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意象情感内涵

合集下载

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诗歌作品常常通过精妙绝伦的意象描绘出美丽而深远的意境。

本文将从意象和意境两个方面对古诗词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一、意象的表达意象是诗歌中用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具象形象。

古诗词通过对自然界、人物、物象等的描绘,创造出一幅幅独特的意象,以此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描绘山、流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城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描绘明月和霜花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离家之情的思念。

古诗词中的意象多采用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令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听觉或触觉感受。

这些具体的形象直观而鲜明,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意境的营造意境是指通过意象的描绘和表达创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或艺术效果。

古诗词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创造出宏大、壮丽或婉约、细腻的意境。

例如《水调歌头》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首词通过对明月、把酒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恬静、凄美的意境,使读者产生了久久回味之感。

意境的营造离不开意象的运用。

作家通过精心挑选、巧妙运用具有特殊意义的意象,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特定的情感和氛围。

同时,意境的营造还需要借助于语言的音韵、行文的节奏等手法,使得作品更加凝练、抑扬有致。

三、古诗词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在古诗词中,意象与意境密不可分。

意象是意境的构建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的内在表现。

意境通过意象的独特组合和发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古代诗人的笔下,意象往往不仅仅是自身的表达,更是通过对自然界、人物或物象的描绘与连想,引发读者心中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通过意象的表达,古诗词赋予了作品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使作品超越了纯粹的描写,而凝聚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境则是由意象的组合和句法结构的构建而来。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1.杜鹃,源自望帝神话,每当人们漂泊在外,对故乡、故国魂牵梦绕时,常借其来表达难以抚平的愁思。

是悲思、哀苦的载体。

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无题》)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秦观《画堂春》)惆怅多山人复稀,杜鹃啼处泪沾衣。

(顾况《忆故园》)杜鹃啼后归舟发,只有春愁满载还。

(郑思肖《怀归》)2.湘竹,诗词中常用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意象来表达悲伤的情思。

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

(岑参《秋夕罗山人弹三峡流泉》)杜鹃声似哭,湘竹斑如血。

(白居易《江上送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李商隐《泪》)湘竹几时休染泪,楚旌终日自摇风。

(刘筠《送客不及》)3.碧血,源自苌弘的传说。

是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

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郑元佑《汝阳张御史死节歌》)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

(郑允端《读文山丹心集》)冤血九原应化碧,阴磷千载自沉红。

(孟亮揆《于忠肃墓》)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蒋士铨《梅花岭吊史阁部》)4.巫山云雨,源于远古先民“天地交感,化生万物”的原始观念,其含义是男女幽会。

亦写作云雨巫山、阳台云雨、云雨等。

一支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行云行雨,非花非雾,为谁来为谁还去。

(贺铸《鸳鸯语》)相逢相笑今如梦,为雨为云今不知。

(刘禹锡《有所嗟二首》)岂知为云为雨处,只有高唐十二峰。

(李商隐《深宫》)5.哀猿,源于大自然对人的影响而积淀下来,内涵是哀愁凄厉。

这种悲愁常与思乡、怀人或迁谪的痛苦相联系。

殊方日落玄猿哭,故国霜前白雁来。

(杜甫《九日》)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愁猿。

(王昌龄《卢溪别人》)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

(刘禹锡《竹枝词》)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孟浩然《登万岁楼》)6.陇头流水,陇水(陇坂)意象是以思乡为意蕴,写征人的流离之苦,思归之痛。

借问陇头水,年年恨何事?全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

高中古诗意象

高中古诗意象

古诗意象1.残阳夕阳残照,能引起无穷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感慨万千。

诗人笔下的夕阳(包括斜阳、残阳等)多给人以失落凄凉、漂泊沧桑之感。

2.白云见月怀人,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

借白云曲折的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

3.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4.月亮(1)团圆和思念。

古典诗词中的月意象,常常是团圆的象征,寄寓着与亲人团聚的心愿与期待。

但诗人们却很少描写月下团聚的快乐,却屡屡倾诉月下离散的痛苦。

月引发了诗人的愁思和怅恨。

(2)故园。

明月暗示着亲人团聚的希望与期待,因此,月意象自然又与家乡联系起来,成为故园的象征。

(3)永恒。

明月,跨越时空,阅尽沧桑兴亡,见证历史。

月意象渗透着哲理的意味。

(4)月是美的象征。

或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5.流水常常能引起人对时光流逝,愁绪绵长,历史变迁的感叹。

6. 细雨、烟雾寄托诗人无边的愁绪和郁闷的心情。

7.碧血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

8.陇水意象是以思乡为意蕴,写征人的流离之苦,思归之痛。

9.砧杵有闺中“别怨”,因远行人不知何日才能归家;更多的是表达“征客愁心”,征客听到捣衣声,则会兴怀乡之愁。

其情感基调是哀愁。

10.登临登临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1.黄金台(燕台)黄金台意象就成为尊贤、用贤的象征。

12.山阳笛(邻笛)用于抒写凄怨的悼友怀旧之情。

13.铜驼王室权威的标志。

王室衰微,铜驼也失去了气势。

它是王室兴亡的见证。

诗人用它来表达历史沧桑。

14.黍离(禾黍) 对故国的悲叹、忆念称为“黍离”之悲。

它是体现中华民族眷恋故国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意象。

15.浮云浮云浮游无依,浮云蔽月,本是自然现象,浮云意象有两种现成的涵义,一是奸邪势力,一是漂泊不定。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诗歌的意象、意境和意蕴
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精品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全国卷三---广西省等)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 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 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精品
(五)要知道一些常见意象的 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 长亭 孤帆 浮云 落日 杜鹃 流水 秋 月 落花 酒 雁
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禾黍秋风,浮云飞蓬; 羌笛悠悠,芳草萋萋; 雁阵惊寒,冷月无声; 徘徊小径,送别长亭; 风飘万点,浊酒飞红; 枫叶飞霜,细雨梧桐;
精品
•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 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人手。
•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 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游子无法主 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精品
五、怎样体味诗歌的意境? 如何解读诗歌的意蕴?
(一)关注意象,也 要关注非意象词语。
二、诗人为什么要选择意 象、创设意境呢?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
创境以尽意
精品
三、读懂意象,悟 透意境,是读 懂诗的关键。
精品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精品
人鸡 迹声 板茅 桥店 霜月 。,
四、意象的组合
精品
(一)意象之间可能 有主次之分
精品
旅夜书怀 杜甫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分析

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分析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融合了丰富的意象与意境,使人在阅读时感受到美的享受。

本文将分析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和意境,并探讨它们给读者带来的美的感受。

一、山水意象与闲适意境山水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它代表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舒适。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象征着美好愿景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给人一种视野的开阔和内心的宁静。

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山水景色,诗人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的心情,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舒缓了生活中的压力。

二、花鸟意象与婉约意境花鸟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描绘出婉约的意境。

例如,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诗人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静谧、婉约的画面,使人沉浸在其中,感受细腻而柔美的情感。

三、孤独意象与寂寥意境孤独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之一,通过描绘孤独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通过描绘夜晚寂静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寂寥而深沉的感觉。

四、情感意象与激情意境诗词中的情感意象常常被用来表达强烈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激情的冲击。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描绘了兄弟之间的情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描绘兄弟分别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之情,给人一种深情而动人的感觉。

总结起来,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丰富多样,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山水意象中感受到宁静与舒适,在花鸟意象中感受到婉约与柔美,在孤独意象中感受到寂寥与深沉,在情感意象中感受到激情与动人。

这些意象和意境不仅丰富了诗词的内涵,也启迪了读者的思考,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美的滋养。

因此,古代诗词意象与意境的分析对于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意象与意境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进而领略到诗词之美。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寓意

▪ 10.菊:隐逸、高洁、脱俗 11.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12.莲:由于“莲”与“怜”音同, 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 以表达爱情。
▪ 13.梅子: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 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李清照《点绛唇》)。 14.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3、动物类

1.猿猴:哀伤、凄厉、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2.鸿鸽::理想、追求 3.鱼:自由、惬意 4.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 击、事业的成功
▪ 8.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9.东风:春天、美好 10.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 归 11.狂风:作乱、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12.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3.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 势力的猖狂 14.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 15.云:游子、飘泊 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 白《送友人》)。 16.天阴:压抑、愁苦、寂寞 17.天晴:欢愉、光明 18.金风:秋风
▪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 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 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 的故事。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 诗人常常用诗歌里的“山林”和“宫阙”的形 象,来表现诗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 突。所谓“宫阙”也言“魏阙”,是朝廷的代 称,也是诗人受到当道重用的象征。所谓“山 林”则是指诗人在政治理想破灭或者是怀才不 遇、报国无门时,作者心生怨愤而转向归隐山 林息影草泽的形象的代称。
▪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诗歌写 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 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袁鸣之声不 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 失所。 咏絮: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 的才华。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 即非凡才华。 南冠:指囚犯。典故出自《左传?成公九年》一 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 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 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杜鹃也叫子规。

古代传说中,蜀王杜宇(即望帝)禅位后隐居山林,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词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寒蝉秋后的蝉已活不了多久,一番秋雨之后,便剩下几声凄凉的哀鸣,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凄楚悲凉的同义词。

如柳永《雨霖铃》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就营造了一种悲凉的离愁别绪。

鸿雁雁在秋天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大雁抒情,寄寓浓浓的乡愁。

如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也有以鸿雁代指书信的。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先遣为信使,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跟随西王母,并服侍在西王母身旁。

后来用青鸟指代传书的信使。

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乌鸦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它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蟋蟀古人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客远思归等联系了起来。

如杜甫《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燕子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如晏几道《临江仙》:“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燕子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如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猿猴其啼声为哀伤、凄厉的象征,如郦道元《三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鹧鸪鹧鸪的叫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芭蕉常与孤独忧愁、离情别绪相联系。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意境与赏析

常见意象:1、 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望月思乡异常感伤。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现了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2、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3、流水、落花——古人云:“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把水与时间的流失结合起来,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 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死亡的焦虑忧伤。

此 外,唐代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 扁舟。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则用流水这一意象来比喻愁怨的浓厚和不绝。

4、 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 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5、 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 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 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6、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意象与意境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意象与意境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意象与意境中国古代诗词解析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远的意境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意象与意境是古代诗词中的两大核心要素,通过对意象与意境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

一、意象的表达与感受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描绘来表达,它是作者用精巧的语言塑造和再现出来的形象,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意象可以包括自然景物、人物形象、动物形态、物体形状等等。

比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这一句就表达了月色的明亮清冷,给人以宁静和思索的气氛。

意象的表达取决于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它不仅限于描写事物的外表,更需要通过细腻的笔触揭示事物的内涵和背后的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常常是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对自然界或人物等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意象的运用,作者能够将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进行有机的结合,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生动。

二、意境的创造与感悟意境是古代诗词的精髓所在,它是通过意象的组合与对比、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行文的节奏和韵律等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感受。

意境是通过语言塑造的,但它超越了语言本身,直触读者的心灵,并给人以审美享受。

古代诗词中的意境常常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和抒情,表达出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境界。

它可以是宏大的自然景观,也可以是微妙的人物情感。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以豪迈和壮美的感受;而《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萋萋别离苦,望望相逢难”则表达了人物思乡离别的哀愁之情。

意境的创造需要作者具备独特的感悟和想象力,通过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情感的投入,使诗词作品在细节表达的基础上,形成整体上的和谐统一。

一个成功的意境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与共同体验。

综上所述,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元素。

通过对意象的准确表达和对意境的创造,中国古代诗词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们带来了深沉的感受和美的享受。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

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诗词的浩瀚海洋中,意象是诗人用以传达情感、营造氛围、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这些意象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月亮,这一常见的意象,常常被诗人赋予思乡、相思之情。

当游子远在他乡,抬头望见那一轮高悬的明月,心中的思念便如潮水般涌来。

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却将望月思乡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众多诗词中,月亮的阴晴圆缺也常与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相呼应。

满月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而缺月则暗示着分离和遗憾。

杨柳,也是古诗词中频繁出现的意象,它象征着离别。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中,杨柳的依依之态就与离别的不舍紧密相连。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将杨柳与凄清的离别场景融合在一起,烘托出无尽的忧愁。

由于“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挽留之意,希望友人或亲人不要离去。

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象征着坚韧和高洁的品质。

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

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则借梅花凋零后仍留香气,表达了自己虽历经磨难但志向不改的决心。

梅花的傲雪凌霜,成为了文人墨客们追求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的象征。

菊花,通常代表着隐逸、高洁和超脱。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自己隐居田园,悠然自得的生活,菊花在这里象征着他对世俗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在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黄花(菊花)又被赋予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味。

鸿雁,因其南来北往的迁徙习性,常被用来象征游子的思乡之情和传递书信的使者。

张若虚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以鸿雁无法传递音信,抒发了深深的相思之苦。

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则借鸿雁期盼远方亲人的来信,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

杜鹃,又名子规,其啼叫声凄厉哀怨,常常象征着哀怨、凄凉和思乡之情。

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的内涵简析

古诗词常见意象内涵简析1...折柳:古人送别时有折柳相送的习惯,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2...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3...红豆: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4...采薇:借指隐居生活。

5...折桂:比喻科举及第。

6...咏絮:谓女子咏雪。

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

后来“咏絮”即指咏雪,“咏絮才”即非凡才华。

7...菊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8...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写梅花的纯净洁白,梅花来比喻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9...丁香:指愁思或情结,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10....借以表达爱情。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11....梅子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12....春草(芳草):以芳草喻离恨,由芳草年年复如引起时间匆匆、13....人生短暂、年华宝贵的惜时感叹。

湘竹:诗词中常用湘妃竹(斑竹、湘竹、泪竹)意象来表达悲伤14....的情思。

黍离:后世于是把对故国的悲叹、忆念称为“黍离”之悲。

它是15....体现中华民族眷恋故国的意识的一个重要意象。

芭蕉:孤独与忧愁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双鲤:代指书信。

杜鹃: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鹧鸪: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蝉:蝉品行高洁。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

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义

中国古代诗词的意象与意义1. 引言中国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经过千年的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意象体系。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并分析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2. 自然意象自然是中国古代诗词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意象之一。

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天空地理等自然景物,诗人们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命变迁的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例如《登鹳雀楼》中著名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展示了壮丽壮观的自然景色。

3. 萧索孤寂中国古代诗词中还充满了萧索孤寂的意象。

这些意象通常出现在描写离别、岁月静好等主题中,展示了人生无常和时光流转带来的情感沉思。

比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孤独悲愁的心境。

4. 爱情与思乡爱情和思乡也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之一。

通过描写情侣之间的相思、怀念故乡等情感,诗人们表达了对爱情和家园的深深眷恋。

比如李白的《长相思》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将时空距离与爱情混在一起。

5. 历史与文化意象中国古代诗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象。

从具体历史事件到传统文化符号,诗人们通过使用这些意象来展示他们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理解与认同。

比如杜甫的《登高》中“县庙双飞燕,安能辨我是雄雌”就融入了对儒家伦理观念的沉思。

6. 总结中国古代诗词以其精细、优美的语言表达和丰富多样的意象体系而闻名于世。

自然意象、萧索孤寂、爱情与思乡以及历史文化意象是其中常见的四种。

通过描绘这些意象,诗人们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情感体验转化为深刻而丰富的艺术作品,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和审美价值观。

注意:此文档内容为在规定字数要求下的简要回答,若需要更详细的内容,请提供具体要求以便我进一步编写。

诗词的意象与象征意义

诗词的意象与象征意义

诗词的意象与象征意义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内涵吸引着无数读者。

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和象征意义,是诗人们用来传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通过意象和象征意义,诗词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让读者在其中感受美的魅力。

一、意象的构建意象是诗词中通过形象的描绘和联想所创造出来的形象,它可以是具体的景物、物品或者抽象的感觉、情绪。

意象通常以生动的描述和细腻的表达来展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意象的构建,诗人可以将自己的情感与外在世界相融合,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句中,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一种幽怨的感觉。

江枫渔火、寒山寺、夜半钟声,则将思乡之情和寂寥的心境相结合,通过意象的构建,表达出诗人对乡愁和离愁的追忆。

二、象征意义的寓意象征意义是诗词中通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象征特点所代表的意义。

诗词中的象征意义常常是通过类比、隐喻等修辞手法来传达的,这种意义往往是深层次的、抽象的。

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将白日、黄河与山尽、入海流进行了类比。

白日依山尽象征人生的短暂和渐渐走向尽头,黄河入海流则象征人生的无穷和广阔。

通过这种象征意义,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悟。

三、意象与象征意义的相互关系意象和象征意义在诗词中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

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时,诗人通过构建意象来展示事物的形象特征,而同时意象中隐含的象征意义则给诗词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

例如,宋代词人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一段,通过描绘词人对过去的回忆,意象中的亭台、天气和夕阳,都充满了哀伤和离别的气氛。

通过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亭台可以代表旧时的约定和相思,天气可以象征光阴的流逝和变幻无常,夕阳西下则可代表时光的流逝和不可挽回。

古典诗词意象特有的情感内涵

古典诗词意象特有的情感内涵

古典诗词意象特有的情感内涵古典诗词意象特有的情感内涵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

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情感内涵,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其中,诗词中的意象与意境是赋予作品独特魅力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从诗词的意象与意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带您领略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一、诗词的意象诗词的意象是通过独特的文字描绘和隐喻手法,表达出作者所要传递的形象或感受。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是诗人通过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工具。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自然界的景物作为意象的表达对象。

比如“绿”、“花”、“月”等,都是人们熟悉的自然元素。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通过描绘月夜下的水面和花香,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受。

此外,诗词还常常运用动物、物品和人物等作为意象的描绘对象。

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将鹅、群山和楼阁作为意象,展示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豪情壮志。

二、诗词的意境诗词所创造的意境是通过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给读者带来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引发共同的情感共鸣。

意境是诗词作品的精髓所在。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其中“烟锁池塘柳,深圳杳无消息。

自从弃置,便作长江流”。

这些文字打破了常规的描写方式,通过流淌的江水和远离的景象,与读者一同感慨时光的流转和遗憾的发生。

诗词意境还可以通过音韵和节奏来建立。

比如李白的《静夜思》,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句平仄抑扬有致,读来让人感受到明月的悠然宁静,引起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与意境是诗词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意象给予诗词以形象的表达,借助于描写,使作品更具感染力和鲜活性。

而意境则在此基础上,通过独特的情感与节奏,创造出更为深远的美感和思考空间。

意象和意境的紧密结合是古代诗词独特魅力的体现。

通过感官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诗词绘制出了一幅精彩纷呈的画卷,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美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

古代诗歌意象含义和意境特点古代诗歌的意象是诗歌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不仅仅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更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象征。

古代诗歌的意境特点可以分为豪放类、清幽类、伤感类、婉约类、超脱类和华美类。

豪放类的诗歌意境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的诗歌意境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的诗歌意境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的诗歌意境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的诗歌意境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的诗歌意境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古代诗歌中的意象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青山、月、冰心、水、关山、清风和白云等。

青山在古典诗歌中具有深隐旷达、雄浑沉稳、亘古不变的特色,是文人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因而备受文人喜爱。

月则可以引发离愁别绪,表现亡国之痛,也可以抒发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

冰心比喻心志忠贞、品格高尚、心性高洁。

水则可以表现绵绵愁思、离愁别恨,也可以抒发时光流逝的感慨。

关山则是关塞山河的象征,既可以表现历史存在,也可以表达望云思友、见月怀人的情感。

清风可以引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清新明丽、宁静恬淡的意境。

白云则是诗人表达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象征。

总的来说,古代诗歌的意象丰富多彩,它们不仅仅是诗歌的表现形式,更是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的象征。

通过意象的运用,古代诗歌传递出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歌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诗意独具的文章,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是杜甫《恨别》中的句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这是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中的句子,描绘了清幽的山水和诗人的离别感。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一、教学目标:1、回顾学过的诗歌,总结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特殊内涵。

2、分析具体诗歌中的典型意象,进而理解诗歌内容。

二、教学重点:目标 1教学难点:目标 2三、教学过程:(一)明确概念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就叫意象。

它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

(二)常见意象及其内涵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2.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南唐李煜《虞美人》)3.以折柳表惜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唐李白《忆秦娥》)4.以“蝉”喻品行高洁。

骆宾王《在狱咏蝉》:“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宋姜夔《扬州慢》)“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唐杜甫《蜀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唐刘禹锡《乌衣巷》)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等诗句,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意象情感内涵古典诗文03-09 1546古典诗词意象情感内涵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如 1987 年曾考过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

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唐诗别裁》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由于蝉栖于高枝,餐风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

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

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

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

“阶前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黄鹂白白发出这婉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桥边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屈原《九哥•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为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10、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

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11、梅花“以花贵,自战国始”,到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

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

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

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泽民:“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

”“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

”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梅”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12、松柏《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

”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

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水仙”则是“冰清玉洁”的象征。

13、杜鹃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

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

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中国古代有“望帝啼鹊”的神话传说。

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

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

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

”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文天祥《金陵驿二首》:“从今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14、乌鸦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马致远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15、蟋蟀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

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那时古人已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

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织”,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

”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

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16、猿啼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

”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17、关山关塞山河。

关,关隘要塞;山,山河。

也指遥远的地方,多与思乡念人有关,多写征戍离别之情。

高道《塞上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梅花落”为曲子名。

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18、羌笛是出自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

胡笳的作用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19、明月、白云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

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

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

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等等。

20、水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暗示时间流逝,人生短暂或盛衰兴亡的变化;暗示送别、思乡和愁绪满怀;还可以象征女性和爱情。

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21、琴瑟(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

《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22、螟蛉《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