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应届毕业生就业趋势调查报告完结版
2011年就业形势分析暨调查研究情况报告
三是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时有发生。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从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了企业用工行为,实施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从管理上预防和根治无故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案件,但此项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2011年以来,我州把扩大就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规模。一是以认真落实各项积极就业政策及措施为主旨,在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上下功夫、见成效,最大限度地释放政策效应。通过税费减免和社保补贴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通过公益性岗位和技能培训补贴政策,稳定困难人员就业;通过小额贷款和创业补贴政策,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就业技能培训,使培训与农民工转移就业、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城乡青年预备就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技能等级鉴定,使培训与实现就业、促进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支持、各方参与”的技能培训工作格局。三是把鼓励创业促进就业作为带动就业的有效措施来抓,以小额担保贷款和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小额贷款为重点,采取责任明确、部门联动、考核激励的措施,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贷款担保、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四是以强化就业服务为抓手,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和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完善人力资源力市场功能建设,进一步推进就业服务人性化、制度化和信息化,增强了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五是继续加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工作中建立考核机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强与省内外和国内外劳务输出中介机构和各类用工企业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形成长期友好的诚信协作关系。同时积极加大国际劳务输出工作组织力度,安排工作人员深入乡镇开展组织动员工作,进一步壮大我州国际劳务输出规模。
2011年就业总结
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时间 内容
毕业生就业 指导
措施要求
1、邀请专业人士及系内就业指导老师对毕业工作形势、政 策、择业技巧进行分析和指导 2、安排优秀毕业生回校活动 3、指导毕业生做好毕业生推荐材料的填报及使用 4、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和贫困生)开展个 性化就业指导 1、根据各专业具体情况组织好毕业生参加用人单位面试 2、积极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 3、安排并组织好校内“供需见面”活动,增加毕业生就 业机会 指导毕业生完善就业手续,向学校出具毕业生就业协议复 印件或就业证明,并按要求做好毕业生信息系统的反 馈和上报 1、按时完成毕业生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工作,及时、 规范的移交 2、参照“报到证”上报到单位的名称填写好毕业生档案去 向 及时进行就业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 学校下达的指标
历史旅游文化系一直把就业与专业实习等工作紧密结合, 建立 “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一条龙”的模式
目前,在江苏、浙江、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了十多处 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
很多学生毕业后在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努力工作,赢得了 良好的口碑,带动低年级学生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热情请进来”,举办多场招聘会
70 70 60 50 40 30 20 10 3 41.40% 20.00% 19.00% 1.80% 0 浙江 上海 安徽 江苏 5 3% 广东 5 3% 北京 6% 其他外省 10 33 32 系列1 系列2
由于我系在江浙皖长三角地区的就业与实习基地建设越来越完善,我系旅游管理专业
80.4%的毕业生主要就业的地方是安徽、浙江、江苏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大城市。
历史旅游文化系就业信息小组职责
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及时向学生发布就业供需 信息; (2)主动、广泛收集就业信息,建立系就业信息库; 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 ; (3)负责接待各单位来我系招聘学生和调查了解学 生情况的工作; (4)负责通知学生面试。
2011年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大学生就业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
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
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
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 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 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
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实践非常缺乏,即便是对实践要求极高的技工类,很多学校因为种种原因取消和减少了实践的课程。
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成了纸上谈兵的高手。
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报告
??市高级技工学校2010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工作分析报告按照学校安排计划,本年度需要安排就业的教学班级为33个教学班级,涵盖学校的机电、计算机、文秘、畜牧、模具、汽车维修、园林等专业。
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的顶岗实习——就业安排的工作,要求确保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就业质量。
招生就业处能够立足于市场,拓展渠道,较好的完成本届学生就业安排工作,现分析如下:一、建立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互为补充,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行业协会“三合一体”的信息源,为就业拓宽门路。
就业的市场是信息的市场,劳动和人才市场、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协会是企业信息的汇集点,有形的需求信息在劳动和人才市场中得以体现,无形的需求往往在行业协会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我校目前改变以往拓展就业单位的方式,以人才市场、部分行业协会、人力资源协会等作为依托,以点带面,从省市相关的人才市场、省市一级的人力资源行业协会方面获取企业用人的第一手资料,有效的解决需的问题,效果明显。
二、形成以就业、市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练好内功。
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加大对专业的结构和内涵调整,以就业、市场、企业的需求为导向,结合职业活动的过程,结合产业发展进程的需要,优化专业设置,重新构建实习的教学平台,完成十大产、教、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建设。
实现教学过程和职业活动过程的无缝接轨,“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的内涵和职业素质得以提高的前提下,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下才可以从质向需求的量取得突破。
由于学校的产、教、研取得了务实性的效果,在学校的成果展中,受到众多企业的好评,无形中为学校就业开拓了市场。
三、能及时认清形势,将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从宏观上讲,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新增岗位有限,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工人再就业、新生代农民工转移“三峰叠加”、相互交织的局面较为突出,毕业生已成为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的最大群体。
毕业生就业工作压力丝毫没有减轻,这种情况引起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及时向就业指导人员、机构、经费上做出了倾斜,提高就业指导服务的“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SIAS二零一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又是一年毕业时,美丽的西亚斯校园在酷热太阳光的照耀下,依然显得是那么的清新、充满活力。
三三两两相拥拍照,两两三三搬着行李别离话语。
或几分迷茫,或几丝不舍,或淡然微笑……就这样挥一挥手,SIAS零七级学员成功毕业了,开始他们人生新的征程。
——引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SIAS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当今就业形势,以及毕业生真实的求职经历和复杂心态,来对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的相关问题做出分析,以便我们以后面临毕业时能更好的从容以待。
◆调查方法由于考虑到个人单一进行调查,收集到的相关信息量有限,另很多毕业生大四下半年都已经离校,故我们采取了组合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此次SIAS二零一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利用我校2011届毕业生5月28日—5月29日返校参加毕业典礼期间,我们整合了相关调查问题,小组人员分别都带着问题面对面访问式的对我校毕业生进行了口头访问调查,然后记录整理收集到的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分析(一)大学生就业总体形势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2000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
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05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
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
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
一方面是民营企业、边远地区有很大需要,另一方面是目前的就业服务有很大的局限,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异地求职,信息不畅,成本太高。
此外还有就业观念须转变的问题。
(二)我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显示,我校05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39%和98.98%;06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87%、99.20%;07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7.67%、98.7%;08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62%、98.72%;09年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8.03%、98.65%。
经济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
经济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报告为了科学预测我系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客观反映我系目前的毕业生素质和社会声誉,及时发现我系相关专业设臵,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我系对2011届毕业生进行了就业跟踪调查并做了相关分析。
从毕业生反馈的情况来看,我系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都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单位中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回访,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报告如下:一、我系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我系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02%,其中个别专业的就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一)就业需求情况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营销类及经济类人才严重短缺,我系毕业生就业空间不断扩大。
根据企业的调研结果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发现,我系毕业生在销售岗位、电子商务类、外贸行业等工作较多。
(二)就业结构分析1、用人单位性质分析今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表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和大学生求职预期的转变,私营企业已经成为毕业生就业的首选。
这与我国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结构密切相关。
2、毕业生就业岗位根据调查发现,营销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比较广泛,2011届营销类类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营销人员占52%、管理占15.1%、其它占32.9%。
(三)促进就业具体措施我系一直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进行,面对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系出台了一系列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利用一切资源、创造条件为学生就业服务。
1、高度重视,全力促进就业。
为了更好的开展就业工作,我系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和指导就业工作的开展。
同时,调动全系教职工促进就业工作,以系主任、书记为首的教师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
2、加强就业观教育,进行择业指导。
辅导员们通过谈心和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及学生心理变化,并努力收集资料向学生传达,做好咨询服务工作,搞好师生互动。
2011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2011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2011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2011年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我校各管理系在校毕业生跟踪调查领导小组和招就处的统一部署下,在2011年的4-6月份,对部分07、08、09届毕业生和10届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我们通过走访毕业生所在工作单位、网上发放和收回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包括工资情况、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情况等)和对学校教学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此次跟踪调查我们共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表1886份,收回748份(各系具体情况如附表一),发放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表50份,收回32份。
附表一:调查表发放情况表系部机电系电信系财经系商贸系总数发放数192 577 663 454 1886 收回数137 146 305 160 748 一、调查步骤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跟踪调查领导小组,具体参与的有:招生就业处、各系分管主任和就业联络人及各毕业班班主任。
具体步骤分:1、召开全体调查人员会议,明确任务和职责。
2、招就处工作人员和班主任发放用人单位调查表和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3、走访用人单位,收回调查表。
4、召开中期跟踪调查相关负责人会议,通报有关情况。
5、整理调查信息,各系和招就处书写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
6、召开优秀毕业生座谈会。
二、调查内容及情况通过对07、08、09届部分毕业生和10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特别是对10届毕业生的详细跟踪调查,对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下面从工资情况、工作稳定性、专业对口情况、综合能力、教学管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工资情况从毕业生调查的工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工资呈阶梯式增长,以财经系为例,09和10届毕业生工资平均在2200-2300元左右,07和08届平均在3000-3300元左右,也就是说连实习期在内,企业有三年左右的观察和稳定期,这期间工资普遍不高,过了这两三年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大学生2011年就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前言: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据统计2010年还将有592万名大学生毕业面临找工作, 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已经从高年级蔓延至低年级。
大学生从刚入学就应该开始关注就业形势,增强危机意识,积极主动的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
大学生择业问题调查问卷.(详见附卷)一、调查概况此次调查问卷主要对大学生择业问题、薪酬标准、就业地点、就业服务等问题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人员为各校文理学生。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39份,有效率为78%。
由于在抽样调查中,充分考虑了样本的代表性比例的协调性,因此此次调查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2011届毕业生择业心态。
为方便学生答题,问卷均采用选择题形式,分为单选和多选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1 、关于就业形势与自身就业前景评价关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30%的调查者认为“形势严峻,就业比较难”,分别有18.8%的调查者认为“形势正常”和“不了解”,而认为“形势有点严峻,但比其他较低学历人群要容易”的有51.2%。
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已有了初步的认识。
调查表明,25.6%的毕业生对自身就业前景比较乐观有信心,15.4%的调查者表示不乐观,而59%的调查者则表示不知道对此的解释可能有两种,一是大学生在择业前做好了不太充分的准备;二是大学生尚未进入求职面试的高峰期,对求职的艰辛认识不够,迷茫度较高。
2 、关于升学和工作的选择在升学和工作的选择上,46.2%选择工作,41%准备考研求职两手准备,12.8%则为其他选择,而对于自主创业问题则有83.3%会跟考虑。
可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很多同学想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自主创业,减少就业的压力,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关于毕业后的择业方向在大学生求职企业性质趋势中,国企和外企一直备受大学生青睐。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_首选_调查报告
(首选)调查报告业服务体系这是继2001年、2007年、2009年和2010年后的第六次调查。
就业满意度、就业影响因素、就业指导与就业服6Hot points 热点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为更好地把握2011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了解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落实效果,反映毕业生就业中的问题和诉求,探究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机制和方法,推动就业政策创新和高校毕业生就的完善,提升就业服务能力,2011年6月至7月,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首选)调查工作,2004年、一、调查情况概述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方式,调查对象为2011届毕业生。
通过对省、高校、学生三级进行分层抽样,确定各省各调查学校的调查样本。
由学校通知毕业生,在规定时间里自主上网填报调查问卷,完成调查。
调查问卷以封闭选择问题为主,调查的内容涵盖求职基本情况、务、就业政策以及创业情况等六个方面。
此次调查共获取45348份有效问卷。
高校覆盖范围广泛,包括“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等443所高等院校;样本专业分布覆盖全部12大专业科类;调查地域包括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校;样本包括已就业和未就业的毕业生。
在有效样本中,按性别划分,男性占51.0%,女性占49.0%,男女比例为1.04:1。
其中,汉族占90.7%,少数民族占9.3%。
按学历划分,专科学历占38.9%;本科学历占56.0%;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2%。
从生源地来看,中部生源毕业生所占比重最大,为48.5%,东部生源毕业生占32.9%,西部生源毕业生占18.6%。
从家庭所在地来看,省会城市毕业生占15.5%,计划单列市毕业生占4.4%,地级市城区毕业生占20.9%,县级市城区或县城毕业生占19.6%,乡镇毕业生占10.6%,农村毕业生占28.9%。
从院校构成来看,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所占比重最大,为34.9%;其次是普通本科毕业生,占30.0%;“211工程”与“985工程”高校毕业生占18.7%、独立院校毕业生占16.1%、其他类型毕业生占0.3%。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调研报告1
2011年毕业证就业跟踪情况调查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
由于毕业生处于毕业――择业――就业的人生转折关头,其思想状态、精神面貌、心理变化均存在着较大的调查意义。
同进毕业生跟踪调查是反馈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为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关注毕业生的个人发展,进一步探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调查通过对我校2011届毕业生相关就业来分析我校毕业生目前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关的合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原因对策一、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特殊人群的大学生,其就业更是我国就业的重中之重。
然而大学生“毕业就失业”,早已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
如今,又将是毕业季节,大学城中涌现出了这样一类人,他们西装革履,形色匆匆,他们就是在求职路上的大学生。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如何正确分析其原因,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大学生就业是我们大家共同思考以及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话题。
对此,我艺术设计分院对 2011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和分析,并尝试着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调查目的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和当今就业形势,以及毕业生真实的求职经历和复杂心态,我艺术设计分院对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的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思路和政策建议根据对我艺术设计2011届毕业生共计153名学生做了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调查问卷,调查过程中得到了各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和大力配合,调查取得了圆满成功。
对陈树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做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大多数毕业生对目前就业形势都表示还满意。
(三)调查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原因分析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社会似乎存在一种将问题根源归因于大学生自身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人们的一般认识是,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制约了他们的就业渠道。
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往往只看好工作环境好、薪酬较高并且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职业,而对相对较低的就业岗位则缺乏兴趣。
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
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报告一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第一章毕业去向 1. 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83.5%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人自主创业;有9.9%的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准备国内或国外读研,6.7%准备继续寻找工作,还有2.2%放弃了继续求职和求学。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75.4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毕业半年后调查时有480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有8万余人自主创业,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 2010届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的比例较2009届减少了1.1个百分点,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2.7个百分点。
由于就业形势好转,2010届大学毕业生有更多的人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一毕业就读研。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2010届研究生扩招了5.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但201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得更多(8.3%,《中华人民共和国2009年、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应届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也可能是读研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3. 2010届本科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增加,2010届(82.6%)比2009届(77.8%)增加了4.8个百分点,而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0届(7.6%)比2009届(9.4%)减少了1.8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4.7%)比2009届(7.4%)减少了2.7个百分点;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最大的变化是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82.2%)比2009届(79.5%)增加2.7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8.8%)比2009届(11.8%)下降了3.0个百分点。
4. 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包括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占26.0%;泛渤海湾区域(包括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内蒙古、山西)占24.5%;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包括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占23.1%。
2011年度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大学生关注就业从高年级蔓延至低年级45%的大学生从大一开始关注就业;大二占31%;大三占20%;到大四才关注就业的只占4%。
反映出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焦虑情绪已经从高年级蔓延至低年级。
同时说明高校就业培养意识逐渐增强,注重引导大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做好职业规划。
建议高校进一步丰富大学职业规划内容,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为就业做好未来规划。
■只要有工作不挑选用人单位目前大学生对工作单位的选择,29%选择了无所谓,占比例最高。
说明大学生首先渴望有一份工作。
其次是,选择国企人数最多,占26%;外资企业22%;事业单位16%;民营企业7%。
回访中也印证了国企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已超过外企。
大学生对国企的印象是待遇好,工作稳定。
■大学生的求职渠道仍以传统招聘会为主大学生对求职渠道的选择依次是人才招聘市场(69%)、校园招聘会(66%)、网上投简历(57%)、父母亲戚朋友介绍(37%)、毛遂自荐(29%)、报纸广播媒体报导(18%)。
在回访中我们发现,虽然传统求职渠道依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但大学生利用网络求职发展很快,利用微博成功求职的人数越来越多。
■认为缺乏实际技巧与经验是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大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依次是,缺乏技术与经验(79%)、就业人数太多(51%)、就业期望太高(46%)、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30%)、企业的要求太高(19%)、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倒闭(3%)。
■只有10%大学生坚持专业对口大学生在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是否对口方面,66%认为“可以与专业有关联性的工作,不一定对口”;17%表示“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行业”;10%认为“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7%表示可以“专业与工作性质无关,先找一份工作再说”。
回访中发现医学、工学、土建等专业的大学生对口意向较明确,法学、文学、旅游类等专业的大学生对口意向不明朗。
建议高校建立毕业生供求关系分析机制。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20
2011.11.20 第 33 期
毕业生起薪普遍较低
68.6% 的毕业生起薪在 1000 元到 3000 元 之间。但 2011 届毕业生起薪 3000 元以上分布较 2010 届有小幅提高,增加 6.0%,这与当前促进 居民收入增长的大背景有关。但是,高校毕业生 就业起薪仍在低水平徘徊,被调查毕业生中仍有 6.5% 起薪不足 1000 元,7.7% 的毕业生并未约 定起薪。高校毕业生群体的就业岗位及使用下移 倾向较为明显。高校毕业生实际薪酬与期望薪酬 间矛盾有所缓和,但仍有 71.6% 的高校毕业生期 望薪酬高于实际薪酬。而实际薪酬与期望薪酬失 调显著影响就业满意度。
其他类型毕业生 0.3%
在 有 效 样 本 中, 按 学 历 划 分, 专 科 学 历 占 38.9%; 本 科 学 历 占
56.0%; 研 究 生 以 上 学 历 占 5.2%。 从 家 庭 所 在 地 来 看, 省
会城市毕业生占 15.5%,计划单列市毕业生占 4.4%,地
西部生源毕业生 18.6%
3.0% 1.7%
业毕
行业发展前与景自好己专业对个口人发展机工会作多稳定
喜欢单位所在能城够市提供住能房够解决户口
前业
景生
的 看 法
对 自 身
22.7% 认为就业前景虽然不太乐观,但是通过多次面试
后还是能够找到合适的岗位
14.9% 认为目前就业十分困难,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就
3.2% 认为目前的形势堪忧,根本找不到工作
毕 业 生
52.6% 48.2% 42.7%业
的
影毕 响业 因生 素的
创 业
有 效
9.4% 8.5%
途
径
校园招聘会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姓名:李美燕班级:法语0901 学号:0120917560109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万人。
而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增加约30万人。
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
因此,研究2011年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大学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与几个同学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一、调查分析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
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
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
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
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
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2011大学生就业实践调查报告
最新大学生就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时下,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找份兼职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打暑期工、实习体味生活已经成为了一股热潮。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挣钱是打工的首要目的。
有的却认为挣钱并不是大学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学把打工看作是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许多学校也鼓励大学生多接了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对日后的就业大有裨益。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以及透析大学生生活实践情况,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见真知。
在往后实践中能更好地接触社会、实践自己的专业技能,寻找发展的机会。
二、亲身经历:今年寒假我一开始,我开始了紧张的寒假实践,准备和同学一起去打工,以便补贴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
当我告诉父母说要去打工时 , 他们都感到惊讶:在他们眼中我还是孩子,平时又不太爱说话,况且我还没有出过远门,还能一个人出去打工 ?肯定吃不了苦 , 干不了几天就会回家。
我也没想到自己在他们眼中居然是这个样子。
没办法只得在我家附近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所在的饭店报酬600元每月供吃供住(我干10天就是200元)饭店规模很小,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街边小店,店内共有6张桌子3个单间1个包房,虽然地方不大但客人不少,尤其是饭点高峰期会持续暴满。
小饭店位于一个繁华的市场中间,来往的顾客都是附近的居民和左右买卖东西的商贩,客流量单一稳定。
我的工作是负责接待顾客,联系厨房作菜、上菜、捡碗、以及闲暇时打扫卫生。
其实这样的小饭店早餐包子粥都是做好的,所以并不忙,我也不累,相反那些老顾客看见我这个新上任的大学生都夸我,我心想这打工的经历也不错吗!可是真正的考验在中午10点半一过,人开始往上涌小店不一会就被人挤满。
每个人都在叫我“服务员,拿点手纸”“服务员,打杯热水”“服务员,我的菜快点!”我的脑袋一下就大了6张桌子3个单间1个包房的客人把我弄的晕头转向,我还要算账,记账,脑子里还要记住给个人要的什么菜别上差东西。
2011毕业生就业调研报告
东乌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毕业生安置就业工作汇报近几年,我局严格按照上级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和旗委、政府的有关工作要求,优化政策机制,创新服务载体,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毕业生报到就业总体情况2006—2009年,我局共接收登记本地生源毕业生292人,安置就业209人,就业率为72%。
其中,接收登记本科毕业生报到104人,安置就业91人;大专(含高职)毕业生报到144人,就业93人;中专毕业生报到44人,就业25人。
2006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共43人,其中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17人,中专学历10人;2007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共59人,其中本科学历18人(其中具有学士学位的13人)、专科学历21人,中专学历20人;2008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登记89人,其中:本科学历28人,专科学历49人,中专学历12人;2009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登记101人,其中:本科学历42人,专科学历57人,中专学历2人。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毕业生安置就业,关系千家万户。
近几年,我局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安置就业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作保民生促稳定的大事来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毕业生就业有效机制,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多途径搭建就业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
一是采取编制外聘用的形式促进毕业生就业。
2006年,我局参照《锡林郭勒盟人才储备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旗实际以旗委、政府名义制定出台了《东乌旗2006年聘用人员编外管理办法》。
在办法中规定编外聘用人员通过公开考试和考核的方式,聘用高校毕业生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与聘用单位签定《编外聘用合同》,聘期为二年,在聘期内为毕业生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及享受事业单位正式人员工资待遇。
合同到期后可根据岗位和工作需要续聘。
聘用在事业单位的,聘用期内所在单位出现空缺编制时,经考核合格后确实优秀的,可办理正式入编手续。
关于2011届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的调研报告
目录1.引言 (1)1.1调研背景1.2调研目的1.3调研方法1.4调研对象及数量2.调研内容 (2)2.1调研概况2.2 数据分析3.调研结论 (9)引言1.1 调研背景现在有多少人做着和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所学专业对现在的工作有何影响?第一次的就业选择并不能为职场未来定终身,但是对刚进入职场的新人来讲有着关键的作用。
在现今就业愈加严峻的形势下,很多在校生和毕业生都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将来能否派得上用场,也不知道可否尝试非本专业的工作,到底该如何选择,于是我们有了这个调研动机。
为了了解我校应届毕业生的专业与就业的对口情况,我们小组确定了“工作与就业是否对口”这一话题来进行了本次的问卷调查。
1.2 调研目的通过调查我院12个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来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对口情况,以便使我们及学弟、学妹们对未来就业与专业的对口情况有所了解,调整好心态,并为更好的就业做更充分的准备。
1.3 调研方法:网上问卷调查1.4 调研对象及数量针对全院12个专业,共收到有效问卷116份,其中包括电子信息工程10份、法学10份、国际经济与贸易10份、财管10份、行政管理10份、市场营销10份,英语11 份、电子商务11份、会计13份、工商管理9份、计算机8份、金融学4份。
调研内容2.1 调研概况针对此次调研,我们分为了三个小组展开。
每个小组3-5人,逐一分配了小组长。
每个小组在问卷调查期间都负责3-4个专业。
在调研前期,我们通过同学间的互相讨论和老师的建议,确定了小组的调研主题为“福州大学阳光学院关于2011届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对口情况的调查”。
其次,我们进行问卷的设计,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的设计好了问卷。
从7月23号开始,调研行动就全面展开了,我们初步通过调查我院12个专业的毕业生来研究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对口情况,以便使我们及学弟、学妹们对未来就业与专业的对口情况有所了解,调整好心态,并为更好的就业做更充分的准备,因此设定每个专业10份问卷,预期120份问卷。
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与毕业生相关的主要调查结论)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2012年3月一、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求职结果与求职期望相符度高,就业质量较高(一)就业质量整体来看,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地区、就业行业、就业单位类型、薪酬待遇4个维度上,毕业生的求职期望与实际求职结果差距不大;56.5%的被调查者对自己落实的工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37.9%表示“一般”,仅有5.6%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
办学层次越高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其求职满意度越高。
(二)求职期望与求职结果对比1.地区分布全体被调查者中,79%的毕业生期望首选在北京就业,其次为东部1(11.4%)、西部2(5.6%)和中部3(4.0%)。
最终,70%的被调查者在北京就业,17.1%在东部就业,7.2%和5.7%的被调查者在西部和中部就业。
在有效的政策引导下,毕业生实际到京外就业的比例高于期望比例。
北京生源毕业生中,99.7%的被调查者期望首选北京就业,最终落实率为98.9%,两者相差不大。
京外生源毕业生中,64.2%的被调查者期望首选北京就业,19.4%首选东部,9.5%和6.9%的被调查者分别首选西部和中部就业。
最终,50.1%的京外生源毕业生在京就业,28.4%在东部就业,12.0%和9.5%的京外生源毕业生分别到西部和中部就业。
京外生源毕业生,实际到东部地区就业的比例高于期望到东部就业比例9个百分点。
京外生源中,211高校毕业生、本科生和工学类毕业生到京外工作比例高。
2.单位分布全体被调查者中,39.5%的毕业生期望首选国企,其次为事业单位(22.9%)、民营企业(12.8%)、外资企业(10.2%)和党政机关(9.8%)。
最终,分别有33.1%、20.3%和24.6%的被调查者在国企、事业单位和民企就业,外企和党政机关的落实率为8.9%和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科08营销503宿舍原创.)摘要今年的校园招聘似乎格外火爆。
打从开学伊始,各大名企陆续“潜入”校园,引领招聘热潮。
部分高校反映,预定宣讲会的名单甚至已经排到了年底。
而据近日公布的翰德季度就业调查报告显示,本季度中国地区的招聘意向保持在2006年一季度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过对各主要经济领域将近600名主管人员进行调查后发现,2010年第四季度有65%的受访者计划增加员工人数,该比例与第三季度持平。
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大企业纷纷缩减校园招聘力度,毕业生遭遇前所未有的求职寒流。
今年,随着经济的强势复苏,众多企业面临着大项目需要马上启动的局面,于是纷纷抢登校园,打响人才争夺战。
如火如荼的“宣讲热”给2011届的毕业学子打了一剂强心针,也预示着今年就业形势的整体回暖。
在这股暖流中,我校毕业生的机会真的来了吗?目录前言 (3)一.调查计划与设计 (4)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5)三.趋势预测分析 (7)四.总结 (9)前言2011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喜有忧。
与往年相比,今年企业的招聘数均比去年上升不少,薪酬也普遍提高。
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
看到师哥师姐为找工作忙碌不停的身影,我不禁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起来。
很想和他们聊聊,可总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次有幸借助我们的课题作业来一同走进他们,听听他们的求职感言,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让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清醒的认识吧。
一.调查计划与设计1.调查目的:在目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的情况下,2012年毕业的我们也时刻关注着现在的就业形势。
而本次针对即将毕业的学长们所做的调查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认识社会的发展需求,拟定自我就业立足点。
2.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共发放60份;收回有效问卷58份资料调查:部分通过查阅资料作为参考、借鉴3.调查对象:太原科技大学2007届本科生(二本、三本)其中性别比例:男生48.3%(28份),女生51.7%(30份)专业结构:机械或材料专业34.5%(20份),市场营销专业34.5%(20份),计算机专业15.5%(9份),其它专业15.5%(9份)4.调查时间:本学期14-15周另附页:《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应届毕业生就业趋势调查问卷》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就业形势分析1.学生普遍感觉就业压力大,而这种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
对于当前的就业形势,68.9%的学生认为形势严峻;在认为阻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中,24.1%认为就业人数多;20.7%认为社会需求岗位少;15.5%认为企业条件要求太高;19%认为自身能力不足;12%认为就业选择渠道太窄;8.7%选择其他。
2. 今年参加过招聘会的理工类学生比文科类学生对就业前景更为乐观、男性整体比女性更为乐观,女性在招聘中仍然处于劣势。
被调查的学生中,参加过各种招聘会的比率为100%。
学生在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前途的态度上表示乐观的,其中机械和材料专业占85.5%;计算机专业占66.7%;市场营销专业占80%;其它专业的占77.8% ,女性占66.6%;男性占78.5 %。
就业倾向分析1.在毕业规划中,大多数同学选择自主寻找工作,此外还有不少同学希望可以得到工作安排。
学生选择趋于分散。
考研率并没有预期中的高。
毕业打算自己找工作的占31%;可能会听从家里安排的占13.8%;选择考研的占20.7%;选择考公务员的占15.5%;打算出国的占2%;自主创业的占17%。
2. 大学生选择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中比例最高的不是像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更多的选择了中小型的二线城市。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占51.7%,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分别占29.3%、19%。
打算到一线大城市发展的,占17.2%;而更多的选择像太原之类的二线城市,占38%;选择返回家乡的占34.5%;仅仅只有10.3%选择去西部地区。
3. 被调查的学生对薪酬待遇要求基本与企业待遇相对接对于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55.2%选择800-1200元;36.2%选择1200-2200元;选择2200元以上的占8.6%。
对求职薪酬(试用期后的工资)20.7%认为在1000-2000之间,43.1%认为在2000-3000之间;22.4%认为在3000-4000之间;13.8%认为在4000以上;而根据我们在“太原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统计发现大部分企业提供的试用期月薪在1000-2000之间;试用期后的月薪在2000-3500之间(不含各种保险、津贴)4.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是未来的晋升机会、发展空间。
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考虑最多的是,19%选择企业的知名度影响力;5.2%选择企业管理机制的成熟度;20.7%选择企业的工作环境;24.1%选择企业的福利待遇;27.6%选择企业的职业发展空间;3.4%选择其他。
5.大多数大学生想过自主创业,但资金和经验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瓶颈在自主创业这个问题上,70.7%表示想过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挤占就业机会,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的机会。
但是资金和经验仍是制约大学生自主创新的主要瓶颈,占65.5%;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术的分别占13.8%、20.7%。
就业需求分析1.参加过招聘会的同学认为在面试时HR所考虑最多的问题是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心理素质等软实力。
在企业考察学生的众多要素中被认为最重要的要素,选择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占75.5%,其次,不断学习的能力占58.52%;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能力占71.16%;,也有49.38%认为学历、证书很重要,46.47%选择外表气质、形象。
这表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于务实。
2.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缺乏足够的重视65.5%的大学生觉得职业生涯规划很重要,而不太确定是否重要占了17.2%,有将近十分之一觉得职业生涯规划不重要,没有考虑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占7.3%。
三.趋势预测分析1.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发现被调查的学生普遍感觉到就业压力,而这并不是没有根据——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
据了解,明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
再加上往年没就业的学生人数,现在急需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达700万之多。
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年年见涨,但每年大学生相关专业工作岗位不足两百万个,也就是说每年有2/3的大学生找不到跟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大约1/5的大学生根本找不到工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2.社会岗位需求有所增加,理工回暖明显,文科形势不明放眼望去,今年的招聘市场的确火热,但从各大企业的招聘计划来看,企业扩招的岗位类型主要集中在理工科。
今年随着经济危机消退,以往被压抑的金融、IT 等行业打破疲软态势,人才需求随之被唤醒。
据前程无忧负责人介绍,随着技术领域的加速发展,今年各用人单位技术型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包括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研发等职位。
不过相比之下,偏文科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不明朗,法学、传播学、英语等专业仍位列较难就业的专业中。
一些高校就业办老师分析“文科看上去很好找工作,什么公司都招,但是以销售、文员类职位居多。
可由于这些专业各个高校均开设,毕业生数量多,但从社会需求来看,今年没有明显增长,为此毕业生出路比较难,专业对口率不高。
”所以在调查中理工类学生对就业前景更乐观。
3.考研不及考公务员热现在许多人认为“有什么都不如有个好工作”。
公务员较好的福利待遇,良好的生活保障让许多大学生为之拼搏,争着去抢这一“金饭碗”。
而相比之下考研就显得并不那么保险,虽然考验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获得跟高的竞争条件。
然而三年过后依然要面临找工作,和刚毕业的本科生比较,他们发现自己已然没有了年轻的闯劲。
4.就业选择,大城市不再是唯一大城市的高房价,高消费水平,快生活节奏让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这心神向往的地方。
同时许多中小城市不断地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积极的引进人才。
而今年不断上涨的物价让大学生们不得不再选择工作时考虑更多,相比于大城市,中小城市将更有吸引力。
5.大学生对就业选择更加理性大学生一方面对于良好的专业技术、自身价值的实现、增加从业经验、薪酬福利比较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对获取人际关系、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稳定的工作岗位也很看重。
这反映了大学生一方面比较注重现实的利益,比如薪酬等,同时也比较关注长远的发展,比如从业经验、人际关系等。
因为这些方面是目前职场比较看重的。
总结本次调查仅局限于太原科技大学校园内,时间仓促,收集的数据并不能充分体现我国现在的就业形势,但对于我校大三学生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现在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缓解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仅需要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
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学生自身和企业单位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社会、企业,包括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重视研究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社会分工。
继续推进就业体制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
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应承担的权利义务。
加快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