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八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无答案新人教版2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第8课 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

人教新版八年级下册《第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卷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④但是为什么还有héngé奔月的传说呢?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错字:改正: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改正: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错字:改正:。
3.《日》《月》两篇短文原载于散文随笔《》,写于1940年至1941年。
作者,原名,著名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分别为《》、《》、《》;爱情三部曲,分别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B.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
C.济南冬天的天空是晴空无云的季节。
D.我们落实并组织学习了上级的指示。
5.《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故事,有什么含义?6.请你用下列短语各写一个句子。
(1)飞蛾扑火。
(2)凭栏眺望。
二、阅读训练7.阅读文章,回答各题。
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的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2)《日》中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是哪一句话?为什么?(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和“月的光是死的光”这两句话?(4)统观上文,概括巴金的创作风格。
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初二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新人教版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依照拼音写汉字。
旸.( )谷姮.( )娥浸.( )湿似.( )的cuō( )取 hào( )月—shùn( )间 jì( )寞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翅膀一( )热浪一( )灰一( )烟3.巴金创作的小说、散文、童话,大多诅咒黑暗,描述苦难,不断向旧制度发出愤激的控诉和强烈的抗议,对光明寄寓着烈火的向往和追求。
其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是指《》、《》、《》,其中《》的阻碍最大,是他的代表作。
4.下列句子可不能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A.这饭不热了。
B.里根、舒尔茨分别同费萨尔、哈达姆会谈。
C.他有两本鲁迅的书。
D.李老师是教学体会十分丰富的优秀教师。
5.联系这两篇短文,说说作者的人一辈子态度是如何样的。
6.作者什么缘故在《日》中,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而在《月》中,又提到冷?(一)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荷田月色陈所巨前些天一直高温,溽热难熬,今日竞凉了许多。
坐在那片悠悠漾漾的荷田边上,山垭口那边吹来习习的小北风,从荷田上飘过,竞有一缕隐隐的朱自清味儿。
那个地点不是朱先生的清华园,而是我那座长满古代散文的小城郊野;不是荷塘,而是百十亩一片的菜农种藕的荷田;月是有的,但不是朱先生那满月,而是我那弯瘦瘦的弦月啊。
弦月渐满,满月渐亏,我之月较先生之月或优越些。
先生之荷非我之荷,先生之夜非我之夜,先生非我,我不知怎地却闻着先生味儿。
正是莲花开放的季节,一望之中,那片玉墨色荷田之上嵌着点点瓷白,或怒放,或含苞,或小蕾初见,却差不多上一样的贞静、圣洁。
周敦颐说:“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该是知莲甚深了,但却疏忽了一点,大凡洁身自好者,连颂扬也是对其亵渎啊。
我觉得那荷花白着,小魂儿也似,怕它倏地灭了,不敢多看。
记起“竞折荷团遮晚照”的童年,家乡河湾、池塘中的荷花是红色的,或是与眼前的白荷花不是一个品种。
2019-2020年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训练第8课 短文两篇

2019-2020年八年级下人教版语文训练第8课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皓.月( ) 姮.娥( ) 一撮.灰( ) 宁.愿( )2、填空题。
(1)请写出两句借月抒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金原名________,著名的小说有《爱情三部曲》《》《》《》及《激流三部曲》《》《》《》。
(二)、课内阅读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_______有一双翅膀,我_______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1.为文中的横线选择恰当的词语。
( )A、假如甘愿B、倘使宁愿C、假如宁愿D、倘使甘愿2.文中的“日”“飞蛾”“夸父”都寄托了________________。
3.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4.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5.请你展开联想,写出古诗文中与日有关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略(二)、1.D(2)目光十分明亮。
2.作者的理想3、因为前面写夸父和飞蛾都是在作铺垫,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迫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4.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5、略二、类文阅读枫叶秋日黄昏,夕阳如血。
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望着火红的枫叶被风吹着,纷纷扬扬地铺满了小路,我的心中忽然有一股激流在涌动。
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题2(含答案新人教版)自主导学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1).旸谷()(2)浸润()(3)皓月()(4)姮娥()(5)一撮灰()(6)露台()(7)瞬间()2、填空。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_______,四川成都人。
现当代著名_______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选自散文集_________。
3、无数人咏叹过太阳和月亮,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篇,请你各写出两句。
4、续写句子。
绿色推开了春天的门,雷雨推开了夏天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反馈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
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①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7月21日月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罢,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觉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
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的确,月光冷得很。
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
月的光是死的光。
第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

第8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初二下)2doc初中语文积存运用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瞬时( ) 皓月( ) 后羿( ) 一撮( )2.填空题。
(1)巴金原名__________,闻名的小讲有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年以回忆性散文随笔«__________»最闻名。
(2)在«日»中,作者要紧写__________ ,同时提到了__________;在«月»中,作者要紧写__________ 却同样提到了 __________ 。
3.请你用以下短语各写—个句子。
飞蛾扑火____________________凭栏眺望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讲讲文中〝光明〞和〝冰冷〞的专门含义。
光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冰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你从〝夸父逐日〞和〝常娥奔月〞这两个神话故事中选择一个写一段文字(许多于150字),要求用一至两种描写方法。
阅读明白得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颂扬的。
在最后的一瞬时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呖谷。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已的生命。
生命是可爱的。
但冰冷的、孤寂的生,却不知轰轰烈烈的死。
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冰冷世界吗?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
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 第八课《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同步训练第八课《短文两篇》一、基础训练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姮娥___________ 皓月___________ 一撮灰___________凭栏___________ 的确___________ 高悬___________2.解释下列词语。
A.飞蛾扑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姮娥奔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夸父逐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多侧面阐述飞蛾值得赞美的理由中不妥当的一项是()。
A.飞蛾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牺牲精神值得赞美。
B.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种追求值得赞美。
C.飞蛾繁殖快,数量多,投火自尽,减少飞蛾数量,为生态平衡作贡献值得赞美。
D.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它的追求得以实现,这一点值得赞美。
4.下列对《月》一文的分析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文中巴金笔下的月与千百年来吟月的诗词不同,巴金笔下的月是别样的。
B.本文暂时没有了前文中《日》那种对热的礼赞,而对冷有一种别样的独特的感受。
C.通过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悠闲自在的。
D.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月》中的姬娥和《日》中的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为了一个更高的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
他们的精神都是值得赞颂的,他们都是作者理想的化身。
5.下列对《日》一文的分析阐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巴金笔下的飞蛾和夸父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物和远古神话中虚无缥缈的人物了,巴金重新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
B.巴金认为人也要像他们那样,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八课《短文两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ﻭ(1)给下列句中加粗字注上拼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①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
②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
ﻭ③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hào( )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吗④但是为什么还有héngé()奔月的传说呢(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ﻭ①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仆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侵在油中,飞蛾是直得赞美的。
ﻭ错字: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 ﻭ②但寒冷的、寂莫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③园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篮空. ﻭ错字:____________ 改正:____________ ﻭ(3)给下面一段话重新排序。
ﻭ①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②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③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④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露台上,⑤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ﻭ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设问句来强调人间不能没有光和热。
ﻭB.这是全文的中心,说明要使光和热永驻人间,就必须百折不挠地追求,斗争。
ﻭC.正是由于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整个人间才不至于黑暗一团。
ﻭD.这句话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删掉。
ﻭ(5)对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遐思,产生探索月球的兴趣。
ﻭB.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她的精神是值得称颂的。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短文两篇习题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 短文两篇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 短文两篇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 短文两篇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8 短文两篇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在最后的瞬.间(shùn)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B.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cháng)。
C.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cuō)灰.D.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hào),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解析:B项“”应读“yáng”.)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A.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漠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B.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C.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D.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解析:A项中“寂漠”应为“寂寞”)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东北沦陷后中华儿女面对半壁江山,慷慨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B.“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C.“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8 短文两篇习题 (新版)新人教版

8 短文两篇01 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A.在最后的瞬.间(shùn)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
B.我怀念上古的夸父,他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cháng)。
C.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cuō)灰。
D.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hào),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解析:B项“”应读“yáng”。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A.生命是可爱的。
但寒冷的、寂漠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B.月的光是死的光,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C.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
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D.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
(解析:A项中“寂漠”应为“寂寞”)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东北沦陷后中华儿女面对半壁江山,慷慨激昂,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B.“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C.“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D.漫步曲水亭街,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解析:B项“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来往频繁,连续不断。
此处对象误用;C项“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词义色彩不当;D项“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4.下列句子中有病句的一项是(D)A.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汉字之美,更加重视汉字书写与汉字文化传承。
B.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的昆虫世界。
C.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是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中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课短文两篇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急燥随机应变藏污纳垢
B烂漫兴高采烈再接再厉
C 漱口相提并论乌烟漳气
D通缉漫不经心诚皇诚恐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A本文出现了两个神话故事的名称分别是:
,
B请你再写出两个其他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名称:
,
3请仿照下列句字形式再补充两句
爱是鲜花,能带给人芳香和美丽;爱是太阳,能给人光和热;
,;,。
二阅读
(一)《星》巴金
(1)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2)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A的心情。
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
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
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1)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
他或者坐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B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
”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2)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
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3)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
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明星。
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
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我,从不厌倦。
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4)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想到这,我的眼睛也C了。
1本文作者巴金,原名是,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小说《》、《》、《》以及散文集《》等都是他的代表作。
2填入文中 A B C 三处的最恰当的一组词应该是()
A哀诉赞叹湿润 B哀诉凄切闪亮
C欣喜凄切湿润 D欣喜赞叹闪亮
3领会下各句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回答后面的问题
A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他们”是指谁?“安慰”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
B这应该是灌溉灵魂春雨吧。
(“这”指?”灌溉灵魂春雨”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 ____
(二)我的第一本书
(1)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
永远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被世人歧视,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为贫困所苦,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聪明才智,因为连发现它、测试它、实现它的机会都没有。
(2)千上万受苦受难的知识分子当中,在无法超越外界或自身的障碍而为数不多的、摆脱了虚伪的婚姻关系的妇女当中,我的遭遇,本属平常而又平常。
我本应接受这个现实,在给我限定的社会地位上,了此一生。
(3)偏偏我生来不甘屈服,何况我自觉比那些伪善的、不容我也有常人应有的一席之地的“正人君子”光明得多,也比那些靠裙带关系混饭吃的人高明得多。
(4)我始终在为从各种力量的压抑下挣扎出来而苦斗不已。
但是,在一种强大的政治力量面前,
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
如果不是后来开放,使中国在政治形势上得到一个全面的突破和进展,无论是我,或是别的什么人,怎样拼搏也是无用的。
这给了所有的人一个机会。
那时我已年近四十,心力、体力都不允许我再做片刻的迟疑,但是除了痛苦的人生经验,我几乎是赤手空拳。
大学毕业后二十几年单调的、不让人有独立思考的、等因奉此的小公务员生活,可以把任何人的想象力磨得溜光。
唯有那怎样也不肯死去的对文学的爱好,给我一线希望。
但是爱好并不等于“能够”。
“文革”中成长的一代人,以为他们是最不幸的,白白耽误了十年青春。
然而我们这一代人,被耽误的,何止是十年?
(5)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6)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
投稿《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
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
也是一位女编辑,诗人张志民的妻子付雅雯。
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的发了头条。
引起了社会的注意,并且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7)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
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
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8)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他说:“妈,我们终于有钱了,您可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
”母亲哭了。
(9)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
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10)我自己因为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不足,母亲正是因为年迈,才从小学教师的位子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
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
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
我本应侍奉母亲安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
但是我却没有这
个能力,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11)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12)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
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不仅仅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着整个人类,我爱人类,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我将尽终生的力量为人类而写作,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
1给黑体字注音
摩挲()装帧()
2“我本以为,这一辈子再无出路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总种想法。
_____
_______ 3第(8)段中“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母亲为什么哭了?
_____
4第(10)段采用了哪种记叙方法?这些内容与“我的第一本书”有关吗?
___
________ 5第(11)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6作者第一本书的成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