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鱼类学基础

合集下载

《池塘养鱼学》课程教学大纲

《池塘养鱼学》课程教学大纲

池塘养鱼学课程教学大纲FISH CULTURE IN POND COURSE TEACHING PROGRAM学时数:32其中:实验学时:8课外学时:学分数:2学分适用专业:饲料与动物营养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池塘养鱼学是渔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农业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程。

它是运用鱼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育种学、鱼类生态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水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来研究池塘养殖的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池塘养殖鱼类的繁殖、生长、发育、营养、生理活动、栖息习性,以及鱼和鱼、鱼和其他动物体、鱼和水体环境之间的客观规律,采取混养、密养、投饲施肥和轮捕轮放等综合性技术措施,从而使单位水体获得最高的鱼产量。

这是学生今后从事水产养殖工作必须掌握专业知识。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池塘养水质环境及其变化规律,掌握池塘施肥、投饲养鱼技术、鱼类人工繁殖技术、鱼苗鱼种培育及成鱼养殖技术,以及鱼类疾病预防的重要措施和常见鱼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1.水产事业、池塘养鱼学等基本概念;2.我国的渔业现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3.广东发展池塘养鱼的优越自然条件。

二、基本要求①掌握水产事业、池塘养鱼学等基本概念。

②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意义。

③我国的渔业现状。

④我国池塘养鱼的发展简史。

⑤广东发展池塘养鱼的优越自然条件。

第二章鱼类学基础知识(4学时)一、基本内容1.主要养殖鱼类形态结构和功能;2.常见养殖鱼类的食性、生长规律、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

二、基本要求①区分不同养殖鱼类的形态特征。

②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食物组成。

③了解鱼类的生活习性。

④掌握鱼类的繁殖规律。

第一节我国鱼类的主要养殖鱼类的形态特征第二节鱼类的食性第三节鱼类的生长第四节鱼类的栖息习性第五节鱼类的繁殖习性第三章池塘环境条件及其改良(4学时)一、基本内容1.水质因子的作用;2.池塘主要的水质因子(溶氧、水温、有害气体、溶解盐类、池塘有机物、池塘生物等)及其对鱼类的影响;3.改善水质因子的主要措施。

鱼类学

鱼类学
动物一样,包括外部形态与内部十大器官系统构造 外部形态 皮肤及其衍生物 骨骼系统 肌肉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排泄)系统 尿殖(泄殖)系统 生殖系统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内分泌腺 注意:仅为学习与研究交流方便而如此划分
第一章
外部形态
☆目的要求
△了解体外部的分区分部和鱼类头部器官
不对称型
如鲽Pleuronectes、鲆Bothus、舌鳎 Cynoglossus等,它们的身体原呈侧 扁而非平扁,但由于长期适应于一 侧平卧水底的习惯,所以其成体已 形成亟其特殊的体型——头向一侧 扭转,两眼均位于头部同一侧,口 几乎已完全偏歪,颌牙的强弱程度 在两侧并不一样,甚至身体上的色 泽斑纹两侧也不同。
鳃盖后缘的皮褶为鳃盖膜(branchiostegal membrane) 鳃盖膜被细长肋骨状的鳃条骨(鳃盖条)(branchiostegal rays)所支持
喉部
两鳃盖间的腹面部分为喉部(jugular)
下颌联合 下颌左右两齿骨在前方会合处为下颌联合 颏部(颐部) 紧接下颌联合的后方为颏部或颐部[颐部(chin)] 峡部 颏部的后方、喉部的前方为峡部(isthmus)
由于水环境和鱼本身生活习性的不同,使各种鱼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在动物界中, 无论哪一类的体型没有像鱼类那样的多样化。这与它们的水生生活条件无疑是密 切相联系的。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鱼类的体型大致有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纺锤型、侧扁型、平扁型 、圆筒型 一、纺锤型(Fusiform)
○本型是最常见的一种体型。
由臀鳍基部后端到尾鳍基部的部分为尾柄(caudal peduncle)
第一节 鱼体外部的区分
第一节 鱼体外部的区分
头部可以区分成下列各部 : 吻部 头部最前缘到眼的前缘为吻部

鱼类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鱼类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第2页/共81页
• 各种鱼类对温度适应情况差别很大,可以将所有鱼类划分为三类: • 热带性鱼类(暖水性鱼类) • 温水性鱼类 • 冷水性鱼类
• 根据鱼类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的不同,鱼类可分为: • 广温性鱼类 • 狭温性鱼类
3
第3页/共81页
• 热带性鱼类:对水温的要求较高,适宜于在较高的水温中 生活。常见热带鱼类有罗非鱼、遮目鱼、金枪鱼、鲣鱼、 鲭鱼及珊瑚礁中的一些鱼类。
垂直分布。
5
第5页/共81页
• 根据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情况,可将鱼类分为四大类群: • 海水鱼类 • 淡水鱼类 • 洄游性鱼类 • 河口性鱼类(又称半洄游鱼类)
• 按鱼类耐受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小,又可将鱼类分为: • 广盐性鱼类 • 狭盐性鱼类
6
第6页/共81页
• 1、海水鱼类:只适应生活于盐度较高的水域,终身生活在海洋内。 • 2、淡水鱼类:只能适应极低的盐度,终身生活在淡水中。 • 3、洄游性鱼类:对盐度的适应有阶段性,有的鱼类大部分时间适应于低盐度的
• 鱼类的侧线系统可能对夜间集群也起一定的作用。
30
第30页/共81页
鱼类集群的不利方面
• 一是过于集中,目标很大,容易吸引凶猛鱼类注意,造成大量被捕的危险。 • 二是食物生物的供应有时受到限制,客易被较大鱼群迅速吃光,因而常因营养不足
而生长缓慢。
31
第31页/共81页
2. 残 食
• 只有环境中营养条件恶化时,才会发生。是鱼类对自然界的一种适应性: • 在食物条件恶化时,大量幼小鱼类被消耗后,就可缓和本种的食物生物基础 的紧张状况。 • 有时幼鱼与大鱼的食性不同,幼鱼能吃较小食物,大鱼吞食幼鱼是间接地利 用了水体中原来不能利用的食料基础。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资料

2013年水产养殖类必修《鱼类学》重点考点总结第1篇第1章主要养殖鱼类生物学一、名词:1.群体效应:鱼体群居有利于群体中每一尾鱼的生长,并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3.浮性卵:卵的比重小于水,它的浮力通过各种方式产生,许多鱼类的卵含有使比重降低的油球,如鲻、鲮;有的鱼卵卵径很大,卵粒小,但卵黄周隙很大。

主要是海水鱼类。

沉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黄周隙较小,产出后沉于水底,一些产于石砾砂底的鱼卵即如此,如海鲇的卵为沉性,卵径11.7mm,重0.98g,油球很小。

漂流性卵:介于浮性卵与沉性卵之间,卵的比重稍大于水,卵产出后即吸水膨胀,有较大的卵间隙。

这种卵在静水中下沉,稍有流水即能浮于水面,青鱼、草鱼、鲢、鳙、鲮、鳜鱼和短盖巨脂鲤等的卵属于这种类型。

粘性卵:卵的比重大于水,卵膜有粘性,粘附在水生植物或其它附着物上。

鲤、鲫、鳊、鲂、鲴、泥鳅、胡子鲶、鲟、六线鱼、太平洋鲱、松江鲈、鰕鯱鱼等均产粘性卵。

4.滤食性:它们的口一般较大,鳃耙细长密集,其作用好比一个浮游生物筛网,用来滤取水中的浮游生物。

草食性:代表种类草鱼、团头鲂、长春鳊等,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食物类型水草和嫩陆草杂食性:代表种类鲤、鲫、鲮、鲻、梭鱼、遮目鱼、鲴、罗非鱼、泥鳅、鮰、鳗鲡和黄鳝等,食物类型食谱范围广而杂,有植物性成分也有动物性成分5、性逆转:鱼类在生命的不同阶段由雌到雄(或由雄到雌)发生性别转变的现象。

6、生殖洄游:当鱼类生殖腺发育成熟时,脑垂体和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对鱼体内部就会产生生理上的刺激,促使鱼类集合成群,为实现生殖目的而游向产卵场所,这种性质的迁徙称为生殖洄游。

7、索饵洄游:即鱼从产卵区或越冬区游向摄食区的活动。

8、越冬洄游::由摄食区到越冬区的行为。

二、知识点1.鲢、鳙鱼的摄食器官结构与食性的适应性变化特点?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摄食方式滤食,食物类型浮游动物。

2.主要养殖鱼类的食性与摄食器官。

鲢鳙:滤食型,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草鱼、团头鲂、长春鳊:草食性,摄食器官咽喉齿,摄食方式吞切咽。

鱼类学.doc

鱼类学.doc

1.鳍条分为“角质鳍条“和鳞质鳍条”,前者是软骨鱼类特有,后者是硬骨鱼类特有,它根据分支、分节情况可以分为分枝鳍条、不分枝鳍条、假棘、真棘2.鱼类的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前者起源于外胚层,后者起源于中胚层3.鳞片根据它的形状、构造和发生,分为盾鳞、硬鳞和骨鳞,骨鳞由真皮产生,根据露出体外部分有无棘刺可分为园鳞、栉鳞4.鱼类肌肉可分为三大类平滑肌、横纹肌、心脏肌。

与背鳍运动有关的肌肉有背鳍引、背鳍倾肌、背鳍间缩肌、背鳍缩肌5.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心脏的不同在于i.。

6.黄鲫和斑鰶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7.翘嘴红鮊和蒙古红鮊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i.。

8.鲤和鲫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

9.青鱼和草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0.鲈鱼和鳜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1.竹甲鱼和蓝圆鲹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2.大黄鱼和小黄鱼最主要的区别特征是13.七鳃鳗的心脏位于_________腔中,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鲨鱼眼后,鳃裂前有一对___________孔,该孔与胚胎期___________同源。

14.鱼类的体腔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两部分。

15.鲨的动脉系统自动脉圆锥出发向前为一条________动脉,由它分出5对_________动脉,进行气体交换后汇成4对__________动脉,至背部合成一条_________动脉,由它向前至______动脉,由它向后行,相继分出成对的_________动脉入胸鳍,_____动脉入腹鳍,_____动脉进入体壁。

16.鲨鱼成熟卵的受精作用发生在喇叭口和___________之间,受精卵外的蛋白和卵壳的分泌场所是_____________。

17.软骨鱼的受精作用一般发生在雌鱼输卵管上段的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

18. ________形目鱼前三块躯椎一部分变成韦氏小骨,它们由前向后分别为___________骨,___________骨和___________骨,韦氏小骨前与内耳的____________腔接触,后与_________接触19.硬骨鱼纲(或系)包括__________亚纲,__________亚纲和_________亚纲。

鱼类学常识ppt课件

鱼类学常识ppt课件

六、鳃裂(gill cleft)和鳃孔(gill aperture)
鱼类头部后方两侧的孔裂。与呼吸有关。 圆口类:鳃裂均个别开口成圆形。 板鳃类:共5—7对鳃裂,在鲨类开口于 头部的两侧,在鳐类则开口于头部腹面。 全头类:具有一皮褶的假鳃盖,从外观 上只看到一对鳃孔。
所有的硬骨鱼类都具有鳃盖, 并有骨骼支持,在外观上只 能看到一对鳃孔,鳃盖边缘 具有皮质鳃盖膜。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鱼类的体轴:头尾轴(主轴)、背腹轴 (矢轴)、左右轴(横轴)。
鱼类有哪些体型?
五种基本类型:纺锤形、侧扁形、平扁 形、棒形(鳗形)、不对称形。 其他特殊体型:带形、箱形、球形、 海马形、翻车鲀形、箭形。
纺锤形(fusiform)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体呈纺锤状,中段肥大,头尾 稍尖细。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 例如鲻、梭、鲐、马鲛鱼 等。这样的体型可将水 的阻力减至最低限度,以耗费最小的能量获得较大 的游泳速度,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大黄鱼:D.Ⅷ一IX,I—31~34 :表示该鱼第一 背鳍由8~9枚鳍棘组成,第二背鳍由 1鳍棘和 31~34鳍条组成。
宽尾鳞鲀:D.Ⅱ,2+25:表示第一背鳍有 2 鳍 棘,第二背鳍有2不分枝鳍条和25分枝鳍条组成。
鲤:D.3—15~22(或Ⅲ一15~22):表示鲤只有 一个背鳍,它有3枚不分枝鳍条(或以Ⅲ表示3枚 假棘)和15~22枚分枝鳍条。
尾鳍的形状和鱼的游泳速度的关系
游速快而作长距 离洄游的鱼:尾鳍多 半呈新月形,尾柄细 。 游速慢的鱼:多 半呈圆形或平直形, 尾柄也较粗大。
(四)胸鳍
功能:运动、转向和维持 身体平衡。
特化类型: 1.扩大为体盘: 鳐等. 2.特别长大:飞鱼等. 3.发达成肉柄:弹涂鱼. 4.延长成丝状:马鮁. 5.特化成指状:红娘鱼. 6.无胸鳍:黄鳝和丝鳗科

《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

《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

《鱼类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生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鱼类的形态、解剖生理、分类和生态习性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池塘养鱼》《观赏水生动物养殖与鉴赏》《淡水养殖动物疾害防治》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鱼类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淡水养殖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鱼类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认知、鱼类解剖和种类鉴定等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及淡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养殖和病害防治等岗位需求,围绕鱼类池塘养殖和疾病防治等关键能力,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原则,将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围绕鱼类外部形态特征、内部解剖结构、生态习性和分类等理论知识与技能等组织课程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鱼类的形态结构特征和鱼类生态习性,能独立或合作完成鱼体的解剖和常见鱼类的鉴定和识别,具备应用鱼类学知识解决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1.掌握常见鱼类的形态构造特点、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生态习性。

2.能准确识别鱼体内外各部分器官;正确测量鱼类可量和可数性状;熟练掌握鱼类解剖操作技术;具备常见鱼类的种类识别和简单生物学指标分析的能力。

3.能规范操作和熟练使用解剖工具及显微镜等仪器设备。

鱼类学

鱼类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呼吸系统
• 1、主要功能:气体交换—即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 • 2、呼吸媒介:水(液相-液相);氧量较稀薄且不稳定 • 3、呼吸器官:鳃、辅助呼吸器官 • 4、呼吸器官必备条件: (1)具备十分丰富的血管
(2)呼吸器官的壁膜极薄,氧气能迅速通过
(3)有一适当的“机械装置”使水能不断的接触呼吸面
1、鳃的一般构造
2、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黄鳝:雄→雌 石斑:雌→雄
感觉与内分泌器官
感觉器官
皮肤感觉器、听觉、嗅觉、 味觉和视觉器官。 皮肤感觉器:皮肤、鳞片(侧线鳞)
听觉:内耳(耳石)
嗅觉:嗅囊、嗅板 味觉:味蕾,分布很广 内分泌器官 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胰岛、后鳃腺、性腺、尾垂体
侧线鳞


在鱼体两侧,有一行(少数多行)被穿孔的鳞片,叫做侧线鳞。
侧线鳞是被侧线管通过的鳞片,每一鳞片内埋有一个短的侧线小管,小管的底部连着侧线管,管内充满粘液,它的感觉器神经丘
侧线鳞
即浸润在粘液中。当水流冲击身体,水的压力通过侧线管上的小孔进入管内,传递于粘液,引起粘液流动,并使感觉顶产生摇动 ,从而把感觉细胞获得的外来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侧线的作用: • • 感知作用:侧线可以感觉水流的流速,从而调整自己的游速,保持在流水中的固定位置; 听觉:能感受内耳感受不到的低频振动,对寻找饵料和逃避敌害具有重要作用;在成群徊游时,鱼类还能通过侧线及时了解到同 伴的动向,起到保持通讯联络的作用;例如:渔民在用围网捕鱼时,如果网的一角没有围好,或网的一处被冲破,那成群的鱼就 会从缺口中逃走。 • 触觉:侧线可以感知周围的物体,判断是否接近岸边或者缸壁。
2、辅助呼吸器官

鱼类学知识点整理要点

鱼类学知识点整理要点

1、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帮助运动与维持身体的平衡),大多数体披鳞片的一群终生在水中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

2、鱼类学:是生物科学的一门科学,它是研究鱼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种类分区和分布特点等方面的问题。

3、软鳍鱼类:鳍上通常无棘比较低等的真骨鱼类。

4、棘鳍鱼类:鳍上通常有棘比较高等的真骨鱼类。

5、鱼体的外部分区头部无鳃盖:最后一对鳃裂;有鳃盖:鳃盖后缘躯干(胴)部一般:肛门或尿殖孔后缘特殊: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具脉弓的尾椎骨尾部6、鱼类体型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相互适应关系1)纺锤形头尾轴最长,背腹轴较短,左右轴最短。

最常见的一种体型,大部分行动迅速的鱼类多属于这种体型,有利于觅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如金枪鱼2)侧扁形头尾轴缩短,背腹轴相对延长,而左右轴仍为最短。

这种体型的鱼多栖息于水流较缓的水域,运动不甚敏捷,较少作长距离洄游。

有些种类还具有坚硬的鳍棘,利于避敌侵袭。

如乌鲳、团头鲂等3)平扁形头尾轴最长,左右轴》背腹轴。

大多栖息于水底,运动较迟缓。

如黄鮟鱇4)棒形头尾轴最长,左右轴等于背腹轴。

适于穴居或穿绕水底礁石岩缝间。

如鳗鲡7、硬骨鱼类口的类型及其鱼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关系上位口:下颌长于上颌,多属于以食浮游生物为主的中上层鱼类。

端位口:下颌和上颌几乎一样长,多为善游泳营捕食性生活的中上层鱼类。

下位口:上颌长于或稍长于下颌,多为食底栖生物为主的中下层鱼类。

8、鳍式的书写及表示方法鳍式:记录鱼类鳍的组成和各鳍的鳍条数目的式子鳍式的书写:A、鳍条有硬棘和鳍条(软条)之分,记录它们的数目时,以罗马数字代表鳍棘,以阿拉伯数字代表鳍条B、以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来表示各鳍,即,以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

各鳍之间用“;”分开C、某个鳍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鳍组成,则各个鳍的数目分别统计,数字间用逗号分开。

D、用“-”表示相互连接;用“.”表示鳍间分离;用“~”表示波动范围,背鳍与臀鳍后小鳍常用阿拉伯数字记录E、尾鳍一般不写在组合鳍式中,如要写,一般排在最后F、若某鳍有游离鳍条,可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并与其他鳍间用“+”号隔开9、五种鳍的名称及其功能背鳍维持直立和平衡,攻击或自卫臀鳍位于肛门与尾鳍之间,其形态与功能基本上与背鳍相似尾鳍推进鱼体运动和转变方向胸鳍运动、转向和维持身体平衡腹鳍协助平衡。

鱼类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鱼类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触须:分布在 鱼头部和身体 其他部位,用 于感知周围环 境和捕食
触觉器官在鱼 类的生活中起 着重要的作用, 如寻找食物、 躲避危险等
0
0
0
0
1
2
3
4
06
鱼类行为与生态习性
鱼类的行为特点
觅食行为:鱼类 通过嗅觉、视觉 和触觉来寻找食 物
繁殖行为:鱼类 通过产卵、孵化 和育幼等过程进 行繁殖
防御行为:鱼类 通过改变自己的 颜色、形状和运 动方式来躲避捕 食者
社会行为:鱼类 通过群体生活、 等级制度和领地 行为等方式进行 社会交往
鱼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适应盐度:鱼类可以通过调 节体内盐分来适应不同的盐 度环境。
适应水温:鱼类可以通过调 节自身体温来适应不同的水 温环境。
适应氧气:鱼类可以通过调 整呼吸频率和氧气吸收能力
来适应不同的氧气环境。
适应食物:鱼类可以通过改 变食物种类和摄食方式来适
05
鱼类的感觉器官
视觉器官
鱼类的眼睛结 构:包括角膜、 晶状体、视网 膜等
0 1
鱼类的视力: 大部分鱼类视 力较差,但有 些鱼类如鲨鱼、 金枪鱼等视力 较好
0 2
鱼类的视觉适 应性:鱼类的 眼睛可以适应 不同的光线和 水质条件
0 3
鱼类的视觉感 知:鱼类可以 通过视觉感知 食物、危险和 同伴等信息
深海环境:深海海 域,如深海热液喷
口、深海平原等
极地环境:极地地 区的海洋、冰川等
鱼类的生理特征
呼吸:通过鳃进 行呼吸
循环:心脏分为 两个心室,一个
心房
排泄:通过肾脏 和膀胱进行排泄
生殖:鱼类的生 殖方式多样,包 括卵生、卵胎生
和胎生

2004-2005(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2004-2005(1)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

《鱼类学》与《鱼类学实验》复习讲义一、名词解释绪论鱼类学“鱼”(真鱼)的定义:指通常以鳃呼吸;用鳍帮助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多被鳞片;是一群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变温脊椎动物。

第一章鱼体的外部形态尾柄、吻部、眼后头部、眼间隔、颊部、鳃盖膜、喉部、下颌联合、颏部(颐部)、峡部、头尾轴(主轴)、背腹轴(矢轴)、左右轴(横轴)、上位口、下位口、端位口、颐须、颌须、鼻须、吻须、脂眼睑、小鳍 (副鳍)、脂鳍、软鳍鱼类、棘鳍鱼类、腹鳍腹位、腹鳍胸位、腹鳍喉位、鳍式第二章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鳞棘或环片、鳞焦、鳞沟或辐射沟、棱鳞、侧线、侧线鳞、鳞式第三章骨骼系统原颅、咽弓、单体椎、多环椎、星椎、脉关节突、尾部棒状骨、下咽骨、咽骨韦伯氏器:鲤形目鱼类的第一至第三椎体的两侧的四对小骨,前后分别与内耳的内淋巴窦和鳔前室相连。

可增加鱼类的听力。

这四对小骨称为韦伯氏器。

第四章肌肉系统大侧肌、肌节、肌隔、轴上肌、轴下肌、红肌、白肌、棱肌、上棱肌、下棱肌第五章消化系统齿式、螺旋瓣、幽门盲囊、咽上器官第六章呼吸系统内鳃裂、外鳃裂、鳃片(鳃瓣)、鳃小片、半鳃、全鳃、鳃间隔、鳃条、鳃耙、鳃盖、假鳃盖、喷水孔鳃——伪鳃、迷路器官、喉鳔类、红腺或气腺、卵圆窗、闭鳔类鳃上器官:某些鱼类的鳃弓或舌弓的一部分骨骼特化而成,上覆黏膜组织,布满血管,可辅助呼吸。

第七章循环系统头环:在硬骨鱼类中,只有背主动脉和颈动脉连合成的环状结构。

第八章尿殖系统前肾、头肾、中肾、肾小体或马氏体、肾小球囊或鲍氏囊、血管小球或肾小球、中肾管(吴夫氏管)、米勒氏管、狭盐性鱼类、广盐性鱼类、性逆转、珠星、婚姻色、卵生、副性征性逆转:雌、雄生殖腺转变的现象。

卵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但胚体的营养是靠自身的卵黄提供的。

胎生:某些软骨鱼类的卵子在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体生殖道内发育,胚体与母体发生血液循环上的联系,其营养不仅靠自身的卵黄,也靠母体来提供的。

【完整】鱼类学资料PPT

【完整】鱼类学资料PPT

鳍棘 不分成左右两半 假棘 用水煮分成左右两半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二、鳍的形态、功能和适应
背鳍Dorsal fin--位于背部,功能:维持身体直立和平衡,
有的种类一个D、有的2个D或3D,甚至有的后面有一个或若干个小鳍 (副鳍,如马鲛鱼),还有些鱼背鳍后方有一个富含脂肪的小鳍,称 脂鳍如鲑形目,鳕有3D 旗鱼、鮟鱇、鮣鱼、鲽形目鱼类、软鳍鱼 类、棘鳍鱼类
骨类的鼻瓣、鼻口沟、入水孔、出水孔,硬骨鱼多数头侧具2个鼻孔,少数1
个鼻孔,极少数鱼类没有鼻孔(鲀形目的少数种类,仅有嗅三节 鱼类的头部器官
鳃裂和鳃孔 腹鳍喉位--位置前移至喉部,如犀鳕科、鳚亚目
海如龙鮟、 鱇海、马棘、茄鲀鱼形、目鳐鱼、类魟鳃等孔。很小。
圆口类、软骨类头侧孔裂为外鳃裂,呼吸时水流:口
躯干部——鳃盖骨后缘到肛门(或泄殖孔后缘)。有些鱼类 (如鲽形目)肛门前移,则以体腔末端或最前一枚尾椎骨 为界,如果以肛门划化会失去自然的真实性。
尾部——躯干部之后。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一节 鱼体的外部分区
二、头部分区
吻部——眼以前的头部。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盖骨的后缘部分。 颏部——下颌联合的后方。 喉部——两鳃盖间的腹面。 峡部——颏部和喉部之间(分隔两鳃腔的地方)。 鳃盖膜——鳃盖后缘的皮褶。 鳃条骨——支持鳃盖膜的细长骨骼。 眼间隔——二眼眶的背缘正中距离。
颊部——眼的后下方和鳃水盖孔骨的。后实缘部际分上。是退化的鳃裂(胚胎时喷水孔和鳃裂一样;喷水孔内可见鳃 平扁形——1轴较短,2轴丝短)、3鳐轴长类。喷水孔较大,用于进水;鲨类喷水孔不大或无(不太需要);硬
骨鱼中鲟有小喷水孔。
第一章 鱼体的外部形态
第四节 鳍
鳍是鱼类特有的器官,用于运动和维持身体平衡。 分奇鳍和偶鳍二类。各鳍是根据所在位置命名。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PPT57页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PPT57页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鱼类学常识课件教学讲义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鱼类学第二章小结

鱼类学第二章小结

1.骨骼系统 2.典型的骨骼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膜质期、软骨期、硬骨期。

3.硬骨:由骨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间质内有血管分布。

4.经过上述3个阶段形成的硬骨称之为软骨化骨(也称脆骨)——鱼类的脊椎骨;有些硬骨的形成不经过软骨期,膜质状间叶组织直接在硬骨细胞的作用下形成硬骨,这种骨骼称之为膜骨——鱼类颌弓、鳃盖骨。

5.软骨:软骨细胞周围具有软骨基质,内无血管或淋巴管,通过渗透和弥散作用提供营养。

根据主要纤维不同分为透明软骨、弹性软骨和纤维软骨。

6.圆口类、软骨鱼类的骨骼终生保持软骨,真骨鱼类的骨骼多为硬骨。

7.鱼类的骨骼可分为外骨骼和内骨骼。

8.外骨骼:埋于真皮和表皮中,位于体表的骨骼,如鳞片、鳍条。

9. 内骨骼是支持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重要组织,骨骼外附有肌肉,共同协作,10. 硬骨鱼类脑颅分为四个区域:鼻区、眼区、耳区及枕区,分别包围嗅囊、眼球、内耳及枕;咽颅:头的下部,包围口咽腔、鳃腔及食道前 又称咽弓,一般有七对。

第一对:颌弓;第二对:舌弓;第三至第七对:鳃弓。

11.12. 脊柱 支持身体和保护脊髓及主要血管;无椎体横突。

13. 种类:躯椎、尾椎、髓弓和髓棘。

14. 脉弓和脉棘:为尾椎特有,在椎体下方成弧形,所围成的空腔为脉管,内藏尾动脉和尾静脉,脉弓腹面会合处为脉棘。

15. 韦伯氏器为鲤形总目的鱼类所具有,位于椎骨两侧,由第1~3椎骨所分化而成的带状骨、舶状骨、间插骨和三角骨所组成的连接鳔和内耳的一组小骨片。

16. 鱼类的肋骨可分背肋及腹肋两类17. 附肢骨骼 :包括奇鳍的支鳍骨、偶鳍的支鳍骨和带骨。

18. 奇鳍的支鳍骨 :包括背、臀鳍的支鳍骨和尾鳍的支鳍骨。

19. 尾鳍的支鳍骨由尾部椎骨后端的骨骼发生特殊变化而形成的A. 歪型尾B .原型尾C .正型尾D. 等尾鳍或。

⎪⎪⎪⎩⎪⎪⎪⎨⎧⎩⎨⎧ 下鳃盖骨、主鳃盖骨 前鳃盖骨、间鳃盖骨、—舌弓 骨、下鳃骨、基鳃骨 咽鳃骨、上鳃骨、角鳃—鳃弓 齿骨、关节骨 —下颌颌骨、腭骨前颌骨、上颌骨、辅上—上颌—颌弓咽颅 20.偶鳍的支鳍骨和带骨:支持胸鳍的骨骼为肩带,支持腹鳍的骨骼为腰带。

鱼类学——精选推荐

鱼类学——精选推荐

鱼类学(一)鱼类学(1)同学们好,鱼类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的内容包括鱼类的形态,鱼类的分类以及鱼类的生物学等内容。

现在我们讲第一讲,先跟大家介绍鱼类的形态与分类概要。

第一个问题,鱼类的形态,鱼类生活在水中,由于水环境及其复杂,就淡水水体而言,有江河、湖泊、水库、池塘、沟渠等,各种水体的环境彼此不尽相同。

鱼类在这些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其体型、体表及外部的某些器官都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

先我们看看鱼体的外部分区。

鱼类的外部可以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大家看图。

头部是从鱼体的稳端鳃盖膜。

躯干部是从鳃盖骨的后缘至臀鳍基部的起点,就是这个地方,这是躯干部。

这里大家注意,有些鱼类,到躯干部也可以这样说,是到肛门为止。

但是有些鱼的肛门前移,如果肛门前移的鱼类以最后一个躯指骨为界,这个是躯干部。

尾部呢,就是从肛门开始,到尾鳍的基部,这里是尾部。

这在尾部里面大家注意,臀鳍基部西点的末端,这个地方至尾鳍的基部,这一段我们通常叫鱼类的尾柄,这是头部的鱼鳍的分区三个部分。

那么整个头部呢,从侧面看,我们又可以把鱼鳍的头部分为吻部,是吻端至眼睛的前缘,这里是吻部。

眼睛的后面至腮盖骨的后缘,这一段我们叫做什么呢,叫眼头头部。

从鱼体的腹部看,那么它的头部又分为这几个部分,第一个颐部,颐部怎么样呢,是下颌两耻骨的联合处的后方,这个地方是颐部。

颐部的后方是峡部,峡部的后方是喉部,喉部的地方是胸部,胸部的后方是这里面就是腹部,这是头部的分区。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鱼体的测量。

鱼类的外部形态变化比较大,国内鱼类的测量方法和项目不尽相同。

硬骨鱼类常用的测量项目有下面一些测量项目,大家看图。

一个是全长,全长吻端至尾鳍的末端,这个之间的长度是全长。

第二个是体长,吻端至尾鳍的基部,这个直线距离是体长,体长也叫标准长。

头长是头部的长度,躯干长,躯干部的长度。

尾长,尾巴的长度,尾柄长是尾柄的长度。

眼后头长,就是眼后头部的长度,鱼体的体高是指鱼体的最大高度。

鱼类学二

鱼类学二

1(6)头侧与胸鳍间无大型发电器官2(3)吻特别延长,作剑状突出,侧缘具一行坚大吻齿…………锯鳐目3(2)吻正常,侧缘无坚大吻齿4(5)尾部粗大,具尾鳍;背鳍2个;无尾刺…………………鳐形目5(4)尾部一般细小如鞭(如粗大,则具尾鳍),尾鳍一般退化或消失;背鳍1个;常具尾刺…………………鲼形目6(1)头侧与胸鳍间有大型发电器官……………………电鳐目骨组织鉴定法(如鳞片或耳石、鳍条、鳃盖骨等骨片测其年轮及间隔宽度,一次推算生长)年轮:当年秋冬形成的窄带和次年春夏形成的宽带之间的分界线。

副轮:鱼类生活中所发生的非周期的、偶然变化所引起的。

(1)副轮没有年轮那么清楚。

(2)它只出现在鳞片的某一区域。

(3)仅在某些鳞上出现。

(4)宽带在副轮之前或之后都较正常的狭窄。

肉眼观察法Ⅰ期:性腺尚未发育。

透明细线状Ⅱ期:性腺开始发育或产卵后重新发育。

扁带状Ⅲ期:性腺正在成熟,已较发达。

初见卵粒Ⅳ期:性腺即将成熟。

卵巢淡黄或深黄。

卵大而饱满Ⅴ期:性腺完全成熟,卵即将或正在排出。

卵排出滤泡Ⅵ期:产卵排精后的性腺。

刚产卵的卵巢胚前发育:受精卵卵裂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孵化期胚后发育: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保护:人工放流,控制网具,休渔(渔业政策保护,定期捕鱼定期限定禁止出海捕鱼)。

保护环境减少工业排放。

人工养殖渔业。

卵生:大多数鱼类的生殖方式,鱼类将卵产至体外,胚胎发育在体外进行,其过程中完全依赖乱晃内的营养物质,绝大多数硬骨鱼产卵方式。

卵胎生:受精卵在雌性生殖道内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卵黄提供营养,与母体无营养关系或生殖道只提供水和矿物质,最终有母体产出仔稚鱼,多鲨鱼机多种硬骨鱼产卵方式。

假胎生:一些板鳃鱼类鱼母体有血液循环上的联系,胚胎发育所需营养物质依靠母体供给和卵黄。

输送结构,胚胎发育所在的输卵管壁上有一些突起与胚胎相连,形成类似胎盘的结构。

绝对繁殖力:每一雌体在一个生殖季节中怀卵总数。

相对繁殖力:雌鱼在一个生殖季节中,单位体重或单位体长所具有的卵子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表皮:一般不具有角质层,结构与家畜 相似,表皮中含有能分泌浆液、粘液等 的腺细胞,如颗粒细胞、杯状细胞等; 2. 真皮:主要由纤维组织构成,其中还有 色素细胞; 3. 皮下层:鱼类一般不具有皮下层。
二、腺体 1. 粘液腺
分布在鱼体的表皮层,具有润滑体表、清除异物、 调节渗透压等作用,通常无鳞鱼更发达;
二、胰腺
1. 形态:多数鱼类的胰腺是分散在肠和 脾的周围,不形成单独的结构,但也 有少数种类的鱼(板鳃亚纲)具有单 独成型的胰腺。
2. 结构:由外分泌部和内分泌部两部分 组成。
第四节 鱼类呼吸系统
一、鳃
1. 形态:真骨鱼类一般有5对鳃,但只有4对全鳃;
2. 结构:由鳃弓、鳃丝、鳃小片组成,每一鳃弓 上着生两列鳃丝,每一鳃丝上对生两排鳃小片。 二、鳔 位于肠胃背面、肾脏腹面的体腔内,为一中空 的囊状器官。具有调节比重、发音、呼吸、辅 助听觉、感压等功能。
3. 关于鱼体外形各部测量的一些术语
(1)全长:从吻端到尾鳍末端的距离;
(2)体长:从吻端到尾鳍基部的距离; (3)体高:身体的最大高度; (4)头长:从吻端至鳃盖骨后沿的距离; (5)吻长:从吻端至眼球前沿的距离。
第二节 鱼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一、皮肤
皮肤具有保护、感觉、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由表皮与真皮组成。
彩鲫
神 仙 鱼
武昌鱼
黄鳝
鳗鲡
上口位
下口位
端口位

鱼的外部形态
2. 毒腺与毒棘
为表皮的衍生物,具有防御、攻击、捕食等作用。
3. 鳞片 4. 色素细胞 (1)黑色素细胞:主要调节鱼类色彩的浓淡变化
(2)黄色细胞:在透射光下呈淡黄色、 深橙色,甚至密集时呈红色。 (3)红色素细胞:多见于热带鱼类。 (4)光彩色素细胞:细胞内含鸟粪素颗 粒,它具有强烈的折光作用,能反射光形 成一种闪光的银白色色彩。
2. 侧扁型(图2、3):鱼体较短,两侧很扁平而背 腹轴高,如武昌鱼,神仙鱼等; 3. 圆筒型(图4、5):身体延长,其横断面呈圆形, 如黄鳝、鳗鲡等。
二、鱼体各部分及附属器官 1. 头部:主要有口、眼、须、鼻孔、鳃孔等。 口:有端口位(图6)、上口位(图7)和下口位 (图8)几种位置。
眼:无眼睑
须:有感觉和味觉功能,不同的种类其数量有一 定的差异;
鼻孔:为盲道,不具有呼吸功能,只有感觉功能;
鳃孔:为呼吸时的出水通道
2. 躯干和尾部(图9) 鳍:为鱼类的运动器官,包括背鳍、腹鳍、 胸鳍、臀鳍和尾鳍; 鳞片:大多数鱼类都具有鳞片,是皮肤的衍 生物,呈覆瓦状排列,但也有些种类的鳞 片退化(黄鳝、鳗鲡等) 侧线:是鱼类特有的感觉器官,是深埋于皮 下的管状系统结构,与神经系统紧密连接, 具有听觉和触觉功能,能感觉水的波动、 水流方向和水压的变化。
三、辅助呼吸器官 1. 皮肤:黄鳝、鳗鲡、鲶鱼等 2. 口腔及肠道粘膜:如泥鳅、黄鳝等
3. 鳃上器官:胡子鲶、乌鳢等
4. 鳍:多见于幼鱼,如弹涂鱼
第五节 鱼的血液循环系统
一、心脏
由静脉窦、心耳和心室三部分组成
二、血管 三、血液 1. 红细胞:为有核红细胞 2. 白细胞:
3. 血小板:
四、造血组织 1. 肾造血组织 (1)头肾
(五)肛门
二、消化腺 (一)肝脏
1. 形态:对数鱼类的肝脏呈三角形、分两叶 或多叶,少数鱼类不分叶;鲤科鱼类的肝 脏无一定形态,分散在肠系膜上,混有胰 腺细胞,而称为肝胰腺。
2. 颜色:肝脏的颜色多为黄色、褐色或褐红 色,但也有的呈绿色(七鳃鳗)、白色等。 3. 组织结构:与家畜相似,但其中糖原含量 较多。
(2)肾间组织
2. 脾脏 3. 胸腺:位于鳃盖骨背连合处皮下。
第六节 鱼的泌尿系统
肾: (一)头肾(前肾) 位于体腔的最前端,形成于胚胎期,为 胚胎期的泌尿器官,到成体后转变为造 血器官。 (二)中肾 是鱼类成体后具有泌尿功能的器官
第七节 鱼类的生殖系统
一、精巢
二、卵巢
三、雌雄同体与性逆转 雌雄同体如胡瓜鱼 性逆转如黄鳝,幼体时为雌性,成体时为雄 性。
第二章 鱼类学基础
第一节 鱼的外部形态
第二节 鱼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鱼的消化系统 第四节 鱼类呼吸系统 第五节 鱼的血液循环系统 第六节 鱼的泌尿系统
第七节 鱼的生殖系统
第一节 鱼的外部形态
一、鱼的概念
是指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以鳍游泳的变温脊椎 动物。
二、鱼类的体型
1. 纺锤形(图1):这种体型的鱼头、尾稍尖,身 体中段较粗大,如鲤鱼、鲫鱼等;
第三节 鱼的消化系统
一、消化道 (一)口腔 1. 齿:分为口腔齿和咽喉齿两种
2. 舌:无肌肉,不能运动,具有味觉功能
3. 鳃耙:为一滤食器官,位于鳃弓内侧。 (二)食道
(三)胃 鲤科鱼类一般都无胃,有胃鱼的胃结构 与家畜相似;有些种类的鱼在胃肠交界 处有盲囊状突起,称为幽门垂或幽门盲 囊。 (四)肠 分为前、中、后肠三部分,其结构与家 畜相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