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数字化
浅谈数字电视发展所呈现的突出优势与意义

高 ,受 众可任 意选择 电视节 目,更具个 性化 。
1 . 3 功能 广泛 ,业 务设计 广 。随着数 字化 的不断 发展 ,以往模拟 方 式不 能满 足 的需 求 ,数 字 电视 都可 能达 成 。电视 网站 、交互 电视 、股 票行 情 与分 析 、视频 点 播等 ,都 可 能实 现 。电视 互 动 ,数 字新 业 务 , 也将逐 渐发展起 来 。 2 . 由此可 见 ,数 字 电视替 代模拟 电视 ,指 日可待 2 . 1 数字 电视的发 展迎合 了时代 的要求 从 2 0 世纪 3 0 年 代至 今 ,一路 走来 ,模拟 电视 走过 了 7 O个年 头 。 随着 生产 力 的发展 ,模 拟 电视的 局限性 逐渐 暴露 出来 ,新技 术变 革势
时代 发展 的显 著标 志 ,在信 息领 域 中 ,广播 电视数 字必 不可 少 。数字 电视 的优势众 多 ,如 :清晰度 高 、高质 量 、更真 实 、耗能低 、抗干 扰 、 信号 多 、功 能 丰富 、保 密性好 等 。因 以 ,数 字 电视 得到 广大 手 中的认 可 。因 自身 的优 势 ,数 字 电视得 以迅 速发 展 ,一 步步 走 进人 们 生 活 , 打开全 国市场 。
和大 力支持 。1 9 8 4 年, 为 了研究数 字 电视 ,便创 建了原 电子部 。 1 9 8 9
年 ,H D T V软 科 学 研 究 专 家 组 在 原 国家 科 委 的支 持 下 ,落 地而 成 。 1 9 9 8年 9月 ,高 清晰 度 电视 地面 广 播功 能样 机 系统 首 度创 建 。 1 9 9 9
个用 户的数 字 电视都 将与 因特 网连接 到一起 。如 此 以来 ,社会信 息化
的进程 脚步大大 加快 。
二 、信息大爆 炸 ,数字 电视 的优势越来 越明显
浅谈广播电视网络化建设及发展展望

在 注意安全 、 可靠 、 实用 的基础上 , 尽量选择 主流 、 先进 的技术方 案, 提高系统的生存周期。 包括 网络技术 、 存储技术 、 系统架构 、 软件 体 系结构 、 异构 系统互连互通 、 压缩编码 、 文件格式 、 数据库 平 台的选 择 等。 都应当是主流的 、 先进的 、 实用的 。 ・
21 0 2年
第 1期
S I N E&T C O OG F R TON CE C E HN L YI O MA I N
OI T论坛0
科技信JL _
浅谈广播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网络化建设及发展展望
( 齐 哈尔 广播 电视 台 齐
【 摘
设 , 深 入 地 研 究 了广 播 电视 网络 化 的发 展 展 望 。 并
考虑数字化进程应先从各种 单一设 备开始发展 . 然后逐 步引进数 字系统。 电视 台来 说数字化的关键在于节 目信号的数字化记 录。 对 摄、 录像 机是台 内各类设备 中数量最 多 、 投资最 大的设 备 . 它程 中 . 既要 考 虑能与原有设备兼容 . 并要在将来标 清电视设备 向高清 电视设 备发展 时最大限度保护现有 的数字设备投资 我们考虑可采用 S N E O Y MP G I X格式设备 。I X录像机视频信号采 用 MP G 2 M M E 一 压缩 方式 . 是将来 电视发展的主流格式 , 以说是标 清通 向高清过渡的桥梁 , 可 兼容性 好 . 能够满足兼容原有 B t c m的设备要求 。 e —a a 它的输 入输 出接 口. 持 除保 传统的复合 、 分量外 . 具有传输数 字视频 信号的 串行 数字接 口( I 还 S ) D 和串行数字传输接 口(D I 还将具有 I 地 址和千兆 以太 网接 口。其 ST) , P 开放 的接 口,为今 后 的发展 留有 自由 的空 间 .如 : E I X W— MP G M MS M IO Z O P放像 机可 以兼 容 B t en 家族的磁 带 .由于装有 S I— P e — al a DT C 接 口, 以直接输出 S MB S P G基本码流并 与 M E 可 O PM E P G各种产 品连 接在一起 。 [I MS G OP摄录一体机 。 叉 ̄ : I MX W— O 设计为 5 MB S 1 0万 0 P 、2 像素 、 品质的图像 质量 . 高 其技 术指标满 足国家广播 电视对标 清电视 的要求 , 还为将来扩展 到 H T D V做好 了准备 网络化对传统 广播 电视网络技术( 特别是模拟 网络技术) 出重要 提 的新技术发 展课题 。 随着因特网在全球经济 、 文化等领域迅速扩张 . 多 维渗透 , 现有 的广播 电视也正面临严峻考验。 第二代 因特 网迅速发展 . 宽带高速交互式 网络正 在形成新 一轮冲击波 信息化体现在人类 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 ,信息革命 翻天覆地 随着信息技 术的快速发展 . 广播 电视正发生 一场深刻的信息化 变革 . 同时对其产业结构 、 竞争格局 、 营模式 、 经 经济周期 、 管理体制 、 思维方 式等产生着广泛 的影 响。信息化已渗透到广播电视 的各环 节 . 使广播 电视 的影响范 围、 目 节 质量 、 业务 经营向全新 高度迈进。 智能化也 已广 泛地在广播 电视领域里应用 。科学技术 的飞速进 步. 已不满 足于 人们 由人分析 、 判断 , 由设备实施 、 的生产和生活模式 在广播电视领 执行 域. 有状态分 析 、 具 自动调 整 、 障处理 、 需分 配等功 能特点 的智 能 故 按 化系统 已经在节 目制播 、 传输 、 户接人 等各个 环节开始应用 用
浅谈广播电视宣传档案数字化方案的建立及其应用

芦 铸
( 肃 广 播 电影 电视 总 台 ( 团 ) 电视 公 共 频 道 甘 集 甘肃省 兰州市 700 ) 300
摘
要 :本文通 过对 广播 电视 宣传 档 案数 字化 建设 是 伴 随 着 宣传 媒 体 信 息 数 字化 而 出现 的 一种
新 的工作 趋 势的 阐述 。作 者认 为建 立广播 电视 宣传 档 案 数 字 化 对 广播 电视 台站 档 案 信 息资 源 的 统一 开发 利 用起 着积 极 的作 用。
把 广播 电视 宣传 档 案进行 数 字化 处理 ,以便 向宣传 媒 体 的 “ 字仓 库 ” 中添加档 案 数据 ,使 各广播 电 数
的职 责 ,上级 也 以收藏 了 多少 档案 、 占有 多 少信 息
资源作 为业绩评价标准 )等原因造成的。因此 ,在
开展馆 藏档 案 数字 化工 作之 前 ,应 该做 好档 案 的优 化 :作 。对 档 案 的移交 进行 适 当限 制 、控制 入 库 范 L 围 是优 化 的前期 控 制措 施 ,积极 开 展鉴 定工 作 则是 后期 冶 理 的关键 。其 次 ,对 现有 的档 案的数 字 化应
或 更新 版 本 。② Widw O 3S r r no s 2 e e 易学 易 用 ,界 v
面友好 。④ Widw O3Sr r nos 2 e e 支持 软件 多 。 v
广播电视数字化研究

立 体 电视和 超 高清 电视会 给用 户带 来神 奇 的体验 。 4 4 机顶盒 功 能全面拓 展 . ,播 电视 的服 务领 域 在未 来 会得 到不 断 的拓 展 。 比如:用 户在 家 中就
可 以通 过 电视机 的遥控 器来接 通可 视 电话与专 门的社 区医生 “ 面对面 ” 咨询:
[] 何大 中. 3 广播 电视 是用现 代化 的技 术装 备起来 的宣传 手段 .
这就 使大 多家庭 和接 收者不 得不 放弃 一些 收费项 目,这 就 限制 了所有者 的利
益 ,这也是 长 期将存 在 的主流 问题 ,短 时 间内无 法解 决 。
3中 国数字 化 的未 来 全球 广播 电视 数字 化的前 途毋 庸置 疑是 光 明的 。 这并 不能 概括其 将来 但 的特 征。作 为人 类知识 积 累技术 的重 要发 展 ,数 字化 在人类 的传 播技术 的发
电视 的体积 越 来越小 , 随身携 带 已经变成 现实 ,功 能也空 前 的强大 ,人们 的 日常生活 由于 数字 电视 的 出现而 发生 了 巨大 的改变 。
高像 素的摄 像机 已经研 发 。在 0 9年初 , 日本 通过 长距 离 I P光纤 网,对音 乐 晚会现 场进 行 了高清直 播 。 国准 备使 用超 高清进 行现 场转 播下一 届奥运会 。 英
许 多 公司都 已展示 不 需借助其 他 辅助工 具就 可 以观 看 的立 体高 清 电视 。O 年 8
9 月底 , 日本 的某 次展会 上一款 可 以直接观 看 的3 的视频 显示器 登台亮 相 。 在 D
2中 国广 播电 视的 现状 及存 在 问题
目前 中 国广 播 电视 迎来 了一 场数 字化 的全 面 革新 ,2 0 0 8年全 球 的广播 电视 数字 化进 入了攻 坚阶 段 ,欧美 英等地 区和 国家整 体实 现转 换设定 ,而 中 国等发展 中 国家,政 策推 行和 市场推 广还 是有个 难题 ,光 电中心 的政 策制 定 者们 由于 连年 的发展 对市 场的 期待 也随之 增加 ,可是 在这其 中推 广进度 的弊 端 也显现 了出来 , 中包 括教 育的投 入严 重不足 而 引发 的问题 也越来 越强 烈 。 其
广播电视的数字化浪潮

维普资讯
■■ — r C l ■ n ■ I l O nC ■ ■ Vl On ■ I Sl
卫 星 数 字 广播 、地 面 数 字 广播 都 是 今年 的 亮 点 。 ” 广播 影视 “ 一 五 ”规 划 当 中 ,对有 线 电视 的 十
数 字 化 标 准 的博 弈
数字化的另外一 个困难就是数字化标 准的 问题 。 由于 历史原 因,我国的数 字电 视地面 传输 标准有 多个 ,而张海涛在讲话 中 明确 表态 : “ 数字 电视地 面传输 国家标 准 即将 正式颁布 ,标准 出台之后 ,一 旦有 对应 的广播设 备供应市场 ,各地 广播 电视 系 统 要 在 1 之 内 强 制 性 转 换 到 国 家标 准 年
征 _ 界 成 字 性, 广 视 — 字 于 了 时 我 播 ‘全 都 迈 化 候 电 _世化 了 决 步 国 的 变 数 的伐 数终出定 。
—
其 实 ,在8 2日开幕 的北 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 月2 览 会 ( IT 0 6 上 ,从 领 导 讲 话 到 厂 商 展 览 ,从科 技论 BR V2 0 ) 坛 到嘉宾 访谈 , “ 字化” 成为 出现频率 最高 的名词 ,数 数 字 化 浪 潮 将 是 今 后 几 年 广 播 电视 领 域 的 主 旋 律 。 在 开 幕 式上 ,国 家广 播 电影 电视 总 局副 局 长 ( 称 下 “ 电总局 ”)张海 涛做 了重要讲 话 ,在讲话 当 中 ,将 广 广 播 电视领域的数 字改造作 为 “ 十一 五 ” 规 2 的 4 重 点 任 务 1 项 J 之一 。提出 了 “ 政府领 导 、广 电实施 、社 会参与 、整体 转 换 、市 场运 作”的 原则 。其 中电视 台 、电台本 身的数 字化 升级改 造和有 线 电视 从模 拟到数 字的整体 平移 ,又是 数字 化的重点。 广电总局副局长 张海涛
广播电视档案数字化管理分析

广播电视档案数字化管理分析摘要:在广播电视不断发展中,档案是其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整合各类资源,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广播电视持续稳定发展,使档案充分被开发利用。
既往档案多以音视频管理为主,随科技迅猛发展及社会信息化变革,传统管理已然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利用及广电播出需求,开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有一定重要性与必要性。
此文简单分析广播电视档案数字化管理。
关键词:数字化;广播电视;档案;管理档案是在广播电视舆论宣传过程里不断形成的图像、文字和声音等,是国家档案范畴重要构成,为广播电视播出和查验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重要凭证。
当前数字化档案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制约档案管理发展,影响其管理水平与质量,需引得重视,加以探索与调整。
一、广播电视数字化档案管理面临问题1.部门之前沟通不够要想实现档案数字管理,就要各部门之间通力协作,若单纯由归档部门进行管理,则管理效果不佳,水平低下,无法顺利完成数字化管理进程。
在广电单位内,有较多部门,想达到各部门协作有一定难度。
实际工作时还会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情况,对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1.档案安全有待加强长久以来,安全是档案管理重中之重,若秘密泄露,会对广电事业构成不利影响,严重时可对媒体市场造成冲击,影响整体市场发展。
档案安全为广电档案数字管理重要方面。
实际工作中,档案安全仍有不足,人员工作疏忽时有发生,导致数据库病毒存在入侵,加大隐患。
1.档案管理与数字化平台融合不足当前,广电领域内数字化平台应用有所不足,制约数字化功能发挥,两者融合不足,结合不够充分,导致在档案数字化开展中数字化平台成为其障碍,造成“事倍功半”[1]。
二、如何加强数字化档案管理1.前期做好准备工作加大档案管理资金投入,购进不同时代广电硬件设施,使不同年代保存的音视频资料都能完整的播放、复制及存档,促进数字化建设,例如专业VCD、索尼大3/4录放机、DVD播放机、DV CAM放像机等。
在电视台或者广播电台内创建存储器局域网,使用SCSI硬盘阵列(使用容量>100T),且具有压缩存储和备份功能,有利于音视频档案数字化传输。
广播电视如何助力数字化转型

广播电视如何助力数字化转型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广播电视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创新与突破,成为了摆在广播电视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数字化转型为广播电视带来了诸多改变。
首先,在内容生产方面,数字化技术使得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更加高效、灵活和多样化。
通过数字化的拍摄、编辑和后期制作设备,节目创作者能够更加便捷地实现创意,丰富节目形式和内容。
其次,在传播渠道上,网络平台的兴起让广播电视节目能够突破传统的线性播出模式,实现随时随地的点播观看,极大地拓展了受众范围。
再者,在用户体验方面,数字化带来了高清画质、立体声音效等提升,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视听享受。
那么,广播电视如何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呢?其一,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关键。
广播电视机构应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如 4K、8K 超高清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提升节目制作质量和视觉效果。
以 4K 超高清技术为例,其清晰度是传统高清的四倍,能够呈现更加细腻、逼真的画面,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同时,利用 VR 和 AR 技术,可以为观众创造更加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其二,优化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
在内容生产上,要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和喜好,制作多样化的节目内容。
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了解观众的收视习惯和兴趣偏好,精准推送节目,提高观众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在传播模式上,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实现多渠道分发。
除了传统的电视频道播出外,还要将节目同步发布到网络视频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扩大节目影响力。
其三,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
数字化转型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包括懂技术的内容创作者、熟悉新媒体运营的营销人员等。
广播电视机构要加强内部培训,提升现有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
同时,积极引进外部优秀人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浅谈数字化电视

维普资讯
字 电视产业链 。而这条产业链上的所 有环节都是相互关联 的. 只有
3数字电视带来的黪
这些环节建立起平等的利益分配关系 . 才能够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 生态链 条。链条各环节合理的信息透明度以及利益分配关系, 是有
发 展 数 字 电视 是 中 国广 播 电视 行 业 改 线数字电视产业链高效运转的基础。
采用 数字 技术 的 电视节 目与原来 的 模拟 制式 电视 节 目相
音 代 虚 拟 存 储 技 术 不 断成 熟 广播 电视 系 统 比 其 画 面 更 清 晰 质 更 优 美 。观 众 可 以通 过 机 顶 盒 在 普 通 电
I V 级视频效果及c 级音频效果 的电视节 目。 J D 终于迎来 了又一次飞跃 性的技术革命—— 视机上欣 赏 ̄ D D
术 手 段 上 的 统 一 .并 最 终 体 现 在 业 务 与市 数 字 电视从 技术 和体 制上 打破 了传 统 电视 经 营管理 的业 务运 营
4发 展
电视面临的l题 l 习
场 的融 合 。传 统 的 广 播 电视 在 视 频 娱 乐消 模式。新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应适应数字电视业务运营体系中的各
3服务领域极大拓宽数字化使有线网络的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大大扩展数字电视不仅提供丰富多彩的广播电视节目还提供诸如交互电视业务视频点播互动游戏高速互连网浏览收发电子邮件等服务并可以提供天气预报股市行情票务等信息以及电视银行等便捷服务
维普资讯
浅谈数字化 电视
■ 濮 阳市 人 民医 院 晁云 志 徐 歌
按 传 输 方 式 的 不 同 数 字 电视 分 为三 等 服 务 并 可 以提 供 天 气 预 报 、股 市 行 情 、票 务 等 信 息 以及 电 大 类 :卫 星 数 字 电视 广 播 、有 线 数 字 电视 视 银 行 等 便 捷 服 务 。 广 播 、地 面 数 字 电视 广 播 。 目前 数 字 演 播
浅谈我国广播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Leabharlann 浅谈我国广播媒体的数字化转型
曲璐璐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召县广播电视台)
时间来连续收看或收听广播频道,这成 为制约广播发展的一大瓶颈。 1.3 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数字媒体的出 奇创新,他们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让传 统媒体用户日渐萎缩,虽然传统广播媒 体仍占有一定的市场受众。 然而, 分众化、 小众化也让他们具有一定的立足之地, 但受众量的减少和不断转移,将使传统 广播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发展能力受 到限制,处境较为艰难。 2 广播媒体的优势 虽然广播媒体与数字化相比处于劣 势,但也不能忽视广播的种种优势,在 当前信息化时代,各种媒体杂冗,广播 媒体也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 2.1 传播面广 广播使用语言做工具,用声音传播 内容,听众对象可以是年轻人也可以是 老年人,尤其是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 们,他们已经习惯使用广播接收信息。 无性别差异,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 不受空间、时间、文化的限制,接受面 比较广。 2.2 传播迅速 广播传播的时效性不容忽视,数字 化媒体虽然可以直观地显现画面感,但 需要制作和剪辑,而广播可以将刚刚发 生和正在发生的事情及时地与受众对接, 第一时间让受众接收到信息。数字媒体 在这方面也可以现场采访,但直播的前 期准备较之广播来说不可比拟。 3 广播媒体与数字化的融合与转型 3.1 开通微电台,延展广播渠道 近年来,我国各大广播电台纷纷借 助互联网优势,在各家网络媒体上开通 微电台,这样不仅延展了传统电台的播
浅谈广播电视技术数字化发展方向

信息服务 ,从而充分发挥 广播 电视作为我 国最普及 信息工具和最便捷信息载体 的优势 。 可 以说 , 广播 电 视数字化是 一项 惠及千家万户 的民心工程 ,是用较 短 时间、 用 较低成本跨越数字鸿 沟 、 推进信息化的有 效途径 。 广播 电视数 字化有 利于推进城市信息化 、 现 代化进程 ,有利于最大 限度 满足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 的精 神文化需求 。 1 . 3广播 电视数字化是人民群众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 的快速发展 ,人们 的生活水平在不断
展方 向。
关键词 : 广 电技术 ; 数字化 ; 发展方 向
随着数字技术 、 通信 技术 、 计算 机技术 的发展 , 社会 已进入数字化 、 信息化 的时代 , 广播 电视作 为最 普及 的信息工具 和最便捷 的信息 载体 , 将给百 姓带 来更加丰富多彩 的广播 电视节 目,百姓可享受到多 样化 、 对象化 、 个性化 的综 合信息服务 。广播 电视作 为信息产业将面临着其它通信部 门的竞争。 因此 , 笔 者认 为加快广播 电视数字 化 、 网络双 向化 、 业务 多样 化的进程 ,对 于满 足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 的文化需 求 具有重要作用 。 1 广播 电视实现数字化的三大意义 数字化是广播 电视 自诞生 以来 的最 大的一次技 术变革和发展机遇 。 实现数字化 , 将改变广播 电视的 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 ,完善广播 电视 的服务方式和 管理手段 , 提高广播 电视 的生产效率 和工作 质量 , 推 动广播电视从传统媒体 向现代媒体迈进 。 1 . 1广播 电视数字化是世 界科技发展 的必然趋势 数字技术 自诞生 以来迅 速在 电信 、广播电视等 多个领域广泛应用 。目前 , 全球 广播 电视数 字化进程 明显加快 , 世界数字 电视 的发展 已经从技术试验 、 政 府推 动进入 了市场运 营、 商 业服务 的新 阶段 。同时 , 随着技术 的发 展 , 除 了传 统无 线 、 卫星、 有线 广播 电 视 的数 字化进程 加快外 ,还 出现 了网络 电视 、 I P 电 视、 手机 电视 、 卫 星移 动 电视 等新形 态 , 已成为数 字 新媒体发展 的重要推动力量 。 1 . 2广播电视数字化是信息化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 国电视机 的家庭普及 率已超过 1 0 0 %, 大大高 于计算机的普及率。 通过数字化, 使家家户户的电视 机变成多媒体信息终端 , 不仅可以看电视、 听广播 , 还可以获取 电子政务 、 文化教育 、 生活信息 等大量的
浅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摘要:当今社会,广播电视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社会娱乐方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广播电视技术也获得了长足发展。
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需求;而且能够促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播电视技术特点发展趋势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信息的规模、准确性、可获得性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
掌握准确无误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与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在人们生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
了解广播电视技术的特点、探索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对于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广播电视技术的特点首先,广播电视传输系统容量迅速增加、传输手段多样化。
广播电视的覆盖与传输系统的发展关系密切。
高科技手段的发展,出现了卫星传输手段、光缆传输手段、数字压缩手段等等。
这些手段的出现,解决了以前传输容量小、传输覆盖面小的问题,从而为大面积的广播电视覆盖、多通道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提供了有效的绿色通道。
其次,广播电视发射系统的固体化。
中短波、调频、电视广播的发射在我国是广播电视覆盖的主要技术手段。
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在我国这些发射系统以前都具有设备庞大、功耗大、效率低、设备老、改造周期又长、维护困难等缺点。
所以发射系统这一广播电视维护岗位相对而言既是一个工作环境艰苦、工作强度大、故障风险大的岗位,又是播出关中的最后一关。
再次,广播电视系统的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当今世界已变成计算机的世界,计算机技术无孔不入。
广播电视领域传统的那种模拟硬件,早已被计算机技术改变得面目全非。
计算机已渗透到广播电视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广播播出模式也被计算机网络传输自动播出系统所取代。
广播电视部门应该根据新时代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研究好、掌握好、使用好、维护好这些新技术下诞生的新设备,使这一绿色通道不但始终不间断,而且质量越来越高,是从事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尽快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数字化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并回顾了其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历史发展。
然后,针对节目制作的不同阶段,分别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策划、制作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接着,分析了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优缺点,并探讨了未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果,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节目策划;前期制作;引言: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也逐渐走向数字化时代。
数字化技术使人们可以更加高效、便捷、精准地进行节目制作和宣传推广,极大地提升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
因此,研究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数字化技术的定义、历史发展和现状入手,分别探讨数字化技术在节目策划、前期制作、后期制作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分析其优缺点,并展望未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发展与应用1.1数字化技术的定义和特点数字化技术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一种技术。
具体来说,它是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过程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在数字领域中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
数字化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高精度: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信号以高精度的方式表示,从而避免了由于模拟信号传输和处理过程中带来的失真。
高可靠性:数字化技术可以对信号进行纠错和修复,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和处理的可靠性。
可压缩性:数字化技术可以对信号进行压缩,使得信号传输和存储所需的资源更少,从而提高了效率。
可编程性: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编程实现各种信号处理算法,从而使得信号处理更加灵活、方便。
1.2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历史发展数字化技术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当时,数字音频录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音乐制作中。
浅谈广播电视音像资料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
广 播 电视 音 像 资 料 是 国 家
档 案 资 源 的 一 个 方 面 . 是 广 电 行 业
的 重 要 资产 和 信 息 基 础 .其 数 字 化
济 增 长 点 。 因此 全 国各 级 广 播 电 视 音 频 资 料 的 主 题 内 容 较 为 模 糊 , 范
目前 , 着 计 算 机 多 媒 体 技 术 、 随 通 讯 技 术 的 发 展 及 广 播 电 视 系 统 改 出 向数 字 化 方 向 发 展 的 趋 势 。 广 电
期 的积 累 ,一 些 媒 体 行 业 单 位 已经
拥 有 了 较 大 数 量 的 视 音 频 资 料 。而 且 随 着 我 国新 闻 、影 视 业 的 快 速 发
有 的挑 战 , 以往 以广 告 为 主 的 赢 利 和 电视 内 容 的跨 媒 体 应 用 则 成 为 经 台 积 累 的 相 当数 量 的 节 目资 料 和 素 材 资 料 不 仅 是 广 播 电视 台 最 为宝 贵
的财 富 ,而 且 还 是 广 播 电 视 台 在 未
电 视 面 临 着 来 自各 个 方 面 的 前 所 未 求 较 高 。对 视 音 频 资 料 的再 利 用 是
找 ,而 是 需 要 一 些 精 确 的 信 息 ( 例 摄 手 法 等 ) 目前 国 内 的 视 音 频 资 料 。
的 编 目水 平 还 不 高 ,无 法 提 供 精 确 的检 索 。 4数 据 的 交 换 和 共 享 。 在 广 播 . 电影 电视行 业 内 的各单 位 之 间 , 或 者是 每 一个 单位 的各部 门之 间 , 数
音 像 资 料 的数 字 化 发 展 ,一 方 面 有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doc

浅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doc中国广播电视行业从过去的单一、静态向多样性和活力不断转变,广播电视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中进行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进行了重制,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在形式、内容和服务的变革下,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传播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
在当前,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已经进入了融合发展的阶段,经历了数字化技术改变,各行业竞争加剧,广播电视行业也面临多重挑战。
新的媒体技术把观众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的身上,也改变了从传统到媒体融合的行业发展路线,传统媒体模式和服务正在以新的想法来发展,这也使得广播电视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融合媒体新模式。
未来,各大厂商将更加重视核心竞争力和战略,实施以新媒体技术推动融合发展,聚焦技术创新为基础,有效增强用户体验,不断缩小技术差距。
其中,数据分析用于推动竞争力分析,实现个性化方案的定义与设计,体验交互式媒体,满足用户体验需求,支持社会化媒体、社区传播,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传播能力,还能够加强业务协同,提升参与度和关系营销能力,有助于更有效地提供内容服务。
此外,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开始实施用户体验服务,充分利用智能设备的优势,形成数字营销,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与实体营销的效果,构建高效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数字消费服务体系,实现智能客服的实现。
这将为用户提供更有效的传播服务,建立客户服务体系,提高用户粘性,加强广播电视行业传播能力。
总之,未来广播电视行业将在信息科技的引领下,形成新的媒体模式,控制发展成本,实现定位精准化,传播双向化,数字化服务,用户体验,打下坚实的基础,凸显传播时代的新特征,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
浅议数字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数字化 时代的到来 ,令 广播 电影电视制 作技术迅猛 发展 ,广播 电视 的发展趋 势是数 字化 、网络化 和信息化 。广播 电视 中心的数 字化进展 飞速 ,数字摄 录、编辑设 备、非线 性编辑系 统、硬盘存储 节 目的全 自动播出系 统、 自动播控系统已广泛 采用 ,数字演播室 、 虚拟演播 室、数字节 目制作系统 、数字音频 工作站和 计算机办公 自动化等技术 也逐步应 用 ,随着 信息技术 网络的 日新 月异 ,电视数 字化是 电视发数字 电视技术 的发展 ,计算机 技术 的发展,大 容量 磁盘存储媒体 的 出现 , 数字视 频压缩技术 的广泛应用 ,对 电视节 目 的制作 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 。以数 字系统为基 础 的制 作环境是 图像 、声音及有 关信息统一 作 为数 字数据处 理,同时一些基本 工作如选 材 、合成和编辑 都是 以综合方式 来完成 的。 宽带互联 网的 出现将 可 以通过互 联 网采集节 目内容 。数字 信号的记录媒 体也 由单一 的磁 带记录转化为 磁带、磁盘 、光盘存储 的多元 化 的媒体存储 方式 。图像 、声音直接作 为数 字数据记录在 服务器上 ;外景素材存储在 磁 盘存储器 中,然后传送 到服 务器上 。计算 机 工作站 的介入 ,打破 了由切 换台、特技机 、 编辑控制器一 统天下 的节 目制作模式 ,特 别 是以P C为核心 的多媒体非线性制作方式的成 熟,使得 电视节 目 后期制作变得更加多样。 数字化 电视节 目制作 环境对 目前的 电视 节 目制作 人员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数字化技 术 的发展 加深 了影视 艺术和技术两 者之间的 依存关系 ,电脑 图像技 术和数字音 频技术的 广泛应用 和发展 ,带 来的不仅是单 纯的技术 上接第 2 0 2页 序号 代号 1 K D 2 K A 3 K V 4 K T 5 K T 6 K S 7 K S 8 K M 9 1 O 1 1 1 2 K G S A X B W C
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挑战研究分析

广播电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挑战研究分析在当今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这一转型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各种挑战。
数字化转型为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诸多机遇。
首先,数字化技术极大地丰富了节目内容的呈现形式。
通过高清、超高清画质,环绕音效等技术手段,观众能够获得更加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
例如,现在的体育赛事直播,观众仿佛置身于赛场之中,清晰地感受到每一个精彩瞬间。
其次,数字化使得节目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电视广播,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传播途径,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再者,数字化有利于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
根据用户的观看历史、偏好等数据,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的节目,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然而,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快,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
比如,从标清到高清,再到 4K、8K 的转变,每一次技术升级都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同时,人才短缺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既懂广播电视业务,又熟悉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面临着版权保护的难题。
在网络环境下,节目内容容易被非法复制和传播,严重损害了创作者和广播机构的利益。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营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传统的广告盈利模式受到冲击,随着观众观看习惯的改变,广告投放的效果和价值评估变得更加复杂。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广播电视机构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如会员付费、内容定制收费、与电商合作等。
观众需求的变化也是广播电视行业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观众对于节目内容的质量和多样性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希望能够参与互动。
比如,通过弹幕、在线评论等方式与其他观众和节目制作方进行交流。
此外,观众对于实时性和便捷性的追求也促使广播电视机构不断优化节目播出方式和平台服务。
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

研究·技术与艺术98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优势分析及发展探讨摘 要:在广播电视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化技术已经在发展中逐步得到推广,由于数字化广播技术的优势,让其得到了广泛应用,广电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依赖于高端的数字技术,以互联网为依靠,广电行业在朝着更加现代化、更加高端化的方向前进。
笔者根据相关资料,以数字化广电技术的发展及历程为切入点,对其进行分析讨论,并浅谈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网络数字化技术;广播电视技术;优势分析;发展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98-02DOI:10.19483/ki.11-4653/n.2017.08.037■文/董志远当前已经是发展的时代,科技的时代,信息的时代,技术的不断突破带来了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发展中,数字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并且因为其诸多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广播电视行业,该技术也得到了普遍应用。
当前,为了适应发展的快节奏,必须提高广播电视行业的运转效率,而网络数字技术的出现让各部门的工作更加高效,利用自动化等技术让工作模式和工作手段都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以更加快速、更加高效、更加高质的模式替代了传统模式。
其次,网络数字技术在信息的传播、集成以及覆盖上,也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这对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历程1.1发展现状数字化技术的普及让网络电视也迅速普及起来,这对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从目前广播电视发展的现状来看,已经开始4K高清模式的推广,而早在2000年初,数字化的传输受到技术水平的局限,传播范围极为有限,到了2010年左右,高清数字电视才逐步得到了推广,而现如今,4K高清模式的推广让我们意识到数字技术的进步,也意识到网络数字技术在推动广电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制度体系的建立,以此来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让网络信息与电视传媒相结合,共同发展、深入整合,以此来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标准体系[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广播电视数字化
摘要:数字化使频道多样化、对象化、个性化成为可能,媒体将由单一走向综合,因此,广播电视必须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开展付费电视业务必须给付费频道以正确定位、分类管理,给予与公共服务业务不同的申办条件和审批权限,由分配网作最终节目集成,走向社会化和市场化。
数字化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什么?
第一、多媒体融合。
数字化使各种形式的信息,例如图像、声音、文字等都变成由0和1两个符号元素组成的码流,从而实现了声音广播、电视广播、数据广播、电子杂志、因特网等各种媒体的大融合,由此带来了媒体之间、相近行业的激烈竞争和相互渗透。
广电网络经营数据业务、因特网业务,电信行业在宽带业务里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等等,都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媒体将由单一走向综合,广播电视与电信等行业之间的界限将变得模糊,最终融汇于信息化的大潮中。
第二、双向交互。
数字化不仅提高了传输效率、而且数字化的传输、存储手段使用户与发送者之间的双向互动成
为可能。
广播者和受众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从节目创作、制作到播出、受众将更紧密的融为一体。
海量存储技术使得用户与终端之间的互动也使用户掌握了对节目选择的主动权,大量低水平重复制作的令人生厌的千人一面的节目,不用管理部门清理,无情的市场就会让它们无存身之地。
第三、网络化。
数字化使广播电视吸收了信息技术革命的几乎全部成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融入网络化的大潮。
广播电视不再是一套制作、播出设备连接一套发射系统这种分散的、相互隔绝的局面。
数字广播电视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
数字广播电视并不仅仅是技术由模拟转化为数字,开展数字广播电视业务即不仅仅是广播电视系统技术部门的事,也不仅仅是广播电视行业自己的事,需要我们以全社会、全球化的视角来看数字广播电视的发展问题。
数字广播电视技术是新的生产力,从应用技术的角度来说它已经成熟了,但是它的应用环境、发展环境、尤其是政策环境仍然是模拟时代的。
广播电视节目由生产到消费的流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节目创作、节目制作、节目集成、传输、播出和用户终端。
对于模拟系统来说,节目的流向是从源头到目的的单向流程,就象大工业的流水线一样,每道工序只需完成自己的任务,而最终用户则完全是被动的。
在频道资源紧缺的情况
下,用户选择的余地很小。
从已经开展数字有线电视实验的经验来看,大家都已经认识到用户市场的开发程度决定着这项业务的成败。
但是靠什么来开发市场呢?用什么来让用户以比模拟电视更高的经济成本来接受你的数字电视呢?答案只能是好看、丰富、物有所值的、可以自主选择各自所需的节目,还有就是周到、人性化的、面对面的服务,简单的说就说就是“内容为王”、“用户至上”但是,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水平不论是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在目前这种多少频道同唱一台戏、节目“克隆”大行其道、低档次的节目几成公害的现状下,如果用数字技术继续去生产这样的节目,那只能是死路一条,绝对不会为市场所接受。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来看,很多地方已经完成了有线与无线的合并,实现了网台分离,组建了网络公司。
对于公共服务来说,这种框架一般没有问题,电视台为网络公司提供了节目源,网络公司为电视台提供了用户覆盖,网络公司只管用户收取收视费,不存在向电视台购买节目的费用问题,电视台只管赚取广告费,也不用考虑向网络公司支付传输和覆盖费用,大家各得其所。
当开办付费电视业务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网络公司没有开办频道的权利,只能传送节目,但是它要承担用户终端机顶盒的投资。
付费电视频道由电视台来办,电视台就要投资建设以视频服务器
为中心的整套节目的集成系统,还要承担购买节目的投资。
目前电视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有的使用系统中许多是系统集成商与供应商合作提供了一些节目,电视台不过提供了播出权而已。
因此,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必须从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解决付费频道的定位问题,从法律法规上解决付费频道的申办条件问题。
可以仿照电信业务分为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办法,对广播电视频道实行分类管理。
区分公共服务业务和付费频道业务,比如可以划分为综合、教育、信息、娱乐等几个大类,对于各类频道限定播出节目内容,给予不同的申办条件,设置不同的审批权限,制定不同的监管办法。
为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综合频道只能由政府部门设立,经营公共服务业务。
而各类专业频道就不能仍然是只能由政府部门设立,专业频道的设立应该推向社会、走向市场,结合我国的事业改革,让专业频道企业化,专业频道社会化、市场化,才能给我国的数字广播电视事业以发展的动力,才能给已经社会化、市场化的节目制作产业以发展的市场空间,提升我国的广播电视制作水平,繁荣广播电视文艺创作,只有足够的节目,足够的频道,才能启动付费电视的市场,才能吸引社会各界对数字广播电视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