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小说叙事与先锋文学批评困境
在文学机制与社会想象之间——从马原《虚构》看先锋小说的“经典化”
作 的突转 。18年前 的莫言 , 94 为寻找感人故事 , 时间翻 在矛盾冲突比较尖锐 的时候 ,组织批判 的文学论争模式 长 报纸 、 看文件 、 采访各行各业的人 , 但效果并不理想 。 直到 依然盛行 。先锋小说 的组织化 生产 虽然没有意识形态论 读完 《 百年孤独》莫 言才大发感慨 :原 来小说还可 以这 争 的现实依据 , 也透露出文学机 制内部的复杂性 。 , “ 但是
力游戏 。 其实 , 文学经典 的建构过程是文学场 内各种因素 在这种生产机制下 , 新潮小说家面临一个悖论 : 为了获得
制约与平衡 的结果 ,经典化产生在一个累积形成的模式 自己的文坛位置, “ 必须要使作品独具一格 , 但是这样做又
里, 包括了文本 、 的阅读 、 它 读者 、 文学史 、 批评 、 出版手段 往往会超出编辑的期许 。 也就是说 , 的创新是文学机 他们 ( 例如 , 书籍销量 , 图书馆使用等等 )政治等等”。 、 ③ 正是出 制给 “ ” 逼 出来的 , 同时又不能超出这一机 制的限度。 作家
卯
铭
南 文 21. 论 见 方 坛 0 1理 新 0.
L
理, 有理也讲不清 , 讲得清也不能讲。⑧ ” 其实 , 这些文学干 制于这一机 制。在 比格尔看来 , U 文学机 制“ 发展形成 了一
物所从属的作家协会 ,自成立之初就 不是纯粹的文学机 种审 美的符号 , 反对其他 文学 实践 的边 界功 能” 。 起到 @ 正
样写 !⑤ ” 余华在18 年发现 《 96 卡夫卡小说选》 , 后 产生了同 先锋小说 虽然大多没有政治敏 感问题 ,但是 “ 看不 在 编发这类作品是要承担 样的震惊体验: “ 在我即将沦为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 懂 ” 当时意味着意识形态 区分 , “ 在川端康成 的屠刀下拯救了我。⑤ ” 苏童 到南京后 , 在与探 风险 的。一位 主编对 此颇 有感触 :每 当我做检讨想不通 之时总 是被告 知 :比起政治政策来 ,文学是小媳妇小道 索性 的文学圈子的密切互动中 , 写出了《 桑园留念 》 可以 。
马原元叙事手法
马原元的叙事手法一、引言马原元是中国当代作家,以其独特的叙事手法而备受瞩目。
他的作品充满了情感、想象力和诗意,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马原元的叙事手法,并分析其对作品的影响。
二、简介马原元以其特殊的叙事技巧而闻名。
他擅长运用多重叙述视角、时空穿越和跳跃式叙事等手法,以引导读者探索故事的深层内涵。
马原元的叙事方式常常给予读者触动和启示,使作品更具有情感共鸣力。
三、多重叙述视角马原元经常采用多种叙述视角来呈现故事。
通过不同的角度,他展示了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描绘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社会环境。
这种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
通过不同视角的呈现,马原元展现了故事中的人物多面性,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
四、时空穿越时空穿越是马原元叙事手法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他常常将故事情节安排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中,通过时空的变换来展示人物的变迁和历史的变革。
这种手法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时光的流转和历史的变化,并加深对人物命运和社会背景的理解。
时空穿越的叙事方式使得马原元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引发读者的想象力和独特体验。
五、跳跃式叙事马原元的跳跃式叙事又是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
他常常通过剪裁和间隔的方式将故事情节进行跳跃式呈现,使故事更加紧凑有力。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能够增强故事的悬念和张力,还能够引导读者的思考和解读。
跳跃式叙事方式使得马原元的作品富有节奏感和艺术感,与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
六、总结通过对马原元的叙事手法的探讨,可以看出他对于叙事艺术的独到理解和运用。
他的多重叙述视角、时空穿越和跳跃式叙事等手法不仅展示了作品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更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历史和命运的深思。
马原元的叙事手法在当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继续影响着新一代作家的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
再叙事:先锋小说的境地
再叙事:先锋小说的境地一不论中国先锋小说的未来命运如何,它们已经拥有自己短暂而确凿的历史。
人们通常承认,先锋小说的历史应当回溯到八十年代后期。
循序渐进地谈论八十代后期的先锋小说,马原小说是一个众目睽睽的入口之处。
在众多批评家的记忆之中,马原小说的出现是一个重要事件。
马原的名字如同一只机灵的燕子盘施于批评家的口吻之间,引致纷纷扬扬的肯定与否定。
无论马原是否得到足够的褒扬,人们至少可以从舆论之中证实,马原已经成功地扮演了一个始作俑者的角色。
马原小说的组装技术和迷宫设置在后续而来的另一批小说之间得到了或明或暗的响应。
当然,这种状况同时决定了另一个事实:批评家更乐于从承先启后的意义上谈论马原的叙事,马原小说所包含的另一些涵义无意之间遭到了漠视。
对于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而言,马原小说是与叙事问题结合在一起的。
诚然,马原小说之中曾经出现了冒险、性爱、宝藏的寻找、艺术家的浪漫或者男人之间的力量角逐,出现了西藏高原的自然景观与奇风异俗,但是,这一切远不如他的叙事风格重要。
换言之,马原是作为一个成功的叙事能手为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所铭记。
马原被幸运地定位于某一个文学史的转折之处,招引来四面八方的目光;同时,作为这种定位的代价,人们的目光似乎仅仅愿意识读马原小说之间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单方面特征--叙事。
马原或许感到了不满或者冤屈,然而,这乃是文学史叙事规则的编码要求。
一旦缀入文学史链条而成为其间一环,一旦承担了解释文学史连续性的义务,作家就不可避免地遭受文学史叙事规划的修剪。
即使马原深谙叙事的奥秘,他仍然无法在另一个层面上逃离叙事权力的统治。
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马原的叙事显然是一种刻意的独出心裁。
马原小说完全无视暴露技巧的禁忌,公然地在故事之间穿插了故事编造手段的炫耀。
马原常常不惮于摧毁人们如临其境的幻觉,中止故事所引起的激情,恶作剧似地向人们展览种种衔接故事的齿轮与螺丝钉。
这无疑造成了故事阅读的夹生之感--对于台下的观众说来,目睹剧院化妆间的技术操作必将破除舞台剧情的神圣性。
马原小说叙事风格分析
马原小说叙事风格分析引言马原(马兴瑞、原圆)是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而闻名。
本文将对马原小说的叙事风格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创作中的特点和效果。
叙述者的存在感马原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叙述者的存在感上。
在他的作品中,叙述者常常以第一人称的身份介入叙事,通过自身的视角和思考,将故事传达给读者。
叙述者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旁观者,更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情感和立场对故事进行解读和评判的主体。
这种叙述者的存在感给予了读者更加直接和真实的阅读体验。
读者可以通过叙述者的视角来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事件,进而产生共鸣和思考。
同时,叙述者的存在也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读者更容易相信和接受其中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
叙事方式的多样性马原小说的叙事方式多样,既有线性的时间顺序,也有回溯和闪回的描写。
叙述者常常在时间和空间上来回穿梭,通过交错的叙述方式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和解读空间。
这种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复杂性的虚拟世界。
读者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地推理和思考,整理故事的线索和脉络,以此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画面。
这种参与式的阅读体验,使得读者更加主动地思考和理解作品中的意义和内涵。
语言运用的魅力马原小说的叙事风格还体现在其精妙的语言运用上。
他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隐喻,使得作品更具有诗意和艺术性。
同时,他的文笔流畅,行文优美,给人一种抒发情感和品味文字的愉悦感。
马原小说中的语言运用也反映了他的个人特点和创作风格。
他善于运用对比和比较的手法,以此来突出作品中的冲突和矛盾。
他还善于运用细腻和感性的描写,将一些微小的细节和情感的变化转化为文字的魅力。
结语马原小说的叙事风格独特、多样,通过叙述者的存在感、叙事方式的多样性和语言运用的魅力给予读者更加直接、主动和艺术的阅读体验。
这种叙事风格不仅使作品更具有思想性和价值性,也打破了传统叙事模式的束缚,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通过对马原小说叙事风格的分析,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他的创作特点和风格,也更好地理解了其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人性。
马原,叙事圈套
马原,著有《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
当代知名作家,曾是先锋派的开拓者之一,其著名的“叙述圈套”开创了中国小说界“以形式为内容”的风气,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者。
先锋小说创作中,作为为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马原用他独有的叙事手法和“叙事圈套”为大家展现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
一个真实和虚幻相交融,梦境和现实相揉和的一个世界。
马原发表于1986年的小说《虚构》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文学创作核心理念——“小说即虚构”的最好阐释。
《虚构》叙述了一个汉族人进入西藏某麻风病人禁区,在与世隔绝的“玛曲村”与麻风病人朝夕相处的七个日夜的奇特经历。
小说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描写“我”在“玛曲村”中的所见所闻,以浓重的笔触去描写七天内发生的事情,但是在读者看来,这些光怪离陆的事情不只是发生在七天内的,或许是七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作者以他娴熟的写作手法,来展现他的叙事圈套。
而“元叙事”手法的运用,也是这篇文章最为出彩的地方。
所谓的“元叙事”是现代叙事学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在小说的叙事过程中,作家从叙事的后台走向前台,直接参与叙述,并且揭穿小说中的虚构性,挑明其间的种种现实与虚构只见的关系,成为小说叙事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未瓦解传统小说中的叙事似真环节。
在《虚构》这篇小说中,作者一放面讲这是来自他老婆讲的朋友在麻风病院里工作经验改编而来的,并且他读过法国人和英国人写的两部关于麻风病的小说,而且在离开拉萨的路上听到了很多关于麻风病的故事。
这样写,让人觉得十分的真实。
但另一方面又不断的重复这是他杜撰出来的。
而在小说中,开始他说进入“玛曲村”的时间是五月三日,而且在里面呆了七天。
但是最后结尾的时候又说出来的时候时间是五月四日。
这样一来,便给读者一个错觉,前面看起来如此真实的一切难道都是虚构的吗?难道是做了一场梦?但是作者前面写的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实。
这样就构成了马原写作的主要特色。
马原的小说模糊了作者和叙述者只见的区别,重建了一个作者,叙述者和“我”三者只见的一个艺术世界。
叙事迷宫的另一条岔径——从马原等实验作品看中国当代先锋写作的困局与出路
现当代文学叙事迷宫的另一条岔径——从马原等实验作品看中国当代先锋写作的困局与出路赵欣恬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先锋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极具革命意味的叙事实验浪潮。
以马原为代表的先锋文学作家积极介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文学浪潮。
本文将借助博尔赫斯最初创造的“叙事迷宫”为参照,以马原、格非、孙甘露几位先锋作家较为著名的几部叙事实验作品为例子,试析我国“叙事迷宫”先锋叙事走向死局的原因。
关键词:先锋写作;元小说;叙事技法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先锋写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极具革命意味的叙事实验浪潮。
它以虚构的小说主题以及迷宫般的叙述技法,极大地拓展了小说文体的可能性空间。
先锋写作所汲取的灵感来源不仅有法国阿兰-罗布•格里耶"零度叙述"的“新小说”,拉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等;更令人无法忽视的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对于中国先锋文学在艺术形式变革上的深刻影响。
博尔赫斯是对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家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其作品中非线性时间观念以及迷宫般的叙事引起了我国当代先锋作家的高度重视,并启发了极具先锋意识的我国作家积极运用汉语对其进行艺术上的仿效,甚至发展出一场大规模的抛弃传统小说的情节与人物的潮流。
在此基础之上,我国先锋作家在故事时间上进行大胆探索,对传统小说的线性发展的时间进行了彻底的颠覆与解构。
他们大胆地建立起一种后现代主义的结构,比如杂乱的拼贴、意义的隐退、虚构的主题、文本深度的取消,甚至是叙事的迷宫。
他们肆无忌惮玩弄自己的叙述圈套与叙事暴政,击碎读者所渴望的愉悦的阅读体验幻想。
叙述者客观真实地大方承认文本的虚构,却把读者席卷入无意义的旋涡,让文本意义退位于叙事技法。
一、中国当代先锋写作的叙事实验马原一反传统写作围绕中心人物为叙事线索的写作模式,选择聚焦在一些随机的,不确定的甚至互不关联的虚构碎片上进行写作尝试。
马原逐步在追随后现代主义大师的过程中,建立起一个去中心化的叙事——即写作关于小说的小说,关于叙事的叙事。
先锋文学及代表作品评述
第六章先锋文学及代表作品评述现代主义又称现代派或先锋派,是产生于19世纪末叶的一股西方文学思潮,尽管其流派众多,但也有其总体一致的美学原则:在艺术上长于运用象征、变形、痛感和自由联想等手法,在思想上强调反传统,着力于表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与人的异化等等。
现代派笔下的世界是荒诞的,人是孤立的、与社会是敌对的,“无穷的苦闷焦虑,极度的悲观绝望”构成现代派文学的基调。
80年代中期,马原、残雪、莫言等人的崛起,可以说是先锋小说的开端,稍晚于他们的也被看作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
先锋小说疏离了对国家命运、民族生存等宏大主题,强调的是个人生存意义上的生存体验,表现生活世界中的荒诞与虚无,主人公往往以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的态度对待生活,体现了某种“嬉皮士”风格。
一、中国式的“现代主义”写作1.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1985 《人民文学》第5期写李鸣、森森、孟野等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或曰“愤青”)不满以贾教授为代表的传统艺术话语,以激烈的姿态对音乐学院的生活秩序进行反抗,以乖张的心态行为,标志对个体生命“绝对自由”状态的追求,以一种惊世骇俗的激进姿态抨击现存的文化秩序。
以对传统的蔑视和反叛,表达着年轻人对丑恶、荒谬的现实的愤怒。
2. 徐星《无主题变奏》1985 《人民文学》第7期“我”——疏离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倾向的个体展示一种中国式“垮掉的一代”的精神模式试图以对社会的反叛来肯定自身,结果在否定一切之后,陷入“要命”的孤独对学院和知识深怀敌意3. 残雪《苍老的浮云》《山上的小屋》以怪诞手法展现人性之恶《山上的小屋》“我”父亲母亲妹妹现在我在我的家庭中,在我的最亲爱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近些年来我和我的母亲平均每天说不上二十句话,和我的父亲除了彼此寒暄几句之外,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
对我已婚的妹妹和妹夫,除了对他们生气,压根就不说话。
理由很简短,我跟他们没有任何一丁点可以说。
——卡夫卡残雪小说里的人物往往是变态的,人与人的生存关系陷入了攻击与逃避、报复与压抑的敌对状态。
马原先锋小说研究
马原先锋小说研究马原先锋小说研究导言中国文学史上,马原被誉为先锋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小说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犀利的社会批判见长,对于中国前现代文学的风格和思想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马原先锋小说的特点和对中国文艺思潮的贡献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理解马原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以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一、马原先锋小说的特点1. 反传统主义思潮马原的先锋小说是对传统文学的革新和突破,他拒绝了以往小说中的陈腐故事线和传统道德观念。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社会底层人物、边缘群体和道德边界的描绘,甚至涉及禁忌话题。
这种反传统思潮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变革的脉搏,引发了读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思考。
2. 现代主义叙述手法马原小说中突破传统叙述模式的主要手法有两个方面:一是采用碎片化的叙述方式,不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将故事的各个片段拼接起来,给人以脉络不清的感觉;二是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通过意象的曲折和象征的暗示来传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这种先锋手法使得马原的作品充满了迷离和深刻的哲理,引发了读者对于现代性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3. 社会批判与革命思想的表达马原的先锋小说中不仅存在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更体现了革命思想的精神。
他通过刻画社会底层人物的苦难和抗争来表达对社会不公义的愤怒,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改革。
正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使得马原的先锋小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启示。
二、马原先锋小说对中国文艺思潮的贡献1. 启发文学语言的革新马原小说中对传统文学语言的突破和创新,对于中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碎片化叙事和意象手法开辟了新的创作思路,激发了后来许多作家对于语言形式的探索和实验。
此外,马原小说中对于方言的运用也为后来的地方文学和民间文学提供了新的范本。
2. 形成现代性与现实主义的观念马原的先锋小说将现代性与现实主义观念引入了中国文学。
他以冷静而细致的观察揭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困境和心理状态,引发读者对于现代生活的思考。
叙事的永厘插叙与无穷套:马原作为理论范式
l
. } r
r J
叙事的永厘插叙与无穷套: 马原作为理论范式
◎ 杨小滨
(台湾 中研 院 中国文哲研 究所 )
◎ 愚 人 译
( 美学人 )事 的先 河。 本文分析 了马原 的小说叙事 中几个 最具代表性的 面向 , 包括叙 事的 自我分 裂与 瓦解 ,叙事 的 自我指 涉与缠 绕等。通过对马原 小说 的解读 ,本 文探讨 了这样 的叙 事实验所体现 的后现代主体性 , 而这种 主体 的姿 态又是如何挑 战 了绝对 完整 的主流话语模 式的。 本 文的后 半部分也 尝试将 马原 小说叙 事的风格与批判理 论和解构理论 作一个连接 ,以期探 索后 现代
多不同声音 的次要 叙事。小说 一开始 ,一个身份 不 明的人的叙事声音令人 困惑 ,他邀请陆高参加 探险队 。在接下来的段落 中,我们相继看到老作 家 ( 讲述他的个人经历 )的第一人称叙述 ,介绍 穷布 ( 一个西藏神猎手 )的第二人称叙述 ( 假设 那是作者的声音 ) ,关于陆高l f 亮去看 “ nl J r  ̄ 天葬” 的计划 的第 三人称叙述 ,等等 。从一种叙述不加 解释地跳跃 到另一种叙述 的这些片断构成 了一个 多种形态 的结构 。在 中国现代小说 中占统治地位 的同一 的叙述 声音就这样分 崩离析 。马原用 多元 声音的叙述 挑战一 元的 目的论 历史 的一统天下 。 马原在他的短文 方法 中声称 ,他的 “ 方法是 非逻辑 的” ,他还 引用 庄子的寓 言 “ 浑沌 ”—— 拟人化 的浑沌被 他善待 的友人 日凿一窍 ( 眼睛 、 鼻子、耳朵 ,等等)而致 死—— 来表 明他基本的 世界观 。 马原 叙事 中的 “ 浑沌 ”瓦解 了同一的
叙事的控制与反控制——细读马原的《白卵石海滩》
独 占叙 事 控 制 权 ,我 1也 立 即 讲 述 了 自 己 当 年 在 A 市 地 震 之 后 为 “ ”
难以下笔 ,只留下不 完整 的 十三节 。此 处第 一层 的外在 式讲 述者
抢 救伤员而 输血的经历 。十九个女同学 ( 中还有不少是党员 ) 其 中只
才显现 , 外在讲 述者 突兀地 现身 , 示 出此前 十三节 受众 所 阅读 的 揭
是 “ 小 君 ” 在 写 的 一 部 小 说 , 的小 说 写 到 此 处 由 于 缺 乏 情 绪 已 史 正 她
A市 的地震 , 在第二节最后 一段 中 ,我 2 探讨 起 了生与 死相对于 风 “ ”
度 与耻辱 的价值 比较 问题 , 向受众 预示“ 2 的故 事将是 一个关 于 我 ”参 事的ຫໍສະໝຸດ 釉 与反 粒 釉 — —
细读马原 的《 白卵石海滩》
■苏 州大 学 文学 院 王 涛
内容 摘要 : 马原 作为 当代文 学先 锋 小说 的代 表作 家, 以其 叙 事
述 自 己的 故 事 。
的 实验性 和叙 事手法 的 突破 性 引起 学界 的注 意 , 著名 的“ 述 圈 其 叙
A市地震 救灾工作 中立 功的荣耀 。
“ 史小君 ” 在其 中用 了一 个 内在式 的人物讲 述者 “ ” C 指 与人 物 我 ( N,
相连 的叙 述 者 , 以下 类 推 ) 这个 “ ” ( 我 的名 字 也 叫“ 小君 ” 讲 述 了 ) “ 与恋人 “ 在 白卵石 海滩上 晒太 阳 、 泳 的故事 , “ ” 在 我” 他” 游 而 他 又 其中又采 用 了“ ” 我 的人称讲 述 了一段六 年前 在 A市参加 地震 救援 的 回忆性 的故 事( 这个 故事 是整 个叙 事本 文 的第 三层 叙 事 , 了区 为
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析马原、格非小说中的“形式即内容”
先锋文学与形式主义析马原、格非小说中的“形式即内容”论文导读::先锋小说亦称“新小说派”。
他们深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
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格非、苏童、余华等。
格非的迷宫叙事。
论文关键词:先锋小说,形式主义,马原,格非先锋小说亦称“新小说派”,指的是1985年前后崛起的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与创作形式。
代表作家有马原、残雪、格非、苏童、余华等,他们深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认为形式即是内容,强调形式对内容的决定作用。
他们迈着形式主义的步伐,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学创作,作品中的语言肆意嬉戏,结构如同迷宫,叙述随意而不连贯,认为文学本体的意义只在于文本的生成过程和阅读过程,并不在于所谓的认识意义。
最早的时候人们对先锋小说的关注是因为它注重叙事,先锋小说家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并非故事的“内容”。
本文将通过具体作品对马原的叙事圈套和格非的叙事迷宫的分析,粗略的探讨先锋文学作品是如何体现形式即内容的。
一、马原的叙事圈套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上“怎么写”比“写什么”更为重要,他把“怎么写”推向了极端。
他认为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叙述故事的方式。
他创作的《拉萨河的女神》中,把几个没有什么因果联系的故事拼凑到一起,并不在意故事的内容,关注的是如何去叙述这一故事。
在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中,曾经写过,“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文学艺术论文,我写小说”,通过元叙事打破了小说所表现出的假定真实性之后,又进一步把现实和虚幻混为一体,让读者茫然失措、云里雾里。
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作者采用了独特的叙述方式,就是打碎以后进行的重新组合,即是打碎以后造成时空交错的效果让读者落入他的叙事圈套。
他开篇就直白的写到“信不信由你,打猎的故事本来就不能强要人相信的。
”说明了他丝毫不在意文本的真实性,这对他来说是可有可无的,跟现实主义文学要求艺术的真实性截然相反。
自此,马原为他的叙述拉开了序幕,并在这一过程不断的瓦解作品的真实性和意义。
马原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意味
马原小说叙事的形式操作
马原小说叙事的形式操作马原小说叙事的形式操作本文关键词:叙事,形式,操作,小说马原小说叙事的型态操作本文简介:摘要:马原的作品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概念性、反叛性,尤其是马原小说的叙事形式向传统的文学观念作了强有力上层社会的挑战,他已将叙事形式作为小说的最高目的,在文本构建的真实性和故事的逻辑性中对传统的叙事形式模式做了有力的反叛。
关键词:马原小说;叙述崇拜;形式中国当代小说家中,马无疑是对小说叙事形式自觉追求的的马原先小说叙事的形式操作本文内容:摘要:马原的作品最能体现先锋小说的实验性、反叛性,尤其是马原小说的叙事形式向的文学观念作了强有力的挑战,他已将叙事形式作为小说的最高目的,在文本构建的真实性和故事的逻辑性中对传统的叙事表达方式形式做了有力的反叛。
关键词:马原小说;叙述崇拜;形式中国当代小说家中,马原无疑是对小说叙事如果说形式自觉追求的的第一人,他对小说的叙事策略、叙述语言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实验,“他只谈他的技术,他是小说家中的技术至上论者。
”①马原在国内最早将“叙事形式”推向了主导位置,改变了“叙事形式”在传统小说的附庸地位,因而在一个没有形式感的国度里唤起了人们对形式的自觉追求,最终引发了第二场小说界的引起叙事革命。
(一)马原将叙述方法与叙事过程视为小说终极张爱玲目的,他的小说因此也不具备了传统性小说所具备的意义。
他关心的是故事的形式,以及如何对故事进行构建,而不想通过故事告诉人们故事以外的其它的抽象。
马原的先锋小说已将现已叙述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马原小说中的是是非非、真真假假、生生死死,就连西藏这一块蕴含历史底蕴的神秘高原均没能升华为某种“意义”。
马原是中国当代小说家中为数不多的对故事叙述的技术形式表现出全部的审美高度关注的作家,他在其中就体会到了真正的艺术乐趣。
他的叙述形式并不是传统理论理论所认为的“形式主义”,在写作现代主义叙事的创作理论看来,叙述言行本身能够创造叙述第二类对象,“叙述和操作”能够创造故事,换句话说“意义”是可以由形式本身创造的。
先锋记忆的缅怀与溃散——评马原长篇小说《牛鬼蛇神》
人生 阶段 已经过 去 , 能我 一辈 子再也 写 不 了小说 了。 可 ” “ 于 江 郎才 尽 ,0 对 2 年里 ,马原 不 止一 次 害怕 。他 很 绝
望 。” ②
如 果说 英 雄迟 暮 而 沦 为一 介 庸 人令 他 感 到 万分 痛 苦 , 么疾病 缠 身则让 他对 生命 和人 生 的意 义本 身产 生 那
“ 就是 那个 叫 马原 的汉 人 , 写小 说 , 喜欢 天 马 我 我 我 行 空 , 的故事 多 多少少 有那 么一 点耸 人 听 闻。 时 至今 我 ” 日 , 当代 文学 的 历史 略 知 一 二 的人 , 能 毫不 费 劲地 对 也
多少 有些 言过 其 实。换 而言 之 , 们毋 宁将 这种 重 复看 我 作某 种形 式 的“ 重述 ”从 中可 以看 出 马原 的个 人偏 好和 , 写作 情绪 。 马原 曾在不 同场合 多次 谈到 ,零 公 里处 》 部 有着 《 这 “ 流浪 汉 小说 ” 迹 的 中篇 小说 是 他 自己 “ 为 看 重 ” 痕 最 和 “ 最得 意 的作 品 ”因为 这 篇 小说 里 面 集 中 了他 “ 部人 , 全 世经 验 ”。 ① 由此看 来 , 对这 个小说 的偏 爱 , 多是 源 自 他 更
征 的是大元( 亦是马原 自己) 自我存在的“ 镜像”那么到 ,
了西 藏这 个 真 正 的神 灵所 在 之处 , “ 鬼 ”“ 即 牛 、 蛇神 ” 的 遭逢 之所 时 , 小说便 在此 扎扎 实 实地讲 述 了关乎 信仰 的 故事 。 出所 料 , 岛上 的鬼 魅故事 之后 , 迅速 转 不 在海 小说 向了作者 更为 熟悉 的西藏 故事 , 马原迫 不及 待地 将读 者 引 到阳光 泛滥 的圣城 , 去领略 充满 神 灵而令 人惊 异 的精 神 高地 。而后 者 , 正是他 8 年代 赖 以成 名 的写作 基础 。 0 对 于 马原 来说 , 沐浴 在 拉 萨 的阳 光 下 , 同君 临 神 的世 如
分析新时期“先锋小说”之得与失
分析新时期“先锋小说”之得与失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
(1)“先锋小说”之得①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十年动乱”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文学中激进的实验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
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
②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历史上的大事,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它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
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先锋小说是在寻根小说由高潮走向低谷时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这是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影而产生的新文学思潮,主要活动期于1986~1989年间。
而真正从根本上探索小说的先锋性,是要去谎言的,这点似乎还没人能够达到,也是先锋探索的任重道远之处。
③现代主义认为文学不是再现生活,摹仿生活,而是自我表现,用艺术想象创造客观,再现客观从而表现主体,即作者不再通过在文本中注入自己的价值评判与精神情感来建立其它体性。
尤其是后现代主义的“怎样都行”的信条,带着不确定性构方式,加之怀疑与否定的内在性的流动,由此颠覆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原则,先锋小说形成了一种从自我存在出发寻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哲学文学思潮。
(2)“先锋小说”之失①“先锋派”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反对传统文化,刻意违反约定俗成的创作原则,及欣赏习惯。
片面追求艺术形式和风格上的新奇;②坚持艺术超乎一切之上,不承担任何义务;③注重发掘内心世界,细腻描绘梦境和神秘抽象的瞬间世界,其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意象,通感和知觉化,以挖掘人物内心奥秘,意识的流动,让不相干的事件组成齐头并进的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难于让众人理解!④在“先锋小说”中,个人主体的寻求,和历史意识的确立已趋淡薄,它们重视的是“文体的自觉”,即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在小说方法上的意义。
【现代文学】先锋小说有什么特点?
【现代文学】先锋小说有什么特点?先锋小说是指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也被称为新潮小说或实验小说。
代表作家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格非等,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1.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
如在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和《冈底斯的诱惑》等作品中,“怎么写”的问题远远超过“写什么”,小说的主题模糊暧昧或者根本没有主题,作者在为叙事而叙事。
2.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求,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
先锋作家们追求新历史主义的创作,如在苏童的“枫杨树乡村”系列作品中,以前作品中的那种宏大真实的历史观被消解,小说得到了可以直接进入人物心灵的途径,原生态地展现历史地表之下的真实的人物生活状态。
而马原小说中的那句“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打破了传统的阅读真实现。
3.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文本特征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像余华的很多小说中,人物根本没有自己的名字,用“1、2、3”这样的符号来代替;残雪的《山上的小屋》中凌乱的梦境、嘈杂的现实,文本结构像她所描写的生活本身一样混乱不堪。
总之,先锋小说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它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显然过于偏颇,内容上的凌空高蹈也是其逐渐衰落的原因。
论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
2006.9摘要:马原是新时期一个十分重要的作家,他对中国小说叙事方式作了十分可贵的探索。
他的小说叙事艺术有三:1.常常有意混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身份;2.常常有意扭曲时间的线形特征,斩断故事的逻辑联系,强调神秘感和不确定性;3.作品互相关联镶嵌,形成互文性。
关键词:马原;小说;叙事艺术〔中图分类号〕I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47(2006)09-0190-02□陈伍香论马原小说的叙事艺术中国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呈现出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马原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过渡性质的文学人物。
他的具有浓厚实验探索色彩的创作不仅启发了相当多的先锋作家对小说的叙事艺术的自觉,而且也带来了批评界和读者的兴奋与困惑。
本文想就其小说的叙事艺术做一些探讨。
一、马原的小说常常有意混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的身份作者最大的爱好是将“马原”引入小说文本,让其讲述故事、冒险、写作,谈论故事讲法和小说的写法,这既使他的小说具有了相当的元小说色彩,又突破和混淆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达到了真真假假、以假乱真的效果。
“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我写小说。
我喜欢天马行空,我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那么一点耸人听闻。
”《虚构》一开始就自报家门,端出一个多少有点夸夸其谈、自以为是的“马原”自我形象。
但这一自我形象的复杂性,是他同时兼备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人物等多重身份,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多重身份一一得到了印证。
在作品的不同地方,这个“我”分别指向了不同身份。
“我就叫马原,真名。
我用过笔名,这篇东西不用”,“我实在只是个写小说的拉萨居民,时而有一点超出常规的浪漫想法”,这两处的“我”显然指向了真实作者“马原”。
而“实话说,我现在住在一家叫安定医院的医院里……我住在这里写作”所创造的是一个写作者的形象,这个“我”所唤起的是读者有关隐含作者的想象。
所谓隐含作者,按赵毅衡的说法,即“实际参与写作过程的作者的代理人”,“是作者通过作品的写作创造出来的一个人格”;〔1〕按布斯的说法,则是“作者的‘第二自我’和‘正式替身’”。
马原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
马原元叙事手法创作的小说一、引言马原元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入的主题在文学界备受瞩目。
本文将探讨马原元如何运用叙事手法创作小说,通过分析他的一些代表作品,揭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现实与梦幻的碰撞马原元在小说中常常让现实与梦幻进行碰撞,以突显故事的深层含义。
在他的作品中,读者往往会遇到奇幻的情节或角色,这些奇幻元素与现实世界的细节相互交织,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越常规的文学体验。
例如,他的小说《迷失的花园》中,主人公在现实世界中遭遇心理困扰,但通过与一个神秘的少女的接触,进入了一个梦境般的花园。
在花园中,主人公不再受到困扰,他借助花园中的奇幻事物探寻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种现实与梦幻的碰撞不仅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人生的空间。
三、多重视角的叙述另一个马原元常用的叙事手法是多重视角的叙述。
通过不同字符的视角描绘故事,他让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发展和背后的含义。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增加了小说的复杂度,也让读者更容易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例如,在马原元的小说《时间的皱褶》中,故事以主人公李旭的视角展开,但在后续的章节中,他又通过其他人物的视角逐渐展示出整个事件的全貌。
这种多重视角的叙述使得读者可以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情感和思考,进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和意义。
四、时间和空间的错位马原元在创作中善于运用时间和空间的错位手法,通过不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或在不同空间中切换场景,给读者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这种错位的叙事方式常常增加小说的悬念性和趣味性。
在他的小说《未来回忆录》中,故事以一个独特的时间顺序展开,主人公回忆起过去的一段经历,并将其与未来发生的事情进行对比。
通过这种错位的叙事手法,马原元不仅增添了小说的神秘感,还使读者更加关注故事中的细节和变化。
五、对人性的思考马原元的小说往往探讨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弊端,他笔下的角色常常面临道德困境和内心的挣扎。
通过描绘这些角色的内心动态和行为,他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社会问题的反思。
先锋小说“形式”反叛的尴尬命运——以马原小说的接纳过程为叙述中心
先锋小说“形式”反叛的尴尬命运——以马原小说的接纳过
程为叙述中心
刘芳
【期刊名称】《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10)001
【摘要】从分析马原小说《拉萨河女神》发表的文学环境及批评环境开始,梳理了以马原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被文学批评界接纳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中国先锋小说在诞生及成长过程中的尴尬命运,并指出了先锋小说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联.
【总页数】4页(P71-74)
【作者】刘芳
【作者单位】德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云南芒市 678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7
【相关文献】
1.先锋小说“形式”反叛的尴尬命运——以马原小说的接纳过程为叙述中心 [J], 刘芳
2.论先锋小说的文化叙事特征*--以马原和孙甘露为中心 [J], 刘新萍
3.论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以马原和孙甘露为中心 [J], 刘新萍
4.人的异化与形式的异化\r——先锋小说叙述形式批判 [J], 徐立伟
5.先锋小说家马原小说叙事中的形式借鉴与意义追寻 [J], 杨淑华;王湘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原小说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马原小说的思想主题是什么在马原小说中,思想主题是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些小说以其深刻的洞见和富有启发性的主题闻名于世。
马原小说的思想主题通常关注社会现象、人性、道德价值观和个人命运等方面。
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马原小说试图为读者提供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思和理解。
本文将探讨马原小说的思想主题。
一、社会现象的批判在马原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和批判来展示自己的思想主题。
通过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经历的描写,马原小说揭示了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贫穷、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社会阶级的分化以及人们之间的冷漠等。
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读者能够反思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并思考如何改变和解决这些问题。
二、人性的探讨马原小说还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说中的角色往往具有各种不同的人性特点,例如善良、勇敢、自私、贪婪等。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描绘,马原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这种描绘使读者能够深入思考人性的本质,并思考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
三、道德价值观的思考马原小说经常涉及道德价值观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人物的冲突和选择,马原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
这些冲突可能涉及正义与邪恶、真实与虚伪、个人与集体利益等方面。
通过这种方式,马原小说帮助读者反思并审视自己的道德观念,并启发其对道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四、个人命运的思考马原小说还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人命运的思考上。
通过对人物的命运的描写,马原小说展示了个人在社会和历史背景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这些挑战可能涉及家庭、职业、爱情等方面。
通过展示个人命运的起伏和变化,马原小说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马原小说的思想主题包括社会现象的批判、人性的探讨、道德价值观的思考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等方面。
马原小说通过情节和人物的描绘,促使读者深入反思和思考这些问题,并启发他们对当代社会现象和人类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小说叙事与先锋文学批评困境1980年代中期,马原小说以其迷宫式的叙事探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批评家们以“小说的操作”、“叙事的圈套”为名掀起了一股研究马原小说叙事的热潮,期望马原小说叙事能够为先锋文学实验开辟一条新路。
然而,马原小说与批评并没有依照人们的意愿走向深入:一方面是马原本人的写作不久即陷入了“操作”困境;一方面是马原小说批评在迷宫式的“叙事圈套”中渐入误区。
作为新时期小说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马原小说研究与新时期小说批评之间的这一吊诡值得回味和反思。
一、马原小说叙事及其意义的生产马原小说的叙事实验最初体现在《拉萨河女神》、《叠纸鹞的三种方法》两篇小说中。
文学史家洪子诚认为:“马原发表于1984年的《拉萨河女神》,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
”[1](P337)然而,当时的批评家并不看重马原小说叙述方法的探索。
辛力认为:不管马原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如何“搞得扑朔迷离”,读者最终寻求的是作品的“内涵”,马原小说的“内涵”在于他向读者展示的“西部世界”[2]。
张志忠肯定了马原小说的叙事方法,但他认为这种方法是为一个统一的主题服务的:“多线条并进与多框架结构,真切感与假定性,形成了马原故事的特殊功能———它主要地不是为故事而故事,而是借故事演人生。
”[3]1985年,马原的中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在《上海文学》第2期上发表,洪子诚在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中国当代文学年表”里面记录了这件事情,把它看作是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重要细节。
然而据马原回忆: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我把我特别看重的小说,寄给了我特别尊重的刊物。
当时,《上海文学》回一封信,说马原你的小说我看了也很激动但是好像没有把握,还是过一段时间吧,眼前暂时没法发表,退了回来。
”[4]作为《上海文学》的编辑,蔡翔回忆证实当时编辑部对于这篇小说也没有统一的看法:“马原的稿子是1984年到这里,七八月份,秋天吧。
也讨论,文章我也看过,大家意见完全不一样。
很难有个说法,讨论很激烈。
发表《棋王》之后有一点寻根文学的趋向,突然有马原的现代主义色彩很浓的作品,后来一直讨论到杭州会议,请李陀,韩少功看,李陀,韩少功都很肯定。
”[4]虽然人们都感觉这个文本“不错,有意思,发表了,其实到底是什么大家也说不清。
”[4]由此来看,即使是当时颇具前卫意识的《上海文学》也对马原小说的叙事实验不置可否。
这一状况到1986年发生了变化,从这一年开始,关于马原小说叙事方法的评论一度成为文学批评的焦点。
王斌、赵小鸣认为:马原小说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常常象搓洗扑克牌似的,把情节的严整有序的结构模式彻底打乱,然后又微笑俏皮地向你亮出他手中零乱不堪的底牌来”,从而让“时序和运动的空间位置变得模糊不清,真伪难辨。
”[5]晓华、汪政从“小说操作”的角度入手强调:“当前中国文坛,还没有能像马原这样表现出强烈的叙述意识及对操作活动的一往情深的专注和享受”;马原只是一味地编故事,他注重的是“编”而不是“故事。
”[6]贺绍俊、潘凯雄以“柔软的情节”命名马原的《错误》、《虚构》、《游神》、《大元和他的寓言》的“叙述结构”,指出这是作者“创造性地扭曲并使之面目皆非的独特方式”[7]。
吴亮是马原小说叙事的有力支持者,他指出:马原小说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将追寻故事的戏剧性、内容的潜在性放在首位,而是把文学的文体要素———叙事的技巧、叙事人与主人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等看成重点。
他说:“在我的印象里,写小说的马原似乎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叙述方式,或者说一直在乐此不疲地寻找他的讲故事方式。
他实在是一个玩弄叙述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
”[8]吴亮从叙事理论出发,认为:“马原的重点始终是放在他的叙述上的,叙述是马原故事中的主要行动者、推动者和策演者。
”[8]吴亮的批评实践以马原小说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深入打捞马原的写作动机或写作观念是否有反抗传统的自觉等问题。
他从文本样态入手,发现马原小说虽然都刻画了让人难以忘怀的现实经验,但它们只是片片断断,根本无法使用一种逻辑将它们串联起来:“马原的经验方式是片断性的、拼合的与互不相关的。
他的许多小说都缺乏经验在时间上的连贯性和在空间上的完整性。
马原的经验非常忠实于它的日常原状,马原看起来并不刻意追究经验背后的因果,而只是执意显示并组装这些经验。
”[8]他非常形象地使用了“组装”一词,意在表明这些经验的真实性只在局部,和传统文本所追寻的“意义深度”、“本质联系”等理念基本无缘。
他进一步认为所有这些与马原的认识论有直接的联系:“在经验背后寻找因果是马原所不愿意的,那么在故事背后寻找意义和象征也是马原所怀疑的。
马原确实更关心他故事的形式,更关心他如何处理这个故事,而不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得到故事以外的某种抽象观念。
马原的故事形态是含有自我炫耀特征的,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开场里非常洒脱无拘地大谈自己的动机和在开始叙述时碰到的困难以及对付的办法。
有时他还会中途停下小说中的时间,临时插入一些题外话,以提醒人们不要在他的故事里陷得太深,别忘了是马原在讲故事”。
[8]正是源于这种对文本形式的自觉,马原才真正做到了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间离。
吴亮敏锐地感觉到马原不仅仅在讲故事,更主要的是在讲故事:“它不仅要叙述故事的情节,而且还要叙述此刻正在进行的叙述,让人意识到你现在读的不单是一只故事,而是一只正在被叙述的故事,而且叙述过程本身也不断地被另一种叙述议论着、反省着、评价着,这两种叙述又融合为一体。
”[8]沿着这一脉络,吴亮从“马原”这个名字在他小说叙述中的地位、马原的朋友们和角色们在其小说中的不同表现、以及马原的经验方式与文学观念等方面入手,完成了对马原小说“叙述圈套”的理论建构,称他是“一个玩弄叙述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的偏执的方法论者”,一个“玩熟了智力魔方的小说家”[8]。
吴亮等人关于马原小说的批评模式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譬如,吴义勤认为:“马原以他的文本要求人们重新审视小说这个概念,他试图泯灭小说形式和内容间的区别,并正告我们小说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它是写什么的而在于它是怎么写的,他第一次把如何叙述提到了一个小说本体的高度,叙述的重要性和第一性得到了明确的确认。
”[9]洪子诚这样概括:“虽然残雪和马原几乎同时出现和同样引人注目,但只有马原(而不包括残雪)被批评家看作是‘先锋小说’的起点。
这种区分,立足于对‘文体’的纯粹性的信仰。
”[1](P337)陈思和这样写道:“马原对传统叙事的似真幻觉的破坏以及随之而来的经验的主观性、片断性与不可确定性,打破了任何一种宏大叙事重新整合个体经验的可能性,这使得充满个性与主观性的现实凸显了出来。
先锋小说正是这样一种打破统一的世界图像与文学图像的努力。
”[10](P295)其实,无论是吴义勤话语中的“第一次”、“第一性”,还是洪子诚所说的“对‘文体’的纯粹性的信仰”,抑或是陈思和所使用的“打破了任何一种宏大叙事”、“打破统一”等等,都可以在吴亮的批评话语中找到源头。
由此可见,马原小说意义的生成与吴亮等人的文学批评密切相关,可以说,正是在后者的积极参与下,前者才以先锋的姿态进入了文学史。
二、马原小说叙事与作为内在动力的文学期待中国当代文学在进入1980年代之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于对“文革”政治粗暴干预文学的创伤记忆,新时期文学观念表现出了对意识形态的背弃和对文学自律的自觉追求,因此,对文学形式要素的专注构成了当时批评家的表达要求。
黄子平提出:“不要到语言的‘后面’去寻找本来就存在于语言之中的线索”,“诗的审美价值是以其自身的语言结构来实现的”[11]。
孟悦说:“一部小说可以没有故事(就其完整性和重大性而言),可以没有人物(就形象的直观性而言),也可以没有主题(就其单义性而言),却不可能没有叙事方式。
”[12]因此,“纯文学”概念及其表达方式在当时获得了超越其自身的有效性,正如有的学者所说:“‘纯文学’概念的提出,一开始就代表了知识分子的权利要求,这种要求包括:文学(实指精神)的独立地位、自由的思想和言说、个人存在及选择的多样性、对极左政治或者同一性的拒绝和反抗、要求公共领域的扩大和开放,等等。
”[13]在当时的语境之中,对叙事、语言等形式因素的追求与期盼并不仅仅意味着文学自身的建设,而且包含了“知识分子的权利要求”。
正是在此一意义上,文学从“写什么”向“怎么写”的变革成为文学创作的内在期待,作为表象的文学形式要素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重视。
考察1980年代后期的文学期刊可以看到,文学形式因素的研究与此前相比无论是在质上还是在量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6年《文学评论》的主要话题是谈论文学主体性,而1987年的《文学评论》则连续刊登了罗强烈的《小说叙述观念与艺术形象构成的实证分析》、鲁枢元的《“神韵说”与“文学格式塔”———关于文学本体论的思考》、徐岱的《论文学符号的审美功能变体》、南帆的《论小说的心理—情绪模式》等谈文学形式和方法的论文;1987年的《文艺理论研究》刊发了孙绍振的《论小说形式的审美规范》、刘煊的《文学理论与色彩学》、蔡良骥的《论色彩语言的审美特性》、夏中义的《接受主体结构的调整与文体实验》、方克强的《艺术思维模式的历时态建构》、李洁非、张陵的《现代派:艺术语言的革命》、李之鼎的《主题的多元性、动态性与文本探索》等文章;1987年的《上海文学》刊出了李庆西的《文体也是方法》、李劼的《试论文学形式的本体意味》、《我的理论转折》、李洁非的《西方小说叙事观念纵横谈》、徐剑艺的《人物形象的审美符号化》、邹平的《作家的语言态度•我的第三次探险》等。
这些文章都是与文体学研究相关的重要篇什,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吴亮等人对马原叙事的发现与阐释与1980年代后期文学批评的文体研究、形式与方法研究是密切相关的。
在吴亮等人看来,马原对小说叙事的探索是文学形式上的一种解放,其内在动力是追求自由的一种象征:“这种自由精神是通过语言叙事行为体现出来的个体本位论,一种对绝对自由的渴望、想像和虚构……它反对语言的单纯通讯性质,反对语言单纯传达公共思想;它把语言和事物的那种单一的对应关系打破,找到一种崭新的比喻通道。
”[14]在这层意义上,马原“用艺术化的语言拨开传统对意义的虚妄崇拜而趋向后现代主义的对生活本身的靠拢。
也许马原就是为了一反理性传统的过于严肃的统治而把他的小说制作成一场叙述游戏的,但叙述游戏也正是作为对物化意识的否定,成为现实形式的真正体现。
马原的后现代主义小说没有象征,没有主题,直接把艺术生活化了:当生活中的意趣还常常被我们习惯的理性思维框架摈弃在外的时候,马原用生命本有的丰富语言和节奏,把这些意趣生动地呈现给了我们”[15]。
由此看来,马原在这一年获得批评界的青睐绝非偶然,正是他在小说操作上的探索契合了这个时期文学批评对文体解放和形式自由的审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