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
略论南方荆楚文化与北方中原文化的人文特征
中华 文 化是 多 民族 文 化 的多 元 复 合 , 构成 “ 多 元 中心多 在北 方 , 在 长期 的南 北 文化 相 互 影 响 、 渗 透 融
一
体” 的结 构 , 黄河 流域 和长 江 流 域 同为 中华 民族 的 合 之 中 , 北 方 文 化 占有 总 体 优 势 。但 是 , 中 国 地 域 广
化等 ) 和长江流域 的荆楚 文化 ( 荆楚文化、 巴蜀文化、 化 特征 始终 以 隐性 传 承 的 方 式 存 在 。 中 国 人 文 景 观 吴越文 化 ) 。不 同地 域 的不 同人 群 因不 同 的 自然 条 件 具有 很 强 的历 史继 承 性 和地 域差 异 性 , 是 中 国历 史 文 和生存 环 境 , 逐 渐形 成 了建 立 在 粟麦 农 业 基 础上 的北 化 的重要 特点 。要 了解 荆 楚 文化 , 可 以从 比较 的角 度 方儒家文化—— 中原文化 , 以及建立在水稻农业基础 透 视 。本 文就 把南 方 的荆 楚 文 化 和 北 方 的 中 原 文 化 上的南方巫鬼文化——荆楚文化 , 两者特点迥异。梁 做一 个 对 比 , 以期 能对两 者有更 深刻 的认 识 。 启超 把我 国北 南两 种文 化风 格 归 结 为 : “ 北 俊南 靡 , 北 肃南舒 , 北强 南 秀 , 北塞南华 。 ” 与 北 方 中原 文 化 的 历 史 渊 源
的历 史继 承性 。 中原 文 化 标 榜 儒 学 , 儒在 钟鼎 , 注 重 历 史 实际 的。这 两 大 流 域 在 先 秦 时期 分别 诞 生 了荆 历 经 两 千余 年 , 其 影 响 仍 然 处 处 人与社 会 的 协 调 , 滋 生 伦 理 规 范 和 内 省模 式 ; 荆 楚 文 楚 文化 和 中原 文 化 , 古今沿 革, 有时代性; 山川浑厚, 有 民 族 化 以道学 著称 , 道 在 山林 , 注 重人 与 自然 的 和谐 , 崇 尚 可 见 。 “ 性 ” j 。时 至 现 今 文 坛 , 有 “ 海 派 ” 、 “ 京 派 ” 、 “ 山 药 自然 、 沈耽 幻想 。北 有 孔子 儒 学 及其 所 编 朴 实无 华 的
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互动角度分析汉赋
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互动角度分析汉赋作者:王昕宇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06期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赋与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之间的沿革深切地反映出南北方地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本文从汉赋源头讲起,进一步比较汉赋与楚文化形成的地理区位,再讨论二者内容形式方面的联系。
关键词:汉赋;楚辞;屈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01汉代,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与南方源远流长,富于活力和浪漫气息的楚文化发生碰撞和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推动文学产生了新的景观,汉赋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对汉赋溯源,认为汉赋源于楚辞者甚多。
其理论来源于班固《离骚序》曰:“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王逸、刘熙载等皆主此说。
汉赋在吸收楚辞精华的同时也博采众长,将多种元素融为一体。
熔炼成汉代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学形式。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最终成为南方文化的代表。
秦汉时期,都城咸阳,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汉代以来中原地区文人优势地位的形成,与中原深厚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西汉时,长安虽为首都,是政治中心,但文化中心却分散在地方的诸侯国,各路诸侯富甲一方。
他们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
其宾客着力于文学创作,因此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梁孝王组织的梁园作家群体。
梁孝王筑有梁园(今河南商丘),其名望既高,又有意招揽士人,羊胜、公孙诡、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人皆归门下。
其中,羊胜、公孙诡和邹阳来自齐地,枚乘来自淮阴,严忌来自吴地,司马相如来自蜀地,他们超脱地理位置的局限纷纷投奔梁孝王门下,体现出当时土人流动频繁,且向中原地区流转的趋势。
这就表现出西汉时中原地区的文化吸引力。
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互动角度分析汉赋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从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交流互动角度分析汉赋王昕宇 南通大学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汉赋与以《楚辞》为代表的楚文化之间的沿革深切地反映出南北方地域文化之间的交互关系。
本文从汉赋源头讲起,进一步比较汉赋与楚文化形成的地理区位,再讨论二者内容形式方面的联系。
关键词:汉赋;楚辞;屈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6-111-01汉代,位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明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与南方源远流长,富于活力和浪漫气息的楚文化发生碰撞和结合,产生了巨大的能量,推动文学产生了新的景观,汉赋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对汉赋溯源,认为汉赋源于楚辞者甚多。
其理论来源于班固《离骚序》曰:“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
”王逸、刘熙载等皆主此说。
汉赋在吸收楚辞精华的同时也博采众长,将多种元素融为一体。
熔炼成汉代最具有代表性、最能彰显时代精神的文学形式。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时期南方楚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
楚国先民最初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南迁后给楚地带来了先进的华夏文明因素,最终成为南方文化的代表。
秦汉时期,都城咸阳,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直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汉代以来中原地区文人优势地位的形成,与中原深厚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
西汉时,长安虽为首都,是政治中心,但文化中心却分散在地方的诸侯国,各路诸侯富甲一方。
他们聚揽宾客,大兴养士之风。
其宾客着力于文学创作,因此形成了多个以诸侯王为中心的文学群体,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梁孝王组织的梁园作家群体。
梁孝王筑有梁园(今河南商丘),其名望既高,又有意招揽士人,羊胜、公孙诡、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人皆归门下。
其中,羊胜、公孙诡和邹阳来自齐地,枚乘来自淮阴,严忌来自吴地,司马相如来自蜀地,他们超脱地理位置的局限纷纷投奔梁孝王门下,体现出当时土人流动频繁,且向中原地区流转的趋势。
这就表现出西汉时中原地区的文化吸引力。
楚文化
2.楚文化分为哪几个发展阶段
楚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按楚文化不同时期的特点,可把楚文化划分为滥觞期、勃兴期、鼎盛期和转变期4个阶段。
楚人建国丹阳至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是楚文化的滥觞期。在这一时期,楚国完成了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在兼采华夏文化和蛮夷文化之长的基础上,开始创造自己的特色文化。总的来说,此时的楚文化与华夏文化尚没有明显而重大的区别,尤其是陶器、青铜器等物质文化方面,但楚文化又毕竟显示出了一些自己的特性。崇火崇凤好巫、开拓进取、不拘礼法、爱标新立异等特点为后来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熊绎受封
楚文化
熊绎受封是楚立国之始,他五传至熊渠之间的事实史载不详,也无明确的考古资料面世。看来,楚即使立国,也未必真正进入了严格意义上的文明时代。但到熊渠时,楚有了第一次扩张,它应是楚经济、军事实力有较大增长的反映,青铜兵器应该得到了比较普遍的应用。湖北当阳赵家湖西周晚期楚墓[49]中出有少量铜器,并有极少量的传世铜器遗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楚青铜冶铸业的兴起。这一时期已有少量疑为楚城邑的遗址发现。而且楚的社会形态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完成了由部落联盟集团的氏族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过渡。
1.什么是楚文化?楚文化的性质和渊源
楚文化为东周时期中国南方的一支高度发达且风格独特的区域文化。
楚族源于中原,与中原华夏集团有着密切的关系。楚文明的主源应是中原文明。从地理位置而言,楚的先民长期与华夏先民居住、交往,楚先民吸收了华夏先民所创造的先进文化因素,并以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姬周文明为基础缓慢向前发展。从统属而言,楚于西周初年被周成王所封,自然而然接受的是姬周文明的统治。而且实物资料也表明,西周时期,楚文明的个性特征尚不明确,它还保留着相当大的中原文明特点,到春秋以后才逐渐形成既别于中原姬周文明又别于其它区域性文明的有自身特点的成熟的独特文化。 楚文明的初步兴起与其它文明一样,也应具备相应的文明诸要素,我们可以此来考察楚文明兴起的大致时间。 楚自鬻熊至熊绎受封的阶段,文献均记其“居丹阳”,而非“都丹阳”,加上又无相应的考古学资料相印证,当时丹阳只是一个地名,而非都城,也无城邑的建制,大型礼仪建筑也尚未发现。就是怀疑为楚国制作或断为楚国所有的青铜器,不仅未见于考古发掘,即使是传世品中也一无所见,文字就更不用说了。此时,楚“辟在荆山,筚路蓝缕”,可见生产力之低下,其生产关系也只能是以较单纯的血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楚的社会形态自然也比较原始。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
“昔三代之居(君),皆在河洛间”。
[1](卷28《封禅书》)三代时期的中原文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核心,而且通过种种途径向外发展和辐射,与周边文化进行着广泛的交流和渗透。
因地缘之便利,发祥于江汉地区的楚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吸收较其他文化更为直接、广泛和深远。
因此,有学者认为,“楚文化的干流是华夏文化”,[2](P26)“从楚文化的起源、发生、发展、衰退,直至它作为一个整体的消失,始终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3](P239)遗憾的是,他们均未作深入展开。
本文不揣浅陋,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器物、制度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就中原文化作为一种宗周文化,对楚文化具有鲜明的主源性影响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论述,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在青铜时代,铜器的制作最能反映物质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特征。
有鉴于此,本文在器物层面的论述就以青铜器为切入点。
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之际楚国的青铜器,代表了先秦时期青铜冶炼铸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但值得注意的是,楚国的青铜器铸造从一开始便师法中原,后来即便是兼采扬越、内求诸己而独创一格之后,其青铜器的铸造仍带有鲜明而浓厚的中原文化遗风。
大约在夏代晚期,河洛地区就开始了青铜的冶铸。
考古资料表明,历经商代和西周,下至春秋早期,楚人的青铜冶铸极力效仿中原,其青铜器从形制到纹饰,都一如中原,乏善可陈,而且整个的铜器的组合,实际上也是中原形制的承袭。
如湖北枝江百里洲发现的铜器,其器物组合、器形和花纹特征,都与河南郏县出土的春秋早期铜器基本相似,器物组合都是鼎、簠、壶、盘和匜,花纹都有许多蟠虺纹和鳞纹。
自春秋中晚期起,楚人的青铜铸造,虽刻意博采众长,标新立异,以求表现自己的风格和气派,但长久以来一直承袭中原的文化心理仍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巨大的影响。
这突出地表现为,在典型的楚墓和器物中,仍然保留着诸多中原文化的因素。
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是一座春秋时期的典型楚墓,几乎囊括了春秋中晚期楚国流行的各种青铜器品种和样式,代表了春秋时期楚国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
楚文化
楚文化楚文化是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侯州楚国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国的祖先最初居住在黄河流域(河南省新郑)的中原。
迁往南方后,他们将先进的中华文明带入楚国,并在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冀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了楚文化。
从文化性质的角度来看,楚文化在中原地区保留了更多的冀州文明特征,同时也吸收了少量的野蛮人特征。
时间越晚,其自身风格就越发出现,沿着整个楚文明的模仿之初,不断变异,并最终在未造的发展道路上前进。
楚文化继承了商周文化的许多特征,其辉煌的文化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作为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艺术作品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楚的艺术设计乃至整个楚文化的成熟,都是在当时独特的历史环境中产生的,其根源的追寻必须与先秦时期的历史文明有关。
楚族与中原华夏氏族有着密切的关系。
楚族的祖先来自中原,他们是中国民族的一个分支,向南迁徙。
他们将中华文明的先进元素带入楚国,并在中原商周文明,特别是冀周文明的基础上慢慢发展了楚文化。
就体裁而言,楚在西周初年由周成王命名,自然接受了纪周文明的统治。
此外,物理数据还表明,西周时期楚族文明的人格特征尚不明确,仍保留了中原文明的相当大的特征。
春秋战国以后,它逐渐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冀州文明和其他区域文明的文明。
具有自己特色的成熟独特的文化。
与其他文明一样,楚族文明的最初兴起也应具有相应的文明元素。
在这里,我们可以研究楚族文明崛起的大致时间。
从楚雄熊到熊毅时期,文献记载是“菊丹阳”(今河南省锡川县)而不是“杜丹阳”,也没有相应的考古资料来证实丹阳只是尚未发现地名,而不是首都或城市组织,以及大型礼仪建筑。
人们怀疑,不仅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楚国制作或归因于楚的青铜器,而且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中也看不到任何东西,更不用说文字了。
这时,朱刚“在景山开了,路上有蓝色的小捆”。
可以看出,生产率低下,其生产关系只能在相对简单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
浅析楚辞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浅析楚辞与中原⽂化的关系[摘要]中原⽂化绚烂多姿,“楚辞”是其中的⼀朵奇葩。
可以说楚辞是深受中原⽂化的影响的,并结合楚地特有⽂化形成⾃⾝独特风格,是对中原⽂化的补充和丰富。
本⽂将从楚辞的形式层和内容层分析其与中原⽂化的关系。
[关键词]屈原楚辞中原⽂化刘勰在《⽂⼼雕龙·辨骚》⾥云:⾃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郁起,其《离骚》哉!固已轩翥诗⼈之后,奋飞辞家之前,岂去圣之未远,⽽楚⼈之多才乎?公元前4 世纪,继《诗经》之后《楚辞》的出现,在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上跨进了⼀个崭新的阶段。
它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史的源头。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创作的诗歌,它是《诗经》之后的⼀种新诗体。
“南⽅楚国⽂化特殊的美学⽓质,以及屈原不同寻常的政治经历和卓异的个性品质,造就了光辉灿烂的楚辞⽂学,并使屈原成为中国⽂学史上第⼀位伟⼤的诗⼈。
”【1中国⽂学史109】楚地西源东流、南下北承,接受四⽅百族⽂化洗礼和恩惠,楚辞便以博⼤的胸襟,开放的精神,兼容并蓄的态度,展现了中原四⽅、华夏蛮夷异彩纷呈的⽂化。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具有楚语和楚⾳特征的、富于楚地地⽅⾊彩和楚地民歌传统的⼀种新兴的⽂学样式,是南北⽂学融合为⼀、长期积累丰富发展的产物。
在荆楚⼤地优越的⽂化基础上,孕育了屈原这位浪漫主义的伟⼤的诗⼈,才有了“楚辞”这样光辉灿烂、千古不朽的诗篇,以千古杰作《离骚》为例。
⼀、楚辞形式层上与中原⽂化的渊源“骚体诗”产⽣除了楚民族⽂化基础外,还得利于北⽅(中原)⽂化。
《离骚》中的⽐兴等是对《诗经》的继承和发展。
“楚辞”产⽣之前,北⽅诸⼦散⽂达到了⿍盛期,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化进⾏交流。
楚辞代表《离骚》形式上独特的对称性⽂化渊源深厚,它不仅与汉民族独特的宇宙观相仿,且受先秦中原⽂学作品的影响,取法《诗经》之⿎范。
1.《离骚》形式层之对称性受中原⽂学影响。
从研究整理来看,先秦诸经典中有⼤量对偶形式的句⼦存在。
楚文化
楚文化楚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它与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楚文化诟病满满,主要就是因为它神秘而浓厚的巫祭之风。
作为楚文化的代表,楚辞更是充满了大量的鬼神和祭祀词语。
而这些都与中原的儒家文化差异巨大。
然而,随着楚国灭亡,屈原去世,楚辞并没有就此消失,反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这就说明楚文化与中原的儒家文化之间还是有共通之处的。
那么,楚文化为何会孕育出“楚辞”?楚文化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即,它是如何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本文将分六个方面对“楚文化”进行概述,论述如下:一:楚民族的祖先原本居住在中原地区,而楚文化也源于中原文化;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很多观众不仅认识了“芈”这个字,还知道了“熊”是楚国的“国姓”,就像唐朝皇室的国姓“李”,宋朝皇室的国姓“赵”,明朝皇室的国姓“朱”一样。
事实上,由此,楚民族的祖先来源于“芈”姓“熊”氏。
那么,“芈”姓从何而来?根据《史记楚世家》我们可以知道,“芈”姓源于上古时期的祝融部落,而祝融又源于颛顼高阳氏。
在《离骚》开头也说了“帝高阳之苗裔兮”。
而颛顼和祝融又是谁呢?首先,颛顼是上古“五帝之首”黄帝的孙子,也是上古五帝之一,号高阳氏,主管北方;其次,祝融是颛顼的孙子,原名重黎。
因他掌管火正之官,所以帝喾赐他“祝融氏”。
帝喾又是谁呢?黄帝的曾孙,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
而“芈”姓就源于祝融。
据最早记载祝融传说的历史文献,我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郑语》所载,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史称为“祝融八姓”。
楚人的先祖即源于“八姓”中的“芈”姓。
然而,“芈”姓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楚人的,换言之,“芈”姓族群一开始并不是生活在南方的楚地,而是生活在北方的河南,山东境内,属于中原民族。
在芈姓族群中,有一支叫“季连”的一族,因为战乱,地理变化,部族间争战等原故,从中原迁徙至南方“蛮夷”之地,后来便成为楚国贵族的先人。
《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响》范文
《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交响》篇一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以其独特魅力共同编织着华夏文明的灿烂历史。
本文将就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特质及其相互影响与交融等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深入探讨这两种文化形态的交响。
二、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特质中原文化,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渊源悠久,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已形成,并成为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主体。
中原文化的内涵特质主要表现为崇尚礼制、尊重儒家思想、强调家国情怀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领域均有深厚积淀。
三、荆楚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特质荆楚文化,源于长江流域的古代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其历史可追溯至远古时期的三苗文化,后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的演变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荆楚文化的内涵特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色彩浓厚、民间信仰多元、民间艺术独特等方面。
在诗词歌赋、民间工艺、建筑艺术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
四、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的相互影响与交融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相互影响、交融发展。
一方面,中原文化的礼制思想、儒家思想等对荆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荆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地域特色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种相互影响与交融在文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均有体现。
例如,在文学方面,荆楚文化的浪漫主义风格与中原文化的现实主义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在艺术方面,中原的工艺与荆楚的民间艺术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中华艺术的繁荣发展。
五、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依然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这两种文化形态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其次,这两种文化的交融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楚文化
楚文化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南部诸侯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是汉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的祖先居住在黄河流域(河南省新郑)的中原。
向南迁徙后,他们将先进的中国文明因素带入了楚国,并在中原的商周文明,特别是纪周文明的基础上发展了楚文化。
从文化性的角度来看,楚文化保留了中原纪周文明的特征,也吸收了少量的蛮族文化。
时间越晚,其自身的风格就会出现得越多,它遵循着整个楚文明首先模仿,然后变异,最后不创造的发展道路。
目前,湖北省和河南省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是楚初文化的中心地区。
河南东南部,江苏,浙江和安徽北部是晚楚文化的中心。
春秋中期以后,湖南和江西是楚文化的中心地区。
贵州,云南和广东的一些地区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
楚文化继承了商周文化的许多特征,其灿烂的文化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作为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艺术品在国内外独树一帜,其设计形式和风格充分体现了想象力和审美意识。
楚的艺术设计和整个楚文化的成熟是在当时独特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这不能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历史文明。
所谓“文明”,有很多含义,主要有两点:
首先,它是指文化的总和,即在某个时代或某个地区具有特定性的文化,有时它也指一种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分支多的整体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等于文化。
其次,这意味着氏族体系在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中瓦解了,并进入了社会发展阶段。
一般而言,先进文化已进入文明时期,其程度已达到广泛使用字符的程度,人文和自然科学已取得一定进展,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已发展到足以解决某些问题的程度。
为了确保复杂社会的安全和效率。
楚文化中最重要的是钟声。
灿烂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
灿烂的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南楚的文化与中原地区大不相同.北方的思想家重视政治伦理,南方的哲人关注宇宙自然.中原的文学着于现实,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南楚的文学富于幻想,闪耀着浪漫主义光辉.南北文化融合而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
楚民族兴起以后,成为这一地域文化的代表。
至迟在殷商时期,楚人已经同北方政权发生关系;至西周初,据说鬻熊曾“子事文王”,后来熊绎又被成王封于楚(《史记·楚世家》)。
这应该理解为周王朝对楚人实际控制江汉地区的承认。
至春秋时代,楚国迅速发展壮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整个中原相抗衡的力量。
楚庄王为春秋五霸之一,一度有北取中原之志。
以后楚国并吞汉水诸国,进军黄河一带,吞灭淮水各国,进而与晋争霸中原,问鼎周室。
到春秋末战国初,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已充分融合。
楚国已成为与中原国家一样的“冠带之国”,被称为“上国”了。
这种状况可以从楚文化自身和他国对楚文化的评价两个方面来证实。
必阝之战,晋随武子说楚“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晋范文子说楚钟仪“仁、信、忠、敏”;鲁臧武仲称楚有礼;孔子赞“楚昭王知大道”。
这些都是从中原文化的价值观念出发去评论楚人行为的。
战国时期,楚进而吞灭吴越,其势力西抵汉中,东临大海,在战国诸雄中,版图最大,人口最多。
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意谓秦、楚二国,最具统一全国的可能。
最后楚为秦所灭。
但楚地的反秦起义,又成为推翻秦王朝的主要力量。
汉王朝的建立,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是楚人的胜利。
秦、汉大一统,最终完成了南北文化的融汇,也由此形成了伟大的“汉族”。
楚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进行交流。
但另一方面,楚文化始终保持着自身强烈的特征,与中原文化有显著区别。
楚文化甚至有许多地方远远超过中原文化。
理解这一点,对于理解楚辞十分重要。
首先应该注意到,南方的经济条件较北方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汉书·地理志》说,楚地“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比较研究
春秋战国中原与楚文化区科技思想比较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一段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在这个时期中原与楚文化区之间的科技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和区别,本文将对这两个地区的科技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1.农业技术在农业技术方面,中原文化区与楚文化区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原文化区的农业技术主要体现在农耕、灌溉和养殖等方面。
他们采用的是“三农”经济的模式,即种植、养殖和捕捞为一体的生产经营。
而在灌溉方面,中原文化区的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如渠道、水道、水坝等,以确保农田的水源供应。
而楚文化区的农业技术则更加注重水稻的种植和养殖。
楚人将农业技术不断的日益完善,发明了水稻的移栽和播种技术、用沃土圈养鱼类、剪枝方便收获等技术,并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着自身的种植面积。
2. 兵器技术在兵器技术方面,中原文化区与楚文化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原文化区的兵器技术主要以他们的战略思想和兵器制造能力著称,如鼓舞士气的兵书、神奇妙效的机关器械等等。
而楚文化区的兵器技术则以创新思想与技术实战为主。
如金属铸造的技术和火药的制造方法等。
3. 秦汉时期对科技思想的影响随着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兴起,中原文化区的科技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秦汉时期,中原文化区不仅加强了对农业技术和兵器技术的研究,还着眼于行政、狱政及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并积极通过外交和远征扩展领土。
而楚文化区则受到了中原文化区的影响,逐渐消失于历史发展的舞台上。
总之,中原文化区与楚文化区在科技思想上存在着许多差异与相同点。
而在中原文化区与楚文化区的科技思想的相互交流和创新中,中国古代科技思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发展,也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齐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
齐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齐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两个重要分支,彼此交融、相互影响,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文化背景齐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两个重要的诸侯国,齐国位于山东半岛,楚国位于长江流域,两国相距甚远。
齐国和楚国文化的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和南方文化的交融。
二、齐楚文化的特点1、齐楚文化对道德的重视齐国崇尚儒家礼治文化,著名的“礼仪之邦”便出自齐国。
而楚国则强调民族自尊心和民族的精神力量,注重人民的情感和人性因素。
2、齐楚文化对文学的追求齐楚文化极力发扬文学艺术,齐国的文学不遭尊重,诸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颜、曾等人都曾在齐国献艺。
楚国的文学也颇具特色,其风格质朴,歌代替了韵文,象征性的字眼勾勒出了楚国特有的文化风貌。
3、齐楚文化对技术的关注齐楚文化强调工艺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以土木、铁器、陶瓷、竹制品著称。
而楚国则以农业为主,著力开发水利,研究种植和建造技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技术创新带动着当时中华民族的进步。
三、交融的文化艺术1、音乐艺术的交融齐楚文化的音乐艺术也有许多交融之处。
齐国的琴曲、楚国的歌舞、战鼓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尤其是楚国的竹林七贤,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华民族音乐艺术史上的重要名片。
2、美术艺术的交融齐楚文化的美术艺术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齐国以铜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等为代表,楚国则以漆器、竹编器、烧制陶器等为代表。
两种不同的美术风格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完美的中国美术艺术。
3、建筑艺术的交融齐楚文化的建筑艺术也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齐国的建筑风格以城门和城墙为主,楚国则以水利和露天的石墓为主。
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相互吸收,融合在一起,为中国建筑艺术注入了新的精神。
四、结语齐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融,不仅深刻影响了南北地区的文化,更加深了中国文化的底蕴。
中国文化,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不同文化的交融融合。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论略
的 源 头 活水 , 楚 文 化 具 有 鲜 明 的 主 源 性 影 响 。 对 本文 拟在 借鉴 已有 研究成 果 的基础 上 , 器物 、 从 制
度 和精 神 文化 三个 层 面就这一 问题 展开进 一 步 的 深入探 讨 和论 述 , 当之处 , 不 敬请方 家批 评指 正 。
久 以来 一直承 袭 中原 的文化 心理 仍 在潜移 默化地 发 挥着 巨大 的影响 。这 突 出地表 现 为在典 型的楚
14 2
殷 都 学 刊
21 0 0正
楚 文 化 与 中原 文 化 关 系 论 略
陈绍辉
( 北 省社 会 科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7 ) 湖 湖 30 7
摘要 : 为 中华文化 的源头和核心 , 作 中原 文化对 楚文化影响至深。无论是从器物层 面, 还是 从制度、 神文 精 化层面看 , 中原文化都是源 , 并且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 和影响着楚文化的流 变。 关键词 :中原文化 ; 楚文化 中图分类号 :2 B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0 — 2 8 2 1 )2—0 2 1 1 0 3 (0 0 0 0 14~0 5
“ 三代 之 居 ( ) 皆在 河 洛 间 ” J 得 昔 君 , 。1 ( “ 天下 之 中 ” 三 代 时期 的 中 原 文 化 , 仅 是 中华 , 不 文化 的源 头和 核 心 , 且 通 过种 种 途 径 向外 发 展 而
的高 堂邃宇 ” 娟 ’ “ 的六 根 支 柱 之 一 。但 同样 无 可否认 的是 , 国 的青 铜 器 铸 造 从 一 开 始便 师 法 楚
分, 而且 占着 明显 的 优 势 。“ 楚 文化 的起 源 、 从 发
如湖北枝 江百 里洲 发现 的铜 器 , 其器 物组合 、 器形 和花纹 特征 , 都与 河 南 郏 县 出土 的 春秋 早 期 铜 器 基 本相 似 , 如两地 的器物 组合 都是 鼎 、 、 、 例 篮 壶 盘
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
两周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比较研究一、概述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原文化与楚文化作为两大重要的文化体系,各自承载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篇章。
本文旨在通过对两周时期中原与楚文化视野下的器物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两种文化在器物制作技艺、审美观念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异同,从而进一步加深我们对中国占代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华夏族为主体,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在两周时期,中原地区的青铜器、玉器等器物工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不仅技艺精湛,而且造型优美,富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楚文化则是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吸收了周边地区多元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楚文化在器物工艺方面同样表现出卓越的成就,尤其是在漆器、丝织品等领域,更是独步天下,彰显出楚人独特的审美追求和创造力。
通过对两种文化视野卜的器物工艺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原文化与楚文化在器物制作技艺上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两者都注重器物的实用性和审美性,但在具体的制作技法和风格上却各有千秋。
两种文化在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原文化注重礼制和秩序,而楚文化则更加注重个性表达和浪漫情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两周时期中原与楚文化的器物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以期揭示两种文化在器物制作技艺、审美观念及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和相互影响。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周时期中原与楚文化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特色,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两周时期中原与楚文化的背景概述中原地区作为华熨文明的发源地,其文化积淀深厚,形胜甲天下。
这一时期的中原,除了今河南省外,还涵盖了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共同构成了大中原文化区。
在这片土地上,远古时期的部落、氏族在此生存发展,不同的民族在此融合交流,共同孕育了华夏文明的种子。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
从典籍史料、出土文物、尤其是不断发掘的郭店楚墓竹简等考察研究表明:中原文化对楚文化影响深广而悠久,这在楚夏同源、北人南下的文化传播、楚地出土文物与中原文化、楚人与中原儒家经典的情结、楚与中原的制度文化及方言现象、楚与中原文化的龙图腾及其文化习俗等六方面最为明显,由此可以证明中原文化的代表《诗经》对楚文化的代表《楚辞》确有诸多之影响.
作者:李金坤Li Jinkun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6 23(3)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原文化楚文化《诗经》《楚辞》影响。
试论离骚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试论《离骚》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邓晓雨摘要:简述了屈原的《离骚》及其他楚辞的形成和风格中,与中原文化之间的关系。
楚辞不仅仅包含着楚国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民俗风格,更是楚国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流,南北民族相互融合大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同时,离骚和其他楚辞作品也放过来为中原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字:离骚,屈原,楚辞,中原文化,关系。
离骚,作为楚辞中的杰出代表。
其独特的诗歌形式中蕴含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正如古人所言:“皆书楚语,做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楚辞是在中国南方即楚国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中所产生出来的抒情诗体。
诚然,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俗文化。
南方的青山秀水,楚地特有的土俗祭祀歌舞,以及楚国君臣上下的“信巫觋,重淫祠”。
都是楚辞独一无二的诗歌体式的重要原因。
然而,事实上,楚辞的产生以及诗歌形式都不能离开北方中原文化的影响。
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是一个民族极大程度上融合的社会,南北社会文化交流也非常活跃。
就此看来,屈原和其他楚辞的作者也都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中原文化的影响。
离骚,和所有的楚辞一样,是南方楚国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楚国这一块南方的蛮夷之地,周天子的社会制度和礼乐文化还没有普及,而是仍旧按照自己的远古祖先传下来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在生活着。
然而到了春秋时期,一向被称为荆蛮的楚国日益强大,兼并了长江中游许多大小邦国,成为足以与中原抗衡的大国,楚庄王也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随后,战国以后,楚国并吞吴越,在战国诸雄中成为了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甚至一度有“横则秦帝,纵则楚王”的说法。
楚国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广泛交流,同时它也受到北方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
正是这种南北文化的汇合,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
楚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南方的长江,汗水流域。
在政治文化思想和历史民俗渊源上都广泛的受到着中原文化的因相爱那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略论
作者:陈绍辉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所,湖北,武汉,430077
刊名:
长白学刊
英文刊名:CHANGBAI JOURNAL
年,卷(期):2010(4)
1.左传 1983
2.李金坤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6(03)
3.刘彬徽楚系青铜器研究 1995
4.左丘明国语 1978
5.刘玉堂楚国经济史 1995
6.司马迁史记 1983
7.张剑从河南渐川春秋楚墓的发掘谈对楚文化的认识 1980(10)
8.马世之中原楚文化研究 1995
9.张正明楚文化史 1987
10.蔡靖泉楚文学史 1995
11.程千帆先唐文学源流论略@诗三百篇与楚词第一 1981(01)
12.周文顺;徐宁生河洛文化 1998
13.管仲管子 1997
14.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下寺春秋楚墓 1981
1.陈绍辉.CHEN Shao-hui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论略[期刊论文]-殷都学刊2010,31(2)
2.张硕.Zhang Shuo早期楚文化的民族环境[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10(12)
3.张运洪.ZHANG Yun-hong先唐中原文化的南向传播[期刊论文]-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11(1)
4.李金坤.Li Jinkun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续)[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5.刘玉堂.尹弘兵.LIU Yu-tang.YIN Hong-bing楚蛮与早期楚文化[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1)
6.刘五一先秦楚文化的特点及对中原文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21(4)
7.黄尚明.Huang Shangming论楚文化对巴文化的影响[期刊论文]-江汉考古2008(2)
8.王彦武谈中原文化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中州学刊2001(4)
9.李金坤.Li Jinkun中原文化影响楚文化六论[期刊论文]-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3(2)
10.吴圣刚中原文化生态及其特征[期刊论文]-中州学刊2006(1)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bxk20100403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