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慈善文化和慈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合集下载

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

有关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提高,慈善事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支持。

在此背景下,慈善事业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了当前需求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要发展慈善事业就必须要树立全民慈善意识。

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来说,慈善已经成为了公民义务之一,人们自觉地将一定比例的收入捐献给慈善事业。

但对于一些国家来说,人们的慈善意识还未得到提高,即使是慈善活动开展,也常会有人心存犹豫或者不理解。

因此,要让慈善事业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公众的慈善意识教育,宣传和提高慈善事业的社会效益,才能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爱心。

其次,要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就需要建立健全的慈善制度和管理体系。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慈善事业不仅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支持,也需要完善的制度和管理体系来保证其实施合理、规范和效果可见。

要建立健全的慈善制度,应该先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立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保障慈善组织的自主运营和有效管理。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慈善组织的监管,提高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确保捐赠资金的安全和用途的明确。

再次,要让慈善事业发展壮大,还应该注重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慈善活动与网络结合,已经成为了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

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慈善管理、慈善筹集、慈善捐赠、慈善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可以大大提高慈善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比如,可以建立慈善平台和捐赠平台,方便社会各界提供相应的帮助方式,也方便非营利性组织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相关资源,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最后,要加强对慈善事业发展的研究和评价。

只有在对慈善事业发展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中收集足够数据,才能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这些数据可以让政府、公众和慈善组织了解慈善活动的发展情况,找到优化慈善策略和增强慈善效益的方法。

因此,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做好详细的研究,有助于科学的了解其发展需求,实现科学的慈善事业发展。

总之,慈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浅析中国慈善事业的制度缺失与完善
目前,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慈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中国《慈善法》于2016年颁布实施,虽然填补了慈善法律法规的空白,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未对慈善组织的税收优惠提供明确的规定,对于非公募慈善组织的
管理尚未明确等。

二是慈善领域的监管机制不健全。

慈善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尚
不健全,监管措施也不充分,尤其是针对非公募慈善组织的监管缺失。

三是资金流向透明度不高。

由于慈善事业的管理机制不健全,
慈善组织的财务信息披露不到位,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也不够高,导
致慈善资金流向存在疑虑。

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目前正在加强慈善事业的制度建设,推动
慈善领域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完善慈善法律法规,加强慈善组
织和项目的监管,加强慈善资金的管理和透明度。

同时,还在积极
推进慈善机构信息公开和财务公开,加强慈善组织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动力

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动力

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的动力1. 引言1.1 概述在当代社会中,慈善与公益事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认为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推进,人们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需求逐渐增长。

慈善公益事业通过解决贫困、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的问题,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生活条件,并推动整个社会朝着更加公平与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1.2 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突破,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尽管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但仍然存在各种社会问题和不平等现象。

贫困、疾病、文盲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地区和社区。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慈善与公益事业应运而生,成为缓解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慈善与公益事业对社会进步和和谐发展的作用与意义。

通过对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定义、历史演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其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慈善与公益事业在国内外取得的成功,并评估其社会影响力和反馈机制。

最后,文章将展望未来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和谐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2. 慈善事业与社会进步2.1 定义与范围慈善事业是指以无偿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改善社会问题为目标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捐款、赞助、志愿服务、救灾援助等形式,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减轻贫困和不公平现象。

慈善事业的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

它可以关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儿童福利、老年人护理等问题。

慈善事业也可以支持创新科研项目、艺术文化推广和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总之,慈善事业的目标是通过资源和力量的集中投入来改变社会现实,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2.2 历史演变慈善事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早期的慈善往往由教堂和宗教机构组织,通过救济穷人和提供庇护所来满足基本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慈善事业逐渐演变为一个更加专业、组织化的领域。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

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

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

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

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二是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

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

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

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

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

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

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三是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

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

中国慈善制度

中国慈善制度

中国慈善制度
中国慈善制度是指在中国实行的慈善事业的组织、管理和监督体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国慈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慈善组织注册:根据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必须在民政部门进行注册备案,通过审核后方可开展慈善活动。

注册慈善组织可以是公募慈善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社会团体。

2. 慈善募捐管理:慈善组织在进行募捐时需要向民政部门备案,并定期向社会公示募捐信息。

慈善组织募捐资金必须用于慈善目的,且必须及时向社会公示募捐收入、支出和使用情况。

3. 慈善项目评估:民政部门将对慈善组织的项目进行评估,确保慈善项目符合慈善法的要求,同时对慈善组织的运营状况、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4. 慈善资金监管:民政部门将对慈善组织的资金使用进行监管,并要求慈善组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慈善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5. 慈善税收优惠政策:中国政府实行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慈善事业。

对于符合条件的慈善捐赠,可以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以上是中国慈善制度的主要内容,通过建立健全的慈善制度,中国致力于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并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繁荣。

民政局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民政局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民政局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慈善事业作为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是社会福利事业的拓展和延长,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

加快进展慈善事业,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加公民社会责任,调整利益安排、缓解社会冲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正、构建文明和谐社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xx区慈善事业快速进展,区慈善协会大力弘扬以“爱心奉献、互助和谐”为核心的现代慈善文化,提高筹款和救助力量,推动xx区慈善事业持续、深化进展。

为了全面了解xx区慈善事业的进展,最近,就xx区慈善事业进展进行了调研。

一、xx区慈善事业进展的基本状况在区委、区政府的提倡和推动下,区慈善协会的乐观努力下,社会各界的广泛参加下,慈善事业在xx区快速进展,截止目前,共募集善款4997.59万元(其中包括四川汶川救灾定向捐款2200多万元),发放救助金3410.75万元。

为保障和转变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乐观贡献。

一是组织体系日趋完善。

区慈善协会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根据《xx市xx区慈善协会章程》,先后出台了《xx市xx区慈善协会管理方法》、《xx市xx区慈善协会救助管理方法》等相关制度,严格和规范了捐赠、救助和基金的管理。

xx区还在全市乃至全省领先开发和应用了“慈善救助管理系统软件”,建立了规范、科学的慈善电子档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救助水平。

同时加强慈善组织网络体系建设,在全区2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建立了慈善工作站,确定人员、定期培训、落实奖惩、统一管理,形成了“全区一盘棋、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慈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区慈善事业的进展。

二是社会参加日益广泛。

通过持续多年的宣扬,慈善精神深化人心,捐赠行善成为广阔市民和企业的自觉行为,在全区开展的8次“慈善一日捐”活动,还涌现了一大批如“xx好心人”“爱心姐姐”、“爱心小姐弟”等隐名捐款的爱心人士。

特殊是在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区慈善协会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捐助”、“书画义卖”、“捐赠物资义卖”等一系列活动。

2023年慈善分会工作计划

2023年慈善分会工作计划

2023年慈善分会工作计划一、慈善项目筹备与实施1.1 开展慈善项目调研在2023年,我们将深入调研社会领域的慈善需求,了解社会上具体的公益项目需求。

通过调研,建立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确定适合我们慈善分会的合作伙伴和项目方向。

1.2 慈善项目策划与设计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制定慈善项目策划方案,并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合作伙伴的洽谈。

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1.3 筹款与资源调配在项目实施前,我们将积极筹集善款资源,通过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为项目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1.4 项目实施与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按照项目方案进行操作,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地完成。

同时,我们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项目达到预期效果并及时调整项目实施方向。

1.5 项目宣传与反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进行项目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慈善项目的关注度。

并及时向捐款人和合作伙伴反馈项目进展情况和效果。

二、志愿者培训与管理2.1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我们将持续进行志愿者招募,并通过培训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和慈善意识,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2.2 志愿者管理与奖励制度建设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包括志愿者档案管理、服务记录与评估、志愿者奖励制度等,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慈善活动,提高志愿者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2.3 志愿者培训与交流活动我们将定期组织志愿者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同时以志愿者为纽带,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三、慈善文化推广与传播3.1 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我们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如互联网、电视、广播等,开展慈善文化宣传活动,提高社会对慈善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3.2 发布慈善资讯与案例我们将定期发布慈善资讯和成功案例,向社会传播正能量,促进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并向公众宣传慈善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3.3 慈善文化活动筹办我们将筹办丰富多样的慈善文化活动,如慈善义演、慈善展览、公益讲座等,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慈善事业当中,培养公众的慈善观念和意识。

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

中华慈善总会第三组简介:中华慈善总会成立于1994年,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目前在全国拥有273个会员单位。

其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

中华慈善总会第一任会长是崔乃夫先生,第二任会长是阎明复先生,现任会长为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政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范宝俊先生。

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方润华。

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恪守总会宗旨,积极倡导慈善意识,努力开拓慈善工作的服务领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措慈善资金,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在紧急救援、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医疗救助、助学支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近几年来,中华慈善总会特别注意发挥其本身所特有的涵盖面较为宽泛的特点,开展了救灾、扶贫、安老、助孤、支教、助学、扶残、助医等八大方面几十个慈善项目,逐步形成了遍布全国、规模巨大的慈善援助体系。

截止目前,中华慈善总会直接募集慈善款物共折合人民币近百亿元,数以千万计的困难群众得到了不同形式的救助。

中华慈善总会实行严格的财务制度和审计制度,聘请了知名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年度财务审计,重大募捐活动接受国家审计署的审计,并随时接受社会监督。

中华慈善总会始终坚持公开、公正、依法、自律的财务理念,社会公信力稳步提高。

中华慈善总会不断加强对外联络工作,与港澳台和海外的许多公益慈善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实施了多项合作项目,得到了国际慈善组织的普遍认同。

1998年,慈善总会加入了国际联合劝募协会,成为该组织中在中国大陆的唯一会员。

可以说,中华慈善总会作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已经开始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共同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一条重要枢纽。

慈善总会作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之一,已经开始成为联系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共同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的一条重要枢纽。

慈善管理中的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

慈善管理中的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

慈善管理中的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慈善事业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慈善事业的管理与组织治理却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

为了有效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慈善管理中,组织治理是确保慈善机构运作顺畅、透明、合规的关键。

一个良好的组织治理结构能够帮助慈善机构建立健全的决策机制、规范的运作流程以及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首先,慈善机构应该建立一个高效的董事会或理事会,确保其成员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战略指导和监督。

董事会应该制定明确的责任和权力范围,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其次,慈善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括财务报告、审计制度和内部控制等。

这样能够确保慈善机构的财务状况透明,避免财务风险和滥用资金的问题。

此外,慈善机构还应该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确保慈善事业的合规运作。

除了组织治理,机构建设也是慈善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机构建设涉及到慈善机构的内部结构、人员配置和管理制度等方面。

首先,慈善机构应该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这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决策滞后和责任不清的问题。

其次,慈善机构应该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管理。

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提供培训机会,慈善机构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慈善机构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和纪律处分等。

这样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在慈善管理中,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良好的组织治理能够为机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而有效的机构建设则能够支持组织治理的顺利进行。

然而,慈善管理中的组织治理与机构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慈善机构的组织治理结构和机构建设往往受到政府监管和法律法规的限制。

政府应该加强对慈善事业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慈善机构的组织治理和机构建设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第一章:慈善事业的发展历程慈善事业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慈善,如基督教的“救贖”,伊斯蘭教的“卡赞”,佛教的“布施”等。

在中国古代,也有富有慈善精神的传统,如孔子的“仁爱”,释迦牟尼的“菩提心”等。

但在现代,慈善事业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是一种基于信仰的行为,更是一种通过各种方式救助贫困、弱势人群的公益行为。

20世纪初,慈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重视公益慈善,各地区纷纷成立了慈善机构。

此时由于工商业未全面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低,慈善组织主要以私人个人捐赠为主。

20世纪50年代,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的逐步改善,中国慈善事业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个人所得税的专项扣除,个人慈善捐赠行为逐渐兴起,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开始赋予慈善组织更多的自主权和资金支持。

2008年,我国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慈善事业开始得到更为系统的法律保障。

今年9月,《慈善事业促进法》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为慈善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有效机制。

第二章: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一)多元化现代社会,慈善事业已不再是单一形态的资金捐赠,更多地体现在多元化的公益行为上。

捐款、义卖、慈善演艺、志愿服务等各种方式形式不一、多样化,广泛受到社会关注。

(二)社会化慈善事业正在走向社会化,各种社交媒体、公益机构网络平台将慈善事业引向了更广泛的受众,进一步推动了公益慈善的参与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大。

(三)专业化随着慈善事业的日益发展,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在响应灾害、救助贫困、救助弱势群体等公益行为运营中,慈善机构需要具备更为专业化的组织机构和管理系统,保证公益行为的有效执行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四)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慈善事业也不断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冲突、自然灾害导致的难民潮、人道主义救援等课题,需要全球各国和组织的合力应对。

中国社会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社会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中国社会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与对策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研究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现状及问题,立足国情,为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提出了相应得对策与建议。

希望能促进慈善组织得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更好地为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与与谐社会服务.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了当前我国慈善组织发展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滞后,政府干预过多,慈善机构发展不完善、公信力不高,慈善组织运行成本解决困难等问题并分析了存在这些问题得原因;第二部分针对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提出了慈善组织发展得对策与建议;第三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慈善组织;存在问题及原因;对策与建议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得积累与人民生活水平得提高,慈善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得发展。

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救助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在衔接社会保障制度、改善贫困群体得生存状况、缓解社会矛盾与提高社会凝聚力、提升公众社会责任与公德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与谐社会得构建。

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得载体,作为联系人民与社会得中介组织,她得发展也越来越收到人们得关注。

在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得大环境下,我国慈善组织得发展也面临许多问题。

尤其就是在去年得汶川地震之后,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

首先,从外部与内部两个层次粗略得研究了我国慈善组织存在得问题及原因。

一、外部环境1政府干预过多。

1、1在我国,慈善机构注册得前提就是,必须找到一个主管单位,而且这个主管单位必须就是政府部门,这样一来,慈善机构就必须与政府建立很好得关系.也有很多慈善组织由于找不到主管部门而无法注册。

1、2我国法律规定,只有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这一类得“官办慈善组织”才有合法募捐得权利,这样其她得民办慈善组织就失去了竞争力,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募集得资源明显不足得现状.全国每年募集到慈善资源不到全国GDP得0、1%(美国慈善公益团体掌控得资源高达美国GDP得8%—9%)。

1、3慈善组织得发展与政府得大力推动密切相关。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9.20•【字号】穗府函〔2016〕109号•【施行日期】2016.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府函〔2016〕109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1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粤府函〔2015〕285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市慈善工作,现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围绕广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以依法从善、以法促善为引领,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实施、公众参与、专业运作、自愿共享,鼓励支持与强化监管并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慈善活动,激发全社会崇德向善,努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规范有序、公开透明、蓬勃向上的具有广州特色的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新格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慈善监管健全有效,扶持政策更加完善,体制机制协调顺畅,慈善行为规范有序,慈善组织蓬勃发展,慈善活动公开透明,社会捐赠积极活跃,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全社会支持慈善、参与慈善、共享慈善的氛围更加浓厚,慈善组织数量增长50%以上,全国或全省知名慈善品牌达到10个以上,志愿者占城镇常住人口比例达15%以上,建成全市统一的慈善信息发布平台,慈善信息公开100%达标,慈善文化建设纳入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及各类文明创建活动考评体系。

三、主要任务(一)培育发展各类慈善主体,进一步激活民间慈善力量。

1.培育慈善组织发展。

鼓励社会各界兴办慈善组织,优先发展具有扶贫济困功能的慈善组织。

加快推动各级慈善会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鲁办发30号

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鲁办发30号

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文件鲁办发…2010‟30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2010年12月22日)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大以来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省慈善事业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自愿捐赠资产和劳动,为扶贫济困、安老助孤、帮残助医、支教助学等慈善事业奉献爱心,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慈善事业,有利于完善社会再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文明。

近年来,我省慈善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在扶贫帮困、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我省慈善事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公民慈善意识、慈善组织体系、募捐救助水平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目前,我省仍有569.5万残疾人、近300万低保五保对象以及数百万因灾因故造成困难的群众需要救助。

解决这些群体的困难,既需要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也需要挖掘社会潜力,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推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社会参与、慈善组织实施的原则,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慈善事业发展。

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慈善理念深入人心,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公民慈善意识普遍提高,慈善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网络普遍形成,慈善捐助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二、大力加强慈善文化建设慈善文化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大力加强慈善文化建设,为慈善事业发展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一)努力打造山东特色慈善文化品牌。

2023年促进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

2023年促进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

2023年促进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2023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慈善组织发展的政策:一、加强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问责制为了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政府将加强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政府将采取措施,确保慈善组织在财务管理、项目实施和决策过程等方面更加透明和负责。

例如,政府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公开年度报告、财务审计报告和项目实施情况等重要信息,以便公众了解和监督。

二、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和合作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慈善组织的发展和合作。

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给慈善组织。

政府还可以推动慈善组织之间的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个慈善行业的发展水平。

三、加强慈善组织的监管和管理政府将加强慈善组织的监管和管理,确保其合法、规范和有序地运作。

政府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慈善组织注册和管理机制,打击非法募捐和欺诈行为,保护公众的捐赠权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强对慈善组织的审计和监督,确保其财务和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推动慈善组织的创新和发展政府将推动慈善组织的创新和发展,鼓励其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项目实施方式。

政府可以提供培训和支持,帮助慈善组织提高项目管理、营销和公关等方面的能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慈善组织开展多元化的公益活动,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社会效益。

五、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和宣传政府将加强慈善文化建设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和参与度。

政府可以开展公益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广慈善理念和行为规范,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慈善活动。

此外,政府还可以表彰优秀的慈善组织和个人,树立榜样和典型,推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慈善氛围。

六、加强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合作政府将加强与慈善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与慈善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公益项目和活动,提高社会效益。

此外,政府还可以邀请慈善组织参与政策制定和评估,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社区开展慈善捐助实施方案

社区开展慈善捐助实施方案

社区开展慈善捐助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公益事业也日益受到重视。

作为社区的一份子,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因此,制定并实施一份完善的社区慈善捐助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慈善捐助组织架构。

这个组织应当包括慈善委员会、捐助审核部门、宣传推广部门和项目实施部门。

慈善委员会负责整体规划和决策,捐助审核部门负责审核和筛选捐助对象,宣传推广部门负责宣传和募捐活动,项目实施部门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和跟进。

其次,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慈善捐助项目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当包括项目申请、审核、实施和跟踪四个环节。

项目申请环节需要明确申请条件和流程,审核环节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核标准和程序,实施环节需要明确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跟踪环节需要建立项目实施后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另外,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的慈善捐助资金管理制度。

这个制度应当包括资金募集、使用和公示三个环节。

资金募集环节需要建立多元化的筹款渠道和途径,确保资金来源的合法合规;资金使用环节需要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和使用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公正;资金公示环节需要定期公布捐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接受社会监督。

最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长效的社区慈善捐助机制。

这个机制应当包括定期举办慈善活动、建立慈善基金和培养慈善文化三个方面。

定期举办慈善活动可以增加社区居民参与的机会和渠道,建立慈善基金可以为社区慈善事业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培养慈善文化可以提升社区居民的公益意识和慈善情怀。

总之,社区开展慈善捐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还需要透明公正的资金管理和长效的机制建设。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慈善捐助的科学有效,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有力的帮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希望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社区慈善事业的发展,让爱心传递,温暖每一个角落。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启示与借鉴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启示与借鉴慈善文化是“仁者爱人”的思想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社会道德进步和文明进程的象征。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文化传承。

一、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伦关系,注重“仁爱”、“爱国”、“爱亲近”等概念的传承与弘扬,因此慈善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慈善文化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例如荀子在其《劝学》中提出了“以仁义而行之者,未有墦墙不可得”的理论,强调“以仁为本,以义为弼”,提出用仁义之道来运作社会,甚至发展到以慈善为核心的社会体系。

如此可见,慈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二、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启示1. 重视公益事业,扶持弱势群体。

中国民族在慈善方面有独特的传统,人们注重关注和帮助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失贞妇女、孤儿寡母等。

尤其是中国古代,“孝”的传统一直被奉为圭臬,这在现代传统文化中依然得以体现。

同时,当今中国也继续把这种道德体系与现代公益事业结合,重视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2. 重视社会责任,秉持伦理道德。

然而,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核心并非单纯的慈善行为,而是文化中强调的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思考和坚持。

“民族国家”的与道德权利和义务是密切相关的,这为公民及其所属群体的道德行为、重视社会责任和秉持伦理道德坚持吸取了丰硕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3. 弘扬思想感召,传承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充满了感召力,这种感召力除了表现在对行为的影响上,还表现在对文化的传承上。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足之一,慈善文化是带有思想感染力的传承体系。

中国人认为,“仁心善意的呼唤”能够和文化、民族、生命等等有机相链接,这昭示着慈善文化真正的传承意义。

三、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借鉴1. 充分挖掘精神财富,传承中华美德。

慈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可贵、最为精神财富。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心和人文精神,而且作为与道德有关的体系,在现代公益事业方面也拥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合理化建设

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合理化建设

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合理化建设
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合理化建设是指在慈善组织的运作中,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并进行合理化的管理和建设。

首先,慈善组织应建立透明、公开和负责任的内部治理机制。

这包括制定明确的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决策的公正和合理,明确财务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其次,慈善组织应注重人才培养和管理。

组织应招聘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明确的岗位职责、合理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培训机制,为组织的长期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持。

此外,慈善组织应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和评估机制。

组织应制定明确的项目管理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监督按照规范进行。

同时,组织应建立有效的项目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纠正问题,提高项目的效果和影响力。

另外,慈善组织还应加强外部监管和透明度。

这包括积极参与行业自律机构,接受相应的评估和审计,公开组织的财务状况和运作情况,向社会公众及时披露项目进展和成果,接受公众监督。

总之,慈善组织内部治理与合理化建设是保证慈善组织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组织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和机制,合理利用资源,提高项目管理和评估能力,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以达到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实现慈善使命的目标。

慈善工作建设方案

慈善工作建设方案

慈善工作建设方案1. 引言慈善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它通过有组织的捐赠和慈善机构运作来帮助那些有需要、救助无门的人。

慈善工作是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参与的活动,而它的发展也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旨在介绍慈善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方案,以促进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2. 现状慈善工作是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慈善事业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支持。

慈善组织数量也不断增加,慈善筹款总额也不断攀升,慈善工作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不过,慈善工作在我国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慈善工作对于慈善组织的规范和监管还存在一定的短板,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乱象和风险。

另一方面,慈善工作在现代化问题上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化和科技化方面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推进。

3. 建设方案针对慈善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设方案:3.1 加强慈善组织的规范和监管慈善组织是慈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规范和监管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慈善组织的管理和监管工作,构建起完善的慈善管理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慈善组织事前审批和备案管理;•完善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建立慈善组织的财务监管机制,要求慈善组织实行预算制度,并配备专职会计人员。

3.2 推进慈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慈善工作的必然要求,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先进技术手段,推进慈善信息化建设。

具体措施包括:•推广和应用慈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慈善筹款、志愿者招募、项目管理等信息化管理;•建立慈善信息公开平台,公布慈善组织和慈善项目的信息和公告;•推广慈善数字化支付系统,方便慈善捐赠和款项清算。

3.3 建立慈善品牌和形象慈善工作需要树立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形象,具有合法、开放、透明的形象很重要。

因此,建立慈善品牌和形象是慈善工作发展的重要一环。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关于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高新区,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市属以上驻肥各单位:为贯彻落实《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5〕16号和鲁政办字〔2015〕192号文件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15〕2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基本建立可持续的公益慈善资源供给体系、全方位的公益慈善政策保障体系、专业化的公益慈善行业自律体系、多层次的公益慈善事业监管责任体系,公益慈善事业对社会救助体系形成有力补充,成为加快建设实力肥城、品质肥城、秀美肥城、活力肥城、幸福肥城的重要力量。

(一)全市社会捐赠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0.05%。

(二)全市发展成立公益慈善组织39家。

各镇街区至少有2家以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益慈善组织。

(三)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7.9万人,志愿者每年志愿服务时间平均达到24小时以上。

(四)公益慈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实现应公开慈善信息面向社会全部公开。

二、主要任务(一)建立资源供给体系,打造全民公益慈善。

1.大力弘扬公益慈善文化。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传播媒介,多形式、多角度宣传慈行善举,努力打造“公益肥城、慈善肥城”文化品牌。

市属主要新闻媒体要设立公益慈善专题专栏,预留一定比例的广告播出时间或版面用于公益慈善宣传。

将传播公益慈善文化理念、培养志愿服务精神纳入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增强学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生慈善文化和慈善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关注财富增值与财富分配更加理性的通道由全国工商联宣教部、中华工商时报社主办,北京万程新润酒店有限公司、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协办的“慈善文化与制度建设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官员、各界人士围绕“慈善事业的文化与实践价值、慈善文化发展与慈善制度建设”等公益话题展开了理论研讨王均豪:慈善文化要先从企业家抓起社会公益事业是社会进步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的又一项平衡社会发展的手段,具有自愿性和指导性。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会使参与者得到精神上的回报,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但是现在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地区发展不同,人们认识程度不同,产生一些误区。

第一,有人认为做慈善事业没有回报没有意义,有些企业家觉得与其做慈善事业,还不如做广告。

这方面来说我的感触是很深的。

均瑶集团在三峡曾经做过一些关于此工作的活动,刚开始付出时我们确确实实没有想过得到任何的回报,我就是觉得这是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但后来“大学生支援西部均瑶基金”得到了民政部颁发的中华慈善奖,这让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能够帮助别人,在别人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会使被帮助的人产生一颗感恩的心,这对双方来说是很快乐的事情。

我们把企业做好,最后可以做很多慈善,这是人生的意义。

第二,目前很多企业参与慈善的方式还是被动的,其实慈善与社会责任这个概念是相通的。

以前很多人一提到慈善就想到捐钱捐物,其实,一个企业表达自己参与社会责任和慈善的形式有很多,最好的帮助不应该仅仅是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而且要在思想上给予帮助转变观念,只有思想改变才能产生真正永久的意义,才能改善那里世世代代落后贫穷的面貌。

第三,现在对企业发展目标的理解不全面,我们到底要建设怎样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今天很多优秀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融入到发展目标当中,去年均瑶与招商银行等国际500强的一些公司成立了一个社会责任同盟。

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慈善文化首先要从企业家抓起,需要提高企业家对中国慈善文化的认识。

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领导人的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标准,所以,均瑶集团就把慈善文化纳入到了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中。

第四,希望在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慈善行动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能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目前中国的相关立法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慈善活动的制度规范上存在着较大的改善空间,同时政府需要掌握更多的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慈善公益事业当中,加强国际机构的对接学习,不断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

全国工商联是我们民营企业的娘家,希望能进一步关注民营企业梯队的建设发展,成为慈善事业的生力军,我们要在企业创业初期建立慈善的概念,这对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以我们工商联也应该制订一些能为创业者提供切实服务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创业者的发展环境,为创业者提供实质的支持。

曹长龄:企业要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救助生命历来被视为公益事业,作为一个企业应当为社会尽心尽责。

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对社会尽责任的时代,在卫生部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瑞宝公司经过几年调研,建立起来了“瑞宝生命救援服务系统”。

这个系统的诞生表明了瑞宝公司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态度,生命救援关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乎我国久远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生命救援事业并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是企业和我们大家的事,需要大家一起来投入。

工商联是民营企业之家,多年来全国工商联为广大会员的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瑞宝公司是工商界大家庭里面的一员,瑞宝生命救援服务体系的建立是瑞宝公司对国家紧急救援系统发展的一个支持,作为企业,应当心系国家,心系社会,因此瑞宝公司把公益事业当做企业的一个最好选择。

第一,通过公益行动推动中国的紧急救援事业。

第二,通过公益活动体现救援生命的公益本质。

第三,用具体的行动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四,中国紧急救援必须和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

第五,瑞宝生命救援系统是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对消费方式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也很好地展示了一个企业的文化。

瑞宝生命救援系统营业模式属于第三方服务,所有的产业,如果按照这样的模式去操作,国家就能减少财政支出。

这样不但企业受惠,而且老百姓也受益。

企业有了钱就可以更好地做慈善事业。

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不仅仅是由政府来做,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积极参与。

企业通过资金,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等运营模式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能够反映出企业文化的立足点,只要企业心有社会,参与公益事业,是人人都大有可为的。

黄孟复:政府应加强慈善制度建设今天谈慈善文化与制度建设,我想讲这么几个意思。

一个是慈善文化与制度建设都离不开政府,政府在这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认为,慈善文化和制度建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会不断发展,不可想象,一个非常贫穷的国家会讲慈善文化,建立慈善制度;所以我们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生产力的大发展,使老百姓的生活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是给我们建立了慈善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要坚持改革开放,一定要发展经济。

刚才专家学者、企业家都讲了慈善文化深刻的含义。

我觉得,社会要培育一个人人都能够自觉参与慈善的氛围和环境。

财富一般人看来是钱,企业家看来是生产要素之一,这个生产要素聚集在他手里,他可以把其他的生产要素汇集起来,产生新的生产力,产生新的就业,新的税收。

中国巨大的变化是因为有这样一些民营企业,使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理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所以,我认为企业家应该把这个财富看成是社会的财富。

一次分配讲效益,二次分配讲公平,三次分配讲贡献,在慈善上主要应该发挥社会力量,政府把制度建设好,使人人都愿意把钱拿出来,使企业投入到这个事情上去,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

在慈善制度的建设上,我赞成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国外先进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我们的老本也不要忘,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大家都可以从自己的文化当中吸取一些营养,同时也从西方先进的方面能够吸取一些营养。

我希望这次慈善论坛专家们能够发表高见,形成更广泛的共识,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王振中:创造制度条件扶持慈善文化一个社会的慈善事业做的怎么样,基本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文化,还有所处的社会经济阶段和文明程度。

亚里士多德讲的“人生有五惧”对我们发展慈善事业很有帮助,第一个是无知,第二个是贫困,第三个是疾病,第四个是死亡,第五个是孤独。

人类要想避免这五个惧怕的话肯定要在社会上寻找力量,借助于社会的组织,这方面应该说慈善事业非常大有作为的。

前几年人们讲的是“企业的企业家”,现在讲的是“企业家的企业”,这个理论视角的转变对企业家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如果离开了企业,你企业家是没有平台可以展示自己才能。

中华文化现在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慈善文化要想搞得非常稳定扎实,第一必须要继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第二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思想,第三我们必须在制度上创造一系列的条件扶持慈善文化。

沈建国:完善慈善事业规则鼓励民企积极参与扶贫与再就业和光彩事业是全国工商联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根据光彩事业方面的统计,在慈善社会扶贫这方面已经累计达到170亿元,民营企业家在这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这项活动对社会的带动作用相当强。

我们应该关注慈善制度建设,企业家有对社会的爱心和奉献,我们如何来鼓励支持这些企业家,他们能够更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一边创造我们的物质财富,使大家共产共建,另外一方面怎么贡献他们的精神财富,能够使全社会分享到这样一种成果,尤其是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需要进行大力推动。

既然我们加入W TO就应该在很多事情上跟国际接轨,既然搞经济全球化,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就应该探索我们的路子,立法方面就要保护慈善事业的持续性,要建立起我们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的规则。

现在我们感觉到尤其是我们接触过的企业家认为在这方面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有些方面还不能鼓励和调动民营经济去做这种特别好的事情,在这些方面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给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快速简捷的制度保障,为全国民营企业家多设目标少设障碍,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营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朱新礼:企业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善举不一定要追求善报,如果追求善报,那么善举就有包袱了。

慈善是中国的传统,在一个短暂的人生中,应该作为一个有善心有善举的人,这样才是一个完美的人生。

汇源集团参与慈善事业的情况统计一下,最近5年就有5页纸。

以今年来讲,1月份公司拿出一千多万给12000名员工的父母寄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还写了慰问信。

很多员工的父母看到我亲自写的慰问信很感动,很高兴,同时这就体现出一个和谐的企业。

汇源拿出550万资金资助山东沂蒙的新农村建设、参与华夏慈善基金会,资助青海新疆失学儿童,企业所做的许多慈善活动我们没有做任何宣传,因为善举不一定追求善报,追求善报会成为一个包袱。

企业家越来越成熟,企业的积累也越来越多,也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5年前汇源没有能力做这些事,现在15年后汇源在香港上市,企业发展越来越好,企业本身要建立一个和谐企业,要有竞争力,没有竞争力参与慈善也会力不从心。

保育钧:慈善制度建设应加快速度对企业家来说不应当追求善举一定要有善报,企业家这么讲是对的,但是对社会来说,应该让行善人有善报,否则的话谁来做这个慈善事业。

而办好企业本身也具有慈善事业的功效,因为能为社会增加收入解决就业问题。

媒体要宣传民营企业在创业当中怎么战胜困难,让社会多理解他们,支持他们,这是对慈善文化的一种支持。

在慈善制度建设问题上,现在大部分的慈善是半官办的,这个格局应该改一改,要放宽民间的注册登记的制度。

虽然私募基金会的闸门已经打开,但进展比较慢,社团管理部门应该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角度来解放思想。

丛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鼓励慈善事业发展对于慈善事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是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我们国家对这方面也有税收的优惠政策,但我们现在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对公益和救济性捐赠可以在税前抵扣,我们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考虑跟世界的通行做法有一致的一面。

公益性的和救济性的这种事业,实际上已经是含有政府一定的指引,那么企业自发的采取这种捐赠,从社会角度来看,已经是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职责,所以政府在这一方面就是理所应当要给予税收的扶持政策,那么税收扶持政策实际上相当于减让一部分税收,这就等于是政府通过减让一部分税收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社会。

政府还有一个就是财政支出的职能,财政支出也是可以用于公益性和救济性的,相比这个税收的杠杆,它所起的作用可能会更大。

第一,如果对企业的捐赠给予一定的税前抵扣,这种税收的杠杆能够比财政支出的支持量还要大。

第二,就是由企业自发的捐赠更有针对性,针对财政支出的补助可能不如企业,从社会来看,这个效果可能会更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