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概论试题A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集中国文化概论绪论单选1.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 )A.文化现象B.文化事象C.文化思潮D.文化观念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通常称为( )A.文化产品B.文化内涵C.文化现象D.文化事象3.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4.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B生产器具C运输工具D典籍5.与英文Culture对议的汉语是()A文学B文章C文化D精神文化6“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A《说苑.指武》B《礼记。

中庸》C《论语.雍也》D《荀子.不苟》7狭义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8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这些产品称为()A广义的文化产品B狭义的文化产品C文化产品D文化内涵9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项,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这种潮流称为()A文化内涵B文化思潮C文化事象D文化观念10学界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人的人文特性称为()A文化内涵B文化现象C文化事象D文化产品11下列属于文化思潮的是()A生产领域中的行业禁忌B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C文学史上的建安风骨D清代的考据学多选1.下列关于“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有()A.“文”的本义是“错画”,即花纹B.“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C.“文”在政治领域里,引申为“文治教化”D.“文”字还有“演化”和“分化”的含义E.中国古代对“文”的认识还反映在对天文和人文的区分2中国文化的又称()A中国文化B华夏文化C炎黄文化D汉文化E国别文化名词解释1.狭义文化2.文化政策3.中国传统文化4广义文化5文化产品6文化内涵7文化想象8文化事象9文化政策简答1.文化被划分为几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区别是什么?第一章1.尽管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不在少数,时间也不算短,但始终追求的政治观念中的基调是()A.和睦B.统一C.和平D.友好2.古代中国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A.威胁与恐吓B.和亲与共存C.吞并与兼并D.联合与融会3.“书楚语,作楚声”一语说的是()A.中原文化B.齐鲁文化C.巴蜀文化D.屈原文学4.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5.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6.宋代之所以把都城建在平原地区的开封,主要是为了就汴河的()A.水源C.水量D.水利7.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8.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的独特文明形态和()A文化体系B文化内涵C文化结构D文化方向9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被毁灭了。

中原文化概论试题A

中原文化概论试题A

试卷代号:7877 座位号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中原文化概论 试题(A )(开卷)2010年7月一、填空题(共24分)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 人为性 、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 汉淮文化区 、河内文化区。

3.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为新郑、 平顶山 、郑州和许昌。

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 江氏家族 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的是北魏时期的 郑道昭 。

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 庄子 、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 北宋 。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 春秋 时期的郑国子产。

9.佛教在中原的繁荣阶段是在我国的 唐朝 时期。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 非攻 、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许行 。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一是洛阳 龙门石窟 。

得分 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0分)1.郑韩文化属于( B )A.豫东文化区 B.豫中文化区C.豫西文化区 D.豫北文化区题 号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得 分评卷人2.被书坛誉为“行书鼻祖”的是( B )A.钟繇B.刘德昇C.蔡邕D.褚遂良3.“画圣”吴道子为( A )A.唐阳翟人B.晋涅阳人C.隋汝南人D.宋白波人4.下列剧目属于清官公案之类的是( B )A.《秦香莲》B.《抱烙柱》C.《蝴蝶杯》D.《反五关》5.有“我以不贪为宝”之美誉的人物是( B )A.商鞅B.子罕C.许衡D.程颢6.在《灵宪》中正确解释月食原理的是( D )A.张遂B.李诫C.玄奘D.张衡7.“医圣”张仲景为( A )A.东汉时期人B.西晋时期人C.隋代时期人D.唐代时期人8.下列礼节不属于婚日礼的是( D )A.添箱B.暖房C.送贺D.合婚9.名剎“少林寺”始建于( C )A.西晋时期B.唐代时期C.北魏时期D.五代时期10.下列书院不属于中原的是( B )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伊皋书院D.紫阳书院得分评卷人三、名词解释(12分)1.中原物态文化中原物态是指中原地区的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观看和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2.文化区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地域文化(中原文化概论)

试卷代号:1 305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开卷) 中国文化概观 2012年1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中国文化中,两种法则经常是错位的,主要表现就是士大夫从政时,每每以(思想的法则)代替(历史的法则),结果是给王朝政治带来灾难和混乱,加速王朝的灭亡。

2.论古代政治之宽平,当以西周制度为最。

在政治上,周王的本质不同于国家的本质,周王是(最高权力 )的掌握者,而不是(所有权力)的把持者。

3.在商鞅变法的过程中,民众经由(户籍)和(什伍连坐)等制度,被严格地控制了起来。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以“四大害”来称胥吏的罪恶,这一点和(顾炎武)在《郡县论》中的指责和忧虑一致。

5.历史上变法成功者,商鞅而外是中唐(两税法)、张居正整理明朝财政及清代(摊丁人亩)二、名词解释(每个10分,共20分)6.国人答案要点:简单地说,就是“城里人”,就是住在城郭里面的人。

这是西周分封建国的果。

这些人是封建国家国邑体系的基础,国家大事他们是应当参加的,如大的军事行动、大的典礼如“大蔸礼”之类。

春秋以前,国人大众是一个政治经济上颇能捍卫自己的社会群体;春秋以后,则变为一群被动的农民。

7.八股文 答案要点:八股文是一种“代圣人立吉”的文体,从《四书》出一个句子,考试者必须模仿圣人的口气,挖空心思没话找话地对其进行阐发。

其文章结构有破题、承题、起讲、人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故名八股文。

这种文体高度讲究形式,讲究声律、对偶等。

八股文题目范围过窄、思想束缚严重,但却是明清科举考试录取与否的主要依据。

三、筒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每小题答题不要超过300字)8.简述“轻重”之术的文化史意义。

答案要点: 文化史研究的是一个文明的国家群族的历史道路和历史命运。

春秋战国东西两大区域的文化分野,其间的胜负,关涉着中华民族未来的走向。

假如不是商鞅那一套富国强兵论最终获得了胜利,而是在治国理念上走《管子》“轻重”之术的路线,中国的历史文化肯定会是另一番模样。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2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2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21.[单选题]以下关于“三纲五常”的说法正确的是()A)君为臣纲B)子为父纲C)妻为父纲答案:A解析:2.[单选题]西汉董仲舒所提出的“五常之道”是指()A)天、地、君、亲、师B)仁、义、礼、智、信C)恭、宽、信、敏、惠D温、良、恭、俭、让答案:B解析:3.[单选题]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胡适B)陈独秀C)张岱年D)梁漱溟答案:D解析:4.[单选题]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十分发达, 对史学著作的评论性著作也很丰富,____提出史学家应该具备才、学、识三种素质。

A)刘知己B)章学诚C)赵翼D)钱大昕答案:A解析:5.[单选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号不人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段话出自()A)《孔子》B)《庄子》C)《老子》6.[单选题]主张五德终始学说的学者是____。

A)孟子B)荀子C)邹衍D)韩非答案:C解析:7.[单选题]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翻译了_______。

A)《法意》B)《原富》C)《群学肆言》D)《天演论》答案:D解析:8.[单选题]按照“六书”的造字方法,林和森这两个字属于哪一种?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A)以人为本B)强大的延续力C)以和为贵D)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10.[单选题]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当时与医学有关的“方技”包括“医经”、“经方”、“神仙”和( )A)“本草”B)“房中”C)“难经”D)“四诊”11.[单选题]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会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

……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

查普曼教授意在强调A)神爱世人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信仰的源头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C)中华文明不畏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答案:C解析:12.[单选题]关于老子的思想,不正确的观点是( )A)老子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一“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29.下列选项中,属于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的有(ABDE )3-137A.环境标志B.等级标志C.性别标志D.年龄标志E.体型标志30.下列选项中,属精神文化的有(ABCDE )5-213A.艺术B.政治C.道德D.风俗习惯E.宗教2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CDE 】A.渔业的布局B.盐业的兴办C.水利的兴修D.运河的开凿E.土地的开垦27.据《史记》记载,上古多种族群向黄帝族聚拢的原因包括【AB 】A.战争B.宗教C.农耕D.渔猎E.天灾28.下列选项中属于诞生礼俗的有【ABCDE 】A.求子礼俗B.催生礼C.洗三D.满月礼E.周岁礼29.尊崇自然是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观念,以下文学作品中属尊崇自然典范之作的有【ABCDE 】A.陶渊明《归园田居》B.柳宗元“永州八记” C.范仲淹《岳阳楼记》D.欧阳修《醉翁亭记》E.苏轼《石钟山记》30.中国历史上曾先后被汉语同化的语言有【ACDE 】A.北朝的鲜卑语B.隋代的高丽语C.唐代的西夏语D.辽代的契丹语E.近代的满族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广义文化答: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32地理环境答: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

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中的人群,必须依赖自然提供给他们的条件.进行他们的文明建构,展开他们的文化历程。

故此,文化的总体特征的了解,必须从了解其地理环境开始。

33.制度文化答: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

34.楚辞答: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

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了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试卷编号14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试卷编号14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试卷编号141)1.[单选题]宗法制的核心是()A)男尊女卑,男子继承B)无论长幼,立贤不立长C)嫡长子继承答案:C解析:2.[单选题]佛教中国化之后,____成为中国佛教最为流行的宗派,它充分体现了华夏文化的特征。

A)华严宗B)天台宗C)法相宗D)禅宗答案:D解析:3.[单选题]维吾尔族语属( )A)汉藏语系B)阿尔泰语系C)南亚语系D)南岛语系答案:B解析:4.[单选题]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_______。

A)文化内涵B)文化外延C)文化经历D)文化结果答案:C解析:5.[单选题]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是()A)楚辞B)汉赋C)唐代格律诗D)宋词答案:C6.[单选题]佛教的基本教义是()A)“二谛”法B)“四谛”法C)轮回法D)十二因缘答案:B解析:7.[单选题]下列哪一个不是法家的代表人物()A)韩非子B)墨子C)李斯D)商鞅答案:B解析:8.[单选题]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是____。

A)“河图洛书说”B)“仓颉造字说”C)“敬惜字纸”D)“百寿图”答案:A解析:9.[单选题]汉代的_______是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A)《皇帝内经》B)《本草纲目》C)《神农本草经》D)《伤寒论》答案:A解析:10.[单选题]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历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层面的文化变革,以下不正确是()。

A)物质层面B)制度层面C)价值层面D)观念层面答案:C解析:A)本草纲目B)黄帝内经,C)新修本草D)神农本草经答案:D解析:12.[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对“朔”的解释正确的是()A)日、月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B)日、月经度相同的时刻C)日、月黄道纬度相同的时刻D)日、月纬度相同的时刻答案:A解析:13.[单选题]董仲舒学说的特点是以( )思想为中心A)儒学B)法家C)道家D)墨家答案:A解析:1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南方私家园林的建筑特点的是()A)精致清幽B)曲折奇巧C)恢宏庄严D)色彩淡雅答案:C解析:15.[单选题]以下哪个特征不是种过戏曲的基本特征( )A)大众化B)规范性C)高度综合性D)娱乐性答案:C解析:16.[单选题]孟子被后人尊称为( )解析:17.[单选题]经国务院批准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______为“中国旅游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 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中国文化属于()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E.土地沙化1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逍遥 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1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A.医经 B.经方 C.神仙 D.四诊 E.卜算2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1.中国传统文化:22.阴阳家:23.重农主义:24.庙会:2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狭义的文化又称()A.国别文化B.人文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2.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学研究基础单位的是()A.文化现象B.文化产品C.文化思潮D.文化事象3.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A.青藏高原地带B.华北平原地带C.江汉平原地带D.黄土高原地带4.古埃及文明发源于()A.两河流域B.尼罗河C.底格里斯河D.幼发拉底河5.中国古代的林木乱砍滥伐,在北方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A.大兴水B.大兴武功C.大兴土木D.大兴文治6.司马迁的《史记》是()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C.国别史D.典志史7.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A.部落的代兴B.部族的代兴C.族群的代兴D.方国的代兴8.“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A.三皇五帝时代的史B.夏朝史实C.商朝史实D.西周史实9.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10.下列选项中,属于北方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A.栽培高粱B.整修田埂C.使用水车D.栽培水稻11.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物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A.正东B.正南C.东南D.西南12.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医学著作《脉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皇甫谧C.孙思邈D.李时珍13.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4.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井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5.秦朝,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的是()A.太宰B.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16.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A.元宵节B.中秋节C.端午节D.重阳节17.荀子提出“天人之分”观点的文章是()A.《礼论》B.《正论》C.《天论》D.《乐论》18.周代,人们四时祭祀祖先,秋祭叫()A.礿B.禘C.尝D.烝19.著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书的著名道士是()A.寇谦之B.丘处机C.孙思邈D.葛洪20.唐代最有名的软舞是()A.《胡腾》B.《胡旋》C.《绿腰》D.《霓裳羽衣舞》21.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华美的是()A.孔子B.老子C.杨雄D.陆机22.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A.北京话B.北方话C.南方话D.官话23.隶书的成熟期是在()A.秦代B.汉代C.隋代D.唐代24.佛教在中国的衰落阶段是()A.东汉魏晋时期B.东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25.现代新儒家的鼎盛时期是()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政策的有()A.民族政策B.文艺政策C.财政政策D.宗教政策E.语言文字政策27.《禹贡》九州中的梁州包括()A.华山以南地区B.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C.渤海、泰山之间的地区D.黄河、淮河之间的地区E.湘江以北地区28.夏人的大本营包括()A.豫西B.楚西C.晋南D.鲁西E.越北29.下列各项中,属于节日饮食的有()A.元宵B.米饭C.月饼D.馒头E.粥30.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A.纳采、问名、纳吉B.定聘、拜天地、闹洞房C.问话、拜堂、回门D.纳征、请期、亲迎E.分大小、拜舅姑、庙祭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传统32.名家33.永嘉之乱34.七巧板35.郡县制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问题:下列各项中,时代,作者,农书名相一致的是正确答案DA:唐贾思勰《齐民要术》B:宋陆龟蒙《耒耜经》C:元王桢《农政全书》D: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问题: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自然经济正确答案CA:林业B:木业C:农耕D:渔业问题:被人们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的宋代科技著作是正确答案BA:《天工开物》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本草纲目》问题:东汉灵帝时,太学生联合在朝的“清流”力量,与宦官集团展开咯激烈的斗争,宦官一张皇帝的势力对他们残酷的打击,制造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正确答案C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党锢之祸D:五侯秉政问题: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正确答案BA:磨制石器的使用B:打制时期的使用C:农业的出现D:陶器的制造问题:司马迁曾在《史记》中把当时的“天下”划分为———打基本经济区,并对各地的地域文化习俗进行咯全面介绍正确答案C A:六B:五C:四D:三问题: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正确答案AA:温带气候B:亚热带气候C:高原气候D:海洋气候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是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走向是正确答案A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问题: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以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正确答案CA:文化产品B:文化政策C:文化事项D:文化思潮问题:《论语》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斌,然后君子”其中的“文”指的是正确答案AA:品德B:文化C:文艺D:文采问题:中国戏曲发端于正确答案AA: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意识B:汉魏时期的百戏C:唐代的参军戏与歌舞戏D:宋元时期的杂剧和南戏问题: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正确答案DA:知行合一B:尽心知性C:天理人欲D:伦理道德问题:道教全真派的创立者是正确答案CA:丘处机B:寇谦之C:王重阳D:刘修静问题:明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人是正确答案CA:荀子B:董仲舒C:张载D:刘禹锡问题:最早对五行理论做出笔记哦啊系统简述的温县是正确答案BA:《论语》B:《上述》C:《春秋》D:《国语》问题:我国最后一步封建发电是正确答案CA:《唐律》B:《九章律》C:《大清律例》D:《法经》问题: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成熟的标志是正确答案DA:宗法制的确立B:分封制的确立C:三公六卿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的确立问题:下列有关制度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BA:它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在文化体系中稳定性不强C:它是物质文化的反应刑事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问题:在中医“四诊”中最主要是——方法的应用正确答案DA:望貌B:闻息C:问询D:切脉问题:我国手工行业传说的代表作是正确答案AA:鲁班传说B:皇帝传说C:伏羲传说D:李耳传说问题:我国商贸易有一定的发展,并已开始使用货币是在正确答案BA:夏朝时期B:商周时期C:春秋时期D:战国时期问题: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距今四千余年的——遗址中已经能够出现咯初具规模的农业定居场所正确答案B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屈家岭文化问题:王安石变法时期,对变法主张进行猛烈批判和地址的“旧党”领袖是正确答案DA:苏轼B:欧阳修C:范仲淹D:司马光问题:在中国,首先实行“九品中正制”的皇帝是正确答案BA:汉武帝B:魏文帝C:晋武帝D:唐太宗问题:氏族制度形成于正确答案B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夏代D:商代问题:被司马迁称为“先王之遗风”的地区是正确答案BA:四川碰地B:关中地区C:山东地区D:河套地区问题:中国民族的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的特点是正确答案CA:大地域上自然环境优越B:大地域上社会环境优越C: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D:大地域上人口构成较松散问题:在中国境内,地形呈阶梯状分布,总体来看,地势的走向是正确答案BA:西高东低B:东高西低C:北高南低D:南高背低问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化事象的是正确答案AA:词盛行于宋代B:行业禁忌C:中国戏曲的程式化动作D:文学上所说的建安风骨问题:文化的“文”,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历年的全部试题(有答案)

2011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C)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2.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处在季风气候区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故其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C)A.地质灾害等B.沙尘暴灾害等C.洪涝灾害等D.风灾等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D)A.第一个温暖期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D.第四个温暖期4.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其占主导倾向的追求是(D)A.和睦B.团结C.和平D.统一5.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D)A.原始采集业B.原始捕捞业C.原始狩猎业D.农业6.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C)A.三皇时代B.五帝时代C.夏代D.商代7.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D)A.教师B.官吏C.说客D.辩士8.中国历史上,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是在(C)A.唐朝B.北宋C.南宋D.元朝9.七巧板运用的原理是古算中的(A)A.出入相补原理B.等差原理C.中国剩余定理D.秦王暗点兵10.我国古代医学诊断技术“四诊”指望、闻、问和(D)A.查B.验C.测D.切11.我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是在(C)A.公元6世纪B.公元8世纪C.公元l2世纪D.公元16世纪12.中国古代,开创考选官员的制度,而且确立了儒家思想在选官制度中的支配地位的朝代是(B)A.周代B.汉代C.隋代D.唐代13.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C)A.选举政治B.世袭政治C.伦理政治D.文官政治l4.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C)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15.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D)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6.中国素称“礼义之邦”,把礼的重要作用说成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经典是(A)A.《左传》B.《周礼》C.《论语》D.《孟子》17.下列典籍中,运用类比思维最多的是(D)A.《周礼》B.《庄子》C.《周易》D.《诗经》l8.下列观念中,造成中国文化中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的观念是(B)A.知行合一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19.倡导道教于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境内),因入道须出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

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文化概论试卷答案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套试卷100分总分:100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答题答案:D)A、化学B、文学C、化解D、改易2、谈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此语出自(答题答案:D)A、《论语》B、《易》C、《荀子》D、《礼记》3、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这里的“文化”指的是(答题答案:A)A、广义的文化B、狭义的文化C、民族文化D、历史文化4、狭义的文化又称(答题答案:B)A、.历史文化B、小文化C、民族文化D、制度文化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指的是(答题答案:B)A、自然现象和规律B、人伦社会规律C、人体花纹D、人的文化水平6、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答题答案:C)A、大西洋B、印度洋C、太平洋D、北冰洋7、在人类漫长的早期,可以把地理环境主要当作(答题答案:A)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人文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8、越是早期,人类文化的创造越是受制于它的(答题答案:C)A、气候条件B、经济条件C、地理条件D、国际条件9、下列民族中,从境外迁入中国的民族是(答题答案:B)A、鲜卑族B、塔塔尔族C、匈奴D、满族10、清朝最终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基础的时间是(答题答案:C)A、康熙十四年B、雍正五年C、乾隆二十四年D、道光六年11、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答题答案:D)A、亚热带气候B、高原气候C、海洋气候D、温带气候12、唐朝在安史之乱后设立的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是(答题答案:C)A、路B、布使政司C、方镇(又称道)D、行中书省13、最能体现中原华夏民族试图把农耕区围护起来的防御心态的工程是(答题答案:B)A、大运河B、万里长城C、都江堰D、十三陵14、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进程开始于(答题答案:C)A、商代B、西周C、东周以降D、战国时代15、中国古代统治者进行海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答题答案:D)A、获得经济利益B、得到海外奇珍异宝C、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D、在政治上夸示于海外16、唐代中叶以后专制国家对土地私有权的干预逐渐减弱,出现的新的租佃关系是(答题答案:C)A、均田制B、雇工制C、契约制D、依附型17、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答题答案:B)A、独立性B、依赖性C、寄生性D、对抗性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文化又称(答题答案:ABD)A、中华文化B、汉文化C、民族文化D、华夏文化2、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答题答案:ABCD)A、文化典籍B、科技工艺C、语言文字D、文学艺术3、文化的结构四层次包括(答题答案:ABDE)A、制度文化层B、物态文化层C、社会意识层D、行为文化层E、心态文化层4、文化的重要属性包括(答题答案:AC)A、国度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民间性5、传统文化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答题答案:ABCD)A、历史性B、遗传性C、同一性D、变异性E、6、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答题答案:BC)A、生产工具B、雕塑C、书籍D、筷子E、衣物7、下列民族中,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的有(答题答案:ABDE)A、契丹B、女真C、回族D、鲜卑族E、羌族8、曾统治过整个中国的少数民族是(答题答案:CE)A、匈奴B、女真C、蒙古D、朝鲜族E、满族9、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人口南迁是(答题答案:ABE)A、西晋末永嘉之乱后B、唐安史之乱后C、清代中叶D、明朝初年E、北宋末靖康之乱后10、中国地形、地貌变化比较明显的有(答题答案:ABCD)A、湖泊的发育和消亡B、水道和水系的变迁C、沙漠变迁D、海陆变迁11、下列关于中国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答题答案:ABCD)A、秦汉实行郡县制B、元朝设行省C、清初设18省D、东汉末形成了州——郡——县三级制12、下列关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西北人口稀疏B、东南人口稠密C、人口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D、人口分布很不均衡13、下列关于中国的地形、地貌的表述,正确的有(答题答案:ABD)A、高原和丘陵总面积的65%B、盆地占19%C、超过8000米的山峰12座D、平原占总面积的12%14、春秋战国时期,与促进农耕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改革有(答题答案:ABC)A、管仲的“相地而衰征”B、李悝的“尽地力之教”C、商鞅的“重农固本”D、吴起“厉甲兵”15、被称为中国古代中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精妙结晶的是(答题答案:CD)A、汉唐的丝绸之路B、昭君出塞C、万里长城D、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16、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答题答案:ABC)A、多元成分结构造B、持续发展C、既早熟而又不成熟D、具有极大的承受力17、中国的农耕经济中除农业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有(答题答案:BC)A、土地产业B、手工业C、商业D、蚕桑业三、判断题1、“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答题答案:A)A、是B、否2、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卷A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D.典籍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A.西夏B.西戎 C.西狄D.西羌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

其重要原因是()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D.铝器制造8.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A.金銮殿B.宗庙C.天坛D.明堂9.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10.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A.会亲友B.家族饮宴C.祭祖扫墓D.散祭神11.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A.日崇拜B.月崇拜C.鬼魂崇拜D.上帝崇拜12.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仁、义、礼B.孝、悌、忠C.礼、智、信 D.恭、敬、诚13.《中国拉丁化字母草案》的作者是()A.赵元任B.章炳麟C.瞿秋白D.钱玄同14.下列佛学宗派中,属于中国化佛学宗派的是()A.天台宗B.法相宗C.律宗D.密宗15.20世纪8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是()A.梁漱溟B.徐复观C.唐君毅D.杜维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6.中国文化属于()A.民族文化 B.国别文化C.多民族构成的共同体文化 D.汉民族文化E.东方文化17.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湖泊水吞吐量急剧下降、中下游水患严重的原因有()E.土地沙化18.庄子哲学思想的宗旨在于个体精神解放,其最高表现是()A.逍遥 B.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C.否认客观现实,强调超越的生活D.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E.兼爱非攻19.下列各项中,属于《汉书?艺文志》所载与医学有关的“方技”有()A.医经 B.经方 C.神仙 D.四诊 E.卜算20.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有()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抽象思维 D.辩证思维 E.形象思维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中国传统文化:22.阴阳家:23.重农主义:24.庙会:25.鬼魂崇拜: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26.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1

大学中国文化概论考试练习题及答案11.[单选题]以下关于“三纲五常”的说法正确的是()A)君为臣纲B)子为父纲C)妻为父纲答案:A解析:2.[单选题]有关东方旅游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崇尚科学的旅游探索观B)求真向善的旅游审美观C)量入为出的旅游消费观答案:A解析:3.[单选题]完整的宗法制度出现于( )A)五帝时期B)夏朝C)周代D)春秋时期答案:C解析:4.[单选题]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是()A)道家学说B)阴阳五行说C)玄学D)宋明理学答案:D解析:5.[单选题]宗教景观文化的神秘性主要是从宗教的_______这一层面上来进行界定的。

A)理性B)非理性C)恐怖性D)陌生性答案:B解析: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由约返博D)教学相长答案:C解析:7.[单选题]中国旅游互联网文化进入成熟期后,下列哪一项是途牛的差异化路径?_______A)在强化基础性服务的同时,开始更深入的战略布局,尤其是加强了全球化布局B)聚集出境游体验和互联网创新,瞄准年轻客群,利用双十一打造了一系列目的地IPC)宣布将业务拆分为旅游度假子公司和金融科技子公司两大板块,在金融服务领域发力,尝试差异化经营D)背靠点评的超大流量优势,发展旅游相关业务,酒店间夜量增长迅速答案:C解析:8.[单选题]汉字中80%的字属于( )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D)形声字答案:D解析:9.[单选题]对“客星见于房”的“房”解释正确的是____。

A)北斗七星中的一颗B)指方位C)二十八中的一宿D)房屋答案:C解析:10.[单选题]欧洲人普遍用纸是在( )A)14世纪B)15世纪C)16世纪D)17世纪答案:C解析:B)天人合一C)重义轻利D)文以载道答案:B解析:12.[单选题]无论是先秦的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人与天地万物看做是一个_______。

A)整体系统B)综合系统C)系统工程D)阴阳体系答案:A解析:13.[单选题]被称为“亚圣”的是谁?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答案:B解析:14.[单选题]利用语言进行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 )A)禁忌B)崇拜C)恐惧D)避讳答案:B解析:15.[单选题]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是( )A)《神农本草》B)《大观茶论》C)《茶经》D)《茶录》答案:C解析:16.[单选题]在《大学》中,阐述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是( )A)格物解析:17.[单选题]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规模的封建法典为____。

中原文化概论习题答案

中原文化概论习题答案

1.什么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中原文化是产生与中原地区的区域文化,它是以河洛文化为核心,辐射至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文化成果和文化形态,它是中原地区长期积淀的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凝合体。

中原文化的主要特点有:(1)根源性(2)核心性(3)丰富性(4)人为性(5)散播性2.简述农业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中原文化是一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大陆文化,它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原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农业文明为纽带的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主导着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明清以后,随着中原政治经济核心地位的丧失和江南城市经济的繁荣,中原文化的发展和更新相对缓慢,但其基本精神对中原文化的影响对一以贯之。

3.简述中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1)确证古代中原文明的历史基础。

(2)传达中原文化精神的良好途径。

(3)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争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

(4)丰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厚重素材。

(5)开发旅游资源,振兴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

4.简述中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

中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奠基和主导性作用,同时也引导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中原文化主导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中原文化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和主干。

换句话说,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对程度上是以中原文化为起点和核心,同时吸收和融汇其它文化而形成的。

第二章5.什么叫文化区域?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始于什么时期?文化区域是一个区域的人们依赖特定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地理环境,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文化区域形态。

我国文化区域的真正形成成始于我国的分封制时期。

6.按照不同的条件,中原文化区域有哪些划分法?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崇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汉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从考古学的新石器文化角度看,可分为仰韶文化区,屈家岭文化区,大汶口文化区。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中国文化概论选择题一单选题:*文化变异、发展的特点说明了它们的功能是具有(A)。

A、时代性B、不稳定性C、突变型D、延续性* 以下不属于中国文化的别称的是( D )。

A、华夏文化B、中华文化C、炎黄文化D、殷墟文化*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国传统(D)的入门课程。

A、文学B、地质学C、习俗学D、文化学*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

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农业,是(A )族的聚集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是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

A、汉B、回C、苗D、白*中国文化的发祥地虽也是(A)流域,但不同于西亚文化的是,它所依赖的不是其干流本身,而是它众多支流河汊所形成河曲的湿润地区。

A、黄河C、嫩江D、雅鲁藏布江*区域文化形成过程中,( A)是一个地区的“民智资源”。

A、典范人物B、方志记录C、区域意识D、乡土意识*北宋的运河以()为中心,仍然以汴河(即通济渠)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A、郑州B、洛阳C、开封D、长安*距今大约1万年,人类开始进入(B)。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奴隶社会D、封建社会*中国开始“家天下”是从(A)开始的。

A、夏代B、商代C、周朝D、秦代*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D)。

A、“仁”B、“无为”C、“道法自然”D、“尚公义”*秦朝“三公”中主管军事的是(B)。

B、太尉C、御史大夫D、给事中*汉代(A)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

A、文景之治B、康乾盛世C、少康中兴D、贞观之治*儒家思想在( B)时期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九品中正制”是(B)实行的。

A、曹操B、曹丕C、曹植D、刘备*江南地区开发的加快,是从(D)开始的。

A、春秋B、战国C、西汉D、三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内迁民族中,以(A)一支为最晚,入主中原以前汉化最浅。

A、拓跋氏B、慕容氏C、司马氏D、司徒氏*科举制度兴盛于(D)。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如果将私有制产生、国家建立作为文明的标志,那么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应从________朝开始。

________王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A. 秦,汉B. 商,唐C. 夏,清D. 西周北宋2.“(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贲卦》)这里的“文”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

A.纹理 B. 符号 C. 彩画、装饰 D. 人为道德修养3.东周以后,随着牛耕和铁制农具的使用,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土地国有形态走向瓦解,___________被破坏,变“公田”为“私田”现象普遍出现。

A. 契约制B. 均田制C. 井田制D. 租用调制4. ________出现了象形、会意、形声制字原则的甲骨文,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到成熟阶段。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5. 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冲破了中世纪的枷锁,打破神学势力的垄断;而我国,早在_______时期,人们的智力、体力水平不断增进,对神的力量崇拜就已经逐渐淡漠,开始由神本文化向人本文化过渡。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东周6. 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确立了儒学“定于一尊”的地位的是_________。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7. 诸子百家当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是_______。

A. 儒B. 墨C. 道D. 法8. 以儒学为主体,以伦理为本位,融合道、释思想的哲学理论体系_________,成为宋文化发展的标志。

A. 玄学B. 经学C. 理学D. 新儒学9. 经考证,我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技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指南针、印刷术、火药武器三项重大发明创造是_______科技最为突出的结果。

A.魏晋B. 隋唐C. 两宋D. 元明10.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_________,耶稣会士叩开封闭的中国大门,来华传教,也带来了欧洲文化,包括欧洲古典哲学、逻辑、美学、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对中国影响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代号:7877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原文化概论试题(A)(开卷)2010年7月答案在书上自己找一、填空题(共24分)1.中原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根源性、核心性、丰富性、、散播性等一系列特点。

2.从自然地理特征上看,中原文化区域可分为“一山四水”的典型区域,即嵩山文化区、河洛文化区、黄淮文化区、、河内文化区。

3.豫中文化区的中心城市为新郑、、郑州和许昌。

4.南北朝时期,就诗人来说,有著名的“三大家族”,即谢氏家族、和庾氏家族。

5.在中国书坛上,被称为“北方书圣”的是北魏时期的。

6.在先秦时期,中原的道家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关尹和列子。

7.儒家文化在中原的传播和发展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东汉,一个是。

8.被孔子赞为“古之遗爱”的人物是时期的郑国子产。

9.佛教在中原的繁荣阶段是在我国的时期。

10.墨家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兼爱、、尚贤、尚同方面。

11.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12.中原有两处著名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一是安阳殷墟,一是洛阳。

1.郑韩文化属于()A.豫东文化区B.豫中文化区C.豫西文化区D.豫北文化区2.被书坛誉为“行书鼻祖”的是()A.钟繇B.刘德昇C.蔡邕D.褚遂良3.“画圣”吴道子为()A.唐阳翟人B.晋涅阳人C.隋汝南人D.宋白波人4.下列剧目属于清官公案之类的是()A.《秦香莲》B.《抱烙柱》C.《蝴蝶杯》D.《反五关》5.有“我以不贪为宝”之美誉的人物是()A.商鞅B.子罕C.许衡D.程颢6.在《灵宪》中正确解释月食原理的是()A.张遂B.李诫C.玄奘D.张衡7.“医圣”张仲景为()A.东汉时期人B.西晋时期人C.隋代时期人D.唐代时期人8.下列礼节不属于婚日礼的是()A.添箱B.暖房C.送贺D.合婚9.名剎“少林寺”始建于()A.西晋时期B.唐代时期C.北魏时期D.五代时期10.下列书院不属于中原的是()A.应天府书院B.白鹿洞书院C.伊皋书院D.紫阳书院三、名词解释(12分)1.中原物态文化2.文化区域3.饮食文化四、简答题(20分)1.中原民间艺术有着怎样的审美特征?2.中原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什么?3.中原书院教育有着怎样的特点?五、论述题(24分)1.试述宋代中原儒家对儒家文化传播的贡献。

2.应从哪些方面着手掌握中原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主动权?试论述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的意识;(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论述中国地理的整体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向统一发展的影响1、众多的河流像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

(1)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着中国大陆的东西。

(2)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3)长江的支流湘江和赣江与属于珠江水系的漓江、北江同发源于南岭山,秦朝时开凿灵渠,正是把湘江和漓江相沟通。

(4)西江则联系着岭南和云贵。

2、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1)早在远古时代,新疆与青藏就和内地有联系。

(2)大致沿渭水、黄河、济水一线,从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一条联系东西的交通线。

(3)与这条线东西线相交,还有三条南北方向的交通线。

1)太行山以东不远,北起河北曲阳,南至河南新乡,有仰韶和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址。

2)太行山西侧的汾水流域。

3)近陕西境内,南起西安,向北窜山越岭,北达榆林、府谷一带。

中国地理的这些特征都形成着中国大陆内在的统一性。

没有交流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交流范围及交流者之间的差异越大,对文化发展就越有利。

论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l)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

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

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2)广大地域与对天下统一的追求。

分裂与统~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

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

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大体从商朝开始,王朝就已按着距离的远近,对天下人群采取不同的政治策略;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以后历朝历代的皇帝,无不以边远的四高民族的“来朝”为荣耀。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史的基本倾向。

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威力持久的中国理念,对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曾起过重要作用。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这里的地缘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

它所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从地理的角度观察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应特别注意与北方边地草原人群的地缘关系,那里藏着中国历史命运的重要秘密。

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

但在更近的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区域。

这个辽阔的地域,向北可以延伸到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连中亚乃至东欧平原,东接中国的东北和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那里是森林密布的寒冷湿润地带。

这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

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

在这个前台上,截止到蒙古族人兴起,没有一个民族是它的固定主人。

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到,最早的人群是严优,之后是北狄,秦汉以后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党项、金以至蒙古、满族。

(4)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草原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草原主人。

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送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人主中原,造成中原因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

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

这样的重复,却是多次发生。

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

这命运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涵。

中原文化,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试论述地域文化对统一文化的作用。

(l)正统文化的主导作用: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

(2)地域文化对正统文化的作用: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

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合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

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

(3)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的意义: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历代京城,都是八方荟萃之地,不同地域的人们汇聚京师,互相交流,互相观摩,互相影响,各竞优势;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能产生文化的“国手”。

他们在为同一的文化做出贡献的同时,影响着本土后人的价值感。

荣誉感。

不仅是京城,任何交通便利的都会、城镇都有这样的文化功能。

(4)特定地域文化的保存作用:历史悠久的国家,有时也面临着各种深度的灾难,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实在不小。

简论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

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l)开垦土地。

历朝历代都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

与土地的开垦相伴,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

先秦时期的魏国曾有李俚的“尽地力之教”,由政府督导农民提高单位亩产量,表现出集约经营的特点。

汉武帝时期曾有“代田法”和“区田法”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亩产量。

区田法在明清时期盛极一时。

深度利用土地的意识加强,导致了一种“量力而行”的经营观念的出现。

西晋的傅玄和北魏的贾思想,都提出过注重提高单位产量,而不要过分依靠开垦土地增产增收的主张。

贾思船在《齐民要术》中更明确地说:“凡人家管田,须量己力。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关于农业科技方面的书籍特别多,广泛记载着劳动人民在农业方面的智慧,是一笔重要的文化遗产。

(2)兴修水利。

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

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兴建败塘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后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

在西北地区,在南方经济出现之前的先秦两汉时期,曾兴修过郑国渠。

白渠、六辅渠、龙首渠等水利工程,将任、洛、渭之水引入广阔的农田。

在宁夏地区所形成的引黄灌区,直把“斥卤不毛”之地,改变成“塞北江南”。

在太行山以东的晋、冀、鲁。

豫地区,众多的水利灌溉工程,使这一广大地区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地带。

西北的水利系统,还起着保护环境的作用,众多的水渠,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引进农田时,也起着降低黄河泥沙含量的作用。

那时的关中地区,良田千里,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开凿运河。

开凿运河是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另一项重要举措。

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吴国、齐国、魏国都有运河的修建,如邓沟、鸿沟等;吴国的运河已经与黄河、济水相接。

秦汉至南北朝,也多有运河的开修。

秦汉时有连接湘江、漓江的灵渠,加强长安清运的游渠、阳渠,纵贯河北平原的白沟、平虏渠、泉州渠及新河、利游渠等等,还改造了先秦旧有的各水运沟渠。

魏晋南北朝连接江、淮、河、海的运河网已经形成。

隋唐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

隋朝大运河西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分成南北两支:偏向东北的一支称永济渠,北达琢郡;偏向东南的一支称通济渠,南与山阳读、江南河相连,直达余杭。

唐代中期以后,大运河的偏南一支运输江南来的粮食,成为维系唐帝国命脉的交通线。

北宋的运河以开封为中心,仍然以洋河(通济渠的改称)为重要的经济补给线。

另外还疏凿了广济河、金水河及惠民河,与体水共称“通潜四渠”。

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古称东京体梁)、扬州等,扬州城称得上当时最富裕的城市之一。

宋代所以把都城建在属于平原地区的开封,也主要就是为了沛河的水运。

元朝又有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北起通州,南达杭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