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0注浆砂浆配合比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6a849ce2af1ffc4fff47ac43.png)
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m ,0);试配强度:fm ,=k*f2=*= MPa;( k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c);每方水泥用量:Qc =1000(fm,-β)/(α*fce)=1000[]/*=396 kgQ c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 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 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 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 =1520kg 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 =1100×1%= 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 每方用水量: Q w =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w/c=)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w/c=)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bc3ee6ab9d528ea80c77973.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之巴公井开创作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但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解决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觉得水灰比的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较大。
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当然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 2.0都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就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
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需要。
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而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
在网上找了好多的帖子也都反映相同的问题。
有没有谁有具体的设计过程或者具体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大致想法是假设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
大致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大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较合理,之前用过1:3.3的砂浆根本不克不及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合理?不是用于梁的压浆M30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较罕见.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降低造价和防开裂.为包管强度和流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结构部位是锚杆的,大概控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进去,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取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根本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进去,纯粹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流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就可以的吗,还说是搞工程的,不知道不要乱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者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诉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资料都纷歧样难道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就能灌进去,何来说砂浆不克不及灌进去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大家参考,根据这个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须要加,减水剂视资料工作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规范好好看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免得让大家误会必须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袋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克不及用42.5级水泥的吗,而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大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很多东西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继承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自己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结构特征,包含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88b456db90d6c85ec3ac6f3.png)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2、砂:旌德三溪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2=1.2*30.0=36.0 MPa ( k 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OOO(f m,o-®/(a fce)=1000 [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3.03,沪一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c及k值每方用水量:Q w=473kg5、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米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 473: 10.51 (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 473: 11.54(w/c=0.41 )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 0.43 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整理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pptx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pptx](https://img.taocdn.com/s3/m/a1cec743f705cc17552709de.png)
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 k 值
强度等级 施工水平 优良 一般 较差
强度标准差σ(MPa) k
M5 M7.5 M10 M15 M20 M25 M3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6.00 1.15
1.25 1.88 2.50 3.75 5.00 6.25 7.50 1.20
C M30 0.41 36.0 1154 1520 473 11.54 110 42.5 48.8/48.9
9、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 B 组(水灰比 0.43)
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
中交二航局S217 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 标工地试验室
三、 使用部位:
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 100-150mfm,0); 试配强度:fm,0 = k*f2 =1.2*30.0=36.0 MPa;( k 取 1.20 见下表 1-1)
f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 0.1 MPa; 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 0.1 MPa; k——————系数见表 1-1 2、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1.50 2.25 3.00 4.50 6.00 7.50 9.00 1.25
3、 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 0.5%)时的堆
积密度 1520kg/m3 作为计算值带入,则: 每方砂用量:Q s=1520kg
4、 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4ee1da7a856a561253d36f5c.png)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5b5162196c175f0e7cd137e0.png)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砂浆用途及说明: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采用1:1砂浆,水灰比0.45。
一、材料:1、水泥:泾阳声威牌P.O42.5R2、细集料:银花河砂场(中砂)3、水:饮用水二、设计依据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三、计算配合比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水泥密度假设为3.1g/cm3 砂子密度假设为2.590g/cm3 水密度假设为1.0 g/cm3 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 m水泥/ρ水泥+ m砂/ρ砂+ m水/ρ水=1 m水泥/3.1+ m砂/2.590+ m水/1.0=1 2.590 m水泥+3.1 m砂+2.590×3.1×0.45 m水泥=3.1×2.590 因为水泥与砂子的比例为1:1,所以m水泥=m砂9.303 m水泥=8.029 m水泥=0.863 g/cm3 最后得出:水泥重量为:863 Kg/m3 砂重量为:863 Kg/m3 水重量为:388 Kg/m3四、试拌配比:制作7d,28d两组试件,材料所需用量(70.7×70.7×70.7mm)6L水泥:863×0.006=5.18 Kg 砂子:863×0.006=5.18 Kg 水:388×0.006=2.33 Kg 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天抗压强度结果见下表:抗压强度(MPa)7d 36.8 结果证明此配合比7d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22.7%,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故试验室配合比为水泥:砂:水=863:863:388=1:1:0.45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砂浆用途及说明: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采用1:1砂浆,水灰比0.45。
一、材料:1、水泥:商山牌P.O32.5R2、细集料:银花河砂场(中砂)3、水:饮用水二、设计依据1、JGJ98-2000 J6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三、计算初步配合比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水泥密度假设为3.1g/m3 砂子密度假设为2.590g/m3 水密度假设为1.0 g/m3 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 得出:水泥重量为:863 Kg/m3 砂重量为:863 Kg/m3 水重量为:388 Kg/m3。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29a877b7551810a6f4248606.png)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U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 k*f 2 =1.2*30.0=36.0 MPa;( k 取 1.20 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 -------- 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 B )/(a *fce)=1000 [36.0-(-15.09)] /(3.03*42.5) =396 kgQ c -----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a、B ------- 砂浆的特征系数,a =3.03,B =—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4 5 6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及k值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 1520: 473: 11.00 (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贝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x 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4e26919c02768e9950e7381e.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之五兆芳芳创作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但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解决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觉得水灰比的要求是比较适合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较大.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当然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和任务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2.0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就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需要.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并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在网上找了良多多少的帖子也都反应相同的问题.有没有谁有具体的设计进程或具体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大致想法是假定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大致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大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配合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较公道,之前用过1:3.3的砂浆底子不克不及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公道?不是用于梁的压浆M30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较罕有.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下降造价和防开裂.为包管强度和流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结构部位是锚杆的,大概控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进去,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取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底子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进去,纯粹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流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就可以的吗,还说是弄工程的,不知道不要乱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知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资料都不一样难道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就能灌进去,何来说砂浆不克不及灌进去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大家参考,按照这个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须要加,减水剂视资料任务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标准好都雅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免得让大家误会必须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袋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克不及用42.5级水泥的吗,并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大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良多东西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承继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自己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结构特征,包含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本论文主要依托海南东环城际铁路客运专线,阐发沿线的花岗岩残积层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探寻类土质影响工后沉降控制较为严重的物化指标. 作者主要讨论了类土质自身的8个物化指标:矿物成分、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结构特征以及风化程度,即类土质的组成、结构和力学方面的性质.其次整理沉降监测资料,阐发上述指标与沉降控制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则反应了对沉降控制影响的大小.最后,论文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及理正岩土工程计较软件对显相关的前3个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各阶段路基的沉降值,再以现场实际的沉降监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的结果赐与检算和验证.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详细的论述了类土质的成因、组成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软硬岩自身不合物质成分的物理、水理、化学以及热学性质等的差别,导致岩石在遭受风化作用时的胀缩、热散布、含水特征等不合,岩石内部出现差别风化,从而,岩石的结构、机关、化学成分、颗粒大小等逐渐产生变更,岩石产生不合程度的风化,类土质由之形成.同时,论文在以往类土质定义的根本上,主要针对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从类土质的成因、结构、物质组成方面完善其定义:类土质是由岩体风化而成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明显区别于均质土体、岩石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包含岩体全风化物以及全风化残积物.其中,全风化物保存或部分承继了原岩的结构、机关特征;全风化残积物已丧失了原岩的结构、机关特征,但物质成分同全风化物相似. (2)影响工后沉降的因素良多,就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言,都难以计数,并且各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或多或少相互牵连.作者在阅读大量已有花岗岩全风化文献的根本上,阐发整理出类土质的8个物理、化学指标:矿物成分、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结构特征以及风化程度.之后,通过初期对上述8个指标辨别做沉降监测,基于它们各自对沉降的奉献,阐发它们对沉降控制的相关程度,依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分、风化程度、残存结构、孔隙特征、塑性指数和压缩特性. (3)变形的实质便是原有应力场或应变场的改动,路基的沉降便是在进行路基填筑进程中,由于上部荷载的作用,使路基新的应力场生成.FLAC~(3D)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摩尔—库仑资料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土质资料地应力场的生成;另外,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是工程中较为经常使用的路基沉降计较软件,因此论文选取了FLAC~(3D)数值阐发软件及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做模拟阐发.FLAC~(3D)模拟了基床开挖、换填,路堤填筑时地应力场的变更,总的趋势表示为换填压实进程,路基以均匀沉降为主,横向鸿沟由于鸿沟效应影响,其位移矢量与路基中心相比,相对较小;路堤填筑进程中,路堤下部基床则以盆型曲线沉降,沉降量随深度的递增而减小.FLAC~(3D)计较类土质路基最终沉降量为:362.4mm.理正疏忽了开挖对路基应力场的影响,通过路基类土质分层付与不合的力学参数,综合考虑路基表层换填、路堤类土质填筑、路床及以上列车、轨道等荷载以及超载预压等载荷情况,辨别计较出沉降基准期(路堤填筑完成时)沉降量、超载预压结束时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预压结束时,路基的沉降值为275mm,最终沉降量为329mm,残存沉降量为54mm,适合工后沉降控制要求.即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对类土质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影响较大.这点在后续的沉降监测中也得到验证.。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be45f5a7b4daa58da0114aeb.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水泥:砂:外加剂:水=1:2.7:0.018:0.38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但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解决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觉得水灰比的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较大。
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当然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2.0都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就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
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必要。
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而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
在网上找了好多的帖子也都反映相同的问题。
有没有谁有具体的设计过程或者具体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大致想法是假设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
大致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大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较合理,之前用过1:3.3的砂浆根本不能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合理?不是用于梁的压浆,,,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较常见(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降低造价和防开裂(为保证强度和流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结构部位是锚杆的,大概控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进去,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用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根本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进去,纯粹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流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就可以的吗,还说是搞工程的,不知道不要乱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者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诉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材料都不一样难道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就能灌进去,何来说砂浆不能灌进去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大家参考,根据这个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须要加,减水剂视材料工作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规范好好看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免得让大家误会必须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袋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能用42.5级水泥的吗,而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大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很多东西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继承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本身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结构特征,包括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f01f0687af1ffc4fff47ac16.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之阿布丰王创作水泥:砂:外加剂:水=1:2.7:0.018:0.38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但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解决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觉得水灰比的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较大。
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当然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 2.0都是可以的。
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就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
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需要。
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而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
在网上找了好多的帖子也都反映相同的问题。
有没有谁有具体的设计过程或者具体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大致想法是假设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
大致是这个意思。
不知道大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较合理,之前用过1:3.3的砂浆根本不克不及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合理?不是用于梁的压浆M30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较罕见.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降低造价和防开裂.为包管强度和流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结构部位是锚杆的,大概控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进去,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取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就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根本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进去,纯粹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流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就可以的吗,还说是搞工程的,不知道不要乱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者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诉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资料都纷歧样难道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就能灌进去,何来说砂浆不克不及灌进去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大家参考,根据这个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须要加,减水剂视资料工作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规范好好看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免得让大家误会必须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袋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克不及用42.5级水泥的吗,而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大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很多东西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继承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自己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结构特征,包含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81d522cf5727a5e9846a618c.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之青柳念文创作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但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处理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感觉水灰比的要求是比较合适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较大.从节俭的角度出发,当然同时还要知足强度和工作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 2.0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便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需要.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而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在网上找了好多的帖子也都反映相同的问题.有没有谁有详细的设计过程或者详细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大致想法是假设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大致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大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较合理,之前用过1:3.3的砂浆根本不克不及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合理?不是用于梁的压浆M30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较罕见.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降低造价和防开裂.为包管强度和活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布局部位是锚杆的,大概节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出来,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取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便可以了.大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根本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出来,纯粹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活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便可以的吗,还说是搞工程的,不知道不要胡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者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诉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资料都纷歧样莫非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知足施工要求就可以灌出来,何来讲砂浆不克不及灌出来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大家参考,根据这个设计出知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便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须要加,减水剂视资料工作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规范好好看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省得让大家误会必须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一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壳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克不及用42.5级水泥的吗,而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大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很多东西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继承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自己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布局特征,包含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本论文主要依托海南东环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分析沿线的花岗岩残积层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探寻类土质影响工后沉降节制较为严重的物化指标. 作者主要讨论了类土质自身的8个物化指标:矿物成分、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布局特征以及风化程度,即类土质的组成、布局和力学方面的性质.其次整理沉降监测资料,分析上述指标与沉降节制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大小则反映了对沉降节制影响的大小.最后,论文借助FLAC~(3D)数值摹拟软件以及理正岩土工程计算软件对显相关的前3个指标停止摹拟,预测各阶段路基的沉降值,再以现场实际的沉降监测资料,对数值摹拟的成果给予检算和验证.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详细的阐述了类土质的成因、组成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软硬岩自身分歧物质成分的物理、水理、化学以及热学性质等的差别,导致岩石在遭受风化作用时的胀缩、热分布、含水特征等分歧,岩石外部出现差别风化,从而,岩石的布局、构造、化学成分、颗粒大小等逐渐发生变更,岩石发生分歧程度的风化,类土质由之形成.同时,论文在以往类土质定义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从类土质的成因、布局、物质组成方面完善其定义:类土质是由岩体风化而成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分明区别于均质土体、岩石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包含岩体全风化物以及全风化残积物.其中,全风化物保存或部分继承了原岩的布局、构造特征;全风化残积物已丧失了原岩的布局、构造特征,但物质成分同全风化物相似. (2)影响工后沉降的因素很多,就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言,都难以计数,而且各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或多或少相互牵连.作者在阅读大量已有花岗岩全风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类土质的8个物理、化学指标:矿物成分、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布局特征以及风化程度.之后,通过初期对上述8个指标分别做沉降监测,基于它们各自对沉降的贡献,分析它们对沉降节制的相关程度,依照相关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分、风化程度、残存布局、孔隙特征、塑性指数和压缩特性. (3)变形的实质即是原有应力场或应变场的改变,路基的沉降即是在停止路基填筑过程中,由于上部荷载的作用,使路基新的应力场生成.FLAC~(3D)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摩尔—库仑资料模子可以有效摹拟土质资料地应力场的生成;别的,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是工程中较为常常使用的路基沉降计算软件,因此论文选取了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及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做摹拟分析.FLAC~(3D)摹拟了基床开挖、换填,路堤填筑时地应力场的变更,总的趋势表示为换填压实过程,路基以平均沉降为主,横向鸿沟由于鸿沟效应影响,其位移矢量与路基中心相比,相对较小;路堤填筑过程中,路堤下部基床则以盆型曲线沉降,沉降量随深度的递增而减小.FLAC~(3D)计算类土质路基最终沉降量为:362.4mm.理正忽略了开挖对路基应力场的影响,通过路基类土质分层赋予分歧的力学参数,综合思索路基表层换填、路堤类土质填筑、路床及以上列车、轨道等荷载以及超载预压等载荷情况,分别计算出沉降基准期(路堤填筑完成时)沉降量、超载预压竣事时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预压竣事时,路基的沉降值为275mm,最终沉降量为329mm,残存沉降量为54mm,符合工后沉降节制要求.即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分对类土质路基的工后沉降节制影响较大.这点在后续的沉降监测中也得到验证.。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doc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doc](https://img.taocdn.com/s3/m/32c37ca2d5bbfd0a79567362.png)
M30 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 :f m, 0 = k*f 2=*= MPa;( k 取见下表1-1)f m, 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 , 精确至MPa;f 2——————砂浆强度等级值( MPa) , 精确至 MPa;k——————系数见表 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 :Q c =1000(f m, 0 - β )/( α*fce)=1000[] /*=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 ———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β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 ),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 值强度等级强度标准差σ( MPa)k M5 M10 M15 M20 M25 M30施工水平优良一般较差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时的堆积密度 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 :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 :Q e=1100×1%=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w/c=)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和,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 =1051:1520:473:( w/c=)水泥:砂:水:减水剂 =1154:1520:473:( w/c=)8、 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 7d 、28d 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设试材料用量 kg计 水配稠编7d28d强 灰 强减 水度号水 泥砂水MpaMpa度比度mm剂MpaMpaA M301051 1520 473128B M30 1100 1520 473 120C M301154 15204731109、 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 B 组(水灰比)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 =1100:1520:473:中交二航局 S217 长绩段改建工程 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0131aca2ba0d4a7303763a31.png)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页脚内容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页脚内容2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页脚内容3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页脚内容4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页脚内容5。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6bb37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0b.png)
M30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在注浆砂浆的配合比计算中,通常需要考虑胶凝材料(水泥)、细骨料和掺合料的比例。
注浆砂浆一般用于填充和修复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孔洞,以增强结构的强度和密实性。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注浆砂浆配合比的计算。
1.确定设计强度和执行标准:根据工程要求和设计文件,确定注浆砂浆的设计强度等级,以及相应的执行标准。
常见的设计强度等级有C10、C15、C20等。
2.确定砂浆中水泥的用量:根据所选的设计强度等级,查阅相关标准或规范,确定砂浆中水泥的适量用量。
一般情况下,水泥用量的计算可按照水泥用量与砂的比例进行。
3.确定水灰比:水泥用量确定后,需要确定砂浆的水灰比。
水泥和水的配合比是研究水泥调配工艺和控制混凝土工艺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
水灰比过高会导致砂浆强度不足和易开裂,而水灰比过低则会影响砂浆的可塑性和性能。
4.确定骨料用量: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条件,确定砂浆的骨料用量。
细骨料的使用可以提高砂浆的柔韧性和流动性,使其更易于注入裂缝和孔洞。
5.确定掺合料用量:针对特殊要求的注浆砂浆,可以添加适量的掺合料来改善其性能。
常见的掺合料包括粉煤灰、矿渣粉等。
6.考虑其他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添加剂的使用、特殊条件下的调整等。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和调整。
一般建议通过试验和实际施工经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
在配合比计算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现场试配和试验,以验证和优化砂浆的性能。
M30砂浆配合比
![M30砂浆配合比](https://img.taocdn.com/s3/m/9887252b08a1284ac9504338.png)
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砂浆用途及说明: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采用1:1砂浆,水灰比0.45。
一、材料:1、水泥:泾阳声威牌42、细集料:银花河砂场(中砂)3、水:饮用水二、设计依据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三、计算配合比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cm3cm3水密度假设为1.0 g/cm3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m水泥/ρ水泥+ m砂/ρ砂+ m水/ρ水=1m水泥/3.1+ m砂/2.590+ m水/1.0=12.590 m水泥+3.1 m砂××0.45 m水泥×因为水泥与砂子的比例为1:1,所以m水泥=m砂9.303 m水泥m水泥=0.863 g/cm3最后得出:水泥重量为:863 Kg/m3砂重量为:863 Kg/m3水重量为:388 Kg/m3四、试拌配比:××70.7mm)6L水泥:863×0.006=5.18 Kg 砂子:863×0.006=5.18 Kg水:388×0.006=2.33 Kg五、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7天抗压强度结果见下表:商界高速公路DJN15标试验室二00六年八月二日M30砂浆配合比设计说明书砂浆用途及说明:此砂浆用于路基锚杆注浆,采用1:1砂浆,水灰比0.45。
一、材料:2、细集料:银花河砂场(中砂)3、水:饮用水二、设计依据1、JGJ98-2000 J65-2000《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3、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砼试验规程》三、计算初步配合比该砂浆采用体积法进行计算:g/m33水密度假设为1.0 g/m3计算过程:V水泥+V砂+V水=1得出:水泥重量为:863 Kg/m3砂重量为:863 Kg/m3水重量为:388 Kg/m3。
m3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
![m3注浆砂浆配合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f358410b4e767f5bcfce13.png)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一、设计依据: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二、使用原材料:1、水泥:宁国海螺P.O 42.5R2、砂:旌德三溪河砂(Ⅱ区中砂)3、水:饮用水4、外加剂:减水剂(江苏博特,掺量1%)三、使用部位: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四、设计步骤: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试配强度:f m,0 =k*f2=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k——————系数见表1-1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1000[36.0-(-15.09)]/(3.03*42.5)=396 kg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每方砂用量:Q s=1520kg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每方用水量: Q w=473kg6、确定初步配合比;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7、确定基准配合比;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72d453edde80d4d8d05a4f71.png)
M30水泥砂浆配合比是几多?之迟辟智美创作锚杆钻孔灌浆,用M30水泥砂浆抗浮锚杆施工中,通常要求灌注砂浆强度不低于m30,可是实验室中,最高的水泥砂浆配合比才m20,怎么解决啊??通常设计会有个要求,一般是水灰比0.38~0.50,砂灰比1.0~1.2,我觉得水灰比的要求是比力合适的,但砂灰比有些偏小,这样水泥的用量会比力年夜.从节约的角度动身,固然同时还要满足强度和工作性要求,提高砂灰比至2.0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配合比应在:0.45~0.50:1:2.0就可以,如果要严格按设计的要求那就:0.38~0.50:1:1.2.注明:不加减水剂,减水剂在此处使用完全无需要.M30砂浆配合比的问题我在施工中碰见了要求用M30的砂浆配合比,而且给出了比例为1:1:0.45不要求用减水剂,水泥现在使用的42.5水泥,用于锚杆填充用的.在网上找了好多的帖子也都反映相同的问题.有没有谁有具体的设计过程或者具体的设计思路供参考一下啊!!咨询了老试验工程师,他给出的年夜致想法是假设砂浆每立方总质量为2200kg,在用总2200除以2.45得898水泥,砂则为897,水为404.年夜致是这个意思.不知道年夜家都还有什么想法一起说出来,共同讨论一下可以参考一下,配合比一般是1:1-1:2之间比力合理,之前用过1:3.3的砂浆根本不能用,老爆管是水泥砂浆,是直径10cm的孔,灌注用的,锚杆直径是28mm.我现在有个配合比,42.5的水泥:中砂:水=606kg:1m3砂:0.3m3水,我想增加水泥,水也增加一点,不知是否合理?不是用于梁的压浆M30有水泥砂浆也有水泥净浆两种.两种都比力罕见.如桥梁预应力管道注浆就用净浆,隧道砂浆锚杆就用的砂浆注浆的.加砂主要是降低造价和防开裂.为保证强度和流动度可加减水剂我有做过,结构部位是锚杆的,年夜概控制在水泥:砂=1:2左右砂浆一般很难压进去,设计上一般是水泥:砂=1:1,水灰比为0.45,砂采纳特细砂,可加高效减水剂.我们这就是用于锚杆锚索注浆.但实际用净浆,资料做成砂浆就可以了.年夜家都知道压砂浆是骗人的,因为根本压不进.谁说的锚杆灌砂浆压不进去,纯洁的无稽之谈,你以为锚杆灌的砂浆就是普通砂浆的吗?它有流动性要求,你以为就是某某稠度就可以的吗,还说是搞工程的,不知道不要乱说!你也不要听图纸上说水泥:砂=1:1,或者说什么水灰比0.45之类的,他也只是建议,他告诉用什么砂什么水泥没有嘛,既然资料都纷歧样难道配合比会一样的吗?灌浆只要它的的稠度能满足施工要求就能灌进去,何来说砂浆不能灌进去之说!我们用了几个工地的砂浆灌浆完全没有问题,稠度16~20S仅供年夜家参考,根据这个设计出满足要求的强度的砂浆就可以了!还有就是膨胀剂必需要加,减水剂视资料工作性加与不加!还有谁说什么特细砂之类自己把规范好好看看,要求是小2.36mm的砂,免得让年夜家误会必需用特细砂一样!还有哪个谁说砂浆达不到M30,自己用脑袋好好想想,我用32.5级水泥配不出来就不能用42.5级水泥的吗,而且调整还可以调整水泥用量的撒?真不知道年夜家一天干什么去了,书上很多工具有说!类土质是花岗岩熔岩等火山岩风化而成,继承了原岩各向异性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其自己在未经搬运时具有岩体结构特征,包括硬岩的全风化、残积层,软岩的全风化、强风化及残积层.本论文主要依托海南东环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分析沿线的花岗岩残积层等的物理、化学性质,探寻类土质影响工后沉降控制较为严重的物化指标. 作者主要讨论了类土质自身的8个物化指标:矿物成份、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结构特征以及风化水平,即类土质的组成、结构和力学方面的性质.其次整理沉降监测资料,分析上述指标与沉降控制间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的年夜小则反映了对沉降控制影响的年夜小.最后,论文借助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及理正岩土工程计算软件对显相关的前3个指标进行模拟,预测各阶段路基的沉降值,再以现场实际的沉降监测资料,对数值模拟的结果给予检算和验证.论文取得的研究功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详细的论述了类土质的成因、组成以及物理、化学性质: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软硬岩自身分歧物质成份的物理、水理、化学以及热学性质等的不同,招致岩石在遭受风化作用时的胀缩、热分布、含水特征等分歧,岩石内部呈现不同风化,从而,岩石的结构、构造、化学成份、颗粒年夜小等逐渐发生变动,岩石发生分歧水平的风化,类土质由之形成.同时,论文在以往类土质界说的基础上,主要针对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从类土质的成因、结构、物质组成方面完善其界说:类土质是由岩体风化而成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明显区别于均质土体、岩石的土体物质或破碎岩体物质,包括岩体全风化物以及全风化残积物.其中,全风化物保管或部份继承了原岩的结构、构造特征;全风化残积物已丧失了原岩的结构、构造特征,但物质成份同全风化物相似. (2)影响工后沉降的因素很多,就类土质自己的物理、化学性质而言,都难以计数,而且各影响因素之间还存在或多或少相互牵连.作者在阅读年夜量已有花岗岩全风化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整理出类土质的8个物理、化学指标:矿物成份、含水量、塑性指数、颗粒级配、孔隙特征、压缩特性、结构特征以及风化水平.之后,通过早期对上述8个指标分别做沉降监测,基于它们各自对沉降的贡献,分析它们对沉降控制的相关水平,依照相关系数由年夜到小排序依次为: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份、风化水平、残余结构、孔隙特征、塑性指数和压缩特性. (3)变形的实质即是原有应力场或应变场的改变,路基的沉降即是在进行路基填筑过程中,由于上部荷载的作用,使路基新的应力场生成.FLAC~(3D)基于有限差分原理,摩尔—库仑资料模型能够有效模拟土质资料地应力场的生成;另外,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是工程中较为经常使用的路基沉降计算软件,因此论文选取了FLAC~(3D)数值分析软件及理正(软土)路基设计软件对路基的工后沉降做模拟分析.FLAC~(3D)模拟了基床开挖、换填,路堤填筑时地应力场的变动,总的趋势暗示为换填压实过程,路基以均匀沉降为主,横向鸿沟由于鸿沟效应影响,其位移矢量与路基中心相比,相对较小;路堤填筑过程中,路堤下部基床则以盆型曲线沉降,沉降量随深度的递增而减小.FLAC~(3D)计算类土质路基最终沉降量为:362.4mm.理正忽略了开挖对路基应力场的影响,通过路基类土质分层赋予分歧的力学参数,综合考虑路基表层换填、路堤类土质填筑、路床及以上列车、轨道等荷载以及超载预压等载荷情况,分别计算出沉降基准期(路堤填筑完成时)沉降量、超载预压结束时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预压结束时,路基的沉降值为275mm,最终沉降量为329mm,残余沉降量为54mm,符合工后沉降控制要求.即含水量、颗粒级配、矿物成份对类土质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影响较年夜.这点在后续的沉降监测中也获得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30膨胀砂浆配合比设计
一、设计依据:
1、《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2010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二、使用原材料:
1、水泥:千阳县海螺P.O 42.5R
2、砂:温和坪头河砂(Ⅱ区中砂)
3、水:饮用水
4、外加剂:减水剂(河北铁源,掺量1.2%)
三、使用部位:
隧道锚杆框格防护,设计稠度按100-150mm
四、设计步骤:
1、计算砂浆试配强度(f m,0);
试配强度:f m,0 =k*f2
=1.2*30.0=36.0 MPa;( k取1.20见下表1-1)
f m,0——————砂浆的试配强度(MPa),精确至0.1 MPa;
f2——————砂浆强度等级值(MPa),精确至0.1 MPa;
k
系数见表1-1
——————
2、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Q c);
每方水泥用量:Q c=1000(f m,0-β)/(α*fce)
=1000[36.0-(-15.09)]/(3.03*42.5)
=396 kg
Q c———每立方米砂浆中的水泥用量(kg)
fce———水泥的实际强度(MPa)
α、β———砂浆的特征系数,α=3.03,β=-15.09
为保证试件强度及满足锚杆砂浆的施工要求(JTG/T F60-2009),根据经验将水泥用量调整为1100kg/m3
表 1-1 砂浆强度标准差σ及k值
3、计算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Q s);
每立方米砂浆中的砂用量,按砂干燥状态(含水率小于0.5%)时的堆积密度1520kg/m3作为计算值带入,则:
每方砂用量:Q s=1520kg
4、按外加剂厂商的建议掺量计算减水剂每立方米用量(Q e);
每方减水剂用量:Q e=1100×1%=11.00kg
5、按砂浆稠度及外加剂性能选取每立方米砂浆用水量(Q w);
每方用水量: Q w=473kg
6、确定初步配合比;
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w/c=0.43)
7、确定基准配合比;
保持用水量和砂用量不变,水灰比分别采用0.45和0.41,则配合比分别为:
水泥:砂:水:减水剂=1051:1520:473:10.51(w/c=0.45)
水泥:砂:水:减水剂=1154:1520:473:11.54(w/c=0.41)
8、检验强度,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采用水灰比为0.45、0.43、0.41分别制作砂浆试件,标准养护至7d、28d进行试压,其各项指标结果如下:
9、确定试验室配合比;
根据砂浆配合比试件强度情况,我标段初步选用B组(水灰比0.43)作为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水:减水剂=1100:1520:473:11.00
中交二航局S217长绩段改建工程QS02标工地试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