的作息与活动一成不变,虽没有什么大的灾祸却也没什么值得惊喜,而每日的见闻、人们的话题也无非老胡家小团圆媳妇病了、老胡家又在跳大神了、小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有了老婆了、冯歪嘴有孩子了、冯歪嘴老婆死了等等无趣八卦。
在这如死水般的小城里,童年就这样寂寞着。
二、呼兰河的冷酷:呼兰河的人们没有生气地活着,面对生活的种种都觉麻木。
麻木的生活充满了回避,人们愿意让自己远离现有的麻烦,哪怕要接受另一些长远的麻烦——只要麻烦不到眼前就好。
一个大泥坑,给居民们填了许多的不便,人们抱怨它、讨厌它,可没人想到去填上它,正如没人想到要改变阴沉的生活。
麻木的生活充满了自欺欺人,人们有的是办法使自己心安。
瘟猪肉是不好的可却是便宜的,既然便宜那便是最好的。
至于心理上对瘟猪肉的不适——自欺是解决它的办法。
小城人们的生活是这样的灰暗,可小城中那扎彩铺、野台子戏等等给鬼神的东西、为鬼神办的活动却是缤纷精彩的。
人们活着时,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一定要追求死后的排面,这辈子过得不好,便指望着来世能够幸福。
活人过分依附于鬼神,便因此丢了自己的灵魂,漫无目的地活着,“假若有人问他们,人生是为了什么?他们并不会茫然无所对答的,他们会直截了当地不假思索地说了出来:‘人活着是为吃饭穿衣。
’再问他,人死了呢?他们会说:‘人死了就完了。
’”小城是充满了悲剧的,麻木的人们不自知地成了杀人犯。
小团圆媳妇、王大姐——她们是那个时代女性的代表、是那个社会女性的代表,她们或被施以肉体的暴力、或被施以言语的暴力。
孤独的回望——读萧红《呼兰河传》
孤独的回望——读萧红的《呼兰河传》有感养护中心周海梅她被称为三十年代文学史上的洛神,她英年早逝却才华横溢,她叛逆隐忍,却忍不住孩子般回望故乡,她就是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
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代表作:《生死场》、《呼兰河传》、《马伯乐》、《王阿嫂的死》。
萧红出身在一个家庭条件很好的地主家庭,本该过着小姐一般的生活,可是事实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萧红的生活是痛苦的。
她的痛苦来源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母亲常常骂她,父亲对她的教育也只是非打即骂,祖母更是常常狠心用大头针扎她的手指,在这苦难的童年中唯一给她安慰的是疼爱她的祖父,这是童年中唯一温暖的地方。
祖父死后,萧红在家中再也找不到保护伞,初中毕业为了反抗包办婚姻她逃到了北平,但是她在经济上不能独立又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生活陷入困顿,返回哈尔滨被软禁在家中。
同年萧红再次只身来到北平,未婚夫汪恩甲追随她来到北平,萧红被其感动,3月中旬,萧红与未婚夫一起离开北平回哈尔滨。
此时,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满萧红去北平读书,代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引发萧红的不满,萧红到法院状告汪大澄。
庭审中,汪恩甲顾及哥哥的声誉,违心承认解除婚约是自己的主张,与哥哥无关。
每日一读《呼兰河传》寂寞的童年一世的苍凉
每日一读|《呼兰河传》,寂寞的童年,一世的苍凉◆◆◆《呼兰河传》因为《生死场》,人们知道了萧红;因为《呼兰河传》,人们记住了萧红,也记住了东北边陲那个偏远却也动人的小镇。
无论你是“初读”还是“重温”,都将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
Part 1情节概括《呼兰河传》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
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呼兰河小城的生存环境封闭窒闷,死气沉沉,除了老胡家的大孙子媳妇“跟人跑了”和有二伯提及的“俄国毛子”这一出一进外,基本上是与外界处于完全隔离的状态。
这样偏远闭塞的生存环境必然带来小城物质生活的原始落后以及芸芸众生精神世界的愚昧麻木,而芸芸众生的精神麻木又反过来加剧了小城生存空间的封闭落后。
二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
呼兰小镇民众生存的方方面面都是简简单单的,“煮一点盐豆下饭,就是一年”,这就是农耕时期自然原始的生存状态。
“不过了,买一块豆腐吃去。
”这横下一心的壮举和并不幽默的自嘲中蕴含着贫穷落后给予他们怎样沉重的辛酸。
他们的生存方式是简单的,“冬天来了就穿棉衣裳,夏天来了就穿单衣裳”,寒来暑往一年又一年,生老病死一辈又一辈;他们的生活目的是简单的,“人活着是为了吃饭穿衣”;他们的人生理想是简单的,五岁的孩子都说长大了“开豆腐房”;他们的人生要求是简单的“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
”当然,他们也勤劳、纯朴、忍耐、善良,但如果这些品格一旦与愚昧、麻木、野蛮、迷信、保守等精神顽症联手,那么这些品格尤其是善良就会变得相当残酷相当可怕。
胡家婆婆“为了她好”竟用愚昧的三步曲:毒打、跳大神、洗热水澡将健康的小团圆媳妇虐杀了;王大姑娘自己作主嫁给了冯歪嘴子,违背了“媒妁之言”的封建传统,于是乡邻们冒着严寒去“探访”、“作论”、“作传”、大兴舆论挞伐,结果王大姑娘在冷清的秋夜死了,善良的人们又用舌头将这个青年女子虐杀了。
透骨的寂寞,明丽的忧伤——论《呼兰河传》时间书写中的生命意识
后, 还有那 些被冻坏 了脚 的叫花 子 、 拉 手风琴 的瞎子 。 悲惨 凄 凉, 破坏 了这春天 的美景 。 可是 , “ 瞎人他摸不到春天 , 他没 有。 坏了腿的人 , 他走不到春 天 , 他有 腿也等于无腿” , 对 于这些不 幸 的人 , 是春天 、 是冬天又有什么区别呢? “ 快乐的人们不问 四 季总是快乐 : 哀哭 的人们 不问四季也总是哀 哭 !” 。 萧红 作 为一个 生 活窘 迫 的女性 , 她 总是 能够 看 到最 底
语言文学研究
透
骨
的
寂
寞, 明
丽
的
忧
伤
论《 呼 兰 河传 》 时 间 书写 中的 生命 意 识
李 奕 霏
( 南京师 范大学 教 师教育学 院 , 江苏 南 京 2 1 0 0 9 7 )
摘 要 : 萧红 一 生寂 寞成 诗 , “ 生” 与“ 死” 是 她 作 品 常 常探 讨 的 主题 。作 为 她 最 有 代表 性 作 品之 一 的《 呼 兰 河传 》 , 其 独 特 的 时
是“ 生” 与“ 死” 的人间悲剧 。 这 种 无 奈 不 仅 是 萧 红 对 于世 界 的
来了, 而我 家里是静 悄悄 的 。哪怕是 到 了正午 , 也仍 是静悄 悄的 。每到秋 天 , 在蒿 草当 中 , 也往往 开了蓼花 , 所以引来 了
不 少 的蜻 蜓 和 蝴 蝶 在 那 荒 凉 的一 片 蒿 草 上 闹 着 。这 样 一 来 ,
他们像 祖父 园子 中那 些富有 原始 粗 犷生命力 的植 物 , 自生
自灭 , 挣 扎 着 活 在 世 上 。她 的 作 品 中更 多 的是 秋 天 的 氛 围 ,
萧瑟 的意象 。在 这寂 寞荒凉的秋 的氛同 中 , 上演 的是一 幕幕 人 间悲剧 , 萧红将 这种 对于底 层人 民 的怜 惜 、 叹惋 还有 深切 的 无奈 通过 这审美 化 的时 间传 达 . 在 凄 清 的底色 上 点缀 的
现当代 解读《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孤寂情感
现当代解读《呼兰河传》中萧红的孤寂情感.txt*一篇一篇的翻着以前的的签名,那时候的签名有多幼稚就有多么的幼稚。
你连让我报复的资格都没有-〞好想某天来电显示是你的号码。
好想某天你的状态是为我而写。
有些人,我们明知道是爱的,也要去放弃,因为没结局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孤寂情感摘要:萧红是一位才情胜于学识、情感胜于理智的现代女作家,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和曲折的经历叙写着她的作品。
本文就是从呼兰河人的文化氛围、黑土地的童年足迹、伤感的恋乡情结和复杂的叙述视角来解读《呼兰河传》中作者流露出来的孤寂情感。
《呼兰河传》之所以是萧红小说的代表作,是因为它使萧红涅槃而出,真正成为火热文坛上的“文学洛神”。
萧红认为一个题材必须与作家的情感熟悉起来或者起着一种恋绪的作用,因此她的写作也是遵从自己的心灵。
对于终生处于流浪中的萧红来说,孤寂的情感始终是她精神中的一部分,也是萧红创作中的情感灵动。
《呼兰河传》是一部很独特的艺术作品,作为萧红的代表作,字里行间都涌动着她的孤寂情感,《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茅盾的这个评语很精到地指出小说中流露出低沉、忧伤甚至带点病态的成人般的情绪内涵。
下面,我们试从几个方面来解读萧红在《呼兰河传》中表现的孤寂情感:一、拨开呼兰河人笼罩的寂寞氛围,再现萧红的情感孤寂在寂寞的《呼兰河传》中,呼兰河是寂寞的,呼兰河人是寂寞的,作者的心境更是寂寞的,小说通篇笼罩一层浓厚的寂寞氛围,透过呼兰河人的寂寞氛围,我们不难看出作者是怎样通过多角度在《呼兰河传》中营造的悲凉单调的寂寞氛围中留下自己孤寂情感的踪迹。
呼兰河人的生活是寂寞的;“那里边的人都是天黑了就睡觉,天亮了就起床工作。
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秋雨,冬雪,也不过是随着季节穿起棉裤,脱下单衣去地过着,生老病死也都是一声不响地默默地办理”,“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
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长去,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
拆书-《呼兰河传》人间已是那般寂寞了
《呼兰河传》人间已是那般寂寞了《呼兰河传》是萧红写作的一篇长篇小说性质的长篇小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她的童年生活为背景,用嬉笑玩闹的无畏眼光看待着周遭的一切,细数着纯属于东北黑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悲惨的生活、混沌的希望和病态的灵魂。
萧红的萧军小说有一种世态炎凉的悲怆,在《呼兰河传》第一章中,她写到到街上有个大泥潭,一到夏天常会有人掉下去多半会窒息而死,人们恨它也怕它,为了躲着它走吃尽了黄粱,却从无提出将坑填平,他们不隐含任何质疑或者反抗的情节,年复一年的任由大泥潭吃人肉喝人血。
只这一件事情,写尽观念了那个年代中我们狭隘的观念、麻木的状态、懒散的行为。
重压下的农民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固步自封的状态和固步自封的思想,使他们排斥一切外来的新鲜爽口的事物,顽固地传承着原有率直的习惯和规矩。
仅有的一丝畅想,也是寄望于神灵的庇佑,祈求于幻象的放过,属意于上苍的富贵。
他们虔诚地跳大神、放河灯、拜娘娘、唱大戏,都是做给谁也没杜秋娘见过的神仙鬼怪看的。
《呼兰河传》共分为七个章节,概要前两章概览了城中的大街小巷和人们的乡中约民俗,三、四章是“我”童年昙花一现的温情,父母对“我”嫌隙颇大,祖母对“我”嫌弃颇深,唯有慈祥爱笑的祖父伴“我”度过漫长时光。
萧红了一支明丽俏皮的笔彻底复活用那座趣味无穷的后花园,那里污浊冰冷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只有数不尽的芦苇花卉,只有看不完的蝴蝶蚂蚱,大家尽可以蓬勃生长,肆意欢乐。
经历了半生漂泊,孤苦伶仃,受尽白眼,贫穷、战乱、流离、疾病、死亡……始终不肯放过萧红,无路可走、无处可退,黑暗无边前段时间中唯有回望曾经的家园,那是心头的一点红。
在第四章的时候,萧红连用四个“荒凉”作为每一小节的开头,任性的、不加修饰在那些人粗粝的生活中榨出真实的血汗。
紧接着的五、六、七章,便出现了一张一张生动垂死的面孔。
出体小团圆媳妇是无意识的抗争、自然本性的流露,她死了;有二伯活脱一个东北阿Q,在多马尔坦被奴役被压迫中苟且偷生;冯歪嘴子是有目标的追求、生命意识的觉醒,他活着。
l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论萧红的小说创作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 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2005-01-28·徐晓红·内容提要萧红是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
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独和痛苦。
萧红的小说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
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内涵。
萧红的小说具有鲜明的文体特征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从而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新,使小说取得另一种特殊意义的存在。
萧红小说正是以其深沉的悲剧意蕴和独特的文体风格在我国现代文坛占一隅,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本文由导言和三章组成。
导言:回顾和评价了萧红创作和萧红研究的概况,指出以往萧红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即历来的研究者习惯于以左翼文学的标准来考察评价萧红的文学创作,而较少顾及萧红这一独特创作个体的精神特质。
这一误终削弱了萧红小说的审美意义和丰厚意蕴。
鉴于此,本文拟定把这位自传型作家的生命活动和创作内涵作为一机的整体来研读,以期真正挖掘出萧红小说的美质。
第一章:萧红的一生是被家庭、爱情和社会所放逐的一生,在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深藏着难以排解的无家凉感。
可以说,寂寞情绪和无家情结困扰了萧红,同时也造就了萧红,成就了她的许多艺术佳构。
她把自己的与忧伤、寂寞与怅惘,通过审美沉思转化为作品的情感基调和美丽的诗魂。
第二章: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坎坷曲折的经历和由此而来的看待的独特方式和对人生的独特发现,是形成她小说悲剧意蕴的重要基因。
与其他现代女性作家不同,萧红创作伊便以先觉者的焦灼姿态去观照现实的苦难人生。
中国现代小说鉴赏结业论文————萧红的《呼兰河传》
中国现代小说鉴赏结业论文论文题目:萧红笔下的“呼兰河”姓名:孙鹏专业年级:2010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号:2104022158任课教师:郭玉玲摘要: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
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
萧红作品的深刻性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很多偶然的因素也有很多必然的因素,而不是某一个简单的原因直接作用的结果。
其中有很多复杂和丰富的原因需要去探求。
关键词:儿童视角坚强多难三十年代批判与反思正文:还在游离于手机上网聊天的我,耳畔忽然接收到了一个声音——“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东北的女作家萧红”。
就是这句话让我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选修课上一直陪伴我度过的通讯工具,也许你会好奇,是因为他是东北的作家?还是因为他是一个女作家的缘故呢?不……“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①就单单是这几句话就足够吸引我这个半个文学爱好者了,能够让矛盾先生对文学作品发出这样感慨的我想文学世界中也没有几个了,因为这句话我第一次搜索了萧红,第一次了解了萧红,第一次读懂了萧红。
萧红短暂的一生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坚强女性。
她总在为自己的命运抗争,却又总是被困扰其中,最后凄然病逝而觉得不甘。
她是富家小姐,同时她也只是个初中文化的人,她留给我们的作品仅几万字,但却是不可估量的财富,她的语言文字会产生一种强烈的电波,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
了解他不是因为同情,也不是因为崇拜,更多的是因为喜欢。
喜欢她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喜欢她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淡淡愁绪。
提及萧红的作品就不得不提及本人最喜欢的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其实《呼兰河传》就是萧红人生的一部分。
《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
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面对沉积着层层淤泥的给自己带来灾难的大泥坑,人们宁可想方设法地绕道而行,或者幸灾乐祸地在围观“抬车抬马,淹鸡淹鸭”中获得“乐趣”,也不愿改变现状。
萧红写《呼兰河传》时感到很孤独。
萧红写《呼兰河传》时感到很孤独.茅盾先生在为小说作的序言里说:“《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这评论几乎成为“铁论”,后来许多评论者纷纷沿着这一方向作深入的读解,有的还将《呼兰河传》与高尔基的《童年》相提并论,说他们有共同的“忧伤的童年”。
萧红的童年果真是寂寞的吗?首先我们来考察《呼兰河传》是为谁作的传。
按常理,传记的对象应该是声望过人的英雄或业绩辉煌的成功人士,但这个小说写的是呼兰河,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地方,一个位于东北松花江畔的旧县城,是“我”的故乡。
不能否认小说或多或少带有自传色彩,但我们不能说它就是自传体小说。
“我”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展现旧时代县城里发生的各种悲欢离合的故事,虽然作品化了不少篇幅描写“我”在大花园里玩耍的经历,但不能凭着这一点说“我”是小说的中心人物。
小说的书名也告诉我们,萧红要写的是呼兰河,如果说有中心人物,那么就是呼兰河底层劳动人民群相。
这与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名著《城南旧事》在构思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呼兰河底层劳动人民的命运是悲苦不幸的,他们机械又麻木地过着日子。
开粉房的“粗人”,住在三间摇摇欲坠的破草房里,“一个一个的和小猪差不多”,每天吃的是长在房顶的蘑菇。
粉房旁边的小偏房里,住着一家赶车的,正是在这里,黑乎乎的、笑呵呵的团圆媳妇被愚昧无知的婆婆活活折磨致死。
有二伯窘困潦倒的生活遭遇,让我们似乎从他身上看到阿Q的影子。
还有那个“破屋藏娇”、在严寒的日子里只能用一些草为孩子取暖的冯歪子嘴,每次给“我”家做事,吃饭的时候总是在别人的嘲笑声里,留下馒头带回家给孩子吃。
……作家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回忆童年时代见过的人物,用平静的语调讲述他们的凄凉故事,对他们的不幸寄寓了深切同情。
因此,小说的基调是有些压抑的,可能是这个缘故,我们有些读者认为萧红的童年是不幸福的。
其实,与这些底层的贫困人物相比较,“我”无论从哪方面讲都算是幸福的。
“我”的家似乎还称不上富有,但至少衣食无忧,家里空房子比较多,有多间房子出租给那些穷困的下人。
萧红与《呼兰河传》
萧红与《呼兰河传》作者:贺晓宏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6期在现代作家中,萧红不是一位大家,但却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
其小说中的扛鼎之作《呼兰河传》集中体现萧红对民族生存状态以及个体生命的思考,在精神上承继了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叙事的启蒙主义,也最能体现她小说创作的风格。
《呼兰河传》创作于1940年前后。
此时,萧红与萧军分离,同端木蕻良结合,朋友们不理解,在自己又身患多种疾病的情况下流亡香港。
萧红的心境是寂寞的。
“对于生活曾经寄以美好的希望但又屡次幻灭了的人是寂寞的;对于自己的能力有自信,对于自己工作也有远大的计划,但是生活的苦酒却又使她颇为悒悒不能振作,而又因此感到苦闷焦躁的人,当然会加倍的寂寞;这样精神上寂寞的人一旦发觉了自己的生命之灯快将熄灭,因而一切都无从补救的时候,那她的寂寞的悲哀恐怕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
”?譹?訛但寂寞的好处是给人以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对现实和未来的失望多于希望的人往往注目于过去,注目于回忆。
当寂寞的萧红躺在病榻上,在寂寞的房间里,那些埋藏在她记忆深处的影像纷至沓来。
她说:“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譺?訛她不是需要讲一个故事,而是她有一个故事要讲。
童年的生命体验深深地刻在萧红的生命历程中,在寂寞之时,这种体验越发鲜明,挥之不去,成为《呼兰河传》的创作动因。
《呼兰河传》描绘的是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个乡镇的图景:物质上贫穷落后,吃点小葱蘸大酱就认为是最可口的东西。
精神与物质同样匮乏,年复一年的单调生活中,放河灯、唱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是整个小城最盛大的节日。
传统和惯例支配着一切。
“牙科医生的大招牌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所以那牙科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譻?訛封闭守旧的文化对一切所谓的异端有种本能的排斥。
小团圆媳妇仅仅因为不大像团圆媳妇而被“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譼?訛致死。
寂寞的萧红,寂寞的文字——试析《呼兰河传》
作者: 雷霖
作者机构: 四川省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广安638300
出版物刊名: 芒种
页码: 57-5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8期
主题词: 呼兰河 家乡与童年 象征主义
摘要:�呼兰河传》以萧红的故乡呼兰河县为背景,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用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小城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民族风情,叙述了生命、女性的悲剧和愚昧无知、猥琐瘫痪的人性。
《呼兰河传》的艺术形式是很独特的,小说描写了不是主人公的人物,叙述了不是主轴的故事。
本文首先叙述萧红童年成长史,结合萧红童年来研究萧红的《呼兰河传》。
从《呼兰河传》中看萧红的童年生活,解读作品中的萧红。
其次以寂寞的文字为主题,分别从儿童视角、讽喻、象征主义的艺术来体会《呼兰河传》的小说魅力。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
《呼兰河传》读书心得《呼兰河传》是寂寞的。
萧红也是。
萧红的《呼兰河传》记录她童年时的历程,一个小女孩,解事颇早,她的身边有外祖父,后花园老胡家的团圆媳妇、冯歪嘴子……她理解一切,又不理解一切。
她似乎是有许多伙伴的,但她依然感到寂寞,因而我们也觉得寂寞。
当我看到尾声时,心好像被什么捆住了,前面,萧红正写冯歪嘴子的孩子,似乎意犹未尽,似乎还有好多好多故事未写。
但到这里,戛然而止,回到了现在。
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听说有二伯死了”“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
尾声不是华丽的,也不是总结,读起来,让人感到沧桑,好像萧红在伸手想抓住什么,却又来不及而产生的叹息。
这不是别的,这是寂寞啊!寂寞是什么?是孤单吗?不是的。
寂寞不是身边无一人陪伴你而感到的失落。
相反,是身边有很多人,却没有一个与你心境相通。
你想说点什么,却又无一人能与你沟通。
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纵然有许许多多的邻居,但她不能与他们达成共识。
她的邻居都是受着旧传统意识的束缚,而她不甘。
她渴望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里寻求一丝生机。
寂寞的心灵是恐怖的,但萧红并不完全寂寞,她在后花园捕蜂捉蝶时,她无忧无虑地快乐着,当小团圆媳妇来到了胡家时,她便不寂寞了,因为团圆媳妇和她一样,不甘于传统意识的束缚,她抗争着,但她还是被庞大的、黑暗的传统意识压倒了。
于是,萧红的心又重回寂寞,一直到她死去。
一直到她死去,她的寂寞,不仅在她的身体里流的,还在她所处的社会中肆虐黑暗的统治,令人麻术,战乱不断的年代里有的与没有的,灰飞烟飞。
临终前,她虚弱地说:“我将与蓝天碧海共处,身先死,不甘,不甘——她至死都不忘要寻求光明。
她心中的“蓝天碧海”是新中国的诞生,旧中国的湮灭,她带着寂寞而去。
她用她的一生启示人们拯救心灵,拯救社会。
茅盾说,《呼兰河传》是一首叙事的诗,因为它带着诗的凄美;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因为它反映出了呼兰河的风情;是一串凄婉的歌谣,因为它永远被传诵着。
我们诵着这首诗,赏着这幅画,听着这串歌,走进呼兰河,走进萧红,走近寂寞。
五年级作文叙事:童年的“寂寞城”——读《呼兰河传》有感
五年级作文叙事:童年的“寂寞城”——读
《呼兰河传》有感
呼兰河的生活是刻板单调的,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呼兰河的人们是平平淡淡的。
在呼兰河的那畔,人们永远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乏味生活。
卖豆腐的日复一日地叫卖着;做漏粉的依旧是这样做着,唱着歌,令人感到荒凉的歌;每年的娘娘庙大会也就这样过着,先给那庙里的老爷磕头,再给娘娘磕。
跳大神、唱秧歌、野台子戏,也就这么循规蹈矩的过着。
而正是人们用这样千篇一律的生活和习惯“扼杀”了小团圆媳妇。
人们盲目的尊崇着老一辈人的生活,他们认为严厉的管教是对小团圆媳妇好,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她像个小团圆媳妇,不那么“大大方方”的。
谁想,却断送了这个不过十二岁的女孩。
萧红的童年也是如此,她的生活中只有“祖父”、“院子”和“我”,以致那黑乎乎的储藏室,也都令她生趣。
但是,呼兰河也总有些个新鲜事,就说那泥坑子吧,今天淹死了只猪,过两天,又淹死了只鸭。
再过几个星期,又有什么家禽一不小心又掉进了泥坑子。
虽说,这头几回也算
是个新鲜事,可是,再不然,也就这样了。
于是,人们又像以前那样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过着日子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的,可又是刻板单调的,这样的生活定是让萧红感到寂寞的,她写在“尾声”上的那一段话该是足以表达她那时的心境了。
也许,萧红是含泪的微笑回忆着童年她生活过的那一座在记忆中很难忘却的“寂寞城”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的确,萧红是很个人化、情感化的女性。无论在作家圈里,还是在坊间,这样的
女性并不少。然而,她又是思想深邃的女作家——这样的女性却不多。她原本是要对自
己的故乡的麻木落后不觉悟展开鲁迅式的批判,但由于对家乡人文环境的熟稔与怀念,
萧红在其创作中又处处流露出显而易见的文化眷恋:几近麻木的乡亲们同样深明大义,
之上、既不问苍生又不问鬼神的麻木活法仍然不曾断绝,也因此更加显示出肖红对于生
命和家园思考的价值所在。
11.就文体而言,萧红的小说以其浓厚的抒情性,作出了乡土小说散文化的最成功的
尝试。如《呼兰河传》的情绪化的结构方式,以横向排比的生活片段和人物速写贯穿了
小说的始终。小说以斩不断理还乱的乡愁乡恋为轴心,先后为我们推出了小镇文化的概
来病死的无限轮回。即便生命完结了也不过哭上一朝三日,哭完埋掉,拍拍屁股上的尘
土随大流一块进城而已。她由呼兰城人们麻木的生命意识写出了“愚弱的国民性”,写
出了儒家的“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观念和道家所希翼的“混沌”状态。
而且,作为一种生命感觉的“集体无意识”,时至今日,这种把自己死死拴在乡土
种吧,但愿90后们能够浏览一下,看看一个文艺青年寂寞的童年记忆,也顺手写下自己
的童年。
“《生死场》与《呼兰河传》都很薄,关一天手机,一定能看完。”我对学生说。
不知道弟子听不听。
1.你必须承认: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迹。
她只活了31岁,留下的文字也不多,却犹如流经松嫩平原的呼兰河,虽曲曲折折而
萧红名张乃莹,萧军名刘鸿霖,之所以都姓了“萧”,是因为自幼喜欢使枪弄棒的
萧军酷爱京剧《打渔杀家》里杀了土豪丁自燮一家而自刎的好汉萧恩。加上二人对于“
红军”的热爱与向往,于是留下了文学史上的佳话。至于后来的分手,如鱼得水,冷暖
自知,吾侪无权点评。
2.萧红笔名悄吟、玲玲、田娣。《鲁迅佚文全集》的最后一篇《萧红、萧军、黄源
10.同时,在萧红的笔下,生命的“力”常常表现为一种全然麻木的生存方式。连跳
大神、放河灯、唱野台子戏等等精神盛举也全是毫无生命动感的千篇一律,更不用说年
复一年当看客,说梦话,争吵苦恼唠闲瞌了。她一如既往地诉说着“忙着生忙着死”的
农民们,不知“生命”为何物的古老故事。在荒远苍凉的背景之上,写乡村蒙昧中的生
与呼唤人的觉醒”的主旨,又与《阿Q正传》丝丝入扣。评价萧红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
,鲁迅是一把重要的钥匙。
萧红是远离了乳母和故乡的莱谟斯,命途多舛,又常常和时代的大潮相隔膜,她显
得过于寂寞。因此,我们所钟爱的《呼兰河传》也显得过于寂寞——似乎失却了《生死
场》中鲁迅所嘉许的“健全精神”。
断满足着公众的爱好,每天枪决两个至五个。
马克思在说到东方宗法社会时写道:“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
不管初看起来怎样无害于人,却始终是东方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
范围内,成为迷信的驯服工具,成为传统规则的奴隶,表现不出任何伟大和任何历史首
创精神。”萧红活画出了奴隶的魂灵,这正是另一种人性的深度。
度”精妙概括为“虽然也长了耳朵,但一辈子也没有听见什么”,足以代表“公意”。
对于“生、老、病、死”,他们全是一种绝顶“超然”的态度,俨然老庄转世。超到失
去常人的感情和思维,以至混沌麻木,又如何认真对待生活或者去办成一件事情?
7.值得注意的是:萧红是在对于封建宗法社会的伦理关系的默默地剖析中展开了他
读者的心呢?那么,我们还决不是奴才。不过与其听我还在安坐中的牢骚话,不如快看下
面的《生死场》,她才会给你们以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撄人心”是鲁迅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传统。从《生死场》到《
呼兰河传》,萧红承继鲁迅“争天抗俗”与“思想启蒙”的传统,“搅乱”了一代又一
代读者的心。是精神气质的接近导致了鲁迅与萧红成了忘年之交。
和痛苦,便是做了女人。”萧军说过:“无论身体和意志,她确实是很弱的。”于是,
重病在身的萧红,从“爱的家园”中挣出身来,迷途知返般地回到了故乡呼兰河的怀抱
,她以《呼兰河传》证明了她的生命存在,以至于是否在写《呼兰河传》成了她生与死
的唯一区别。她实现了自己的返乡的愿望:“我要回到家乡去。”她是用笔走回去的。
的大建构,而仅仅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里,
悬念、期待、铺垫、照应等等惯常的小说写法隐居于次要地位。第一场“挂在墙上的枪
”,到第三场第四场非但没有“打响”,而且直至终场仍然挂在墙上。小说的背景内容
、氛围、人物无不因情绪而生发,为情绪而归宿。于是,“回顾性情绪”成了主旨,一
流量丰富,让后人不断地探望,不断地念叨,不断地汲取营养。
她1911年生,与杨绛同年,小庐隐十一岁,小冰心十岁,小丁玲七岁,却与以上诸
位一起,常常搅动我们的记忆。
她不似庐隐敏感而趋时,不似冰心的典雅清丽,不似丁玲由细腻到粗犷,不似杨绛
知性而平静。但在备课讲课之外,我读得最多的,还是她与杨绛。
4.“他的笑声是明朗的,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
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的咳嗽起来;”“他走路很轻捷,见过的人都知道,刚抓起帽
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走出去;”这是萧红笔下的鲁迅,
一个真的鲁迅。
毫无疑问,《呼兰河传》与鲁迅的《故乡》、《社戏》一脉相承,其“改造国民性
他的照片。可惜我的哭声不能和你们的哭声混在一起。”“我想一步踏了回来,这想象
的时间在一个完全孤独的人是多么可怕!”——萧红的孤独也恰恰是鲁迅式的孤独,是“
先醒者”的寂寞。
6.1938年夏,抗战文艺座谈会上,萧红说:“现在或是过去,作家写作的出发点是
对着人类的愚昧。”
萧红或者是“偏至”的,但她又是真诚的、清醒的。萧红所展示给我们的,多半是
12.或曰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
性,不少论者引用她的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其实,与其把萧红比为现代的李
清照,我却宁愿把她比作同样活了三十个春秋的诗人雪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她的笔触恰恰是浪漫抒情的。萧红就是这样把两种文化视角合二为一,使几乎“水火不
容”的两种意义上的发掘同时进行,以生命的最后努力,献出了乡土小说的杰作。
9.可以说,顽强的生命意识、对于女性独立人格的苦苦追寻,与把爱的寻找当作人
生唯一要义的依附的生存方式,在萧红身上形成了一对矛盾。她说过:“我最大的悲哀
礼尚往来,促膝谈心,温暖亲切……她一边发掘着“人类的愚昧”,一边回忆着故土的
“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她诗化了故乡的人物,美化了故乡的环境,以至于那优美的
农村图景,浓厚的地方情调,如丝如缕的怀旧的抒情,被提到了第一意义。立足文化批
判的角度,她对于国民性的揭示是写实的,可立足于文化怀恋、寻觅精神家园的角度,
可以以“愚昧”一言以蔽之的乡镇的人情、世态,“麻木”的农民的性格、心理。萧红
在《生死场》中所揭示的“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在《呼兰河传》中
再一次被证实。呼兰河镇的生活单调到几乎窒息的程度。而境遇中的农民自有人生哲学
:“他们被父母生下来,没有什么希望,只希望吃饱了,穿暖了。”有二伯对“人生态
先醒者”的寂寞——也说萧红和《呼兰河传》
宋立民
0.“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
因为电影《黄金时代》,萧红的名字再度成为热词。可惜大家议论的是电影、明
星、流浪、情爱乃至私生活,萧红的书仍旧不会像明星的写真一样沸沸扬扬。
截至2005年,《呼兰河传》已经有了20个版本,译林出版社去年11月出的大概是21
间有师徒之情,亦有父女、忘年交之爱。
94天之后,鲁迅先生驭鹤而去,那是他与萧红的最后一面。
2005年版《鲁迅全集》第17卷有关萧红的注释曰:从1934年10月到上海而认识鲁迅
,萧红作品“大都经鲁迅介绍发表。所著中篇小说《生死场》由鲁迅校订、作序,编入
《奴隶丛书》”。
3.鲁迅的《生死场》序言说:“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十四的夜里,我在灯下再看完了
山茶。
或许年轻时离去的诗人都不会衰老——那个握着烟斗的年轻的才女萧红永远年轻。
不必反复考证萧红与ABCD的情史了吧,世纪伟人与世纪枭雄也都有软弱、无奈的时
候。有时间多读几句萧红的文字,对于今天的国民性情或许看的更清楚。
13.“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是贾宝玉的名言。萧红是呼兰河水做成的书。
合影照相题记》只有一句话:“悄于一九三六年七月十七日赴日,此摄影于十六日宴罢
归家时。”此句来自黄河浪的《萧红传略》(香港新世纪出版社1983年8月版),人民文学
出版社1984年版《鲁迅年谱》对此次宴会的记载为七月十五日。许广平回忆当时的情景
说:“鲁迅先生不时在病,不能多见客人。”但是为萧红送行,先生依旧抱病做东,其
《生死场》。周围像死一般寂静,听惯的邻人的谈话声没有了,食物的叫卖声也没有了
,不过偶有远远的几声犬吠。想起来,英法租界当不是这情形,哈尔滨也不是这情形;我
和那里的居人,彼此都怀着不同的心情,住在不同的世界。然而我的心现在却好像古井
中水,不生微波,麻木的写了以上那些字。这正是奴隶的心!——但是,如果还是搅乱了
们的文化批判的。揭示了封建乡土伦理中“无讼”、“稳定”、“循环”的伦理秩序,
同时又都写出了超越于政治、经济、道德、法律之上的宗法统治者。她在《呼兰河传》
中画出了一种冥冥之中主宰一切的精神意志,写出了宗法制度下的“文明”:时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