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母语高效阅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近母语高效阅读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指的是从书面文字数据采集意义的过程,阅读教学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阅读各类书面文字数据的实践中,逐步发展阅读能力的过程与活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从文本中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三、新课标精神下,小学阅读教学具体教学策略

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教学要重视语文学习的完整性、实践性和学段性,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下面,我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谈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一点思考。

(一)、单元求整

人教版教材的编写,是以单元为教学板块编写的,教师应对教材进行研读。在研读教材时,要把整组教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所有有用的资源,在不同块状教学中,梳理出一个序列来。

明确两条主线。具体说,就是要通过研读这一单元的课文和相关信息,梳理教学的两条主线。其中,这一单元贯穿的单元主题作为一条纵线,也就是我们语文单元导读的第一段。(比如:六年级上册的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等)横线就是本单元语文知识点训练目标,也就是我们语文单元导读的第二段。(比如: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怎样通过语言、外貌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这里面只有一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个单元的主题线是赞美祖国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这是一条主线(纵线);横线是,第一,通过朗读体会“美”是用那些词句写的,无论是古诗、散文,优美词句是这个单元的重点,让学生不但能找出来,而且要体会好在哪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美妙的修辞方等,该讲就讲,该读就读,让学生读出为什么这么美?怎么写的这么美?哪个词语让我觉得这么美?第二个训练点是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妙之处。《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尾呼应;《富饶的西沙群岛》按照总分结构,怎么富饶?特点:海水、岛屿、物产、鱼……《香港,璀璨的明珠》大城市的繁华怎样写的?这一单元学习完后,孩子们学习到:写景要抓住特点写,可以首尾呼应,写特点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方位顺序写。《语文园地》介绍一处景物时,学生就不会为难了,顺利的完成了读写结合。

(二)、单课求速

1、抓特点巧设计

文章是作者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独特认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个性的特点往往又借助于文章的体裁、结构、思路、题目等外显“物”展现出来。因此,抓住一篇文章的体裁、结构、思路、题目等特点进行教学设计,能收到以简驭繁、纲举目张之效。

(1)、抓体裁设计

选入小学课文的体裁非常丰富,大的划分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记叙文中的文学作品这一小的方面来划分,也有寓言、小说、散文、诗歌、童话等,但不论怎样划分,不同的体裁就有不同的特点,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明确体裁的特点,依据特点进行教学设计。

比如《白杨》(人教版五下)一文属“借物喻人”的散文,教学设计时,就要抓住“物→人”这一特点来进行。第一板块:充分认识白杨形象。先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白杨生长的恶劣环境——大戈壁。研读语段:“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都是浑黄一体。”其次读兄妹俩的对话。研读语段:“…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感受到白杨的高大挺秀,形成强烈的对比。第二板块:体会白杨的品性。研读语段“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的表白,承上启下,为从“物→人”(喻人)奠定感悟的基础。第三板块:感悟建设者与白杨相同之处。如:同样生活在恶劣的环境;同样坚强的品格;同样服从(祖国)需要。第四板块:学习借物喻人类文章的方法。整个教学设计从物到人,有条不紊,层次清晰,特点分明。

(2)、抓结构设计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不同作者总是通过结构的安排来突出所要表达的主题。因此,抓住文章结构上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也是较好的方式。

比如:《鹿和狼的故事》(人教版六上)我们可以围绕“昔日的森林”与“今朝的森林”这两个对比的结构板块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追究悲剧根源。

有的课文用一个过渡句(段)来安排课文的结构。教学设计可以抓住这一结构的特点来进行。比如:《秦兵马俑》(人教版四上)一文中由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把上文的“规模宏大”的内容和下文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板块内容联系起来,共同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英雄气概和智慧。教学设计时,就可以依据这一特点,把课文设计成三大板块进行研读,效果就很好。再如:《赵州桥》一文中的过度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3)、抓思路设计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课文的思路,也就是作者的思路,它是作者对有着错综复杂联系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现象反复观察及周密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的,作者就是依照它,运用一定章法写成了文章(课文)。抓住思路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好方法。

有的课文写作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上。比如《桂林山水》(人教版四下)作者的写作思路体现在文章的“总、分、总”的结构上。先总写“桂林山水甲天下”,再具体写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最后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学设计便可以按“总、分、总”的思路进行分板块设计。

还有的课文写作思路体现在作者的感情变化当中。比如:《母鸡》(人教版四上)开始写“我一向讨厌母鸡”;最后写“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这一情感变化,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这个变化,设计成“讨厌”与“尊重”(不敢再讨厌)两个板块,让学生研读,简洁而有效。

当然有的课文,写作思路明暗并行(交替)、纵横交错,非常复杂。这时,我们应该选择易于学生理解、学习的显性思路为主进行教学设计。

(4)、抓文题设计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是作者最重要的点睛之笔。抓住文题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往往收到以简驭繁之效。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人教版五上)根据文题特点,我们可以围绕“圆明园”和“毁灭”设计成两大核心板块:板块一:感受圆明园宏伟建筑;板块二:体会毁灭之恶行。当然有特点的文题还有很多。像《索溪峪的“野”》(人教版六上)就可以扣住“野”字进行教学设计。板块一:山野;板块二:水野;板块三:(动)物野;板块四:(游)人野。

文章的特点,有时还反映在作者运用语言的特色、情感表达的方式等方面,同样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设计之用,有志于此的同行可以作进一步地研究、探讨。

2、抓特点巧“练能”

阅读教学就要成为“练能”教学,从“言语方面”就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从“技能方面”就是听、说、读、写、思等训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需要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立足练能,选点,做实”。

1、选点练能

关于“选点”,一定要长文短教,大胆取舍。长期以来,我们总习惯将课文各部分都讲完,总觉得这样才完整,还有就是顾及到如果有些内容没讲,怕一旦考到没讲的部分学生完成不好相应的题目。导致一篇长文章,处处都去讲,处处都用力,最后的结果就必然是对全文浮光掠影、浅尝辄止,根本顾及不上对学生的练能。“大胆取舍”意味着,在对课文整体感知后,我们只管切人到文章的某一个部分上去,究其一点,可以不及其余,在这一点上“将文章做够”。那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