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猪咬尾巴什么绝招--能解决?治疗猪咬尾巴的偏方
猪咬尾巴什么绝招能解决?治疗猪咬尾巴的偏方猪咬尾巴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猪尾巴被咬烂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炎高烧,或者感染其他的病毒引发其他疾病。
那么猪咬尾巴什么绝招能解决?猪咬尾巴是一件非常让人头痛的事,猪尾巴被咬烂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发炎高烧,或者感染其他的病毒引发其他疾病。
那么猪咬尾巴什么绝招能解决?发生咬尾的原因如下:1猪群密度过高,饲料营养不平衡。
2体外寄生虫刺激皮肤引起猪只烦躁不安,在舍内墙壁和栏杆上磨擦,出现外伤。
3体内寄生虫如蛔虫在体内作用,也可出现咬尾现象,要及时驱虫。
4猪贫血、尾尖坏死也可诱发猪只咬尾咬耳的恶癖,除此之外还可见咬及其他部位,如咬蹄、腿、颈和跗关节。
猪咬尾巴什么绝招能解决?据悉可以在尾巴上涂抹一些苦味但无毒的药水,当猪互相撕咬时会闻到或尝到苦味,从而放弃啃交尾巴。
但这只能治标不治本,应适量给药,并调整饲喂方案,增加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物质。
根据猪咬尾巴的症状轻重,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咬尾现象较轻的猪群,用白酒或汽油稀释后对猪群实施1-2次喷雾,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圈舍内放置褥草、轮胎等玩具,可以帮助转移猪的注意力,也可以在猪尾巴的尾部抹油,能够防止再次咬伤。
猪咬尾巴的预防措施针对猪咬尾巴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改善饲料管理,进行投放全价料,并在饲料中加入富含钠、钴、钙、铜等矿物质,适当加入一些维生素B的添加剂。
对于把尾巴被咬破的猪,需要单独隔离开来,根据咬伤情况进行适当处理:1、伤势不严重的猪,在清洗伤口后,涂紫汞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2、对伤口出血的猪,则需要压迫止血,有局部炎症的擦红霉素软膏。
3、对于已引起全身感染的猪,可以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猪咬尾原因分析及的防治
饮水不足
猪只饮水不足,导致口渴,增 加咬尾现象。
转群应激
猪只转群过程中,环境变化、 混群等原因导致应激反应,引
发咬尾行为。
疾病感染
猪只感染寄生虫、细菌、病毒 等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增加
咬尾现象。
05
猪咬尾防治经验总结与展望
成功经验总结
环境优化
改善饲养环境,如增加空间、 调整温度和通风,减少猪群应
激。
饲料管理
提供均衡营养的饲料,满足猪 只生长需求,减少咬尾行为。
分群管理
根据猪只大小、性别和性情进 行合理分群,降低咬尾风险。
行为干预
及时发现并制止咬尾行为,采 用玩具、稻草等丰富环境,转
移猪只注意力。
存在问题及挑战分析
饲养密度过大
猪舍空间有限,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导 致猪只应激增加,咬尾行为频发。
定期检查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 患病猪只,防止疾病传播。
药物防治
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药物,如维生素、矿 物质等,提高猪群的抗病力,减少咬尾行为。
04
猪咬尾防治案例分析
案例一:环境因素导致猪咬尾防治案例
环境拥挤
猪舍空间狭小,猪群密 度过大,导致猪只之间
相互攻击。
光照过强
强烈的光照刺激猪只兴 奋,增加咬尾行为发生
概率。
温度湿度不适
猪舍温度过高或过低, 湿度不适,影响猪只舒 适度,引发咬尾现象。
空气质量差
猪舍通风不良,氨气、 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 过高,刺激猪只产生应
激反应。
案例二:管理因素导致猪咬尾防治案例
01
02
03
04
饲料营养不均衡
饲料中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 成分不足或不平衡,导致猪只 营养应激,增加咬尾行为。
猪咬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猪咬尾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大部分养猪户在从事养猪事业过程中,都发现过一个现象,那就是猪咬尾,为什么猪会去咬尾呢?是没有吃饱吗?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分析下猪咬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猪咬尾的原因1.猪只内部因素品种的遗传因素与咬尾有关,人们观察认为大白猪和地方品种易出现咬尾症,松软耳猪比坚耳猪更易发生咬尾。
性别和年龄、体重都会影响。
2.猪本身异常的动物行为很多人认为猪的正常行为有吸吮、拱地等,当环境改变时,这些行为不能得到满足时,则易出现咬尾。
断奶仔猪断奶后,它的吸吮行为和按摩母猪的乳房行为仍然强烈,当不能进行吸吮、按摩行为后便寻找其他吸吮对象如:奶头、尾等,特别是尾巴,逐渐地吸吮行为变成了咬尾行为。
3.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异常行为的出现与外界饲养环境变化有重要关系。
室内温度过低或过高都能增加咬尾的可能,温度在25℃和35℃咬尾现象特别多;维持在17℃以上和20-22℃之间能预防咬尾。
饲养密度和猪群大小与咬尾有关,高密度和拥挤猪群易发咬尾。
有人认为0.47㎡/头比0.6㎡/头猪咬尾的危险性更大。
另外,当饲料中营养不全面,不均衡,特别是矿物质缺乏,也容易引起咬尾。
还有受到惊吓受刺激,同圈猪只个体差异过大,猪舍内空气污浊,寄生虫感染等等也容易引起咬尾的现象。
二、防治猪咬尾的方法1.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舒适度以满足猪的正常生理要求,避免舍内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保持合适的相对湿度,定期的进行通风换气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排出污浊的空气,并适当的减少光照的时间及强度。
因为舒适的环境会使猪安静采食,安静休息。
从而避免了咬尾的发生。
2.剪牙与断尾及时对仔猪进行剪牙和断尾处理。
但是在操作时要注意减少应激。
处理时间一般选在仔猪出生后的1~2天,可有效控制猪咬尾。
3.用黄连素液涂擦咬伤处,每日数次。
黄连素有杀菌消炎作用,奇苦无比,猪只再也不敢啃咬。
4.有咬尾恶癖的猪单独圈养,对咬伤的部位用0.1%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并涂抹碘甘油,以防感染,严重者可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陈英辉(辽宁省昌图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铁岭112599)摘要:猪群咬尾、咬耳、咬肋等行为都属于异常行为,猪的咬尾比较容易出现在集约化和规模化的养殖场中,该情况发生后比较难控制,尤其是在早期断奶的猪群中发生率更高,若是发现不及时或者没有制止就会导致大多数的猪出现断尾和受伤情况,伤口因此而感染,引发疾病,或者是造成以后跛行残疾,严重的还会死亡,对养殖场的生产性能带来较大影响,经济效益因此下降。
所以,饲养者应在临床生产中掌握该病的特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诊治措施,以降低猪场的损失。
关键词:猪;咬尾症;病因;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2-0135-011 临床特征有咬尾癖的猪常见舔舐墙壁、啃食槽、泥土、煤渣、咸味异物(伤口、血液)等症状。
有的咬耳朵、尾巴;有的母猪吞食胎衣和仔猪;有的食欲减退、贫血、衰弱,甚至衰竭。
咬尾癖猪起初表现举动不安,对外部刺激敏感,食欲减弱,眼光呈恶毒状。
同一栏或者几栏的猪一开始可能只是个别几只猪发生咬斗的行为,然后不断影响其他猪,导致越来越多猪参与咬斗,主要是咬尾和咬耳。
猪被咬伤后,受到损伤的位置会流血,血液会让咬猪产生异嗜,引发咬尾癖,危害范围不断扩大。
咬伤程度有时是轻微的,有时非常严重,还会出现断尾的情况,然后引起感染,引发骨髓炎,如果不治疗,会死亡,一般母猪的发病率比公猪高。
2 原因分析2.1 品种和行为特性因素猪群中存在一些比较喜欢咬斗的猪。
圈养时间太长,导致猪的情绪比较烦躁,喜欢互相玩弄尾巴和耳朵,导致咬斗。
为争夺位次,因为有些猪争夺位次引起其他猪的恐慌,导致咬斗。
2.2 管理因素饲养密度不合理,猪舍的面积较小,无法让猪生存的比较舒适,饮用设施和饲槽太少,进食引起争夺,导致了后面的猪啃咬前面的猪。
同栏饲养的猪强弱悬殊过大,体弱和体强的被饲养在一起,会导致强的欺负弱小的。
2.3 环境因素气候改变,室内外的温差较大,湿度不舒适,光照过强,导致了猪群的躁动。
猪咬尾啥原因
猪咬尾啥原因
一、品种和个体差异一个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但体重差异大的猪,常出现咬尾现象。
二、环境猪舍环境条件差,不符合猪的正常生理要求,如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的蓄积,天气突变,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等因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休息不好引发啃咬;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燥不安,以会引起咬尾;猪生活环境单调,特别是子猪活泼好动,于是互相“玩弄”耳朵或尾巴,最终导致严重的食肉癖。
三、营养当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营养需要,可造成猪咬尾。
日粮中的各种营养成分不平衡,也可出现猪咬尾。
四、管理在猪群中较弱的猪得不到槽位,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量过多、秩序混乱,槽位及饮水器不足、地面喂食;猪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猪因荷尔蒙的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定,卫生状况不良或并栏饲养,猪群整齐度不佳等,均可诱发猪咬尾。
五、疾病猪患狂犬病,严重腹泻,缺乏钙、磷、铁等引发的营养代谢紊乱,均会诱发猪咬尾。
有的猪尾被咬伤后,会导致群起而攻之。
猪患有猪虱、疥癣等体外寄生虫病时,可引起皮肤刺激而烦燥不安,在舍内磨擦而导致皮肤出现渗出物,对其他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
猪患有蛔虫等体内寄生虫病时,会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发生咬尾现象。
- 1 -。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1 . 1 营养 因素 日粮营养 不平衡 或缺 乏 , 常可 引起 咬尾现象 的发 生 。 日粮 中粗蛋 白质水 平偏 低或 必需
如发 现有伤 及皮肤 出血 的猪 只 , 应及 时隔离 治疗 , 以
防血腥 味 而引起 猪 群 打斗 、 咬尾 。对 刚 转 入保 育 栏 的猪 只特别 容易发 生应 激反应 , 应 注意观察 , 一旦 发 生 咬尾或 咬耳现 象 , 要 及时 调圈 、 隔离 。
胞代谢 、 内外 渗透 压密 不可分 。如 日粮 中食盐 不 足 , 钙磷 比例失 调 , 其 咬尾 、 咬耳 的频 率 明显 增加 , 还 可 能 出现 异 嗜癖 , 如食粪 、 啃 泥 等 。若 日粮 中 B族 维 生素 缺乏 , 则 会影 响其 神经 系统 的发育 和功 能 , 引起 代谢 紊乱 , 味觉 异常 , 导致 异嗜癖 和 内分 泌 失调 。 1 . 2 环境 因素 猪舍 环境卫 生条 件差 及猪群 冷 、 热 应激 , 光 线 过强 、 噪声 太 大 、 圈舍 内氨气 、 二氧 化碳 、
度应 激 。
1 . 3 管理 因素
猪群 饲养 密度 过大 , 猪 只运动受 到
3 治疗方 法
限制 , 就会 感 到烦燥 不安 , 增加 打斗可 能 。如果 猪群 个体 大小 不一 , 强 弱不 分 , 并栏过于频繁, 就会 出现 剧烈 打斗 , 以致发生 严重 的 咬尾 、 咬耳等 。
引起摩 擦皮肤 出血或皮 肤发 红 , 则 可导致 猪 只舔 咬 ;
体 内寄生虫 , 如蛔 虫 , 线虫 , 胃肠炎 , 贫血 , 佝偻 病 , 气 喘病 及 尾 尖 、 耳 尖 坏死 等均 可诱 发 猪 的咬尾 、 咬
耳症 。
李
奎。 王海燕
猪咬尾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饲养密度原则上 以猪群不拥挤 以及猪能正常采食、饮水 ,大小要 要求。另外 ,猪舍还要放置轮胎 、空罐 、木头等物以供猪玩耍运
合适 。如果 圈舍 面 积太 小 ,猪 群 数量 过 大 ,密 度 就会 增 大 ,当猪 动 ,以改变圈舍单调乏味的环境 ,分散猪群注意力 ,避免咬尾现 的运 动 受 到 限制 时 ,猪 就会 感 到 焦躁 不 安 ,产 生 打斗 和 咬尾 现 象 象 的发 生 。
1 . 4 疾 病
猪感染寄生虫易引起暴躁不安 。患有虱子、疥螨等体外寄生 尾 巴。
. 5 药物控制及尽早断尾和去势 虫 时皮 肤就 会 发 红 、发 痒 ,猪 表 现暴 躁 不安 ,继 而在 圈舍 内的墙 2
壁或栏杆上摩擦 ,出现皮肤外伤 ,易引起其他猪啃咬 ;当猪患有
猪 群 中 发 现 有 咬 尾 恶 癖 的 猪 时 ,应 及 时 从 猪 群 中挑 出单 圈
合不科学 ,育肥前期饲料中蛋 白质质量不佳 ,维生素 、铁 、铜、
钙 、镁 、和食 盐 的 缺乏 ,或 因混合 均 匀 度不 佳 造成 营 养不 均 衡 ,
而 导致 咬尾 症 的发 生 。 同时 ,要 注 意驱 除猪 虱 、疥 螨一 类 体外 寄 生 虫 ,以免 引起 猪 体皮 肤 瘙痒 而 烦躁 不 安 ,而且 可 防止 猪 耳根 、
中国畜牧兽 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1 O 期
临 床 兽 医
猪咬尾 症 的病 因及 防治措施
赵 志
( 陕西省宝鸡市金 台区蟠龙 畜牧兽 医工作站,陕西宝鸡 7 2 1 0 0 0 )
猪 的 咬尾 症 在农 村 养 殖 户 和 规 模 化 养 猪 场 时有 发 生 ,发 病 群 饲 养 ,如 有 因运 输 和其 他原 因碰破 皮 肤等 外 伤 的猪 ,应 隔 防饲
防止育肥猪咬耳咬尾
环境压力大
饲养环境恶劣
如果饲养环境拥挤、噪音过大、光线过强等,可能会使育肥猪感到压力,导致其 出现咬耳咬尾的行为。
运输过程中应激
运输过程中,育肥猪可能会因为拥挤、颠簸、温度变化等原因而产生应激反应, 进而出现咬耳咬尾的行为。
饲养密度大
饲养空间狭小
如果饲养空间狭小,每头育肥猪的活动面积不足,可能会导 致其因为烦躁而出现咬耳咬尾的行为。
减少应激刺激
转栏、运输、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都会导致猪只出现咬耳 咬尾现象。因此,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应激刺激,如减少转 栏次数、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颠簸等。
调整饲养密度
合理安排猪只数量
饲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猪只出现咬耳咬尾现象 。因此,需要根据猪只生长阶段和体型大小 ,合理安排猪只数量。
合理安排床位大小
床位过小会导致猪只出现咬耳咬尾现象。因 此,需要根据猪只体型大小和活动范围,合 理安排床位大小。
补充微量元素
补充钙、磷等矿物质
钙、磷等矿物质是猪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 的营养物质,如果缺乏这些矿物质,会导致 猪只出现咬耳咬尾现象。因此,需要在饲料 中添加适量的钙、磷等矿物质。
补充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是猪只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 养物质,如果缺乏维生素B12,会导致猪只 出现咬耳咬尾现象。因此,需要在饲料中添
VS
饲料消耗
由于咬伤导致猪只食欲下降和营养不足, 可能需要额外增加饲料消耗来弥补损失的 营养。
03
防止咬耳咬尾的措施
调整饲料配方
01
增加蛋白质含量
育肥猪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如果饲料中蛋白质不足,会导
致猪只能量消耗过大,出现咬耳咬尾现象。因此,需要增加饲料中蛋白
质的含量,如豆粕、鱼粉等。
猪咬尾原因分析及的防治
04
猪咬尾防治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和方法
评估指标
包括咬尾发生率、咬尾持续时间、咬 尾伤口愈合情况等。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防 治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分析和讨论
评估结果
猪咬尾现象的危害
01
02
03
影响猪只生长速度
被咬伤的猪只因疼痛和应 激而食欲下降,导致生长 速度减缓。
降低饲料利用率
猪只因咬尾而浪费大量饲 料,降低饲料利用率。
传播疾病
猪咬尾可能导致伤口感染 ,进而传播疾病,如猪丹 毒、猪链球菌病等。
猪咬尾现象的流行病学
季节性
猪咬尾现象多发生在气 候炎热、潮湿的季节。
猪只状态不佳
一些猪由于患病或者受伤等原因,导致精 神状态不佳,容易受到其他猪的攻击。
饲养密度过大
猪舍的饲养密度过高,猪之间过于拥挤, 容易引发争斗和咬尾现象。
展望
完善饲料配方
改善环境条件
控制饲养密度
加强观察和记录
尾巴护理
根据猪的不同生长阶段 和需求,完善饲料配方 ,确保饲料中包含足够 的营养成分,特别是对 于那些容易缺乏某些营 养成分的猪。
猪咬尾防治经验总结与展望
经验总结
尾巴受损
猪的尾巴上有伤口或者受到其他损伤,容 易被其他猪攻击。
营养不足
在猪的饲料中缺乏一些重要的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导致猪的 味觉和嗅觉异常,从而引发咬尾现象。
环境不适
猪舍环境卫生差、通风不良、湿度过高、 温度不适等都可能引发猪的应激反应,导 致咬尾现象的发生。
猪咬尾巴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有哪些症状表现
猪咬尾巴是什么原因怎么治疗,有哪些症状表现
在猪场中猪会出现咬尾巴的行为,猪的尾巴被咬伤,很容易感染,那么该怎么处理呢?本文今天就来讲讲猪咬尾巴是什么原因,以及怎么治疗,本病有哪些症状表现等问题。
一、猪咬尾巴的症状表现
病猪相互追逐咬尾巴,致使部分猪尾巴被咬破、出血、发炎,发出腥臭味,引得更多猪来追逐撕咬破损了的尾巴,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猪咬尾巴的病因是什么
此症状主要发生在处于生长期(即20-50千克)的猪群中,该阶段的猪生长发育相对较快,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量也较大。
有些农户因为投喂的饲料营养成份单一,会造成猪生长代谢所需的某些矿物质及维生素补充不足和某些氨基酸的缺乏,易诱发猪的异食癖,引发上述症状。
三、猪咬尾巴怎么治疗
针对该症的防治,笔者认为应首先改善饲料管理,投放全价料。
另外,在饲料中应加入富含钠、钴、钙、铜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的添加剂。
其次,应把尾巴被咬破的猪单独隔离并进行适当处理。
若伤势不严重,清洗伤口后,应涂紫汞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若已引起全身感染,可肌注青霉素等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圈中其他的猪,可适当给予镇静药,使其精神安定。
在猪尾巴上可涂抹一些苦味无毒的药水(如用黄连熬出的中药水),这样,当猪再相互咬尾时,会溴到苦味,迫使其放弃咬尾巴。
猪群咬尾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
可在 仔猪 出生 1 d进行 , ~2 断尾 用 钢丝 钳 在距
尾根 1 / , 续 剪 两钳 , 离 为 0 c 3处 连 距 . m左 右 , 尾 4 将
肌钳断 , 剪后 1d 即可脱落 , 0, 此法 不 出血 , 好 。 效果
46 被 咬猪 只及 时处理 .
用 01 .%高锰 酸 钾 冲洗 消 毒 ,并 涂上 氯 化亚 铁
1 营养因素 在舍饲的条件下 , . 1 猪的生长所需要
的各 种 营养 物 质 , 全部 依 靠 饲 料 供 应 , 当饲 料 营养 不 平衡 时 , 猪群 出现应 激 , 而咬 斗 , 进 如饲 料 营养 水 平 低 , 比不 科 学 , 肥 前 期 蛋 白质 量 不 佳 , 生 配 育 维 素 、 、 、 等缺 乏 以及纤 维 素 的不 足等 均 可 引起 铁 铜 钙
( . 苏省 如 皋市 丁堰 兽 医站 ,如皋 1江 2 6 0 ;2江 苏省 如皋 市 如城 兽 医站 ,如皋 2 50 . 2 60 2 5 0)
DO l 03 6 / . : .9 9J I 1 SSN.6 — 0 7.0 . 50 2 1 71 6 2 2 1 0 .2 1
鸡 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是 由传 染 性 法 氏囊 病 毒 引
猪 咬尾症 又称 “ 不 适综 合征 ”是 猪应 激 综合 反 ,
征 的一 种 临 床 表 现 形式 ,它 是 现 代 养 猪 生 产条 件 下, 猪受 到多 种不 良因素 刺激 而 引起 的一 种 非 特异
发 局部炎 症 和组织 坏死 , 降低胴 体质 量 。据报道 , 发 生 这 种 咬 尾症 恶癖 的猪 群 生 长 速 度 和饲 料 效 率 要 比正常猪 群下 降 2 .% , 害 十分严 重 。因此 , 须 64 危 必 采季节 交 该 替、 气温剧 变 时期 。
猪咬尾的原因及防治
猪 舍 潮 湿 、 温 度 过 高 ,通 风 不 畅 ,有 害 气 体 浓 度 高 ,光 线 太 强 ,饲 养 密 度 过 大 ,限 制 饲 喂 ,垫 料 不 足 或 长 期 不 更 新 等都会引发咬尾 。
1 . 3 习性 因素
定 期 饲 喂 一 些 青 绿 饲 料 也 有 助 于减 少 咬尾 的发 生 。 ( 7 )针 对 性 的 补 充 营 养 ,在 日粮 中 添 加 赖 氨 酸 。缺 盐 引 起 的咬 尾 ,可 在 日粮 中添 加 食 盐 ,连 续 3 — 4 d ,但 不 能 长 期 饲 喂 , 以免 引 起 食 盐 中 毒 。 ( 8 ) 防止 寄 生 虫 病 及 传 染 病 的发 生 ,当 猪 群 受 到 虱 、螨 的侵 袭 时 ,猪 群 不 安 ,常 发 生 自咬或 互 咬 。猪 只 发 生 大 肠 杆 菌 病 、传 染 性 胃肠 炎 等 后 , 可 引 起 营 养 物 质 缺 乏 , 发 生 脱 肛 ,诱 发 咬 尾 。
一
( 2 ) 隔 离 咬 尾 的 猪 ,及 时移 走 互 咬 倾 向较 强 的 猪 ,单 独
饲 养 ,隔 离 被 咬 猪 只 ,在 被 咬 的 部 位 涂 擦 龙 胆 紫 或 黄 连 素 等 苦 味 强 烈 的 消 炎 药 物 。一 方 面 消 炎 。 另 一 方 面 使 猪 知 苦 而 退 。作 为预 防 ,可 用 废 机 油 或 风 湿 膏 等 涂 于 尾 部 ,利用 其 难 闻气 味 使 猪 失 去 兴 趣 。 ( 3 ) 降低 饲 养 密 度 ,高 的饲 养 密 度 会 引起 猪 群 的 精 神 紧
在 养 猪 生 产 中 .咬 尾 的 诱 因是 时 时存 在 的 ,咬 尾 已 成 为 养 猪 生 产 中常 见 的疾 病 。严 重 的 威 胁 养 猪 业 的 健 康 发 展 。 只
猪咬尾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止策略
猪咬尾发生的原因分析和防止策略1 临床症状猪咬尾症多由各种刺激因素引起。
病猪起初躁动不安,对外部刺激敏感,食欲不振,眼光呈恶毒状,个别猪只相互咬斗,以后逐渐发展为多只咬斗,出现咬尾或咬耳现象。
不断的咬斗会造成继发感染并引起骨髓炎、脓肿等。
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被咬猪可因败血症而亡。
该病多发于育肥猪,以 25-40kg 猪发病率较高。
母猪咬尾症的发生率比去势公猪高。
2 发病原因2.1 环境圈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如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过高;温度骤变;光线过强;湿度过大;生活环境单调等均可导致咬耳或咬尾。
2.2 营养饲料营养水平低、营养不全面或配比不科学,不能满足猪的生长需要时会影响其体内代谢,从而引起异常行为,如兴奋、打斗、咬耳等。
2.3 管理2.3.1 猪群密度过高,猪只会因采食、饮水或生活空间而咬斗。
2.3.2 猪群整齐度差。
大小、强弱差异较大时,体重小、体弱的猪常会被咬。
2.3.3 猪喜群居。
当重新组群时,会暴发咬斗,直到重新组成位序。
故分栏时常会出现剧烈打斗,导致严重的咬尾、咬耳现象。
2.3.4 给料不及时或喂量不足、饲槽不够、饮水量不足时也会引起互咬。
2.4 性别与品种差异不同品种猪或公母猪混养常会引发争斗。
公猪比母猪更善攻击,杜洛克杂交一代、纯种长白猪的咬尾现象较严重。
2.5 疾病2.5.1 体外寄生虫刺激皮肤,引起猪只在墙壁和栏杆上磨擦受伤,外伤可引起其他猪只啃咬。
体内寄生虫,特别是蛔虫在体内的作用可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
2.5.2 猪只体内荷尔蒙导致情绪不稳定。
2.5.3 猪患狂犬病、贫血、佝偻病、严重腹泻、胃肠炎、气喘、营养缺乏病时能诱发咬尾。
3 综合防制3.1 创建舒适的环境猪舍建造要规范,能满足猪的正常生理。
圈舍保持干燥、通风,注意保温、防潮,光照应适中。
合理隔离及绿化圈舍,使猪舍夏防暑,冬保暖。
猪场应保证饮水、供料、消毒等设施、设备齐全,并配套废弃物、粪污、尿污等无害化处理设施。
规模化猪场猪咬尾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1 猪 咬 尾 症 发 生 原 因 分 析
1 . 1 猪 的生物 习性 因素 发 病 时 至少 存 在 这样 一 个个 体 较 小母 猪 , 啃咬
食和 休息 , 各种 因子应激 和有 害气 体 对呼 吸道 刺激 , 猪群 敏感 性增 强 , 开始频繁活动, 使 猪群 烦躁 不 安 ,
[ 收 稿 日期] 2 0 1 2 - 1 0 — 2 4 [ 作 者 简 介] 白延婷 ( 1 9 7 9 一) , 女, 陕西 黄 陵人 , 助 理 畜 牧 师 专科 , 主要 从 事 动 物 疫 病 防 治 工 作 。
膏 。给 全群猪 鼻 孔 内喷 洒 7 0 的酒 精 , 每隔 3 h一 次 。用 味道 强 烈 的来 苏 儿 或 含 氯 的 消 毒 剂 消 毒 猪 舍, 每天 喷洒 一遍 。饲 料 中 另加 适 量 的食 盐 和 小 苏 打 。连 喂 2 ~3 d , 注 意 饮水 要 充 足 。饮 水 中 电解 多
拱地、 啃泥 、 互相 舔 咬 , 引发 咬尾 。 1 . 3 管理 方面 因素 当料槽 不够 时 , 猪群 在采 食 的过程 中 , 体 质较 弱
2 猪 咬 尾 症 的预 防和 治 疗 方 法
2 . 1 预 防
仔 猪出生后要及 时断尾 、 剪 牙是预 防咬尾 最彻底
的办法 。同时要注 意 减少 应激 和 提供 均衡 营养 的 配 合饲 料 。根据 猪 的生 物特 性 , 在 饲 养 管理 , 建 舍设 计 均最 大 限度 满足 猪 的生 物特 性 。猪 舍 建筑 环 境 工程
恶化 。 咬伤程度 从伴有 轻度 出血 症状 到反 复 啃咬引
剧烈 扎堆 , 冲撞 , 出现外 伤 , 出血 , 渗 出等诱 发其 它猪 来 舔 食 啃咬 , 往 往诱 发 咬尾症 。
71猪咬尾症的病因、特征及其综合防治
71猪咬尾症的病因、特征及其综合防治作者:王平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1期1 病因分析营养因素。
猪发生咬尾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主要是由于饲喂缺乏营养或者搭配不合理的日粮而导致。
例如,猪缺乏蛋白质,主要是饲喂含有较低水平蛋白质或者缺乏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以及蛋白质、能量比例不合理的日粮而导致机体蛋白质代谢出现紊乱,从而促使机体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其中就有由于过度兴奋而相互撕咬。
猪摄取维生素不足,尤其是B族维生素,其作为体内多种与代谢相关的酶以及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缺乏就会导致机体代谢机能发生紊乱,往往会造成味觉出现异常,从而容易出现异嗜癖而相互撕咬。
另外,日粮中所含有的矿物元素水平也与咬尾紧密相关,如果日粮中没有及时添加适量的石灰石、磷酸氢钙、氯化钠、锌、铁、铜、锰、硒时,就会导致机体明显增加舔咬棉棒的次数,尤其是缺少氯化钠时也会加重猪嗜血和咬尾。
环境因素。
舍内环境卫生恶劣,含有高浓度的有害气体,如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通风不良等,都会导致猪群感到不适或者影响休息,使其烦躁不安,从而使其相互啃咬,诱发咬尾。
如果环境条件恶劣,当光照过强也会引起应激,从而导致猪群形成恶癖。
另外,猪群大小以及饲养密度也与咬尾存在一定关系,通常饲养密度过大或者过于拥挤的猪群比较容易发生咬尾。
疾病因素。
当猪只患有体外寄生虫病时,由于虫体刺激皮肤而导致烦躁不安,并频繁摩擦舍内墙壁和栏杆而形成外伤,诱使其他猪只对其啃咬;患有体内寄生虫病,如感染蛔虫,在虫体的作用下也会使其出现咬尾现象。
2 主要特征猪群中如发生咬尾症,多数仔猪的尾巴往往被咬掉,形成尾巴的断裂,且断端比较粗糙,存在流血现象,容易感染其他病原,甚至可能导致椎骨塌陷和瘫痪的发生。
另外,感染的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导致脓肿或者脓毒血症的发生,最终使其发生死亡,3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
如果猪场条件允许,最好采取自繁自养,且尽可能在转圈时按照原窝进行转移,这是由于该猪群间已经形成位次,能够有效减少合群时陌生猪只间相互争斗。
猪咬尾巴小妙招,咬尾巴的原因是什么
猪咬尾巴小妙招,咬尾巴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当发现猪有咬尾现象出现的时候,要及时在猪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保证猪有充足的饮水;饲养猪的密度要适宜,猪舍的卫生环境要好,给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育肥猪可以及时进行去势,这样可以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还可以避免因公猪、母猪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导致咬尾现象。
一、猪咬尾巴小妙招1、要根据猪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供给全价配合饲料,当发现猪有咬尾现象出现的时候,要及时在猪饲料中添加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同时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2、饲养猪的密度要适宜,猪饲养密度一般根据猪圈的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可以正常的采食饮水为宜,一般每个猪圈饲养10头左右比较好。
3、育肥猪可以进行去势,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可以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猪和母猪在一起相互爬跨而导致咬尾现象。
4、猪舍的卫生环境要好,猪对卫生环境非常敏感,特别是在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温度调控和粪便处理等设备,让猪舍达到冬暖夏凉的标准。
5、定期给猪进行驱虫,要定期驱除猪体内的寄生虫2-3次,分别在猪30-40日龄、70-80日龄、100-110日龄的时候各驱虫1次。
同时还要注意驱除猪体表虱、疥癣等寄生虫。
6、对有轻微咬尾现象的猪群,可以采用白酒或者汽油稀释后对猪群进行1-2次喷雾,这样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
二、猪咬尾巴的原因是什么1、因为饲料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
当饲料中氯化钠、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含量不足的时候会导致猪出现咬尾现象。
2、可能是猪吃了发霉的饲料从而导致猪咬尾巴。
或者是猪体内有寄生虫导致猪咬尾巴。
3、或者是猪舍氨气过重,猪体有异味,猪舍的卫生条件差引起应激综合症,从而导致猪出现咬尾现象。
4、可能是饲养的密度过大引起的应激综合而导致猪咬尾巴。
或者是因为猪刚开始合群,因为群序争斗而导致猪出现咬尾巴现象。
5、如果猪群内原本没有咬架、咬耳、咬尾的现象,但是突然发生这些现象,可能是有亚临床症状导致猪产生异味,猪的嗅觉非常敏感,而且又具有群居特性,会群起攻击有异味的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在当前的现代化集约式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相互咬尾巴的现象较为普遍。
经对比研究发生患有咬尾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都明显低于正常猪群。
因此,探究猪咬尾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在养猪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一、引起猪咬尾的原因:
1.饲养的品种及个体差异
一个圈舍之内,如果饲养的猪品种不同,或者品种相同而体重差异较大,常会出现相互咬尾现象。
例如把杜洛克猪和长白猪混养在一起,因品种和生活习性的差异,相互矛盾,相互称雄而发生撕咬;体重差异较大的猪群,在争夺地面和抢食过程中,常出现以大欺小的撕咬现象。
2.饲养环境
猪舍环境条件差,如舍内温度?^高或者过低、通风不良、天气突变以及刺激性气味蓄积等因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者休息不好,脾气暴躁,产生撕咬。
光线过强,猪群处于兴奋状态而烦躁不安,也会引起咬尾。
生活环境单调,加上仔猪的活泼好动,于是互相“玩弄”耳朵和尾巴也可导致咬尾等异食癖。
3.营养状况
舍饲条件下,猪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全部靠饲料供给。
当饲料营养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需要时,可造成猪群咬尾。
例如缺乏蛋白质、饲料的粗纤维含量过低,日粮中各种营养不均衡,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比例不协调,均可出现咬尾现象。
4.饲养管理
猪群密度过高及同栏猪数过多、秩序混乱;槽位和饮水器不足;猪活动频繁,无法充分休息而变的烦躁;猪因激素刺激导致的情绪不稳定;卫生状况不良或并舍饲养,猪群整体度不佳等均能诱发咬尾症。
5.疾病
猪患狂犬病、严重腹泻、缺乏钙、磷、铁等引发的营养代谢紊乱,均会引发猪群的撕咬。
有的猪被咬伤以后,会导致群起而攻之,波及整个猪群。
猪患有体外寄生虫病时,可引起猪皮肤刺激而烦躁不安,在舍内摩擦导致耳后、肋部出现渗出物,对其它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
猪体内有寄生虫病,特别是猪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它猪,发生咬尾现象。
二、防止猪咬尾的综合措施
1.满足猪生长营养需要
喂给全价配合饲料,定时定量饲喂,禁止饲喂发霉变质
的饲料。
饮水要清洁,饲槽及水槽设施充足,注意卫生,避免抢食争斗及饮食不均。
2.给予良好的环境条件
猪舍建筑及舍内设施都要符合猪的正常生理需求,尽量为猪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小气候环境,以避免酷暑严寒,贼风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污浊、潮湿等因素造成的应激。
3.合理组群
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采食方面相似的猪组群饲养。
在自然温度、自然通风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每群以10至20头为宜。
同一群猪个体的体重相差不能过大,在小猪阶段群内体重差异不超过10KG为宜。
分群后要保持猪群的稳定,除因疾病或体重差别过大,体质过弱而不宜在群内饲养而加以调整外,不应该随意变动。
4.适宜的饲养密度
一般猪场1头3至4月龄的育肥猪所要圈栏面积以0.6平方米为宜,4至7月龄为1.0平方米为宜。
5.仔猪断尾
在仔猪出生当天,在离尾根大约1cm处用钝口剪钳将尾巴剪掉,并涂抹碘酊。
也可用钢丝钳在尾下1/3处连续钳两钳子,两钳间距0.4cm左右,将尾骨和尾肌钳断,血管和神经压扁,皮肤压成沟,钳后7至10天,尾的下1/3即可脱掉。
该方法简便,不出血、不发炎,效果好。
对仔猪断尾是控制
咬尾症的一种有效措施。
6.管理措施及药物防治
饲养人员要固定,对育肥猪去势,既可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又可防治咬尾的发生。
将有咬尾恶癖的猪及时从猪群挑出,单圈隔离饲养。
对被咬伤的猪及时隔离并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以防化脓感染。
对于咬伤严重的,还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以防感染。
对所养猪群要定期驱虫,以防治寄生虫病诱发的咬尾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