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说课稿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

I have always felt that I am a very independent, strong, motivated, and unwilling to admit defea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范文集合6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年月日》,这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第26到29页上的年内容。
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具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了钟表,二年级下学期了解了时、分、秒,并且在上一节课学习了24时计时法。
随着年龄增长,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了解较长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材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那么,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对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2、学生的能力心理学家表明:8到10岁的孩子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过渡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创造,并且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探究能力。
所以,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优秀6篇)

年月日说课稿(优秀6篇)《年月日》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小学低年级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世界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较大的时间单位。
三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节课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
因此,我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完成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2、通过观察讨论、自学课本、实践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3、结合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的重点是获得较长时间观念,即年、月、日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其中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采取“引导——探索——发展”这一教学模式并利用计算机课件辅助本节课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学中有思,思中有疑,疑中有得。
用“引导”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用“探索”来反映学生亲历探索,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用“发展”来阐明教与学的目的,以培养能力去提高适应新环境的适应水平。
计算机课件以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强化对学生感观的刺激,这一点是粉笔和黑板所不能比拟的,采取这种形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使教学目标更完美地体现。
另外,电脑软件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将教师的思路和策略以软件的形式来体现,更�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电化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还处在发展中,同时我希望通过这堂课抛砖引玉,促进我校电化教学的发展。
三、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学生想办法解决疑问,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以自己的努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年、月、日》说课稿

《年、月、日》说课稿《年、月、日》说课稿1《年月日》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六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已经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互关系;判断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
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
教学目标新课标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以教材为依托,网上素材为背景,根据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2、能力目标:能判断任意一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取新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并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和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分清每个月、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教学难点是知道大月小月,学会判断某个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因此,本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在动手操作中"实践"数学;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在学法上,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质疑--讨论--验证--总结--概括--应用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
《年月日》的说课稿(精选11篇)

《年月日》的说课稿《年月日》的说课稿(精选11篇)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月日》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月日》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
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
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2、教学重点、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
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
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1、教法上: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
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
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
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
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1、教法上: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
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
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
年月日说课稿

年月日说课稿(一)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年月日》一课教材46页到49页。
一、教材分析:《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规定原因产生好奇和困惑。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抓住重点的同时,我以突破"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展开。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通用5篇)

《年月日》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年月日》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年月日》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
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二、说教学流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激情导课,大约用5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
大约用25分钟。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
大约用10分钟。
(一)激情导课上课伊始,我会告诉小朋友今天的日子(20xx年3月20日)并让小朋友记住。
然后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图上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孩子们开始兴味盎然,从而引出年月日,这样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关年月日说课稿3篇

有关年月日说课稿3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算单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它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PPT+教学重难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精讲精炼”教学法对本节课做了以下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生趣数学________于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我把学生带入了生活情境,日出日落、春去秋来、跨过时间的长河,光阴之间,日月如梭,道出了时间的宝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间的小马车去认识年月日。
二、读讲结合自主探究第一层激趣引入初步感知出示教材提供的画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有意义的日子,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知道了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第二层读书自学交流讲解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年月日之后,我问学生: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的提出触动了孩子们的`思维,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是要抓着机会,让学生自学本课的新知识。
现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在认真的阅读中,静静的思考里,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第三层读讲结合议辩探究在自学之后,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说“一年有十二个月”,有的说“我发现二月份的天数不同”,还有的说“我发现了平年和闰年”。
另外,我也发现了学生在读书自学的过程中,边读边思索,边圈点,把认为重要的自己用横线画了出来。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呈现出20__年和20__年两年的年历,让学生认真观察。
并说一说从年历卡中你了解到的信息,小组合作,通过表格归纳出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和二月份的特殊情况。
这时学生们有问题了:二月份的天数为什么不同呢?借助这个问题我告诉学生,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二月是29天的年份叫做闰年。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4篇【最新】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4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时间单位是比较抽象的计算单位,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它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教材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读PPT+教学重难点)“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自主探究,精讲精炼”教学法对本节课做了以下设计:一、创设情境设疑生趣数学________于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我把学生带入了生活情境,日出日落、春去秋来、跨过时间的长河,光阴之间,日月如梭,道出了时间的宝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坐时间的小马车去认识年月日。
二、读讲结合自主探究第一层激趣引入初步感知出示教材提供的画面,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这些有意义的日子,你还知道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知道了年月日和时分秒一样都是时间单位。
第二层读书自学交流讲解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年月日之后,我问学生:你都知道哪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还想知道哪些?这一问题的提出触动了孩子们的思维,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是要抓着机会,让学生自学本课的新知识。
现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在认真的阅读中,静静的思考里,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第三层读讲结合议辩探究在自学之后,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说说自己的发现,有的说“一年有十二个月”,有的说“我发现二月份的天数不同”,还有的说“我发现了平年和闰年”。
另外,我也发现了学生在读书自学的过程中,边读边思索,边圈点,把认为重要的自己用横线画了出来。
为了让学生系统的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呈现出20__年和20__年两年的年历,让学生认真观察。
并说一说从年历卡中你了解到的信息,小组合作,通过表格归纳出一年12个月中每个月的天数和二月份的特殊情况。
年月日说课稿-20

年月日说课稿【必备】年月日说课稿3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认识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内容。
2、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
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
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
再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来记忆。
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数,想想做做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特征。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个月的天数。
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
二、说教学程序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想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小小特别高兴,因为明天是他的生日。
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
让学生拿出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
《年月日》的说课稿(通用12篇)

《年月日》的说课稿(通用12篇)《年月日》的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认识年、月、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第二单元《年、月、日》的知识内容。
2、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
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同程度地积累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材把学生已有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分三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
一是通过让学生在年历卡上找自己生日的活动,了解学生对年月日的认知基础。
二是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年历卡,发现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并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每个月的天数,引出一年有12个月,几个大月和几个小月。
再让学生通过涂颜色,凸现大月和小月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主动的发现规律,并用规律来记忆。
三是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0xx年全年的天数,想想做做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从年历卡查找一些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合本年龄段学生的特征。
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大月、小月和二月及每个月的天数。
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和小月,知道20xx年全年有365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推理和整理知识的能力及合作的意识。
3)在从年历卡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4)基于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相互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记住各月的天数。
二、说教学程序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想的: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小小特别高兴,因为明天是他的生日。
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
让学生拿出年历卡,找出自己的生日。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汇编7篇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汇编7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年月日》,这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二第26到29页上的年内容。
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具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时间单位是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认识了钟表,二年级下学期了解了时、分、秒,并且在上一节课学习了24时计时法。
随着年龄增长,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教材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初步了解较长时间单位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教材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有利于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1、学生基础知识经验布鲁姆说过: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那么,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对年月日有一定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
2、学生的能力心理学家表明:8到10岁的孩子处于各种能力发展的过渡期,思维由直观到抽象、想象由模仿到创造,并且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有所加强,探究能力。
所以,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
通过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借助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比较会判断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
2、过程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教学难点平年、闰年判断方法。
教具20__和20__年的年历卡、课件。
2021年关于年月日说课稿四篇

2021年关于年月日说课稿四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规定原因产生好奇和困惑。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抓住重点的同时,我以突破"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展开。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七篇

年月日说课稿七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的《年月日》。
一、说教材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
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白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年、月、日)这样通过生动的'画面导入新课,一方面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明确了方向。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6篇

2021年年月日说课稿6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新站镇中心校的王小雨。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42—44页《年月日的认识》一课。
一.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难,对此,我将利用课件进行“三球运动”的演示。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理论依据与落实设想《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提出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同时又指出:“数学教学目标不能只局限于‘双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阐述,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及能力水平,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闰年;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新版】年月日说课稿4篇

年月日说课稿4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说教材)《年月日》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先组织学生利用年历进行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说学生)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教学中,学生可能对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难,对此,我将利用课件进行“三球运动”的演示。
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时、分、秒等时间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学生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经验。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阐述,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及能力水平,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年月日》优秀说课稿范文

《年月日》优秀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月日》优秀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年月日》说课稿1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时间单位学习的继续和延伸,由于这几个单位都是比较抽象的时间单位,所以教材在编排上非常注重选择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进行教学。
教材首先给学生呈现了四幅主题图,展现了一些十分有意义的日子,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日、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植树节、儿童节等,利用这些素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揭示出将要认识的时间单位。
接着教材通过例1给学生呈现了一张年历,着重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回答一些相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沟通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另外教材还特别安排“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帮助学生记忆每月的天数。
学情分析:年、月、日这几个时间单位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在理解这些较大时间单位是有一定困难的。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只能理解和掌握那些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时间单位,如时、分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才能逐步理解离他们生活较远的较大的时间单位,如年、月等。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二、说教学流程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激情导课,大约用5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民主导学。
大约用25分钟。
第三个环节是检测导结。
大约用10分钟。
(一)激情导课上课伊始,我会告诉小朋友今天的日子(20xx年3月20日)并让小朋友记住。
然后出示情景图,说一说图上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孩子们开始兴味盎然,从而引出年月日,这样既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年月日说课稿-8

年月日说课稿【精华】年月日说课稿3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理解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借助一定的想像力。
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首先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
接着给学生介绍了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从而引出全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最后,给学生归纳整理出所学时间单位的一览表,以便学生记忆时间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为应用到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时、分、秒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认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根据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了解,学生对于识记大月、小月和辨别平年、闰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而对于年、月、日的来历及平年、闰年的规定原因产生好奇和困惑。
三、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在抓住重点的同时,我以突破"大月与小月"、"平年与闰年"这两个难点作为教学的一条重要的线索展开。
基于以上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
年月日说课稿

年月日说课稿【热门】年月日说课稿4篇年月日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年、月、日》。
一、分析教材,明确方向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
三年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
因此,这节课我引导学生完成下列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使学生会看年历卡,并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初步学会判断平年、闰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并结合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认识时间谚语学会珍惜时间。
认识年、月、日是教学的重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是教学的难点。
二、选择教法,指导学法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程,完成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学本课我采用了“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激活思维首先,我从生活实际引入:同学们我们居住在什么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体?随之电脑演示太阳、地球、月亮三球体在宇宙中运动的情景。
继而又问:你们知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月亮围绕地球旋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的时间吗?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月日》说课稿
一、说教材
《年月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
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有很多经验。
因此,我根据课标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学生观察、概括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参与探索实践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与简单的评价,同时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3、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二月的记忆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1、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首先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
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中“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
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为了体现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因为年、月、日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依据,采用主体性、启发性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人,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学法
1,由于年月日的知识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重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些学生不一定对学习材料看得很仔细,理解得很全面,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
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学生,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到的自己做,较好把握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互动精神。
三、说教学过程
《课程标准》对“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提出的要求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本着“服务于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我将采用“自学 ----引导―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
为了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四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并出示几张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激动时刻的图片,让学生分别说说是什么时间,并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这样直接导入本课新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知识来自生活实际中,以致学习本知识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中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观察年历,探究新知
1.认识年历
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对年、月、日的知识可能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所以,教师先让学生自学从年历中了解到哪些知识,再通过几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同桌合作学习。
这几个问题分别是:“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这样学习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
激发学生求知欲。
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12个月,其中1、3、5、7、8、10、12月份是31天;4、6、9、11月份是30天,2月份是个特殊月。
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所以让学生根据每个月的天数,推算出一年的天数。
2.教学大月、小月、二月。
首先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以及二月的天数。
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了学生。
学生动眼“看”数学,动手“做”数学,通过观察、猜测、讨论、判断、计算等活动方式,参与、体验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而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
(三)课堂总结,教学识记方法。
教师提问“学到了这里,你知道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了?怎样才能很快的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在学生的回答基础上引出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
数学课应该有数学味,淡化基础知识不等于不要基础知识。
学生该掌握的知识还是要掌握的。
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大、小月的知识,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与学生一起去探索记住大、小月的有效方法。
(四)巩固新知,理解运用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
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
这些练习题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好知识的自信心。
下课结束时,我对学生说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希望同学们珍惜时间,每日都学会新知识,每月都有大收获,每年都取得大进步。
然后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爱惜时间的思想教育,体现了数学教学的人文性。
在学生谈体会,谈收获的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及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为学生的心理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是我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重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巩固和掌握本课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年、月、日
一年有12个月
大月 1,3,5,7,8,10,腊各月份,都有31天;
小月 4,6,9,11各月份,都有30天;
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五、说课后反思
总之,我想通过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课上,同学们都将以全部的
热情和精力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积极思考、自主探究,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乐学、爱学、会学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生活中存在的,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