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南29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办法
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办法研究性学习是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为了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研究性学习课程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研究课题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选择研究课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选择研究课题要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要注意选择那些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焦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每学期初每位教师至少要提供三个研究专题供学生选择,每个课题要附有300字的课题说明,从课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方向和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
指导教师也可以是校外的专家、学者。
班主任负责收集本班任课教师所提供的研究专题,然后在班级主持召开选题说明会,全体任课教师参加选题说明会,并对学生进行选题和研究指导。
学生以现行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选题,每个小组每学年选择一个专题进行自主与合作研究,各组选题要尽量避免雷同和交叉。
选定研究专题后按要求做好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任课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参考研究专题和各班级小组课题研究安排表要求在学期初以电子文稿形式报教务科。
2、进行开题评审由班主任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题评审会,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开题评审会,根据开题评审的要求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细致的评审,不合格的小组必须重新准备再通过开题评审,通过开题评审以后,方能进入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3、进行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务实地进行,具体步骤如下:(1)学生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有关表格。
(2)指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查看小组活动记录,随时了解自己负责的每个小组以及每个学生的研究活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认真填写相应的指导意见表和日常考核表。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一、前言研究性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通过开展课内外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引导学校各科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
二、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方法和思维能力。
2.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二)原则1. 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融合,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相互支撑,课程内容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
2. 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导相结合,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进行研究。
3. 学生合作与个人发展相结合,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注重个人发展。
三、实施步骤与措施(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1. 鼓励各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设计相关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使研究性学习融入到教学中。
2. 建立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包括问题导入、资料搜集、实验和观察、数据分析、结果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3. 制定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过程和成果,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
(二)教师培训和指导1. 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会议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指导能力。
2. 组织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案例的分享和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共同进步。
3. 为教师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教材和资源,支持教师开展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
(三)学生参与和评价1. 鼓励学生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2. 设立学生研究项目基金,资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实践和创新的机会。
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中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指导下通过实践、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并被广泛应用。
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二、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2.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加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实施步骤1.制定研究性学习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制定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和进度安排。
计划包括研究性学习任务、时间安排、资源准备等。
2.导入研究性学习: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采用案例分析、问题导入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明确研究的目标和意义。
3.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根据研究性学习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调研,收集和整理数据,分析和解释结果。
教师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理清实验的步骤和逻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4.学生研究成果呈现:学生完成研究活动后,通过报告、展示、演示等方式将研究成果呈现出来。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写作、海报、视频等形式对研究进行总结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启发性讲评与反思:在学生呈现研究成果后,教师要对学生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与建议。
同时,学生也要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研究中的不足和收获,为下一次的研究性学习做准备。
四、支持与资源1.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材料和信息资源,确保学生能顺利进行研究活动。
2.组织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3.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评估,并将其纳入学生日常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
五、预期效果通过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期望达到以下效果:1.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习动机和兴趣得到增强。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范文(3篇)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范文一、总目标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一)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考察报告等。
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2023年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23年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培养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原则:(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潜能;(2)因事制宜,鼓励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3)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多元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实施内容1. 课程设置与安排:(1)课程名称:研究性学习活动;(2)学时安排:每周安排2学时,共计36学时;(3)课程内容:通过学科知识融入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4)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和实践,并辅以讲解、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5)教材教辅:根据教育部相关要求和课程目标,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辅。
2. 教学模式改革:(1)建立学生参与决策、自主规划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2)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3)引导学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4)开展跨学科研究活动,促进学科间的融合发展。
3. 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1)选题和分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兴趣,选取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适当分组,设置小组项目;(2)课题研究:通过图书资料检索、实地考察、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3)结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成果的汇报、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4)评价反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实物、书面报告、口头答辩等形式,对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并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京南29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
京南29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京南29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为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校高中教育的实际,制定我校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内容及基本要求(一)评价内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
(二)基本要求:1、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2、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完成规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实验操作;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5、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二、评价等第及具体要求(一)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评定:凡个人千分制考评基本符合标准者,可视为合格。
1、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得到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在关心集体、爱护国家、集体财产、保护环境、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省市有关部门嘉奖的,将具体内容填写在相应评价项目的“突出表现”栏中。
第二十九中学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第二十九中学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互动研讨等形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活动旨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实践反思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为我校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旨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学技能。
2.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次活动安排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课。
教师们观摩了多位优秀教师的课堂,学习他们在教学设计、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3. 互动研讨在课堂观摩的基础上,教师们分组进行互动研讨。
各组针对观摩的课堂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4. 教研成果展示活动期间,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示了各自的教研成果。
内容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通过专家讲座,教师们对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教师教学技能得到提升通过课堂观摩和互动研讨,教师们学到了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教师教研能力得到提高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4.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2023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2023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如下:
一、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兴趣:
1. 制定多样化、灵活性的学习内容和任务,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2. 鼓励学生参与选题、设计实验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兴趣。
二、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1.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安排,例如每周的专题研究时间。
2. 配备专门的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提供学生的研究指导和支持。
3.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备支持。
4.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性的研究实践活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
三、评价和反馈:
1. 设计合理的评价方式,综合考虑学生的研究成果、实践表现和思维能力等因素。
2.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研究成果。
四、加强学校与社区合作:
1. 利用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和调查研究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合作,提供学生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
五、建立学生研究成果展示平台:
1. 建立学生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向同学和社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六、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
1. 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研究性学习指导能力和科研素养。
2. 提供教师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实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此为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中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的实施细则,仅供参考。
实施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京南29中教案规范京京和清清教案
京南29中教案规范京京和清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题速度。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谁能告诉我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二)新课讲解1.教师通过PPT展示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讲解步骤进行学习。
2.讲解过程中,教师用生动的例子和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
3.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道四则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找出解题思路。
2.各小组代表分享解题过程,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教师选取几个典型的错误案例,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四)实战演练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案例分析和实战演练,让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课后,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京京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教授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难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学生作文,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技巧。
2024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2024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1. 目的和原则:1.1 目的:推动中学研究性学习在学校中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实践和探究,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创新生态。
2. 实施步骤和方法:2.1 设立研究性学习课程:学校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课程体系,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将研究性学习纳入正式的课程安排中。
2.2 培养教师队伍:学校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和指导能力,引进优秀的教师和研究员作为指导老师。
2.3 营造实验环境:学校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2.4 组织科研项目:学校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科研工作。
2.5 学术交流和展示: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展示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考核和评价:3.1 学校根据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制定考核和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3.2 学校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研究报告等的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
3.3 学校还注重学生的成果性评价,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创新程度,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4. 政策支持:4.1 教育部门加大对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推动和实施研究性学习。
4.2 学校可以申请相关的科研项目和资金,用于支持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
4.3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竞赛和评比,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资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以上是2024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旨在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一、引言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制定本细则,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
二、背景和目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批评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施步骤1. 选题阶段在选题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研究性学习课题。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参观实地、采访专家等方式来确定课题,并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
指导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选题意向和实际情况进行审核和指导,并最终确定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2. 研究设计阶段在研究设计阶段,学生需要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学生应该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学生还需要制定时间表和任务分工,并与指导教师进行沟通和讨论,以确保研究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在数据采集和分析阶段,学生需要根据研究设计的要求,采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调查、观察等方式采集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生还应该运用统计学方法和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科学和可靠的结论。
4. 结果展示和总结阶段在结果展示和总结阶段,学生需要将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撰写报告、制作海报、进行口头报告等方式,向指导教师和同学们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还应该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并提出改进和展望。
四、评估和奖励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学校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报告、展示和口头报告等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研究设计的合理性、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科学性、结果展示的清晰性和总结评价的全面性。
根据评估结果,学校将对优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赋予奖励和表彰。
2023年南京29中教研组考核制度
南京29中教研组考核制度您是否正在搜寻教研组,考核,制度相关文章,以下的南京29中教研组考核制度文章就是与教研组,考核,制度相关的内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京南29中教研组考核制度一、指导思想:教研组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搞好教研组工作是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为了更好地促进教研组进行工作,更快地提高我校广阔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力量,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夸上新的台阶,必需对我校的教研组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和考核,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内容及要求:1、师德:(1)违纪违法:组内成员严守各项法律法规状况,遵守老师职业道德状况。
(2)依法执教:重点检查①体罚与变相体罚;②擅自变相推销各种教辅资料;③有偿家教。
2、教学常规:(1)方案与总结:每学期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依据学校工作规划,结合本组特点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组的工作方案,个人工作方案。
在学期结束完成工作总结。
(2)质量分析:教研组、备课组每学期依据期中、期终考试详细做好组的质量分析,每位老师完成个人质量分析。
(3)教案检查:要求教研组长依据本学科作业的详细要求,每学期至少对本组成员的教案进行每人4次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出评判,指出改正看法。
(4)要求教研组长依据本学科作业的详细要求,每学期至少对本组成员作业布置及批改状况进行每人1次的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做出评判,指出改正看法。
(5)教学过程:教研组长每学期除其他研讨课外,应随堂听本组成员的课不少于15节,同时准时和老师沟通,相互提高,并仔细做好相关记录;本组老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0节;新上岗老师每周至少听二节课。
3、教研工作:教研组应仔细组织本组老师乐观参与组、校、区、市举办的各种教研活动,不得无故缺席,不能参与者应向教研组长请假并上报教务处说明理由。
(1)研讨课:(a)除特别状况(如生病或其他以外状况)外,教研组内每周应开设一节组内研讨课,分为高级老师及各类骨干老师的示范性研讨课,中、青年老师的展现性研讨课,新老师的汇报性研讨课。
2023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2023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一、总则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校制定了以下的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二、学科课程的研究性学习1. 在各学科中融入研究性学习元素,开展具有一定科研性质的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究,提升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鼓励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选择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包括课内和课外的研究项目。
3. 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表达能力。
4. 学科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三、自主选题研究1.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可由学生自主组织研究小组,也可由学校提供指导教师。
2. 学生的研究课题可以是学科的延伸,也可以是跨学科的探索。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宏观的思考和创新。
3. 学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源和设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参考文献和网络资源,保证学生的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4. 学校可以举办研究成果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学术交流和互动。
四、导师制度1. 学校应当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导师团队,包括教师和专业人士,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导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包括研究方法指导、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和学术交流指导等,帮助学生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导师应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导师辅导,让学生之间进行学术交流,互相启发和激发创新思维。
五、评价方式1. 学校应当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和鼓励。
2.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学术论文的评审、学术报告的评议、研究成果的展示等多种形式。
3. 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参考,对学生的招生、奖学金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六、管理与督导1. 学校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管理,包括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研究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
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细则引言概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方法。
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本文将从课题选择、组织管理、研究过程、成果评价和反思总结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细则。
一、课题选择:1.1 确定课题范围: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特点,确定适合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范围。
可以从学科知识点、社会问题、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选择。
1.2 制定课题要求:每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都应设定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要求,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
要求可以包括研究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成果呈现等方面。
1.3 提供课题资源: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题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数据库等,以便学生进行研究。
二、组织管理:2.1 指导教师的选择:学校应选择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研究经验的教师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指导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
2.2 组织学生团队:学校可以根据课题的复杂程度和学生的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形成研究团队。
团队成员之间应有明确的分工和合作方式,确保研究发展顺利。
2.3 设立研究进度表:学校应制定研究进度表,明确每一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
研究团队和指导教师可以根据进度表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研究按计划进行。
三、研究过程:3.1 研究方法选择:学校应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等。
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课题的方法。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校可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匡助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技巧。
3.3 研究记录与展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研究发展和结果,形成研究报告或者学术论文。
学校可以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四、成果评价:4.1 学术评审:学校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评审。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
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中学应该积极推行研究性学习。
本文将提出2024年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案,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和意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驱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实际调查和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4)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原则:(1)问题导向原则: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团队合作原则: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导向原则:通过实际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评价导向原则: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报告、口头答辩、实际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成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1)学科课程相关的研究项目:鼓励学生围绕学科知识进行研究,例如科学实验、数学建模、历史考古等。
(2)社会问题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开展相关的研究,例如环境保护、社会公益等。
(3)学科交叉研究:鼓励学生跨学科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方法:(1)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例如实地调查、实验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讨论和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
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章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学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指在规定的学科范围内,学生通过选题、调查、研究、实验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和探索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
第三条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由学校制定实施,包括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选题、开展、评价等方面的管理。
第四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应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兴趣需求,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个性进行个性化设置。
第五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难度,要求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索相关知识,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第六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应当有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性,能够独立进行研究和探索,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力和学习能力。
第七条学校应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设施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包括实验室、图书馆、网络平台等,保障学生进行研究的条件。
第八条学校应建立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课程表现进行评价,包括论文、报告、实验成果等多种形式。
第九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应具备良好的学风和研究态度,认真负责地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遵守相关的学习纪律和规定。
第十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术研讨会、展示活动等形式,鼓励学生交流和展示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十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包括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理措施。
第十二条本规章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并报学校领导审定后实施。
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细则
苏集镇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细则标签:综合实践管理细则教育分类:课程规划与总结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导)》的规定,普通初中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其中包括研究性学习等四部分内容,这是第三次全教会关于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精神,在初中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为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决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该课程将作为我校全体初中学生的必修课,从2014年9月开始施行。
确定“学校——教研组和年级组——班级”三级管理制度。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研究性学习进行宏观协调和指导。
教务处协同年级组成立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针对各年级具体情况制定实际有效的研究性学习开展和实施计划,发挥年级组在组织、协调方面的作用,注意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督促和管理。
以班为单位抛出课题并组建课题研究小组。
由指导教师提出研究课题,学校领导小组审核并向学生公布。
学生在班主任指导下,按4-8人一组组合成课题小组,并推荐小组组长。
小组成员的构成应考虑结构的优化和集体行动便于联系。
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根据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根据社会和身边的热点;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条件,从教师提供的课题选择1个题目,也可以小组自定题目,聘请指导老师,上报班主任,年级组组织评议和协调。
小组的活动是在规定时间里分开进行的,这给管理带来困难。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小组必须将活动的详细安排,书面报告班主任。
班主任要交代有关注意事项;特别是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时指导教师要参加活动。
每次活动结束,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填写活动情况报告表。
指导教师及时掌握活动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当做法。
1)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监控和评价课程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2)教务处(含教研组):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聘请和组织校外专家的讲座,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年段组。
2024年京南29中社会优质服务实施方案
2024年京南29中社会优质服务实施方案2024年,京南29中将会全面推行社会优质服务,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和服务。
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学校将实现教育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拓展校园服务领域,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除了教学和管理服务外,学校将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文化艺术交流等活动,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
三、加强社会沟通,建立更加紧密的与家长、社会各界的联系。
学校将建立家校沟通平台,定期发布学校动态和教育信息,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进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
四、提升师生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
通过开展培训和学习,提升师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的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建立健全的服务评价体系,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措施。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评估和调研,及时了解服务需求和师生满意度,不断改进和完善服务措施。
六、推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确保服务质量和效果。
学校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倡导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致力于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京南29中将会在社会优质服务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为学校和师生共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愿我们携手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繁荣的校园社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南29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京南29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细则
一、总目标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加强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获得亲身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激发学习的热情,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内容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指独立于学科的综合性的课题研究,包括文献研究、观察报告、项目设计、科学实验、社会调查、考察报告等。
研究性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自然环境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能源利用、农作物改良、动物保护、天文研究等方面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2)社会生活类:主要是从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校规章制度研究、社会关系研究、企业研究、社区管理、社团活动、人群心理、人口研究、城市规划、交通建设、法制建设、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宗教研究、贸易与市场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3)历史文化类:主要是从研究历史与人的发展角度提出的课题,如乡土文化与民俗文化研究、历史遗迹研究、名人思想与文化研究、校园文化研究、传统道德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研究、影视文化研究、时尚研究等与个人生活背景相关的课题。
(4)个人发展类:主要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角度提出的课题,如学生社团研究、学生群体研究、学生消费研究、学校制度与学生成长、班级制度与文化、流行音乐、时尚文化、行为方式研究、同学关系研究等方面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课题。
(5)跨学科综合类:主要是从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角度提出的,与中学的学科知识有一定的联系,但主要是需要多学科参与的、有助于了解当代前沿科学的综合学习课题,如遗传与化学、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基因工程与克隆技术、产权经济、核磁共振、
组织行为等方面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新事物的研究课题。
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应关注以下几点:①研究课题的选择范围要向学生整体的生活世界开放,挖掘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中蕴含的探究课题。
②无论学生确立的课题是自然问题、社会问题、还是自我问题,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中都应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作整体关注,努力实现三者的内在整合。
③注意转换研究的视角,使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并处理“生活”、“生存”、“生命”等一系列关涉伦理道德的问题。
三、实施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的课程设置
研究性学习三年共计15个学分。
基于高中生学习兴趣的特点、学校课程管理等因素考虑,一般要求每生一年级一个课题,二、三年级两个课题,每个课题5学分,共15学分。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可小组合作研究(4一10人)与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级集体讨论相结合,其中小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班主任要关注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能力及男女生比例等,需要调整时与学生协商适当调整。
学生可在本班组建小组,也可跨班组建小组。
关于组内分工。
一是课题分工,即每个组员都要主动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课题工作,有机会真正参与课题研究;二是角色分工。
即每个组员都要承担一个角色,如组长、文书、资料管理员、信息技术员、报告人、答辩人等,既各展所长,又密切配合,以支持组内活动的顺利开展。
3、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步骤
准备——选题——开题——研究——展示——评估。
“准备”,是指学生在实施研究之前接受专家或教师的指导,弄清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目的和方法,是明确认识的一环。
“选题”,即学生选定研究的课题。
选题的原则有四:一是自主性,课题由学生自己提出;二是多面性,可从自然、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中选题;三是联系性,是指研究课题的内容是对必修课、选修课内容的延伸或补充;四是可行性,是指所选课题能够付诸实施,能够进行研究。
“开题”,是指学生课题组在制定好研究方案后和实施研究前,由各课题组组长在班级交流研究方案,教师参与学生的评议,指出研究方案得失,最终完善研究方案,带有论证方案的色彩。
“研究”,各课题组根据研究方案的研究内容、步骤和方法,具体实施研究。
这是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展示”,是指各课题组在完成研究报告之后,在班级、全年级、全校或更大范围内,宣读优秀研究报告,展示优秀研究成果,以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
“评估”,将全年级学生研究报告汇总,由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组成的评审组评审出一、二、三等奖,并将
获奖报告编印成册。
4、管理:
(1)有一个从校指导小组和评审组到教务处、教科室到年级部再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从上到下的组织、指导和进行过程管理的系统;
(2)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同时每学期集中3天时间让学生调查研究和撰写研究报告;
(3)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绩以学分形式记入《青春的证明-高中生素质发展记录册》。
五、课程评价和学分认定
(一)评定原则
1、参与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才能获得相应学分。
如发现学生并没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不能获得规定学分。
2、过程性。
学生只有参与研究性课题的研究就能获得相应学分。
研究性课
题的质量高低不影响学生获得学分。
3、真实性。
研究性课题必须是学生自己进行的,不能由家长或教师代替完成。
4、规范性。
学分的认定由学生互评、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学校审核组成,并建立公示制度、抽查或回访制度。
(二)评定过程
1、课题展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论文展示或答辩、模型作品展示和介绍、小品表演、主题演讲等;
2、学生进行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
3、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考核,并组织、引导学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历程,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活动。
不论何种研究成果,其格式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课题名称、课题报告执笔人、指导教师、摘要、研究小组成员的小结报告、指导教师意见及出勤情况等。
4、教科室审核,教务处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