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防控教案
如何预防咽峡炎疱疹教案
如何预防咽峡炎疱疹教案教案标题:预防咽峡炎疱疹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咽峡炎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咽峡炎疱疹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健康意识。
教学内容:1. 咽峡炎疱疹的定义和病因。
2. 咽峡炎疱疹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3. 预防咽峡炎疱疹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4. 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咽峡炎疱疹的症状,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咽峡炎疱疹的定义、病因和传播途径,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基本知识。
3. 详细讲解咽峡炎疱疹的症状,帮助学生识别和了解该疾病的特征。
预防方法:4. 介绍预防咽峡炎疱疹的基本方法和措施,包括:a.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尤其是对于有疱疹病毒感染的人。
b. 注重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等。
c. 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杯子等个人用品。
d.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密闭环境。
个人卫生习惯:5. 强调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包括:a. 每天洗手多次,特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b. 使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嘴巴和鼻子打喷嚏或咳嗽。
c. 定期清洗个人用品,如毛巾、牙刷等。
d.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巩固与评估:6. 进行小组或个人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预防咽峡炎疱疹的小短文,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咽峡炎疱疹症状的素材。
2. 讲解咽峡炎疱疹的PPT或教学文稿。
3. 洗手液、纸巾等实物。
教学延伸:1. 邀请医生或卫生专家来校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咽峡炎疱疹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医院或卫生机构,了解医疗设施和卫生管理工作。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学生将了解到咽峡炎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并掌握预防该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同时,通过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健康意识和免疫力,预防咽峡炎疱疹的发生和传播。
幼儿园疱疹性咽炎工作预案
一、预案背景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主要症状为咽喉部出现疱疹,伴随高热、咽痛等症状。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保障幼儿健康,减少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
2. 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3. 提高教职工和家长的防疫意识,共同维护幼儿园卫生环境。
三、组织机构1. 成立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 设立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协调各部门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健康教育(1)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教职工和家长的防疫意识。
(2)利用家长会、班级微信群等渠道,宣传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知识。
2. 环境卫生(1)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定期消毒,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清洁。
(2)严格执行卫生制度,落实晨检、午检、晚检制度,确保幼儿健康状况。
3. 传染病监测(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幼儿健康状况。
(2)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向疾控中心报告。
4. 隔离治疗(1)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立即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
(2)隔离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做好记录,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 药物治疗(1)根据医生建议,给予抗病毒、退热等药物治疗。
(2)注意观察幼儿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联系医生。
五、应急处理1. 疫情报告(1)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向疾控中心报告。
(2)按照疾控中心要求,及时提供病例信息。
2. 隔离措施(1)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2)加强幼儿园的通风换气,减少病毒传播。
3. 信息发布(1)及时向家长、教职工发布疫情信息,提高防疫意识。
(2)通过幼儿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疫情通报。
4. 防疫物资保障(1)储备足够的防疫物资,如消毒液、口罩、手套等。
(2)确保防疫物资的供应,满足幼儿园防疫需求。
六、总结与反馈1. 定期对预案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教案标题: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教学内容:1. 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
2. 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
3.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4.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是否听说过疱疹性咽峡炎?你们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 讲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 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如喉咙痛、发热、咳嗽等。
3.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共用餐具和空气传播等。
步骤三:预防知识讲解1.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咳嗽和打喷嚏。
2. 提醒学生避免与患病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间。
3. 鼓励学生不共用餐具和个人用品,以减少传播风险。
4. 强调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停留。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经验。
2. 给学生分发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宣传。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并进行课堂评价,如问答、小测验等。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学生参考资料,如相关疾病防控手册、宣传资料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测验: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质量。
疱疹性咽颊炎处置预案
一、预案背景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尤其是6岁以下儿童。
该病具有传染性,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咽痛、口腔溃疡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颊炎的传播,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师生对疱疹性咽颊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的疫情报告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3.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4. 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减轻患者痛苦。
三、预案内容(一)宣传教育1.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会议等形式,普及疱疹性咽颊炎的防治知识。
2. 增强师生对病毒感染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3. 鼓励师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个人物品等。
(二)疫情监测与报告1. 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师生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校医。
2. 校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筛查,必要时送诊至医疗机构。
3. 学校应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报告疫情。
(三)隔离与观察1. 对确诊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 观察密切接触者,如有症状出现,及时隔离治疗。
3. 隔离期限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四)环境卫生管理1. 加强校园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
2. 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如餐具、衣物、毛巾等。
3. 保持教室、宿舍通风良好,减少病毒滋生。
(五)治疗措施1. 针对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如解热镇痛、局部用药等。
2. 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干扰素等。
3.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适当采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疗。
4.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
(六)应急处理1. 发生疫情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
2. 做好信息发布工作,及时向师生通报疫情进展。
3. 加强与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部门的沟通协调,共同应对疫情。
四、预案实施1. 成立疱疹性咽颊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组织实施。
疱疹咽峡炎幼儿园教案
疱疹咽峡炎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方式。
2.学习有关疱疹咽峡炎的预防措施。
3.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避免感染疱疹咽峡炎。
教学内容1. 疱疹咽峡炎的定义疱疹咽峡炎是由疱疹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口咽部病变、发热等。
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 疾病的症状和传染途径疱疹咽峡炎的症状主要包括喉部疼痛、咳嗽、流鼻涕、口咽部疼痛等。
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3. 预防措施(1)保持室内通风;(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3)饮用干净水源;(4)定期消毒玩具、餐具和学校设施设备;(5)减少亲密接触。
4. 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1)勤洗手:教育幼儿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2)使用个人物品:教育幼儿不随便使用他人的物品,例如毛巾、饮杯等;(3)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教育家长不要吸烟并引起二手烟污染。
教学实施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讨论、游戏互动等。
2. 教学流程(1)讲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染途径;(2)仔细讲解预防措施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加以演示;(3)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加深幼儿对卫生习惯的认识和掌握;(4)要求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卫生习惯,预防感染疾病。
3. 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学习情况;(2)听取幼儿对于卫生习惯的理解;(3)家长反馈。
注意事项(1)幼儿园应定期进行卫生消毒;(2)家长应注意监护孩子的生活习惯;(3)如有喉疼等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
结束语疱疹咽峡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只要我们加强自我防范,定期进行卫生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可以预防感染,保证身体健康。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做好疾病预防工作,保持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
幼儿园应急预案疱疹性咽炎
一、预案背景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
该病在幼儿园、托儿所等集体机构中易于传播,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和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疱疹性咽峡炎,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意识,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例。
2. 规范应急处置流程,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保障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
3. 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提高幼儿免疫力,降低疾病发生率。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预案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分管卫生保健的副园长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预案,协调各部门工作,确保预案的顺利实施。
2. 预防控制小组:由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等组成,负责日常防控工作,包括宣传教育、病例监测、消毒处理等。
3. 应急处置小组:由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保安等组成,负责病例发现、隔离、治疗、消毒等工作。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知识,提高家长的防控意识。
2. 病例监测:保健医生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午检,班主任及保育员密切关注幼儿身体状况,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
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幼儿园环境清洁,定期消毒教室、卫生间、餐具等,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4. 增强幼儿免疫力:加强幼儿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睡眠,提高幼儿自身抵抗力。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病例发现:班主任或保育员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上报保健医生。
2. 隔离观察: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将患儿送至隔离室观察,并通知家长。
3. 应急处置:应急处置小组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对患儿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包括教室、卫生间、餐具等;(2)通知家长配合做好隔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3)密切观察其他幼儿身体状况,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4)做好病例信息登记,及时上报上级卫生部门。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教案标题: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了解疱疹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包括个人卫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 提高大班学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们简单介绍疱疹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会引起喉咙和口腔的不适。
- 引发学生对疾病的兴趣,提问是否有人了解或听说过疱疹咽峡炎。
2. 知识讲解(10分钟)- 通过图片或简单的图表,向学生们介绍疱疹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 解释病因是病毒感染,症状包括喉咙疼痛、发热、口腔溃疡等。
- 强调疱疹咽峡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
3. 预防方法讲解(15分钟)- 向学生们详细介绍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包括:a. 经常洗手:教授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鼓励学生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b. 避免接触病人:告诉学生们在发现有人出现疱疹咽峡炎症状时要远离他们,避免接触。
c. 不共用餐具:强调不与他人共用餐具、水杯等个人用品,以避免交叉感染。
d. 注意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教授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礼仪,如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
e.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学生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定时休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等。
4. 角色扮演(10分钟)- 分成小组,让学生们模拟日常生活场景中的预防疱疹咽峡炎行为,例如洗手、咳嗽礼仪等。
- 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表演,其他学生观察并提出改进意见。
5. 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一个与预防疱疹咽峡炎相关的游戏活动,如找出隐藏在图片中的病毒、做出正确的洗手动作等。
- 通过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预防疱疹咽峡炎的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6. 总结(5分钟)- 回顾教学内容,强调预防疱疹咽峡炎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并与家人朋友分享。
教学资源:1. 疱疹咽峡炎的图片或图表。
2. 洗手示范视频或图片。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
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标题:中班传染病教案《疱疹性咽峡炎》学习目标: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避免与患者接触。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
2. 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 医疗器械模型或图片展示医生的工作和如何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教学准备:1. 确保教室环境整洁干净,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洗手设施。
2. 准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相关知识。
3. 准备绘本或图片展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一张幻灯片或图片,引起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以及可能的症状。
知识讲解:1. 使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如发热、喉咙痛、溃疡等,并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
讨论与互动:1.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2. 展示绘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绘本中的良好卫生习惯。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遮住口鼻等。
角色扮演:1. 分为医生和患者两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就医和治疗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扮演医生,询问患者的症状并给予适当的建议。
总结与延伸:1. 总结今天学到的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知识和预防方法。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并帮助他人预防传染病。
评估: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疱疹性咽峡炎预防知识的理解程度。
拓展活动:1. 邀请一位医生或护士来班级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医疗机构,了解医生的工作和如何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备注:教案中的活动和资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替换,以适应中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
幼儿园疱疹性咽炎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提高幼儿园应对疱疹性咽炎等传染病的防控能力,确保幼儿的健康安全,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幼儿及其家长。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疱疹性咽炎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园的疱疹性咽炎防控工作。
2. 设立疱疹性咽炎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收集、汇总相关信息。
3. 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幼儿的日常观察、病情报告及应急处置。
四、预防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家长会、宣传栏、微信群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知识,提高家长对传染病的认识。
2. 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每日早晨对幼儿进行体温、咽峡部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进行消毒、通风,确保环境卫生。
4.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加强食堂卫生管理,预防食源性疾病。
5. 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五、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1)班主任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向保健医生报告。
(2)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若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确诊病例(1)确诊病例后,立即将患儿隔离至隔离室,并由保健医生通知家长。
(2)通知家长配合做好隔离措施,防止病毒传播。
3. 疫情报告(1)幼儿园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疫情,并积极配合做好防控工作。
(2)向家长通报疫情,提醒家长做好个人防护。
4. 环境消毒(1)对患儿所在班级、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
(2)对幼儿园公共场所、设施设备进行消毒。
5. 人员隔离(1)确诊病例及密切接触者需居家隔离治疗,直至痊愈。
(2)幼儿园暂停举办集体活动,减少人员聚集。
六、后期处理1. 疫情结束后,对幼儿园进行彻底消毒,确保环境安全。
2. 对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观察,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 对幼儿园教职工、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
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教案标题:预防疱疹咽峡炎教案(大班)教案目标:1. 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学习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和措施。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展示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儿童书籍或绘本,以增加学生对卫生习惯的认识。
3. 洗手液、纸巾等实物。
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视频,让他们观察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鼓励学生提问和分享相关经验。
2. 讨论活动:与学生讨论如何预防疱疹咽峡炎。
引导学生提出正确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分享餐具和水杯等。
3. 角色扮演活动:分成小组,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在餐厅、幼儿园或家庭中如何预防疾病传播。
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做法和解决方案。
4. 绘本阅读活动:选择适合年龄的绘本,讲述关于卫生习惯和疾病预防的故事。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正确的行为方式。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洗手实践,向他们演示正确的洗手步骤,并鼓励他们模仿。
提供洗手液和纸巾等实物,确保学生能够实际操作。
6. 总结活动:回顾课堂内容,强调预防疱疹咽峡炎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卫生习惯。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检查他们对疱疹咽峡炎预防措施的理解程度。
3.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洗手步骤是否正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人共同制定并贯彻健康卫生计划,以预防疾病传播。
2. 继续进行相关的绘本阅读活动,加深学生对卫生习惯的认识。
3.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卫生保健机构或邀请卫生专家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对疾病预防的认识。
通过以上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疱疹咽峡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学习预防疱疹咽峡炎的方法和措施,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将有助于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学生的健康。
幼儿园疱疹性应急预案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尤其在春末夏初季节。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加强防控意识。
2. 建立健全疱疹性咽峡炎防控体系,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病例。
3. 减少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园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校医负责:(1)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确定病例是否为疱疹性咽峡炎;(2)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3)负责园内消毒工作;(4)对教职工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3. 教师负责:(1)加强对幼儿的晨检、午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例;(2)对班级进行日常消毒;(3)做好班级卫生工作,保持室内通风;(4)向家长宣传疱疹性咽峡炎防控知识。
4. 家长负责:(1)关注幼儿健康状况,如有疑似症状,及时就医;(2)配合幼儿园做好隔离治疗工作;(3)加强对幼儿的健康教育。
1. 健康教育(1)通过园内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向全体教职工及家长宣传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2)组织教职工参加疱疹性咽峡炎防控知识培训。
2. 疫情监测(1)加强晨检、午检,及时发现疑似病例;(2)对园内幼儿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校医;(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如出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3. 隔离治疗(1)对确诊病例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2)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隔离治疗工作。
4. 消毒措施(1)对园内公共区域、教室、卫生间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2)对病例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彻底消毒;(3)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 信息报告(1)及时向当地疾控部门报告疫情;(2)对病例信息进行保密,保护幼儿隐私。
五、预案调整与总结1.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预案措施;2. 定期对预案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预案内容。
疱疹性咽峡炎防控教案
疱疹性咽峡炎防控教案疱疹性咽峡炎防控教育目标:1.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该病症相关预防措施,提高个人免疫力。
教育过程: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
该病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但成年人也会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该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呼吸道以及直接接触传播。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4~6天内可痊愈。
二、哪些病毒能引起疱疹性咽峡炎?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另外有腺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的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三、患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
一些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婴幼儿则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饮食、流口水等。
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在4~6天后自愈,偶有延迟至2周者。
四、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什么?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③生活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五、哪些人容易患疱疹性咽峡炎?人群普遍易感,以1-7岁儿童多见。
成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仍会传播病毒。
因此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六、怎样鉴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幼儿园疱疹性炎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场所易于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幼的健康与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病例,防止病毒扩散。
2. 规范处理疫情,确保幼儿园正常教学秩序。
3. 提高师幼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疱疹性咽峡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协调、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2. 设立防控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控措施,包括病例报告、隔离、消毒、宣传教育等。
3. 各班级设立疫情报告员,负责班级疫情监测和报告。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每日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防控办公室。
2. 疱疹性咽峡炎疑似病例报告流程:班级疫情报告员→防控办公室→疾控部门。
3. 疱疹性咽峡炎确诊病例报告时限:发现病例后2小时内。
五、病例隔离与观察1. 疱疹性咽峡炎疑似病例应在发现后立即隔离观察,待确诊后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
2. 隔离观察地点:幼儿园隔离室或指定医疗机构。
3. 隔离观察期间,每日进行体温、咽峡部等检查,并做好记录。
六、消毒与防护1. 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所在班级及密切接触者所在班级进行全面消毒。
2. 消毒方法: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擦拭或浸泡,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 加强个人防护,师生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七、宣传教育1. 加强对师幼的疱疹性咽峡炎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2.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
3.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幼应对疫情的能力。
八、应急响应1. 疱疹性咽峡炎疫情发生时,启动本预案,各级负责人立即到位,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2.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应对疫情。
3. 疱疹性咽峡炎疫情解除后,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九、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幼儿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应急预案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应急预案一、背景幼儿园是儿童聚集的场所,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容易造成快速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病毒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给幼儿园的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目的1. 提高幼儿园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确保在发生疱疹性咽峡炎疫情时,幼儿园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控制疫情蔓延。
3. 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幼儿园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疱疹性咽峡炎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理工作。
2.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园长、保健医生、班主任、保育员等。
3. 园长负责整个应急预案的实施和协调工作;保健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指导防控措施的落实;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和疫情报告;保育员负责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四、防控措施1. 宣传教育:加强对幼儿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提高对疱疹性咽峡炎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健康监测:每天对幼儿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3. 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定期对教室、玩具、餐具等进行消毒。
4. 手卫生:教育幼儿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玩耍后等。
5. 隔离治疗: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立即将患者隔离治疗,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
6. 疫情报告: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疑似病例:当发现幼儿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时,立即进行体温测量和咽部检查,确认疑似病例。
2. 隔离患者:将疑似病例立即隔离,避免与其他幼儿接触。
3. 通知家长:立即通知家长,告知疑似病例的情况,并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
4. 消毒处理:对疑似病例所在班级进行消毒处理,包括教室、玩具、餐具等。
中班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安全教案
中班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安全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有关幼儿容易传染上疱疹性咽峡炎的情况,学会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收集有关疱疹性咽峡炎的资料。
2、张贴卫生部门有关疱疹性咽峡炎的宣传资料。
3、准备材料:宣传品、纸、笔。
活动过程:一、谈话:1、讨论春秋季为什么是流行性传染病的多发季?(气候变化无常、寒雨绵绵、潮湿多雾、气候多变)2、教师告诉幼儿患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如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等)3、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治疗,要按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治愈后才能上幼儿园)二、讲述疱疹性咽峡炎传播的途径:1、幼儿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讨论。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③生活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2、请语言能力强的幼儿到前面来讲一讲自己的经验。
3、小结:咳嗽,打喷嚏,吐口水、毛巾及手摸过的用具都会有大细菌,都有可能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
三、讨论:1、提问;我们应该怎样预防疱疹性咽峡炎?2、幼儿自由回答、讨论。
四、小结:我们要多喝水、不挑食、多吃水果、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要打预防针针,不接触传染病人群。
活动反思小朋友生活在集体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一定要看医生、定时吃药,多喝水等。
这次活动上下来,我觉得自己对教学中的突发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吸取经验,不断学习,让我的教学机智更加灵活。
疱疹咽炎安全教育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疱疹咽炎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健康的关注,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教学重点:1. 疱疹咽炎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预防疱疹咽炎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疱疹咽炎的预防措施。
2. 学生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健康教育宣传资料3. 洗手液、纸巾等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疱疹咽炎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教师简要介绍疱疹咽炎的基本情况,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疱疹咽炎的症状a. 教师展示疱疹咽炎的症状图片,如口腔溃疡、咽部红肿等。
b.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症状,教师补充说明。
c. 教师总结:疱疹咽炎的主要症状是口腔溃疡、咽部红肿等。
2. 疱疹咽炎的传播途径a. 教师展示疱疹咽炎的传播途径图片,如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b.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传播途径,教师补充说明。
c. 教师总结:疱疹咽炎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途径传播。
3. 预防疱疹咽炎的方法a. 教师展示预防疱疹咽炎的方法图片,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等。
b. 学生观察图片,描述预防方法,教师补充说明。
c. 教师总结:预防疱疹咽炎的方法有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洗手液、纸巾等物品,让学生亲自体验洗手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 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实践心得。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重点。
2. 学生谈谈自己对疱疹咽炎的认识和预防方法。
3. 教师总结: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疱疹咽炎。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疱疹咽炎的相关知识。
2. 家长监督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实践操作等。
咽峡炎疱疹应急预案
一、背景咽峡炎疱疹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症状为发热、咽峡部出现疱疹等。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咽峡炎疱疹的传播,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咽峡炎疱疹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咽峡炎疱疹防控工作。
2.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1)疫情监测小组:负责对校园内师生进行咽峡炎疱疹的监测、报告、隔离和追踪。
(2)消毒小组:负责校园内环境的消毒工作。
(3)健康教育小组:负责宣传咽峡炎疱疹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咽峡炎疱疹防控所需的物资采购、储备和分发。
三、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病例(1)班级教师发现疑似病例后,立即向保健医生报告。
(2)保健医生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若确诊为咽峡炎疱疹,立即向防控领导小组报告。
2. 启动应急预案(1)防控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各工作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隔离患儿:将确诊为咽峡炎疱疹的患儿隔离至指定区域,避免交叉感染。
3. 消毒工作(1)消毒小组对患儿所在班级、卫生间、公共区域等进行全面消毒。
(2)加强校园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小组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咽峡炎疱疹的预防知识,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2)提醒师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5. 追踪管理(1)疫情监测小组对咽峡炎疱疹患者进行追踪管理,了解病情变化,防止病情加重。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
6.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咽峡炎疱疹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完善应急预案。
四、注意事项1. 加强咽峡炎疱疹的监测,及时发现、报告、隔离病例。
2. 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确保校园环境安全。
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4. 加强物资保障,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5. 加强部门协作,形成防控合力。
幼儿园咽峡疱疹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咽峡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尤其在幼儿园等集体生活环境中容易传播。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咽峡疱疹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隔离咽峡疱疹病例,防止病毒传播。
2. 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咽峡疱疹的发病率。
3. 确保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保障幼儿身心健康。
三、预案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幼儿园咽峡疱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预案的执行。
2. 设立咽峡疱疹防控工作小组,具体负责以下工作:(1)收集和整理咽峡疱疹相关信息,及时上报;(2)组织开展咽峡疱疹预防知识宣传和培训;(3)对咽峡疱疹病例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4)指导班级教师做好日常消毒和卫生工作;(5)对幼儿园环境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四、预案措施1. 健康教育(1)通过多种形式向幼儿、家长和教职工宣传咽峡疱疹的防治知识;(2)开展咽峡疱疹预防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2. 日常监测(1)每日进行晨检,对幼儿进行体温、咽部等检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2)加强班级教师对幼儿的日常观察,一旦发现幼儿有咽痛、发热等症状,及时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3. 隔离与治疗(1)对疑似病例进行隔离观察,确诊后立即隔离治疗;(2)要求患儿居家隔离,直至症状消失,连续观察3天无新发病例后方可返校;(3)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4. 环境消毒(1)对幼儿园教室、寝室、食堂等场所进行定期消毒,特别是教室、寝室等幼儿活动场所;(2)加强幼儿园环境卫生管理,确保教室、寝室等场所通风良好;(3)对幼儿园内的公共设施、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5. 应急处理(1)一旦发生咽峡疱疹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与协作,确保信息畅通;(3)根据疫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防控措施。
五、预案实施与监督1. 本预案由幼儿园咽峡疱疹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2. 各部门、班级要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3. 定期对预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幼儿园疱疹咽峡炎应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疱疹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中。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疱疹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幼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职工对疱疹咽峡炎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
2. 建立健全疱疹咽峡炎防控体系,确保及时发现、隔离、治疗和报告病例。
3. 保障幼儿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确保幼儿身心健康。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疱疹咽峡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幼儿园疱疹咽峡炎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防控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防控措施的落实。
四、防控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疱疹咽峡炎防控知识培训,提高教职工的防控意识。
(2)利用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疱疹咽峡炎的防控知识。
2. 健全晨检制度(1)每日对幼儿进行晨检,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
(2)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密切接触者情况。
3.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保持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加强教室、食堂、卫生间等场所的通风换气。
4. 强化病例管理(1)发现疱疹咽峡炎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到医疗机构就诊。
(2)做好病例信息登记、报告和随访工作。
5. 加强物资储备(1)储备足够的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确保消毒剂、防护用品的质量合格,符合国家规定。
6. 加强与上级卫生部门的沟通协作(1)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疱疹咽峡炎疫情。
(2)接受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培训和检查。
五、应急处置1. 发现疑似病例(1)教职工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诊。
(2)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密切接触者情况。
2. 发现确诊病例(1)确诊为疱疹咽峡炎病例,立即隔离观察,并通知家长带幼儿就诊。
(2)做好病例信息登记、报告和随访工作。
3. 疫情控制(1)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加强幼儿园的消毒、通风等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预防咽峡疱疹教案
预防咽峡疱疹教案教案标题:预防咽峡疱疹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咽峡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咽峡疱疹的有效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1. 电子白板或黑板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3. 教学视频或动画4. 学生手册或教材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咽峡疱疹的病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咽峡疱疹,并鼓励他们分享相关知识。
知识讲解:1. 通过教学视频或动画向学生介绍咽峡疱疹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解释咽峡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传播。
3. 强调咽峡疱疹的症状,如喉咙痛、发热、口腔溃疡等,并提醒学生及时就医。
预防方法:1.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避免接触患者的口腔分泌物等。
2. 提醒学生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特别是在疱疹出现时。
3. 鼓励学生保持良好的免疫系统,通过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来增强免疫力。
4. 强调避免与患有咽峡疱疹的人发生性接触,以防止性传播。
活动设计: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并提出预防咽峡疱疹的措施。
2.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面对咽峡疱疹患者时的应对方式,强调避免传播的重要性。
3. 游戏环节:设计互动游戏,增加学生对咽峡疱疹预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预防咽峡疱疹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自觉遵守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拓展延伸:1. 分组研究其他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并进行汇报和讨论。
2.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咽峡疱疹和其他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健康意识。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疱疹性咽峡炎防控
教育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
2、了解该病症相关预防措施,提高个人免疫力。
教育过程:
一、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以1-7岁儿童发病多见,但成年人也会发病。
疱疹性咽峡炎全年均可发生,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该病不仅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以及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但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般4~6天内可痊愈。
二、哪些病毒能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另外有腺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等。
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的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三、患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症状?
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口腔黏膜可见散在灰白色疱疹,直径1~2mm,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柱,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及悬雍垂上,但不见于齿龈及颊黏膜;水疱破溃会变为浅溃疡,表面覆盖有淡黄色假膜,周围黏膜呈现鲜红色。
一些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拒食,婴幼儿则可表现为烦躁、哭闹、拒饮食、流口水等。
全身症状及咽部体征一般在4~6天后自愈,偶有延迟至2周者。
四、疱疹性咽峡炎传播途径是什么?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传播途径:①消化道传播,通过粪-口途径传播;②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传播;③生活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牙具、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而发生感染。
五、哪些人容易患疱疹性咽峡炎?
人群普遍易感,以1-7岁儿童多见。
成人由于免疫系统较完善,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仍会传播病毒。
因此成人也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给孩子。
六、怎样鉴别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仅于口腔咽腭部位、悬雍垂的黏膜上或口腔其他部位出现疱疹。
手足口病:在手、足、口、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出现斑丘疹、疱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未见疱疹,也可以先于口腔部位出现疱疹,之后再出现手、足、臀、膝关节、肘关节等部位的皮疹。
家庭防护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可以预防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常见疾病,目前尚无疫苗,也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但只要家长及早发现孩子异常表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绝大多数可以痊愈,家长们不必恐慌。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
勤洗手:孩子在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打喷嚏后,家长或看护人在给接触孩子前,或替幼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
多通风:居室要经常通风;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勤清洁:孩子餐饮具、奶瓶使用前要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及地面、家具等表面要每周清洁;尿布、毛巾、衣物、被褥等应经常换洗与晾晒。
孩子一旦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
孩子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要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患儿居家隔离治疗期间,家长除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还应做到:
健康监护:家长及看护人要密切留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咽部红肿、疱疹或溃疡等表现,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家庭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让患儿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居家消毒:地面、家具表面、玩具等要每天清洁,每周用含氯消毒液消毒1-2次。
被患儿粪便、疱疹液以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清洁后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
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
做好隔离:居家隔离治疗时限为患儿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
在此期间内患儿要尽量避免外出,不与其他儿童接触。
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