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观察生物介绍
观察生物(知识要点)

第2章观察生物(知识要点)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1、自然界可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类蜗牛是一种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它有视觉、触觉、味觉、但无听觉2、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生物可以新陈代谢。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1)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生物结构。
(2)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现象。
(3)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现象(4)生物体都有生殖、繁殖后代的能力(5)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6)生物体都有应激性,对刺激产生一定的反应(7)生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的能力3、生物又可以分为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的最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不需摄食。
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靠摄食获取营养物质。
第2节常见的动物1、动物的分类:根据身体上有无脊椎骨可分为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3、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4、地球上约有125万种动物,无脊椎动物占地球的大多数约为120万种,无脊椎动物都无内骨骼,个体较小。
脊椎动物只占4.7万种5、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动物是哺乳动物;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昆虫的主要特征: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两对翅、三对足。
第3节常见的植物1、常见的植物可以分为两类:有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
2、五类植物类群比较:3、有种子植物有可分为两类: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特征: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只有发达的根系树干高大4、生物学分类方法:(1)分类等级: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等级。
(2)种是分类的最小的基本单位。
第4节细胞1、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最先发现细胞的人“罗伯特·胡克,其实他也是只看到细胞壁。
2、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三部分:(1)细胞膜:主要起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之间物质交换作用。
(2)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3)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人体与许多生物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观察生物知识点

观察生物知识点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生物无处不在。
从微小的细菌到庞大的鲸鱼,从娇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每一种生物都有着独特的特征和生存方式。
观察生物不仅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些观察生物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例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和变异等。
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它包括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
生物通过摄取外界的营养物质,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同时排出代谢废物。
生长发育则是生物个体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
繁殖使得生物种群得以延续,遗传保证了物种的稳定性,而变异则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可能。
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了解它们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同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以适应各自的生存环境。
例如,鱼类的身体呈流线型,这有助于它们在水中减少阻力,快速游动;鸟类的骨骼中空且轻便,翅膀宽大,适合飞行;植物的根、茎、叶也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
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起到支撑和运输的作用,叶则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生物的生活习性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方面。
动物的行为习性多种多样,有的是昼行性,白天活动晚上休息;有的则是夜行性,夜晚活跃而白天休息。
例如,猫科动物大多是夜行性的,而大多数鸟类是昼行性的。
动物的觅食、防御、社交等行为都与其生存和繁衍密切相关。
植物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比如一些植物会在特定的季节开花结果,有的植物会随着光照的变化而改变生长方向。
生态环境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平衡。
例如,狼捕食兔子,控制了兔子的数量,避免兔子过度繁殖破坏植被;而兔子的数量变化也会反过来影响狼的数量。
观察生物(1)

• B、甲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则它属于 节肢 动物。
• C类、或乙两的栖受精过程类在。水中进行,则它可能属于 _鱼__
• D主、要乙用的肺幼呼体吸发,育则在它水一中定进是两行栖,成类体。在陆地上生活,
观察生物(1)
2020/12/7
观察生物(1)
生物与非生物区别表
生物
非生物
对刺激有明显反应 对刺激没有明显反应
能生长
不能生长
需要营养
不需要营养
能繁殖后代
不能繁殖后代
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不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般由细胞构成
没有细胞结构 观察生物(1)
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
• 皮肤覆盖着鳞片 • 生活在水中 • 用鳃呼吸,靠鳍游动 • 变温动物、卵生
观察生物(1)
两栖类
生活环境、体表、呼吸器官、体温、生殖方式
• 皮肤裸露、潮湿无鳞(皮肤裸露辅助呼吸) • 幼体生活在水里,有尾无四肢,用鳃呼
吸。 • 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无尾有四肢,
主要用肺呼吸。 • 变温动物、卵生(卵产在水中)
而且没有牙齿。据你的思考,该动物属于
(填“脊椎”或“无脊椎”)动物中的脊椎
。
5、假如你在森林中迷了路,怎样借助苔藓植物分辨
方向?
(1)苔藓植物的生长在怎样的环境
中?
阴湿 。(指“干燥”或“阴湿”)
(2)大多数树干的哪些部位苔藓较
多? 背光面
。(“背光面”还是“向阳
面”)
(3)树干北长苔藓较多的一面朝哪一个方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生物初中教材第八章生物实验与观察

生物初中教材第八章生物实验与观察生物初中教材第八章生物实验与观察生物实验与观察在初中生物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们能够深入了解生物的特性、生态系统以及生态链的运作。
本章将介绍几个经典的生物实验和观察案例,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知识。
第一部分:鸟类观察实验鸟类观察实验是生物教育中常见的一种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的鸟类,学生们可以了解鸟类的特点、行为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然后记录经过该地区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观察结果,学生们可以研究不同生态环境对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第二部分:水质检测实验水质检测实验是帮助学生们了解水环境质量的常用实验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们需要收集来自不同水源的样本,然后使用具有测量水质不同指标的水质测试工具,如pH试纸、溶氧仪等进行检测。
通过对比不同水样的指标数值,学生们可以评估水质的优劣,并进一步研究水污染的原因和后果。
第三部分: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实验是帮助学生们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实验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种子,如大麦种子、豌豆种子等,并利用透明的塑料袋和湿纸巾创建一种人工的生长环境。
学生们需要记录种子发芽的时间、发芽率以及幼苗的生长情况。
通过观察与比较不同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学生们可以研究影响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因素,如温度、光照和土壤质量等。
第四部分:观察昆虫行为实验观察昆虫行为实验有助于学生们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选择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进行观察。
学生们可以在一个透明的箱子内放置昆虫,并提供适当的食物和生活环境。
通过观察昆虫的行为,学生们可以了解昆虫的沟通方式、食性以及社会等级等方面的知识。
结论通过生物实验和观察,学生们能够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生物的特性和生态系统的运作。
生物作业观察生物该怎么写

生物作业观察生物该怎么写一观察蜗牛的身体1.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如何观察口?把玻璃板反过来,足的位置,如何爬动的2探究蜗牛的感觉探究步骤: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总结,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
二、生物与非生物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前面我们观察了蜗牛,用笔尖触碰它时,会有反映,但课桌不会,说明蜗牛是生物,而课桌.是非生物,区别在于一-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1那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有什么目的吗?生:避免危险,寻找食物,寻找光亮处等多种意义。
2列举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你为什么会把这些这样分呢?说出这样分的目的。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的基本标准]:有严整的结构,由细胞组成能进行新陈代谢要营养,要排泄会生长能生长、长大应激性对刺激有反应生殖和发育能繁殖后代遗传变异的特性后代种类一样,但总有差异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会变化,进化4、动物与植物一- -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动物植物两界说:动物、植物三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五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2动物与植物的区别(1)获得营养的方式植物: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动物: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2)运动的快慢植物:不能快速运动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3)讨论其他动植物的区别: (生活的地方,植物)动物植物.。
七年级上册科学观察生物知识点

第二章观察生物知识点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放大镜的构造: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功能:具有放大观察物体的功能;观察到的是被放大的、正立的虚像;2.观察蜗牛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有冬眠和夏眠的生活习性,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对农林作物有害;蜗牛有眼、口、足、壳、触角等部分组成,蜗牛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没有听觉;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体的基本特征是①.有应激性②.能生长③.能进行新陈代谢需要营养,需要排泄废物④.一般由细胞构成除病毒⑤.能生殖和发育⑥.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能适应并影响环境4、动物与植物的区别:获取营养方式不同,①动物需要摄取食物;②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第二节细胞1、罗伯特;胡克发现细胞,他发现的其实是细胞的细胞壁 ,细胞的大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 ;2、细胞学说基本内容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由细胞分裂产生的;4、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植物细胞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保护、支持细胞细胞膜保护细胞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细胞质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内含叶绿素液泡内有细胞液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共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结构: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4 液泡5 叶绿体6 细胞壁5、显微镜的构造:1 目镜 2 镜筒 3 物镜转换器 4 物镜5 载物台 6 通光孔 7 遮光器 8 压片夹 9 反光镜10 镜座11 粗准焦螺旋 12 细准焦螺旋 13 镜臂 14 倾斜关节6、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和观察等过程;1安放: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镜筒在前,镜臂在后,放在左前方;2对光: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调节反光镜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3放片:把观察物体放在载物台上,两端用压片夹压住,要观察的物体要正对通光孔;4调焦:①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时,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②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右眼张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里看到的像是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与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物象在视野的左下方,要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装片往左下方移动;8、使用高倍物镜的方法:1在低倍镜下,把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央;2转动物镜转换器,让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3调节光线强弱;4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像清晰;注意:此过程不能动粗准焦螺旋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①用纱布把载玻片擦干净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片洋葱内表皮④把洋葱内表皮浸入清水中展平⑤盖上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另一边以45o再慢慢盖上防止气泡产生⑥在盖玻片一侧滴红墨水,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10、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注意: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避免上皮细胞吸水胀破染色:滴加亚甲基蓝溶液11、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有严重重叠现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把洋葱表皮展平;有黑色圆圈,可能是因为装片中有气泡,应该重新制作装片,避免产生气泡;第三节生物体的结构1、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1细胞分裂: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时,最显着的特点是母细胞核内会出现染色体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最后它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使得个体数目增加;对于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增加但个体数目不变;2细胞生长:刚分裂的子细胞大小一般只有母细胞的一半,它们能吸收营养,合成自身的组成物质;不断长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细胞体积增大;3细胞分化:细胞分裂成子细胞后,有的子细胞长大后继续分裂,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即形成不同的组织;3、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的细胞群形成同一种组织;4A保护组织 B 输导组织 C 营养组织 D 机械组织E分生组织5、动物组织动物组织结构特点分布功能上皮组织由排列密集的上皮细胞构成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保护、分泌、吸收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形态多样,分布广血液、软骨、肌腱等运输、支持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分三种:心肌、骨骼肌、平滑肌人体的四肢、躯体,体内的心脏、胃、肠等收缩、舒张,产生运动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在脑、脊髓、神经中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A 上皮组织B 结缔组织C 神经组织D 肌肉组织6、皮肤由外到内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血液由结缔组织构成;神经末梢、触觉小体由神经组织构成;立毛肌由肌肉组织构成;皮下组织主要有脂肪组成,能缓冲撞击,并储藏能量;7、被子植物的六大器官:1营养器官:根、茎、叶2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8、由多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称为器官;9、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10、系统是功能相近的不同器官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在一起, 共同完成一项或多项生理活动的结构;如所有的消化器官的总称为消化系统,人体有八大系统,分别是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是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而协同工作的;各个系统相互联系,使得人体形成一个整体,并能及时对环境作出反应;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第四节常见的动物1、科学分类的方法是以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以及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等为依据;2、林耐的生物学分类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分类的最高等级,种是生物分类的最小、最基本单位;分类等级越高: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种类越多; 常用的检索表是二岐分类检索表;3、根据有无脊椎骨,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1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动物分类主要特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腔肠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海蛰、海葵、珊瑚、水螅扁形动物摄食和排泄不分口,身体背腹扁平涡虫、血吸虫线形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线形,不分节蛔虫、钩虫、蛲虫环节动物长而薄的体型,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大多数有贝壳蜗牛、螺、蚌、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蚱蜢、虾、蜘蛛、蜈蚣、蝴蝶、蝗虫棘皮动物体具棘皮海星、海参、海胆3整个动物界中,分布最广、最高等的是哺乳动物,最低等的是原生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最多的类群是昆虫;4幼体发育首先摆脱水的环境,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爬行动物5昆虫属于节肢动物,是动物中成员最多的家族;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体内没有骨骼,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第五节常见的植物植物根据有无种子,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无种子植物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它们的区别如下:被子植物:苹果、橘子等自然界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裸子植物:松、杉、柏、银杏、铁树等;蕨类植物:蕨、胎生狗脊等;苔藓植物:地钱、葫芦藓等;藻类植物:紫菜、海带、水绵等;第六节物种的多样性1、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如衣藻和草履虫等;2、单细胞植物:衣藻、蓝藻等;原因是细胞内有叶绿体,靠光合作用制造养料;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无叶绿体,靠口沟摄取现成的养料;3、在多种多样的多细胞生物中,最早出现的陆生植物为苔藓植物,最高等的植物为被子植物,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为海绵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为昆虫;4、大多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丧失了栖息地造成的;5、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保护珍惜生物资源和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国家划出了一定的保护区域,称为自然保护区;6、地球上,生物物种多样性复杂程度较高的区域都位于温暖地带,如热带雨林7。
观察生物(2)

海带、 紫菜
一、细胞的发现 1、罗伯特· 胡克发现细胞 (细胞壁)
2、细胞学说的创立
(施莱登 施旺)
内容: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 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
二、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 保护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 生命活动的场所
植 细胞壁 保护支持细胞 物 内有细胞液 特 液泡 有 叶绿体 含有叶绿素, 光合作用的场所
胃液
食物 口腔 唾液 唾液腺 咽 食道 胃
肛门
胰液 胰腺
思考: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
.
四、结构和层次
1、植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 细胞 细胞
组织
器官
植物 人体 生物体
2、人体的结构层次:
组织 组织
器官 器官
系统 系统
3、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植物对单侧光的适应 (向光性) 2、动物(如蝎子)对环境的适应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任何一种生物的存在都有一定的意义
一种生物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与它相 关的其他生物。
2.我国特有的动植物: 3.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特别是为了 保护珍稀生物资源和有代表性的自然 环境,国家划定的保护区域。
非生物不具有以上特征
植物和动物的主要区别: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来获 取营养; 动物:靠摄取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 (靠吃其它生物来获取营养物质)
一、动物分类(根据特征进行) 鱼类 两栖类 脊椎动物 爬行类 鸟类 根据有 哺乳类 扁形动物 无脊椎骨 腔肠动物 棘皮动物 节肢动物 无脊椎动物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线形动物 原生动物
观察一种生物并记录下来写5种

观察一种生物并记录下来写5种1、兔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下属所有属的总称。
俗称兔子。
生物学分类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兔形目。
兔具有管快长耳,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
共9属43种。
以亚洲东部、南部、非洲和北美洲种类最多,少数种类分布于欧洲和南美洲,其中一些种类分布广泛或者被引入很多地区,而也有不少种分布非常局限。
2、为猪笼草科植物猪笼草的茎叶。
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具有润肺止咳,清热利湿排石,解毒消肿之功效。
用于肺燥咳血,感冒咳嗽,百日咳,黄疸,痢疾,尿路结石;亦可用于冒正十二指肠溃疡,高血玉病,糖尿病,疮疡痈肿。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
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旧大陆热带地区。
其拥有一个独特的吸收营养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
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
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
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
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
瓶口光滑,昆虫会破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
3、风铃草是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
二年生宿很草本植物。
株高50-120厘米;茎粗壮直立,基生。
叶簇生,卵形至倒卵形;小花1-2朵聚生成总状花序,花冠钟形,长约6厘米,有白、蓝或紫等色;荫果,带有宿存的花萼裂片;种子多数,椭圆状,平滑。
花期5-6月。
风铃草原产于南欧等北温带地区至亚寒带地区,中国各地有引种栽培。
风铃草夏季喜爽、冬季温和的气候,生长适温为13-18°C,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
事实上风铃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属于桔梗科植物,其中一年生的品种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等疗效,能够治疗咽喉炎、咽喉肿痛、感冒发烧等等症状。
如果将风铃草养在室内,还能够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它的叶片和花朵可以吸附一些有害物质,比如灰尘、二氧化碳等等,问时它还能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让室内空气更加清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生物(二)
【知识要点】
一观察蜗牛的身体
1.仔细观察,找出蜗牛的眼、口、足、壳、触角(两对触角,眼睛在上面那对触角顶上;口在哪里?如何观察口?把玻璃板反过来,足的位置,如何爬动的
2探究蜗牛的感觉
探究步骤:探究,蜗牛有视觉、触、嗅、味、听觉吗?
总结,蜗牛有视、触、嗅、味觉,没有听觉。
问题:蜗牛四处爬行的目的是什么?
找食物,交配繁殖后代等等。
二、生物与非生物
目前人类只知道地球上有生物,其他星球没有生物。
那么,生物和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呢?前面我们观察了蜗牛,用笔尖触碰它时,会有反映,但课桌不会,说明蜗牛是生物,而课桌是非生物,
区别在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而非生物没有
1那为什么生物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有什么目的吗?
生:避免危险,寻找食物,寻找光亮处等多种意义。
2列举知道的生物和非生物
你为什么会把这些这样分呢?说出这样分的目的。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的基本标准】:
4、动物与植物——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生物
动物 | 植物两界说:动物、植物
| 三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
| 五界说:动物、植物、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真菌 2动物与植物的区别
(1)获得营养的方式
植物:有绿叶,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动物:通过吃食物来获得营养,自己不会制造营养物质(2)运动的快慢
植物:不能快速运动
动物:能自由快速运动
(3)讨论其他动植物的区别:(生活的地方,植物)
动物 | 植物
|
总结分类的理由,合并类似的区别
【典型例题】
例1. 下列哪类生物,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解题分析: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爬行类和鸟类用肺呼吸;两栖类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所以两栖类动物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出现。
答案:B
例 2. 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特征有:身体形;有羽毛;前肢特化成;鸟类骨骼,减轻自重;没有牙齿等等。
解题分析:鸟类的身体纺锤形,前肢特化成翼,骨骼中空等,都是鸟类利于飞翔生活的形态特征。
例3. 下列动物中,属于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A. 蟾蜍、蝗虫、虾
B. 孔雀、蜥蜴、蝙蝠
C. 牛、苍蝇、蜗牛
D. 蜈蚣、虾、梭子蟹
解题分析:可根据有无脊椎骨将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抓住这一特征即可找到正确答案,A中蟾蜍是脊椎动物,C中牛是脊椎动物,D中都不是脊椎动物。
所以选C
例4. 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蜕皮,其主要原因是()
A. 蝗虫体表的外骨骼能保护和支持内脏
B. 外骨骼不会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从而限制了蝗虫的生长
C. 外骨骼非常坚韧
D. 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解题分析:蝗虫是昆虫,属节肢动物,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部分,一般有两对翅,三对分节的足。
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几次蜕皮,是因为外骨骼不会随蝗虫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从而限制了蝗虫的生长。
所以选B
例5. 下列全部属于变温动物的是()
A. 蝗虫、小黄鱼、家鸽、斑马
B. 大鲵、眼镜蛇、猫头鹰、蝙蝠
C. 家鸽、猫头鹰、斑马、蝙蝠
D. 大鲵、眼镜蛇、蝗虫、小黄鱼
解题分析:体温恒定的动物只有两类,就是哺乳类和鸟类,另外的都属于变温动物,选择D
例6. 鲫鱼、蝮蛇、家鸽、蟾蜍、老鼠,它们都属于哪类动物? 请根据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
解题分析:鲫鱼属于鱼类,蝮蛇属于爬行类,家鸽,属于鸟类,蟾蜍属于两栖类,老鼠属于哺乳类。
分类方法有多种,只要合理即可。
胎生:老鼠
动物有羽毛:家鸽
卵生有鳍:鲫鱼
没有羽毛幼体在水中生活:蟾蜍
没有鳍
幼体在陆地生活:蝮蛇
【经典练习】
1、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
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2、各种各样的生物中,最常见的是和。
3、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体的是()
A、大熊猫
B、机器人
C、电脑
D、月亮
4、下列物质不属于生物的是:()
A、病毒
B、河水
C、蘑菇
D、鱼
5、下列生物体中属于动物的是()
A、仙人球
B、向日葵
C、水草
D、发光水母
6、下列生物中属于植物的是()
A、蜻蜓
B、金鱼藻
C、海底珊瑚
D、草上的露珠
7、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A、动与不动
B、营养方式不同
C、是否绿色
D、是否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尝试应用]
1、生物与非生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繁殖
B、生长
C、运动
D、应激性
2、下列何者不是生命现象?()
A、植物种子发芽
B、细菌由一个变两个
C、蝌蚪长出后肢
D、小刀生锈
3、下列关于生物和非生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能动,非生物不能动 B.生物能生长,而非生物不能
C、生物能繁殖,产生后代。
而非生物不能
D、生物要呼吸,而非生物不呼吸
4、下述有关动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需要营养,植物不需要营养
B.用铅笔触碰蜗牛和课桌,蜗牛有反应是动物,课桌无反应,是植物
C.含羞草受振动时,叶子立即垂下来,说明植物对外界刺激也有反应
D.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所以向日葵可以说是动物
5、植物的叶一般是绿色的,但有些植物的叶不是这样,如红枫的叶呈红色、橙黄或黄绿色,
但我们仍说它是植物,这是由于()
A.不能动 B.它能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
C.它没有呼吸作用 D.能生长
6、下列哪种现象不能表示生长作用()
A、植物的种子萌发
B、甘薯长出新叶子
C、糖水蒸发成糖的结晶
D、家中的鸭由0.5千克增到2.5千克
7、洞穴中的鱼类,因终年不见日光,故可推论哪一部分器官可能会退化?()
A.触觉
B.嗅觉
C.视觉
D.鳍
8、如果有一天太阳毁灭了,那么无法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有哪些()
A.只有人类 B、只有人类和其它动物
C、只有人类和绿色植物
D、地球上所有有生命的物体
[自主探究]
1.观察你的校园,发现植物有、、、、等;
动物有、、、、等;非生物有、、、、等。
2.通过实验得知,蚯蚓在粗糙纸上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速度快。
真的吗?
3.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方法是()
A.蚯蚓前端较后端粗B.蚯蚓前端较后端细
C.蚯蚓的环带靠近身体前端D.蚯蚓的口在身体的前端
4.在观察蚯蚓运动时,要注意保持它体表的湿润,其原因是( )
A.保证它正常的呼吸B.保证它血液正常循环
C.加快它的运动速度D.减慢它的运动速度
5.蚯蚓体表有刚毛,刚毛的作用可能与________有关,协助蚯蚓在穴内或地面___ __。
6.下列关于蚯蚓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蚯蚓在土壤里活动可使土壤疏松,有利植物生长
B.蚯蚓的排泄物可提高土壤肥力
C.蚯蚓体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是优良的饲料和食品
D.蚯蚓在土壤里钻来钻去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因此要尽量消灭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