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兰州大学《免疫学基础》2020年5月考试在线考核试题.doc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机体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是

A.免疫防御

B.免疫稳定

C.免疫监视

D.免疫耐受

E.免疫增

【参考答案】: B

2.用木瓜蛋白酶可将IgG水解成

A.2Fab和Fc

B.F(ab′)2段和pFc′段

C.F(ab′)2和Fc段

D.2Fab 和pFc′

E.以上都不是

【参考答案】: A

3.霍乱菌的生物学特性,下列哪项错误

A.弧形菌

B.周鞭毛

C.革兰阴性

D.鱼群状排列

E.碱性环境易生长

【参考答案】: B

4.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是

A.荚膜

B.菌毛

C.脂多糖

D.脂磷壁酸

E.异染颗粒

【参考答案】: E

5.HIV感染人体后,其慢性感染期大多是

A.数天

B.数周

C.数月

D.数年

E.数十年

【参考答案】: D

6.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属于

A.主动免疫

B.自然主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自然被动免疫

【参考答案】: E

7.最容易引起世界大流行的病毒是

A.甲型流感病毒

B.乙型流感病毒

C.丙型流感病毒

D.麻疹病毒

E.呼吸道合胞病毒

【参考答案】: A

8.人类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产生抗体

B.提呈抗原

C.体液免疫

D.细胞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

【参考答案】: D

9.灭菌是指

A.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B.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C.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D.物体中无活菌存在

E.杀死细菌繁殖体的方法

【参考答案】: A

10.从理论上讲,IgM的抗原结合价为

A.10价

B.8价

C.5价

D.4价

E.2价

【参考答案】: A

11.肺炎链球菌致病物质主要是荚膜,有荚膜菌株才能引起人致病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A

12.人类是淋病奈瑟菌的唯一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引起

淋病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13.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细菌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A

14.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是通过其顶端结构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

A.错误

B.正确

【参考答案】: B

15.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肯定能够激活补体C1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 A

16.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有何区别。

【参考答案】:

17.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参考答案】: 机体的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介导,藉B细胞分泌的抗体执行。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始于BCR对TD抗原的识别,所产生的第一活化信号经由Iga/Igb向胞内传导。BCR辅助受体复合物加强第一活化信号的传导。Th细胞藉与B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CD40-CD40L 等)及分泌的细

胞因子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B细胞从骨髓进入周围淋巴器官后,在抗原刺激下,迁移进入原始淋巴滤泡,形成生发中心,并在生发中心发生抗原受体编辑、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受体亲和力成熟及类别转换,最后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B细胞在外周淋巴器官的发育分化大致可分为活化、增殖和分化三个阶段。TI抗原诱导B细胞产生免疫应答一般不需要T细胞的辅助。

18.病毒变异意义

【参考答案】: 研制减毒活疫苗;应用于基因工程。

19.简述免疫耐受的诱导条件。

【参考答案】: 1、抗原因素:免疫耐受为抗原特异性,故抗原是诱导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抗原耐受的相关条件包括:抗原性质、剂量、接种途径及刺激的持续时间等。2、机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免疫系统发育成熟程度、遗传背景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免疫耐受形成。

20.芽胞

【参考答案】: 芽胞:在一定条件下,芽胞杆菌属(如炭疽杆菌)及梭状芽胞杆菌属(如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病原菌)能在菌体内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的不易着色小体,芽胞的抵抗力强,对热力、干燥、辐射、化学消毒剂等理化因素均有强大的抵抗力,杀灭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当进行消毒灭菌时往往以芽胞是否被杀死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

21.MBL途径

【参考答案】: MBL途径:又称凝集素激活途径,指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的凝集素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醇,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与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