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论坛科学设计问题
五招解决教案设计中常见问题。
教案设计是教师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针对特定课程或教学活动所要开展的教育活动内容及其安排、组织、实施和评价等教学活动的计划。
好的教案设计,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
但是真正做好教案设计,也需要从实际出发,深入发掘教育的本质,找到突破口,做到五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出高质量的教案。
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希望学生通过教育活动而达到的预期成果,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和核心内容。
在教案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首要任务。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制定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活动高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细节和焦点都不尽相同,教师需通过不断摸索、调整,让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能够更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结合实践需求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教案设计应该紧密结合实际需求,针对具体情况设计教育活动。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从实际出发,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找到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让教育活动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家庭需求,提高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教育活动中的应用能提高教育效益,让教学过程更加深入实际和生动有趣。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内容和教育目标结合起来,创造更加深入实际和生动有趣的教育活动形式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关注环保健康在教案设计中,教师不仅需要关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健康方面。
教育活动通常是连续性的、多次性的,它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教师可以选择环保材料或者教育活动中融入环保元素、健康活动等,让学生从教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身心健康的快乐和感受。
对教学设计的疑问及建议
对教学设计的疑问及建议教学设计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学设计存在一些疑问,甚至不合理之处。
因此,对于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以期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关于教学设计中的疑问,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设定。
在一些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学目标并不明确或者说过于笼统。
这种情况下,无法准确地指导教学过程以及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在教学设计中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清晰的方向和行动目标。
其次,我们需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一些教学设计中,教学内容过于割裂,没有明确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这样的设计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迷失和困惑,还会导致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退化。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结构。
另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常常发现一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僵化,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结合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教学评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些教学设计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或者评估方法不当,无法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确保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以提供有价值的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促进教学的持续改善。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我们需要积极思考和探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多样化教学方法、科学评估学生学习成果,这些都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改进的方面。
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设计,我们相信教育教学活动将更加科学、有效,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业负担的措施
探索篇•时代教育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业负担的措施胡昭礼(甘肃省靖远县第八中学,甘肃靖远)《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文明确要求全面减压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减作业,不是简单地减少作业数量和时长,更重要的要求是提高作业质量。
一、作业布置要有目的,要精心设计教师不能随意粗放地布置作业,应精心设计作业,懂得每项作业训练的目的。
布置作业要有依据,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情等因素来设计作业,教师只有熟悉了课程标准,领会了专家编写教材的意图,了解了每个学生的学情,才能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优质作业。
教师要在备课上多下功夫,精选习题,避免机械重复低效的作业,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减负不减质量的效果。
无论怎样,学校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所以作业布置应以生为本,不能功利化,要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
二、作业布置要合学情,可分层作业作业难易程度要适度,作业太难,会打击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对学困生危害更大,过于简单,没有训练梯度,也无实际效果。
教师最好结合学生实际学情,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分层布置作业,让训练具有科学性,取得实效,通过不同的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化地提高综合素养。
分层布置作业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布置作业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为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三、作业时间要控总量,应相互统筹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单纯地只考虑本学科的作业,应该和班级科任教师互相沟通,严格控制作业的总量。
可以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一方面可以监督教师是否随意布置作业,一方面加强教师间的信息沟通,便于合理布置作业。
班主任和课代表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做好统筹安排。
做好完成作业的时段和所需时间的统筹;结合学科特点,做好作业不同形式的统筹;做好作业难易程度的统筹。
四、作业形式要有活性,应各具情态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不应仅仅局限于书面作业,应让作业形式活起来,各具情态,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试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策略
试述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的策略在科学教育中,教师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深入了解科学的核心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联。
以下是一些教师可以采用的有效提问策略。
1.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用开放性问题开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解释、推理和实验来构建他们的理解。
例如:“你认为为什么会下雨?”或“你觉得是什么力量使得物体沉下去或浮起来?”2.封闭性问题:封闭性问题需要学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样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这种问题通常是“是或不是”或“对或错”的形式。
例如:“在地球上,日出是东边还是西边?”或“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3.引导性问题:引导性问题可用于指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究。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来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解决问题。
例如:“你认为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测量温度?”或“你觉得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4.比较性问题:通过提出比较性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进行思考和分析。
例如:“从构造的角度来看,植物和动物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或“在光学中,平面镜和凹透镜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5.扩展性问题:扩展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下,并深化他们的理解。
这些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和原理进行推理、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你认为如果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或变慢,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你觉得如何利用地球自转来解释日月潮汐现象?”6.层次性问题:层次性问题鼓励学生考虑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和细节,并逐渐深入思考。
通过提出层次性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的整体和细节之间的联系。
例如:“在科研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制定实验步骤和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可以使得我们的实验结果更加可靠吗?”7.想象性问题:想象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帮助他们将具体的概念和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高中物理组教师论坛发言稿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参加我们高中物理组的教师论坛。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我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认为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过程。
在此,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几点心得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科是一门充满魅力和挑战的学科。
要想让学生爱上物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时,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汽车刹车、飞机飞行等。
2. 介绍物理学史和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通过讲述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让学生明白科学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于生活、源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3.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以下几种能力:1. 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本质,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应用知识的能力。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科的价值。
三、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课堂互动:1. 采用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在讲解新知识时,适时提问,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2.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分享自己的观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开展课堂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通过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沈雪春:议题式教学的课堂架构和设计论坛
辩论性
描述与分类(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 解释与论证(不工作,政府也要管生活) 预测与选择(要高薪还是要保障) 整合类:(“堵疏”措施的评析与建议)
二议:什么是议题式教学?
子议题1:下列哪些是议题式教学?
做法 教师选一个议题讲给学生听 有5分钟讨论的课堂教学 学生小组关于河川整治的商议调查研究汇报 师生在“模联”活动中集体形成立场文件 教师关于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师生为解决“动物实验的动物权”问题的教学
议题式教学 ↓
素养为中心
议题中心式教学 ↓
议题为中心
子议题3:议题式、主题式、项目式之间有何关系?
主题式 非主题式
↓
↓
(一个中心) (多个焦点)
↑
↑
一个议题 多个议题
主题式
非主题式
课题式 (项目式) 议题式
话题式
三议:议题式教学对知识教学起多大作用?
1 学生学业发展的需要
议学内容指向 ↓
学习效率 学科核心素养
性 其三,港珠澳大桥中的大国工匠精神为“新征程”
的学习提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的
生动写照。
2 亲和性一(上课地点在福建三明)
框题:回看走过的路 比较别人的路 远眺前行的路
议题:如何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亲 子议题1:如何看待世界各地历史发展的不同轨迹? 和 情境:英法合并方案 性 子议题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
辩题1:资本主义社会是最好的时代VS最坏的时代 辩题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科技革命引起的VS固有矛盾引起的 辩题3:推翻资本主义的是资产阶级VS无产阶级
(三) 情境设计原则
1.典型性 2.亲和性 3.主题性
1 典型性
科学论证及教学建议
•教学论坛•科学论鉦及教学建议蔡千斌(温岭市新河中学浙江台州317502)摘要:科学论证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在厘清科学论证概念、要素、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物理概 念、规律、问题解决教学及教学评价上的科学论证教学流程,并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案例,为科学论证教学的实施提出了 合理建议.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论证;教学建议文章编号:1〇〇8 -4134(2020)13 -0002中图分类号:G 633. 7文献标识码:B科学论证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物理教学要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就必 须开展科学论证教学.我们只有先认识科学论证,然 后才能践行科学论证教学.也就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1)什么是科学论证?(2)它有什么价值?(3)高 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科学论证教学?本文就上述 问题展开阐述并提出建议.1科学论证及价值科学论证是以科学知识为中介,积极面对问题, 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解释和说明,提出自己的论 点,反思自己和别人论点的不足并提出反论点,同时 能反驳他人的质疑和批判的高级思维能力[1].可见, 科学论证需要提出论点,即有主张;需要反驳他人,即 要有令人信服的证据;需要根据资料进行解释,即要 有推理.因此科学论证包含主张、证据和推理三个核 心要素.科学论证主要有两个价值.第一,从物理学发展 角度来看,科学论证推动了人类对自然本质的认识. 例如,为了解释办衰变中的“能量失踪”事件,泡利认 为能量是守恒的并引人了中微子假说.后来利用核反 应堆直接捕捉到中微子,论证了泡利的主张是正确 的.继而,人们根据电弱统一理论推断出中微子无静 止质量.但超级神冈探测器的实验表明,中微子有静 止质量,表明原有理论存在着缺陷.那么应该用什么 理论来描述中微子?它的静止质量是多少,应当怎么 测?势必进一步引导人们对中微子本质的认识.第 二,从学生学习角度来看,科学论证促进了学生科学 思维的发展、探究能力的提升、科学概念的转变与理 解.因为通过证据搜集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证据意识,形成批判性思维;通过推理、解释与交流的过 程,可以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与交流能力;通过主张 提出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认识水平.2科学论证的教学建议既然科学论证这么有价值,我们在高中物理教学 中,就要积极创造条件,认真开展科学论证教学,努力 促进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的物理 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规律教学、 问题解决教学及物理教学评价四个维度,结合具体的 实践案例来阐述科学论证教学,并提出高中物理科学 论证教学的建议.2.1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的建议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可以按 照如图1所示的流程来进行.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 生说出自己的主张,依据物理规律作出科学推理,然 后通过质疑这位学生的主张、证据或推理,引发其他 学生提出新的主张,在推理解释的基础上作出新的判 断,形成正确的主张.其他学生质疑图1概念教学科学论证流程图案例1弹力方向的科学论证教学 问题:杆/IB —端搁在地上,另一端靠在水平台 上,处于静止状态,如图2(a )所示.请判断杆4/?所受 弹力的方向.学生1的主张:杆上两处均受到竖直向上的 弹力作用•基金项目:浙江省师干训中心2019年度科研项目专項课题“基于大观念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ZX 2019034). 作者简介:蔡千斌(1976 -),男,浙江温岭人,硕士,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图2判断AB杆所受弹力的方向教师要求学生1说出判断的证据和推理的过程.学生1的证据: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 向被支持的物体.学生1的推理:与杆接触的面均为水平面,因此杆上两处所受弹力的方向均垂直于水平面向上.其他学生质疑:可是与杆接触的S处是一个点不 是一个水平面.学生2的主张:杆上/I处所受弹力的方向竖直向 上,B处所受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杆斜向左上方.学生2与学生1的证据相同.学生2的推理:杆发生的是微小形变,可以假想4 处的杆非常软,4处可看成是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 方向垂直于平面指向被支持的物体,因此竖直向上;假想B处的杆比较坚硬而处的平台非常软,因此平 台上B处的接触点被压成了一个斜面,还是可以看成 平面与平面接触,弹力的方向仍然垂直于平面指向被 支持的物体,即垂直于杆的方向斜向上,如图2(b)所示.师生对比两位学生的推理与主张,肯定学生2的科学论证过程,形成正确的主张.2.2 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的建议高中物理规律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可以按 照如图3所示的流程来进行.教师创设科学论证的情 境,产生两种对立的主张,经过质疑、探究与交流,最 后形成统一的主张,通过这样的过程来提升学生的科 学论证能力•图3规律教学科学论证流程图案例2牛顿第三定律的科学论证教学教师提供两类同一型号的演示用弹簧秤(量程 5N,每小格读数为0.2N),一类是读数准确的弹簧秤,另一类是被教师事先专门调节过测量不准确的弹簧 秤.每组两位学生动手对拉弹簧秤,弹簧秤处于静止 状态,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第一组学生:(1)主张:作用力、反作用力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2)等大的证据:第一次拉时,两弹簧秤 的读数均为3.0N;第二次拉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均为 3.5N;第三次拉时,两弹簧秤的读数均为4.4N;(3)推 理:由于是在量程允许范围内任意拉,读数均相等,所 以可以推知当两弹簧秤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力、反 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第二组学生:(1)主张:作用力、反作用力方向相 反,但大小不相等;(2)不等大的证据:第一次拉时,两 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2.5N、3.0N;第二次拉时,两弹 簧秤的读数分别为3. 0N、3.6N;第三次拉时,两弹簧 秤的读数分别为4. ON、4. 8N;(3)推理:由于是在量程 允许范围内任意拉,读数均不相等,所以可以推知当 两弹簧秤处于静止状态时,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大小 是不相等的.其他组的绝大多数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实验,赞 同第一组学生的主张,并对第二组学生的结果提出质疑——是否实验方法不对.第二组学生当众演示,操 作正确,但显示的两组弹簧秤读数确实不等.于是大 家陷人了深思.有学生提出:是不是第二组学生使用弹簧秤前没 有进行调零.但第二组学生展示他们的弹簧秤明显是 做好了调零工作的,又否定了这种说法.过了一段时间,有细心的学生提出:是不是弹簧秤上利用的弹簧长度不同导致劲度系数不同引起的?第二组学生展示如图4所示的弹簧秤背面,对比 同时实验的另一个弹簧秤,发现确实存在弹簧秤上利 用的弹簧长度不同的事实.调节弹簧上的金属片位(a)弹簧秤背面结构图(b)弹簧秤背面结构局部放大图图4弹簧秤背面结构置,使两个弹簧秤上利用的弹簧长度相同,重做弹簧 秤静止对拉实验,发现作用力、反作用力是等大的.至 此,大家有了一个统一的主张.上述案例中,教师提供了几个经过特意调整后不 准的弹簧秤,为科学论证教学的顺利展开创设了必要 的情境.显然,如果没有创设这样的情境,就难以开展 科学论证教学了.2. 3在高中物理问题解决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的建议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可以按照如图5所示的流程来进行.学生1根据问题提出主张, 阐述自己的证据与推理,通过与学生2的主张、证据与 推理的比较,发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偏差或矛盾,然后 在教师的指引下,重新进行推理,通过解释,发现自己 的漏洞,继而修正自己的主张,形成新的认识.知道,<?不变,S 减小,则£增大;由=£4^,心《不 变,则地增大;由地=地=得^升局.学生2的主张点电势降低.学生2认同学生1 关于£增大的推导,不同于学生1的推理是:=£:々,£增大不变,则‘增大;由A 等同于电源正极的电势,A 不变,则%降低.相同的公式,不同的角度,得到相悖的结论.其他 学生弄糊涂了,觉得两个主张都好像是对的.教师引 导:请作出两极板正对面积减小后的等效电路图.学生1作出等效电路图如图7所示,并解释:根 据前面的推导可知,电容器是不能放电的,电路中无 电流,二极管相当于断路状态,%,%的大小不能由%地=史地=<P p 来推导,应由%/> = A -%来推导,因此我的说法不对,学生2的说法才 是正确的.图5问题解决教学科学论证流程图案例3含容电路电势升降问题的科学论证教学如图6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 极管(正向通电时视为短路,反向通电时视为断路)连 接,电源负极接地.初始时电容器不带电,闭合开关, 电路稳定后,再减小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则P 点的电 势怎么变化?图6电势升降问题学生1的主张'点电势升高.学生1的证据:£• pB£ 丁图7等效电路2.4 在高中物理教学评价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的 建议高中物理教学评价中实施科学论证教学可以按照如图8所示的流程来进行.因为学生科学论证水平 的提升,不能操之过急,需一步一步来,可以根据课标 划分的科学论证水平等级,选择与之对应的问题用于 教学评价,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论证水平.=f厂P 地=一 P 地•图8教学评价科学论证流程图学生1的推理:由减小,则C 减小;由C = f,如‘不变,C 减小,(?将减小,因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处于截止状态,电容器不能放电,则假设 错误,〜将发生变化;由=名=—a La s r 〇s r 〇4irAf /按照课程标准,科学论证水平划分为5个等级. 其中,科学论证水平1为能区别观点和证据,科学论 证水平2为能使用简单和直接的证据表达自己的观 点,科学论证水平3为能恰当使用证据表达自己的观 点[2],这三者宜在新课教学阶段中实施教学评价.科 学论证水¥ 4为能恰当使用证据证明物理结论,宜在 单元总结阶段中实施教学评价.科学论证水平5为能• 4•考虑证据的可靠性,合理使用证据2,宜在模块提升 阶段中实施教学评价.案例4三个阶段的进阶式教学评价新课教学阶段的教学评价案例:在“探究加速度 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小明释放小车前的装置如 图9所示,请至少指出两个不妥之处.图9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评价说明:本题科学论证等级水平为水平3.学生 需根据实际实验情境,寻找实验不当之处,如平板没 有露出水平桌面、没有平衡摩擦力、小车释放前没有 靠近打点计时器等,组织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 点.这样的问题,完全可以在新课教学阶段中实施.案例5单元总结阶段的教学评价如图10所示,一根长为/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电场 强度为£的勻强电场中,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所带电荷量为-g f2的小球,开始时轻绳刚好被水平拉直,现静止释放小球,求小球到达〇点正下方时的 速度大小.〇阁10电场中带电小球的运动某同学的解法是这样的:由m gZ + <7£7 = f m il2 -0’得r=72(v T+ l)¥.请判断该同学的解法是否正 确,并说明理由.如不正确,请给出正确的解法.评价说明:本题科学论证等级水平为水平4,学生 需恰当使用证据——根据重力、电场力的大小关系得 出小球释放后不是做圆周运动到达〇点正下方/处,而是沿着与水平方向成30°斜向左下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〇点正下方处,证明题中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然后利用这一证据做出正确的解答.本题不宜在新课教学评价中使用,需在学生熟练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即在一个单元结束阶段,需要学生思考定理、定律不能随便套用必须进行严密分析的情况下使用.案例6模块提升阶段的教学评价在一个无风的下雨天,一个雨滴从距离地面高为lk m的高空落下,则A. 落地时间为14. 14sB.落地时间超过14. 14sC. 落地速度为141.4m/sD.先加速下落再匀速下落,落地速度小于141.4m/s评价说明:本题科学论证等级水平为水平5.学生需考虑采用自由落体运动模型求解的可靠性.然后借助自由落体运动模型做参考.先按照自由落体模型计算出落地时间与落地速度,再对照真实模型,合理使用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这种教学评价问题涉及的科学论证水平高,不宜在自由落体运动新课教学阶段中使用,也不宜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单元结束阶段中使用,更宜在牛顿运动定律结束后对“运动与力”形成整体认识的模块提升阶段中使用.3结束语通过具体科学论证教学实践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科学论证宜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渗透于高中物理的日常教学之中,科学论证教学在高中物理概念、规律、问题解决教学及物理教学评价上都可以实施;第二,无论是哪一类物理教学及物理教学评价,教师都应该创设可以开展科学论证教学的问题情境,然后才是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发现问题,搜集信息,基于证据与推理作出解释,在准确表述主张的过程中提升科学论证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我们务必牢牢抓住科学论证的三个核心要素——主张、证据与推理来开展实际的科学论证教学,而不必拘泥于固定的、僵化的科学论证教学模式.这样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才能更加灵动,也更能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推广应用起来也更加容易.参考文献:[1] 廖伯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收稿曰期=2020 - 03 - 20)• 5•。
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教案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首要的。
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教学的过程就会变得无法控制。
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之前,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分析,并确立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如何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是教案设计的关键。
如果教学内容不合理,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学的认知水平,可以分级精心选择教材;2.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与教学目标相适应;3.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时代特点,注重实用性;4.教学内容的编排必须合理,要注意难易度的渐进性;5.教学内容的演示要生动形象,注重情感因素。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方法异常单一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使学生缺乏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方法需要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例如,我们可以运用PBL、分层教学等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四、评价方式单一教案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教学的过程,还需要考虑到教学成果的评价。
如果评价方式单一,那么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可以运用问卷调查、小组讨论、观察记录、作业和考试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匮乏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如果教学资源匮乏,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需要注意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优质性。
教学资源可以是图书、互联网、实物、案例等,需要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利用它们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不具备交互性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需要进行多维度地交流和互动。
如果教学过程不具备交互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讨论题目
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讨论题目1. 提高教师职称评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如何确保教师职称评定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是否需要建立独立的评审机构,由专业人员进行评定?- 是否需要制定具体的评定标准和流程,明确各项评定指标的权重和评分标准?- 是否需要将评定结果公示,让教师和社会公众了解评定结果的依据和原因?2. 评定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如何确定适合不同学科和不同年级的教师评定标准?- 是否需要考虑学科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评定指标?- 是否需要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因素进行评定?3. 教师专业发展的考量因素- 是否需要将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作为评定的重要考量因素?- 如何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评定指标和标准?- 是否需要鼓励教师参与专业培训、学术研究等活动,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4. 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评定- 是否需要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评定的重要指标?- 如何评估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否需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教育实践等活动,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实践能力?5. 评定结果的应用和激励机制- 教师职称评定结果如何应用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 是否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使教师更积极地参与职称评定?- 是否需要为评定优秀的教师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6. 教师职称评定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教师职称评定如何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 是否需要考虑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参与和贡献作为评定的重要因素?- 是否需要建立与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和流程?7. 国际化视野与教师职称评定- 是否需要鼓励教师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如何评估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是否需要将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作为评定的重要指标?8. 教师职称评定的周期和频率- 教师职称评定的周期和频率应如何确定?- 是否需要适当延长评定周期,以给予教师更充分的发展和准备时间?- 是否需要定期开展职称评定,以保证评定的及时性和准确性?9. 教师职称评定的监督和评估- 是否需要建立教师职称评定的监督机制,确保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是否需要定期对教师职称评定进行评估,以不断改进评定标准和流程?- 是否需要建立教师职称评定的申诉机制,为教师提供公正的申诉渠道?以上是关于2024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的讨论题目,旨在提高评定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定标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应用评定结果的激励机制,与教育教学改革相结合,以及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等方面进行探讨。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作业设计方案
一、课程背景:
本作业设计方案是针对初中生物课程中的“植物角里的科学问题”这一主题展开的。
通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发展发育的过程,探讨其中的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选择一个植物发展发育的科学问题,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什么?”、“植物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等等。
2. 搜集相关资料,包括书籍、网络资源、实地考察等,深入了解所选科学问题的背景知识。
3. 撰写一份钻研报告,包括科学问题的提出、解决思路、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
4. 可以结合实验设计,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验证所选科学问题的解答。
5. 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资料钻研,撰写一份结论,总结本次钻研的收获和体会。
三、作业要求:
1. 作业报告的格式要求规范,包括封面、目录、正文、。
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描述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阶段,科学教学活动设计是其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丰富多样性;2)教学方法较为传统,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3)缺乏个性化教学,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求;4)教学资源匮乏,无法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
1. 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设计丰富多样的科学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探索天空中的星星、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来开展多样化的科学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2. 融入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引入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课堂游戏、科学实验、户外探索等,让幼儿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老师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个性化教学和差异化教育针对个性化教学的问题,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和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
通过小组学习、个别辅导等形式,帮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实现差异化发展。
4. 拓展教学资源,支持多样化活动幼儿园应该注重拓展教学资源,支持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可以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库、邀请专业人士进行科学讲座、组织科普活动等方式,丰富幼儿的科学学习资源,为科学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个人观点在我看来,提升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质量,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学教育。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促进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及教育改进策略
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及教育改进策略小学科学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改进和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科学教育资源的开发需要采取科学化、规范化和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以下是小学科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1. 利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图像、图表、动画等视觉和声音的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导入教学、激发兴趣、辅助讲解、复习和测试等方面。
2. 利用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
学校应该提供充足的实验室设施和原材料,教师应该设计出安全、有效、具体、生动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究自然规律。
3. 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小学科学课程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方便地寻找、查找和获取科学知识和信息。
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设立科学论坛或科普网站,让学生参与到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来。
4. 利用科普读物科普读物是小学科学课程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借助科普读物,让学生通过阅读开启科学探索之门。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科普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并分享他们的探索和发现。
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改进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满足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
以下是小学科学教育改进的建议:1. 推行问题导向的教学问题导向的教学,即以问题为起点,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设计科学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积极参与和发掘。
2. 注重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小学生对科学的认识多来自于身边的事物和现象。
教师应该将科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锻炼科学思维。
3. 倡导多元化的探究方式小学生的兴趣和学科背景不同,对科学探究方式的需求也不同。
科学教研活动的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科技事业的飞速发展,科学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科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我们特举办本次科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以期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主题创新引领未来——探索科学教育的新路径三、活动目标1. 提高科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2. 探索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推动科学教育改革。
3. 促进科学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交流,提升科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内容1. 开幕式及主题报告(1)领导致辞: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阐述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2)主题报告: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就科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
2. 分组研讨(1)分组讨论:将参会教师分为若干小组,针对以下议题进行研讨:A. 如何将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B.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C.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科学教育的发展?D. 如何加强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2)小组交流:各小组汇报研讨成果,分享经验与心得。
3. 专题讲座(1)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针对科学教育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讲座。
(2)案例分享:邀请一线优秀教师分享科学教育实践中的成功案例。
4. 互动交流(1)圆桌论坛:邀请教育部门领导、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等共同探讨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现场答疑:参会教师就自己在科学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向专家请教。
5. 总结表彰(1)总结发言: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参会教师提出期望。
(2)表彰优秀:对在研讨、讲座、案例分享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
五、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为期两天。
2. 活动地点:XX市XX学校。
教师论坛音乐活动策划方案
教师论坛音乐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目标1.提升教师的音乐素养: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师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演技巧和音乐创作能力。
2.促进教师交流:通过音乐活动的进行,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传播乐理知识:通过音乐活动的组织,普及乐理知识,让更多的教师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4.提高教育教学品质:通过音乐活动的参与,让教师更好地融入音乐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品质,为学生创造更好的音乐教学环境。
二、活动内容1.入场音乐表演:活动开始前,邀请学校乐团或其他音乐机构的学生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2.演讲和讲座:邀请专业音乐教育者或音乐家进行演讲和讲座,分享他们在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心得,为教师们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3.乐器制作工作坊:设置乐器制作工作坊,让教师亲自动手制作乐器,增加他们对乐器的了解和兴趣。
4.音乐比赛:组织音乐比赛,分为器乐类和声乐类,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
5.合唱团和乐团排练:组建教师合唱团和教师乐团,进行团队合作排练和演出,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6.音乐游戏和趣味活动:设置音乐游戏和趣味活动,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教师在欢乐中学习音乐。
7.音乐展览和展示:搭建音乐展览和展示区,让教师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和创意,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8.音乐讲座和研讨会:邀请知名音乐教育专家进行讲座和研讨会,深入探讨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启发教师的教育思路。
9.音乐鉴赏和交流会:组织音乐鉴赏和交流会,让教师们分享自己喜爱的音乐作品,相互欣赏和交流,丰富教师们的音乐知识和视野。
三、活动形式1.论坛形式:按照论坛的形式进行,设置主题演讲、分组研讨、交流互动等环节,打造一个专业且活跃的音乐教育交流平台。
2.展览形式:活动现场搭建音乐展览区,展示教师们的音乐作品和创意,让教师们互相借鉴和学习。
3.比赛形式:音乐比赛设置选拔赛和决赛,选拔出优秀的教师参加决赛并进行现场评审,为教师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STEM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
STEM教育问题及解决方案STEM教育指的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M教育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和全球化的社会,满足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然而,STEM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STEM教育问题分析1.学科间割裂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往往是分开教授的,导致学生难以将这些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起来,无法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这种学科间的割裂会导致学生难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育资源匮乏许多学校在STEM教育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和教材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这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高质量的STEM教育资源,进而影响其STEM 学科的学习效果。
3.缺乏生动的教学方式传统的STEM教育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生动的实践教学。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
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对STEM学科缺乏兴趣,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4.思维能力培养不足STEM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传统的STEM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而缺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这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
二、STEM教育解决方案针对上述STEM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进STEM 教育的实施效果,提高学生的STEM学科学习兴趣和能力。
1.跨学科融合教学为了解决学科之间的割裂问题,可以采用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式。
例如,在教学中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
相似与差异科学教案设计
相似与差异科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能够分辨和归类科学中的相似和差异现象。
2.掌握科学研究中相似和差异的重要性,了解其科学意义和应用。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科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和实例,了解其科学意义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对科学现象进行分辨、归类和分析。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回顾已学过的科学知识,引出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
通过简短的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呈现(15分钟):详细介绍科学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通过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相似性表明科学现象之间存在共同的特征或规律,而差异性则反映了现象之间的不同特征和规律。
3.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科学现象进行详细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
例如,选取植物和动物的不同特征进行对比和分析,探讨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4.练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选择一种科学现象,详细探讨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并撰写讨论报告。
教师在此阶段进行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5.作业与评价方式(5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运用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分析一个科学现象,并在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和讨论。
评价方式将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科学实例来讲解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讲解:鼓励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作业或小组讨论成果,提高其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通过选择、填空等题型,检验学生对相似性和差异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分析一个具体的科学现象,并撰写分析报告。
下次上课时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和解答策略
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和解答策略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帮助教师规划和组织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然而,在教案的编写过程中,问题设计和解答策略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环节。
本文将讨论教案中的问题设计和解答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这一环节的挑战。
一、问题设计在教案中,问题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问题设计能够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参与,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问题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点突出:问题应针对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运用分类、比较、分析等方式,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2. 渐进难度:问题的设计应从易到难,逐渐增加学生的认知负担。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联系,提高问题的解答效果。
3. 多样性:问题应具有多样性,涵盖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问题。
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4. 情境化:将问题置于具体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这样能够增加问题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二、解答策略问题设计只是教案中的一部分,解答策略同样重要。
解答策略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解答策略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引导式解答:对于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引导式解答的方式。
通过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学习。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解答策略。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集思广益,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协作解答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3. 鼓励创新:解答策略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拓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扩展思考,发散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注重实践:解答策略应注重实践,让学生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实际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小学科学教师答辩题目
小学科学教师答辩题目
引言
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科学教师答辩准备提供一些可能的题目,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准备和展示自己的科学教学能力和知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答辩题目供参考。
1. 请描述一节您认为非常成功的科学课。
详细解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研究成果。
2. 请分享一些您使用过的有效的教学资源或教具,并解释它们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效果。
3. 学生在科学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您是如何通过教学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的?
4. 请描述一次真实的实验活动,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及学生在实验中学到的科学概念和技能。
5.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请
分享您的一些教学策略和活动。
6. 环境教育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是什么?请谈谈
您在教学中如何融入环境教育的内容和活动。
7. 请描述您如何评估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
您使用哪些评估方法?如何根据评估结果来指导进一步
的教学?
8. 您觉得小学科学教学的难点是什么?您是如何克
服这些难点并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的?
9. 请描述一次您参与的科学教学研讨会或培训课程。
您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经验,并如何把它们应用到您
的教学实践中?
结论
本文列举了一些小学科学教师答辩可能出现的题目,教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和回答。
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在答辩中展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创新思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开展科学讨论型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开展科学讨论型活动时的注意事项科学讨论型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开展科学讨论型活动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开展科学讨论型活动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可以是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2.选择适当的讨论课题:在选择讨论课题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讨论课题不宜过于复杂,过于抽象,需要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效果。
3.组织合理的学习活动:在组织科学讨论型活动时,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充足的资源和材料供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
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讨论进程,及时调整学习活动的步骤和方法,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4.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教师在讨论过程中的角色是引导者和促进者,需要灵活运用各种引导技巧,如提问、示范、激发、评价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辩论和交流。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发言和交流,以及查看学生的作品和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方式,并进行适时的反馈和评价。
6.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为了确保科学讨论型活动的顺利进行,教师还需要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同时还可以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围绕教材启发地教,学生钻研课本自主地学”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深化的问题,越来越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它不仅能够展示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制造促进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达成。
,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粗浅地谈一谈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科学的设计课堂问题
一、提问前——精心设计,抛砖引玉
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挖掘教材的广度、深度,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真正体现激疑的艺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设计问题的整体性。
问题要紧扣教材,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同时,组织一连串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情晰、具有内逻辑的“问题链”,做到既能体现教师教学的思路,又能打通学生学习的思路。
(二)设计问题的量力性。
提问应以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提出符合学生智能水平、难易适度的问题;同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和
教材重点、难点,力求提问设计少而精,力戒平庸、繁琐的“满堂问”。
二、提问时——把握时机,因材施问
有效的提问需要教师考虑整堂课的结构体系,找准教材的重难点、学习的疑问点、思维的兴趣点设问,即找准设疑的着眼点。
(一)切合实际,选好设问点
对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要求来进行。
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所提的问题既要能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有典型性,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
例如,在学习“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的内容时,我使用法轮功罪状图片为例把问题设置为:
1、上述现象是什么文化形式?现实中有哪些文化形式?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活我们应如何面对?
2、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二者有什么不同?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是怎样的?
4、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5、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什么?
6、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什么仍旧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呢?
这样的设置既有层次性,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作答,同时又囊括了本框内容的重难点知识。
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能够很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二)把握时机,注意火候点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提问最好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挑战性,将学生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不达”的愤悱境界,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个兴奋中心,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来积极探究。
例如,在“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的教学中,我先提出问题:“如何看待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如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选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如何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然后层层诱导启发学生明确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消极性,自觉践行青年学生的使命和职责,积极参与加强文化建设的各项有益的健康的文化活动,促进全面发展。
(三)注重“双基”,发掘交融点
教师的提问必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不能仅仅提出一系列纯粹记忆型的问题而流于形式。
问题需要环环相扣,切中要害,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把握。
例如,在学习“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时,我依据学生的思维
梯度和层次,设置
1.落后文化
(1)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2)表现形式: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
(3)措施: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4)原因:
(分析存在原因,为下面分析为什么社会主义国家仍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做铺垫)之所以存在这些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二是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反映到人们精神生活中来,诱发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同理,关于“腐朽文化”的问题,我也按照这一模式提出四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总结。
问题解决,脉络清晰,逻辑严密,既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形式的理解,又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新旧衔接,寻找迁移点
在讲授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准确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完成知识迁移。
例如,在讲述“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时,
◇课堂探究:你能否就如何抵制“法轮功”邪教,提出自己的建议?
◇探究提示:要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
(过渡)第一单元学习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我们知道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是对一定经济、政治的反映。
那么为什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还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呢?
我设计几个问题,调动起相关的已学知识:
你能否结合“网络文化”的事例,根据上述观点,对当前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辨析?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够将已有对文化的感性认识、文化的性质的等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从而促进对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五)联系现实,创设结合点
政治课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一些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往往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所以提问要经常与这些问题联系起来。
这样既能使课堂充满时代性,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例如,在学习“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时,我向学生展示“陈果自杀”的图片,从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1.你认为造成惨重后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造成这样的结局,根本原因是什么?
3.我们该怎样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
(六)师生互动,捕捉交流点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给学生表达思想的自由。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主动性,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异同
两者共同点:二者都是颓废的文化形式,都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背离。
二者的区别:落后文化常常经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认识的问题;而对腐朽文化则侧重的社会功能,即它的祸国殃民的社会危害性。
对于落后文化,人们可以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和移风易俗,来加以改造和剔除;而对于腐朽文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从国家角度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青年学生要怎样做呢?
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作用、前景,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例如,在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我采用“学案导学”的模式,让学生根据学案,先自主学习。
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
如:中华文化是“衰落”还是“腾飞”?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华文化落伍了吗?经济发展,文化一定进步吗?中华文化现在还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在哪里?面对这些疑问,我没有面面俱到地讲解,而应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来,一同完成教学任务。
角色转变了,课堂天地变宽了。
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掌握得反而多了。
三、提问后——巧妙留白,积极评价
(一)教师清晰、简明地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有几秒钟的思考时间,然后再要求学生回答。
这短短的几秒钟,延长了学生思
考的时间,保证了学生能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作答。
(二)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
包括:检查学生的答案,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对所答内容加以评论;追问其中某一要点或引导学生回答有关的另一问题;更正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引导其他学生参与对答案的订正和扩展。
总之,科学设计课堂问题,从角度、难度、跨度、梯度、密度等方面启迪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渐由己知导向未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飞跃。
设计问题应该角度新颖,讲求趣味性政治课教学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问题引入教学。
这样常教常新,就会给学生以趣味感。
同时,引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通过看报纸、上网、看电视等形式,关心时事新闻。
对这些新闻轶事,要善于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这样,变中求活,活中有趣,趣而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