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 作业题8
电子技术作业及其答案
一、领会、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及思考题1.发电:发电是将水力、火力、风力、核能和沼气等非电能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压一般为 6 ~ 10 KV。
2.输电:输电就是将电能输送到用电地区或直接输送到大型用电户。
输电网是由35KV及以上的输电线路与其相连接的变电所组成,它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网络。
输电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
输电过程中, 一般将发电机组发出的 6~10KV 电压经升压变压器变为 35~500KV 高压,通过输电线可远距离将电能传送到各用户,再利用降压变压器将35KV高压变为 6~10KV 高压。
3.配电:配电是由 10KV 级以下的配电线路和配电(降压)变压器所组成。
它的作用是将电能降为 380/220V 低压再分配到各个用户的用电设备。
4.高压:1KV及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
有1, 3, 6, 10, 35, 110, 330, 550KV等。
5.低压:1KV及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
有220,380V。
6.安全电压:36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
我国规定的安全电压等级有:12V、24V、36V等。
7.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影响呼吸系统、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乃至死亡。
8.电伤:是指在电弧作用下或熔断丝熔断时,对人体外部的伤害,如烧伤、金属溅伤等。
9.本征半导体:完全纯净的、具有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
10.本征激发: 价电子在获得一定能量(温度升高或受光照)后,即可挣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带负电),同时共价键中留下一个空位,称为空穴(带正电)。
这一现象称为本征激发。
11.电子电流: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电子电流12.空穴电流:价电子递补空穴→空穴电流12.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统称为载流子。
13.N型半导体:掺入五价元素,掺杂后自由电子数目大量增加,自由电子导电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式,称为电子半导体或N型半导体。
14.P型半导体:掺入三价元素,掺杂后空穴数目大量增加,空穴导电成为这种半导体的主要导电方式,称为空穴半导体或 P型半导体。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第四版)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填空题1、根据导电能力来衡量,自然界的物质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2、PN节具有__________特性,即加正向压时__________,加反向压时__________。
单向导电特性、导通、截止3、硅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__________V,锗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管压降约__________V。
0.7、0.34、使用二极管时,应考虑的主要参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5、在相同的反向电压作用下,硅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常__________于锗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所以硅二极管的热稳定性较__________小、好6、根据导电能力来衡量,自然界的物质可分为 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类。
导体,绝缘体,半导体7、PN结具有 _____________性能,即加正向电压时PN结________,加反向电压时的PN结_________。
单向导电性,导通,截止二,判断题1、半导体随温度的升高,电阻会增大。
()N2、二极管是线性元件。
()N3、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其正向电压都为0.3V左右。
()N4、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Y5、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越大,二极管的质量越好。
()N6、二极管加正向压时一定导通()N7、晶体二极管是线性元件。
()N8、一般来说,硅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小于锗晶体二极管的死区电压。
()Y三、选择题1、PN结的最大特点是具有()CA、导电性B、绝缘性C、单相导电性2、当加在硅二极管两端的正向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加时,硅二极管()CA、立即导通B、到0.3V才开始导通C、超过死区压才开始导通D、不导通3、当环境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电流将()AA、增大B、减少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4、半导体中传导电流的载流子是()。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
I A I B 0.263m A ; I R
4.74 0.526m A 9
[8.07] 判断如图 T8.07 所示电路中各二极管是否导通,并求 A、B 两端的电压大小。设 二极管正向压降为 0.7V。
(a ) 图 T8.07 8.07 题的图
(b)
2
1 6 V 0.3V <0.7V,将二极管接通后,由于其 19 1 两端电压小于开启电压,故二极管截止, VAB 0.3V 。 1 (b) 当二极管断开时, VAB 6 V 0.3V ,将二极管接通后,由于 19 1 VAB 3V 3.3V >0.7V,故二极管导通, VAB 0.7 V 3V 2.3V 。 [8.08] 电路如 T8.08 所示,稳压管 DZ 的稳定电压 UZ=8V,正向管压降为 0.5V,限流电 阻 R=3KΩ,设 ui 15sin t V ,试画出 uo 的波形。
表 JT8.12
T1:NPN 型硅管 12V C极 3.75V B极 3V E极
T2:PNP 型硅管 12V E极 11.7V B极 0V C极 12V
T3:PNP 型硅管 15V E极 14.7V B极 C极
[8.13] 测量某硅管各电极对地的电压值如下,试判断管子工作区域。 (1)VC=6V VB=0.7 V VE=0V; (2)VC=6V VB=2V VE=1.3 V; (3)VC=6V VB=6V VE=5.4 V; (4)VC=6V VB=4V VE=3.6 V; (5)VC=3.6 V VB=4V VE=3.4 V。 [ 解] (1)VBE =VB-VE =0.7 V,VCE = 6V,工作在放大区。 (2)VBE =VB-VE =0.7 V,VCE = 4.7 V,工作在放大区。 (3)VBE =VB-VE = 6-5.4 =0.6 V,VB = VC=6V,VCE= VBE<VCES,工作在饱和区。 (4)VBE =VB-VE =4-3.6=0.4 V<(0.6~0.7 V),工作在截止区。 (5)VBE =VB-VE =4-3.4=0.6 V,VCE =3.6-3.4=0.2 V<VCES,工作在饱和区。 [8.14] 电路如图 T8.14 所示,VCC=15V,β=100,UBE=0.7 V。试问: (1)RB=50KΩ时,UO=? (2)若 T 临界饱和,则 RB≈?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作业答案第1章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作业题1-1题1-3题1-6第2章电路分析定理和基本方法---作业一、第3章时域电路分析---作业第4章正弦稳态电路分析---作业第5章互感与理想变压器---作业第6章半导体器件---作业1、6.5(a)D1导通,U AB= -0.7V(b) D2导通,U AB= -5.3V2、6.9 D Z1导通,U o=0.7V3、6.12 U BE>0,I B>0;U CE>04、6.13 电流放大作用,i C=βi B,i E= i B+i C=i B(β+1)=( i C/β)*( β+1)5、6.16 (1)在截止区(2)U ce= 3.5V 工作在放大区(3)U ce= -1.5V 工作在反偏状态,在饱和区第7章半导体三极管放大电路---作业书上习题:1、7.22、7.3 (1) R B =565 K Ω ,R C =3 K Ω(2) A u == -120 ,U o =0.3V3、7.4 Q 点:Ω≈≈≈k r m A I A μ I be CQ BQ 3.176.122Ω==-≈Ω≈-≈≈k R R A k R A V U c o usi uCEQ 5933.13082.6 空载时:471153.25-≈-≈≈Ω=usuCEQ L A A V U k R 时:Ω==Ω≈k R R k R c o i 53.1第8章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作业1、 书上习题8.3 u O = u O1-0.6= -(R f /R 1)u i -0.6 V2、 书上习题8.5 u O =-1VI L =-100μAI O =110μA3补充:)()(200112t u t t u u O i O +-=-4补充:o f f I R R R R I ∙∙++≈414o f f f I R R R R R R I V ∙∙∙++≈=41411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5补充: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6补充:o f f I R R R I ∙∙+≈55 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第9章波形发生电路---作业1 改错:2、3、书上习题9.2习题图9.2(a)习题图9.2(b)第10章直流稳压电源---作业书上习题1、 10.8 (1)U o =ZD U =10V I o =10 mAI =14 mAZ D I =4 mA(2)I = I o =16 mAU o =10VD 没反向工作, Z D I =0 mA2、 10.123、补充:A 5.4)1( 'O 12L 'O 12C =⋅+≈⋅≈I R R I I R R I。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8章习题题解
第八章波形的发生和信号的转换自测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
(1)在图T8.1所示方框图中,若φF=180°,则只有当φA=±180°时,电路才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图T8.1(2)只要电路引入了正反馈,就一定会产生正弦波振荡。
()(3)凡是振荡电路中的集成运放均工作在线性区。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与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完全相同。
()解:(1)√(2)×(3)×(4)×二、改错:改正图T8.2所示各电路中的错误,使电路可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要求不能改变放大电路的基本接法(共射、共基、共集)。
图T8.2解:(a)加集电极电阻R c及放大电路输入端的耦合电容。
(b)变压器副边与放大电路之间加耦合电容,改同铭端。
三、试将图T8.3所示电路合理连线,组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图T8.3解:④、⑤与⑨相连,③与⑧相连,①与⑥相连,②与⑦相连。
如解图T8.3所示。
解图T8.3四、已知图T8.4(a)所示方框图各点的波形如图(b)所示,填写各电路的名称。
电路1为,电路2为,电路3为,电路4为。
图T8.4解:正弦波振荡电路,同相输入过零比较器,反相输入积分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滞回比较器。
五、试分别求出图T8.5所示各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图T8.5解:图(a)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过零比较器;图(b)所示电路为同相输入的滞回比较器,两个阈值电压为±U T=±0.5U Z。
两个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如解图T8.5所示解图T8.5六、电路如图T8.6所示。
图T8.6(1)分别说明A1和A2各构成哪种基本电路;(2)求出u O1与u O的关系曲线u O1=f(u O);(3)求出u O与u O1的运算关系式u O=f(u O1);(4)定性画出u O 1与u O 的波形; (5)说明若要提高振荡频率,则可以改变哪些电路参数,如何改变。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一.填空(40分,每题5分)1.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1)(2)(3)(4),闭环Auf= 。
2.通常使用来判断正负反馈,共射极放大电路反馈信号从基极注入为反馈,从发射极注入为反馈,当输出端短路后,反馈元件上有电压是反馈,若无电压是反馈。
3.负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应用其主要类型有(1),,(2),,(3),(4)。
射极输出器是属于反馈。
4. OCL,OTL是功率放大电路,消除交越失真的方法是,它们电路上的共同特点是,不同点有,实用电路常工作在状态。
5. 集成运放主要功能是,运算电路有(1)(2)(3)(4);基本转换电路是(1)(2)。
6.功率放大电路的主要任务是,主要要求有(1)(2)(3)(4)。
7.直流稳压电源的功能是,晶体管串联型稳压电路是由,,和四部分电路组成。
8.放大电路设置偏置的目的是,引入负反馈目的是。
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为,,。
二.判断(8分,在括号里打“√”或打“X”)1.放大器负反馈深度越大,放大倍数下降越多。
()2.由集成稳压电路组成的稳压电源其输出电压是不可调节的。
()3.负反馈能修正信号源的失真。
()4.直流负反馈的作用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
()5.零点漂移是放大器输出不能为零。
()6.抑制零点漂移最有效的是采用差动放大为输入级。
()7.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可以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稳定工作状态。
()8.集成运放的基本运算是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识读电路(24分,写出电路名称,信号传输方式和所采用的偏置)1. 2.3. 4.5. 6.四.简答(18分)1.指出电路运算功能,并写出运算公式。
(1).(2)(3). (4).2.简述万用表检测电阻的使用方法。
五.计算(10分)1. 求如图所示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输入,输出电阻,电压放大倍数。
2.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f=120k,U。
=1.5v,Ui=0.5v。
求R1的大小。
参考答案一,1,提高放大电路工作稳定性(降低了电压放大倍数)减小失真展宽通频带改善输入,输出电阻Au/(1+FAu)。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二极管在电路板上用( )表示。
A、CB、DC、RD、L正确答案:B2、根据作业指导书或样板之要求,不该断开的地方断开叫( )。
A、焊反B、短路C、开路D、连焊正确答案:C3、电感线圈磁芯调节后它的什么参数改变了? ( )A、电流B、电压C、电阻D、电感正确答案:D4、三段固定集成稳压器CW7906的一脚是( )A、输入端B、公共端C、调整端D、输出端正确答案:B5、乙类推挽功率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在三极管的( )边缘。
A、截止区B、放大区C、截止区与饱和区D、饱和区正确答案:A6、多级放大电路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10dB、20 dB、30 dB,则电压总增益是( )。
A、0 dBB、30 dBC、60 dBD、6000 dB正确答案:C7、下列关于变压器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变压器的效率越高,各种损耗越小B、变压器在高频段和低频段的频率特性较中频段好C、变压器温升值越小,变压器工作越安全D、升压变压器的变比n<1正确答案:C8、在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三极管各极电位最高的是( )A、NPN管基极B、NPN管发射极C、PNP管集电极D、PNP管发射极正确答案:D9、衡量一个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漂能力的最有效的指标是( )A、差模电压放大倍数B、共模电压放大倍数C、共模抑制比D、电路的对称性正确答案:C10、某三极管,测得其发射结反偏,集电结反偏,则该三极管处于( )。
A、放大状态B、截止状态C、饱和状态D、失真状态正确答案:B11、把电动势是 1.5伏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直接接到一个硅二极管的两端,则该管( )A、被烧坏B、电流基本正常C、击穿D、电流为零正确答案:B12、某多级放大电路的各级电压放大倍数分别为:1、100、-100,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 )。
A、10000倍B、-10000倍C、1倍D、100倍正确答案:B13、共发射极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和输人电压在相位上的关系是( )A、同相位B、相位差360°C、相位差90°D、相位差180°正确答案:D14、在基本放大电路中,集电极电阻Rc的作用是( )A、放大电流B、调节偏置电流IBQC、把放大的电流转换成电压D、防止输入信号被短正确答案:C15、在P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浓度()空穴浓度。
电子技术基础 作业题8
电子技术基础 作业题8 有答案 仅供参考一、填空题:(每空分,共20分)1、两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有 清零 、 置1 和 保持 。
电路中不允许两个输入端同时为 为低电平 ,否则将出现逻辑混乱。
2、通常把一个CP 脉冲引起触发器多次翻转的现象称为 空翻 ,有这种现象的触发器是 钟控RS 触发器,此类触发器的工作属于 电平 触发方式。
3、为有效地抑制“空翻”,人们研制出了 边沿 触发方式的 主从型JK 触发器和 维持阻塞D 触发器。
4、JK 触发器具有 置0 、 置1 、 保持 和 翻转 四种功能。
欲使JK 触发器实现nn Q Q =+1的功能,则输入端J 应接 1 ,K 应接 1 。
5、D 触发器的输入端子有 1 个,具有 置0 和 置1 的功能。
6、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通常可用 功能真值表 、 逻辑函数式 、 状态转换图 和 时序波形图 等多种方法进行描述。
7,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 触发器 。
8、JK D 9Q =1,Q =0时为触发器的 “1” 状态;Q =0,Q =1时为触发器的 “0” 状态。
RS ==S R 0 ,其特征方R=S= 1 ,其特征方程为 ,约束条件为 SR =0 。
触发器 的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 就构成了T 触发器,T 触发器具有的逻辑功能是 保持 和 翻转 。
13、让 T 触发器恒输入“1”就构成了T'触发器,这种触发器仅具有 翻转 功能。
二、正误识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仅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RS 触发器。
(错)2、基本的RS 触发器具有“空翻”现象。
(错)3、钟控的RS 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R +S=0。
(错)4、JK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是:n n1n KQ Q J Q +=+。
(错) 5、D 触发器的输出总是跟随其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对) 6、CP=0时,由于JK 触发器的导引门被封锁而触发器状态不变。
(错) 7、主从型JK 触发器的从触发器开启时刻在CP 下降沿到来时。
16秋浙大《电子技术基础》在线作业
B. 基
C. 集电
正确答案:
14. 组合逻辑电路应该由哪种器件构成()
A. 触发器
B. 计数器
C. 门电路
D. 振荡器
正确答案:
15. 半加器的输出端与输入端的逻辑关系是 ( )。
A. 与非
B. 或非
C. 与或非
D. 异或
正确答案:
浙大《电子技术基础》在线作业
13. PN结正向偏置时,应该是P区的电位比N区的电位低。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4.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从负反馈角度看是电压并联负反馈。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5. 发光二极管光谱范围相当宽。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16. 在N型半导体中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二、判断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可以完成整流的任务。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2.
在数字电路中 ,晶体管一般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 ,起开关的作用 。
A. 错误
B. 正确
正确答案:
3. 放大电路实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器。
C. 0.9
D. 1
正确答案:
9. JK触发器的输入J和K都接高电平上,如果现态为Qn=0,则其次态应为()
A. 0
B. 1
C. 高阻
D. 不定
正确答案:
10. 理想情况下,差动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为()
A. 1
B. 0
C. 无穷
电力电子技术第2至第8章作业答案
第2至第8章作业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1. 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答:使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晶闸管承受正向阳极电压,并在门极施加触发电流〔脉冲〕。
或:U AK >0且U GK >0。
2.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答: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3. 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答: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4. 图1中阴影局部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I 1、I 2、I 3。
πππ4π4π25π4a)b)c)图1-43图1 晶闸管导电波形7. 晶闸管的触发脉冲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答:〔1〕触发信号应有足够的功率。
〔2〕触发脉冲应有一定的宽度,脉冲前沿尽可能陡,使元件在触发导通后,阳极电流能迅速上升超过掣住电流而维持导通。
第3章整流电路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对电感负载供电,L=20mH,U2=100V,求当α=0°和60°时的负载电流I d,并画出u d与i d波形。
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当α=30°时,要求: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电流有效值I2;③考虑平安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U2=100V,负载中R=2Ω,L值极大,反电势E=60V,当a=30°时,要求:①作出u d、i d和i2的波形;②求整流输出平均电压U d、电流I d,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有效值I2;③考虑平安裕量,确定晶闸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
4.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画出整流二极管在一周内承受的电压波形。
电子技术基础试题库完整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篇)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一、单选题1. 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曲线分别( )。
A. 左移,下移B. 右移,上移C. 左移,上移D. 右移,下移2. 在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当PN 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漂移电流。
A. 小于,大于B. 大于,小于C. 大于,大于D. 小于,小于3. 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 ,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为( )A. U I e SB. TU U I eS C. )1e (S -T U U I D. 1e S -T U U I4. 下列符号中表示发光二极管的为( )。
5. 稳压二极管工作于正常稳压状态时,其反向电流应满足( )。
A. I D = 0B. I D < I Z 且I D > I ZMC. I Z > I D > I ZMD. I Z < I D < I ZM6. 杂质半导体中( )的浓度对温度敏感。
A. 少子B. 多子C. 杂质离子D. 空穴7. 从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看出,二极管两端压降大于( )时处于正偏导通状态。
A. 0B. 死区电压C. 反向击穿电压D. 正向压降8. 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
A. 温度B. 掺杂工艺C. 掺杂浓度D. 晶体缺陷9. PN 结形成后,空间电荷区由( )构成。
A. 电子和空穴B. 施主离子和受主离子C. 施主离子和电子D. 受主离子和空穴10. 硅管正偏导通时,其管压降约为( )。
A 0.1VB 0.2VC 0.5VD 0.7V11. 用模拟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二极管正向电阻,所测电阻是二极管的 电阻,由于不同量程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 ,所测得正向电阻阻值 。
A. 直流,相同,相同B. 交流,相同,相同C. 直流,不同,不同D. 交流,不同,不同12. 在25ºC 时,某二极管的死区电压U th ≈0.5V ,反向饱和电流I S ≈0.1pA ,则在35ºC 时,下列哪组数据可能正确:( )。
电子技术基础 寒假作业(含答案)
1610电子技术基础 寒假作业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一、单选题1. 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应选用( A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 B. 电压并联 C. 电流串联 D. 电流并联2. 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串联D. 交流并联 3. 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 B )。
A. 开环差模增益A u d =∞,差模输入电阻R i d =∞,输出电阻R o =∞B. 开环差模增益A u d =∞,差模输入电阻R i d =∞,输出电阻R o =0C. 开环差模增益A u d =0,差模输入电阻R i d =∞,输出电阻R o =∞D. 开环差模增益A ud =0,差模输入电阻R id =∞,输出电阻R o =0 4. 引入( C )反馈,可稳定电路的增益。
A. 电压B. 电流C. 负D. 正5.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电压D. 交流并联6. 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指( B )。
A. 1+AF<<1B. 1+AF>>1C. 1+AF<<0D. 1+AF>>07. 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B ) 。
A. 无信号源B. 无反馈通路C. 无电源D. 无负载8. 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A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C. 串联D. 并联9. 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 B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C. 串联D. 并联10. 集成运放存在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所以在小信号高精度直流放大电路中必须进行( D )。
A. 虚地 B. 虚短 C. 虚断 D. 调零11. ( D )运算电路可实现函数Y =aX 1+bX 2+c X 3,a 、b 和c 均小于零。
A. 同相比例B. 反向比例C. 同相求和D. 反向求和 12. 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压稳定,应选用( A )负反馈。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教程答案【篇一:电子技术基础在线实验作业答案】t>??? a a(a+b+c)’=b’c’ b ab+ab’=a+b c a+ab+b=a+b单选题2.典型的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下列哪种电路输出电阻最小: ? ??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单选题3.测量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仪器:? ?? a 信号发生器 b 万用表 c 交流毫伏表4.对于jk触发器,输入j=0,k=1,clk脉冲作用后,触发器的次态应该为:??? a 1 b 0 c q’单选题5.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电流时,应将功能/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范围,并将表笔接到被测电路中。
? ?? a a~,串 b a~,并 c v~,串单选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卡诺图的每一个小方块都代表着一个最小项 b 卡诺图中最小项的排列方式是随机排列的 c 卡诺图中最小项的排列方式是按最小项从小到大数字编号顺序排列的单选题7.硅材料二极管的导通电压约为:??? a 0.3v b 0.5v c 0.7单选题8.下列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 a 近似测量方法误差 b 计数习惯误差 c 仪表零点漂移误差单选题 9.典型的双极型三极管放大电路中,下列哪种电路既能放大电流,又能放大电压:? ?? a 共基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 共射放大电路单选题10.某电流值为0.05846a,其有效数字的个数为: ??? a 4 b 5 c 6单选题11.下列哪种仪器常用来判断二极管的极性:? ?? a 示波器 b 万用表 c 信号发生器单选题12.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 a 直流负反馈 b 电压负反馈 c 交流负反馈单选题13.以下代码中为无权码的是:? ?? a 5421码 b 格雷码 c 8421码单选题14.(110.1)2转换成16进制数是:??? a 110.1 b 6.8 c 2.1判断题15.数字交流毫伏表可以用来测量器件的电压有效值。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习题答案解析
第1章 电路的基本知识1.1 电路的概念(1)略(2)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导线和开关)等部分组成。
A .电源的作用: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B .负载的作用: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
C .中间环节的作用:传递、分配和控制电能。
1.2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1)零、负电位、正电位(2)3、1.5、3、1.5、0、3(3)-7,-51.3 电阻(1)3∶4(2)查表1.3,知锰铜合金的电阻率⋅Ω⨯=-7104.4ρm根据Sl R ρ=,得43.1104.41021.0376=⨯⨯⨯==--ρRS l m 1.4 欧姆定律(1)电动势、内压降(2)当R =∞ 时,电路处于开路状态,其特点是电路中电流为零,电源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当R =0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其特点是短路电流极大,电源端电压等于0。
(3)22.01000220===R U I A 由于22.0=I A=220mA 50>mA ,故此人有生命危险。
1.5 电功与电功率(1)25401000===P W t h (2)略(3)31680072002.0220=⨯⨯==UIt W J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7. C8. B三、填空题1.正、相反; 2.参考点; 3.负极、正极; 4.高、低、低、高; 5.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S l R ρ=; 6.1800、±5%; 7.220 四、计算题1.5510=-=-=b a ab V V U V10)5(5=--=-=c b bc V V U V15)5(10=--=-=c a ac V V U V15-=-=ac ca U U V2.2.012024===t Q I A Ω===202.04I U R 3.(1)210100220=+=+=r R E I A (2)2001002=⨯==IR U V(3)20102=⨯==Ir U r V4.(1)8804220=⨯==UI P W(2)15840001800880=⨯==Pt W J(3)1440018005.0422=⨯⨯==Rt I Q J(4)1569600144001584000=-=-=Q W E J第2章 直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2.1 电阻的连接(1)5.04211===R U I A 10205.022=⨯==IR U V1210221=+=+=U U U V(2)由于12221221R R R U R U P P == 故142820101212=⨯==P R R P W(3)(a )Ω==343R R ab(b )Ω=⨯==++++=32043535)()(R R R R R R R R R ab (c )Ω===1444R R ab (d )R R R R R R R R ab ++++=)2()2(Ω=⨯==53245858R 2.2 基尔霍夫定律(1)5、3、6、3(2)假设2I 、3I 的方向和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1所示,依基尔霍夫定律,知:2332213311321E R I R I E R I R I I I I =+=+=+128038050008.0008.0322332=+=+⨯=+I R I I I I即 解得 图2.1 作业测评2电路图0245.02=I A=24.5mA0325.03=I A=32.5mAΩ=3842R2.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rE I s =、不变、并、r I E s =、不变、串 (2)(a )把两个电压源等效变换为电流源,如图2.2(a ')所示。
电工技术基础习题
第3 章
一、填空: 1.直流电路处于稳态时,各电压、电流均不变。故 电容所在支路的( )为0,电容的( )可 不为0;电感的( )为0,而电感的( ) 可不为0。(电压or电流) 2.动态电路中,引起过渡过程产生的原因是: ( )和( )。 5t u ( t ) 15 10 e 3.已知某一阶 电路的全响应 C V, 则电路在发生换路之后 uC 的初始值为( ),稳 态值为:( ),时间常数为( )。由电源 引起的零状态响应为( ),由电容初始状态引 起的零输入响应为( )。
i
i
3Ω
S t=0 1H
6Ω
i2
+
9V
i1
+
9V
iL
R2
2Ω
-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作业
第4 章
一、填空: 1. 正弦电压 u 100sin(314t 45 ) V, 其三要素分别是: ( )、( )和( )。 2.电压 u = 10sin100t V 和电流 i = 2 cos100t A 为 某一元件的电压与电流(关联方向),则该元件可能 是( )元件。 3.一无源二端网络,端口电压、电流分别为 u 10sin10t V, i 2sin(10t 135 ) A, 且 同向,则端口的输入阻0.5 A
+
R2
12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作业
第3 章
三、电路及其参数如图3-2所示,开关动作前电路 已处稳态,t=0时开关合上,求:电容两端电压uC (t),并绘出uC的响应曲线。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作业
第3 章
四、电路如图3-3所示,电路原已处于稳定状态, 试用三要素法求S 闭合后的 i L , , 。 1 2
电子技术基础作业
电子技术基础第1次作业
值
(A) 正偏
及.求电压增益
参考答案:
阻
.,
电子技术基础第2次作业
正确答案:A
(A)
.推导参考答案:1.T1组成共射极电路,
=4.1kHz3
以保证
反馈,求电压增益
参考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第3次作业
++
用卡诺图化简得输出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分别为:
的输出与同相端输入的关系有
时的电压增益
参考答案:
、、
电子技术基础第4次作业
、、
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频率为
波形的频率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已知逻辑函数:
.将逻辑函数
的最小项表达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 作业题8 有答案 仅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两个与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的功能有 清零 、 置1 和 保持 。
电路中不允许两个输入端同时为 为低电平 ,否则将出现逻辑混乱。
2、通常把一个CP 脉冲引起触发器多次翻转的现象称为 空翻 ,有这种现象的触发器是 钟控RS 触发器,此类触发器的工作属于 电平 触发方式。
3、为有效地抑制“空翻”,人们研制出了 边沿 触发方式的 主从型JK 触发器和 维持阻塞D 触发器。
4、JK 触发器具有 置0 、 置1 、 保持 和 翻转 四种功能。
欲使JK 触发器实现n
n Q Q =+1的功能,则输入端J 应接 1 ,K 应接 1 。
5、D 触发器的输入端子有 1 个,具有 置0 和 置1 的功能。
6、触发器的逻辑功能通常可用 功能真值表 、 逻辑函数式 、 状态转换图 和 时序波形图 等多种方法进行描述。
7,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 触发器 。
8、JK D 9Q =1,Q =0时为触发器的 “1” 状态;Q =0,Q =1时为触发器的 “0” 状态。
RS 触发器,在正常工作时,不允许==S R 0 ,其特征方
R=S= 1 ,其特征方程为 ,约束条件为 SR =0 。
触发器 的两个输入端连在一起 就构成了T 触发器,T 触发器具有的逻辑功能是 保持 和 翻转 。
13、让 T 触发器恒输入“1”就构成了T'触发器,这种触发器仅具有 翻转 功能。
二、正误识别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仅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RS 触发器。
(错)
2、基本的RS 触发器具有“空翻”现象。
(错)
3、钟控的RS 触发器的约束条件是:R +S=0。
(错)
4、JK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是:n n
1n KQ Q J Q +=+。
(错) 5、D 触发器的输出总是跟随其输入的变化而变化。
(对) 6、CP=0时,由于JK 触发器的导引门被封锁而触发器状态不变。
(错) 7、主从型JK 触发器的从触发器开启时刻在CP 下降沿到来时。
(对) 8、触发器和逻辑门一样,输出取决于输入现态。
(错) 9、维持阻塞D 触发器状态变化在CP 下降沿到来时。
(错) 10、凡采用电位触发方式的触发器,都存在“空翻”现象。
(错)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仅具有置“0”和置“1”功能的触发器是( C )。
A 、基本RS 触发器
B 、钟控RS 触发器
C 、
D 触发器 D 、JK 触发器
2、由与非门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不允许输入的变量组合R S ⋅为( A )。
A 、00
B 、01
C 、10
D 、11 3、钟控RS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是( D )。
A 、n 1n Q R Q +=+ B 、n 1n Q S Q +=+ C 、n 1n Q S R Q +=+ D 、n n Q R S Q +=+1 4、仅具有保持和翻转功能的触发器是( B )。
A 、JK 触发器
B 、T 触发器
C 、
D 触发器 D 、T ˊ触发器 5、触发器由门电路构成,但它不同门电路功能,主要特点是( C )
A 、具有翻转功能
B 、具有保持功能
C 、具有记忆功能 6、TTL 集成触发器直接置0端
D R 和直接置1端D S 在触发器正常工作时应( C )
A 、D R =1,D S =0
B 、D R =0,D S =1
C 、保持高电平“1”
D 、保持低电平“0” 7、按触发器触发方式的不同,双稳态触发器可分为( C )
A 、高电平触发和低电平触发
B 、上升沿触发和下降沿触发
C 、电平触发或边沿触发
D 、输入触发或时钟触发 8、按逻辑功能的不同,双稳态触发器可分为( A )。
A 、RS 、JK 、D 、T 等
B 、主从型和维持阻塞型
C 、TTL 型和MOS 型
D 、上述均包括 9、为避免“空翻”现象,应采用( B )方式的触发器。
A 、主从触发
B 、边沿触发
C 、电平触发 10、为防止“空翻”,应采用( C )结构的触发器。
A 、TTL
B 、MOS
C 、主从或维持阻塞 四、简述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什么?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又是什么? 答: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触发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门电路。
2、何谓“空翻”现象?抑制“空翻”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所谓“空翻”,是指触发器在一个CP 脉冲为1期间输出状态发生多次变化的现象。
抑制“空翻”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选用边沿触发方式的触发器。
3、触发器有哪几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形式?它们各有什么样的动作特点?
答:触发器常见的电路结构形式有两个与非门或两个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 触发器、由基本RS 触发器和导引门构成的钟控RS 触发器、主从型JK 触发器以及维护阻塞D 触发器等。
基本RS 触发器的输出随着输入的变化而变化,电平触发;钟控RS 触发器是在CP=1期间输出随输入的变化而变化;主从型JK 触发器在时钟脉冲下降沿到来时触发;维持阻塞D 触发器是在时钟脉冲上升沿到来时刻触发。
4、试分别写出钟控RS 触发器、JK 触发器和D 触发器的特征方程。
答:钟控RS SR=0(约束条件); JK Q n +1= D n 。
5、你能否推出由两个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的功能?写出其真值表。
答:由两个或非门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如图
所示,其功能与钟控RS触发器相同,所不同点是
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是电平触发方式,没
有时钟脉冲控制。
功能真值表也与钟控RS触发器完全相同。
五、分析题(共35分)
1、已知TTL主从型JK触发器的输入控制端J和K及CP脉冲波形如图6-18所示,试根据它们的波形画出相应输出端Q的波形。
(8分)
Q
2、写出图6-19所示各逻辑电路的次态方程。
(每图3分,共18分)
解:(a(b(c
(d(e(f
Q
A
(a)
Q
(b)
Q
(c)
Q
1
(d)
图6-19检测题6.5.2逻辑图
Q
(e)
Q
(f)
或非门构成的基本RS触发器
3、图6-20所示为维持阻塞D 触发器构成的电路,试画出在CP 脉冲下Q 0和Q 1的波形。
(9分)
解:Q 0n+1
Q 1n+1
00,各位触发器在CP 上升沿触发。
显然在每一个Q 0状态就翻转一次,而触发器Q 1的状态翻转发生在Q 0由0到1时刻。
图略。
图6-20 检测题6.5.3逻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