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首见于

合集下载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曾被有些人认为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它的理论,总觉得与现代的科学名词挂不上钩,许多抽象的用语,如经络、三焦、阴平阳秘等等都拿不到化验室,难登现代科学的大雅之堂;比不了现代科学能通过仪器检验和化验,在人们面前展示,像西医那样有根有据。

因此,中医曾一度受到冲击,也曾出现过西医热。

一段时期内,中医好还是西医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其实很简单,中医是我国的原创医学,本就不是现代概念下的科学,对此笔者始终认为没有必要遮遮掩掩。

但中医学是科学的,和现代医学相比,所关注的层面不一样,并没有一个比较的标准,因此没有可比性,更不能简单地以物质眼光看待中医学,因为中医学还包含了精神层面的东西,甚至哲学社会文化属性等。

近年来,在中国、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中医的地位又开始上升,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中医自身确实存在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它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功绩。

中医的辨证论治,很少产生西医西药的副作用;某些在西医看来需要切除的器官,中医可以通过药物使其恢复正常;某些西医诊断的不治之症,中医也有一些相应的治疗办法……中医具有这些长处,在当今信息时代重新受到重视也成为一种必然。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的根本。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可以说,没有阴阳学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中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这样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什么是“本”?这个“本”就是阴阳。

所谓天地之道,是探讨宇宙万物生生变化的自然规律,应用到我们人体就是阴阳两纲,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的表里、虚实、寒热六要(有说是八纲辨证)。

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论治

前列腺炎按照病程分为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

对于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慢性前列腺炎西药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治疗治疗效果不理想,所以慢性前列腺炎多采取中医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主要是缓解疼痛、改善排尿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合并有尿等待、尿线细无力、尿不净推荐服用有抑菌、抗炎、利尿和提高免疫力功效的中药利尿消炎丸对症治疗,疗效确切,纯中医治疗绿色安全无副作用,能避免后期复发,纯中医治疗价格相对较低,性价比高,是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理想的选择。

从中医角度看,急性前列腺炎属于热淋范围,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精浊、淋浊范围。

前列腺炎的中医治疗需要辨证施治。

对于湿热下注型,宜清利膀胱,导泄湿热;对于实热型,宜清热泻火,解毒利尿;对于气血瘀滞型,宜行气活血,解毒止痛;对于阴虚火动型,宜滋养肾阴,清泄相火;对于肾阳虚弱型,宜温肾固精。

前列腺炎中医辨证论治1.热毒壅盛型:多见于急性前列腺炎。

表现为持续高热,口渴喜冷饮,会阴部热痛,常向两侧股骨沟或药物放射,尿道灼热疼痛,小便淋漓涩痛,可见脓尿或血尿,大便秘结。

舌红苔黄,脉洪数,前列腺肿大,表面光滑,可有波动感,有明显触痛治法:泄热解毒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黄、车前子、木通、泽泻、甘草、黄柏、生大黄、野菊花、败酱草2. 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排尿灼热,遗精早泄,尿末滴白或有血精,头昏耳鸣,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前列腺体积不大,表明欠规则,质地偏硬,无压痛。

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明显减少或消失。

治法:滋阴清热知柏地黄汤:熟地黄、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知母、黄柏。

3. 湿热下注型:可见于各型慢性前列腺炎。

表现为小便短赤、浑浊、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滴白量多,会阴部胀痛,口苦而黏,大便黏腻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前列腺体积可有肿大,表面欠光滑,常有压痛。

前列腺液检查可发现白细胞增多,严重者成堆出现,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

【《伤寒论》六经辩证】六经辨证,始见于《伤寒论》,是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等篇的基础上,结合伤寒病证的传变特点所创立的一种论治外感病的辨证方法。

它以六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为纲,将外感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证候,总结归纳为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类,分别从邪正盛衰,病变部位,病势进退及其相互传变等方面阐述外感病各阶段的病变特点。

凡是抗病能力强、病势亢盛的,为三阳病证;抗病力衰减,病势虚弱的,为三阴病证。

六经病证,是经络,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

其中三阳病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

所以说六经病证基本上概括了脏腑和十二经的病变。

运用六经辨证,不仅仅局限于外感病的诊治,对内伤杂病的论治,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六经病证的分类六经病证是外邪侵犯人体,作用于六经,致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及其气化功能失常,从而产生病理变化,出现一系列证候。

经络脏腑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故某一经的病变,很可能影响到另一经,六经之间可以相互传变。

六经病证传变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经络而脏腑,由阳经入阴经。

病邪的轻重、体质强弱,以及治疗恰当与否,都是决定传变的主要因素。

如病人体质衰弱,或医治不当,虽阳证亦可转入三阴;反之,如病护理较好,医治适宜,正气得复,虽阴证亦可转出三阳。

因而针对临床上出现的各种证候,运用六经辨证的方法,来确定何经为病,进而明确该病证的病因病机,确立相应的治法,列出一定的方药,这正是六经病证分类的意义所在。

(-)太阳病证太阳病证,是指邪自外入或病由内发,致使太阳经脉及其所属脏腑功能失常所出现的临床证候。

太阳,是阳气旺盛之经,主一身之表,簇摄营卫,为一身之藩篱,包括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太阳小肠经。

外邪侵袭人体,大多从太阳而入,卫气奋起抗邪,正邪相争,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而发病;病由内发者,系在一定条件下,疾病由阴转阳,或由表出里。

六经辨证

六经辨证

卢铸之(1876—1963)——“卢氏医学”火 神派继承人,乃郑钦安的得意弟子,尽得钦安 医学真传,结合卢氏本具之学而成卢门火神一 派。
卢崇汉,男,1947年生,师从祖父卢铸之先 生、伯父卢永定先生。卢师得祖父二辈悉心教 培,十七岁即悬壶蓉城,十九岁已有医名。临 证善用姜桂附起沉疴大疾,深得扶阳三昧,亦 有“火神”之称。现供职于成都中医药大学。
2 少阴热化证
少阴热化证的病机主要是阴虚阳亢,由于肾 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所以多见心烦、不 得卧、舌红、脉细数等邪热伤阴证。所谓的 阴虚阳亢,不同于阴虚发热,因为阴虚发热 侧重于阴虚。而阴虚阳亢既有阴虚的一面, 又有邪盛的一面,是属于邪实正虚。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 得卧,黄连阿胶汤证主之。(303)
理中汤由甘草、干姜,温中复阳;人参健脾益 气;白术健脾祛湿。共奏温中祛寒的作用。应 用时用党参替代人参。理中汤又名人参汤。
【临床应用】
消化系统: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 性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 。
治疗脾阳虚多涎 治疗白带清稀而多
(五)少阴病证
少阴经包含心肾二经,其病证有寒化、 热化两种不同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口不 渴,时腹自痛。或舌苔白腻,脉沉缓而弱。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 胸下结硬。(273)
病机:脾阳虚,寒湿阻滞,
治则:温中祛寒,健脾利湿
方药:“四逆辈”——理中汤(丸)
我认为理中汤(丸),是仲景温中散寒法的代 表方,是太阴病的首选方,或者说是常规用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载含附子的 方剂达36首。
附子
盐附子: 黑顺附:又称黑附片、顺附片,简称黑附。 明附片: 淡附片: 炮附片: 熟附片:凡通过蒸煮者,都称熟附。 制附片:凡通过以上各种制法的统称制附片。

中医内科学试卷【2】

中医内科学试卷【2】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辨治便秘首分A.表里B.虚实C.寒热D.气血E.缓急【答案】B2、“感冒”之名,首见于A.《仁斋直指方论·诸风》B.《类证治裁·伤风》C.《丹溪心法·中寒二》D.《黄帝内经》E.《伤寒论》【答案】A3、下列哪项是阳痿的常见原因A.劳欲过度B.情志失调C.饮食不节D.劳逸失度E.禀赋不足【答案】A B C D E4、周某,男,16岁。

以进食海鲜为诱因,诱发血证,皮下紫斑遍身,并有鼻衄.齿衄,腹痛,便血尿血,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热邪阻滞经络,以关节疼痛为突出症状者,宜加用A.秦艽.木瓜.桑枝B.黄芩.银藤.川乌C.川乌.草乌.附子D.桃仁.红花.当归E.水蛭.土鳖虫.穿山甲【答案】A5、呃逆的基本治法是A.疏肝和胃B.降逆止呃C.理气健脾D.理气消噫E.理气和胃【答案】B E6、痫证未发作时,宜用何法调治A.清肝泻火B.健脾化痰C.滋养肝肾D.活血化瘀E.开窍醒神【答案】A B C D7、临床各种证型颤证,均可适当配伍()之品A.化瘀B.祛痰C.息风D.清热E.滋阴【答案】C8、胃痛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A.胃痞B.真心痛C.胁痛D.腹痛E.呕吐【答案】B C D9、痴呆脾肾亏虚证应用A.七福饮B.还少丹C.归脾汤D.洗心汤E.参苓白术散【答案】B10、刘某,男,46岁,工人。

因汗出受风诱发腰痛月余就诊。

自述腰痛重着,转侧不能,热敷后症状可以减轻,阴雨天加重。

伴有畏寒肢冷,双下肢冷凉尤甚,舌苔白腻,脉沉而缓。

该病例为何种类型腰痛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C.肾虚腰痛D.瘀血腰痛E.痛痹【答案】A11、患者,女,68岁。

3日前外感风寒后,自觉身体沉重而疼痛,甚则肢体浮肿,恶寒,无汗,伴咳喘,痰多白沫,胸闷,干呕,口不渴,苔白,脉弦紧。

宜选用的方剂是A.小青龙汤B.柴枳半夏汤C.香附旋覆花汤D.甘遂半夏汤E.己椒苈黄丸【答案】A12、下列各项,不属胸痹标实的主要病机为A.血瘀B.痰浊C.寒凝D.水湿E.气滞【答案】D13、疟邪的发生主要是因感受A.疟邪B.寒C.热D.湿E.血瘀【答案】A14、痢疾辨证当辨A.辨久暴B.辨寒热偏重C.辨伤气.伤血D.辨邪正盛衰E.辨在脏在腑【答案】A B C D15、患者久病咳喘,乏力气短,动则尤甚,自汗耳鸣,舌淡脉弱,其临床意义是A.肺气虚证B.肺肾气虚证C.肾阳虚证D.脾肺气虚证E.肾气虚证【答案】B16、痰浊闭阻所致胸痹的治法是A.通阳泄浊,豁痰宣痹B.祛痰降逆,理气宣痹C.燥湿化痰,理气通络D.豁痰理气,化瘀通络E.辛温散寒,宣通心阳【答案】A17、眩晕的病机概括为A.风B.火C.痰D.瘀E.虚【答案】A C D E18、气血亏虚型颤证的方药是A.导痰汤合羚角钩滕汤B.人参养荣汤C.地黄饮子D.天麻钩藤饮合镇肝息风汤E.龟鹿二仙膏【答案】B19、患者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头重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消渴病之辩证论治

消渴病之辩证论治

消渴病之辩证论治消渴《中医内科学》消渴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复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等原因所导致的以阴虚燥热为基本病机,以多尿、多饮、多食、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

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膈消、肺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

《内经》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而内热是其主要病机。

《金匮要略》立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

《诸病源候论·消渴候》论述其并发症说:“其病变多发痈疽。

”《外台秘要,消中消暑肾消》引《古今录验》说:“渴而饮水多,小便数,……甜者,皆是消渴病也。

”又说:“每发即小便至甜”;“焦枯消瘦”,对消渴的临床特点作了明确的论述。

刘河间对其并发症作了进一步论述,《宣明论方·消渴总论》说:消渴一证“可变为雀目或内障”,《儒门事亲·三消论》说:“夫消渴者,多变聋盲、疮癣、痤疠之类”,“或蒸热虚汗,肺痿劳嗽”。

《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临床分类作了标准,“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明清及其之后,对消渴的治疗原则及方药,有了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

本节之消渴病与西医学的糖尿病基本一致。

西医学的尿崩症,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消渴病有某些相似之处,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

《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辨证论治”词语源流考
辨证论治的思想萌芽于《黄帝内经》,其虽无“证” 的名称,但在论述某些如疼痛、咳嗽、昏厥等病证时,往 往已涉及脉象、症状、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内 容。 并且《黄帝 内 经 》中 的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是 中 医 辨 证 的 纲 领,贯穿 于 各 种 辨 证 方 法 之 中[1]。 张 仲 景 在《黄 帝 内
“辨证施治”一词首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 其对每一病症的表述均具备病症、病因病机、治疗原则 和处方用药等 典 型 的 辨 证 施 治 要 素。 如《慎 斋 遗 书 · 卷二·辨证施治》载: “凡读书人,精神恍惚,汗出不睡, 或泄泻、或多 痰,病 虽 不 一,要 之 皆 发 于 心 脾。 盖 思 虑 多则心火乘脾,君不主令,相火用事,倘不清其原,正其 本,阳气愈陷,病气愈盛,归脾汤之类,是为对证。”[8]更 为重要的是,“辨证施治”虽作为该书一篇的篇名,但细 阅全书,却整体体现出对辨证施治的完整应用。《慎斋 遗书》还包括“阴阳脏腑”、“亢害承治”、“气运经络”、 “望色切脉”、“辨内外伤”、“二十六字元机”( 治疗原 则) 、“用药权衡”、“炮制心法”及“病症治疗”等篇,非 常接近现代中医内科学的理法方药的表现形式。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 201203) ; 2.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上海 200030)
【摘要】 系统检索古代医籍,梳理其中与“辨证论治”相关的词语,分析其源流。“辨证论治”在古医籍中有共四十一种不同的记载方 式,其中与“辨证”相似的表述有十七种,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的“平脉辨证”; 与“辨证论治”类似的表述 有二十四种,同义词首次记载见于南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五科凡例》中的“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 “辨证施治”首 见于明代周之干《慎斋遗书·卷二》,而“辨证论治”首载于清代章虚谷《医门棒喝·卷三》。古医籍载述的“辨证”,包括辨病名、辨症 状、辨脉证、辨病因、辨病位、辨证候、辨病性、辨证型等八种形式。考证“辨证论治”词语源流及发展脉络,对于准确把握中医辨证论 治思想、指导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词语; 源流; 考证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

胡希恕的六经辨证观一、何谓经方所谓经方,顾名思义,亦即经验之方。

它是前人在医疗过程中久经实践反复验证的有效方剂。

经方之含义,在中医界有两种看法,一是指宋代以前各个医家所收集和积累起来之有效方剂;一是指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之方剂。

本书所谓之经方,是指后者。

二、张仲景是经方杰出之传人考《汉书·艺文志》载“经方十一家”,记述了有关按病归类之专著和有关方剂理论之专著,如《汤液经法》32卷。

这些书虽皆亡佚,但从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里可以窥见有关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遣药组方和配伍宜忌等方面大量之理论论述。

此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方剂已经建立了指导实践的基本理论。

直至东汉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将理、法、方、药融为一炉,将亡佚书籍中的经方保留下来。

故后世尊该书为“方书之祖”,赞经方为“对病真方”。

从而为方剂学之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经方运用的指导理论是辨证施治要想正确地使用经方,就必须掌握中医的辨证施治。

何谓辨证施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沦》(即《伤寒沦》与《金匮要略方论》)就是辨证施治的典范。

考《伤寒沦》,不只是论治伤寒,而是借伤寒之治以示万病辨证施治的大法。

因此,在《伤寒论》中,既有对疾病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又有对疾病辨证施治具体实施之运用方法。

①辨证施治的一般规律:《伤寒论》既以六经分篇,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等。

而条文中又不断八纲之辩,如论中第7条(条文序号均依宋本《伤寒论》。

下同)。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是阴阳之辨,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是虚实之辨;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是表里之辨;第l22条“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

又称辨证施治。

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

辨证即是认证识证的过程。

证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反映的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这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因而,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两部分。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论治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工作的基本原则。

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为“施治”,即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如脉象、舌象),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加以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一、绪论一、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二、四大经典:中医基础体系形成标志《内经》: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全面运用气、阴阳、五行学说等哲学思想,构建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学形成的基础与发展源泉。

《难经》:对脉学特别是“寸口脉诊”有较详细而系统的论述和创见;对藏象理论中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有所阐扬和发展。

《伤寒杂病论》: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创造性提出“六经辨证”理论,创立了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治疗方剂,故后世医家多尊之为“医方之祖”。

《神农本草经》: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

明确“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的用药原则。

三、魏晋隋唐时期:《脉经》晋·王叔和,第一部脉学专著。

首次系统全面论述24种病脉脉象。

提倡“寸口诊法”。

《针灸甲乙经》:晋·皇甫谧,第一部针灸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孙思邈著,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方》)南宋·陈言(无择),系统阐述三因理论:外感六淫为外因;七情内伤为内因;而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为不内外因。

四、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河间)—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寒凉派《河间六书》2.李东垣(李杲)—脾胃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脾胃论》3.张从正(子和)—攻邪论“病由邪生”,“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用药攻”—攻邪派《儒门事亲》4.朱丹溪(震亨)—相火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派《格致余论》五、温病四大家:明·吴有性(又可)—《温疫论》—“戾气”理论(非四大家)1.清·叶桂(天士)—《温热论》—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胡希恕 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胡希恕 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辨证施治概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胡希恕)按语:这篇文章曾作为学术报告稿在东直门医院院内学术交流,集中反映了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成就,曾部分刊载于1980年底4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冯世纶老师多次提到胡老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谨,发表观点异常慎重,几近严苛,除反复讲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系统成文发表的东西仅此一篇。

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第一节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

本来吗,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时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像,现在没必要了,因此乃采用辨证施治,作为本著讨论的专题。

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只有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探索治病的方法经验,经实践复实践,不但为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性的理解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终于发明了一般的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种种验方,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验方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一样,本是难以数计的民众,于长期不断的疾病斗争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却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薄上。

《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于《甲乙经序》谓:“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

《汤液经》又已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

试问: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于变化莫测的疾病证候反映上,探求疾病一般的发展规律和治疗准则,并制定出种种必验的治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人体上,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试验、观察,反复实践,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精确结论?故无论伊尹或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不断的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

《伤寒论》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体会

《伤寒论》在中医骨伤科中的应用体会

本 方 为小 承气 汤 加火 麻 仁 、 杏 仁、 芍药 、 白蜜 组 成。 火麻仁 , 性甘平 , 人脾 胃大 肠经 , 功 可 滋 润肠 道 , 补 益虚 损 ; 小承 气汤 泻下 通便 ; 麻仁 、 杏 仁多脂 润肠 . 芍 药养 阴 和里 , 白蜜 润燥 滑肠 。火麻 仁 配合小 承气 , 以“ 益气 通下 ”方药 机理 在 于通 过 补 益脾 气 , 使 脾 气
气化 为 全身 原 动 力 。 肾精 乏 源或 肾精 本 虚 , 脾 肾俱
虚, 骨骼 失 养 , 则 骨 骼脆 弱无 力 , 终致 骨 质疏松 症 . 张
仲景在对 肾虚 的治疗 中 , 从 肾脏 生理 特 点 出发 , 创 立
了阴 中求 阳之法 。他 根 据 肾脏 生 理 功 能 , 对 一 般 肾 虚诸证 , 主张 以 益 阴 助 阳之 法 , 以 肾气 丸 为 代 表方 ,
术, 因“ 附 子 以白术为佐 , 乃 除寒湿 之圣 药” 。本 方 吸 收仲 景思想 , 方 随法 出 , 颇为 奏效 。
3 . 2 调和 营卫 , 通络 止痛 刘某, 男, 3 5岁 . 2 0 0 3年
读《 伤寒 论 ・ 辨 阳 明 病 脉 证 并 治》 第 2 4 9条 云 :
“ 趺 阳脉 浮 而 涩 , 浮 则 胃气 强 , 涩则小便 数 , 浮数 相 搏, 大便则 硬 , 其脾为约 , 麻子仁丸主之。 ” “ 脾约” 一
证 。是否 太 阳病 的证据 , 就 是应 用 “ 太 阳之 为病 ” 的
中求 阳” 的法 则 在本 病治 疗 中具 有重 要 意义 。
3 指导 痹证 的 治疗 痹证 是关 节 疼 痛 、 肿 大 变形 、 僵 硬、 功 能 活 动 受
限, 病程长, 易 反 复发 作的 一种顽 固性 疾 病 。“ 痹” 是 闭塞 不 通 之 意 , 机体 因“ 伤于 汗 出当风 。 或 久 伤 取 冷” , “ 汗 出入水 中” 等 因素 , 致 风 寒 湿 之 邪 乘 机 体 内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辨证施治概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胡希恕)按语:这篇文章曾作为学术报告稿在东直门医院院内学术交流,集中反映了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成就,曾部分刊载于1980年底4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冯世纶老师多次提到胡老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谨,发表观点异常慎重,几近严苛,除反复讲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系统成文发表的东西仅此一篇。

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第一节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

本来吗,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时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像,现在没必要了,因此乃采用辨证施治,作为本著讨论的专题。

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只有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探索治病的方法经验,经实践复实践,不但为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性的理解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终于发明了一般的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种种验方,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验方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一样,本是难以数计的民众,于长期不断的疾病斗争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却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薄上。

《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于《甲乙经序》谓:“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

《汤液经》又已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

试问: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于变化莫测的疾病证候反映上,探求疾病一般的发展规律和治疗准则,并制定出种种必验的治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人体上,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试验、观察,反复实践,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精确结论?故无论伊尹或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不断的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

中医内科学:淋症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淋症辨证论治。

细目一:概述一、淋证的概念及源流1.淋证的概念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淋沥刺痛,小腹拘急引痛为主症的病证。

2.淋证的源流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称本病为“淋”、“淋閟”。

《金匮要略》称其为“淋秘”,将其病机归为“热在下焦”,并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汉代华佗《中藏经》根据淋证临床表现不同,提出了淋有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

《诸病源候论》将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

”《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明清时期,其辨证沦治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景岳全书》提出:淋证初起,虽多因于热,但由于治疗及病情变化各异,又可转为寒、热、虚等不同证型,从而倡导“凡热者宜清,涩者宜利,下陷者宜升提,虚者宜补,阳气不固者宜温补命门”的原则。

清·尤在泾在《金匮翼·诸淋》中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

”说明各种淋证可相互转化,或同时存在。

同时他提出“开郁行气,破血滋阴”治疗石淋的原则。

二、淋证与西医病名的关系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西医学所指的急、慢性尿路感染,泌尿道结核,尿路结石,急、慢性前列腺炎,化学性膀胱炎,乳糜尿以及尿道综合征等病证。

细目二:病因病机一、淋证常见病因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禀赋不足或劳伤久病。

外因:外感湿热。

二、淋证的病机要点及转化淋证的病位在膀胱与肾,与肝脾相关。

基本病机为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病理性质有实、有虚,且每见虚实夹杂之证。

病理演变:初起多属实证。

淋久湿热伤正,每致脾肾两虚,由实转虚。

如邪气未尽,正气渐伤,或虚体受邪,则成虚实夹杂之证。

各种淋证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表现在转归上,首先是虚实之间的转化,其次是某些淋证间的相互转换或同时并见。

若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不仅可转为劳淋,甚则转变成水肿、癃闭、关格等证。

喘证辨治概述

喘证辨治概述

光明中医2020年12月第35卷第23期CJGMCM December2020.Vol35.23・3801-喘证辨治概述张学燕摘要:喘证首见于《黄帝内经》,主病之脏在肺,分外感和内伤2种成因,在外感者治肺,在内伤者治肾,六经辨证是用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一种辨证方法。

太阳主一身之表,为诸经藩篱,外邪袭表,太阳首当其冲,是外感病的早期阶段,卫气为寒气所束,气机内郁,冲逆犯肺,发为喘息;阳明以热证、实证发病居多,热邪炽盛上传于肺经而发为喘;太阳病未解内传入里,喘证在表时,若未及时治疗,可传至半表半里即少阳喘证。

无论哪一经受邪,只要影响到气机的升降出入都可出现喘息的症状。

喘证不但是肺系证候,其他脏腑病变也可影响于肺而发作,三阳经辨治喘证是对喘证辨治的一种方法,对喘证发生的特点、发病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分析,来确定正确的治则,从而用药,临床施治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脉证合参,掌握其不同的预后转归。

关键词:喘证;三阳经辨喘;喘证辨治doi:10.3969/j.issn.1003-8914.2020.23.053文章编号:1003-8914(2020)-23-3801-03Summary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sthmaZHANG Xueyan(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Wuqing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ianjin301700,China) Abstract:The syndrome of asthma is first seen in Neijing.The main disease is in the lung.I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uses:exogenous and internal injury.In the exogenous,the lung is treated,in the internal injury,the kidney is treated.The six meridian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a metho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exogenous diseases.The Taiyang dominates the body s surface,which is the barrier of various meridians.External evils attack the surface.The Taiyang is the first to bear the brunt.It is the early stage of exogenous diseases.The wei qi is bound by cold air.The qi is stagnant in the internal mechanism,rushing against the lung.Yangming mostly suffers from heat syndrome and empirical disease,and the heat evil is exuberant in the lung meridian,and the hair is for breathing.If the sun disease is not solved,it is transmitted to the internal,and the asthma syndrome is not treated in time,it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half­superficies and half-interior.That is Shaoyang asthma syndrome.No matter which experience evil,as long as it affects the ascending and descending of the air machine,the symptoms of panting can appear.Asthmatic syndrome is not only lung syndrome,but also other visceral diseases can affect lung attack.Sanyangj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sthmatic syndrome is a method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sthmatic syndrome.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ccurrence of asthmatic syndrome and various manifes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onset to determine the correct treatment principles,so as to use drugs.When clinical treatment,it needs to analyze the specific problems,integrate pulse disease with reference,and master the different prognosis.Key words:asthmatic syndrome;differentiation of three yang meridians;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of asthma有关喘证,《黄帝内经》论述较多⑴,提示喘证以肺为主病之脏,并认为致喘的病因既有外感也有内伤,涉及多种急慢性疾病,不但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且可因其它脏腑病变影响于肺所致。

大柴胡汤

大柴胡汤
4.1 高热 4.2 低热
5.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 6.出血热少尿期
第四节 代谢性疾病
1.糖尿病
1.1 糖耐量异常 1.2 糖尿病早期 1.3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 1.4 糖尿病肾病
2.高尿酸血症 3.痛风性关节炎 4.高脂血症
第五节 神经系统
1.急性脑血管病 2.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 3.头痛 4.失眠
3.胆结石 4. 胆道积气 5.胆管炎 6.胆道蛔虫
6.1 胆道蛔虫病 6.2 胆道蛔虫病并急性感染
7. 胆囊术后治疗
7.1 胆囊术后综合征
15.3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16.呕吐
16.1 化疗后呕吐 16.2 顽固性呕吐
17.消化性溃疡 18.溃疡穿孔 19.胃下垂 20.功能性消化不良
7.2 术后肠粘连
11.周超凡医案
11.1 糖尿病 11.2 胃炎伴脂肪肝 11.3 胆石症
12.张伯臾医案
12.1 外感发热
13.肖珙医案
13.1 急性胰腺炎
14.连建伟医案
14.1 不完全性肠梗阻、 急性胰腺炎
15.岳美中医案
15.1 胁痛 15.2 黄疸痞满
16.徐迪华医案
16.1 重症胆道感染 反复发作发热
17.郭国兴医案
第二章 大柴胡汤药理研究
一、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二、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三、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四、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五、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六、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七、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八、抗病原体作用 九、抗炎作用 十、大柴胡汤的截断扭转作用 十一、大柴胡汤的双向作用 十二、 大柴胡颗粒药效学研究综述
中国药典委员会执委、中国中医科学院周超凡研究员繁忙中审稿,化 学出版社张文虎副总编和李岩松社长鼎力支持,谨此一并致谢。因编 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及遗漏之处恐所难免,敬请同道及广大读者提 出宝贵意见。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胡希恕:辨证施治概论全文

辨证施治概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胡希恕)按语:这篇文章曾作为学术报告稿在东直门医院院内学术交流,集中反映了胡希恕先生研究《伤寒论》的核心观点和主要成就,曾部分刊载于1980年底4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

冯世纶老师多次提到胡老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严谨,发表观点异常慎重,几近严苛,除反复讲授《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外,系统成文发表的东西仅此一篇。

对我们了解和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弥足珍贵!第一节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辨证施治,是说明中医以药治病的方法,亦常被称为辨证论治,我以为辨证施治更较朴实。

本来吗,有是证即用是药,还要引经据典地议论一番,干什么?旧时社会为了写给富贵老爷们看,显得自家儒气,便于售技讨饭,这种可怜像,现在没必要了,因此乃采用辨证施治,作为本著讨论的专题。

中医治病,之所以辨证而不辨病,是于它的发展历史分不开的,因为中医发展远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当时既没有进步科学的依据,又没有精良器械的利用,故势不可能有如近代西医面向病变的实质和致病的因素,以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而只有凭借人们的自然官能,于患病人体的症状反应,探索治病的方法经验,经实践复实践,不但为促进了四诊的进步、药性的理解和方剂配制的发达,而且对于万变的疾病,亦终于发明了一般的规律反应,并于此一般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试验成功了通治一般疾病的种种验方,所谓《伊尹汤液经》即集验方的最早典籍,不过这亦和《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一样,本是难以数计的民众,于长期不断的疾病斗争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却记在帝王宰相们的功德薄上。

《汤液经》见于《汉书·艺文志》,晋皇甫谧于《甲乙经序》谓:“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可见仲景著作大都取材于《汤液经》,谓为论广者,当不外以其个人的学识经验,或间有博采增益之处,后人以用之多验。

《汤液经》又已失传,遂多误为张氏独出心裁的创作,因有“方剂之祖”、“医中之圣”等无稽过誉的推崇。

试问:在科学还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于变化莫测的疾病证候反映上,探求疾病一般的发展规律和治疗准则,并制定出种种必验的治方,若不是在长久的年代里和众多的人体上,历经千百万次的反复试验、观察,反复实践,又如何可能完成这样百试百验的精确结论?故无论伊尹或张仲景都不会有这样奇绩的发明,而只能是广大劳动群众,在不断的疾病斗争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伟大成果。

感冒的诊断依据及辨证论治

感冒的诊断依据及辨证论治

感冒的诊断依据及辨证论治感冒之名首见于《仁斋直指方·诸风》:“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

”感冒指因风邪冒犯肺表所致。

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外感疾病。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普通感冒。

[诊断依据]1.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而发病,一般有感受风寒等因素可询,起病多急。

2.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等为主症,多兼咳嗽,或有周身不适、咽痒咽痛、声嘶,可伴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或高热等症。

3.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鉴别诊断]1.时行感冒:呈流行性,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较重。

2.肺热病:病情较重,起病急骤,咳喘严重,可有高热,胸部X线检查可见炎性阴影。

3.鼻鼽:以鼻流清涕、鼻塞、喷嚏等为突出表现,无寒热头痛等全身症,常于晨间发作,来去迅速。

4.湿阻:仅见于潮湿的季节与环境,起病缓,病程较长,以头身困重不适为主症。

5.鼻渊:非新病突起,病程长,反复发作,多流浊涕腥臭,一般无恶寒发热。

6.其他:麻疹、烂喉丹痧、风疹、白喉、百日咳、春温等多种传染病,其早期均可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应注意从流行病学等方面加以鉴别。

[辨证论治]1.风热犯表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头痛,鼻塞流稠涕,咳嗽,咽红,或烦热口渴,舌尖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辛凉解表。

2.风寒束表证:发热轻,恶寒重,无汗,鼻塞流涕,喷嚏,咳嗽,肢体疼痛,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辛温解表。

3.暑湿袭表证:见于夏季,头晕胀痛,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舌苔薄腻,脉濡数。

祛暑解表。

4.凉燥犯表证:恶寒微热,头身疼痛,咳嗽无痰,鼻燥少涕,口燥咽干喉痒,舌苔薄白少津,脉浮。

轻宣凉燥。

5.温燥犯表证:发热微恶风寒,头身疼痛,干咳无痰,鼻唇干燥,口干喉痒,舌苔薄黄少津,脉浮数。

清宣温燥。

6.气虚外感证: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楚,倦怠,咳嗽,咯痰无力,舌苔薄白,脉浮无力。

“辨证论治”的由来

“辨证论治”的由来

“辨证论治”的由来张效霞拜读了贵报2015年3月9日第4版刊发的陈士奎先生的“《伤寒杂病论》原创辨证论治思想”一文后,受益匪浅,颇有醍醐灌顶之感。

但也深深地认识到:学界对“辨证论治”这一被公认为是中医最大特色与优势说法的来龙去脉,似乎还不太清楚。

现简要叙述如次:古代医家对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特点的概括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集》中有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这是“辨证”一词的最早记载,且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都以“辨××病脉证并治”为标题,讨论各种病证。

于是,大多人都认为“辨证论治”一词,便由此而来。

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证”都是指症状和体征而言的,张仲景“辨××病脉证”辨出来的是病机,而不是什么“证”。

如《伤寒论》第317条云:“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很明显,本条病属“少阴”,脉为“脉微欲绝”或“脉不出”,证为“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通过辨病、辨脉、辨证,得出“里寒外热”的病机,方用通脉四逆汤。

陶弘景在《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序》中,主张“依法施治”:“伤寒中风,诊候最难分别,皆应取之于脉,岂凡庸能究?今所载诸方,皆灼然可用,但依法施治,无使违逆。

”但“凡服汤云三服、再服者,要视病源准候,或疏或数,足令势力相及”。

相传为“六朝人所撰”而托名华佗的《中藏经·论五脏六腑寒热虚实死生逆顺之法》中,有“形证脉气”的说法:“夫人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逆顺,皆见于形证脉气,若非诊察,无由识也。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凉之,不虚不实,以经调之,此乃良医之大法也。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科凡例》中说:“凡学医,必识五科七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论治首见于《证治要义》
□ 陈永灿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首次出现“辨证论治”一词的中医文献是《证治要义》,刊刻于1775年,比已知最早记载这一词组的《医门棒喝》(章虚谷撰于1825年)向前推进了50年。

•《证治要义》作者陈当务对“辨证论治”具体内容做了较为清楚的论述,与现代对这一术语的内涵表述高度接近。

近日拜读张效霞先生大作《辨证论治的由来》(《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4月2日),犹如春风拂面,使笔者对“辨证论治”从古到今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

近年来,笔者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之《证治要义》的整理研究过程中发现,“辨证论治”一词最早见于清代陈当务著的《证治要义》,并对其内涵有较为具体的论述,而非张先生提出的最早出现于1955年。

“辨证论治”说法沿革
现代中医学将“辨证论治”提炼为中医学术的基本特征,认为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并提出“证”是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包括功能和器质病理状态的概括,临床处理疾病以“证”为核心,辨“证”而论治,这正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独有特点,也反映出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中医学术发展的固有规律。

然而,“辨证论治”这一中医学术特征的形成不是在一朝一夕之间,而是历代医家经过反复而漫长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探索总结出来的,这些实践和探索沉积在富饶厚实的中医典籍之中。

孟庆云先生在其《辨证分型不能代替辨证论治》长文(《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2月29日及3月1日)中曾举马王堆医书《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十二方为例,主张“对症治疗可堪为辨证论治的简单方式或初级形式”。

到了东汉,医生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才开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体系形成的进程,也成为我们追溯“辨证论治”说法的源头活水。

历代医籍亦较多出现与“辨证论治”一词相似的提法,如宋代陈言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因病以辨证,随证以施治”;金代刘河间《素问玄机原病式》则重视病机,相机施方,倡导病机辨证;元代朱丹溪将中医临床治疗过程概括为“脉因证治”,其门人专门整理编撰有《脉因证治》一书;明代医家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大全》中提出“因病施治”;明代医家周之干在《慎斋遗书》中列有“辨证施治”一节,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惟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有“诊病施治”的说法,总结出阴阳为纲,表里、虚实、寒热为变的辨证方法,使中医诊治疾病的思路流程更加简洁明了;清代医家徐灵胎《伤寒类方》则有“见症施治”之称;清代医家章虚谷在《医门棒喝》中用了“辨证论治”一词。

然而,“辨证论治”成为具有规范内涵的中医名词,则是任应秋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提倡的,并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给予了全面阐述。

首见于《证治要义》
中医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最早提出“辨证论治”一词的是清代医家章虚谷,他在《医门棒喝·论景岳书》中说:“窃观景岳先生,才宏学博,平生著作数十万言……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不识六气变化,由不明阴阳至理故也。


3年前,笔者有幸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承担浙江项目组之《证治要义》医籍的整理研究,校注期间,欣然看到“辨证论治”四字竟在《证治要义》中出现。

经考证,确定“辨证论治”最早见于《证治要义》,由清代医家陈当务首先提出。

陈当务,字惠民,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抚州(今江西临川)人,寿逾70,但生卒年不详。

《证治要义》中提到“辨证论治”词组的有两处:一在卷七“药方”,其开卷云:“本集前后共计三百八十七方。

因古人一方可治数十病,而一病又兼数方,难以重复,故另汇于此。

以仲景公之方列前,诸名医之方列后。

凡集中辨证论治,旁边有厶角圈者,即是药方,细心查之自见。

”一在戴第元“叙”,其云:“若喜惠民之学,辨证论治,妙义天开,能使不知医者,亦能知病之原委,诚有功于民生。


该书序言载,陈当务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完成了《证治要义》十卷的撰写,成稿后复经3次修改,历时9年,最终由其友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刻出版。

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证治要义》现存版本有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刻本及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惠民堂刻本。

笔者目前找到的即惠民堂刻本为上海市图书馆藏本,保存完好,刊刻清晰,字迹工整,其出版至今已过去四个甲子,“辨证论治”一词的出现距今刚好240年。

已知《医门棒喝》一书,由作者章虚谷撰于1825年。

推算可知,《证治要义》撰著出版要比《医门棒喝》提前整整50年。

可见,首次出现“辨证论治”一词的中医文献是《证治要义》,而非《医门棒喝》;提出“辨证论治”称谓的第一人是陈当务,而非章虚谷。

《证治要义》论“辨证论治”
陈当务撰《证治要义》一书,纵论辨证之精要,阐发论治之微义。

全书内容翔实,理法兼备,论述平妥,切合实用。

陈氏不仅首次提出“辨证论治”一词,更重要的是,他还对“辨证论治”的基本内涵有具体而深刻的论述。

《证治要义》共十卷,从该书卷一即“辨证”,卷二即“论治”的编排中,就可以看出陈氏重视“辨证论治”一以贯之的学术思想。

正如陈氏在“凡例”所言:“是集分为十卷,首二卷辨明证候虚实,以为医学提纲。


“辨证”卷中,陈当务归纳出“寒证辨”“热证辨”“虚证辨”“实证辨”“表证辨”“里证辨”“燥证辨”“湿证辨”和“阴阳辨证”,即寒热、虚实、表里、燥湿为八个分纲,而阴阳为二个总纲。

如其在“阴阳辨证”中说:“病出千态万状,不可端倪,而欲揭其要领,惟阴阳二字,足以尽之。

”又说:“不论男妇大小等病,只要分得阴阳明白,则症候自见,虚实自分。


陈氏在四诊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还细化复合出许多其他辨证方法,如“脏腑虚实辨证”“表里虚实辨证”“上下寒热辨证”“内伤外感辨证”“辨真寒假热证”及“辨脱阴脱阳证”等。

“论治”卷中,陈当务针对具体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每种疾病先辨证,再论治,“叙明致病缘由,及病成而变之理”,既集古法,又增新方,“总要理路明白,药证相对”。

如其论“痢疾证治”:“通因通用之法,轻则小承气汤,重则大柴胡汤。

逆流挽舟之法,宜活人败毒散,加人参挽回元气。

急开支河之法,宜大分清饮,取五苓化膀胱之气。

若痢色红多者,犀角散。

白多者,仓廪汤。

红白夹杂者,十宝汤。

寒痢腹痛,理中汤。

气虚下陷者,补中益气汤。

里急后重者,升阳除湿汤。

瘀血作痛者,局方活血丹。

久痢不愈者,真人养脏汤。

禁口不食者,秘方化滞丸,或嘉言进退黄连丸。

”同样是痢疾,治法方药达12种之多。

陈氏论治疾病时,只列方,略去药,并将方剂汇编在“药方”卷,考虑“因古人一方可治数十病,而一病又兼数方”,而载方药又不载分量,目的是“在医者活泼取用”。

如此,既方便临床圆机活法,“集中辨证论治”,也反映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精神实质。

印会河先生主编的《中医基础理论》指出:“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又称施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再看《证治要义》中“辨证”和“论治”的具体内容,可以说,陈当务对“辨证论治”基本内涵的论述与现代中医已高度接近,其首倡并论述“辨证论治”要义,正是其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巨大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