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
温水煮青蛙---电视剧蜗居的心理学思考
![温水煮青蛙---电视剧蜗居的心理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82e8e56804d2b160b4ec00a.png)
温水煮青蛙---电视剧蜗居的心理学思考看完电视剧《蜗居》,我想了很多,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不是青蛙。
这是个奇怪的感受---人本来就不是青蛙,这不是一句废话么?但是往往废话更有说服力。
<br />心理学很讲究情境性,即人总是处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的,他的行为也是随着情境而变化的,比如在电影院中,我们看了某部感人的电影,会情不自禁地哭,甚至泪流满面,可是如果换了个环境,比如在嘈杂的操场,即使观看同一部电影,也许我们就哭不出来。
<br />人之所以难以被理解,就跟情境性很有关系。
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br />海萍为买房子,省吃俭用,借父母的钱,逼老公苏淳借父母的钱,在妹妹海藻面前说自己的难处,身处那种嘈杂的市井环境中,想要抗拒柴米油盐的压力,都无力。
那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当每个人都承受着无形的压力时,就有了从众效应,即你不买房,有人买,别人买房之后,你的刚性需求不变---结婚生子,你不得不买房,被裹挟着,你不能不为房价的走高做着你的贡献。
这种贡献又往往是你的初衷所憎恨的。
人就是这么奇妙。
<br />海萍为自己的解释就是-----温水煮青蛙,温水谁不喜欢?可是在温水中,青蛙慢慢地丧失了对水温的敏感性,如果这水是被人操控的,那么这青蛙是注定要死掉的。
<br />那中国式温水煮青蛙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呢?<br />这就不得不提东方式的自我人格结构。
中国人的自我结构中包含了他人,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恋人、朋友等。
中国人在做一个决定的时候,往往了考虑很多其他人的感受,与西方人相比,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加赞赏的品德,而是一种东方式人格的特质使然。
比如,中国人喜欢说:为了父母而活着,为了孩子而活着,很少直接说,为了自己而活着。
<br />在外国,一个年轻人为了买房,往往更多地向银行借贷,张口向父母借钱是一件让自己难堪的事情,而在中国,似乎这并没有什么不光彩,海萍为了在大都市长期地住下去,为自己找了个很好的理由:为了孩子。
温水煮青蛙文案
![温水煮青蛙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a0f5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d.png)
温水煮青蛙文案1. 温水煮青蛙让我们反思了什么?每个人都被温水煮青蛙式的变化所包围着,这种变化可能不显眼,但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
那些小变化,从个人到社会都可能慢慢地改变了我们,而我们甚至未曾察觉到。
这篇文章将展示对于这个说法的理解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力。
2. 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温水煮青蛙”是一个用来形容逐渐升高的压力和渐进式的变革的典故。
据说,如果将青蛙放入一个热水锅中,它会感受到热度并立即跳出来,但如果把它放在室温下的水中,逐渐升温,青蛙会因为适应渐进性的变化,最终被煮死。
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对于今天的社会变革并不敏感。
3. 当前的社会变革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正在发生变化的时代,在现代科技的带动下,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改变。
这些变革并不是一夕之间发生的,而是逐渐升温的过程,我们最终难以察觉到这些变异的影响。
4. 适应渐变的挑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渐变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我们往往无法完全适应这些渐进式的变化,因为它们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们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沟通方式等等都随着社会变革而改变。
5. 单一的思维方式因为渐进式变化的特性,我们可能会对它变得视而不见。
我们会妄图保持不变,继续用相同的思维方式去处理我们所面对的新情况。
我们会注重我们过去的决策,而不会对现在的情况做出改变。
6. 制定适应性的计划面对变革,我们需要拥有冷静的头脑,制定出适应渐进式变化的计划。
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其中的变化规律,重新评估我们的价值观,制订出应对变化的策略,并努力跟上变化的步伐。
7. 与他人合作适应新环境需要与他人合作。
而要想与他人合作,我们需要理解彼此的不同,以及对存在变化的共同理解。
我们需要加强交流,提高沟通效率,以更好地处理我们所面对的改变。
8. 感知变化适应变化需要对渐进式改变的敏感度,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适应现实生活中的变异,把握变化的趋势,以及要走的方向。
9. 远离舒适区如果我们不打破舒适区,就永远不会形成适应新生活的能力。
温水煮青蛙文案
![温水煮青蛙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434e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f.png)
温水煮青蛙——这个典故出自古代的寓言故事,生动地比喻了人们对于渐进变化的无感知。
在这个比喻中,一只青蛙被投入温水中,温度逐渐升高,但青蛙却无察觉,最终因为无法适应而遇难。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不自觉,不敏感地接受种种不好的变化,最终导致自身的被动局面。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人类的适应能力让我们有时候难以意识到累积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习惯于不断升高的压力、日渐恶化的环境,甚至对人际关系的消极改变。
不要让自己成为那只沉溺在舒适区的青蛙,不知不觉地被逐渐升高的温水所困扰。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关注自己周围的变化,及时做出积极的适应。
温水煮青蛙故事表明,对于深入潜移默化的变化,拖延行动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引起我们的注意,采取积极的行动,以应对渐进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身处于现代社会,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避免陷入舒适的泥潭。
我们需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确保我们不会在渐进的变化中失去自己。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温水开始升温时,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预防危险。
我们需要保持敏感度,提醒自己要适应变化,并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是对疏忽带来的警醒。
它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被舒适所迷惑,我们要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舒适区。
渐进的变化可能会让我们陷入困境,但只有敏锐地觉察到它们,我们才能采取行动,使其不再对我们造成伤害。
我们不应该被温水所迷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对变化的敏感,为自己设立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并坚定地追求它们。
渐进的变化可能与我们的自我改进和成长息息相关。
只有当我们催眠自己进一步适应新情况时,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增长。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时刻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需求。
不要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断改变和适应。
温水煮青蛙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安逸而忽略潜在的风险和危机。
预言小故事,安全哲理
![预言小故事,安全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1600d693284ac850ad0242ff.png)
1、《温水煮蛙》——思想麻痹是最大的隐患故事:一个寒冷的冬天,一只青蛙跳进了盛有温水的铁锅里,而铁锅下正在生起着小火,刚开始时,青蛙还悠然自得,认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好归宿,沾沾自喜,无比的自豪。
随着时间的推进,等到发觉不妙时,它的体能已随着水温的升高而耗费殆尽,最后,再也跳不出来。
道理:第一、青蛙的场所本该在水塘或禾田之中,而它却跳进了本不该它去烧烤着的铁锅里,是“违章”;第二、面对正在升高的温水而悠然自得,对可能导致的灾祸估计不足或根本未察觉,是“麻痹”;第三、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最终等待它的结局只有一个——死亡。
2、《农妇与蛇》——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故事:一农户将一捕鼠器放在老鼠洞前,老鼠请求农户家中喂养的鸡、猪、牛援助,它们无动于衷,幸灾乐祸。
捕鼠器捕到一条毒蛇,农妇取蛇时被蛇咬,先后杀了鸡、猪补身子,不治身亡后宰了牛,给她办了身后事,而老鼠得以幸免。
道理:由此,我联想到安全生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依靠一个个岗位敬业,一个个环节畅通,才能实现。
“农妇与蛇”的故事告诉我们,安全连着你我他,保安全光洁身自好还不够,还要让身边的人不违章,不违纪,要善意提醒,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只有零违章,零缺陷,才能零事故。
3、《驴子过河》——一次不出事不代表永远安全故事:一头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盐溶化了。
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
驴子以为获得了经验。
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倒在了水里,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直到淹死。
道理: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因为它过分依赖“经验”,而不知这些通过“偶然”机会得来的经验并不可靠。
笔者联想到生产过程中,有的员工不按照安全规程来操作,却发现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化了工作程序,降低了劳动强度。
由此,这些员工便错误把这些违章操作奉为宝贵“经验”,并自得其乐。
警惕“温水煮青蛙”: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
![警惕“温水煮青蛙”: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https://img.taocdn.com/s3/m/1eec8cde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2.png)
警惕“温水煮青蛙”: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文章作者:琢磨君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了一个“水煮青蛙实验”:第一测试,把青蛙放入40摄氏度的热水中,青蛙受不了高温,迅速蹦跳出来;第二个测试,把青蛙放入冷水中,然后慢慢给水加温(每分钟上升0.2摄氏度),青蛙渐渐适应了舒适的环境,最后在不知不觉中被活活煮死了。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随时保持警惕。
正如圣贤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做人要警惕“温水煮青蛙”,要防患于未然。
比如说,人生开始走下坡路,往往会有这三种“迹象”。
011、身体发福;史书中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养尊处优,居住了多年。
有一天,刘备突然发现自己大腿长出了许多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
刘表见了,询问原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
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
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其实,刘备的这番话也是在暗示自己人生走下坡路,有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而且表现在身体上就是发胖发福了。
值得庆幸的是,刘备比较有觉悟,能够意识到自己“温水煮青蛙”的处境,后面发奋图强,终于大器晚成。
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过着安逸的生活,吃好喝好玩好,又不爱运动,时间长了,身体自然发福了。
人们常说“从一个人的身材,可以看出他的生活状态”,所以说,身体发福代表着懈怠和懒惰,属于人生走下坡路的迹象。
022、频繁交际应酬;虽然说“年轻人,要忙点好”,但是物极必反,交际应酬过于繁多,而且大多是无用社交,整天与朋友闲聊、吃吃喝喝,实则是假忙、假勤奋,难以出成效,也难以对人生有所进步。
曾国藩30岁左右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他每天都是忙于交际应酬,不是去朋友家吃吃喝喝,闲聊大半天;就是朋友来自己家吃吃喝喝,闲聊大半天;有的时候,他和朋友彻夜畅谈,然后第二天早上睡懒觉。
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变危机为契机
![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变危机为契机](https://img.taocdn.com/s3/m/56efa0d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0.png)
温水煮青蛙效应:居安思危,变危机为契机谁动了我的奶酪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高校曾进行过一次闻名的“青蛙试验”:他们将一只青蛙放在煮沸的大锅里,青蛙触电般地马上窜了出去。
后来,人们又把它放在一个装满凉水的大锅里,任其自由游动。
然后用小火渐渐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外界温度的变化,却因惰性而没有马上往外跳,直到后来热度难忍而失去逃命力量被煮熟。
科学家经过分析认为,这只青蛙第一次之所以能“逃离险境”,是由于它受到了沸水的猛烈刺激,于是便使出全部的力气跳了出来;其次次由于没有明显感觉到刺激,因此,这只青蛙便失去了警惕,没有了危机意识,它觉得这一温度正适合,然而当它感觉到危机时,已经没有力量从水里逃出来了。
这就是闻名的温水煮青蛙效应。
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企业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超之举。
风靡全球的斯宾塞·约翰逊博士的著作《谁动了我的奶酪》,描绘了四个住在“迷宫”里的人物,他们竭尽所能地在查找能滋养他们身心、使他们欢乐的“奶酪”。
这四个小人物中,有两只是名叫嗅嗅和匆忙的老鼠;其他两位则是身体大小和老鼠差不多的小人,名叫唧唧和哼哼,而且这两个小人的形状与行为和现今的人类差不多。
有一天,他们同时发觉了一个储量丰富的奶酪仓库,便在其四周构筑起自己的幸福生活。
很久之后的某天,奶酪突然不见了。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使他们的心态暴露无遗:嗅嗅、匆忙随变化而动,立即穿上始终挂在脖子上的鞋子,开头出去再查找,并很快就找到了更新奇更丰富的奶酪;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面对变化却迟疑不决,苦恼丛生,始终无法接受奶酪已经消逝的残酷现实。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唧唧最终冲破了思想的束缚,穿上久置不用的跑鞋,重新进入漆黑的迷宫,并最终找到了更多更好的奶酪,而哼哼却仍在对苍天的追问中郁郁寡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熟悉到,变化是一种必定,我们要做的是在最大变化发生之前,做好相应的预备,包括行动预备和心理预备。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fb4aff0f90c69ec3d4bb7504.png)
“温水煮青蛙”故事的启示房建所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做过一项实验,科研人员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入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直至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活生生的在热水中被热死。
“温水煮青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说明的是青蛙由于对环境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不知不觉放松了警惕,以至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个人和集体在遭遇突然危机时,集中全部力量来应对,往往能化险为夷,而在遭遇不太明显的危机,并且危机在慢慢恶化时,却不会引起重视,结果当危机激化到一定程度后,再想化解就为时已晚。
人在逆境顺境中的表现有时恰恰与青蛙相似。
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会改变,就能像忽然跌落沸水的青蛙一样,释放出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能量来。
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卧薪尝胆、头悬梁锥刺骨等等,都是在逆境中成就功名,并被世人所广为传颂的著名典故。
然而,人在顺境时,也会像青蛙似的居安而不思危做出蠢事,久久沉溺于舒适悠闲的生活,毫无紧迫感和危机感,往往忽略了周遭环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就像那青蛙一样只能坐以待毙。
面对当前的内外部形势,联想到“温水煮青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醒。
今年以来,铁路形势一夜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之后来发生的“7.23事故”,对整个铁路系统更是雪上加霜。
目前铁路建设的形势就是所有新开工项目不再审批,所有已批项目需要重新论证,所有开工在建项目要缓建、放慢步伐,建设资金极度短缺,已完项目无钱支付。
铁路建设的“冬天”来了,从当前的情况看这个“冬天”会很长,而且还会很“寒冷”。
寒冷中,我们也感到一些暖意。
那就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自今年9月份起我院升格管理。
这在当前铁路建设形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企业升格为我院保持持续科学发展增添了一个强劲引擎,为我院再创辉煌增添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aede7d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44.png)
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管理故事之温水煮青蛙的启示--明阳天下拓展培训〖导入思维〗煮青蛙的启示将一只青蛙放进一锅热水中,它会一下子就弹跳出来,但是,如果把它放进一锅冷水中,慢慢地加热,它就悠游在锅中适应温水,随着水温愈来愈高,青蛙的行动愈来愈迟缓,最后在锅中被沸水煮熟了。
启示一:人们的习惯,往往导致沉缅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之中,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最后可能成为无力跳脱沸水的青蛙启示二:勇敢地改变你的思维,随时保持思维模式的弹性,主动随环境变化而变化,像用力跳出热水的青蛙。
不好的习惯是职业的“绊脚石”,思维的滞后无疑是接受新生事物的“拦路虎”,要改善自我,应从心智的校对开始……〖心智方法〗十二项校对1、聆听下属的话。
不要只顾处理来电或交谈,要仔细聆听下属语言后面的潜台词,从声音、语调、态度等去揣摩了解员工的心理和观点,策略地建立这种理解包括重点重复和概括。
“请你说明白一点……”。
2、投入员工状况。
从员工立场思索:他们如何从你所提供的服务中获益?记住身体语言和言语一样达到沟通作用。
“顺应而行”这样你就传递出一个信息:你站在他们一边。
3、与下属建立信任。
如果你不能随即解决的问题,则要诚实并给予一个适当的回复时间。
记住你的许诺、保证在时段内与员工讨论和所共事的项目,沟通后现场跟踪,显示你的投入和作风。
4、了解营业问题。
事前做好功课,以便你能有效地面对发生的问题,读取收集与现场相关的资讯信息。
事前列出所能预计到的问题,在帮助员工或部门工作策划应有用5、有创造力思维。
对团队内其他人的想法保持开放思维,因为好意念是没有层次之分的,当服务团队为客户的需求裁制出创意性的解决方案时,员工关系将得到加强。
6、善于思考分析。
寻找与管理问题类似的事例,帮他们认识到问题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难以解决。
将问题分类、逐层剥离,有助于促使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记住,让员工认同彼此的思路,使他们和你一齐思考,一同解决问题。
这将是建立信任和达至齐心协力的基础。
文严文温水煮青蛙1
![文严文温水煮青蛙1](https://img.taocdn.com/s3/m/f940b9b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b3.png)
文严文温水煮青蛙1
(实用版)
目录
1.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来源
2.温水煮青蛙的寓意
3.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正文
“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典故,其来源已久。
据传,这个典故最初来源于美国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有名的实验。
他们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水中,青蛙会因剧烈的疼痛而立即跳出来,然后他们将青蛙放入冷水中,逐渐加热,青蛙在温水中逐渐适应,直到水温升高到无法生存的地步,青蛙却已经无力跳出。
温水煮青蛙的寓意十分深刻,它警示我们在面对逐渐恶化的环境或者逐渐产生的问题时,不能因为舒适或者习惯而忽视危险的存在,否则,当问题积累到无法承受的地步,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机会。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在于,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决断力,对于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危险,我们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不能因为一时的舒适和安逸,就忽视了潜在的危险。
同时,我们也要有自我变革的勇气和决心,当环境发生变化,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以适应新的环境。
总的来说,温水煮青蛙的故事虽然简单,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却深远而重要。
第1页共1页。
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哲理
![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哲理](https://img.taocdn.com/s3/m/d5ed0da4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4.png)
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哲理
温水煮青蛙的人生哲理如下:
温水煮青蛙的道理告诉我们,对渐变的适应性会使人失去戒备而招灾,要防微杜渐,居安思危,才能长治久安。
强敌会使人奋起反击,甚至超常发挥战斗力,可怕的是在安逸的环境中,坏人利用小恩小惠、长时间的慢性腐蚀,会使人放松警惕,散失斗志。
温水煮青蛙是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哲学道理是量变到质变,就是说数量的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会导致本质的变化。
寓意是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随时保持警惕。
温水煮青蛙效应
![温水煮青蛙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4ac480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a.png)
“温水煮青蛙效应”的启示
“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如其来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在水中悠然自得,当青蛙发现无法忍受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知不觉被煮死在热水中。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非常深刻的:
⑴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
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有变革意识。
⑵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
长期来习惯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
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持续改进,打破旧有的模式。
⑶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的。
我们对自己和医院环境的改变一定要保持着一颗敏锐的心,善于扑捉到细微的变化,因为那些看似细微的变化,展开来却极有可能造成巨大差异,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对环境之变化没有“疼痛”的感觉,最后就会像这只青蛙一样,被煮熟、淘汰了仍不知道,这提醒我们要有忧患意识,不能失去学习、改进和奋斗的冲劲。
——对质量与安全的管理理念的启发:质量与安全预防体系建立,实行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
温水煮青蛙:青蛙能逃离沸水,却会死于温水文火
![温水煮青蛙:青蛙能逃离沸水,却会死于温水文火](https://img.taocdn.com/s3/m/774c127ff242336c1eb95e75.png)
如果将青蛙放在很烫的热水里,青蛙会马上感受到高温并跳出来。
但要是将青蛙放在温水中,青蛙就不会有太激烈的反应,水温逐渐升高,等到青蛙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它已经没有力气跳出去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处危险之中却浑然不知,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对企业来说,造成危机的许多诱因可能潜伏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当中,如果麻痹大意,缺乏危机意识和足够重视,导致小事情带来“连锁反应”、“滚雪球效应”、“恶性循环”,最终将会演变成摧毁企业的危机。
信息安全需要居安思危,通过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隐患和威胁,早作预防,并且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操作习惯,避免变成“温水中的青蛙”。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https://img.taocdn.com/s3/m/1f9c8d961eb91a37f0115cdc.png)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温水煮青蛙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据说有个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仍进煮沸的开水里,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出来,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青蛙虽然隐约可以感觉外界温度在慢慢变化,却因为习惯的惰性而丧失立即往外跳的动力,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惰性是青蛙被温水煮死的真实原因,可是为什么有这种惰性呢?大概因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也可能是满足现状,也可能是对现状不满意但还不足以导致改变,很多人也一样,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
当种种问题就在眼前,要么改变,要么面临淘汰,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而当种种改变是一种循徐渐进方式时,人会慢慢的默认这种变化,而且会随着这种变化而产生本质性的变化。
这时的人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其实是很危险的.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象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有一股的反弹力,遇挫而更强。
当面临压力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披坚执锐、枕戈待旦,而且这时所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心中的目标和信心,也许已经习惯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也许衣食无忧的生活将不复存在。
但是当一脚踏进激流,此时才会明白,原来的种种的迷茫是因为没有目标,种种的郁闷是因为生活太过平淡.没有任何事情再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向目标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都会留下印迹,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像肥皂泡一样什么都没留下。
有时候,面对严峻的挑战,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这样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吗?不会的,因为这是懈怠的迹象和苗头.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我们应该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和做法。
面对困难,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管理心理学简述煮蛙效应的含义及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启示
![管理心理学简述煮蛙效应的含义及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88aa404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管理心理学简述煮蛙效应的含义及对管理者和员工的启示“温水煮青蛙”来源于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著名“青蛙实验”。
科学家将青蛙投入已经煮沸的开水中时,青蛙因受不了突而其来的的高温刺激立即奋力从开水中跳出来得以成功逃生。
同样是水煮青蛙实验。
当科研人员把青蛙先放入装着冷水的容器中,然后再加热。
结果就不一样了。
青蛙反倒因为开始时水温的舒适而水中中悠然自得。
直至发现无法忍高温时,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被活生生的在热水中热死。
“温水煮蛙”道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说明的是由于对渐变的适应性和习惯性,失去戒备而招灾的道理。
突而其来的大敌当前往往让人做出意想不到的防御效果,然而面对安逸满意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拘小节的松懈,也是最致命的松懈,到死都还不知何故。
这个实验给我们几点启示:第一,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
然而,大环境的改变有时又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第二,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已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第三,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对一个人而言,最可怕的是缓慢渐进的危险降临,而不是突然的危机降临。
因为突然的危机降临可以使人动员自身全部的潜能,并迅速地做出各种反应以摆脱危机;缓慢渐进的危机降临往往使人无法感觉到,甚至到了死的门槛也毫无反应,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以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让小毛病最终成为不可挽回的错误。
从“温水煮青蛙”想到的
![从“温水煮青蛙”想到的](https://img.taocdn.com/s3/m/03de276125c52cc58bd6bea9.png)
从“温水煮青蛙”想到的
文摘刊登一则“温水煮青蛙”,说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滚开的水里,一瞬间青蛙就从水里跳出来了,安然无恙;如果把青蛙放在一锅清凉的水里,然后在锅底加热,有温度后青蛙游得更欢了,但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青蛙感到不舒服,他想跳出锅底时,为时已晚,他根本没力气和能力跳出锅的,只有任人宰割。
从“温水煮青蛙”我想到贪官的覆灭:你看并不是贪官一为官就非常贪,如果一为官就有人送巨额资产,他能没警惕性,他能直接接受?看他们的发展轨迹往往是渗透在心底难以自拔,悔之晚矣,最终走向毁灭。
从“温水煮青蛙”我想到犯罪的深渊:看吸毒的往往是在娱乐、玩耍中不知不觉便上了瘾,一旦上了瘾,要戒掉,难于上青天;赌博也如此,娱乐娱乐没什么,还有钞票,多惬意,往往陷进去,很难自拔。
如果一沾染恶习,就有万丈深渊等着你的后果,几人敢犯罪。
从“温水煮青蛙”我想到陷阱的可怕:毛泽东曾说过敌人的枪弹打不倒我们、酷刑也奈何不了共产党人,而敌人用糖衣裹着的炮弹一下子就把我们的同志打到了,温柔的陷阱多可怕啊。
从“温水煮青蛙”我想到……
因此,做事做人,一定要洁身自好,时刻有警惕性,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时刻牢记古人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警句,堂堂正正做人,光明正大做事,才不会重蹈青蛙的覆辙。
不要温水煮青蛙的古文
![不要温水煮青蛙的古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20a9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e.png)
不要温水煮青蛙的古文
摘要:
1.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来源
2.温水煮青蛙的寓意
3.古文中反对温水煮青蛙的观点
4.现代社会中温水煮青蛙的现象
5.如何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正文:
1.温水煮青蛙的典故来源
温水煮青蛙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左传》,原文为:“履霜之至,至也。
温水煮青蛙,不知其已死。
”用以形容事物发展渐变,不易察觉,而一旦察觉,则已无法挽回。
这个典故在古代就被广泛引用,用以警示人们在面对渐变时要保持警惕。
2.温水煮青蛙的寓意
温水煮青蛙寓意着在安逸的环境中,人或事物会逐渐丧失警惕性和应变能力,最后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
这个典故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在舒适的环境中逐渐沉沦。
3.古文中反对温水煮青蛙的观点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许多文人墨客都通过文字表达了对温水煮青蛙的反对。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此间乐,不思蜀。
”意味着在享乐之中,容易沉溺而忘记根本。
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要沉溺在舒适
的环境中。
4.现代社会中温水煮青蛙的现象
在现代社会中,温水煮青蛙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许多人在追求安逸、享受生活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和奋斗精神。
尤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沉溺,导致现实生活中的能力逐渐退化。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5.如何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
为了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
同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不断学习、进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此外,要学会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要沉溺于安逸和享乐。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心态观](https://img.taocdn.com/s3/m/46049b1a3b3567ec102d8a90.png)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温水煮青蛙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据说有个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仍进煮沸的开水里,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出来,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青蛙虽然隐约可以感觉外界温度在慢慢变化,却因为习惯的惰性而丧失立即往外跳的动力,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惰性是青蛙被温水煮死的真实原因,可是为什么有这种惰性呢?大概因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也可能是满足现状,也可能是对现状不满意但还不足以导致改变,很多人也一样,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
当种种问题就在眼前,要么改变,要么面临淘汰,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而当种种改变是一种循徐渐进方式时,人会慢慢的默认这种变化,而且会随着这种变化而产生本质性的变化。
这时的人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其实是很危险的。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象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有一股的反弹力,遇挫而更强。
当面临压力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披坚执锐、枕戈待旦,而且这时所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心中的目标和信心,也许已经习惯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也许衣食无忧的生活将不复存在。
但是当一脚踏进激流,此时才会明白,原来的种种的迷茫是因为没有目标,种种的郁闷是因为生活太过平淡。
没有任何事情再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向目标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都会留下印迹,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像肥皂泡一样什么都没留下。
有时候,面对严峻的挑战,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这样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吗?不会的,因为这是懈怠的迹象和苗头。
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我们应该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和做法。
面对困难,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温水煮青蛙骗局的反思
![温水煮青蛙骗局的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f25cf71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c1.png)
温水煮青蛙骗局的反思一直以来,我都对这样一句话印象深刻——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尤其是从小到大家长总会教育我说,做任何事情都应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我渐渐地意识到真正好的事业或者生活方式并非如此。
相反,急功近利反而成了事半功倍的捷径,却阻碍了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温水煮青蛙”这种行为模式最早是在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雅斯贝尔斯的著作《什么知识最有力量》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经济发展要通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蒙昧阶段,然后进入农耕社会,再接着进入工业社会,最后是信息社会;那么处于第二阶段的国家也被称为亚文明,像印度和巴西。
由于这些国家所处的环境与状态是比较落后的,因此当它们拥有某项新技术时,别的国家便只需按部就班地跟随即可,而没必要费尽心思去研究、开发和创造,结果导致整个世界沦为了单调乏味的原始文化圈。
其实类似的例子在古今中外还有很多,比如说中国的诸葛亮草船借箭,韩国发现了西周的木制货车等等。
无论你的技术有多先进,想得多完善,时代有多迅速变迁,你仍旧停留在传统技术上而望尘莫及,眼睁睁看着时代列车把你远远甩下。
首先看一下我们对它的了解。
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
同理,细节也决定命运。
比如蚂蚁的集体生存、蜜蜂的团队合作、大雁南飞、鲸鱼洄游、白头叶猴的迁徙。
归根结底,凡事能否成功取决于两点,一个是方向,另一个则是努力。
方向不对,越走越远,付出再多也是徒劳。
努力错误,十年不动摇,自己不努力怎么办?将选择权交给运气吧!结局可能会让你很失望,甚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一蹶不振。
毕竟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勤奋才是最重要的事。
除了极少数天赋异禀的天才,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这又怎么逃脱这条规律呢?就算你拿到了考试状元的答案,也只是侥幸罢了。
正如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我没有天分但我比谁都勤奋。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成绩平平,却名列前茅,逆袭成为学霸的秘诀。
诚然,勤奋是优秀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
温水煮青蛙读后感
![温水煮青蛙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757e6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8.png)
温水煮青蛙读后感《温水煮青蛙读后感》篇一读了“温水煮青蛙”这个故事后,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
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把青蛙放在慢慢加热的温水中,青蛙会因为适应了水温的逐渐变化而最终被煮死,要是一开始就把青蛙放在滚烫的热水里,它肯定会一下子就跳出来。
这故事乍一听,好像就是在讲青蛙傻呗,连危险靠近都不知道。
可细细琢磨,我却觉得这青蛙像极了我们自己,或者说像极了生活中的大多数人。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
我曾经就像是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只不过我的“温水”是舒适的学习状态。
以前上学的时候,作业不多,老师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我每天就晃晃悠悠地完成那点任务,还觉得自己挺不错的。
就像青蛙在温水里游得挺自在,偶尔水温上升一点,就自我安慰一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
直到有一次考试,那成绩就像一盆冷水突然泼到我脸上,我才惊醒。
我当时就想,我怎么就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舒适其实是一种慢性的“自我毁灭”。
也许有人会说,这能一样吗?青蛙是面临生死,你不过是一次考试没考好。
嘿,可别小瞧了这事儿,在学习这条路上,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状态要是持续下去,那以后面临的可能就是整个人生的失败呢。
在社会上,这种现象更是多得很。
很多人在一份看似稳定但其实没有什么发展前景的工作里混日子。
每天按部就班,工资虽然不高但也能勉强糊口,工作环境就像那温水一样,慢慢地消磨着人的斗志。
他们可能偶尔也会抱怨一下,就像青蛙感觉到水温有点热的时候,但是却没有勇气跳出去寻找新的机会。
我就认识一个叔叔,在一个小工厂里干了十几年,工厂效益越来越差,可他就是不敢辞职。
他说,自己年纪大了,出去也找不到好工作了,还不如就在这儿待着。
这多像那只在温水里越煮越无力挣扎的青蛙啊。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煮死”吗?当然不行。
我们得时刻保持警惕,就像在温水里的青蛙要时不时地抬起头来感受一下水温是否正常一样。
在生活和工作中,要给自己设定目标,并且不断地审视自己是否偏离了目标。
实用心理学:青蛙现象
![实用心理学:青蛙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7bb0dc6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7d.png)
实用心理学:青蛙现象在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如果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因为它还能够适应水温的变化。
水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提高到青蛙无法忍耐的地步,它已经来不及了、没能力跳出锅外了。
相反,如果把一只青蛙放进热水锅里,它会迅速跳出。
这就是著名的“青蛙现象”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青蛙现象给我们的启示一是:青蛙,就好象是我们生活中的芸芸众生,我们要着眼未来,勤于思考新的问题,勤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过“今日有酒,今日醉”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醉生梦死的生活,到头来将是非常可悲的!二是:我们的组织和社会生存的主要威胁,并非来自突如其来的事件,而是由缓慢渐进而无法察觉的过程形成。
人们目光短浅,只看到局部,而无法纵观全局,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可以从容面对,对于悄悄发生的大的变化,而无法察觉,最终会带给我们更加严重的危害!~三是:我们不要单纯的,只能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而忽视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因为,那种缓慢而又微小甚微的危险,才是最可怕的!四是:在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每一名员工在每一个流程环节中,强化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制度,真正做到“循规蹈矩”。
如果把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行为称之为“善”,把“违章、麻痹、不负责任”称之为“恶”,那么,就一定要切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五是: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我们不要一味的沉迷于现状、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样下去的话,肯定会被时代所淘汰,也会有面临失业的危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水煮青蛙的启示
温水煮青蛙
听说过…温水煮青蛙‟吧?据说有个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仍进煮沸的开水里,青蛙会马上弹跳出来得以逃生,然而当将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然后慢慢地将水加热,青蛙在在逐渐升温的温水里游来游去,最终当青蛙意识到受不了时想跳出来,可此时已经晚了,青蛙最后被活活地煮死在温水里。
青蛙虽然隐约可以感觉外界温度在慢慢变化,却因为习惯的惰性而丧失立即往外跳的动力,最后被热水煮熟而不自知。
惰性是青蛙被温水煮死的真实原因,可是为什么有这种惰性呢?大概因为缺乏改变现状的动力,也可能是满足现状,也可能是对现状不满意但还不足以导致改变,很多人也一样,不拒绝改变,但拒绝被改变。
当种种问题就在眼前,要么改变,要么面临淘汰,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会爆发,而当种种改变是一种循徐渐进方式时,人会慢慢的默认这种变化,而且会随着这种变化而产生本质性的变化。
这时的人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其实是很危险的。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比喻,人就像一根弹簧,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这个比喻很贴切,人必须象弹簧一样,在压力面前有一股的反弹力,遇挫而更强。
当面临压力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勇气去披坚执锐、枕戈待旦,而且这时所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多的是心中的目标和信心,也许已经习惯的生活节奏被改变,也许衣食无忧的生活将不复存在。
但是当一脚踏进激流,此时才会明白,原来的种种的迷茫是因为没有目标,种种的郁闷是因为生活太过平淡。
没有任何事情再会像肥皂泡一样破灭。
因为每一件事情都因为努力的付出而向目标靠近,而每一次的靠近都会留下印迹,即便是失败了也不会像肥皂泡一样什么都没留下。
有时候,面对严峻的挑战,有的人退缩了,有的人这样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是退一步真的海阔天空吗?不会的,因为这是懈怠的迹象和苗头。
是在给自己找借口,给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我们应该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和做法。
面对困难,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那么,此时此刻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就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为什么说要对自己狠一点呢?就是我们必须时刻给自己加压。
举个例子,一个人挑担子的时候,如果能挑50公斤的时候,感觉不舒服,减掉10公斤后,感觉就舒服。
如果继续这样,我想最后恐怕连50公斤都挑不起来。
但是如果在50公斤的基础上,加上10公斤,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咬咬牙,挺一挺就会过去,慢慢地我们就能挑起100公斤,或者比100公斤更重的担子。
人的价值是在不断地挑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人类为什么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就是因为人类永远不会满足现状。
人生下来不是为了享受的,人生最大的享受是在于你创造出的业绩。
提到差距,我们不应该怨天尤人,更应该从自身找出差距,对自己狠一点,从不轻言放弃,严格要求自己,除了奋斗我们将别无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接近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