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九年级下语文中考预测试题及答案(一)

合集下载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及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古诗文默写。

(10分)(1)▲,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

▲,▲。

(杜牧《赤壁》)(6)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诗句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悄. (qiǎo)然荣赝.(yīng)相形见绌.(chù)中流砥.(dǐ)柱B.斑斓.(lán)狩(shǒu)猎.前倨.(jù)后恭粗制烂.(làn)造C.斟酌.(zhuó)差.(chāi)使咬文嚼.(jué)字心无旁骛.(wù)D.庇荫.(yìn)羸.(léi)弱销.(xiāo)声匿迹满载.(zài)而归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6分)太多的流连是一种羁绊,绊住的不止是双脚,还有未来!逗留在高山的巍峨中,就会错过大海的浩瀚;逗留在草原的(A)中,就会错过森林的葱茏。

选择逗留,虽然会拥有一时的风景,就是走过去,人生中最大的美丽便会赫然显现。

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坚定不移;▲▲,▲▲;选择了走过去,就是选择了风雨兼程!人能走多远,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意志;人能攀多高,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志向。

永不逗留的(B)可以让我们不老的心看尽世上不绝的风景。

(1)请为文中A、B两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2—2013学年(下)九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温馨提示: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你要在150分钟内答完所有的题目。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10分)沉默,是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的深刻体现,是一种睿智的美德。

沉默是一种含蓄的语言,是一种深遂的表达。

太阳不语,自是一种辉煌;高山不语,自是一种巍峨;,;,。

沉默是处人待事的一种艺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时呈现出来的人格mèi 力,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是一种通达的ruì()智。

在失败中沉默,可以在镇静与反思之后,变得更加理智和坚强;在成功时沉默,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确立崭新的起点和更高的目标。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巍()峨 mèi ( )力(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

(2分)(3)“广博”的“博”的意思是,“通达”的意是。

(2分)(4)(4分)结合语境,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5分)1、《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其中《农夫和蛇》的寓意是,《乌龟和老鹰》的寓意是:。

安徒生是19世纪(国籍)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4. 综合性学习(10分)春天应该是一年中最惹人情思的季节。

古往今来,有多少诗人留下过咏春、颂春、伤春、惜春的动人诗篇,现在又到了桃红柳绿、春暖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参加“寻觅春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活动。

(1)活动一【编一辑自然日记】(2分)《二十四节气歌》中有一句“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的六个节气请你围绕其中某个节气,写出一句有关的谚语(也可以写这个节气的物候变化、农事活动、习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大英县河边中学2013级中考语文冲刺试题(本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基础.阅读部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有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A.⑥⑤①②③④B.④③⑤①②⑥C.③①⑤④②⑥D.④②①⑤③⑥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封建迷信行骗坑人,有关方面守株待兔,一举将行骗的人抓获。

B.伦敦奥运会羽毛球赛场上,林丹与李宗伟的精湛球技让人叹为观止。

C.李明同学的父母离异,李老师对他的关心可谓是具体而微。

D.“瓦良格”号是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我国广大军迷对其何时服役一直耿耿于怀。

3下面词语书写及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博识嗔视(chēn) 洗濯(zhuó) 飞来横(hèng)祸猝(cù)然长逝B.庖代遒劲(qióu) 熹微(xī) 一视同人遍稽(jī)群籍C.意测诘责(jié) 扶掖(yè) 进退维谷孜(zī)孜不倦D.驻足讪笑(shàn) 攫取(jué)正襟伟坐惟妙惟肖(xiào)4、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惨无人道英雄倍出并行不悖强辞夺理B.关怀备至杯水车薪刚愎自用因才施教C.瞠目结舌哄堂大笑掉以轻心豆蔻年华D.恰谈业务惹事生非披星戴月充耳不闻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B.老张逝世离现在已经十年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共同纲领颁布了,妇女在法律上是平等了。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可选解析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可选解析

201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0页,第Ⅱ卷11至17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不上交。

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寒噤.(jìn) 殷.(yān)红怒不可遏.(â) 风雪载.(zài)途B. 绥.(suí)靖藩.(pān)篱气息奄.奄(yǎn) 惟妙惟肖....(xiào)C. 箱箧.(qiâ) 震悚.(sǒnɡ) 步履蹒.(pán)跚日薄.(báo)西山D. 诘.(jiã)问愧怍..(zuî) 锐不可当.(dǎnɡ) 瘦骨嶙.(lín)峋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山郎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然而,人的勇气终于渐渐地被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消蚀。

C. 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D. 在凛烈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逆流而上)阻绝。

(郦道元《三峡》)B.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形体、身体)。

(刘禹锡《陋室铭》)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清水)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D.阡陌交通..(田间小路),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4.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充满魅力远见卓识吃得香汽车奔驰(主谓短语)B.主动请求瞎摸乱闯耷拉着脑袋红梅迎春(动宾短语)C.看了六遍耐心帮助脸色惨白绿色走廊(并列短语)D. 非常勤快十分认真小声地说他们的教室(偏正短语)5.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一致的是()A. 山随平原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B.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2013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2013语文中考模拟试题答案

2013中语文考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8分)1. D (评分标准:2分)2.诗文名句默写:(8分,每句1分)①到乡翻似烂柯人;②只恐双溪舴艋舟;③云横秦岭家何在;④玉垒浮云变古今;⑤春潮带雨晚来急;⑥禅房花木深;⑦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⑧醉翁之意不在酒。

(评分标准:8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或者书写不规范不得分)3.①参考示例:她如清澈的甘泉,滋润干涸的心田;她似闪烁的星辰,照亮暗淡的夜空。

(评分标准:2分,修辞1分,句式内容1分)②语病:词语搭配不当。

应将句末的“高尚”改为“深邃”;或者将“思想”改为“品质”。

(评分标准:2分,修改正确,修改符号使用恰当得2分)4. ①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评分标准:2分,每空1分)②示例一:赵云骁勇善战,胆略过人,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示例二:赵云有远见卓识,思虑周密。

他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属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

(评分标准:2分,写出人物形象特点1分,结合小说情节1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5. 三秦护卫着巍峨的长安,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风烟迷茫。

(评分标准:2分,每句1分)6.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似在身边。

这句诗虽为送别,但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评分标准:3分,解释诗意1分,分析诗句特点1分,分析感情1分)7. ①鞭打,驱使;②鉴别。

(评分标准:2分,每个1分)8. D (评分标准:2分)9. ①想要与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②我感到悲伤的是真正的宝石被斥为普通的石头,诚实正直的人被诬蔑为骗子。

(评分标准:4分,每句2分,关键词语解释错误扣1分)10.《马说》中,面对“天下无马”这种压制人才的谬论,只能发出“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而《卞和泣玉》中,和氏璞虽然两度被斥为普通的石头,但终遇文王,经雕琢加工显示出天下至宝的本色。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3年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试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古诗文(共30分)(一)经典诗文积累。

(12分)1、默写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全诗(4分),。

,。

2、依据课文填空。

(4分)①,思而不学则殆。

(《孔孟论学习》)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③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④,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3、根据提示默写。

(4分)①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②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可唐代诗人刘禹锡却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4—5题。

(4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一、二两句诗中的“都”“惊”两字用得好,请你简要谈谈这两个字好在何处。

(2分)5、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6—9题。

(8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6、本段文字出自于写的《桃花源记》。

选文所描写的美好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成语就是。

(2分)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阡陌交通..()②男女衣著,悉.如外人()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13九年级考前测试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3九年级考前测试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2013九年级考前测试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rán()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diàn()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sōu()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tiáo ()节平衡的尾巴……2.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B.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的读者看到了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等种种食品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令人不安。

D.岁月变迁,传统的清明节已经从怀古伤今的雨纷纷,变成春光明媚下踏春赏花的乐悠悠。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4.古诗文名句填空。

(8分)(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2),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仍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的句子是,。

(6)辛弃疾一生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为国建功立业。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句子是,。

5.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

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2013年中考模拟卷语文

2013年中考模拟测试卷(一)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 1至12题,非选择题13至24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并按要求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知识积累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正确的一项是()A.应和.(hè)纽.带(nǐu)苦心孤诣.(zhǐ) B.伫.立(chù)荆.棘(jīng) 翩.翩起舞(piān)C.捷径.(jìng)阿.谀(ā)水泄.不通(xiè) D.诅咒.(zhòu) 笨拙.(zhuō) 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辜负嘎然而止草长莺飞B.狼藉重峦叠嶂迫不及待C.真缔吹毛求疵左右逢圆D.意测如座针毡鳞次栉比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勤学善思是学生学好功课的不二法门....。

B.母亲就要出门打工了,弥留之际....对我再三叮嘱。

C.对于中学生,我们不提倡见义勇为,但也反对袖手旁观....。

D.人非圣贤,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能吹毛求疵....。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中考能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近年来,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的删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

D.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而且能够陶冶性情,提升自我。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部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引发了收视热潮,其影响力正从荧屏走向现实,了蝴蝶效应。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A.深入浅出虽然但是印证B.深入浅出不但而且引发C.深思熟虑不但而且印证D.深思熟虑虽然但是引发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一)学校班次姓名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桎梏.(gào )恣.睢(zì)官阙.(quâ)锲.而不舍(qiâ)B.妖娆.(ráo)拮据.(jū)炽.烈(zhì)惟妙惟肖.(xiào)C.惬.意(qiâ)踌.躇(chóu)巷.道(hàng)恃.才放旷(shì)D.尴.尬(gāng)亵.渎(xiâ)禅.让(shàn)参差.不齐(chā)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横亘销声匿迹不可明状擎天撼地宠然大物B.赘言络绎不绝孤陋寡闻销声匿迹张皇失措C.慷慨一泄千里无济于事斩钉截铁断章取义D.逻缉人情世故未雨绸缪鳞次栉比无精打采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性格急躁的人鲁莽但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

(2)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我觉得这也值得。

(3)挫折反而让她们了意志,让她们变得坚强,(4)这位收买专利权的商人按照合同了自己的诺言。

A. 决断考察消磨实现B.决断推敲磨炼履行C. 判断推敲磨炼实现D.判断考察消磨履行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同学们要厉行节约,杜绝不浪费水电等不良行为。

B.改革开放以来,市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不断进步。

C.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高中充满信心。

D.5月28日,武(汉)荆(门)高速公路顺利通车,比预计通车时间提前了三个月。

1、C2、B3、B4、D(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默写填空。

①,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③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④谈笑有鸿儒,。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

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带答案摘要:中考如何复习是同学们现在所担心的问题,为大家分享2013年初三语文中考模拟题,希望同学们能做好练习,巩固复习学过的知识,能帮助大家提高成绩!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玷污( zhān ) 肃穆( m ) 哺(fǔ)育巧妙绝伦(1 n )B.无垠( y n ) 畸形( q ) 啜(chu )泣相形见绌( ch )C.缄(xi n)默迸(b ng)发苗圃(pǔ) 津津(jīng)有味D.凋零( diāo ) 酝酿( ni ng ) 溃 ( ku )退参差不齐( cēn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 )(3分)A.称职气慨销声匿迹B.仰慕温馨心旷神怡C.辐射荒缪略胜一筹D.真缔阔绰妙手回春3.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 ▲ )( ▲ )( ▲ )(3分)最好的道路不是大道,而是▲ ;最慢的步伐不是小步,而是▲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 。

A .徘徊 B.继续 C.坦荡4.古诗词名句填空。

(8分)(①--⑥题选做4道,第⑦题为必做题)①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③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受任于败军之际,▲ 。

(诸葛亮《出师表》)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⑥衣沾不足惜,▲ 。

(陶渊明《归园田居》)⑦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聚,让人感慨万千: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发出共看明月应垂泪,▲ 的悲苦慨叹;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吟唱____▲ ,人迹板桥霜,抒写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李煜在《相见欢》中,抒发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的凄苦心境;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赏月怡情: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5.名著阅读(6分)(1)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附答案解析)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2013年自主招生试卷语文试题语文答题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次 一 二 三四 总分得分一、积累与运用。

(18分)1. 字应改为 字应改为 字应改为 字应改为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4.①【甲】文中的A 是 (填人名),【乙】文中的B 是 (填人名)。

②这两个人物,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我喜欢 ,因为 。

二、现代文阅读。

(21分)5.答: 。

6.(1)答: 。

(2)答: 。

得 分 评卷人得 分 评卷人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码●●●●●●●●●●●●●●●●●●●●●●●●●●●●●●●●●●●●●●●●●●●●●●●●●●●●●●●●●●●●●●●●●●●●●●●●●●●●●●●●●●●●●●●●●●●●●●●●●●●●●●●●●●●●●●●●●●●●●●●●●●●●●●●●●●●●●●●●●●●●●●●●●●●●●●●●●●●●●●●●●●●●●●●●●●●●●●●●●●●●●●●●●●●●●●●●●●●●●●●●●●●●●●●●●●●●●●●●●●●●●●●●●●●● 装订线 装订线 装订线★绝密★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7.(1)答:。

(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感言:。

得分评卷人三、文言文阅读(21分)9.帝弗听起普随之帝入宫普立于宫门良久不去帝竟从其请。

重庆市2013年中考语文预测卷(有答案)

重庆市2013年中考语文预测卷(有答案)

重庆市2013年中考语文预测卷(有答案)(测试满分:150分测试时限: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C )(3分)A.戏谑(xuè) 澄清(chéng) 校订(xào) 濒临(bīn)B.蛊惑(gǔ) 狡黠(jié) 贻误(yí) 眩目(xuàn)C.阴霾(mái) 栖息(qī) 惘然(wǎng) 枯涸(hé)D.熟稔(rěn) 沮丧(jǔ) 挑衅(xùn) 休憩(qì)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A.与日俱增无可质疑温故知新脱笼之鹄B.锲而不舍别出新裁门庭若市妇孺皆知C.沧海桑田郑重其事锋芒必露一代天娇D.德高望重妄自菲薄无精打采重岩叠嶂3.下列句子中加点(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A.春节期间,各地务工人员纷纷返乡,大小车辆挤在街上真是鳞次栉比。

B.小红这次面试感觉不顺,等结果这几天很难受,从早到晚如坐针毡。

C.周爷爷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去老年活动中心,他说在那里不寂寞,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D.实力超群的她,在这次考试中名落孙山,让人刮目相看。

4.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都有语病,请修改。

(4分)重庆园博园位于重庆北部新区龙景湖公园。

园内设有人口主题展示区、传统园林集锦区、国际园林展示区、现代园林展示区、三峡生态展示区和景观生态体验区等六大展区。

①因为园内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态景观,独特的地形地貌的原因,人们赞不绝楼、流连忘返。

②其中特别引人瞩目的是在园博园内还建成了“先辈林”“同心林”“先锋林”“星光林”等红色文化园林,给人以文化感受。

所有这些形成重庆园博园的独特魅力,将永远传承后世。

③此园也将成为有史以来重庆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最大的城市公园,④成为永久性旅游观光和互动式休闲娱乐。

2013年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中考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枢纽(q ū) 恪守(k è) 毗邻(b ǐ) 鳞次栉比(zh ì) B .高亢(k àng ) 诘责(ji é) 酝酿(li àng ) 销声匿迹(n ì) C .匀称(ch èn ) 哺育(b ǔ) 教诲(hu ì) 即物起兴(x ìn ɡ) D .校订(xi ào ) 粗犷(gu ǎng ) 玷污(di àn ) 言简意赅(h āi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鞠躬 狼藉 吹毛求疵 如法炮制 B .制裁 争辩 名列前茅 明察秋毫 C .诀择 范畴 融会贯通 再接再励 D .沉湎 接洽 各行其是 相形见绌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⑴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 。

⑵小习惯改变大地球,爱低碳 新时尚。

⑶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 的心境。

⑷只有努力钻研,勤奋思考, 能对所学内容知其所以然。

A .素养 表现 淡薄 才 B .修养 彰显 淡薄 就 C .修养 表现 淡泊 就 D .素养 彰显 淡泊 才4.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 .通过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

B .为了避免不写错别字,我校举行了“消灭错别字”竞赛活动。

C .过了一会,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D .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二)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5.(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2-2013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平时复习扎实、答题细心者容易得高分!请妥善保管试卷,以备评讲!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2分)A、停滞.(zhì)栖.息(xī)休憩.(qì)藏污纳垢(gǒu)B、伫.立(zhù)纤.细(xiān)污秽.(huì)颔.首低眉(hàn)C、眩.目(xuán)骈.进(pián)稽.首(jī)鳞次栉.比(zhì)D、迸.射(bâng)胆怯.(qì)执拗.(áo)恪.尽职守(kâ)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2分)A、油光可鉴消声匿迹陷井恣睢B、根深底固粗制烂造寥廓蜿蜒C、龙吟凤哕狼藉不堪籍贯荣膺D、正襟巍坐不可思意旁骛踌躇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人们都回家过年了,集镇万人空巷....,冷冷清清。

B、他基础薄弱,学习又不认真,每次月考成绩差强人意....。

C、他做事一向拖泥带水....,犹豫不决的性格让他错过了许多机会。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B、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C、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D、为了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5、将括号里的句子填入下面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昨天夜里,风雨很大,哗哗哗,(①门外那棵棕树被打得整夜地响。

②打得门外那棵棕树整夜地响)。

我睡不着,坐起来构思一篇文章,回头看见女儿睡得那么安闲,(③似乎那风雨声,在棕树叶上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④似乎那棕树叶,在风雨中变成了悦耳的旋律。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名著是世界文学的精华。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试卷(有答案)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20分钟)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所选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共18分)1. 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A. 卑劣(liè)庇护(bì)储藏(chǔ)停泊(bó)B. 刹那(shà)处所(chù)纠葛(gé)即使(jí)C. 倦怠(dài)脊梁(jí)掠夺(lüè)计较(jiào)D. 弦乐(xián)哽咽(yè)翘首(qiáo)违背(wěi)2. 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是A. 爱慕奔驰沉浸与日俱增B. 端祥惦记高矮纵横决荡C. 开垦陡峭鼓励郑重其事D. 愕然剪裁恐怖熟视无睹3. 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 他干起活儿来,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

吝惜:过分爱惜,舍不得拿出来。

B. 西湖胜景让人流连忘返。

胜景:优美的风景。

C. 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萧索:荒凉、冷落的样子。

D.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即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

撺掇:鼓动别人做坏事。

4. 句中加线词语使用恰当的是A. 她的性格十分内向,在陌生人面前常常拮据不安。

B. 美国政府在全世界一片反战声中,一意孤行,因地制宜,悍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

C. 在朗诵比赛中,他那抑扬顿挫的声调给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 这位画家的山水画有深厚的功底,他临摹的《乡居野趣》几乎和真迹雷同。

5. 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 伊拉克局势能不能稳定下来,是联合国工作人员返回巴格达工作的基本条件。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

C. 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D.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我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6. 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是三峡工程完工以后,()可以使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提高到5000万吨,()可以使万吨级船队溯流而上直达重庆,()为西南腹地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013 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2013 年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

2013年下期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命题人:奉玉梅(冷水井学校)温馨提示:本套试卷共三个大题一、积累运用。

(26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

(2分)(原创)也许,我们前行的步lǚ( )总是沉重、蹒跚;也许,我们qián ( )诚的信念会被世俗的尘雾缠绕,而不能自由áo( )翔……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勇敢者的气pò( ),坚定而自信的对自己说一声“再试一次!”再试一次,你就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原创)A、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拨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B、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C、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日积月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D、“体育有无必要参加中考”,向来是学生们议论的话题,至今争论不休,意见难以统一。

3、在横线处依次填写恰当的句子,构成前后连贯,合理的排比句子:()(2分)(原创)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______;人的一生像木,要正直,_______;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_______;人的一生像火,要耀眼,_______;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须朴实。

A.立场须坚定B.事业须旺盛C.方法须随和D.人格须挺立4、阅读下面下段材料,从中探究出你获得的启示。

(2分)(原创)英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为了试一试南瓜这种普通而廉价的植物的生命力究竟有多强,在小南瓜上加法码,从一天几克到一天几十克、几百克、几千克,这个南瓜成熟的时候,上面已经压了几百斤的重量。

实验的最后,要把南瓜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子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锯开了。

它的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获得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3 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素材来源/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5 题 24 分)。

1、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6 分) 农人是教晦世人的导师,是深谙( )自然的智者。

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 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荷(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为一年四季谱写了一首最 美的诗。

(1) 将划线句规范、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试题来源】原创题。

(2) 给加点字注音。

(2 分) 谙 ( ) 荷( ) (3)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2 分) ① 改为 ② 改为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书写、认读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以及识记常用字 的能力。

题中涉及的汉字均为常用字,难度不大。

以此题开首,希望稳定学生的心情,使学生 树立答题的信心;语言材料文字优美,贴近学生,对学生有一定的感染激励作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2 分) 【试题来源】原创题。

A.“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的事迹现已家喻户晓。

B.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得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C.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

D.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辨析使用成语的能力。

3、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试题来源】原创题。

A.是否学以致用,是一个人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

B.欢快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

C.我们的校长很年轻,大概三十五岁左右。

D.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一面与两面不照应、词语搭配不当以及重复啰嗦等病 句的能力。

4、默写古诗文。

(10 分)【试题来源】原创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足蒸暑土气, 。

重庆市2013年语文中考预测卷

重庆市2013年语文中考预测卷

重庆市2013年语文中考预测卷(一)(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啜泣(chuò)倔强(jué)酝酿(niàng)目不窥园(kuī)B.寒噤(jìn)羁绊(pàn)模样(mú)叱咤风云(chà)C.嘶哑(shī) 脊梁(jí)咀嚼(jué)前仆后继(fù)D.狡黠(xiá)拮据(jū)埋怨(mái)2.下列句子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儿。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新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四下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

D.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欣雨喜欢阅读,经常到图书馆,只为寻章摘句而来。

B.他所吹嘘的那些寻章摘句的堆砌出来的文章,在我看来有些不堪入目,读起来味同嚼蜡。

C.他读书时只是寻章摘句,从不深入思考,自然就没有什么感悟。

D.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寻章摘句上,而应该推敲细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国家发改委已对成品油价形成机制进一步逐步完善,新方案将成品油调价周期有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

B.雾霾压顶,“美丽中国”面临严重的考验,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C.为了减少PM2.5,使头一遭元宵节没有燃放烟花的西安市民王智勇期待两会掀起掀起了“环境监管风暴”.D.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外经贸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苏培科认为,要防止房地产市场过热造成的“伪城市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九年级下语文中考预测试题(一)(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10分)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kè( )尽职守yí( )笑大方断壁残yuán ( ) zhì( )手可热2、根据要求默写下列诗文。

(每题1分,共6分)(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3)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

(4)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现诗人不凡抱负的诗句是:,。

(5)人生路上难免遇到挫折,这时我们总喜欢用李白《行路难》中的“,。

”来激励自己执着地追求理想。

(6)杜甫晚年漂泊荆湘,写下了《登岳阳楼》一诗,“,”两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回想往日的艰辛,怎能不沾沾自喜....呢?B、李女士勇敢地站出来,在媒体上现身说法....自己的遭遇,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因为贪小便宜而上骗子的当。

C、假装买主,拨打墙上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特大的贩假、造假的团伙。

D、这个饭店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因别无分店,只好在这里吃饭了。

4、下面一段话有多处语病,请从中找出2处并加以修改。

(2分)(1)国家教委、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近视患者已超过5000万,北京市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年年递增,居全国首位。

(2)为什么近视发展居高不下?(3)医学界眼科专家明确指出,根本原因是:青少年及家长对近视眼的防治未能高度重视,科学防治方法不多所造成。

(4)目前治疗近视方法繁多,家长不知如何选择。

(5)广大青少年近视患者及家长迫切希望科学、有效、安全、简便的治疗方法。

(6)国家教委、卫生部对此十分关注,支持组织医学专家、科技人员研制治疗青少年近视新办法。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第____句:修改意见:__ ______________ ______ 5、从内容和特色两方面简要评析下面的对联。

(3分)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评析: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5分)宿云梦馆欧阳修北雁来时岁欲昏,私书归梦杳难分。

井桐叶落池荷尽,一夜西窗雨不闻。

【注】欧阳修曾坐“朋党”之罪出放外任,这诗是外放时途经云梦驿馆之作。

(1)这首诗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第一、二句诗做简要分析。

(2分)答:(2)这首诗的第四句化用了哪位诗人的什么名句?作用是什么?(3分)答:7、探究题:根据下列提供的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6分)国际金融危机逐步侵蚀着世界实体经济,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金融危机当头,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增长,稳就业。

”中国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院院长田小宝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会使新增就业岗位增幅下滑和企业现有岗位流失,会使企业倒闭、迁移和收缩,从而缩小劳动者的就业空间。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也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就业岗位减少,就业人数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

其影响将由外而内、由小到大地逐步波及许多领域,就业困难也将从农民工向城镇职工蔓延。

与此同时,中国内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会日益突出。

如果我们对这一问题不加以重视,到明年年底将有可能出现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就业。

专家分析,中国的大学生产生就业难除了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外,教育的供给结构与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不一致也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同时,高校盲目扩招和扩招时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导致一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大于求。

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择业观念以及用人单位“学历至上”思想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存在诸多问题。

(1)从材料看,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就业产生哪些影响?(3分)(2)结合材料,说说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3分)二、阅读与理解(5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3分)短期气候预测:帮你“听风便知雨”①短期气候预测,就是每天电视广播里的天气预报吧?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三五天内的气温、温度、风力等“一切尽在掌握”,大大便利了日常起居。

但是,想不想在酷夏里知道这个冬天冷不冷?想不想在寒冬中预知到明年夏天发不发洪水?——那就要靠“短期气候预测”了。

②A中国是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旱涝、高温、冷害等气候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均约1000亿元,死亡人数年均6000人以上。

同时,中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靠天吃饭”,气象预测工作尤显重要。

因此,刚刚过去的5年里,一个关于气候预测的“九五”攻关项目,引来全国105个单位、400多名科研人员为之奔忙,这个项目,就是“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

③“短期气候预测”,是相较“长期气候预测”而言,后者做的是未来50年、100年的气候分析,难度极高。

而“短期”,也不像天气预报时段那么“短”,它的时间概念不是“日”,而论“月”、“季”、“半年”、“一年”。

它所要承担的是,帮助国家决策部门了解掌握未来数月里或一年里的气候变迁,减免不必要的人财物损失。

④B例如,预测即将来临的冬天何时更冷,石油开采部门由此决定油井需要何时封井,稍有迟缓,冰就会像刀子般把油管割裂;天气冷到何种程度,便可预知某些海湾会不会结冰,破冰船之类的交通运输工具要不要及早调度;而农业部门也可根据预测的气候冷暖,提前选择明年播种的作物品种。

甚至于,明年的空调产量乃至于扇子、饮料产量,相关行业都会随时看“短期气候预测”的“脸色”行事。

农业、水利、交通、工业等等,短期气候预测的作用无处不在,说它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绝非夸张。

⑤短期气候预测,印度做了百余年,日本、俄罗斯做了七八十年,与之相比,中国这方面的“资历”同样不算短。

1958年,我国首次发布“长期气候预报”,这就是“短期气候预测”的前身,40多年来经验积累了不少,但一直到90年代,我国始终处于各地零散研究的状态,而从未将之“业务化”,换句话说,完整的预测系统尚未建立。

⑥科研的每一点进展都不会是来自一两个人的一蹴而就。

预测系统包括全球各国的各种气候资料收集齐全,随之建立一个包括预报大气、海洋与大气耦合模式、中国及邻近区域地区细化、厄尔尼诺系统预报等繁杂的模式系统……这一切,意味着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5年奋战,终使“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大功告成。

⑦作为“九五”重中之重的科技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曾在“1988抗洪年”准确预报了长江、松花江洪水以及2000年的汛期。

目前,该系统在国家气候中心用于年、月、季节、年及年际时间尺度的气候预测业务试报。

⑧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气候预测面对更多不确定因素。

凭啥判断下一个季是热是冷、是旱是涝?即便掌握征兆、周密演算,也还可能要面对一些不可预知的变数。

⑨1988年大洪水之所以能准确预报,正缘于一些重要征兆被我们及时抓住:1997年冬天,青藏高原大雪频频,与此同时,“厄尔尼诺现象”频频光顾我国。

科学家通过系统中众多模式对其进行了繁杂的演算,从而判定,第二年有洪水。

这套系统主攻的是汛期预报,每年4月间都会向有关决策部门通报当年夏天汛情预报结果。

对于今夏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⑩气象变幻莫测,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8、本文围绕着“短期气候预测”,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根据第③段的内容,给“短期气候预测”下一个定义。

(3分)答:10、文中有A、B两处划线句,请任选一处指出它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答:选处11、文中说:“对于今年夏天还会不会干旱下去,雨水多不多,目前仍意见不一。

”“短期气候预测绝非万能,在误差中不断修正,气象科学才能不断进步。

”透过这些话,你对气象学研究的本身或说明文写作产生了怎样的认识?(不少于50字)(4分)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12分)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陈思和(1)我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包含两种,一种是坚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知识积累,积累的过程是灌输性的,这些知识本来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以外,通过灌输把它送入人的主观世界里去,使人慢慢变得丰富起来;还有一种教育,是以人为能动的活的生命体作前提,人本身具有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能力,用过去的说法,就是人性的因素。

人性的因素与知识的因素不一样,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内的东西,知识是人的生命以外的东西。

当然,人不会一出生就意识到“我是人”,“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是道德范畴的问题。

我们能吃能睡还不能说是个合格的人,还必须要有一种良知来支撑自己的行动,这样一种良知是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来把它唤醒。

光靠科学技术的训练无法完成,光靠金钱权力也无法完成,它需要文史哲的长期熏陶和教育。

(2)这两种教育,前者姑且称作是技术知识教育,具有工具价值;后者姑且称作为人文教育,更重在精神价值。

两者从方式到形态都不一样,并非是完全和谐的,如果对人文教育也采取灌输性的知识教育的方法,有时反而压抑了真正的人性的因素。

所以,人文教育不等于人文知识的教育,人文知识如果不与真正的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只是死背教条,脱离实际的感性生活,那只能是一种后果:学生把知识的因素都接受了,但人性的因素却越来越遮蔽了。

这并不是人文教育的理想结果。

(3)其实,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

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

2000年浙江省金华市一个中学生不堪教育压力残杀母亲的事件,不仅仅在中国发生,外国也是有的。

美国校园里那么多的暴力行为发生,本质上就是美国独尊技术知识教育,缺损人文教育的恶果。

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

像德国这样具有发达人文传统的国家,像日本这么一个讲究礼仪的民族,为什么会出现法西斯主义?这些问题,在我看来都与人文教育的失败有关。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的历史阶段里,往往要求万众一心,集中追求同一个现实的目标,比如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称雄世界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在教育上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另外一些因素,比如人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