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1951bbb87c24028915fc397.png)
提供解决方案 大多数领导最喜欢做选择题和判断题,最讨厌的是问答题,也就是要让员工为老板打工, 而不要老板为员工打工。员工可以向领导汇报面临的问题、挑战和困惑,其前提是必须提供 三个解决方案,并按照自己的判断排出优先顺序。
4.金字塔的基本结构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掌握金字塔结构的定义及作用; ● 了解金字塔结构的原则; ● 理解金字塔结构的重要意义; ● 学会运用金字塔原理进行思考并解决问题。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1.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金字塔结构就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 细节,先总结性观点后具体数据,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这十句是 金字塔结构重点突出、投其所好、逻辑清晰的基本原则。
不同的工具适用不同的场合,没有万能的工具,但唯一不变的理念是,无论推广何种产 品都必须以客户为中心。只有迎合受众才能打动受众,只有迎合领导才能打动客户。
达到沟通目的 学习金字塔原理,还能达到沟通的目的,使人们的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 次分明。很多沟通都是为了达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让别人执行和操作自己的指令,要达 到沟通的第四个目的,必须以沟通的前三个目的为基础,即:第一,对方愿意听、有兴趣; 第二,对方能理解并接受说者的观点;第三,对方记得住说者的指令。
金字塔思维保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先说中心思想,再说二级思想、三级思想、四 级思想,逐层向下展开,最重要的内容先说。
任何一篇文章或者一次讲话,都是单一思想统领的金字塔结构,中心思想应当说听众想 听的话,而不是讲话者想说什么听众就要听什么。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正规版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正规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cdd7e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9.png)
__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正规版)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1这两天读了金字塔原理。
书中给于了一个思索问题的思路,有些是我们也平常能想到的,它只是归纳了一下,系统地按肯定的思路书面形式,写出来了而已。
但是,的确赐予了我不少启迪。
书中写道,写/说序言的思路是,背景、冲突、疑问、答疑。
我们平常学英语的时候,会常常听到老师,让我们学英语的思路是,留意等等。
我想这个观点是跟书中的观点是相通的。
思索问题要从空间、时间、重要性方面考虑。
逻辑依次是归纳、演绎的依次。
打开餐巾纸上写的思索问题的角度也是____小意。
只是水平方向描述得多,垂直方向上____得少。
这样会让人感觉轻松一些。
解决问题要通过逻辑树来解决问题。
我看我公司或其他人,也是主见这一观点的,一下子,尽量把事情弄得考虑全面。
这样的话,收集信息的环节,他是不乐意做的人。
也就是领导的思路。
我觉得迷惑,全部的领导应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些总结或归纳性的工作吗?我得跟着他们来,终归他们的阅历比我多。
还有问题的切入点,目的1和目的2的差异,作什么?是否得做?怎么做最好?有没有备选或改进方案?是非问题找处最佳方案。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试试。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2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说还是没说,而是我说了什么你却没明白是怎么回事。
“金字塔原理”认为假如有人希望通过阅读你的文章了解你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那么他面临的是一项困难的任务。
因为即使你的文章篇幅很短,譬如只有两页纸,文章中也会包括大约100个句子。
读者必需阅读每一句话、理解每一句话,并且将每一句话相互关联,融会贯穿。
假如你的文章结构呈金字塔形,文章的思路自金字塔顶部起先渐渐向下绽开,那么读者确定会发觉你的文章比较简单读懂。
这一结论反映了作者芭芭拉明托对思维工作方式的一些基本发觉:大脑自动将信息归到金字塔结构的不同分组中,以便于理解。
任何预先归到金字塔结构中的思想组都更加易于理解。
这说明任何书面文书都应有意地将其思想组织成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学生读书笔记最新5篇
![金字塔原理学生读书笔记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7d8fca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b.png)
金字塔原理学生读书笔记最新5篇这本《金字塔原理》对我们所要求的,也不仅仅是读完了一本书而已,而是能将这种思维方式掌握,并运用到更多的思维领域和活动之中。
下面给您带来金字塔原理学生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字塔原理》学生读书笔记1从大学毕业到开始工作,也有两年半的时间了。
从初入职场的茫然,到现在的渐入佳境;从财务部的结算专员到采购部的采购专员,到再次回到财务,我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在校读书和在职场工作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大学时候只需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但是在职场中考量的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
我认为,专业能力即进入职场后表现出的专业素质,这种专业素质是人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仅包括你的所学专业知识,更包括运用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等。
比尔盖茨就曾在他的10大优秀员工准则中提出:优秀的员工是具有远见卓识、并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由此可见提升专业能力是多么重要。
进入职场后,我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及沟通表达方面有所欠缺,于是阅读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
“想清楚,说明白,知道怎么说、说什么”,是每个职场人所希望达到的境界。
然而,我们如何做到在思考、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时,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呢?曾作为麦肯锡第一个女性咨询顾问的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建立表达、思考及解决问题的逻辑。
全书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表达的逻辑、思考的逻辑、解决问题的逻辑、演示的逻辑。
对于我来讲,最有用的部分就是任何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前,一定要抓准受众群体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前提下组织的语言才有用。
抓住需求后,锁定你的中心思想,然后可以开始搭建金字塔了。
观点明确后,根据观点构造语言,然后排列论据,即下一层级的中心思想,任何一个层级的论点都是其下一层级的概况,这个成为纵向结构;相同层级间的观点应该属于一个逻辑范畴,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个称为横向结构。
横向结构的子主题之间只有归纳和演绎两种逻辑。
一分钟读懂金字塔原理笔记
![一分钟读懂金字塔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5d9a573783e0912a3162a02.png)
掌握四个基本原则实现卓越表达1)案例引入:如果你是老板的秘书,你会怎么汇报?要不要讲原因?原因可不可以分类?1.先汇报结论:明天下午3点的会议改在周五上午11点;2.3.简单解释原因:王总、会议室;4.5.会议室可不可以省略:看会议的具体情况,正式还是小会。
6.开头;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可以成为生活中谈话的小技巧,不适用于商场高效的工作模式。
②上下对应:思想分层级,不同层级间有上下对应的关系,上层是下层的统率,下层是上层的支撑;④排列有序:不同的思想之间,在呈现时,排列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咨询公司:不管标题多长都要把结论放完整;前三页:标题、目录、方案结论,为对方节省时间。
阿里、海尔、华为都严格遵循金字塔原理重要的是训练结构化的思考能力,面对问题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全面思考。
最简单的就是从正面、负面两种,也可以谈过去、现在和未来。
建议去网上搜索结构化思维的典型思考模式。
比如:怎样把两升水放到一升水的杯子里但不溢出来?就可以从杯子、水和环境三方面的角度考虑。
杯子方面可不可以换杯子、用更多的杯子,从水的角度可不可以冻成冰、放到袋子里,从环境的角度,能不能没有重力等等。
Q2:逻辑思考能力可以通过写作培养么?或是说,通过什么可以培养写作的逻辑思考?非常好的问题。
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面对问题的分析原因和找出对策,传统的议论文,就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工具。
重要的是写出文章之后的系统思考:结论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证明的?论点之间的关系怎样?重要性怎样?如果可以将金字塔原理应用在写作中,你会发现写作能力的提升,相对应的,也会锻炼到你的逻辑思维能力。
Q3:逻辑思考能力提升可以带动表达能力进步,但有没有逻辑思考力强却在表达能力上不如人意的情况?该怎么改善呢?会有这种情况,大脑会思考,但表达有问题。
有可能是心理方面存在障碍,比如:公开演讲的障碍。
改善的方法相对比较容易,比培养逻辑思维容易,只要多联系,更多的思考和表达,就能够得到解决。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修改版]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7ce822195f312b3069a551.png)
第一篇:《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读完《金字塔原理》,我好似接受了一次逻辑结构设计的重新洗礼,乍一看,这本书的内容讲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东西,但当仔细拜读之后,就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
《金字塔原理》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以柔克刚,用情景和案例将我带入一个易于理解的关于文字的逻辑世界。
之前也有很多老师曾说过,写文章要有逻辑性等话语,不过如何才叫有逻辑、这样写为何不够有逻辑性、怎样可以变得更有逻辑性的解释却并不多,看了这本书之后,对于“向上”、“向下”以及“横向”联系等逻辑关系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金字塔原理》不仅在写作上,更关键的是在思考逻辑上帮助我理清了思路。
例如,有时我会根据现有的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对于素材本身的逻辑关系可能没有重新的梳理,因此,形成的文件或多或少会有逻辑不清晰的地方;而若是暂时不考虑素材本身,先直接按照目标需求进行逻辑架构的搭建,再对素材按照搭建好的逻辑进行区分整理,反而会更为快速的形成准确的文章架构和纲要。
《金字塔原理》帮助我在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界定问题”和“结构性的分析问题”有条不紊的进行应对。
首先,遇到问题时要明确应该做什么,然后从资料入手,建立逻辑树,进行是非问题分析,这样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明晰的应对方案必将很快会水落石出。
知道不等于学会,学会不等于做到,《金字塔原理》始终是书本上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产生价值,才能对自己实现有效的提升,才能让问题得到最快速和最高效的解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温故而知新,将书中的案例和分析方法再多读几遍,加深理解,更好地将文中的思路运用到写作、思考和问题的解决上,相信这些思路和方法一定会让自己受益匪浅、受用一生。
第二篇: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法律学习需要金字塔原理——《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张亚光1108030 《金字塔原理》一书教我们运用金字塔原理去逻辑的表达、思考、解决问题。
《金字塔原理》笔记
![《金字塔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ded7d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5.png)
《金字塔原理》笔记《金字塔原理》笔记(精选12篇)《金字塔原理》是一本2002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巴拉明托,王德忠、张珣译。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本店铺收集整理好的《金字塔原理》笔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金字塔原理》笔记 1我是一个生活比较有规律的人,晚上十一点左右准时睡觉,从不熬夜,昨晚却严重失眠了。
与其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不如捋一捋:昨晚练了两个多小时的书法,写草书写到最后兴奋了导致失眠,为什么写字呢?因为内心烦躁需要发泄。
为什么需要发泄呢?因为最近陷入了思维死胡同,出不来了。
为什么陷入思维死胡同呢?因为最近一直在读《金字塔原理》。
一般来说,读书是静心的过程,也是收获的过程。
读完一本好书,内心会增加一份宁静。
《金字塔原理》是一本好书,却让我读的内心烦躁焦虑,问题出在哪?《金字塔原理》分四个部分教会如何去构建逻辑性思维,啰里啰嗦一大本书中,一会讲思路的构建,一会讲内容的排列,却没有一句话真正阐明了金字塔的含义。
如同一个满腹经纶的老学究,有满肚子的学问,却只顾着往外倒,没注意方法与接受对象。
所以说,一个有学问的人不一定是个好老师,学跟教,是两码事。
《金字塔原理》成功把我带进沟里。
随着读的书越多,我愈加觉得思维逻辑性的重要意思,也在刻意的培养自己思维、讲话的逻辑性与条理性。
刚读《金字塔原理》,却是如同久旱逢甘霖,一个晚上精读了几十页,觉得收获颇多,感慨颇多,洋洋洒洒写了三篇读书笔记,心想着自己总算开始有金字塔式的思维了。
但是随着深入阅读,发现原本文思泉涌的自己一下子干涸了,因为《金字塔原理》变得不会写文章,甚至不敢写文章。
有个金字塔原理在心里,一旦没遵照这个原理,自己已经给自己判了不及格。
如同《笑傲江湖》中的一个情节,令狐冲被罚华山思过崖面壁,无意间发现了魔教十长老尽迫五岳剑派的招数,他学会了这些之后,反而失去了对自身功夫的自信,觉得再怎么高的功夫都会被破解。
人过分专注于一件事物的时候,容易陷入思维死胡同,任怎么苦思冥想也无法走出来。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e95e00a6294dd88d1d26b22.png)
条理清晰的文章都符合金字塔结构 所表达的各思想之间都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的文章 总是自金字塔的顶端开始,自上而下地沿着各个分支将作者的思想一层一层呈现给 读者。
金字塔结构的纵向关系 金字塔中的子结构能够加快你梳理思想的过程 主题与子主题之间的纵向关系 各子主题之间的横向关系 序言的叙述关系
1.2 步骤(如何?)How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结论:业绩卓著的公司的CEO往往也是公司内真正的人事主管 步骤1 首先,他们充分参与企业的运作,了解基层人员在做的事。 步骤2 其次,他们对质量的要求非常高,他们分辨得出员工孰优孰 劣 步骤3
最后,他们确保负责最重要工作的人员具有岗位所必需的素 质。
演绎推理的步骤 人们通常将演绎法解释为具有三段论的形式——即由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推 导出的一个结论的论述形式 但是使用这种术语解释写作中的演绎推理过程反而容易使人迷惑,因此我将不适 用三段论的术语。 演绎推理过程需要完成的三个步骤 阐述世界上已存在的某种情况 阐述世界上同时存在的相关情况,如果第二个表述是针对第一个表述的主语 或谓语的,则说明这两个表述相关。 说明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时隐含的意义 演绎推理也可以是以下三个步骤 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 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归纳法演绎
总结 归纳法中将提出“为什么”和“如何做到”这两个疑问的顺序颠倒一下,先提 出“如何做到”,再提出“为什么”。 虽然在金字塔结构的最底层仍然使用了演绎推理法,但直接回答了读者的主 要疑问,而且思路非常清晰:所有关于同一主题的信息都集中在一起不同主 题之间的思维界限非常明确。
总结·讨论
在读者更关心“如何做”的问题,使用归纳法行文:在行文中先说明行动,后说明 原因。一个使用归纳法的标准的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37e219133687e21ae45a90d.png)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关于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1、金字塔原理简化而言就是三句话:1、提炼中心思想:把结论写在前面;2、分类组织材料:找到某种内在关系组织你的材料,如果需要理解的内容超过7个概念时就需要建立树状层次以降低理解难度;3、疑问回答沟通:先让读者认可你的设问,然后快速提供回答,节约读者思考时间。
3、把结论写在前面?在文章段落中亮明观点至少有四个位置:1、标题,2、开头,3、文章,4、结尾。
很多人以为一定要把结论写在前面,这个一旦教条化,很有害。
4、还有一种最nb的写法,就是把真实观点隐藏在文字之中,让你猜让你猜让你猜猜猜,官方说法叫领会领导精神,然后领导可以保留最终任意解释权。
5、把结论写在前面是一种机关枪扫射式沟通,列出大观点,分解为一系列的小观点论证,然后继续分解,举各种例,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让你接受大量的信息。
通过不断诱导你对小观点说是,然后失去对大观点的反驳能力,对逻辑思维不够发达的人,非常有效,但是对于见识深刻的人,也容易引发反抗。
6、把观点写在前面,还是写在中间,还是故意不说,取决于你的沟通目标、当时的能量还有听众的态度,这不是必然的写作方式。
真正的写作方式是以听众为导向,而不是以结论为导向,听众可不一定就喜欢你的结论。
7、一开始就亮出观点背后是一种强势文化,适合自上而下的组织思想,适合封闭式推导,但并不适合开放式讨论,比如在创意碰撞,学术交流上,散漫,缺乏明确结构的开放式互动激发更多灵感,而不是金字塔结构。
9、一个悖论是,当你把材料组织成非常有结构,看起来就有了逻辑,可到底是漂亮的形式让你具备了逻辑感,还是你真的想通了逻辑?10、相互穷尽,彼此独立,非常漂亮的说法,但是金字塔最难的恰恰不是找到一种信息归类方式,而是如何确定你的归纳是独立和穷尽的?11、很少有人承认所谓“相互穷尽”的真实含义是"有限穷尽",即在有限的信息占有范围内的穷尽。
所谓金字塔原理高手并不是神,他们不过是知道如何界定有限的边界刚好能让听众信服。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95b43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c.png)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介绍了一种能清晰地展现思路的高效方法,是训练思考、使表达呈现逻辑性的实用宝典。
金字塔原理能将零散的观点有序组织起来,化繁为简,适合所有需要精进思考、分析、表达能力的读者。
1. 深入思考:建立金字塔思维,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找到问题的关键,将复杂的问题变得清晰简单。
2. 解决问题:从基本事实切入直击要点,制定严谨合理的解决方案,突破瓶颈。
3. 项目管理:明确目标,制定行动计划,根据MECE原则合理分配任务,不重叠、无遗漏。
4. 清晰表达:陈述项目、演讲、讨论时,清晰呈现自己的观点,说服听众,与上级、同事、客户迅速建立共识,高效沟通。
5. 轻松写作: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利益点,写出重点突出、条理鲜明的策划方案、分析报告、精彩文案和PPT,让人过目不忘。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1. 先从金字塔的顶端开始,沿各个分支向下展开。
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
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2. 奇妙的数字“7”: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
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
3. 金字塔原理的4个基本原则:•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1. 向受众发出新信息并引发受众疑问的语句: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这样、为什么你这样说。
2. 金字塔结构的巨大价值就在于它迫使你在理清思路时,从视觉上使纵向的疑问/回答式对话关系清晰化。
你的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而你也必须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疑问。
3. 序言包括:背景、冲突、读者的疑问和作者的回答。
金字塔原理满分读书笔记最新5篇
![金字塔原理满分读书笔记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e7e6c6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d.png)
金字塔原理满分读书笔记最新5篇“想得明白”是内容,“说得清楚”是方式,“做得坚决”是行动。
《金字塔原理》教我们“想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坚决”还需我们依靠自身修行。
下面给您带来金字塔原理满分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字塔原理》满分读书笔记1《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样处理写作中逻辑不清晰问题的书,能够教会人们如何在有限时间里,有效与人沟通,如何简明扼要地进行写作。
采用金字塔方法,能避免逻辑混乱或不清晰。
通过对《金字塔原理》的阅读后,让我学到了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让对方更容易的理解自己。
其实说和写很容易,但想把一件事情或是一个思想说好和写好并不容易。
在我阅读《金字塔原理》的过程中,他对我的感觉不同于其他书籍,更像是在阅读一本工具书。
每当看到有重点时,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
以方便我在工作上的运用。
《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在写作时,要先有结论,然后再把结论的理由一层一层的展开,人们要想知道结论的理由就要往下看。
曾经我的语言思路便总是喜欢把要说的主旨放在最后,而在之前用了很多铺垫,弄到最后反而让对方感到不厌烦。
而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或多或少的使用着金字塔原理,只不过我们使用的比较零散,没有系统的引用。
读了这本书后,感觉以前很多是是而非的问题都找到了答案,使人茅舍顿开。
其实金字塔原理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地方都是存在的。
并且对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很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把这种逻辑思维方式经常的加以练习,那么在写作和语言能力上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就写作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不同的经历,学生时代的作文,工作中的各种总结,参加不同会议的发言,甚至与同事好友的聊天等都有组织语言的过程,如何使你的发言精彩,使与会者记住你的讲话内容,完全在于个人的口才和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否清晰,也就是《金字塔原理》所告诉我们的“自上而下”结构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读此书并不是读完就完了的,掩卷深思,如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1f06064915f804d2b16c17b.png)
有过渡
D.说明下一步行动:文章建议采取一系列行动时,有必要说明下一步措施。
第 11 章 在 PPT 中呈 现金字塔
11.1 设计文字 ppt 幻 灯片
11.2 设计图表 ppt 幻 灯片
11.3 故事梗概
① 基本原则:A.文字 ppt 应只包含最重要、经过适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表达尽量简洁 应图文并茂,各种图表配合使用 应呈现思考后的故事梗概
逻辑关系
③ 技巧:检查思想分组正确与否的方法——是否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
第2章 金字塔内部 的结构
2.1 纵向关系 2.2 横向关系 2.3 序言结构
① 主题与子主题间的纵向关系——疑问/回答式对话,每一个表述都应当引发读者的疑问,在这一表述下的横向结构层次上逐个回答读者的 疑问
② 各子主题间的横向关系可用演绎推理或归纳推理(第 5 章)的方式回答疑问
第8章 界定问题
第3篇 解决问题 的逻辑
第9章 结构化分析 问题
① 界定问题框架的各要素:切入点/序幕,困扰/困惑,R1(现状-非期望结果),R2(目标-期望结果) ② 界定问题框架按照从左往右、再往下的原则用于序言中,读者最后看到冲突部分,由此发掘读者的疑问。 ① 结构化分析问题:界定问题→使用诊断框架(为寻找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呈现存在问题领域的详细结构→假设产生问题的可能原因→
③ 技巧(思想排序): A. 行动性思想(说明行动、活动、行为、步骤、流程)排序:明确每一行动产生的最终结果→将产生相同最终结果的思想合并、归类、 分组→确定每组思想的分组基础,并依此排序→检查是否遗漏 B. 描述性思想(介绍观点、论点、论据、情况、信息)排序:把说明类似事务、或具共同点的思想归类、合并、分组→确定分组基础 →把思想转换成完整的句子,排序→检查是否遗漏
《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
![《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c5cb1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c6.png)
《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字塔原理》的读书笔记1读书版推介的这本书,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能好好研读。
昨天打开电子书,粗略的读了下,发现这真是本很不错的指导论文写作的书,尤其是对提高专业写作、工作总结,都是大有裨益的。
所以应该首先谢谢读书版的领导火舞耀阳和版主为我们找来这么好看实用的书。
书中通过生动的举例,详实的.介绍了整个写作过程是怎样产生的,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写作的目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亲切而生动。
比如妻子指示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读者就无法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要点,告诉我们尽可能在写作中抓住要害,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让人不知所云。
这篇文章我特别想说说关于思考的问题,关于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
在这方面我有些体会。
曾经有个同事问我,怎样才能把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
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
她说,她曾经写过一个近期工作计划,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
可是领导读后,让她重写。
她差点崩溃。
我虽然没有读过她写的工作计划,但是大致还是可以猜测到领导让她重写的原因。
那就是她没有把目前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解决困难办法说清楚。
而领导呢?读她的报告读了半天还不知道她到底想要说什么。
怎样才能把关键问题说清楚呢?《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你有意地以书中介绍的方法强迫自己“先想后写”,你的写作能力肯定能够得到惊人的改善,使你能够:1减少最终一稿通常所需的时间2增加文章的条理性3思路清晰的文章所以我们必须首先自己学会思考,把写作的目的弄清楚,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写的问题。
《金字塔原理》笔记
![《金字塔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110370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2.png)
《金字塔原理》笔记1.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2.搭建金字塔结构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3.对受众(包括读者、听众、观众或学员)来说,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4.首先表达的主要思想,使受众对表达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主要思想(金字塔结构中的)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
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受众就可以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5.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6.米勒认为,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
有的人可能一次能记住9个项目,而有的人则只能记住5个。
大脑比较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当然最容易记住的是1个项目。
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7.一般的文章都是一维的(one-dimensional):一个句子接着一个句子,在纸面上基本呈现出纵向向下的结构。
但是这种文字的纵向延伸却掩盖了一个事实,即思想是位于不同的抽象层次上的。
根据这一事实,大主题下的任何思想都同时与文章中的其他思想发生着纵向及横向的联系。
纵向联系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8.将头脑中的观点、论点、想法逐个梳理出来。
9.序言应当介绍4要素:介绍背景(S, Situation)、指出冲突(C, Complication)、引发疑问(Q, Question)、给出答案(A, Answer)。
10.所有列入同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
11.大脑的归纳分组分析活动12.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08c6f3102768e9951e738c6.png)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前言1.1.金字塔三大用途1.1.1.利用原理要素,搭建模型,解决问题1.1.1.1.结论先行1.1.1.2.以下统上1.1.1.3.归类分组1.1.1.4.逻辑递进1.1.2.借助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并管理员工1.1.3.完成汇报、交流1.2.企业员工核心竞争力的7个能力要素1.2.1.分析并有效组织信息的能力1.2.2.观点和信息的沟通能力(最重要)1.2.3.计划和组织人员的控制能力1.2.4.团队协作能力1.2.5.方法论和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能力1.2.6.解决问题的能力1.2.7.掌握技术及运用的能力2.你与精英只差一个好原理2.1.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2.1.1.观点不能有效的传递给对方2.1.2.让混乱的思维变得清晰流畅2.2.金字塔原理的结构2.2.1.基本结构2.2.1.1.先重要后次要2.2.1.2.先全局后细节2.2.1.3.先结论后原因2.2.1.4.先结果后过程2.2.1.5.逻辑递进2.2.1.6.中心思想明确2.2.1.7.结论先行2.2.1.8.以下统上2.2.1.9.归类分组2.2.2.内部结构2.2.2.1.纵向关系2.2.2.1.1.表述2.2.2.1.1.1.上一层表述产生的疑问,会有下一层表述进行解释;同时这个下一层,可能横向会有多个同类型组成2.2.2.1.2.优势2.2.2.1.2.1.快速理清思路,一目了然的结构层次2.2.2.1.3.形式2.2.2.1.3.1.自上而下优点:能够从一开始,让对方知道你的观点,然后顺着你的观点去理解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使用情形:面对面表达时,先摆出观点再进行阐述的方式,能增加对方的听讲兴趣2.2.2.1.3.2.自下而上使用情形: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存在纷乱的头绪和多线条的因素导致很难抓住重点过程:多次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演示;开始时,没有逻辑,但要一次性罗列所有要素;研究要素件关系,分类、概括、得出结论表达(自上而下)思考(自下而上)2.2.2.2.横向关系2.2.2.2.1.演绎法2.2.2.2.1.1.表述下层思想是对上一层的表述下下层思想是上两层思想的推论2.2.2.2.1.2.结构1大前提——小前提——总结2.2.2.2.1.3.结构2提出问题、现象——寻找产生原因——寻找问题解决办法2.2.2.2.2.归纳法2.2.2.2.2.1.表述思想在逻辑上有共同点;合并同类项2.2.2.2.2.2.结构定义概念、思想;分组概括概念和思想的词语;剔除改组中不符合内容2.2.2.3.序言结构2.2.2.3.1.形式2.2.2.3.1.1.讲故事,引入要讨论的主题2.2.2.3.2.内容包括背景;冲突;疑问;回答2.2.2.3.3.好序言的要点瞄准需求点、兴趣点、面临的问题以及时下热点;展开结构性分析,观点完整表述,让受众明白;采用讲故事形式;设计“吸引人、提炼主题精华”的好标题提高思维逻辑能力(为什么要学习金字塔原理)2.2.3.充分弄明白自己到底要说什么,怎么说才是最有效的3.三步搞清金字塔原理精髓3.1.金字塔结构3.1.1.纵向3.1.1.1.目的:吸引对方兴趣3.1.1.2.过程:问题化繁为简;从上往下3.1.1.2.1.方式:疑问回答方式;一种表达方法3.1.1.2.2.使用情形:目标特别明确时3.1.1.3.从下往上3.1.1.3.1.方式:概括总结;一种分析思考方法3.1.1.3.2.使用情形:自己无法清晰的表达时3.1.1.4.关键步骤明确主题;根据主题进行思维扩散,集合各项元素;根据结构主题需求,浓缩同类项元素,或者舍弃不需要的两种方法结合运用(从上往下, 从下往上)3.1.2.横向3.1.2.1.目的3.1.2.2.过程:优化整理、事件归类3.1.2.3.推理方式3.1.2.3.1.演绎推理3.1.2.3.1.1.方式:线性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3.1.2.3.1.2.思考顺序:规则、情况、结果3.1.2.3.1.3.使用情形:进行总结;项目进行到一半,发现问题的时候3.1.2.3.2.归纳推理3.1.2.3.2.1.方式:共性的概括小前提+小前提+小前提=结论3.1.2.3.2.2.思考顺序:情况、结构、规则3.1.2.3.3.外展推理3.1.2.3.3.1.思考顺序:结果、规则、情况区别(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上一个思想的继承或评述归纳推理侧重句子结构中找到相同点,并根据相同点总结出结论3.1.2.4.关键步骤3.1.2.4.1.演绎推理3.1.2.4.1.1.第一种情况提出大家认同的客观存在状态表述与状态共存的相关情况,说明两者相关联的状态表述两种情况同时寸在的内在隐含意义3.1.2.4.1.2.第二种情况一种已经出现的情况或结果寻找产生原因提出解决、优化方案3.1.2.4.2.归纳推理3.1.2.4.2.1.尽可能地用表示同一种类型的名词或者符合同一层意义上的表示、行为以及进行时态的简短句子3.1.2.4.2.2.该层内容上至少包含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状态3.2.SCQA3.2.1.目的3.2.1.1.让文字表达更有力3.2.1.2.引起对方兴趣3.2.2.要求3.2.2.1.内容必须回答对方脑中已有、一直关注、觉得困惑的问题3.2.3.适用情形3.2.3.1.让对方集中注意力听自己的观点阐述3.2.3.2.让对方完整看完自己的方案、汇报3.2.4.四个组成3.2.4.1.背景介绍3.2.4.1.1.主题背景相结合,不会引发争议的表述3.2.4.1.2.特点3.2.4.1.2.1.绝对:斩钉截铁的肯定或否定内容3.2.4.1.2.2.独立:不用佐证,完全能够说清楚3.2.4.1.2.3.无争议:接受信息时,不用其他信息支持、解释对方在我们设定的这个特定的时空里,已经做好了即将要开始的故事内容接收(特点)3.2.4.2.指出冲突3.2.4.2.1.背景中的冲突3.2.4.2.2.目的:推动股市情节发展变化,引出对方疑问3.2.4.2.3.模式:推出现实情况和预期目标的差距3.2.4.3.引发疑问3.2.4.3.1.冲突中的疑问3.2.4.3.2.最关键的疑问3.2.4.4.给出答案3.2.4.4.1.明确将要回答的疑问3.2.5.过程3.2.5.1.背景:深入分析3.2.5.2.核心冲突:矛盾分析3.2.5.3.问题:针对性;有力度3.2.5.4.解决方式:有影响力3.3.MECE分析法3.3.1.定义3.3.1.1.相互独立:分解问题时,站在同一维度考虑拆分问题,同时做到不可重复3.3.1.2.完全穷尽:全面,周密3.3.2.使用方式3.3.2.1.第一种3.3.2.1.1.过程:确立主要问题;往下层分解;达到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3.3.2.1.2.优势:层层分析,简单的找出关键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3.3.2.2.第二种3.3.2.2.1.头脑风暴:找到主要问题——找到所有解决该问题的方式——拆解、分析——整合——找寻最让人满意的方案3.3.3.问题拆分的原则3.3.3.1.独立性:每个内容相互独立3.3.3.2.完整性:过程中间无遗漏,保证完整性3.3.4.切入点3.3.4.1.非黑即白3.3.4.2.现有分析模型:SWOT;PEST;五力模型;麦肯锡7S3.3.5.意义帮助我们找到所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预期效益或者目标的关键性因素;找到所有可能帮助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各种问题或者解决方案的排序、分析,最终确定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笔记:金字塔原理
![笔记:金字塔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d5a42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81.png)
笔记:金字塔原理什么是金字塔原理: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
讲话时,先说重要,后说次要;先说全局,后说细节;先说总结性的观点,后说具体的数据;先说论点,后说论据;先说结论,后说原因;先说结果,后说过程。
Eg:老板要求秘书通知开会3个副总开会,秘书了解情况确定开会时间: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先做人,后做事l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感性切入,理性回归。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针对任何事任何人的讲话一定准备的4个问题:1、说什么:信息、观点、主张2、怎么说:思路、顺序、结构3、目的4、好处l 要话先说,要事先做——时间管理的核心领导要听:目的客户要听:好处l 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填空题给领导的汇报要让其做选择题、判断题而不是问答题、填空题;同时准备至少3套针对问题的应对方案,并排出自身认可的优先级,证明自己的价值单一思想统领的金字塔结构:必须知道听众想听什么,你才说什么;从上往下逐级论述;迎合听众的需求l 讲话或其他的信息传递要以受众为中心(上策),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下策);l 对象众多时,先要迎合最重要的人、最有影响力的人(决策者?用户?媒体?官员?……)对专家(医生、专家型领导、学者……)最不喜欢先听结论;对领导要先说结论,后重点讲过程;Eg:锤子的发布会,不会过多强调技术领先性,弱化数字技术指标;政府关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安全、环保;媒体关心:新闻点、炒作点、领先性、独特性投资方关心:经济回报用户关心:功能、性能、性价比高1、结论现行:任何一次演讲和文章,只有一个思想,将其置于前2、以上统下:上下内容要有父子关系,eg:所有的工作计划一定是“目标最大”目标——方案——风险——应急预案向老板要的资源:人、财、物、时间、权力——五大资源一次要全;所有的总结一定是“结果”最大讲成绩先讲绝对值,再讲相对比;eg:收入1亿,增长了80%;吹牛重点在:价值贡献;回顾过去用总结,展望未来用计划;3、归类分组:具有共同点的归类分组,有兄弟关系,在逻辑上没有兄弟关系,目标仅讲目标、措施只讲措施……4、逻辑顺序:思考时用演绎推理,表达时用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来论述因为比较长,容易招致人的反驳,很有可能直接推翻汇报的整体结论;归纳推理,听众首先听见的是论点,即便他下面内容没听见,或他反对你的论据,他都记住了你的论点。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最新5篇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029795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6.png)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最新5篇书名即是该书的核心所在,全书都是围绕着这一原理进行阐述,《金字塔原理》是一本教你怎样构建逻辑思维的书籍,它的结构模型其实就是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
下面给您带来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1这两天读了金字塔原理。
书中给于了一个思考问题的思路,有些是我们也平时能想到的,它只是归纳了一下,系统地按必须的思路书面形式,写出来了而已。
可是,确实给予了我不少启迪。
书中写道,写说序言的思路是,背景、冲突、疑问、答疑。
我们平时学英语的时候,会经常听到教师,让我们学英语的思路是,注意but,however等等。
我想这个观点是跟书中的观点是相通的。
思考问题要从空间、时间、重要性方面研究。
逻辑顺序是归纳、演绎的顺序。
打开餐巾纸上写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大同小意。
只是水平方向描述得多,垂直方向上分析得少。
这样会让人感觉简便一些。
解决问题要经过逻辑树来解决问题。
我看我公司Kadir或其他人,也是主张这一观点的,一下子,尽量把事情弄得研究全面。
这样的话,收集信息的环节,他是不乐意做的人。
也就是领导的思路。
我觉得迷惑,所有的领导应大部分时间花在这些总结或归纳性的工作吗?我得跟着他们来,毕竟他们的经验比我多。
还有问题的切入点,目的1和目的2的差异,作什么?是否得做?怎样做最好?有没有备选或改善方案?。
是非问题找处最佳方案。
我想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试试。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2对于逻辑思维本事比较强,不混乱的人,我们一般会说这个人脑子清楚,可是脑子清楚,并不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更需要表达清楚,这就是逻辑思维的运用,也就是这本《金字塔原理》所讲述的资料。
其实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难读进去的,一向觉得这本书很枯燥,读得很辛苦!也一向没有做标记,同伴认为我可能都没读。
可是,之后我认真的读下去之后,发现这真是一本很好的书!这本书很好的指导人如何思考,并如何表述思考结果的训练手册,思维的技巧在这本书里被淋漓尽致地剖析和展现。
《金字塔原理》笔记
![《金字塔原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db2255daaea998fcc220ee8.png)
《金字塔原理》笔记《金字塔原理》是一本xx年由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巴拉·明托,王德忠、张珣译。
下面是收集好的《金字塔原理》笔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书名: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作者:芭芭拉·明托译者:汪洱出版社:南海出版社出版时间:xx年8月1日本期读书会向大家推荐的是《金字塔原理》这本经典书,是麦肯锡40年经典的培训教材,金字塔原理提升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本书作者是美国的芭芭拉名托,翻译是汪洱老师和高愉老师。
关于作者,毕业于哈佛大学、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女咨询顾问,传授金字塔原理40年,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撰写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
曾为美国、欧洲和亚洲众多企业及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讲授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畅销40余年不衰,广受欢迎,被译成多种文字,数次再版,常年名列各国畅销书排行榜前茅。
在国内,各大企业也是全面学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对于思维训练出现了遗漏,在学校期间没有训练大家的逻辑思维。
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规律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那金字塔原理,究竟能帮助你解决哪些问题:在思考层面:用全脑思维,提高结构化思维能力,思考全,准,快。
在书面表达和公文写作这方面:可以挖掘读者的关注点,兴趣点,需求点,利益点,用金字塔搭建逻辑清晰的框架结构。
归类分组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让人看得懂,愿意听记得住,缩短写作时间,减少修改次数。
在口头表达方面:说话演讲讲课能够使用金字塔的基本原则,回答听众最常用的4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好不好?表达时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让听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在你管理下属:分配任务用金字塔原理,思考周到全面严谨,不重叠无遗漏。
金字塔课堂笔记
![金字塔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299db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5.png)
金字塔课堂笔记1. 什么是金字塔课堂?金字塔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核心,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合作来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2. 金字塔课堂的原理2.1 激发学生兴趣金字塔课堂通过引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和问题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2.2 提高参与度在金字塔课堂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师”,而是变成了“引导者”。
他们会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种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思考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金字塔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
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帮助他们建立起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金字塔课堂的具体实施步骤3.1 设计教学目标在进行金字塔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这些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的,以便于后续评估和调整。
3.2 引入案例或问题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案例或问题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些案例或问题应该与所要讲授的知识内容密切相关,并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索。
3.3 进行互动式讨论在金字塔课堂中,互动式讨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4 进行实践活动金字塔课堂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实践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字塔原理学习笔记
1写作的逻辑
1.1 金字塔结构的定义
有一个总的思想(顶部)统领多个思想(底部)。
每一个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纵向关系),多个思想应共同组成一个逻辑推断式而并列在一起(横向关系)。
读者看到主要思想是会产生疑问,下一层次的思想对此问题作出回答。
通过不断的提问和回答读者可以了解文章中的所有思想。
每一层的分支不要超过7,否则读者记不住。
1.2 金字塔结构的规则
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括。
每一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每一组中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逻辑顺序基本上只有四种:
演绎顺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归纳)
结构顺序(整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归纳)
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重要,等等)(归纳)
下一层的思想一定要能够导出上一层的思想,推导的方式只有两种――演绎和归纳
1.3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容易被理解的结构,他和人的大脑组织信息的方式相同。
1.4 如何写序言
只有在序言中提出读者头脑中已经有的问题,或者读者读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做短暂的思考后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才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
问题的起源和发展必然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因此采用讲故事的形式。
讲清四点:
情境(Situation),故事的时间、地点等
冲突(Complication)
疑问(Question)
回答(Answer)
1.5 自上而下组织思想的步骤
列出准备讨论的主题
列出你准备回答的读者头脑中的问题
列出你的答案
列出“情境”
列出“冲突”
列出支持你答案的理由,并且在新的层次上进行“疑问/回答”
2思考的逻辑
2.1 确定逻辑的顺序
逻辑的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因果关系)、结构顺序(整体-部分关系)、重要性顺序(类似事物归一)
2.1.1时间顺序
前一个行动的输出(结果)是后一个行动的输入(原因)。
2.1.2结构顺序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物时的顺序。
需要遵循MECE原则
对结构提出修改意见时可以按照新结构的位置顺序描述。
2.1.3重要性顺序
重要性的排序取决于你的问题,对问题最重要的答案排在前面。
面对一堆杂乱的思想,整理的步骤如下:
1.确定每一个思想的类型(可能需要有若干次反复)
2.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
3.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2.2 排序的步骤
遇到一组归纳性思想时:
1.快速浏览,看看有没有某种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重要性顺序)
2.如果没有,能否发现分组的基础(过程、结构、类别)
3.如果没有,能否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根据这些共同点讲思想归纳为一些类别,让后再对
其采用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