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作品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符号:
万字不断头
古钱
如意头
龙
老虎 松鹤 牡丹花 瓶、如意
高贵、神圣、传统 避邪----长青、松鹤延龄 花开富贵
平安如意
吉祥如意
国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中, 会出现哪些民间美术作品?
春节 元宵节 年画、剪纸、春联、
庆贺元宵节的花灯、纸扎
端午节
中秋节
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 及龙舟彩船
面塑
“面花”城里人叫“面塑”或 “捏面人”。 是用面捏制成的民间艺术品 它普遍流行于我国以吃面食 主的北方。 起源于民间祭祀动中用面塑带 替宰杀牛等动物的习俗。
三、综合
皮影
皮影是我国民间 工艺美术与戏曲 巧妙结合而成独 特艺术品种。
皮影表演
香囊
端午节香包
木雕面具
面具表演
陕 西 木 勺 面 具
特 点
民间美术特点
一,具有民族特色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二,色彩艳丽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三,有很强的实用性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四,有很强的象征性
桃--- 长寿 鸳鸯-- 夫妻恩爱 喻意: 牡丹---富贵 石榴,葡萄--- 多子
树叶有虫 民 间 美 术 欣 赏
谐音:喜鹊梅花
连年有余
马上封侯
中国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
概念:
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 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 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 的美术作品。(以下作品是民间美 术的有)
一平面造型
剪纸 木刻版画 刺绣织锦 印染花布 民间绘画
二立体造型
木雕 布制品 石雕 泥塑 砖刻 陶瓷 面塑...
刺绣 布玩具
美术《树叶贴画》

色彩对比
适当运用对比色,突出画 面重点,增强视觉冲击力。
色彩情感
根据创作主题,运用色彩 表达情感,如温馨、活泼 或宁静。
细节处理
拼贴技巧
掌握树叶的粘贴技巧,确保画面 平整、牢固。
精细刻画
对画面细节进行精细刻画,增强作 品的艺术表现力。
后期修饰
对作品进行后期修饰,如上色、勾 线或添加点缀,提升整体效果。
空间的布局
层次感
树叶贴画通过巧妙的构图和组合,可以营造 出丰富的层次感。通过前景、中景、背景等 不同层次的设置,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和有 深度。
呼应与对称
空间透视
运用空间透视的原理,树叶贴画能够 表现出远近、大小、虚实等空间关系, 使画面更具空间感和立体感。
在空间的布局上,树叶贴画还注重呼应与 对称的关系。通过呼应和对称的布局,可 以使画面更加和谐、平衡和稳定。
抽象与具象
树叶贴画的形态既有抽象的概括,也有具象的再现。通过抽象的方式,可以提炼出树叶的 内在美和形式美;而具象的再现则能够生动地表现树叶的自然形态和细节。
创意变形
在树叶贴画中,创作者常常运用夸张、简化、重组等手法对树叶的形态进行创意变形,以 实现个性化的表达和艺术创新。
动态感
通过创意的构图和组合,树叶贴画还能表现出强烈的动态感,使画面充满活力和动感。
制作贺卡的过程,也是传递情感 和心意的过程,具有很高的情感
价值。
创作艺术品
树叶贴画是一种创意无限的艺术形式, 可以创作出各种主题和风格的画作。
树叶贴画的创作过程,也是发挥想象 力和创造力的过程,有助于激发艺术 灵感。
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湛的技艺,树叶 贴画可以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06
结论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简介

1、年画年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明显的地方特色,像天津杨柳青、河南开封朱仙镇、江苏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杨家埠,这些并成为四大年画产地。
年画的题材包罗万象,总计画样,有两千多种,堪称一部民间生活百科全书。
它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神仙与吉祥物这是年画的基本题材。
神仙是早期年画的主要表现内容,它在年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吉祥物包括狮、虎、鹿、鹤、凤凰等瑞兽祥禽,莲花、牡丹等花卉,摇钱树、聚宝盆等虚构品,通过隐喻、象征或谐音等手法表示吉利祥瑞的意义,表达辟邪禳灾、迎福纳祥的主题。
(二)世俗生活民间艺术家通过自身的观察与感受,表现现实生活。
这类题材在年画中少于其他题材。
世俗生活的题材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息劳作,节令风俗,时事趣闻等。
(三)娃娃美人这种题材在民间年画中占有很大比例,表达了人们早生贵子、夫妻和美的良好愿望。
(四)故事传说这一部分大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笔记小说以及戏曲等,其中戏曲题材比重最大。
这类年画常见的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白蛇传》、《牛郎织女》等。
人们往往通过这类题材增长了知识,并接受了传统的道德教育。
山东潍坊以杨家埠年画为代表。
炕头画是该地颇具特色的品种。
潍坊年画的特点是线条粗放,造型简括,色彩强烈,多用原色。
2、剪纸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
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最具代表性的是北方山西的江萍剪纸,发展成为多色、套色、花色美,形成了“简中求繁、繁中求和、和中求殊”的原色、重彩艺术语言。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并且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
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亦或新婚喜庆,常常会贴“囍”这个字,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课程心得体会班级统计0901班姓名伍璐璐序号137《民间美术作品欣赏》心得体会美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
它对于提高的人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得到了一些心得。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欣赏过程中,经过反复观赏品味,由表及里地感受艺术品的丰富内涵,画中美的动人的艺术形象和色调,不仅能使观赏者得到视觉上的快感,而且可以从它的内容上体验到作品中体现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加深了对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唤起了创造美的意念。
我国的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经过各个时期艺术家艰苦奋斗,创造出灿烂多彩的文化。
仅以中国绘画为例,不但指大量传世的卷轴画,还包括彩陶纹样、青铜器纹饰、帛画、漆画、画像砖、画像石、壁画、民间年画等,它们宛如烂漫春花,辉映艺苑。
这些举世瞩目的艺术瑰宝,浩如烟海。
因此,了解和欣赏祖国丰富的美术作品,可以使我们认识我国优秀的民族遗产,领会古代艺术美,从而产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从整体的美术活动过程看,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重要的组成方面,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
如果说,美术创作是创造美术价值的活动,美术作品(即创作成果)是美术价值的载体,那么美术欣赏和接受则是实现美术价值的活动,同时又是反作用于美术创作的活动。
在本质意义上,美术家精心创造各种各样美术作品的目的,决不是纯粹的个人自娱行为,而是通过美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认识传达给人们,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使作品达到产生一定社会审美效应的目的性。
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只能是欣赏。
没有美术欣赏活动,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就都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完成自己的使命。
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也有很密切的关系。
美术创作与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的两个方面,并且是相互联系、相互推动的两个方面。
小学六年级美术复习知识要点

小学六年级美术复习知识点归类(12册)(一)名家作品1、《哪吒闹海》是画家张汀所作的一幅具有强烈的中国民族气派的现代壁画。
(封页)2、《闹天宫》是一幅中国画作者是刘继卣。
(4课)3、《乐园之梦》是中国画家丁绍光所作的装饰画。
(5课)4、壁挂《凤》的作者是李永平。
(5课)5、农民画《耱地》食物作者是常振芳。
(6课)6、漆画《老子出关》的作者是王和举。
(6课)7、油画《比利牛斯山之城》的作者是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
(8课)8、油画《莫斯科的英国人》的作者是俄国画家马列维奇。
(8课)9、素描《查理·苏里耶》作者是德国画家汉斯·荷尔拜因。
(9课)10、油画《持扇少女》作者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9课)11、中国画《苗女》作者是中国画家刘泉义。
(9课)12、中国画《陕北石匠》作者是中国画家刘文西。
(9课)13、版画《小女孩》作者是中国画家陈辉。
(9课)14、综合版画《海静潮出落》作者是中国画家冯兆平。
(10课)15、《百鸡图》是鸡年出生的毕业生集体创作的,表达了他们对学校美好未来的祝福,鸡是中国民间美术吉祥的象征。
(15课)(二)理论知识点1课《追寻文明的足迹》地球上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这是前人留给全人类的财富,让我们了解它,保护它,并把它留给未来。
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有:①“阿布辛拜勒神庙前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塑”,高33米,宽38米。
(埃及)② 1.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拉斯科洞窟岩画”。
(法国)③距今2000多年前的玛雅文明时代的“库库尔坎金子塔”,由9层晒台组成,共91级。
(墨西哥)④奥林匹克运动起源于公元前776年在古希腊举行的运动竞赛,在奥林匹克遗址中有浮雕《竞技表演》、圆雕《掷铁饼者》。
(希腊)⑤“法隆寺”建于1300年前,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建筑之一。
(日本)⑥“毛阿伊石像”(智利)⑦“金字塔”(埃及)⑧“吴哥古迹”(柬埔寨)⑨“巨石阵”(英国)⑩“圣瓦西里教堂”(俄罗斯)⑾“比萨斜塔”(意大利)2课《探访自然地奇观》在我们这个神奇的世界,有许多罕见的自然景观,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吴元新大师扎染作品欣赏

吴元新⼤师扎染作品欣赏⼤师简介吴元新,第五届中国⼯艺美术⼤师,研究员,⾸批国家级⾮物质⽂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中国民间⽂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美术研究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化杰出传承⼈,江苏省民间⽂艺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市⽂联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南通⼤学蓝印花布艺术研究所所长,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
中国⼯艺美术⼤师吴元新吴元新⼤师著作《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四⼗年来竭尽全⼒保护和传承蓝印花布艺术,抢救保护蓝印花布等传统印染实物遗存两万余件,创新设计近千件蓝印花布纹样及饰品,出版了国家重点图书等⼗多部专著,主持国家社科基⾦艺术学重点课题。
创新的蓝印花布作品三度获“⼭花奖”,设计的蓝印花布系列作品“凤戏牡丹”台布、“年年有余”挂饰、“喜相逢”桌旗系列被国家博物馆、中国⼯艺美术馆收藏。
被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学美术学院等⼗多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和客座研究员。
被授予“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联合国教科⽂组织的“民间⼯艺美术⼤师”、⼭花奖个⼈“成就奖”,被中宣部、中国⽂联授予“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艺⼯作者”荣誉称号。
彩陶纹装饰布系列之⼀规格:95cm*95cm该装饰布是吴元新于1988年设计的作品,整个画⾯结构选⽤新⽯器时代彩陶纹饰,运⽤蓝印花布中的⽩底蓝花和蓝底⽩花并⽤的装饰⼿法,⽅中有圆,内⽩外蓝,作品结构严谨,布局疏密有致,形式感强。
家居装饰系列《韵蓝》规格:靠垫45cm*45cm桌旗38cm*110cm该作品由中国⼯艺美术⼤师吴元新及其传承⼈吴灵姝共同设计制作完成,作品将传统蓝夹缬印染技艺运⽤到现代家居装饰之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技艺,⼜融⼊了现代装饰设计,弘扬了传统印染⽂化。
在图案上,该作品图案朴实优美,寓意美好,喜庆吉祥的仙童纹样通过连续不断的拼接设计,寓意百⼦送百福,吉祥如意接踵⽽⾄,连绵不断。
三⼗⼆个仙童形象看似相同实则各有千秋,极富趣味性;在⾯料上,该作品选⽤⼿纺⼿织的⼟布,⽤天然植物靛蓝染料进⾏染⾊,不同深浅的蓝⾊⼟布与夹缬纹样的和谐搭配更显现出作品的独创性。
中国民间美术

杨柳青年画欣赏
中国的刺绣究竟源于哪个朝代?
•由于刺绣作品不易保存,因此极难说清这个问题。我 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恐怕要算殷商和西周的了, 从那个时期的出土文物来看,粘附在泥土上的丝织物的 纹路和刺绣的花纹依稀可见。特别是在1982年从湖 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绣衾(被)和禅(单) 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形神兼备,绮丽多 变。证明刺绣在中国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 较高的工艺水平和独特的工艺门类。
蜀 绣
•
粤绣分为绒绣、线绣和金银线绣三种。品种包括戏服、 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 日用绣品。其针步均 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无论何种绣品,在图 案和色彩上都具有构图饱满,图案均齐对称,装饰性强;色 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鲜艳夺目,富有江南 四季如春, 繁花似锦的地方特色。
粤 绣
蔚县剪纸特征:趣味性、装饰性
蔚县剪纸欣赏
思考与讨论:
1.剪纸在民间艺术中的地位如何? 2.安塞剪纸中我们可按照内容分为几种? 分别是什么? 3.列举剪纸的题材?
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来迎新春、祈丰年的一 种民间艺术品,也是广大民众用来美化环境、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心理愿望的一种极为普及的艺术样式。明清以来,木版 年画迅速发展,著名的如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苏州桃花坞
剪纸的分类
剪纸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很多类。我们按 照地方分为: 邳 县 剪 纸,高 密 剪 纸,佛 山 剪 纸, 台 江 剪 纸,滦 州 布 影,安 塞 剪 纸, 陇 东 剪 纸,浮 山 剪 纸,滨 州 剪 纸, 蔚 县 剪 纸,南 京 剪 纸。
安塞剪纸
陕 西 省 延 安 北 部 安 塞 一 带 流 传 的 剪 纸 。 其 形 式 很 多 , 有 窗 花 、 门 画 、 炕 围 花 、 挂 帘 花 、 窑 顶 花 、 桌 裙 花 、 枕 花 、 鞋 花 、 牌 牌 花 、 围 肚 花 等 等 。
中国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

五、玩具:
我国劳动人民心灵手巧,他们利用农村俯拾皆是的泥木竹石。 纸草布皮之类的平常物料,创造出精美的玩具。这些玩具具有玩 耍、欣赏的价值,而且寓意深远。民间玩具的种类繁多,其中比 较出名的有风筝、泥玩具、布玩具、活动玩具等。
福娃妮妮
北京的沙燕风筝
河南泥泥狗
• 工艺美术的概念: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
• 让剪纸活动起来,能够表演便成了皮影 戏,用于表演的道具——皮影,中的一部 分也属于剪纸。皮影戏的影人和道具,最 初是用素纸雕镂的,后来改用牛皮或驴皮, 取其韧性好、半透明、易于雕刻及着色。
• 我们山东的高密剪纸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
风格。据记载,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颁旨移民,大 批江南、江北的移民迁于高密。南北文化的相互影 响渗透,使高密剪纸集江南玲珑剔透与江北淳朴浑 厚于一身,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巧妙 的构思,稚拙的造型,刚劲的线条,盎然的意趣而 技压群芳,独树一帜,饮誉海外,成为民间艺术爱 好者收藏之珍品。高密剪纸和扑灰年画、泥塑被称 为“高密三绝”。
《 三 彩 骆 驼 载 乐 俑 》
2.瓷器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 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 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 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它是一种低温釉陶器。唐三彩器物形 体圆润、饱满,与唐代艺术的丰满、 健美、阔硕的特征是一致的。
《 人 面 鱼 纹 盆 》
马家窑文化代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 化类型。它的彩绘部位多在器皿的口、 颈、肩与上腹部位,纹样以几何形图案 最多,动物和人物次之。代表作是青海 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盆》等。
2.瓷器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 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中国美术馆典藏100幅作品

中国美术馆典藏100幅作品2021-07-06 21:22:48 来源: 书画艺术收藏 中国美术馆以表现社会发展、反映时代变⾰和艺术创新的藏品构建了古代、近现代、当代美术、民间美术、西⽅美术为⼀体的收藏系统。
中国美术馆⼗多万件藏品之中,不乏经典。
它们凝聚了艺术家艰⾟的探索,是当时当代的创新创造,也是美术史发展历程的坐标。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在思想、艺术、制作诸⽅⾯臻精深、精妙、精湛之境。
在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检验中,愈发显⽰其价值并成为传统⽽为后世之标范。
归船作者:安正中创作年代:1985规格:85×73cm 烟⾬漓江作者:⽩雪⽯创作年代:1983规格:95×176cm 东⽅红——杨家岭1945作者:毕建勋创作年代:2009规格:215×635cm 芦雁图 作者:边景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3×72.5cm 蟹菊酒⾹图作者:边寿民创作年代:1740规格:89×170.5cm 拟⽶元晖云⼭烟树图作者:查⼠标创作年代:不详规格:23.2×236.5cm 秋⽔⽆声作者:常进创作年代:1984规格:182×260cm ⼋树(花椒树)作者:常沙娜创作年代:1975规格:30×21.5cm 梦回故⾥之九作者:晁海创作年代:1995规格:146×185cm 江上泛⾈作者:陈半丁创作年代:不详规格:71×31.5cm 紫藤鸡作者:陈半丁/王云创作年代:1921规格:113×30.5cm 夏⼭过⾬图作者:陈淳创作年代:不详规格:63.5×33cm 百步梯作者:陈⼤⽻创作年代:1956规格:57×48cm 听琴图作者:陈洪绶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00.5×52.7cm 荷花作者:陈家泠创作年代:1999规格:138×68.5cm 阵风作者:陈龙、周若兰创作年代:1984年规格:58x128cm 梦底家⼭作者:陈平创作年代:1998规格:203×123cm 云龙图作者:陈容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2.5×48.5cm 红树青⼭作者:陈少梅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6.3×57.5cm ⽵菊图作者:陈师曾创作年代:1923规格:132.1×47.7cm ⿍湖飞瀑作者:陈树⼈创作年代:1936规格:175.6×94.5cm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作者:陈⽟铭创作年代:2009规格:305×597cm 鸣喜图作者:陈之佛创作年代:1959规格:167×93.6cm 评好社员作者:陈忠志创作年代:1964规格:128.3×158.5cm 春花⽆数作者:陈⼦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77.5×169.5㎝ ⽩描⽔仙作者:陈⼦奋创作年代:不详规格:58.5×38.2cm ⽯⿎⼭北岭作者:陈⼦庄创作年代:1974规格:25×37.5cm 法⽩阳⼭⼈笔意图作者:程嘉燧创作年代:1643规格:58×43.2cm 丽⼈⾏作者:程⼗髮创作年代:1978规格:137×68.5cm 荷花燕⼦作者:程璋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31.7×38.6cm 叠翠作者:仇德树创作年代:2004规格:360×180cm 采芝图作者:仇英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9×66.2cm 紫阳之⼆作者:崔振宽创作年代:2000规格:192×140cm 鱼鹰⽵⼦作者:崔⼦范创作年代:1982规格:96×178cm 松⽵图作者:戴熙创作年代:1856规格:86×40.5cm 洗象图作者:丁云鹏创作年代:1588规格:132×34.2cm 秋江渔艇图作者:董其昌创作年代:1613规格:131×60cm ⾬后黄⼭作者:董寿平创作年代:1956规格:188×67.5cm 家园·益阳作者:杜⼤恺创作年代:2011规格:243×119cm 祭⽉图作者:杜堇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25.5×60cm 犁——⽂化变化的时代作者:段秀苍创作年代:1994规格:198×180cm ⼭径骑驴图作者:樊圻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69×48.5cm ⽀前作者:范扬创作年代:1984规格:120×173cm 黄河龙门⼝作者:⽅济众创作年代:1960规格:85.4×55.7cm 初⽣的⼩⽜作者:⽅⼈定创作年代:1956规格:154.9×95.5cm 洋务运动·留美幼童作者:⽅瑞创作年代:2009规格:217×376cm 秋⼭牧⽜图作者:⽅⼠庶创作年代:1745规格:100.5×29cm 千峰隐寺图作者:⽅以智创作年代:不详规格:215.5×84cm 昆仑⽉⾊作者:⽅增先创作年代:2007年规格:136x68cm 红烛题诗图作者:费丹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24×31.5cm ⼤宁河上⼭如剑作者:冯建吴创作年代:1980规格:161.5×95cm 屈赋辞意图作者:冯远创作年代:1994规格:195×181.5cm 武昌起义作者:冯远;杜滋龄;房俊焘;鲍凤林创作年代:2009规格:306×451cm 待细把江⼭图画作者:傅抱⽯创作年代:1961规格:100×111.5cm 庐陵诗意图作者:改琦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7.5×40cm 鸡冠花图作者:⾼凤翰创作年代:1748规格:96.5×29.5cm 牡丹图作者:⾼凤翰创作年代:1728规格:139×87cm 红柿⼩鸟作者:⾼剑⽗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39×45.5cm 云⼭图作者:⾼克恭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01.5×59cm 鸡冠菊花图作者:⾼其佩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18×69cm ⼭壑桥亭图作者:龚贤创作年代:不详规格:92.5×47.5cm 曲江道中作者:顾坤伯创作年代:1956规格:45×74cm 花柳图作者:顾眉创作年代:1632规格:111×47.5cm 春临东海作者:顾⽣岳创作年代:1964规格:75×202cm 深⼭幽居图作者:关九思创作年代:1622规格:151×53cm ⽩蛇传作者:关良创作年代:1956规格:67.5×70cm 新开发的公路作者:关⼭⽉创作年代:1954规格:117×94cm ⼭情作者:郭明堂创作年代:1989规格:135×173cm 千⾔万语作者:郭全忠创作年代:1973规格:244×122.5cm 晨光作者:郭味蕖创作年代:1962规格:133×94.5cm 与海共舞作者:郭怡孮创作年代:1996规格:150×191cm 秋收作者:海⽇汗创作年代:1993规格:90×97cm 惊雷·鲁迅先⽣⼩像作者:韩国榛创作年代:1997规格:177.5×192cm ⾛西⼝作者:韩敬伟创作年代:1992规格:68×68cm ⾼原祥云——和平解放西藏作者:韩书⼒创作年代:2009规格:396×264cm 南昌起义作者:韩硕创作年代:2009规格:294×640cm 春在⽥间作者:何海霞创作年代:1959规格:81×46cm 善卷下洞作者:贺天健创作年代:1934规格:68.1×33.9cm 云漫⼭⾊作者:⿊伯龙创作年代:1981规格:41×72cm ⽔墨⼭⽔作者:弘仁创作年代:不详规格:76×28.55cm 永远作者:胡明哲创作年代:2008规格:140×200cm 寒林归樵作者:胡佩衡创作年代:1953规格:102×54cm 陈独秀与《新青年》作者:胡伟创作年代:2009规格:246×617cm 柳下调丝图作者:华喦创作年代:1751规格:122×47.2cm 回声作者:华其敏创作年代:1996规格:179×96cm ⼤地彩弦作者:黄安仁创作年代:1983规格:97.5×98 5cm 紫阳⼭麓作者:黄宾虹创作年代:1954年规格:75.1×31cm 松⽯图作者:黄道周创作年代:1642规格:112.5×48.5cm ⼭⽔作者:黄公望创作年代:不详规格:45×28.3cm 云⼭浩荡作者:黄君壁创作年代:1962规格:30×101cm 井冈⼭图作者:黄秋园创作年代:1977规格:141.5×91cm ⼋⽉梅花图作者:黄慎创作年代:不详规格:143.5×74cm 三峡⾏云流⽔图作者:黄孝逵创作年代:1996规格:175×38cm 我的祖国·我的⼈民作者:黄永⽟创作年代:2003规格:180×90cm 新兵作者:黄援朝创作年代:1998规格:179×129cm 打马球作者:黄胄创作年代:1953规格:137×162cm 岁寒坚贞图作者:黄宗羲创作年代:1684规格:136.5×65cm 雄聚草原作者:贾浩义创作年代:1986年规格:178x573cm 太⾏丰碑作者:贾⼜福创作年代:1984规格:200×171cm 棕树⼩鸟作者:江寒汀创作年代:不详规格:69.5×46cm 中外绘画艺术 安莫希艺术。
九年级上册美术-10《民间工艺品制作》【课件】

泥人张的由来
“泥人张"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它创始于清代末年。"泥人张"创始人叫张明山,生于天津, 家境贫寒,从小跟父亲以捏泥人为业,养家糊口。张明山心灵手巧,富于想象,时常在集市上观察 各行各业的人,在戏院里看多种角色,偷偷地在袖口里捏制。他捏制出来的泥人居然个个逼真酷似, 一时传为佳话。张明山继承传统的泥塑艺术,从绘画、戏曲、民间木版年画等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 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一生中创作了一万多件作品。他的艺术独具一格而蜚声四海,老百姓都喜 爱他的作品,亲切地送给他一个昵称:泥人张。
上色时可以整体装饰,也可以局部装饰。
三、学习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作一件动物泥塑作 品,并给作品起一个吉祥有寓意的名字。
要求: 1.造型生动。 2.色彩符合民间美术特点。 3.寄托美好的寓意。
学生作品展示
小象造型特点突出,坐在 地上翘起长鼻子,一副顽皮的 姿态。
小猪采用拟人化造型, 昂头挺胸,色彩简洁,憨态 可掬。
说一说:
为什么民间美术在民间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一、如何欣赏民间工艺品
民间工艺品一向以特有的风姿招人喜 爱,憨态可掬的造型、鲜亮绚丽的色彩和 浓厚的乡土气息以及题材的寓意,都显示 着民间美术蓬勃的生命力。
造型 色彩 题材 寓意
狮子滚绣球(布玩具)
造型 造型娇憨童稚,把小狮子撒 欢嬉闹的情态表现得很传神。
艺术特色
•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 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 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 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 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美术《陶艺》课件

用泥料在陶坯表面堆塑出各种形状和图案,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立 体。
镂空与堆塑结合
将镂空和堆塑技法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加复杂和精美的作品。
施釉与彩绘技法
施釉技法
在陶坯表面施加釉料,通过烧制形成光滑、亮丽 的表面效果。
彩绘技法
在施釉后的陶坯上进行彩绘,增加作品的色彩和 装饰效果。
特殊釉料与彩绘
使用特殊釉料和彩绘技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 和韵味的作品。
审美价值
陶艺作品通过独特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等 艺术手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教育价值
陶艺制作需要耐心、细心和创造力,对于培养人 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 要的教育意义。同时,陶艺也可以作为一种媒介 ,促进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
02
陶艺材料与工具
Chapter
陶艺主要材料
04
陶艺装饰技法
Chapter
刻划技法
刻划线条
01
利用刀具在陶坯表面刻划出各种线条,表现不同的肌理和装饰
效果。
刻划图案
02
在陶坯表面刻划出各种图案,如花卉、动物、人物等,增加作
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刻划文字
03
在陶坯表面刻划文字,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增加作品的文
化内涵。
镂空与堆塑技法
镂空技法
通过在陶坯上镂刻出各种形状,使作品产生通透感,增加层次和 变化。
色料
色料是用于给陶瓷着色的 材料,可以通过添加不同 金属氧化物来获得不同的 颜色。
添加剂
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陶瓷性 能的材料,例如增塑剂、 增强剂、防火剂等。
陶艺制作工具
刀具是用于切割、雕刻和修饰陶 艺作品的工具,包括刻刀、刮刀 、削刀等。
第四节民间美术泥塑

莽神的化身
■
南宋泥人制作精妙。品类繁多,仍以表现儿童形象的“泥孩儿”
最 为典型
图14-33 宋加彩童子
图14-34 宋陶塑小儿相扑
图14-35 宋陶塑泥孩儿
f.明清时期塑形玩具 明清时泥玩具更加成熟,在各地出现各种流派 *惠山泥人 ■起源于明代晚期,入清以后,惠山泥人进入鼎盛,但还只是节令 性的地方风物。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清代乾隆出现名家与作坊,这一时期的作品都是儿童玩具。已知 的品种有车老虎、车状元等 ■在道光、咸丰之际,惠山泥人品种上出现了“小板戏”,即取材 于 昆腔和徽班的舞台人物形象
挂虎属其挂片类,虎头暴额突睛,传 统的制作色彩强烈鲜艳,双眉为两条 相对的鱼(起源于6000多年以前的仰 韶文明的彩陶纹饰),鼻子为人祖, 鼻子中插着三根火红的辣椒,民间话 说妇女的泼辣,借之渲染虎的厉害。 醇醇的民风,自然的融入到其中。虎 头的“王”字为牡丹所替代,象征富 贵。虎面的其他纹饰多为五谷、花草、 蔬果的结合,反映了自然界生生不息、 开花结果的永恒规律。虎面上还绘有 宝葫芦, <诗经>中有云“瓜瓞绵绵”, 其象征子孙昌盛。
陕西泥彩塑
凤翔彩绘泥偶造型上十分概括简练,靠 彩绘来表现生动逼真、活泼可爱的动物。对 于动物的特征删繁为简,着重描绘其本性的 内在性格;如最常见的泥虎,概括了虎,狮、 豹等共有的凶猛特点,将其圆睁的怒目和尖 利的牙齿着重突出。除了作为玩具,在当地 流行的彩绘泥塑还有另外一个涵义,那就是 将挂虎、座虎、狮子摆放在家中,有驱邪避 难、吉祥如意的作用。
图14-1 郯城木玩具
图14-2 无锡惠山泥人
图14-3 四川新繁草编玩具
3.民间玩具带有浓厚的民间情趣,反映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如双 头动物造型反映远古的人类对生殖崇拜的反映;又如老虎玩具的题材普 遍,主要体现人们企望安定欢乐、祈求后代健康成长的心理反映
精美绝伦的传统工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ppt课件

精品课件
什么是传统工艺?它有什么特点?
传统工艺是一门以手工方式制造生活用品和 美化生活环境的传统艺术。
实用 美观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一、陶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1.陶器和瓷器的区别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 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胎体硬度较差,有 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 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 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
精品课件
哥窑粉青釉瓷炉
哥窑瓷特点:裂纹, 有冰裂、梅花片、 墨纹、细碎纹等形 状。
精品课件
灰青釉
精品课件
粉青釉
这件雍正斗彩天球瓶 高5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 16.5厘米。整器形体高大,端庄秀 美,釉质滋润明亮,纹饰布局繁 密,绘制工细,色彩明艳。
团花具有装饰性强、灵活性 多样的特点,团花纹除花卉外, 还有团龙、团凤、团蝶和团螭 (chī )纹等,清代雍正时期团花 纹最精致。
的顶峰。
精品课件
2.我国瓷器生产与商代,在宋代和清代 形成两次高峰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瓷窑遍布全国各地。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
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康熙的青花、 五彩、三彩、等装饰品种,雍正的粉彩、斗彩、青花等,粉润柔 和,朴素清逸。乾隆的制瓷工艺,精妙绝伦、鬼斧匠工,前无古 人
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美术鉴赏:第9课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2课时)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围绕基本问题,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别,并通过经典作品分析和创设探究性问题,使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民间美术独特的艺术魅力,认识其与民俗活动、民间信仰的紧密关系。
课程以解读和探究并重的方法,紧扣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主动思考、参与讨论、寻找答案,掌握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文化价值,并激发出保护与传承民间美术的意识。
教学目标图像识读:掌握民间美术的概念,了解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美术品类、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的核心素养。
审美判断:能够对中国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判断评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教学互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美术表现及创意实践方面的核心素养。
文化理解:理解民间美术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弘扬民间美术的精华,培养对民间美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到民间美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民俗活动之间的重要关系,准确把握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
正确理解民间美术的独特精神价值。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民问美术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准备与民俗活动相关的短视频、民间美术作品实物与图片若下较室内张贴民间美术作品图片,悬排民间美术作品实物制作教学课件预习本课学习内容了解本地区民间美术有哪些品类。
充分做好学习的准备了解当地民间美术的品类,激发学习兴趣导入启发创设情境,播放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库淑兰的剪纸短视频。
是出问题:农村老大娘也能成为艺术家?她在进行什么创作?我国还有哪些民间美术?梳理总结学生的回答。
提出本课基本问题: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并引出课题: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观看视频,进人情境中感受音画信息由此产生共鸣,并激发学习兴趣。
【课件】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课件高一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3/3/2023
江苏大阿福
3/3/2023
陕西凤翔泥塑
3/3/2023
陕西户县农民画
3/3/2023
No Image
二、民间美术中事物表现方式的多方位视角
民间美术创作者的观念是对事物的 “认识”,对事物的观察是一种朴素和 经验主义。长期生活经验与主观认识的 总结。
3/3/2023
3、乾州花棍、乾州红拳、乾州土织布技 艺、乾州酱辣子制作技艺、乾州面塑、木偶 头制作被列入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 录。
3/3/2023
民间美术作品欣赏
3/3/2023
3/3/2023
3/3/2023
3/3/2023
3/3/2023
天津泥人张
北京面人汤
3/3/2023
布玩具
3/3/2023
1、剪不同颜色的单色剪纸,以对称为主,并 对自己作品加以鉴赏?
2、调查当地有哪些民间美术品种,它的过去 和现在的状况如何?你认为应该怎么加以 保护和合理利用?
3/3/2023
谢谢欣赏
3/3/2023
3/3/2023
3/3/2023
库淑兰,剪纸风格构图大胆、人物形象 饱满、色彩鲜丽,很快受到了艺术界关注。 她的艺术剪纸也先后在西安美术家画廊、中 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陈列馆展出。1996 年,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民间 艺术大师”称号, 系首位获此称号的中国人 。以库淑兰为代表的彩贴剪纸已被列入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3/2023
中国传统美术对色彩的应用主要受 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3/3/2023
五、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 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查找乾县本地与 民间美术相关的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名录 。
重阳节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

重阳节与传统民间美术作品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时间定在农历九月初九。
它承载着丰收、庆祝老人长寿、秋天祈福等丰富的寓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
而与重阳节紧密相连的还有传统民间美术作品,无论是绘画作品、剪纸、雕刻还是陶塑等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为重阳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重阳节意象在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重阳节常常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如将老人、阳光、菊花、登高等元素与重阳节相联系。
例如绘画作品中常常出现有老人登高、赏菊的景象,既表达了人们敬老、寿比南山的美好愿望,又寓意丰收、吉祥、团圆等喜庆之意。
而剪纸作品中,人们常用剪纸的形式表现老人庆祝重阳节的场景,将老人与阳光、菊花巧妙地结合,通过剪纸艺术的独特表达方式,向观者传递秋高气爽、庆祝重阳的喜悦之情。
二、绘画作品中的重阳节艺术表达绘画作品是传统民间美术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重阳节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们创造性地运用了线条、色彩、构图等艺术元素,以展现重阳节的美好场景和寓意。
一幅好的绘画作品,不仅要求技法娴熟,更要能够准确地传递出重阳节的气氛和文化内涵。
例如,一幅描绘老人登高赏菊的画作,通过生动的形象、细腻的笔触表达老人庆祝重阳的欢愉心情和秋天的美好景象,给观者带来愉悦和思考。
绘画作品中常常运用的水墨、彩墨等传统绘画材料,赋予了作品特殊的艺术品质,丰富了重阳节的艺术表达方式。
三、剪纸作品中的重阳节艺术表达剪纸,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重阳节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重阳节剪纸作品中,艺术家们巧妙运用剪纸技巧,将老人、阳光、菊花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作品之中,以表达对重阳节的祝福与喜庆之情。
剪纸作品以其纤细精巧的线条、独特的造型和创意的组合,向观者展示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一幅剪纸作品,既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技巧,更能感受到重阳节的独特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雕刻和陶塑作品中的重阳节艺术表达除了绘画和剪纸之外,重阳节也常常被赋予了雕刻和陶塑作品的灵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为富于民族乡土特色的优美艺术形式。
民间美术作品绘制制作:
课堂作业要求: 1.欣赏并从年画、剪纸、面塑泥塑中选取一 方面进行创作; 2.年画绘制在A4纸上,剪纸剪刻好后贴在白 色A4纸上,面塑、泥塑做好后可用相机拍 照; 3.完成后在A4纸背面简要写出喜欢的原因; 4.作业上传在微信小管家中。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面塑泥塑 拍照后打印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年画 简要绘制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民间美术作品
什么是民间美术:
•
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
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
行的美术。
•
而流行于普通人民之中的剪纸、农民画、刺绣、印
染、服装缝制、风筝等更是直接来源于群众之手,并装
饰、美化、丰富了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理、
愿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世代相沿且又不断创新、发展
剪纸 简要绘制并剪刻,后粘贴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剪纸 简要绘制并剪刻,后粘贴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剪纸 简要绘制并剪刻,后粘贴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剪纸 简要绘制并剪刻,后粘贴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
剪纸 简要绘制并剪刻,后粘贴在A4纸上,并在反面书写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