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资料中国文化概论总复习重点绪论此复习重点由公共关系本科21班班长徐燕能同学整理在此深表感谢!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应把握三要点:A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B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C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应把握三要点:A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1)首先是众多河流由于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2)其次是地理通道。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
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根基;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3)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古代利用自然的失误:1)土地的过当开垦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此前为旧石器时代。
电大行管本科《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期末考试资料
电大行管本科《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期末考试资料一、课程考核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的考核对象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各专业本科全体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试由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
形成性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即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三)、形成性考核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书面作业和平时上网学习两部分组成,各占10%。
形成性考核中的4次平时书面作业,由河南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布置;各教学点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课程责任教师按时收取并详批详改,公平公正地给出成绩,并及时将批改后的作业返还学生,同时要进行作业讲评,要求学生对做错的题目予以改正。
省电大对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
上网学习成绩由各教学点课程责任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上网情况给出具体分数。
各教学点教务人员对课程责任教师所给学生成绩进行检查、汇总,经省电大教学指导中心责任教师审核后报教务处登记。
(四)、终结性考核的具体内容和要求1.考核形式及答题时限期末考试采用开卷形式,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由省校统一命题、统一考试。
2.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是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地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中原文化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2010年)。
3.考试要求教材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按“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有所认知。
理解: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熟练把握,同时能运用有关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限于“地域文化•中原文化”的教学大纲、本考核说明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既考核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理解占50%左右,掌握占40%左右。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简答论述题专题复习1.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答:⑴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⑵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的观念⑶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2.简述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三项成就答: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三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这三项成就,都是根植于中国的地理条件,是古代“正德、利用、厚生”精神的体现。
3.区域文化是由哪些因素共同构成的?答:⑴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自然环境⑵地域文化创造的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⑶第三方面的因素,是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⑷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文化特色。
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方面的因素。
4.请说出“清初三先生”的姓名及其主要的著作答:清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的主要著作为:《船山遗书》顾炎武的主要著作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落》黄宗羲的主要著作为:《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原君》5.简要说明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答:一,传统语文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二,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三,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
6.简述中国建筑的特点答:⑴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⑵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
⑶中国建筑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7.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答: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
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8.简述中国古代教育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答:①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
0321中国文化概论 简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是什么?中国文化概论课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它不仅要关注一切上层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要研究吸取底层民俗文化的诸多成果。
它是一门兼顾历史的关于中国国别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是中国传统文化学的人门课程。
2、简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中国文化概论在文化的外延问题上与大文化的概念一致,但在对具体问题的论述上尽量注意从人文精神的角度出发。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本课程所阐述的地理环境,是就曾经影响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比较稳定的地理概况而言,不是某一个历史时期具体地理环境的描述。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文化发展本当有自己的分期,但是由于文化发展与中国通史的基本一致性,本课程阐述历史发展脉络仍按朝代分期。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本课程采用四分法: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3、简述我国历史上复杂的人口分布。
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吐藩和羌人。
靠近青海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
吐藩民族主要居住在今西藏地区。
(2)西南地区崇山峻岭,地势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3)四川盆地,盆地的周围是林立的高山,居民成分复杂。
南面大体属于西南夷;北面是大巴山地区的古巴人、氐人、羌人分布的地区。
(4)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居住过蒙古人等。
(5)东北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
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地域。
(6)珠江水系和闽江水系是两个较大的水系。
这一带是秦汉时“百越”民族居住地,后来还有溪、俚、僚等族,此外还有台湾岛、海南岛及漫长的海疆领土。
4、简述河套地区的要冲地位。
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3带答案
2024年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第1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是()A.第一个寒冷期B.第二个寒冷期C.第三个寒冷期D.第四个寒冷期2.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3.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4.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不管是哪个历史时期,也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各个阶层所公认的最普遍的道德标准是()A.仁B.义C.礼D.智B.左右对称C.讲究装饰D.廊柱结构6.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7.七巧板所流行的民族是()A.蒙古族B..匈奴族C.汉族D.高车族8.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A.天象观B.勤农观C.占验观D.地利观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人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这位“天师”是A.张道陵B.张角C.张鲁D.张衡10.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1.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B.团结C.和平D.统一13.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14.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5.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16.《殷墟卜辞综述》的作者是()A.郭沫若B.于省吾C.陈梦家D.徐中舒17.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D.五经文字1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的年份是()A.1482 年B.1582 年C.1682 年19.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A.陈独秀B.胡适C.陈寅恪D.钱穆20.下列语系中,不属于中国五大语系的是()A.汉藏语系B.蒙古语系C.阿尔泰语系D.南岛语系二.问答题(共2题)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2.“文”的本义是什么“化”的本义是什么?第2卷一.单选题(共20题)1.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A.秦代B.汉代C.隋唐D.明代2.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A.查B.验C.测D.切3.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于()A.三大语系B.四大语系4.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A.两次B.三次C.四次D.五次5.原始巫术、行业禁忌等等,都属于()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6.唐代有一位诗人贬谪江州后,寄情山水诗酒之间,继而皈依佛教,以“香山居士”自许。
中国文化概论—问题
简答题一、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二、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三、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1)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2)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
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四、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5)
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5)您的位置:自考365>复习指导>笔记串讲>文学> 正文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5)
2007-1-23 【大 中 小】
论述题:
一、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从不同角度来指称的。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总是有所选择的,不适应本体文化的外来文化完全应当淘汰也必然会被淘汰,但这和拒绝一切外来文化的狭隘民族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一章
课程性质、目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 课程性质: 秘书专业、新闻专业的必修课,是关于中国国别 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 不同于中国文化史(书12页)
• “化”本意改易、生成、造化。《庄子·逍遥游》:“化 而为鸟,其名为鹏”。
• “化”也指教化。《荀子·不苟》:“驯至于善谓之化” 。
•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这里的事物既可以指 自然之物,也可以指人的思想。
• 《易·贲卦》:“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 “文化”合成见于《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 后加诛。”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常 作文治教化之义。
文化事象的类型性,文化事象的变异性
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 持的态度和看法,活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 如价值观、审美观。(赵飞燕与杨贵妃、入世与隐逸、士农工 商地位等)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 时期,在一定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 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新文化运动)
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 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二自然凝聚的 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 ➢其关注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到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 精神 ➢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关注不同民 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
病死、家庭生 活、以社具会有生文活化等的的意义态,度后以者及则在不尽这然些。方面采
本科00321《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整理总汇
简答题1、简答构成区域文化的因素。
答:(1)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自然环境。
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心理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是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三个因素。
(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动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这是区域文化形成的第四个因素。
2、简述北方文化背景对唐朝开国的影响。
答:(1)尚武精神。
唐代展开了比秦汉更大规模的开边拓土,唐朝之所以有这样强劲的军事实力在于它精良的府兵,而府兵的精良又以北方传统为背景。
唐朝之所以有赫赫武功,与其从北朝带来的尚武精神和能征惯战的习性(2)开放的民族政策。
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
北朝关陇贵族胡汉共处的文化经历,使唐王室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异族,心态开放决定了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
(3)崇佛教与重诗文。
唐代朝廷文教基本是一种以儒学治国(表现是以儒学经典选拔政治人才),以宗教治身并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
其中尤以佛教最盛,最盛的原因与唐王室的北朝背景大有关系。
北朝贵族对南朝文化的羡慕心态,在唐朝初期仍然以强劲的势头沿袭着,诗歌、文章在唐代的大兴,一定程度上就是其心态在起作用。
3、简述秦汉王朝政治的新格局。
答:(1)郡县制的确立:秦朝建立至汉武帝初期的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
秦朝实施郡县制,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
到汉代,分封诸侯的前提已经消失,分封诸侯的做法彻底过时。
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到最终确立。
(2)中央集权制: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
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其地位与上天同尊。
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九卿称“外朝官”,皇帝的亲近侍从则称“内朝官”。
(3)地方是郡、县两级制,后变为三级。
(4)该时期的历史走向:指向社会基层的政治权力越来越深入普遍,民间可以自为的范围越来越小;“内朝官”地位逐渐取代“外朝官”,皇帝剥夺相权。
自考汉语言文学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2官方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官方笔记•精讲2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一、思维导图地理与人群分布 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古代叫自然方面的作为古代利用改造自然方面的成就古代改造自然的一些失误二、知识点 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着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限于它的地理条件;越到后来,人类施加于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越深。
同时,地理对人文的影响,也不是简单的人与物质自然的关系,其间还有复杂的中介内容。
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知识点U 地理与人群分布☆☆☆1历史上的人群分布(1)地理特征①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一一亚欧大陆的东部,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领属的海疆更是辽阔,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又称中国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其中东海的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
②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o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广阔的地理舞台与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 1第三节古代开发利用自然的文化得失(2)人群分布①东北壬原的西侧是大兴安岭,东侧是长白山脉。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居住着许多以狩猎和耕种为生的民族。
几个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的人群,如鲤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这一区域。
②蒙古高原,历来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
③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汉民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④黄土高原地带,是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置地之一。
这一地区,是四塞之地,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就,可谓表里山河!⑤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谷地,即汾河谷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整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1、文义文化应把握的三种要点?答:(1)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的历史的全过程式是一个传达室承发展的综合概念。
(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是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
考试大收集2、狭隘文化应握的三个要点?答:(1)狭义文化不但发为为中心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农场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枋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加紧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因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公是全人类的普遍的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文化事象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称作文化事象的功能。
3、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答: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第二多地了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丰促进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第三汉民族文化在整流器个中华文化中起死回生放导作作,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务民族文化的作用。
4、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答:(1)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部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民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拭目以待特色(2)其次文化是在历史传承的过程式中积演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式,只有在各阶文化纵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合文化发民兵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5、文化传统的物点和作用?答:(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务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2)文化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文化传统即有对社会发展的专心致志积极作用的也有对社会起负面作用的。
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答:(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主席大的专区连系在一起(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第一章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
其次是地理通道。
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
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2)广大地域形成的“大一统”观念。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3)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古代保护资源的措施1)农忙季节,不征调百姓服役,以保证粮食的丰收;2)在大池塘捕鱼,不用过密的鱼网3)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候砍伐,朝廷甚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并把山岭资源归王朝所有;4)皇家大量修建大规模的园囿和灵寝5)由政府提倡和领导的植树造林运动,使全国进行大面积绿化;6)在西北地区广建牧马的场地,使唐朝中期以前的黄土高原地区有良好的植被状态。
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失误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是土地的过当开垦及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
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的灾难性后果更加严重。
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第二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
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中国文化概论
2
八、古代利用、改造自 然方面的成就
1 开垦土地
兴修水利
2
开凿运河
3
九、古代改造自然的失误
Tiêu đề nhỏ
土地过度开垦
Tiêu đề nhỏ
林木资源过 量开采
Tiêu đề nhỏ
政治腐败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课前导读
1、简述历史上不同地区的人群分布。 2、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3、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 4、简述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 5、试述古个因素
1 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地势 地形)
2 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二、 地理条件影响文化 的几个方面
1
广大地域影响中国文明的 道路和文化发展方向
2 广大地域影响大一统观念
3 地缘特征影响中国文化的 历史命运
三、 大地域
《尚书·禹贡》,九州说
四、 地域文化的形成因素
自然环境 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 天独厚 特定区域有明确的区 域意识
典范人物的影响
五、 古代一些重要区域 的文化概说
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上,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 舜时期就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 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的某些断 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总 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 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 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先秦时期齐鲁的儒家文化、三
晋的法家文化、南楚的文学
2
《史记·货殖列传》四大基
本经济区
3
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简答题
1.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晋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的最大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
3.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
家族是亩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
4.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5.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几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
6.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7.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
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8.勤农观是指历代统治者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订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是中国传统的农政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
9.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10.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周敦颐,程灏、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人将印度佛学与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揉合,融进儒家思想之中而形成的新的儒家学派的学说。
他们注重顿悟的禅宗式的“明心见性”,强调"主静、居敬"、"戒惧、慎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一种带有明显宗教功能的学说。
11.摊丁入亩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
"丁"指丁银,即人头税。
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人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12.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自己整理比较全面)
方志时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这一时期极为寒冷,成为方志时期。
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
仪器观测期:竺可桢在研究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时,把中国五千年的气候变化分为四个大的时期,其中从公元1900年开始的第四个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自此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
地缘: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
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尽地力之教”:是先秦时期魏国的李悝宣扬的一种对土地深度利用的方法,其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
九州:《尚书禹贡》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三公九卿: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
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
皇帝之下是所谓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三公的权力各自独立,互不相属,从而保证皇帝决断的大权。
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孝廉: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
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入仕的正途之一。
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
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的令,长,丞以致州郡一级太守、刺吏,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三省六部制:是隋朝结合汉魏宫创立的政治制度。
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中书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科举制:隋唐时期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
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
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
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实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前后程又好,所以特别受士子重视。
中原文化概论中原帝都文化
早期中国都城大多选择平原内的岗丘或两种地貌景观(山地、平 原)的接触地带,而且依附于一条河流。夏、商、周三代相继, 又皆屡次迁都,地望虽难确指,却未曾脱离黄河流域河谷平原地 区,就是早期都城位置的选择重视肥沃富庶区域之所致。商代后 期长期都殷,两周分别以关中、洛阳盆地为政权中心,奠定了中 国封建社会建都史前期以黄河为轴线东西迁摆的格局。
古汉语中,“国”字往往 者城的代名词。《吕氏春秋·慎势》说:“古之王者,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
一般情况,都城简称为都。《释名》说:“都者,国君所居,人所都会也。”
都城又称京师。《公羊传》说:“京师者,天子之居也。京者,大也。师者, 众也。”
夏朝、商朝的都城称邑。 如夏邑、商邑。周朝至京朝,都城多被称为京师。
地形与气候
河南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 三阶梯的过渡带,“西山东川”的特 点明显,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 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 之下。灵宝市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 海拔高度为2413.8米,海拔最低处为 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地形与气候
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 北、西、南三面有太行山、伏牛山、桐 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环绕,间有陷落 盆地, 中部和东部为辽阔的黄淮海冲积 大平原。境内有黄河、淮河、海河、长 江四大水系,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 陵、水面构成。
中原帝都文化
回顾
河南地域
一、位置与区划 二、人口与民族 三、地形与气候 四、农业与工业 五、交通与旅游
位置与区划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 黄淮海平原西南部,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 南,故名"河南"。2000多年前,河南是中 国九州中心的豫州,所以,河南简称"豫", 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与河北、 山西、陕西、湖北、安徽、山东毗邻。全 省总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黄河流经河 南境内700多公里。
00321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笔记绪论1、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2、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4、文化内涵: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5、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
11、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12、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1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14、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15、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6、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7、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
18、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019国开地域文化题库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一、单项选择(下面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A、沂源人B、东夷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A、颛顼B、帝喾C、蚩尤D、尧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A、管仲B、鲍叔C、宁戚D、晏婴4.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5.“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A、《管子》B、《墨子》C、《论语》D、《公羊传》6.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A、齐威王B、齐桓公C、齐景公D、齐宣王7.墨子思想的核心是()A、非攻B、兼爱C、节用D、尚贤8.孟子的政治理想是()A、王道B、霸道C、中庸D、法制9.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
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A、汉水B、姑苏C、柏举D、涢水10.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A、“八阵图”B、“连环阵”C、“鸳鸯阵”D、“唱筹量沙”11.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A、墨子B、鲁班C、神农D、扁鹊12.杀害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医学家扁鹊的是()A、蔡桓公B、赵简子C、秦武王D、秦穆公13.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A、“割圆术”B、“齐同术”C、“今有术”D、“图验法”14.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是(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四民月令》D、《陶朱公养鱼经》15.“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A、《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C、《声声慢》“寻寻觅觅”D、《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6.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A、四部B、五部C、三部D、六部17.王子服这个人物形象见于《聊斋志异》中的()A、《席方平》B、《婴宁》C、《小翠》D、《青凤》18.王羲之最喜爱、最常用也最能表现晋人风流潇散的韵致的书体是()A、楷书B、篆书C、行书D、草书19.颜真卿早期(五十岁之前)楷书代表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立碑的是()A、《多宝塔感应碑》B、《大字麻姑仙坛记》C、《颜氏家庙碑》D、《颜勤礼碑》20.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A、《寒林平野图》B、《读碑窠石图》C、《秋岭遥山图》D、《冬景遥山图》21.龙山文化的发源地龙山镇城子崖属于今天山东省的()A、泰安市B、青州市C、章丘区 D 、寿光市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修筑长城的诸侯国是()A、齐国B、秦国C、赵国D、宋国23.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泰山摩崖石刻B、莱州云峰山摩崖石刻C、邹城摩崖石刻D、新泰摩崖石刻24.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叫()A、孔府B、孔庙C、孔林D、孔坟25.天贶殿位于()A、岱庙内B、泰山南天门边C、泰山十八盘旁D、泰山玉皇顶上26.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27.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首要位置的节日是()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28.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A、《八仙出处东游记》B、《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2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个剧目是()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3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31.最初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A、夏朝B、周朝C、商朝 D 、秦朝32.齐桓公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是()A、管仲B、晏婴C、周公D、吕不韦33.道家的创始人是()A、老子B、庄子C、墨子D、孟子34.孔子著名的弟子有()A、300人B、3000人C、72人D、32人35.墨子从其“兼爱”的立场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是()A、“非攻”B、“尚贤”C、“非命”D、“尚同”36.提倡“大丈夫”精神的一位先秦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孟子37.“大九州说”的创始人是()A、孙武B、邹衍C、墨翟D、荀况38.“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首先要占领的地方是()A、洛阳B、荆州C、益州D、长沙39.鲁班的发明很多,被誉之为()A、神人B、仙人C、妙人D、巧人4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41.《元嘉历》的创立者是()A、徐广B、何承天C、张衡D、虞喜42.《齐民要术》一书总计()A、92篇B、90篇C、10篇D、52篇43.“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1 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概观 2012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思想的法则)代替(历史的法则),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
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
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最高权力 )的掌握者,而不是(所有权力)的把持者。
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户籍)和(什伍连坐)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
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两税法)、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摊丁人亩)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6.国人答案要点: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
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果。
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礼”之类。
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7.八股文 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
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
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
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答案要点: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
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
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首先,以小农为核心的重农主义,肯定不会在中国获得那样永久性的统治地位。
其次,《管子》的“轻重”之术,是一种国家干预的治国之术。
它是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治国理念,对治国者提出很高的以经济手段管理国家的技术要求。
再次,要讨论以下“轻重”之术下的的民众。
“轻重”之术,只是排斥、限制富人群体,却不是消灭它。
政府与豪民们“定券契”,豪民的粮食就被国家控制了,国家掌握了大的主动权,粮食价格就操控在国家手里了。
复次,“轻重”之术与小民的关系,是它的“无籍”主张,政府通过“官山海”,即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物资的生产销售,来获得财政收入,进而免除一般民众的赋税。
9.简述周礼在文化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化导群伦的作用。
答案要点: 民族形成的前提是氏族界限的消失,而界限消失的要件,是有高出于氏族界限的共同生活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建立。
周礼所代表的文化系统,即是这样的标准。
到春秋时,这个文化系统“教化”人群的历史效果,已是清晰可见了。
周礼化及的人群由内而外,由近及远。
“礼不下庶人”,周礼的最低界限是“士”,所以周礼的文献从“士冠…‘士昏”之礼记起。
像饮酒、习射诸礼,其范围也是在“乡”内进行。
也可以说,西周礼乐所及的直接范围,是周人的基本人群,即六乡之民,六乡之外的“野”人无由享受。
礼既不行于乡之外的野,化导范围就该是有限制的。
但问题不是这样简单。
礼乐作为一种文化,不同于一般死板的政令,而是像一个具有吸附力量的磁棒,能超越等级族群而产生引导的作用。
周礼不单“文化”着中原各国,王朝的礼乐文明对那些相对边远的邦国,同样具有化导意义。
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就是周王朝和中原各国的敌人。
但这并不妨碍楚国对礼乐文化的学习。
这不是说楚国在精神文化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但一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的邦国,它的上层人物并未因此而停止向中原文化学习,正说明着周代礼乐文明所具有的巨大吸引力。
吴的情况更能说明问题。
直到春秋较晚的时候,楚国一直是默默无闻的。
然而,吴公子季札到中原各国访问,却显示出良好的礼乐文化修养,这一现象只能从周礼所包含的文明价值来理解其对所有人群的感染力了。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原文化概论 试题(A)(开卷)一、填空题(共24分)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 人为性 、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 汉淮文化区 、河内文化区。
3.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为新郑、 平顶山 、郑州和许昌。
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 江氏家族 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的是北魏时期的 郑道昭 。
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 庄子 、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 北宋 。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 春秋 时期的郑国子产。
9.佛教在中原的繁荣阶段是在我国的 唐朝 时期。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 非攻 、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许行 。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一是洛阳 龙门石窟 。
二 选择题1.郑韩文化属于(B豫中文化区)2.被书坛誉为“行书鼻祖”的是( B 刘德昇)3.“画圣”吴道子为( A唐阳翟人)4.下列剧目属于清官公案之类的是( B 《抱烙柱》 )5.有“我以不贪为宝”之美誉的人物是( B 子罕)6.在《灵宪》中正确解释月食原理的是(D 张衡)7.“医圣”张仲景为( A 东汉时期人)8.下列礼节不属于婚日礼的是( D合婚)9.名剎“少林寺”始建于( C 北魏时期)10.下列书院不属于中原的是( B白鹿洞书院 )三名词解释1.中原物态文化:中原物态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
2.文化区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3.饮食文化:人们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凡涉及食物原材料的加工制作和饮食活动中的科学技术,艺术,宗教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思想,哲学,习俗,礼仪等都在饮食文化的研究范围之内。
四 简答题1.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1)中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审美特征(2)中原民间艺术的变异性审美特征(3)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承性审美特征(4)中原民间艺术的扩布性审美特征(5)中原民间艺术的类型性审美特征2.中原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P164)(1)理论创新精神 (2)众生平等精神 (3)和谐理念精神 (4)因果报应精神3.中原书院教育有着怎样的特点?教育特点:(1)“兼容并蓄”“门户开放”(2)注重自学(3)质疑问难(4)因材施教(5)纪念先贤,传承学派(6)刻印书籍,鼓励学术(7)尊师爱生五、论述题( 24分)1.试述宋代中原儒家对儒家文化传播的贡献。
(P135)2.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动权?以新的文化直觉推动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求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1)在“先进文化”引领方面更加主动。
(2)深化改革,在形成新的体制机制上更加主动。
(3)在加快培养,形成新的“人才方政”方面更加主动(4)在文化投入方面更加主动(5)在文化政策创新方面更加主动中原文化概论(地域文化)1.什么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原文化是产生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它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它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1)根源性(2)核心性(3)丰富性(4)人为性(5)散播性2.简述农业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大陆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原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农业文明为纽带的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主导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明清以后,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丧失和江南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相对缓慢,但其基本精神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一以贯之。
3.简述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
(2)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
(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
(5)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
4.简述中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引导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原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和主干。
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对程度上是以中原文化为起点和核心,同时吸收和融汇其它文化而形成的。
第二章1. 什么叫文化区域?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始于什么时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成始于我国的分封制时期。
2. 按照不同的条件,中原文化区域有哪些划分法?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崇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从考古学的新石器文化角度看,可分为仰韶文化区,屈家岭文化区,大汶口文化区。
从行政区,地理位置,天文星区,人文理念,风俗习惯等特征看,可将其分“五方”典型区域,即豫中文化区,豫东文化区,豫西文化区,豫南文化区,豫北文化区。
3. 中原文化的“五方”典型区域分别有着怎样的文化特征?豫中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本末兼行。
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礼重法,尚贤贵和。
从学术思想看,儒,道,法,墨,兵等思想兼并包容。
从民风风俗层面看,朴实敦厚,崇尚自由。
豫东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好稼穑,重储藏,辅以商业,崇尚自给自足。
从政治文化层面看,礼贤崇道,尊儒尚仁。
从学术思想看,道家,儒家,纵横家,兵家等兼包并容。
从民风层面看,祭祖祀神,忠孝信义。
豫西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农商并重,百业兼容。
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隆礼重道,尊儒崇佛。
从学术思想看,道,儒,佛诸学交融,纵横家,谶纬之学异彩纷呈。
从民风民俗层面看,乐善宽容。
豫南文化区的文化特征:从经济文化层面看,商农并举。
从政治文化层面看,重兵贵法,崇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