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级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明确职责)
工厂应急预案机构
![工厂应急预案机构](https://img.taocdn.com/s3/m/f08ddeb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5.png)
为确保工厂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降低事故损失,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工厂应急预案机构。
一、组织架构1.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工厂应急预案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修订和实施工厂应急预案;(2)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3)统一调度应急资源,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4)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执行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收集、整理和更新应急预案及相关资料;(2)组织应急演练,评估演练效果,提出改进措施;(3)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工作;(4)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5)负责应急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
3.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是应急办公室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响应措施。
根据不同事故类型,应急小组可下设以下专业小组:(1)火灾应急小组:负责火灾事故的应急救援、灭火工作;(2)爆炸应急小组:负责爆炸事故的应急救援、处置工作;(3)中毒事故应急小组:负责中毒事故的应急救援、救治工作;(4)泄漏事故应急小组:负责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封堵工作;(5)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小组:负责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救援、救治工作。
二、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部(1)应急指挥部组长负责全面领导应急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措施;(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协调各部门、各小组之间的工作;(3)组员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应急工作中的具体工作。
2.应急办公室(1)主任负责应急办公室的全面工作;(2)副主任协助主任开展工作,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培训和演练等工作;(3)工作人员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应急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等工作。
3.应急小组(1)组长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组织实施应急响应措施;(2)副组长协助组长开展工作,负责协调组内成员的工作;(3)组员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应急工作中的具体工作。
应急预案车间级响应
![应急预案车间级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694da626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0c.png)
一、总则为了有效应对车间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保障员工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维护车间正常生产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车间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泄漏、触电、机械伤害、化学品泄漏等。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车间应急指挥部(1)总指挥:车间主任(2)副总指挥:生产副经理、安全员(3)成员:各班组长、安全员、设备员、消防员等2. 职责(1)总指挥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协调各部门、各班组的应急行动。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工作,负责应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监督。
(3)各班组长负责本班组应急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应急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4)安全员负责应急工作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和监督。
(5)设备员负责应急设备、器材的维护和管理。
(6)消防员负责火灾、泄漏等事故的初期处置和灭火工作。
三、预警及预防措施1. 预警(1)车间内应设置明显的预警标志,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等。
(2)车间内应配备应急广播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定期对车间内各类设备、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
(3)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4)加强应急设备、器材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四、应急响应1. 初期处置(1)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援。
(3)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2. 中期处置(1)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确保救援人员安全。
(2)根据事故情况,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救援。
(3)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确保生产秩序恢复正常。
3. 后期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2)对事故教训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3)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保障措施1. 通信保障(1)车间内应配备应急通信设备,确保应急信息畅通。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be2be66529647d26285227.png)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规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74号)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的组织和职责、预防与应急准备、报告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应急评估、考核与奖惩等应急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指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以下称突发生产安全事件)而开展的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和应急评估等全过程管理。
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相关规定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四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相关方协调联动的管理体制。
第五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坚持应急准备为主、应急准备与应急救援相结合的原则,落实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第一责任人责任和属地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直接责任。
第六条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履行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职责。
第七条按照公司协调、专业归口、部门负责的工作模式,建立统一指挥、分工负责、部门联动、协调有序、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安全生产应急工作机制。
第八条各部门应当在搞好本公司应急管理和事故应急救援、个人自救的同时,在有关政府及其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参与或者配合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的处置及恢复重建等工作。
第九条对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事故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应当给予救治或者抚恤。
伤亡人员的抚恤按照公司有关工伤管理规定执行。
车间级应急演练预案
![车间级应急演练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199360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f.png)
一、总则为提高车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生产秩序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车间内部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火灾、爆炸、泄漏、中毒、触电、坍塌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车间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协调车间应急演练工作,下设以下小组:(1)指挥组:负责演练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2)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3)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
(4)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工作。
(5)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
2. 现场处置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包括:(1)事故现场警戒、疏散;(2)事故原因调查、处理;(3)事故现场恢复;(4)应急物资的调配、使用。
3. 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包括:(1)现场救护;(2)送往医院救治。
4.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调配工作,包括:(1)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存;(2)应急物资的调配、使用。
5. 宣传报道组负责演练的宣传报道工作,包括:(1)演练的宣传、报道;(2)演练总结报告的撰写。
四、应急演练程序1. 演练准备(1)成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职责;(2)制定演练方案,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安排等;(3)准备演练所需的物资、设备、器材;(4)通知参演人员参加演练。
2. 演练实施(1)现场处置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2)医疗救护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救治;(3)物资保障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调配应急物资;(4)宣传报道组对演练情况进行报道。
3. 演练总结(1)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参演人员进行总结,分析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对演练过程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3)对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演练要求1. 参演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演练方案执行任务,确保演练顺利进行;2. 演练过程中,确保参演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3. 演练结束后,应急指挥部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车间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车间应急预案(精选13篇)
![车间应急预案(精选1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3211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d.png)
车间应急预案车间应急预案(精选13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没准儿会出现一些突发事故,为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把损失降到最低,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
我们应该怎么编制应急预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车间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车间应急预案篇11、作业场地生产车间及库房2、适用岗位适用于功能助剂所有化工操作岗位及保管岗位。
3、危险源的辨别与分析含有物料的设备及容器,遇明火、静电、激烈的冲击等原因,可能被点燃发生火灾。
4、事故模式及后果功能助剂的产品及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属易燃品易爆品,一旦着火可能引燃生产车间及库房的其它易燃品易爆品,甚至形成爆炸,造成人员大量伤亡。
5、现场应急措施一旦着火,发现人员将火灾信息迅速传递到现场最高负责人,现场最高负责人立即了解着火地点、起火部位、燃烧物品、目前状况。
立即确认是否成灾。
确认火灾后,由现场最高负责人立即拨打5119火警电话,若有人员伤亡,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通知项目部负责人及特材公司经理。
同时,保护好现场,人员立即撤离,救助伤亡人员。
6、成立事故急救小组1)时在南地最高负责人(特材公司经理、或经营部经理、或公司总经理)和其他人员(项目部负责人、特材公司调度等)组成事故急救小组,负责人为组长。
2)职责:负责本单位火灾事故的急救指挥工作,及时上报事故情况,并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工作。
3)应急工作小组工作事项a、通报:将火灾情况通知有关部门及人员,告诉其应采取的对策。
b、疏散与救护:根据建筑物及周围情况,划定人员疏散集结的安全区,检查是否还有人在应该疏散的区域。
稳定被疏散人员情绪,现场对伤员护理并及时送往医院。
c、灭火:组织侦察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情况;根据火情,指挥切断电源;派出人员携带灭火工具、防火工具防止火势蔓延;消防队到场后,协助组织灭火抢救。
d、安全警戒:清除故障,指导一切无关车辆离开现场,劝导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维护好外围秩序,迎接消防队,为消防队到场灭火工作展开创造有利条件;不许无关人员进入火场,指导疏散人员离开建筑,看管好火场内疏散出的物资,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制造混乱,指引消防队进入现场,为消防的灭火行动维持好秩序;在火灾区域内设立警戒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配合消防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省级《危险化学品重点县指导服务安全检查表》 补充版
![省级《危险化学品重点县指导服务安全检查表》 补充版](https://img.taocdn.com/s3/m/64ea2fb33968011ca2009158.png)
5.1.11
询问岗位员工是否熟悉紧急情况下的事故处置措施,逃生疏散 路线。
查现场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88号)第三十三条
5.1.12
是否编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等专项应急预案,是否 定期开展演练。
查制度、查 演练记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令88号)第三十三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 50016-2014)第8.1.4条
总容积大于50m3或单罐容积大于2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 5.5.2 应设置固定水冷却设施。总容积不大于50m3或单罐容积不大于 查现场
2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应设置移动式水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版)》 (GB 50016-2014)第8.1.5条
查现场,查 记录
5.6.1 核实设计总图与现场布局是否符合。
5.6.2 核实企业内部设施之间防火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5.6.3
光气、氯气、氯乙烯等剧毒气体及含硫化氢管道是否穿 越除厂区(包括化工园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区域。
(六)工厂布置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 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令第41号)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
4
5.6.6
化工企业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 外的措施。
现场检查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60-2008)第4.1.5条。Fra bibliotek5.6.7
化工企业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石油化工企 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2008)表4.1.9的规定。
现场检查
系统应急预案7篇
![系统应急预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85dc2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56.png)
系统应急预案7篇系统应急预案(篇1)1、危险源体系:危险物质、设施设备等2、事故体系:火灾、爆炸、泄露等3、层次体系:集团、厂级、车间(现场)等1、指挥协调中心-机构人员职责1)、了解应急系统的组成及其任务和功能2)、分配和检查应急队员的责任并确定所需人数3)、与事故指挥者和支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并保持必要的通讯联系,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准备4)、搜集有利于事故处理调查的相关信息用于编写政府报告和涉及法律事务的必要文件5)、草拟递交政府部门的事故报告,并向媒体中心提供用于新闻媒体接触所需的信息6)、确保应急计划的执行,监督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启动所有适当的程序和应急措施2、指挥协调中心-软配置1)、针对不同事故类型而制订的各类应急预案2)、以往的事故报告和检查表3)、工厂、城镇、乡村地图4)、物质安全数据5)、社会信息材料3、指挥协调中心-硬配置1)、计算机管理系统2)、应急动力系统3)、车载电话或移动电话4)、传真机5)、无线电6)、收录机7)、扫描仪8)、投影仪9)、电视或监控录像机10)、钟表或其他记时仪器11)、用于书写的工具和材料4、指挥协调中心-运作问题1)、位置应设在安全区内,但不能离危险区太远2)、培训管理者和后备人员3)、配备后备应急管理者4)、现场应急管理者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直接进入紧急运作中心并与事故指挥者相联系,协调对事故的应急1)、移动性强2)、配备有先进的通讯工具,监视系统以及事故记录设备3)、拥有充足的动力供应4)、指挥中心应该有明显的标志5)、装备有事故现场应急所需的参考资料6)、指挥中心应该处于事故现场的缓冲区内,并保证所处位置易于发布指挥命令且不会受到事故的影响7)、实现处理中心的模块化设计8)、使用统一术语9)、明确每个人的角色、责任、义务等,所有的应急任务都应该统一分配10)、指挥中心的指挥职位应该树定而人员不是固定的11)、事故指挥中心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定期培训,保证每个职位至少有一个接受过培训的后备人员2、现场处理中心-现场工作程序1)、事故初始评估2)、危险物质的现场探查3)、事故控制区域的建立4)、实施应急行动5)、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1、技术支持2、医疗支持3、法律支持1、媒体中心职责1)、组织赶赴事故现场的媒体进入媒体中心进行有序的工作2)、防止因媒体的干扰而引起现场应急的混乱3)、接受新闻媒体采访4)、召开新闻发布会5)、刊登启示等2、媒体中心-设计1)、媒体中心的位置和规模2)、媒体中心的配置3、媒体中心-工作原则1)、保证所发布的事故信息准确性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2)、预备好相关材料:事故的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泄露物品是否有毒以及泄露量;公众应采取的防护及预防措施;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具体情形和将持续的时间1、信息管理中心-设计要求1)、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2)、完善的信息管理设备3)、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4)强调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靠性。
应急预案的指挥系统
![应急预案的指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a49f86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aa.png)
人员配置应保持一定的冗余度,以满足应急响应过程中可能的
03
人员伤亡或缺失情况。
资源调配
01
资源调配是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重要环节,负责整 合和调度各类资源以支持应急响应工作。
02
资源调配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调 动足够的资源到达现场。
03
资源调配应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以提 高应急响应的效果和效率。
信息报告
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进展情况 ,确保信息准确传递。
03
02
现场指挥
设立现场指挥部,统一协调各部门 和资源,确保高效处置。
跨部门协作
加强跨部门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 件,形成合力。
04
恢复与重建阶段
评估与总结
对事件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教训,改进 应急预案。
灾后重建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灾后重建计划,尽快恢 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VS
详细描述
该医疗机构疫情应急预案指挥系统注重科 学防控和快速检测,通过建立疫情监测和 预警系统,加强医疗物资储备和调配,确 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开展检测、隔离 和治疗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优化资源调度流程
简化调度流程,提高资源调度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加强资源储备与更新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储备关键资源,并定期更新和维护。
完善协调机制与合作网络
加强部门间协调
建立健全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在应急处置中能够高效 协作。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促进信息在不同部门间的传递和共享,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加强与外部机构的合作
更加紧密的联动机制,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02
厂级车间应急指挥系统
![厂级车间应急指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34c848e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8.png)
公司及车间应急指挥系统某某化工有限公司公司及车间应急指挥系统为了形成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决定建立我公司、车间应急指挥系统,并实行分级管理。
一、公司级应急指挥系统1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设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安环部、生产技术部、综合办、财务部、车间等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办公室设于安环部,日常工作由安环部管理。
2人员组成2.1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总指挥:副总指挥:应急队伍成员:抢险组:医疗组:运输组:安保组:通讯组:咨询组:3应急报警及通迅联络3.1报警装置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单位为公司办公室。
电话:0536xxxxxxxx3.2通讯联络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迅联络手段为固定电话。
公司办公室电话:0536xxxxxxxx3. 3公司级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联系电话:3.4公共报警电话:火灾报警电话:119医疗急救电话:120 环保应急电话:3.5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寿光市安监局:寿光市环保局:侯镇项目区办公室: 侯镇项目区安检所: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1车间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应急救援分级管理的需要,公司设有车间级应急救援组织,负责车间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生产厂长任总指挥,安环办主任任副总指挥,成员由各班班长、电工、维修、化验、后勤等人员组成,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中控室,日常工作由车间主任负责。
2人员组成2.1车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总指挥:生产厂长()副总指挥:安环办主任()应急队伍成员:安全员1人,甲、乙、丙班班长3人,主操作工3人,电工1人,化验1人,后勤1人等10人。
应急预案指挥系统
![应急预案指挥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17f049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15.png)
系统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接到 突发事件信息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进行处置。
统一指挥
系统具备集中统一的指挥能力,确保 各部门、各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 够协同作战。
协调有序
系统能够协调各方资源,有序开展应 急处置工作,确保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和有效利用。
系统的重要性
提高应对效率
01
通过统一指挥和协调,系统能够快速调动资源,提高应对效率
。
减少损失
02
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
失。
保障公共安全
03
系统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社会整体应对
突发事件的能力。
系统的发展历程
初步探索阶段
早期的应急预案指挥系统主要依 赖于人工协调和通讯手段,缺乏 统一的管理和调度能力。
技术进步阶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系统开始 引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 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05
应急预案指挥系统的应 用案例
系统在地震救援中的应用
总结词
高效协调、快速响应
详细描述
在地震发生后,应急预案指挥系统迅速启动 ,协调各方资源,包括救援队伍、物资和医 疗资源等,确保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 信息,以快速做出决策,最大程度地减少人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场指挥系统负责现场的指挥和 协调工作,确保现场处置工作的
有序进行。
现场指挥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 信息反馈和指令下达等功能,能 够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协调各方
力量开展处置工作。
现场指挥系统还应具备现场决策 功能,以便于根据现场情况灵活
应对,及时调整处置方案。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_2](https://img.taocdn.com/s3/m/6c04f04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f.png)
目录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需要设置时)和相关人员岗位职责2、特种设备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自行检查和有关记录制度3、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管理制度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5、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6、特种设备采购、安装、改造、修理、报废等管理制度7、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管理制度8、特种设备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一、特种设备管理机构职责及充装岗位职责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组长:组员: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2.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1、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2、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具体负责。
3、掌握相关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满足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范对其任职资格的要求;并经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具体组织制定、修改、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检查执行情况。
5、传达、贯彻上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指示以及法律、法规、标准。
6、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具体负责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统计、上报等工作。
8、明确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使用、维保、检验等)的各个环节及责任人员,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及管理。
3. 特种设备安全负责人的职责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作,全面履行部门安全职责。
1. 熟透掌握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安全技术规范、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制订并认真落实执行本单位特种设备岗位责任制、各项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全面了解、掌握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状况,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安全使用。
组织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3. 组织对特种设备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重点特种设备和易发生事故设备重点监控,发现问题的应当立即处理。
及时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必要时还应报告当地监管部门和政府。
4. 组织进行本单位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管理,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专门安全技术培训,经相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应急指挥体系
![应急指挥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c58be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1.png)
储备和调配各类应急物资,包括救援设备、医疗物资、生活物资等,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物资支 持。
技术与人才保障
技术研发
加强应急管理技术研发和应用,提高应急指挥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化水平。
人才培养
加强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急管理人才,提高应急指挥的专业性和科 学性。
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性
提高应急响应速度
加强部门协调配合
通过统一指挥和分级负责,能够迅速调动 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突发事件,减少 灾害损失。
体系内各部门、各级单位在应急指挥机构 的统一领应急管理能力
保障公共安全
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够提升政府 和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提高应对突 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指挥中心应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 和信息处理系统,以便实时掌握 事件进展和资源状况,为决策提
供支持。
应急救援队伍
应急救援队伍是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现场处置、救援和抢险工作。
救援队伍应具备专业化的技能和装备,能够应对各种类型的突发事件,包括火灾、 地震、交通事故等。
救援队伍应保持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准备出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 响应。
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
预测难度大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的发生往往不可 预测,增加了应急指挥的难度。
响应时间紧迫
自然灾害发生后,需要迅速响应,对指挥体系的 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资源调度困难
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如何高效调度这些资源是一大挑战。
应对人为事故的挑战
信息传递受限
应急指挥体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2
目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现场检查或询问内容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现场检查或询问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37f6c508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44.png)
5.4-2现场考核:抽查新上岗的从业人员接受三级培训教育情况。
2 5.4-3现场检查:抽查现场特种作业人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5.4
5.4-4现场检查:抽查危险化学品运输有关人员资格证。
5.4-5询问:现场抽查上岗人员培训情况。
5.5-3询问:外来施工单位接受企业培训教育情况。
3
5.5
5.5-3现场检查:抽查外来施工单位入厂证。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内容
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及贵单位现状,需要至少建立下述12个档案盒, 并将相应资料置于相关档案盒内
1法评律审、要法素 序号
现场检查或询问内容
规和标准
1 1.1-2询问:企业相关方是否接收到企业传达的相关信息。
备注 1.1
2机构和职 责
2.1-1询问:抽查企业从业人员是否知道本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
7.3
8职业健康
9危险化学 品管理
2
7.3
7.3-5现场检查:作业环境。
7.3-6现场检查:承包商作业现场管理。
7.3-7现场检查: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的安全管理。
7.3-7现场检查:检查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及吊装作业现场。(二级企业)
7.4-1现场检查:对承包商作业现场管理。
3
7.4
2.1-1现场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告知情况。 1 2.1-2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班组)负责人是否 2.1
了解各自安全生产目标; 2.1-2询问:抽查企业从业人员是否了解本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车间、班组)的安 全生产目标。
2.2-1询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工厂应急预案等级
![工厂应急预案等级](https://img.taocdn.com/s3/m/e77f2bda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f.png)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事故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确保工厂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将工厂应急预案分为六个等级,具体如下:一、一级(企业级)应急预案一级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影响范围局限在工厂内部的事故,如火灾、爆炸、泄漏等。
此类事故通常由工厂内部力量进行控制,主要职责包括:1. 建立应急预案组织架构,明确各级职责;2. 制定应急响应程序,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3. 培训员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4. 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
二、二级(县、市社区级)应急预案二级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影响范围扩大到社区的事故,如火灾、爆炸等。
此类事故需要县、市社区及工厂共同应对,主要职责包括:1. 建立跨部门应急联动机制;2. 制定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方案;3. 加强与周边社区的沟通协调;4.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三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三级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影响范围较大、后果严重的事故,如重大火灾、爆炸、泄漏等。
此类事故需要地区市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应对,主要职责包括:1. 建立跨地区应急联动机制;2. 建立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库;3. 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调;4.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四级(省级)应急预案四级应急预案主要针对可能发生的特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事故,以及特大危险品运输事故等。
此类事故需要省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应对,主要职责包括:1. 建立跨省级应急联动机制;2. 建立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库;3. 加强与周边省份的沟通协调;4.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五级(区域级)应急预案五级应急预案主要针对事故后果极其严重,影响范围可能跨越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事故。
此类事故需要邻近省、市、自治区共同应对,主要职责包括:1. 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2. 建立应急物资和设备储备库;3. 加强与周边区域的沟通协调;4.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fb6b5658f5f61fb73666a6.png)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考试试题(含答案)部门:岗位:姓名:得分:一、选择题(第1-15题,每题0.5分;第16-20题,每题1分;本大题共计12.5分)1.企业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
A.月B.季度C.半年D.年2.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A.主要负责人B.分管安全负责人C.分管生产负责人D.安全部门负责人3.企业每(年)至少进行1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A.月B.季度C.半年D.年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审定并签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主要负责人B.分管安全负责人C.分管生产负责人D.总工程师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每(3)年评审和修订一次。
在发生有关情况时,应及时评审、修订相关的规章制度。
A.1B.2C.3D.46.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每月至少(1)次对安全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签字。
A.1B.2C.3D.47.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A.10B.15C.30D.908.企业应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至少每(月)进行1次检查,并保存记录。
A.月B.季度C.半年D.年9.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
A.30B.45C.60D.9010.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操作、检修、仪表、电气等人员能够识别和及时处理各种事件及事故。
A.月B.季度C.半年D.年11.企业应在特种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一)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1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533efeb1bcd126fff6050b41.png)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1.法律、法规和标准(100分)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识别和获取(50分)1.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确定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定期更新。
2.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相关方。
法律、法规和标准符合性评价(50分)企业应每年至少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2.机构和职责(100)方针目标(20分)1.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主要负责人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4)目标予以量化;(5)公众易于获得。
2.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量化的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
企业各级组织应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以保证年度安全工作目标的有效完成。
负责人(20分)1.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和基层工作。
2.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实施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
3.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作出明确的、公开的、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需的资源支持。
4.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以下简称安委会)。
职责(30分)1.企业应制定安委会和管理部门的安全职责。
2.企业应制定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3.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予以奖惩。
组织机构(20分)1.企业应设置安委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按规定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完整版)
![企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15b1d9c281e53a5902ff0c.png)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总则1、编制目的: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提高处置安全生产事故能力。
在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所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事故的应对工作。
4、应急预案体系:根据行业的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本应急预案体系包括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专项车间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本预案属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车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共同构成公司应急预案体系。
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车间应急预案是针对专项的及各车间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主要明确救援的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5、应急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一、本单位危险性分析1、单位概况: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位于河北省邢台市任县北定工业园,从业人数100人左右,主要产品为液压缸和密封件生产和制造。
生产活动具有以下特点:产品的固定性;生产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生产机械设备多;由于这些特点,给生产活动带来了很大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经济损失。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经过现场勘察与分析,公司在生产活动中存在以下危险源:机械伤害、带电设备触电伤害、交通意外伤害、火灾等有害因素。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张省芳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陈凤群下设应急救援小组:张占华、王胜华2、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指挥部职责①研究制定、修订本公司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意见。
2024年工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三篇)
![2024年工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e9098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18.png)
2024年工程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部门的职能及职责一、应急预案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1、分析紧急状态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与企业外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4、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5、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6、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反应组织;7、应急反应组织的启动;8、应急评估、确定升高或降低应急警报级别;9、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10、决定应急撤离,决定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安全性。
二、应急预案副总指挥的职能及职责1、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2、向应急总指挥提出采取的减缓事故后果行动的应急反应对策和建议;3、保持与事故现场副总指挥的直接联络;4、协调、组织和获取应急所需的其它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应急操作;5、组织公司总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场区生产过程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6、定期检查各常设应急反应组织和部门的日常工作和应急反应准备状态;7、根据各施工场区的实际条件,努力与周边有条件的企业为在事故应急处理中共享资源、相互帮助、建立共同应急救援网络和制定应急救援协议。
三、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及职责1、抢救现场伤员;2、抢救现场物资;3、组建现场消防队;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
四、危险源风险评估组的职能和职责1、对各施工现场特点以及生产安全过程的危险源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2、指导生产安全部门安全措施落实和监控工作,减少和避免危险的事故发生;3、完善危险源的风险评估资料信息,为应急反应的评估提供科学的合理的、准确的依据;4、落实周边协议应急反应共享资源及应急反应最快捷有效的社会公共资源的报警联络方式,为应急反应提供及时的应急反应支援措施;5、确定各种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反应现场指挥中心位置以使应急反应及时启用;6、科学合理地制定应急反应物资器材、人力计划;五、技术处理组的职能和职责1、根据各项目经理部的施工生产内容及特点,制订其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有限公司
公司及车间应急指挥系统
为了形成自上而下的应急管理系统,对生产安全事故及时处理,决定建立我公司、车间应急指挥系统,并实行分级管理。
一、公司级应急指挥系统
1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救援的需要,公司设有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总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公司员工组成:
2 人员组成
2.1 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总指挥:总经理
成员:各分管经理、各部室负责人、各车间主任等
2.2 职责:
2.2.1. 负责本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2.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培训和演练。
2.2.
3.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4.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
3 现场指挥
3.1.发生重大险情时,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3.2.负责救援工作的的启动和终止。
3.3.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3.4.现场总指挥:123
指挥部成员:432,234,453,123,1232
3.5.夜间发生事故时,救援成员到达现场前由公司值班人员负责按预案指挥事故处理。
4.指挥部成员的职责:
4.1.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决定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4.2.指挥部成员参加事故的抢修、抢险,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洗消。
5 应急报警及通迅联络
5.1 报警装置 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单位为公司办公室。
电话:XXX——XXXXX
5.2
5.3 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火警电话: 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5.4 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市安监局: XXX
市环保局:XX
消防大队:XX
市防疫站:XXX
二、车间级应急指挥系统
1 车间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根据应急救援分级管理的需要,公司设有车间级应急救援组织,负责车间应急救援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
车间主任任组长,成员由车间员工组成:
2 人员组成
2.1 车间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
总指挥:车间主任
应急队伍成员:设备员、安全员、班长、岗位操作工等
2.2 职责:
2.2.1. 负责本车间应急处置措施、方案的制定、修订。
2.2.2.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并组织实施培训和演练。
2.2.
3. 检查、督促做好本车间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2.2.4.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
3 现场指挥
3.1.发生重大险情时,车间当班值班人员负责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3.2.负责救援工作的的启动和终止。
3.3.负责应急救援队伍的调度。
3.4.现场总指挥:当班班长成员:所有岗位操作工。
3.5.夜间发生事故时,公司救援成员到达现场前由车间值班人员负责按预案指挥事故处理。
4.指挥部成员的职责:
4.1.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决定应急救援的启动和终止。
4.2.指挥部成员参加事故的抢修、抢险,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洗消。
5 应急报警及通迅联络
5.1 报警装置 24 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为固定电话,接警单位为公司办公室及车间办公室。
公司办公室电话:
车间办公室电话:
5.2
XXXXX有限公司 2012 年1 月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