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分配定律
惊人的财富二八定律,搞懂了你就离成功更近一步!
2018-12-09 17:34:39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从19世纪英国人财富分布的大量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
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这一法则被称为财富的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也适用于人际交往圈子:20%的人会共同前进,60%的人被动地被周围的人同化,剩下的20%一直在退步。
你是其中的20%,还是80%?01、20%的人用脖子以上来挣钱,80%的人用脖子以下赚钱。
02、20%的人正面思考着,80%的人负面思考着。
03、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
04、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
05、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
06、20%的人我要怎样做就会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会怎样做。
07、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
08、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
09、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
10、20%的人放眼长远,80%的人在乎眼前。
11、20%的人能把握机会,80%的人会错失机会。
12、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来做。
13、20%的人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
14、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15、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
16、20%的人受成功人的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
17、20%的人相信以后会成功,80%的人受以前失败的影响。
18、20%的人想办法改变自己,80%的人想办法改变别人。
19、20%的人爱争气,80%的人爱生气。
20、20%的人鼓励和赞美,80%的人批评和漫骂。
21、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爱放弃。
22、20%的人是富人,80%的人是穷人。
23、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
人们总是说,这个社会常常是少数人赚多数人的钱,反过来当多数人赚钱的时候,往往就是一个天坑。
财富分配定律
财富分配定律张国文摘要:本文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定律,通过类比推理,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引力规则和财富的分配法则,并用此理论简要地解释了社会的分配现象。
关键词:万有引力,聚财力,财富分配定律一、引言从广义上来说,经济活动在我们的宇宙里普遍存在。
不论是人类社会,生物世界,还是广袤的宇宙,每一种独立的物体或个体,都有各自的“偏好”或者“追求”;恒星、行星和卫星等宇宙天体对物质(质量)有吸引的趋势,植物对阳光、水分和养料等有攫取的倾向,动物对食物有捕获的欲望,人类对金钱则有占有的偏好。
如果我们剔除人类的意识作用、动物的思考本领等等,把它们当作只有运动(或活动)现象的“粒子”,把质量、阳光(水分、养料)、食物(动植物尸首)和金钱等看作是不同种类的宇宙财富,那么,宇宙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在追逐它们各自的财富。
星系间的引力鏖战,生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社会的金钱争夺等等,都是它们追逐财富活动的具体体现。
所以,人们在描述天文现象时,往往自然而然地用到了“吞噬”、“弱肉强食”等描述生物现象的词汇,如“黑洞吞噬天体”,“恒星世界也是弱肉强食”,在描述动植物的食物和养料争夺时,所用的经济学词语更是俯拾即是,如“植物面临竞争压力时其生长速度会加快”、“动物捕食通常采用最经济的方式”等等。
由于掺入了思想、意识等抽象的东西,所以社会经济现象往往显得繁杂而毫无头绪,致使经济学家的研究时常力不从心。
因此,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将人看作“粒子”进行研究,不过这些研究仅仅限于统计学方面。
既然没有意识的宇宙天体也有经济活动,我们为什么不先研究透彻它们的经济活动,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此为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呢?其实,我们的太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经济活动特征的“天体社会”。
在太阳系中,有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和宇宙漂浮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追逐财富——质量的活动。
作为地球人,我们也经常目睹它们对财富的争夺。
当一颗明亮的流星划破长空时,我们应该想到:我们的地球又从太空中拽得了一把“财富”。
三分之一定律
三分之一定律
“三分之一定律”是指在我们的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会按照“三分之一”的比例进行分配。
这个定律在许多方面都能够得到体现,无论是在自然界中还是在人类社会中。
首先,从自然界来看,三分之一定律表现在地球上的水资源分配中。
大约三分之一的水被固定在冰川和冰盖中,三分之一的水位于地下水层中,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存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之中。
这种分配方式保证了地球上的水资源得以平衡和稳定,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保障。
其次,从人类社会来看,三分之一定律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上,财富往往会被三分之一地分配给个人或家庭,这反映了财富分配的普遍规律。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工作,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息和娱乐,还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习和自我提升。
这种时间分配方式有助于我们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此外,三分之一定律也体现在人际关系中。
在朋友圈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朋友是我们的知己和亲密好友,三分之一的朋友是我们的普通朋友,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我们的社交圈子。
这种朋友圈的构成方式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同时也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总的来说,“三分之一定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它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际关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并遵循这一定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平衡工作与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过上更加健康、快乐的生活。
二八定律
1、时间管理问题 2、重点客户问题 3、财富分配问题 4、资源分配问题 5、核心产品问题 6、关键人才问题 7、核心利润问题
[编辑本段]二八定律
长尾理论是对经典商业活动中的20/80定律的颠覆。 20/80定律指的是80%的结果,往往是来自于20%的出处。比如对一个公司来讲,80%的利润常常来自于20%最畅销的产品;80%的利润来自于最忠诚的20%客户;80%的销量或利润来自于20%最成功的网络营销渠道或投资;80%的销售额来自于20%最优秀的营销人员等。 现实生活中许多20/80现象。80%的收获往往来自于20%的时间或投入,而其他80%的投入只产生了20%的收益。所以经典的商业理论都是提醒大家找到那最有效的20%的热销产品、渠道或者销售人员,在最有效的20%上投入更多努力,尽量减少浪费在80%低效的地方。 20/80定律与长尾理论相对照,营销人员的行动方向就可能产生分歧。按照长尾理论,那些需求不高、销售不高的80%产品或用户所贡献的总销售额和利润,并不一定输给那20%的处在头部的产品和用户,所以不能忽视处于长尾中的市场。而20/80定律则建议不要浪费时间在这部分长尾上。 原因就是长尾理论的前提是商品销售的渠道足够宽,并且商品生产运送成本足够低,比如在亚马逊书店上,由于网站规模足够大,已经有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不同产品,这种情况下就能显示出长尾效果。但是对很多中小企业网站来说,产品就只有几十种,或者再多至几百几千种,这都不足以产生长尾现象,起支配作用的依然是20/80定律。
二是市场法则
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产品同质化的形势下,方便是产品被选中的决定性因素。电视行业普遍认为,互动电视用机顶盒来完成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但电视与短信互动的成功,再一次重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网络领域,也是短信、游戏等方便、低价的产品超越电子商务业务。
六个让你财富增长的定律!
双10定律又叫2210定律,是一个关于家庭保险投资的比例设置。
综合理财专家的意见,双10定律指的是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 出应占家庭年收入10%为宜。
比如一个年收入10万的白领,他的寿险保障总额度可简单界定在100万元以下,在能力范围内可 买足100万元额度,能力有限就可以减半。而保费支出的恰当比重应为家庭年收入的10%,与 4321定律的财产配置结构也相互温和。
这个规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比如涂好果酱的面包掉下桌子时,有果酱的那面总是先着地;去 车站着急买票回家时,你排的那队总是最慢等,这些统统可以用墨菲定律来解释。
之所以把这条定律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它能在入门级理财过程中帮助人们为未来的投资之路做 好心理准备: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无论任何风云突变的意外变化都有可能出现。
按照这种收入分配比例模型可以合理分配财产资源,管理控制风险,让损失降到最低。
当然,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理财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生活质量指标,可在4321定律的基础上按 需调整。
3、31定律:清楚计算房贷
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
例如,家庭月收入为2万元,月供数额的上限最好为6666元,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 结构发生变化,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便有所下降,生活质量也会收到严重影响。
72定律是指理财中鼎鼎大名的的复利计算法则即不拿回利息将利息计入本金中利滚利产生更多收益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翻倍的时间就可通过72定律进行计算其所需时间等于71除以年收益率也就是本金增长1倍所需要的时间年72年回报率
六个让你财富增长的定律!
1、墨菲定律:以防万一的理财心理准备
你一定奇怪为什么要把这条无关理财规则的定律放在第一条,墨菲定律是一位美国工程师爱德 华·墨菲提出的著名定律,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 会发生。
10%定律
10%定律
10%定律是指在一个大群体中,大约有10%的人占有大部分的资源或财富。
这个定律最早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
累托在19世纪末提出,后来被称为帕累托定律。
该定律在经
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根据10%定律,一个群体中的大部分资源或财富通常会被少
数成员所掌握。
例如,在财富分配中,大约有10%的人占有90%的财富。
这种不平等现象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如收入分配、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等。
10%定律的存在引发了对社会公平和不平等的讨论。
有人认为
这不公平,而其他人则认为财富的不均是正常现象,反映了个体的不同能力和努力程度。
需要注意的是,10%定律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则,而是一种概
率分布。
在某些情况下,少数人可能掌握更多资源,而在其他情况下,分配更加均匀。
这取决于具体的群体和背景条件。
二八定律简单的总结
二八定律简单的总结二八定律是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经验法则,指出20%的投入常常会带来80%的结果。
简单来说,二八定律是一种不平衡现象的描述,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在许多领域,二八定律都能得到验证,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
二八定律最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他观察到社会上财富的分配是极不平均的。
他发现,大约有20%的人拥有80%的财富,而其他80%的人只拥有不到20%的财富。
这个现象被后来的学者们发展为二八定律,并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经济学中,二八定律可以解释为,大部分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在少数人手中。
80%的收入往往来自于20%的人口,而另外的80%人口只能分享剩余的20%的收入。
这一现象称为收入不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问题。
在管理学中,二八定律可以解释为,80%的成果是由20%的团队成员产生的。
经常会发现,在一个团队中,少数人的贡献占了整个团队成果的大部分。
这也意味着,大部分的工作和时间花费在了产生最终结果的少数人身上。
在市场营销中,二八定律可以解释为,80%的销售额是由20%的客户带来的。
这就是所谓的重要客户或高潜力客户。
一家公司如果能够重点关注这20%的客户,将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
同时,也需要留意那些可能成为高潜力客户的20%人群。
此外,二八定律还可以应用于时间管理、资源管理、人际关系等领域。
在时间管理中,二八定律指出,我们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集中精力在最重要的20%任务上,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资源管理中,二八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那些占据大部分资源的关键因素,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在人际关系中,二八定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重点关注那些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利益的人,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
总之,二八定律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经验法则,描述了许多领域中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通过了解和应用二八定律,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时间、资源和人际关系,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23两白银定律,
23两白银定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一个著名的定律——23两白银定律。
这个定律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经济学著作,它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想要变得富有,就必须学会合理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而23两白银定律就是指,一个人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要学会将一部分财富用于投资,一部分用于消费,一部分用于储蓄。
只有这样,一个人的财富才能不断增长。
23两白银定律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个人财务管理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都可以看到这个定律的影子。
对于个人来说,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基本生活开支,一部分用于提升自己和家庭的素质,一部分用于储蓄和投资,这样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而对于企业来说,要将一部分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一部分用于研发和创新,一部分用于应急和储备,这样才能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23两白银定律呢?首先,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财富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来制定合理的财务规划。
其次,我们要学会理性消费,不盲目追求奢侈品,而是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购买合适的商品。
再次,我们要学会储蓄和投资,将自己的财富投入到有价值的地方,以实现财富的增值。
23两白银定律给我们的启示是,财富并非仅仅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只有掌握了财富管理的艺术,我们才能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从而实现财富的自由。
总之,23两白银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财富管理的方法。
无论我们是
贫穷还是富裕,无论我们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学会运用这个定律,将自己的财富管理得更好。
五大科学资产配置定律
31定律:有贷款更得有保险
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 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一旦超 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结构发生变化, 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便有所下降,生活 质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为保障家庭资 产,要针对贷款作相应的保险规划,保一份 与房贷等额的保险,可有效转移面临重大变 故时的贷款压力!
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收集整理制作,未经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双十定律:家庭保险要合理配置
双十定律指的是“保险额度不要超过家 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总保费支出占 家庭年收入10%为宜”。消费者可以通过 “双十定律”的保险原则,对个人乃至整个 家庭的保险规划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订 制与评估。家庭保险“双十定律”在实际运 用中,上下浮动5%以内均为正常的区间。
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收集整理制作,未经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超有用的五大 科学资产配置定律
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收集整理制作,未经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授权请பைடு நூலகம்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4321定律:合理分配家庭财产
人们在长期的资产配置规划中总结出一个一 般化的规则,就是所谓的“4321定律”,家庭比 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40%的收入用于买房或股 票、基金等方面的投资,财富保值增值。也可适 当做资产配置类产品;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 保证基本生活;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不时之 需;10%用于保险规划,管理人生风险。
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收集整理制作,未经圈中人寿险资源网授权请勿转载转发,违者必究
墨菲定律:以防万一的准备
“墨菲定律”是一种心理学效应,意为 “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 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就如中国人喜欢说 的一句俗语“天有不测风云”一样。事情如 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 它总会发生。保险买的就是一个心安。虽然 不能杜绝风险发生,但是能够在风险发生后 用另一种形式防止家庭的二次伤害!
二八定律名词解释新传
二八定律名词解释新传
二八定律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大约有20%的成员拥有80%的财富、权力或其他资源,而另外80%的成员只拥有20%的财富、权力或其他资源。
这个定律最初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提出的。
二八定律的名词解释是指在不同的领域,无论是经济、商业、社会还是个人生活中,大多数的结果是由少数的因素或者成员所决定。
这个定律揭示了资源分配的不均和利益集中的现象。
拓展来看,二八定律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经济领域,经常出现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少数大企业或富人拥有大部分经济资源,而大多数人只能分得有限的资源。
在商业领域,二八定律表明少数的企业拥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其余的企业只能共享残余的市场份额。
在社会领域,政治和权力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其他人的影响力有限。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少数的活动或行为往往决定了我们的大部分成果和成就。
二八定律的存在可以提醒我们要意识到资源分配的不均,更加关注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并寻求减少资源的过度集中。
在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可以考虑如何缩小二八差距,提供更多平等的机会和资源,并促进更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奥纳西斯定律
奥纳西斯定律奥纳西斯定律,或被称为安迪斯定律,是一条经济学原则,强调个人的收入和财富倾向于遵循“二八法则”。
也就是说,大多数收入和财富都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而大多数人则只能分得余下的一小部分。
这个定律由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Aristotle Onassis)命名,他本人就是这个原则的活生生例子。
奥纳西斯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可见。
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贫富差距都很大,少数人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资源,而大多数人则只能依靠有限的收入维持生计。
这种不平等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各种问题的产生,例如贫困、社会冲突等。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全球富豪榜单,每年都会揭晓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这些人的财富往往相当惊人,甚至可能超过数以亿计的人口财富总和。
而大多数人则只能勉强度日,为了养家糊口而辛勤工作。
对于这些人来说,奥纳西斯定律是如此明显,几乎可以用肉眼观察出来。
然而,奥纳西斯定律的原理并不仅仅适用于经济层面,它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同样成立。
例如,在研究领域,研究结果往往呈现出类似的分布规律。
只有少数人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而多数人的成果则往往默默无闻,不为人知。
这也符合奥纳西斯定律中个人成就与财富的相似性。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奥纳西斯定律有着自己的解读。
他认为财富的集中不仅仅是因为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原因,更是与个人的素质和行为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和勤奋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成功和失败。
他提出的“黄金中庸”理论强调了适度和平衡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在合适的度量和平衡下,个人才能实现财富和幸福。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奥纳西斯定律所带来的影响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努力追求成功和富有。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功和富有并不仅仅取决于我们个人的努力。
社会和经济的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决定了我们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对于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他们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障碍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
传统金融的二八定律
在传统金融领域,二八定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规则。
这个定律指出,大约20%的人将拥有80%的财富,而剩下80%的人将只拥有20%的财富。
这个定律不仅反映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也揭示了金融体系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首先,二八定律反映了金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
传统金融机构通常会优先考虑能够提供高回报的客户,这些客户通常是有稳定收入和良好信用的高净值人群。
这种优先服务使得这些客户能够获得更多的金融资源和机会,从而进一步拉大贫富差距。
其次,二八定律也揭示了金融创新和风险承担的关系。
传统金融机构在创新方面往往更加保守,因为它们需要确保自己的风险得到控制。
然而,这种保守的态度往往会限制金融创新的步伐,使得一些新兴市场和客户群体无法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重新思考金融服务的模式和目标。
首先,金融机构应该更加注重公平和平等,努力为更广泛的客户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风险管理,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在实践中,这可能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更多地采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便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金融机构也需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通过更加科学和全面的方法来评估和管理风险。
总之,二八定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提醒我们注意金融体系中的不平等和服务不足的问题。
通过重新思考和改进金融服务模式,我们可以努力实现更加公平和平等的金融体系。
麻雀定律应用
麻雀定律应用麻雀定律,又称为帕累托原理,是一种经济学原理,描述了在许多情况下,不平等的分配现象都符合一个具体的模式。
其核心思想是20%的人拥有了80%的财富或者资源,剩下的80%人只能分享20%的财富或者资源。
这一定律是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根据当时意大利社会收入分配现象总结出来的。
尽管麻雀定律最早是在社会学领域中被提出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适用范围超越了社会学领域,也适用于商业、工程、环境等多个领域。
麻雀定律的应用有许多,下面简要介绍几个典型的领域。
商业领域是麻雀定律应用的典型之一。
在商业及市场分析中,麻雀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描述顾客的消费行为。
据统计,大多数企业的80%的收入来自于20%的顾客,这一分配现象符合麻雀定律。
基于此定律,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投入于“重要的”顾客身上,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也可以针对20%的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产品,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忠诚度和消费额。
通过这种方式,商业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科技领域也是麻雀定律的应用场景之一。
在科技领域中,麻雀定律被应用于描述产品功能的使用频率。
根据麻雀定律,80%的用户只会使用产品中的20%的功能。
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可以根据这一定律,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于那20%的核心功能上,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基本需求。
而对于那些只有少部分用户会使用的功能,则可以适量减少投入,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通过精准地分配资源,科技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满意度。
环境保护领域也可以应用麻雀定律。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麻雀定律可以指导环保部门对环境问题进行更有效的解决。
在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如果将80%的精力和资源投入于解决20%的重点区域或行业,就能更快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程度。
关注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或地区,也能更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
这种基于麻雀定律的环境保护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环保资源的浪费,提高环保行动的效率和效果。
财富守恒定律
财富守恒定律什么是财富守恒定律?财富守恒定律是一种经济学理论,旨在解释为什么财富在经济系统中呈现守恒的趋势。
该定律认为,总体而言,财富的总量是相对稳定的,尽管财富在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可能会发生变化。
根据财富守恒定律,财富不会像物质能量一样消失或凭空产生,而是通过投资、交易和经济活动在个人和企业之间进行转移。
这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他人财富的减少,而是通过经济活动的增长和财富的重新分配来实现。
财富守恒定律的适用性财富守恒定律适用于各个层面的经济系统,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
在个人层面,如果一个人的财富增长了,那么通常是通过投资或增加收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从其他人那里夺取财富。
同样,在企业层面,企业的财富增长通常是通过市场交易和投资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剥夺其他企业的财富。
在国家层面,财富的增长通常是通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剥夺其他国家的财富。
财富守恒定律也说明了财富的分配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过程。
尽管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可能会存在差距,但整体而言,财富在经济系统中的分配是相对均衡的。
这意味着贫富差距的存在是正常的,但如果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财富持续增长,那么其他人也有机会通过参与经济活动来提升自己的财富。
财富守恒定律的实践财富守恒定律的实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投资投资是实现财富增长和守恒的关键之一。
根据财富守恒定律,通过投资来获取收益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可以使个人的财富增长。
投资可以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各种资产,通过分散风险和获得回报来增加财富。
2. 经济活动参与经济活动是实现财富守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个人和企业可以获得收入和利润。
这种经济活动不仅有助于个人和企业财富的增长,也促进了整个经济系统的发展和繁荣。
3. 教育和技能提升财富守恒也与教育和技能提升密切相关。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个人可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从而实现财富的增长。
23两白银定律,
23两白银定律,摘要:一、引言二、23两白银定律的背景和定义三、23两白银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四、23两白银定律对个人和企业的启示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如何合理地管理财富,实现财富的增值,是许多人面临的难题。
在我国,有一条古老的定律,被称为“23两白银定律”,它揭示了财富管理的奥秘。
本文将详细介绍23两白银定律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23两白银定律的背景和定义23两白银定律起源于我国古代,最早见于《史记·货殖列传》。
它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财富的积累达到23两白银时,应当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这些财富,以实现财富的增值和传承。
这里的“两白银”是一个象征性的单位,代表了一定的财富积累。
三、23两白银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1.适度消费,避免过度挥霍23两白银定律告诉我们要适度消费,避免过度挥霍。
一个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应该学会合理地消费,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持财富的稳定增长。
2.投资理财,实现财富增值23两白银定律强调了投资理财的重要性。
当一个人拥有了一定的财富,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投资理财来实现财富的增值。
这不仅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投资,还包括房地产、企业投资等实物投资。
3.传承财富,荫及子孙23两白银定律还告诉我们要重视财富的传承。
一个人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福祉,合理规划财富传承,使家族财富得以延续。
四、23两白银定律对个人和企业的启示1.对个人的启示:一个人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要注重财富的积累和管理,学会适度消费和投资理财,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
2.对企业的启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财富的积累和合理分配,将财富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员工福利和回报股东等方面,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23两白银定律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对于现代人如何合理地管理财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金钱分配之二八定律
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
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20%的人成功------------------80%的人不成功20%的人用脖子以上赚钱--------80%的人脖子以下赚钱20%的人正面思考--------------80%的人负面思考20%的人买时间----------------80%的人卖时间20%的人找一个好员工----------80%的人找一份好工作20%的人支配别人--------------80%的人受人支配20%的人做事业----------------80%的人做事情20%的人重视经验--------------80%的人重视学历20%的人认为行动才有结果------80%的人认为知识就是力量20%的人我要怎么做才有钱------80%的人我要有钱我就怎么做20%的人爱投资----------------80%的人爱购物20%的人有目标----------------80%的人爱瞎想20%的人在问题中找答案--------80%的人在答案中找问题20%的人在放眼长远------------80%的人只顾眼前20%的人把握机会--------------80%的人错失机会20%的人计划未来--------------80%的人早上起来才想今天干嘛20%的人按成功经验行事--------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20%的人做简单的事情----------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情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20%的人如何能办到------------80%的人不可能办到20%的人记笔记----------------80%的人忘性好20%的人受成功的人影响--------80%的人受失败人的影响20%的人状态很好--------------80%的人态度不好20%的人相信自己会成功--------------80%的人不愿改变环境20%的人永远赞美、鼓励--------------80%的人永远漫骂、批评20%的人会坚持--------------80%的人会放弃。
瑞利金斯定律
瑞利金斯定律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瑞利金斯定律的定义
2.瑞利金斯定律的例子
3.瑞利金斯定律的应用
4.瑞利金斯定律的局限性
正文
瑞利金斯定律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中权力和财富分配的定律。
该定律认为,社会中的权力和财富会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会拥有较少的权力和财富。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如亿万富翁拥有大部分的财富,而贫困人口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举个例子,根据瑞利金斯定律,如果一个人拥有 1% 的财富,那么他拥有整个社会财富的概率是 50%。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人的财富排名位于社会财富排名的中间位置,那么他的财富将等于整个社会财富的一半。
这个定律不仅适用于财富,还适用于其他资源,如教育、医疗保健等。
瑞利金斯定律的应用十分广泛,可用于分析社会不平等、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
此外,该定律还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如财富和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然而,瑞利金斯定律也存在局限性,它不能完全解释社会中权力和财富分配的变化,也不能预测未来的社会变革。
总之,瑞利金斯定律是一个描述社会中权力和财富分配的定律。
第1页共1页。
帕累托第二定律
帕累托第二定律
帕累托第二定律是指财富、收入和其他经济指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的分布不均匀,
贫困和富裕的差距越来越大。
该定律的基本思想是:在任何一个经济体系中,不同财富和
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总是越来越大,贫富悬殊逐渐加剧。
帕累托第二定律的提出源于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Vilfredo Pareto)的研究,他发现在意大利19世纪的农业社会中,最富有的1%的人口拥有几乎所有的财富,而剩下的99%人口则分得了极少的部分。
这种分布趋势在当时的意大利经济中十分普遍,
也可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中看到。
帕累托第二定律通常针对的是经济指标的分布,如收入和财富,但也可以用来描述其
他类型的不平等,如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
帕累托第二定律认为,不平等的增加可能归结
于许多因素,例如政策、技术和产业变革等。
帕累托第二定律对经济学有着广泛的影响。
经济学家经常使用这一原则来识别和解释
社会中的经济不平等,以及对这些不平等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例如,经济学家通常认为不
平等可以提高投资和创新的动机,但也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政治动荡。
此外,帕累托第
二定律也激发了许多由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减少收入和财富之间的差距,例如税收政
策和社会福利计划。
总之,帕累托第二定律是一个描述社会中收入和财富分配的重要原则,它可以提供经
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有关收入和财富分布的重要见解,也是追求经济平等的一种理解经济
现象的方式。
理解这个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中一些重要的趋势和问题,以及
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和公平发展提供有用的参考。
戴瑞德定律
戴瑞德定律
戴瑞德定律也称为再分配定律,是指政府以各种政策或者各种手段,将最有钱的人的口袋里面的钱转移到最穷的人的口袋里面的时候,也就是说政府在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时候,真正得益的并不是最穷的人,而是这个社会当中收入中等的人。
存在戴瑞德定律的原因:
为什么政府在进行财富再分配的时候,得意的并不是最穷的人,而是收入中等的人,有三个原因。
①社会当中最穷的人没有意识,没有资源,没有能力替自己说话。
②社会当中最有钱的人,他们也不屑于替自己说话,不在乎多交那么一点钱。
②社会当中收入中等的人,他们有很大的积极性,有动机,还有能力通过选举为自己说话,为自己办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富分配定律张国文摘要:本文运用万有引力定律等物理定律,通过类比推理,提出了人类社会的引力规则和财富的分配法则,并用此理论简要地解释了社会的分配现象。
关键词:万有引力,聚财力,财富分配定律一、引言从广义上来说,经济活动在我们的宇宙里普遍存在。
不论是人类社会,生物世界,还是广袤的宇宙,每一种独立的物体或个体,都有各自的“偏好”或者“追求”;恒星、行星和卫星等宇宙天体对物质(质量)有吸引的趋势,植物对阳光、水分和养料等有攫取的倾向,动物对食物有捕获的欲望,人类对金钱则有占有的偏好。
如果我们剔除人类的意识作用、动物的思考本领等等,把它们当作只有运动(或活动)现象的“粒子”,把质量、阳光(水分、养料)、食物(动植物尸首)和金钱等看作是不同种类的宇宙财富,那么,宇宙中的每一样东西都在追逐它们各自的财富。
星系间的引力鏖战,生物界的弱肉强食,人类社会的金钱争夺等等,都是它们追逐财富活动的具体体现。
所以,人们在描述天文现象时,往往自然而然地用到了“吞噬”、“弱肉强食”等描述生物现象的词汇,如“黑洞吞噬天体”,“恒星世界也是弱肉强食”,在描述动植物的食物和养料争夺时,所用的经济学词语更是俯拾即是,如“植物面临竞争压力时其生长速度会加快”、“动物捕食通常采用最经济的方式”等等。
由于掺入了思想、意识等抽象的东西,所以社会经济现象往往显得繁杂而毫无头绪,致使经济学家的研究时常力不从心。
因此,有些学者已经开始将人看作“粒子”进行研究,不过这些研究仅仅限于统计学方面。
既然没有意识的宇宙天体也有经济活动,我们为什么不先研究透彻它们的经济活动,找出其中的规律,以此为研究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呢?其实,我们的太阳系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经济活动特征的“天体社会”。
在太阳系中,有太阳、行星、小行星、卫星、彗星和宇宙漂浮物,它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追逐财富——质量的活动。
作为地球人,我们也经常目睹它们对财富的争夺。
当一颗明亮的流星划破长空时,我们应该想到:我们的地球又从太空中拽得了一把“财富”。
要知道,我们的地球就是通过这样锲而不舍地争夺,才从一个普通的星子成长为今天这个样子的。
所以,太阳系跟我们的社会一样,也有财富分配的问题。
一般说来,如果某一宇宙漂浮物(新的质量)进入了我们的太阳系,那么太阳和各行星及其卫星就会对其施加引力,进行争夺,最终哪个天体施加的引力大,宇宙漂浮物就会成为哪个天体的囊中之物。
我们的太阳系每时每刻都有宇宙漂浮物撞进,并被太阳系各天体所俘获。
那么,在一定时间(比如一年)内,撞入太阳系的宇宙漂浮物(质量)在太阳系各个天体之间如何分配呢?这不仅取决于实力,即天体的质量或引力,而且还有一个机遇问题。
由于进入太阳系的漂浮物是随机的,它们会离某些天体近一些,而离另一些天体远一些。
自然,漂浮物被距离近的天体俘获的几率更大。
如果我们能够弄清楚一年内太阳系各天体分配质量的比例或几率,那么我们就解决了太阳系的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由此推及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将会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物理定律的经济学意义假设在某一质量为m的天体周围,有n个漂浮物,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m i…m n,它们与天体m 的距离分别为r1、r2、…r i…r n,那么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天体m所受漂浮物总的吸引力的大小就是:F=G m m1/r12+G m m2/r22+…+Gmm i/r i2+…+Gmm n/r n2或者F=Gm∑(m i/r i2)…………………………①这里,∑(m i/r i2)=m1/r12+m2/r22+…+m i/r i2+…+m n/r n2可将①式改写成F=4πGm∑(m i/4πr i2)(等式右边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4π)。
或F=ξm∑(m i/4πr i2)……………………②这里ξ=4πG,4πr i2是半径为r i的球面面积,m i/4πr i2表示单位面积所含的质量数。
因此,从静力学的角度看,m天体所受的吸引力的大小,实际上与周围环境的质量分布状况有关,单位面积质量分布越多,天体所受的吸引力就越大。
同时,天体周围的漂浮物越多,天体俘获的质量就越多。
所以,天体受漂浮物总吸引力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它在某一时刻的俘获能力。
由②式可知,天体的俘获能力实际上与天体自身的质量和其周围环境分布的总质量成正比。
另外,有研究认为,万有引力公式中的引力常数G与物质的材质有关。
[1]如果这种观点正确,那么各个天体的引力常数就有微弱的差别。
在电荷世界中,带电体对电荷的俘获也有类似的情况。
假设在电量为q的物体周围有n个异性电荷,它们所带的电量分别为q1、q2、…q i…q n,它们与电荷q之间的距离分别为r1、r2、…r i…r n,那么根据库仑定律,同样可以得到:F=q∑(q i/εi4πr i2)…………………………③其中εi是电荷q i所在介质的介电常数。
式③的含义是:电量为q的物体所受环境电荷的作用力(引力)与环境中电荷的密度成正比,与环境的介电常数成反比。
电荷对电荷的作用,是通过电场来传递的,或者说是通过电磁波这种媒介来传递的。
电荷之间传递的电磁波越多,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假如我们在两个电荷之间加入某一种介质,那么介质就会妨碍电荷之间相互交换电磁波,使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减小。
因此,介电常数实际反映的是电荷电场信息被阻隔的程度。
介电常数愈小,说明信息被阻隔的程度愈弱,电荷同周围电荷的作用力就愈强;介电常数越大,说明信息被阻隔的程度越强,电荷同周围电荷的作用力就越弱。
例如,在真空中,电场信息被阻隔的程度最小,电荷对电荷的吸引力或者斥力最强;如果在两个电荷之间加入一种介质(如塑料等),则电荷的电场信息会被阻隔一部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就相应地减弱;如果在两个电荷之间加入一介电常数为无穷大的绝缘体,则电场信息会被完全隔断,两个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就为零。
由此可见,不论是场还是电磁波,从本质上讲都是一种信息。
电场的强弱实际上就是信息量的多少的反映。
介电常数对电场信息的阻隔,如同隔音板对声音的阻隔一样。
在万有引力公式中没有相当ε的量,在库仑公式中没有相当G的量。
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公式中的ε=1,库仑公式中的G=1。
三、财富分配定律在物理学里,每一种力都有其作用的根源。
万有引力源于“质量”,电磁力则源于“电荷”。
原子内部的强力和弱力的作用源分别为“颜色”和“弱荷”。
“荷”的量越多,力的作用就越强。
“荷”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质量只能吸引质量,正电荷只能吸引负电荷,颜色只能作用颜色,弱荷只能作用弱荷。
电荷不吸引质量,质量也不吸引电荷。
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引力。
这种引力的作用源就是财富或金钱这种“荷”。
例如,在一个除了发现者外没有旁人的操场上,有一沓钞票,发现肯定会被吸引过去,并拾取它。
倘若操场上不是钞票,而是一堆垃圾,我想除了清洁工外,没有人会被吸引过去。
所以,人类社会的这种引力也具有像万有引力一样选择“荷”的特性。
人类社会的财富就是在这种引力的作用下进行分配的。
我们的社会犹如太阳系,每年新创造的财富犹如撞入的“漂浮物”,财富在各个人(或公司、集团)之间的分配犹如漂浮物在各个天体之间的分配。
如果我们定义,聚财力就是人对财富的吸引力,或者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获取财富的能力(以下我们用F 表示)。
那么通过深入研究,我们发现聚财力的大小与下述四大因素有关:(1)人的素质和对财富的占有欲望(用k表示);(2)人所拥有的财富(用c表示);(3)人所在环境的财富分布状况或贫富情况(用w表示);(4)社会环境(包括政治法律制度、社会道德)和信息等的约束(用ε表示)。
其他的诸如人的知识、技能、体质、年龄、婚姻状况和世界观等等都可归并到以上四个方面中去。
下面我们将分别对这四个变量进行讨论。
同时,在对某一个变量进行讨论时,我们都假设其他几个量是不变的或完全相同的。
[2]1、人的素质和对财富的占有欲望(k)。
人的素质是指人的智商、体质、知识技能和心理情感等因素构成的总和。
毫无疑问,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素质越高,且对财富的占有欲望越强,他的聚财力就越大;反之,一个人的素质越低,且对财富的占有欲望越小,其聚财力就越小。
对于上述这种说法,也许有人会找出一些相反的例子来加以反驳。
譬如,大学教授的综合素质无疑比读书不多的小商小贩要高,但是,教授们赚的钱却不一定比小商小贩多。
这难道说素质越高,聚财力就越大吗?对此,我们可作如下解释:第一,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聚财力与他的素质的关系时,已经设置了一个十分严格的前提条件,即我们是在人们所拥有的资本、信息、工作环境、社会家庭环境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等等一切其它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来研究人的素质对聚财力的影响的。
大学教授经商之所以有可能不如读书不多的小商贩,是由于教授所了解的有关经商的信息比小商贩要少得多,他们之间有着信息不对称的差别(这种差别对聚财力的影响将在后面讨论)。
这种“素质”因素之外的因素对聚财力的影响此时暂不讨论。
要比较素质对人的聚财力的影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己跟自己比,即同一个人在不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与在经过专门培训(提高素质)之后(聚财力或赚钱能力)相比较。
很显然,经过知识技能和有关业务培训的他,肯定比没有经过此类培训的他的聚财力(赚钱的能力)要强。
一种是不同的人之间进行比较,即张三和李四进行比较。
当然要比较张三与李四的赚钱能力(聚财力),必须让张三和李四处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即张三与李四不仅从事的行业相同,而且所获得的信息也相同,不仅买卖的对象等经商环境相同,而且家庭等社会环境也相同,总之,张三与李四除了素质不同以外,其它的一切环境条件都完全相同。
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但是,为了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将研究对象或系统的关系简单化,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自然科学的研究就常常采用这一方法。
如惯性定律和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等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来的。
在这种理想化的条件下相比较,张三与李四谁的素质高谁就会赚更多的钱,亦即谁的素质高谁的聚财力(赚钱的能力)就大。
第二,聚财力与人的欲望有较大的关系。
追逐财富的欲望是人类最古老最朴实的东西,也是人类最具现代化的意识。
古今中外,人类的活动无不都与财富有关联。
在古代,中国人年年春节都要拜“财神”,甚至在今天一些乡村还保留着这一风俗,每个人都希望在新的一年得到财神爷的荫庇。
在许多古老的神话故事里,不论是中国的,还是阿拉伯的,亦或是希腊的,都把拥有万贯家财作为幸福和快乐的象征。
就算没有发财或者不可能发财,人们心中追逐财富的欲望也永远不会泯灭。
按照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的观点,人的欲望或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1)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吃、穿、住、行等的需要;(2)安全需要,即希望生活有保障;(3)社会的需要,即感情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4)尊重感的需要,即需要有自尊心以及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践的需要,即出于对人生的看法,需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