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一)-2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一节心悸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自服舒乐安定心悸未见明显改善,遂来就 诊。现症见:心悸,坐卧不安,善惊易恐, 少寐多梦易惊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弦。T 36.5℃ , P 80次/分, R 18 次/分, BP 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HR 80次/分,偶可闻及早搏,各瓣膜未闻及病 理性杂音。ECG示:室性早搏。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自觉心慌不安,心跳剧烈,不能自主, 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心跳过重,或忽跳忽 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 心烦、少寐、多汗、颤动、头晕乏力。中老年发作频 繁者,可伴心胸疼痛、甚则喘促、肢冷汗出、或见晕 厥。
2.病史:中老年常见,发作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 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7.痰火扰心
主症:心悸时发时止 兼症:受惊易发作,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口干
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脉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病机: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 (清心降火,化痰和 中)
六、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心悸而脉数或促者:苦参煎剂 2.心气、心血亏虚之心悸:定心汤 3.各种心悸而脉数者:朱砂0.3g,琥 珀0.6g,每日2次,吞服
(二)中成药
1.心悸气血亏虚者:珍合灵片、养心定悸口 服液 2.肾阴亏虚者:定心丸、六味地黄丸 3.心阳不振者:心荣口服液 4.气阴两虚:西洋参含片、参脉饮 5.气滞血瘀者:心可舒片、心宁片
(疗法 3.穴位注射疗法
九、病案分析
女,49岁,因惊吓而心悸半月。 半月前因突受惊吓而发心悸,惊惕不安,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2-1
中医内科学相关专业知识-2-1(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50,分数:50.00)1.哮与喘的主要区别是∙A.呼吸急促∙B.气粗声高∙C.鼻翼煽动∙D.不能平卧∙E.喉中痰鸣(分数:1.00)A.B.C.D.E. √解析:2.贝母瓜蒌散原方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A.贝母∙B.瓜蒌∙C.橘红∙D.茯苓∙E.花粉(分数:1.00)A. √B.C.D.E.解析:3.目部以五脏分属,血轮属∙A.心∙B.肺∙C.脾∙D.肝∙E.肾(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目内眦及目外眦的血络属心,称为“血轮”,因为心主血,血为精之络。
4.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中不包括∙A.芡实∙B.当归∙C.人参∙D.远志∙E.龙骨(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为:桑螵蛸、当归、人参、远志、龙骨、菖蒲、伏神、龟甲。
5.心悸气短,神疲,久治未愈,突然心痛不止,属于∙A.虚中夹实∙B.由实转虚∙C.虚实并重∙D.由虚转实∙E.实中夹虚(分数:1.00)A.B.C. √D.E.解析:[解析] 虚实并重见于以下两种情况:一为原为严重的实证,迁延时日,正气大伤,而实邪未减者。
二是原来正气甚弱,又感受较重邪气的患者。
其特点是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
心悸气短,神疲,久治未愈,属虚;心痛不止为因虚致实,虚实并见。
6.骨、关节结核的主要X线表现是∙A.骨质破坏和骨膜反应∙B.骨质破坏和骨质疏松∙C.骨质硬化和骨膜反应∙D.骨质硬化和骨质疏松∙E.长骨结核病灶常局限于骨干(分数:1.00)A. √B.C.D.E.解析:[解析] 关节间隙狭窄,椎间隙狭窄,骨结核,骨空洞形成,死骨阴影,脓肿阴影,椎旁纺锤状阴影,脓肿钙化等。
一般缺乏反应性新生骨;断层有效。
7.疹形细小稀疏,瘙痒不已,时发时止者,其病机是∙A.热邪入于营血∙B.血虚感受风邪∙C.郁湿之邪外泄∙D.风热时邪所致∙E.湿热火毒内蕴(分数:1.00)A.B.C.D. √E.解析:8.男子阳强易举,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见崩漏,多见于∙A.肾阳虚证∙B.肾阴虚证∙C.肝血虚证∙D.脾不统血证∙E.血热证(分数:1.00)A.B. √C.D.E.解析:[解析] 心肾为水火既济之脏,肾水亏虚,水火失济则心火偏亢,相火妄动则阳强易举;君火不宁,扰动精室,而致精泄梦遗。
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225P)
[代表处方]:桑白皮汤加减 [加减应用]: (1)痰多粘稠加瓜蒌、海蛤粉清化痰热; (2)痰涌便秘,喘不能卧加葶苈子,大黄涤痰通腑;
2.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喘证》“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 ”
三、范围:
相当于西医诊断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各型肺炎,肺不张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心源性哮喘,矽肺,成人呼吸窘迫 综合征,睡眠期呼吸暂停综合征,噫病等,若以呼吸困难 ,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者 ,可按本证辨证论治。
痛、喷嚏,鼻塞;或伴发热、口不渴。
(3)舌象:苔薄白而滑。 (4)脉象:脉浮紧。 [证机概要]: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
宣。 [治疗原则]:宣肺散寒 [代表处方]:麻黄汤加减 [加减应用]: (1)喘重者加半夏、前胡、苏子、陈皮化痰降气平喘
;
2、表寒里热 [临床表现]: (1)主症:喘逆上气、息粗、鼻煽,胸胀或痛
先中后西
是指内科范围内的病,一般首先考虑 用中医方法处理为主,但不排除中医确 实无效后,要改用或加用西药;或由于 某些急症因中医制剂未跟上,临时用西 医方法处理。
临床举例:
能中不西
指 对西医疗效不肯定的病,能用中医处 理力争使用中医,但对某些急病不排除先 用西医方法处理,若先用了西医处理而疗 效不佳的,可停用西药改用或加用中医药 。
(二)治疗原则: (1)实喘:治肺以祛邪利气为主,根据寒、热、痰、气之
不同,分别采用温宣、清肃、祛痰、降气等法。 (2)虚喘治肺肾,重点在肾,以培补摄纳为主,补肺、纳
中医内科学-(1)
中医内科学-(1)1. 导致感冒的主因是A.寒邪B.热邪C.风邪D.湿邪E.暑邪答案:C[解答] 感冒之病因,主要为感受风邪疫毒。
2. 时行感冒与感冒风热证的区别点,关键在于A.恶寒的轻与重B.发热的轻与重C.咽喉肿痛与否D.有无传染性E.脉数与否答案:D[解答]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
3. 患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疼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舌苔薄白而润,脉浮。
其治法是A.散寒解肌B.辛温解表C.调和营卫D.散寒止痛E.发汗解肌答案:B[解答] 此为风寒感冒,治以辛温解表。
4. 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痘重,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疗应首选A.银翘散B.桑菊饮C.新加香薷饮D.桑白皮汤E.藿香正气散答案:C[解答] 患者身热,微恶风,汗少,鼻流浊涕,咳嗽痰黏为暑湿感冒的主症,肢体疫重,头昏重胀痛,心烦,口渴为兼次症,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为暑热挟湿之象。
暑湿感冒首选新加香薷饮。
5. 患者恶寒较甚,发热,无汗,身疲倦怠,咳嗽,咳痰无力,舌淡苔薄白,脉浮无力。
治疗应首选A.杏苏散B.参苏饮C.荆防败毒散D.葛根汤E.桂枝汤答案:B[解答] 辨证气虚感冒,故选参苏饮。
6. 寒感冒兼胸脘痞闷,食少纳呆,脉濡者,治疗应首选A.荆防败毒散B.香苏散C.杏苏散D.羌活胜湿汤答案:D[解答] 此为风寒挟湿证。
7. 感冒属表寒里热者,其治法是A.清热生津,散寒解表B.解表清里,宣肺泄热C.辛温解表,宣肺泄热D.解表清里,宜肺止咳E.解表宣肺,泄热止咳答案:B8.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是内伤咳嗽的常见病因A.情志刺激B.饮食不节C.过劳努伤D.肺脏虚弱E.久病伤阴答案:C[解答] 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9. 治疗咳嗽,应以治肺为主,还应注意治A.肝、脾、肾B.心、肝、肾C.心、脾、肾D.心、肝、脾E.肝、胃、肾[解答]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主要病位在肺,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故治疗咳嗽除直接治肺外,还应注意治肝、治脾、治肾等。
中内试题(2)(1)(1)
《中医内科学》考试试卷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积聚:2郁病:3痫病:4痹证5哮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鼓胀病位在__________。
2.中风中经络中脏腑的鉴别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风寒头痛及风湿头痛的主方分别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黄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为主症。
5.水肿的治疗大法,多采用:腰以上肿_________,腰下上肿____________。
6.泄泻的基本病机为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肺胀的病机特点是A、标实本虚B、标本俱实C、阴盛阳虚D、标本俱虚E、阳盛阴虚2、治疗外感咳嗽除哪项外均属正确?A、疏散外邪,宣通肺气B、不宜过早使用苦寒药C、宜及时调理脏腑D、不宜过早使用收涩镇咳之品E、不宜过早使用滋补之品3、眩晕的病机不外乎A、气、血、火、虚、瘀B、痰、血、火、风、瘀C、风、湿、痰、虚、瘀D、风、火、痰、虚、瘀E、气、痰、火、湿、瘀4、治疗热哮的代表方是:A苏子降气汤 B三子养亲汤 C射干麻黄汤 D葶苈大枣泻肺汤 E定喘汤5、中风中脏腑诊断确定后,首先要A、让患者安卧于床,拒绝探访B、中药、针灸、推拿联合应用C、立即用大剂量参附汤合生脉散急煎灌服D、先灌服安宫牛黄丸,再服羚羊角汤E、根据邪正情况,辨清闭证与脱证进行施治6、不寐痰热内扰的治疗代表方是:A知柏地黄丸 B硃砂安神丸 C滋水清肝饮D黄连阿胶汤 E黄连温胆汤7、便秘气机郁滞证的主方是A、麻子仁丸B、六磨汤C、大黄附子汤D、黄芪汤E、润肠丸8、下面哪个部位疼痛不属腹痛辨证范围?A、脘腹B、脐腹C、胁腹D、小腹E、少腹9、痫病之形成,大多由于七情失调,而其中主要责之于A、忧思B、恼怒C、惊恐D、抑郁E、悲哀10、下列诸项中, 除哪项外,均为感冒的主要证侯特征?A鼻塞流涕 B头痛 C恶寒发热 D潮热盗汗 E全身不适11、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A、隐痛B、灼痛C、胀痛D、暴痛E、刺痛12、患者,男性,56岁,心悸反复发作四年,现仍心悸,心痛时作,痛如针刺,胸闷气短,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唇甲青紫,舌质暗淡,脉细涩。
中医内科学1234
4、《雷公炮炙论》
※方药专著,雷敩著。
5、《诸病源候论》
最早的病因病理学专著,——隋代巢元方著。
6、《千金方》
包括《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著。
7、《外台秘要》
治法先进,临床参考价值较大,王焘。
8、《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发展了病因学说,陈无择。
9、《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
•
7、病位结合主症命名:如胃痛、胁痛、腰痛、心悸等。
•
8、病因与病机结合:如痰饮、瘀血等。
•
9、根据疾病传变:如疫痢、传尸痨等。
•
10、综合病证命名:如虚劳、中风等。
四 、中医内科疾病的辨证论治概要
• (一)病、症、证的含义和关系 • 1、病 • 即疾病,是指在特定的病因作用下机体邪正交争,阴阳失调,出现特
病证本质的完整认识。
• (三)中医内科的治疗原则与常用治法
• 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的,对疾病治疗的立法、处方、用药等具有指导意 义。
• 治疗方法从属于治疗原则,包括在治疗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 某一证候的具体的治法。
• 1、治疗原则
•
(1)先期治疗未病:一指早期治疗; 二指先期而治。
三 、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与命名
•
(一)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
《内经》按病机、病位分类——病机十九条
•
《伤寒杂病论》按病因病机分类——
•
外感热病(统称伤寒) ——病因病机,又六经分类
•
内伤杂病——脏腑病机分类
• 目前常用的中医内科疾病分类主要有: • 1、病因分类: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内伤杂病两类。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试卷2 (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内科学)-试卷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治疗心悸心血不足证,应首选(分数:2.00)A.天王补心丹B.安神定志丸C.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D.归脾汤√E.朱砂安神丸解析:解析:心悸心虚胆怯的用安神定志丸。
心血不足的用归脾汤,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肝肾阴虚火不旺者用天乇补心丹,热象较著者用朱砂安神丸。
心阳不足的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故选D。
2.胸痹的病机,总属(分数:2.00)A.气血失和B.寒热错杂C.气血两虚D.本虚标实√E.上盛下虚解析:解析:胸痹主要表现为胸闷心痛,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本在气、血、阴、阳虚,其标为痰浊、血瘀、气滞、火热、寒凝等,可以二者或三者并存,或交互为患,但总属本虚标实,故选D,其余选项都不够全面。
3.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分数:2.00)A.气滞血瘀B.寒凝气滞C.痰瘀交阻D.阳气虚衰E.心脉痹阻√解析:解析:前四个选项是导致心脉痹阻的原因。
胸痹的表现都是心脉不通引起的疼痛,故选E。
4.治疗胸痹心血瘀阻证的代表方剂是(分数:2.00)A.生脉饮B.瓜蒌薤白白酒汤C.血府逐瘀汤√D.瓜蒌薤白半夏汤E.苏合香丸解析:解析:胸痹心血瘀阻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用血府逐瘀汤,选C。
痰浊内阻用瓜萎薤白半夏汤通刚泄浊。
豁痰开结。
阴寒凝滞用瓜蒌薤白白酒汤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气阴两虚用生脉饮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苏合香丸用于胸痹急救时。
5.不寐实证,其病位多在(分数:2.00)A.心、脾、肝、肾B.心、肝、小肠C.心、肝、大肠D.心、脾、肝、胃E.肝、胃、大肠√解析:解析:不寐的虚证多因脾失健运、肾阴不足、心胆气虚,心神失养。
实证多因郁怒伤肝、宿食停滞胃肠、痰湿化热,上扰心神。
故实证病位在肝、胃、大肠。
选E。
6.不寐的病位主要在(分数:2.00)A.心√B.脑C.肝D.脾E.肾解析:解析: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故不论虚证实证,病因为何脏,总因火邪扰心,心神不安而致不寐。
2024年中医内科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06
中医内科学养生与预防
2024/2/29
28
养生原则与方法
顺应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起居有序、饮食有节、运 动有度。
调养脾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重视饮食调护,保持脾 胃功能正常。
2024/2/29
形神共养
注重形体与精神共同调养,保持身心健康 。
保精护肾
肾为先天之本,节欲保精,避免过度耗损 。
29
预防思想与措施
02 移精变气法
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变环 境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对疾 病的影响。
03
顺情从欲法
04
顺从患者的意志、情绪,满足其 心身需要,以释却心理病因。
暗示解惑法
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患者 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以诱导患 者“无形中”接受医生的治疗性 意见或产生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 绪和行为,甚或影响人体的生理 机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溃脓期
咳吐大量脓血痰或如米粥状腥臭异常有时咯血苔 黄腻质红脉滑数。治以排脓解毒。
2024/2/29
成痈期
壮热汗出烦躁口渴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 腥味或痰带血丝或咯血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肺 解毒化瘀消痈。
恢复期
身热渐退咳嗽减轻脓痰日少渐转清稀或见胸胁隐 痛气短乏力自汗盗汗低热潮热心烦口渴面色少华 形体消瘦皮肤干瘪苔光剥或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无 力。治以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的诊断和治疗。
8
脏腑经络理论
01
脏腑的生理功能与特点
详细介绍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02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阐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
2024/2/29
03
中医内科学试题(1)【精选100题】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首先将淋证分为8类的医籍是A.《金匮要略》B.《医灯续焰》C.《诸病源候论》D.《中藏经》E.《千金要方》【答案】D2、胁痛的基本治疗原则是A.疏肝化瘀止痛B.活血化瘀止痛C.疏肝和络止痛D.清热化湿利胆E.养血柔肝止痛【答案】C3、“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民病腹痛”载于A.《金匮要略》B.《医宗金鉴》C.《丹溪心法·腹痛》D.《诸病源候论》E.《素问·气交变大论》【答案】E4、秦某,男,36岁。
喉痒干咳,痰黏难吐,或痰中带血丝,唇鼻干燥,鼻塞头痛.身热恶风,舌红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选方宜用A.桑菊饮B.黄苓泻白散合黛蛤散C.桑杏汤D.沙参麦冬汤E.清金化痰汤【答案】C5、下列属于腹痛的病因的是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抑郁D.脾胃虚弱E.跌仆损伤【答案】A B C D E6、癫证痰气郁而化火,可转化为A.痫证B.狂证C.厥证D.郁证E.痴呆【答案】B7、周某,男,16岁。
以进食海鲜为诱因,诱发血证,皮下紫斑遍身,并有鼻衄.齿衄,腹痛,便血尿血,发热,四肢关节疼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热邪阻滞经络,以关节疼痛为突出症状者,宜加用A.秦艽.木瓜.桑枝B.黄芩.银藤.川乌C.川乌.草乌.附子D.桃仁.红花.当归E.水蛭.土鳖虫.穿山甲【答案】A8、遗精病记载首见于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千金要方》E.《丹溪心法》【答案】A9、张某,男,48岁。
白昼时时汗出近1年,动辄益甚者,心悸少寐,神疲气短,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
此时的证候诊断是A.肺卫不固证B.心血不足证C.阴虚火旺证D.邪热郁蒸证E.脾胃虚弱证【答案】B10、胃痛瘀血停滞证的治法是A.破结行瘀,滋阴养血B.活血化瘀,活络止痛C.化瘀通络,理气和胃D.疏肝解郁,理气止痛E.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答案】C11、痰热内扰型不寐的症状有A.心烦不寐B.胸闷泛恶C.舌淡苔白D.口苦E.脉滑数【答案】A B C E12、胃痛应与哪些病证相鉴别A.胃痞B.真心痛C.胁痛D.腹痛E.呕吐【答案】B C D13、痰饮病的病机,主要关系到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C D E14、肺痿虚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沙参麦冬汤B.百合固金汤C.麦门冬汤D.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E.月华丸【答案】D15、肺痈溃脓期,病情顺逆的转化,应观察哪些方面A.声音B.饮食C.脉象D.体温E.痰液【答案】A B C D E16、患者赵某,女,56岁。
中医内科学(一)
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总论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为中医学的一门主干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
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随着时代的前进,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来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已另设专科。
内科的部分急症则编入《中医急诊学》。
本版自考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
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病证、心脑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膀胱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经络肢体病证和癌症,时行杂感列为外感病证。
研究和阐明的内容包括每一体系疾病共同的主要证候及特征、病因病机、治疗要点;每一病证的基本概念、认识沿革、本病证与西医疾病的关系、病证的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诊断及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及方法、病证的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规律及方法等内容。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自远古至五四运动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我国人民在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实践、探索,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不断发展提高,创建了灿烂的祖国医学,同时也创建和发展了中医内科学。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史,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奠基阶段、充实阶段和成形阶段。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生产斗争的同时便开始了原始的医药活动,“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第(1)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治疗外火证的常用方剂有A.黄连解毒汤B.羚角钩藤汤C.清营汤D.小蓟饮子E.桑杏汤【答案】A B C D2、治疗鼓胀,水湿困脾证的首选方剂是A.实脾饮B.附子理中丸C.胃苓汤D.中满分消丸E.济生肾气丸【答案】A3、哮病发作时的病理环节为A.痰气相搏,气道被阻B.宿痰内伏于肺C.脏腑虚弱,气失所主D.痰瘀互结,肺失宜降E.邪客于肺,肺气不利【答案】A4、消渴病并发视瞻昏渺的机制是A.阴虚热炽,痰阻经络B.肾阴亏损,精血不足C.阴虚内热,脉络失养D.燥热伤阴,络脉瘀阻E.阴损及阳,脾肾衰败【答案】B5、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疟病不内外因证治》中提出“一岁之间,长幼相若,或染时行,变成寒热”是阐明了以下哪一种疟疾的特点A.间日疟B.劳疟C.瘴疟D.寒疟E.疫疟【答案】E6、下列六经头痛的对应部位错误的是A.太阳经:痛引项背B.少阴经:后枕或连于目系C.阳明经:前额部及眉棱处D.少阳经:头之两侧,并连及耳部E.以上都错【答案】B7、痰饮是以下列哪项命名原则命名的A.病因B.病机C.病理产物D.病位E.症状【答案】C8、丁某,男,患肝病多年。
近1周出现腹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时有疼痛,纳食欠佳,小便短少,嗳气不爽,食后作胀,舌苔白腻,脉弦。
此属何病证A.水湿浸渍型水肿B.水湿困脾型鼓胀C.气滞湿阻型鼓胀D.肝郁气滞型鼓胀E.肝气郁结型胁痛【答案】C9、若痿证见腰以下痿软,瘫痪不能动,可选用下列何方治疗A.加味三妙丸B.升陷汤C.补中益气汤D.虎潜丸E.参苓白术散【答案】A10、中风的主要病机A.风B.火C.痰D.瘀E.虚【答案】A B C D E11、丁某,男,患肝病多年。
近1周出现腹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时有疼痛,纳食欠佳,小便短少,嗳气不爽,食后作胀,舌苔白腻,脉弦。
此属何病证A.水湿浸渍型水肿B.水湿困脾型鼓胀C.气滞湿阻型鼓胀D.肝郁气滞型鼓胀E.肝气郁结型胁痛【答案】C12、虚劳与肺痨的鉴别中,最有意义的是A.有无咳血B.有无午后低热C.有无盗汗D.有无消瘦E.有无传染性【答案】E13、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中医内科学__第1章第二节咳嗽
风燥咳嗽(燥热、凉燥)
(一)单方验方 1.桑叶煎 2.百合款冬花饮 (二)中成药 1.养阴清肺丸 2.蜜炼川贝枇杷膏
膏 4、急支糖浆 (三)简易治疗技术 1.刮痧 2.拔罐
3.雪梨
痰湿咳嗽 1.二陈丸 2.半夏露 3.半贝丸 痰热咳嗽 1.蛇胆川贝液 2. 清金止咳化痰丸 阴虚咳嗽 1.琼玉膏 2. 玄麦甘桔颗粒 气阴两虚咳嗽 咳速停糖浆 慢性咽炎咳嗽 蒸汽吸入疗法 虚寒型咳嗽:穴位贴敷疗法
分类
1.外感咳嗽 2.内伤咳嗽
三、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咳嗽,或伴有咯痰。 2.病史:外感咳嗽,起病急,病程短,可伴有寒热等表
证 内伤咳嗽,起病缓,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伴
相应脏腑功能失调的证候。
3. 相关检查: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2) 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3) 听诊:两肺野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3.辨痰
少痰:燥热、气火、阴虚
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而稀:风、寒
咳吐血痰:肺热、阴虚
脓血相兼:痰热瘀血互结
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味:痰热
味甜:痰湿
味咸:肾虚
(二)、论治要点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 不宜早用收涩、镇咳药
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发作时:祛邪止咳 缓解时:扶正补虚 调理脏腑(注意治脾、治肝、治 肾)。
(三)、分证论治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主症: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咳痰稀薄色白 兼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
热,无汗, 舌脉象: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基本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三拗汤:宣肺散寒 止嗽散:疏风润肺
中医内科学试题(1)【精选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首创狂病“气血凝滞说”的医家是A.明·王肯堂B.明·张景岳C.清·王清任D.张锡纯E.清·吴鞠通【答案】C2、下列属于阳闭的是A.面赤身热B.口臭气粗C.躁扰不宁D.舌红苔黄腻E.脉弦滑数【答案】A B C D E3、肺痿虚热证的治疗主方是A.沙参麦冬汤B.百合固金汤C.麦门冬汤D.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E.月华丸【答案】D4、以下不属于疟疾的辨证要点的是A.病情轻重B.寒热的偏胜C.正气的盛衰D.病程的长短E.预后的良好【答案】E5、患者石淋日久,症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者,其主方为A.补中益气汤加减B.无比山药丸加减C.参苓白术散D.大补元煎E.举元煎【答案】A6、遗精日久可产生哪些变证A.早泄B.虚劳C.阳痿D.淋证E.不育【答案】A B C E7、患者,男,52岁。
腰部冷痛.重着,遇寒加重,得温则缓,舌淡胖大,苔白腻,脉沉迟,治疗宜选用何法A.散寒除湿,温经通络B.温补肾阳C.滋补肾阴D.清热利湿,舒筋活络E.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答案】A8、下列哪位医家提出戾气致病的病因学说A.吴又可B.薛雪C.吴鞠通D.王孟英E.叶天士【答案】A9、肺痈初期的治疗方剂是A.苇茎汤B.银翘散C.如金解毒散D.加味桔梗汤E.沙参清肺汤【答案】B10、郁证形成常以何者为先A.热郁B.血郁C.痰郁D.气郁E.食郁【答案】D11、消渴病的病理主要是A.劳累过度,伤肺损脾B.劳欲过度,损伤元气C.饮食不节,食积化热D.燥热偏胜,阴津亏损E.气郁化火,消灼阴津【答案】D12、治疗悬饮邪犯胸肺证,应首选A.椒目瓜蒌汤B.香附旋覆花汤C.柴枳半夏汤D.大青龙汤E.小青龙汤【答案】C13、因血瘀引起的腹痛主要表现为A.冷痛B.胀痛C.刺痛D.灼痛E.隐痛【答案】C14、厥证的辨证要点包括A.辨病因B.辨虚实D.辨阴阳E.分脏腑【答案】A B C15、哮病治疗首要原则是A.标本兼治B.发时治标,平时治本C.补虚泻实D.标本同治E.以上都不是【答案】B16、首先将淋证分为8类的医籍是A.《金匮要略》B.《医灯续焰》C.《诸病源候论》D.《中藏经》E.《千金要方》【答案】D17、《丹溪心法》中提出的六郁包括以下哪几项B.血郁C.痰郁D.肝郁E.食郁【答案】A B C E18、治疗痰饮的总则是A.发汗B.利水C.逐饮D.温化E.祛湿【答案】D19、饮食停滞型呕吐的主症是A.嗳气厌食B.呕吐酸腐C.脘腹胀满D.大便秽臭而溏E.苔厚腻【答案】A B C D E20、李某,男,33岁。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1-2
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1-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总题数:16,分数:16.00)1.治疗湿温病湿热中阻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普济消毒饮∙B.清瘟败毒饮∙C.王氏连朴饮∙D.甘露消毒丹∙E.枳实导滞汤(分数:1.00)A.B.C. √D.E.解析:2.治病求本的“本”指的是∙A.症状∙B.原发病∙C.邪气∙D.新病∙E.继发病(分数:1.00)A.B. √C.D.E.解析:3.治疗血虚证、血瘀证及虚寒腹痛,应首选的药物是∙A.白芍∙B.鹿茸∙C.郁金∙D.丹参∙E.当归(分数:1.00)A.B.C.D.E. √解析:4.治疗蛔厥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甘草粉蜜汤∙B.鸡屎白散∙C.蜘蛛散∙D.乌梅丸∙E.藜芦甘草汤(分数:1.00)A.B.C.D. √E.解析:5.符合“用寒远寒”的是∙A.阳虚之入慎用寒凉药物∙B.寒冬季节慎用寒凉药物∙C.阳虚证慎用寒凉药物∙D.寒热错杂证慎用寒凉药物∙E.以上均非(分数:1.00)A.B. √C.D.E.解析:6.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是∙A.血液∙B.津液∙C.精汁∙D.精气∙E.水谷精微(分数:1.00)A.B.C.D. √E.解析:7.可用对立制约说明的是∙A.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B.动极镇之以静∙C.阴在内,阳之守也∙D.寒极生热,热极生寒∙E.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分数:1.00)A.B. √C.D.E.解析:8.组方体现“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用药原则的方剂是∙A.凉膈散∙B.银翘散∙C.败毒散∙D.定喘汤∙E.普济消毒饮(分数:1.00)A.B. √C.D.E.解析:9.治疗风热、痰热咳嗽,应首选的药物是∙A.半夏∙B.浙贝母∙C.瓜蒌∙D.旋覆花∙E.海藻(分数:1.00)A.B. √C.D.E.解析:10.治疗脾虚证,兼见心悸、失眠者,应首选的药物是∙A.泽泻∙B.茯苓∙C.猪苓∙D.车前子∙E.薏苡仁(分数:1.00)A.B. √C.D.E.解析:11.称“阳中之阳”的脏是∙A.心∙B.肺∙C.脾∙D.肝∙E.肾(分数:1.00)A. √B.C.D.E.解析:12.与衄血、咽喉红肿疼痛关系最密切的邪气是∙A.风∙B.寒∙C.燥∙D.暑∙E.火(分数:1.00)A.B.C.D.E. √解析:13.治疗肝火犯胃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痛泻要方∙B.逍遥散∙C.小柴胡汤∙D.龙胆泻肝汤∙E.左金丸(分数:1.00)A.B.C.D.E. √解析:14.朱砂与磁石的共同功效是∙A.潜阳安神∙B.养心安神∙C.镇惊安神∙D.安神解毒∙E.平肝熄风(分数:1.00)A.B.C. √D.E.解析:15.以下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E.因生活习惯不同而用药各异(分数:1.00)A.B. √C.D.E.解析:16.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是∙A.命门∙B.气街∙C.膻中∙D.息道∙E.丹田(分数:1.00)A.B.C. √D.E.解析:二、(总题数:17,分数:34.00)∙A.膀胱经∙B.胆经∙C.三焦经∙D.心经∙E.肺经(分数:2.00)(1).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小肠经向下流注的经脉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按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心包经向下流注的经脉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辛∙B.苦∙C.甘∙D.淡∙E.酸(分数:2.00)(1).按照药性理论,具有收敛固涩功效的药味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按照药性理论,具有渗湿利水功效的药味是(分数:1.00)A.B.C.D. √E.解析:∙A.湿热黄疸∙B.热结便秘∙C.目赤肿痛∙D.惊风抽搐∙E.风热感冒(分数:2.00)(1).白花蛇舌草治疗的病证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赤芍治疗的病证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包煎∙B.先煎∙C.另煎∙D.烊化∙E.后下(分数:2.00)(1).鳖甲入煎剂的用法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人参入煎剂的用法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脉∙B.皮∙C.肌肉∙D.骨∙E.筋(分数:2.00)(1).肺在体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肾在体是(分数:1.00)A.B.C.D. √E.解析:∙A.虫积腹痛∙B.虚阳上浮∙C.亡阳证∙D.寒饮咳喘∙E.厥阴头痛(分数:2.00)(1).花椒善治的病证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肉桂善治的病证是(分数:1.00)A.B. √C.D.E.解析:∙A.心、肺∙B.肺、脾∙C.心、肾∙D.肝、肾∙E.心、肝(分数:2.00)(1).精血同源的两脏是(分数:1.00)A.B.C.D. √E.解析:(2).水火既济的两脏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大黄、黄连∙B.黄芩、黄连∙C.黄芩、栀子∙D.黄连、栀子∙E.黄连、黄柏(分数:2.00)(1).龙胆泻肝汤的臣药是(分数:1.00)A.B.C. √D.E.解析:(2).白头翁汤的臣药是(分数:1.00)A.B.C.D.E. √解析:∙A.气滞∙B.气逆∙D.气闭∙E.气脱(分数:2.00)(1).气的上升太过所形成的病机是(分数:1.00)A.B. √C.D.E.解析:(2).气的上升不及所形成的病机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温病∙B.伤寒热病∙C.内伤病∙D.妇科病∙E.儿科病(分数:2.00)(1).三焦传变常见的病证范围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卫气营血传变常见的病证范围是(分数:1.00)A. √B.C.D.E.解析:∙A.孤府∙B.玄府∙C.精明之府∙E.血之府(分数:2.00)(1).三焦的别称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汗孔的别称是(分数:1.00)A.B. √C.D.E.解析:∙A.枳实、干姜∙B.枳实、杏仁∙C.枳实、陈皮∙D.枳实、黄柏∙E.枳实、大黄(分数:2.00)(1).上述各项,属温胆汤组成药物的是(分数:1.00)A.B.C. √D.E.解析:(2).上述各项,属枳实导滞丸组成药物的是(分数:1.00)A.B.C.D.E. √解析:∙A.山药、菟丝子、阿胶∙B.山药、山茱萸、阿胶∙C.熟地黄、当归、龟板胶∙D.杜仲、菟丝子、鹿角胶∙E.川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分数:2.00)(1).上述各项,属左归丸组成药物的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上述各项,属右归丸组成药物的是(分数:1.00)A.B.C.D. √E.解析:∙A.肺热咳嗽∙B.肝胆湿热∙C.肠燥便秘∙D.心经热盛∙E.热淋涩痛(分数:2.00)(1).石膏与知母均善治的病证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生地黄与知母均善治的病证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牙龈肿痛∙B.皮肤发斑∙C.下肢水肿∙D.各种出血∙E.高热面赤(分数:2.00)(1).暑邪致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分数:1.00)A.B.C.D.E. √解析:(2).湿邪致病可以出现的症状是(分数:1.00)A.B.C. √D.E.解析:∙A.白芥子∙B.杏仁∙C.半夏∙D.桔梗∙E.竹茹(分数:2.00)(1).治疗胃寒呕吐,应首选的药物是(分数:1.00)A.B.C. √D.E.解析:(2).治疗咽痛失音,应首选的药物是(分数:1.00)A.B.C.D. √E.解析:∙A.大承气汤∙B.麻子仁丸∙C.小陷胸汤∙D.小柴胡汤∙E.大柴胡汤(分数:2.00)(1).主治阳明腑实证的方剂是(分数:1.00)A. √B.C.D.E.解析:(2).主治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是(分数:1.00)A.B.C.D.E. √解析:。
中医内科学目录整理
中医内科学目录整理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意义第二章:中医内科学基础知识2.1 中医内科学概述2.1.1 定义与特点2.1.2 发展历程2.2 中医内科学理论2.2.1 中医基本理论2.2.2 内科学理论2.3 中医内科学分类2.3.1 按疾病分类2.3.2 按脏腑分类2.3.3 按病因病机分类第三章:中医内科疾病及诊疗方法3.1 呼吸系统疾病3.1.1 慢性支气管炎 3.1.2 肺结核3.1.3 哮喘3.1.4 肺癌3.2 心血管系统疾病 3.2.1 冠心病3.2.2 高血压3.2.3 心力衰竭3.2.4 心律失常3.3 消化系统疾病3.3.1 胃炎3.3.2 胃溃疡3.3.3 脂肪肝3.3.4 胆囊炎3.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4.1 尿路感染3.4.2 肾结石3.4.3 前列腺炎3.5 免疫系统疾病3.5.1 系统性红斑狼疮3.5.2 风湿性关节炎3.5.3 白血病3.5.4 HIV感染第四章:中医内科疾病治疗方法 4.1 中药治疗方法4.1.1 中草药治疗4.1.2 中药配方治疗4.2 针灸治疗方法4.2.1 针刺疗法4.2.2 艾灸疗法4.3 推拿按摩治疗方法4.4 中医内科辨证论治4.4.1 八纲辨证4.4.2 气血津液辨证4.4.3 脏腑辨证4.4.4 经络辨证第五章:中医内科学的应用与发展5.1 中医内科临床实践5.1.1 临床诊疗流程5.1.2 病例分析与诊断5.2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进展5.2.1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5.2.2 中医内科学新技术与新方法5.3 中医内科学的争议与前景5.3.1 中西医结合的争议5.3.2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前景结论参考文献请注意,以上仅为中医内科学目录整理的笼统示例,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研究要求进行编写。
对于每个小节,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相关子主题,以确保整体内容的精确准确且完整连贯。
同时,在撰写全文时请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准确,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以提高阅读体验。
主治医师中医内科学考试真题精选(一)
中医内科学考试真题精选(一)1.黄芪配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功效,属于()。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答案:B2.紫苏的功效是()。
A.祛风解表,消肿排脓B.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C.发汗解表,温经通脉,助阳化气D.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E.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答案:D3.既能清热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A.夏枯草B.决明子C.栀子D.板蓝根E.天花粉答案:B4.下列药物中,既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A.鱼腥草B.败酱草C.红藤D.车前子E.薏苡仁答案:A5.具有泻下攻积,润燥软坚,清热消肿功效的药物是()。
A.大黄B.芦荟C.芒硝D.番泻叶E.郁李仁答案:C6.尤善治腰以下风湿痹痛的药物是()。
A.威灵仙B.白花蛇C.羌活D.独活E.防己答案:D7.治膏淋,首选()。
A.瞿麦B.关木通C.萆薢D.滑石E.海金沙答案:C8.善消油腻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A.山楂B.神曲C.麦芽D.莱菔子E.鸡内金答案:A9.善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药物是()。
A.水蛭、虻虫B.穿山甲、益母草C.乳香、没药D.丹参、延胡索E.自然铜、血竭答案:C10.善治元气虚损,津亏的药物是()。
A.人参B.黄芪C.党参D.甘草E.白术答案:A11.行于腹部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经的是()。
A.带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任脉答案:E12.根据《素问·举痛论》,可以引起呕血及飧泄的是()。
A.怒B.喜C.思D.悲E.恐答案:A13.心火旺盛可引起肝病属于以下何种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A.母病及子B.相乘C.子病及母D.相侮E.相克答案:C14.以下五味属于阳(升散)的是()。
A.辛、甘、淡B.酸、苦、咸C.辛、酸、咸D.辛、甘、温E.辛、苦、温答案:A15.不属于大头瘟毒盛肺胃证的表现的是()。
A.壮热烦渴B.头面焮肿疼痛C.咽喉疼痛D.大便便秘E.舌红苔黄答案:D16.针刺经络感应依靠于气的什么生理功能?()A.温煦与凉润B.推动与调控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中介作用答案:E17.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坚者()。
中医内科学(1)【精选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心肾不交所致的不寐,可选用A.六味地黄丸B.济生肾气丸C.交泰丸D.知柏地黄丸E.归脾汤【答案】A C2、患者胸痛反复发作1年余,遇冷即发,发作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疼痛剧烈,身寒肢冷,喘不能平卧,舌苔白,脉弦紧,治宜首选A.生脉散B.瓜萎薤白半夏汤C.参附汤D.丹参饮E.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答案】E3、“脘管窄隘”见于哪部中医文献A.《景岳全书·噎膈》B.《医学心悟·噎膈》C.《素问·通评虚实论》D.《素问·阴阳别论》E.《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答案】E4、痢疾辨证当辨A.辨久暴B.辨寒热偏重C.辨伤气.伤血D.辨邪正盛衰E.辨在脏在腑【答案】A B C D5、下列几组中,两脏可同有血虚证候的是A.心.脾B.肝.脾C.心.肺D.心.肝E.肝.肾【答案】D6、心衰喘脱危证当A.苏合香丸B.参附龙牡汤C.生脉散D.独参汤E.炙甘草汤【答案】B7、火邪致病常不会表现出的症状是A.面赤B.斑疹C.烦躁D.谵妄E.倦怠【答案】E8、突发呕吐,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苔白,脉濡,治疗选用A.荆防败毒散B.新加香薷饮C.藿香正气散D.半夏厚朴汤E.保和丸【答案】C9、下列属于阳闭的是A.面赤身热B.口臭气粗C.躁扰不宁D.舌红苔黄腻E.脉弦滑数【答案】A B C D E10、饮食停滞型呕吐的主症是A.嗳气厌食B.呕吐酸腐C.脘腹胀满D.大便秽臭而溏E.苔厚腻【答案】A B C D E11、吴某,男,42岁。
患重症肌无力多年,近日劳累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而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
若中气不足可用下列何方A.补中益气汤B.四君子汤C.六君子汤E.香砂六君子汤【答案】A12、感冒的主要病机是A.肺失宣肃B.卫表不和C.营卫不和D.肺气不固E.风寒束表【答案】B13、以下属于瘿病的首要辨证要点的是A.痰与瘀B.阴与阳C.气与血D.寒与湿E.气与瘀【答案】A14、下列哪项不是眩晕肝阳上亢证的主症A.头晕而痛C.面色潮红D.口苦便秘E.肢软乏力【答案】E15、消渴下消肾阴亏虚证,若出现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者,可加用A.知母.黄柏B.益智仁.桑螵蛸C.党参.黄芪D.天冬.鳖甲E.附子.龙骨【答案】A16、脾胃虚弱之泄泻的主要症状有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答案】D17、下列各项,属于黄疸辨证要点的是A.辨病位在气在血B.辨急黄.阳黄.阴黄C.辨阴黄之病因D.辨阳黄湿热偏胜E.辨阴黄虚实不同【答案】B D E18、关于中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称为“偏枯”“仆击”“薄厥”“大厥”B.张仲景始称“中风”C.李东垣认为“痰湿生热”所致D.朱丹溪提出“类中风”E.李中梓将中风重症分闭证和脱证【答案】A B E19、属于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的鉴别要点有A.起病缓与急B.热势高与低C.体质虚与实D.病程长与短E.有无表证【答案】A B D E20、肺病的常见症状包括A.咳嗽B.气喘C.咳痰D.胸痛E.咯血【答案】A B C D E21、突然昏仆,不省人事,面色潮红.紫红,继之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青紫,牙关紧闭,两目上视,项背强直,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口中怪叫,二便自遗,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滑。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
中医内科学(全105集)01.总论中医内科学含义及范围、发展概况、病的命名和分类及特点、辨证基本规律•02.各论第一章:肺系疾病。
感冒(一)•03.感冒(二)•06.咳嗽(二)•07.咳嗽(三)、肺痨(一)•08.肺痨(二)•09.哮病(一)•10.哮病(二)•11.哮病(三)•12.哮病(四)、喘证(一)•13.喘证(二)•14.喘证(三)、肺痈•15.肺胀(一)•16.肺胀(二)•17.肺胀(三)•18.第二章:心系病证(概述)。
心悸(一)•19.心悸(二)•20.心悸(三)•21.胸痹(一)•22.胸痹(二)•23.不寐(一)•24.不寐(二)•25.不寐(三)、痫病和癫狂(一)•26.痫病(二)•27.痴呆和健忘(一)•28.痴呆(二)•29.厥证(一)•31.第三章:脾胃系病证。
胃痛(一)•32.胃痛(二)•33.痞满(一)•34.痞满(二)•35.呕吐(一)•36.呕吐(二)•37.呕吐(三)、噎膈(一)•38.噎膈(二)•39.呃逆(一)•40.呃逆(二)•41.腹痛(一)•42.腹痛(二)•43.泄泻(一)•44.泄泻(二)•45.痢疾(一)•46.痢疾(二)•47.痢疾(三)、便秘(一)•48.便秘(二)•49.便秘(三)•50.第四章:肝胆病证。
胁痛•51.黄疸(一)•52.黄疸(二)•53.黄疸(三)•54.积聚•55.臌胀(一)•56.臌胀(二)•57.头痛(一)•58.头痛(二)•59.眩晕(一)•61.中风(一)•62.中风(二)•63.中风(三)•64.中风(四)•65.中风(五)、瘿病(一)•66.瘿病(二)、疟疾•67.第五章:肾系病证。
水肿(一)•68.水肿(二)•69.水肿(三)•70.淋证(一、概述有缺)•71.淋证(二)•72.淋证(三)•73.癃闭(一)•74.癃闭(二)、阳痿(一)•75.阳痿(二)•76.遗精(附:早泄)•77.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
中医内科学_总论
-
10
(三)充实(魏晋 金元)
1.病因学、症状学、诊断和治疗学的充 实和发展 2.学术理论的创新
-
11
(1)病因学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病因证候学专著
-
4
中医内科学的性质
是一门临床专业课, 是临床学科的基础,其水 平在很大程度上反了中 医临床医学的发展水平。
-
5
中医内科学的范围
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 外感病:伤寒论、温病学 • 内伤病:金贵要略,脏腑经络病,气血
津液病 •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内伤易感外邪,
外感日久可造成或加重内伤。
-
中医内科学
呼吸内科 吴俣
-
1
总论
-
2
1 中医内科学定义、性质、范围及发展简史 2 中医内科疾病分类方法 3 中医内科疾病的的治疗法则 4 中医内科学的辩证方法
-
3
Company Logo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 床思维方法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及预防康复规律的一门临床医学。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收载大量方药,反 映了当时的成就。
-
15
2.学术理论的创新: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倡导火热学说主寒凉 (寒凉派)
张从正倡导攻邪而善用汗、吐、下三法 (攻下派)
李东垣重脾胃
(补土派)
朱丹溪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养阴派)
-
16
(四)成形(明清)
明代
(1)薛己的《内科摘要》,首先用内科命名。 (2)王纶《名医杂著》指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一)-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王某,女,47岁。
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吐后便舒,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缓无力。
治疗的主方为:∙A.理中汤∙B.大半夏汤∙C.小半夏汤∙D.苓桂术甘汤∙E.丁香透膈散(分数:1.00)A.B.C.D.E. √解析:2.李某,女,60岁,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少寐多梦,突然发生口眼喁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
舌质红或苔腻,脉弦细数或弦滑。
治疗应选何方药:∙A.苏合香丸∙B.镇肝熄风汤∙C.安宫牛黄丸∙D.补阳还五汤∙E.解语丹(分数:1.00)A.B. √C.D.E.解析:3.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破伤风的主要临床表现:∙A.牙关紧闭∙B.四肢抽搐∙C.不省人事∙D.苦笑面容∙E.项背强直和角弓反张(分数:1.00)A.B.C. √D.E.解析:4.按脏腑分类,将咳嗽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的是:∙A.《诸病源候论》∙B.《景岳全书》∙C.《素问》∙D.《河间六书》∙E.《医学心悟》(分数:1.00)A.B.C. √D.E.解析:5.喘证严重阶段每多影响到:∙A.肝∙B.脾∙C.命门∙D.心∙E.脑(分数:1.00)A.B.C.D. √E.解析:6.肺痈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A.热壅血瘀∙B.风热邪毒壅滞于肺∙C.肉腐成脓∙D.热毒留恋∙E.湿热蕴结(分数:1.00)A. √B.C.D.E.解析:7.心悸虚证以何治法为主:∙A.益气养阴安神∙B.滋补心阴∙C.温通心阳∙D.养血安神∙E.补养心气(分数:1.00)A.B.C.D. √E.解析:8.治疗瘀血停滞之胃痛实证应首选:∙A.加味逍遥散∙B.调营敛肝饮∙C.木香顺气散∙D.少腹逐瘀汤∙E.失笑散加味(分数:1.00)A.B.C.D.E. √解析:9.导致泄泻发生的重要因素是:∙A.脾胃虚弱∙B.肝胃不和∙C.脾肾两虚∙D.脾虚湿盛∙E.湿浊下注(分数:1.00)A.B.C.D. √E.解析:10.鼓胀的治疗,使用逐水法的原则,下列哪项不适宜:∙A.病延日久,胀甚撑急∙B.精神萎顿,嗜卧∙C.水去其七八即止∙D.调补脾胃,以善其后∙E.常规治法无效(分数:1.00)A.B. √C.D.E.解析:11.热甚发痉的治法是:∙A.清热止痉,平肝熄风∙B.清热泻火,通络止痉∙C.泄热存津,养阴增液∙D.清热化湿,疏通经络∙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2.患者胁痛口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目赤尿黄,舌苔黄腻,脉滑,其辨证为:∙A.清热解毒∙B.清热凉血∙C.清热平肝∙D.清热利湿∙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13.八珍汤合化积丸适用于治疗下列哪一病证:∙A.阴虚发热∙B.疟母∙C.积证正虚瘀结∙D.积证气滞血瘀∙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 √D.E.解析:14.关于肺胀与哮证、喘证的关系,下列哪项不正确:∙A.肺胀可由哮证、喘证发展而来∙B.三者均可见喉中喘鸣,咳而上气∙C.哮是反复发作性的一个独立病种∙D.肺胀可隶属于喘证范畴∙E.喘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分数:1.00)A.B. √C.D.E.解析:15.哪位医家最先提出"内伤发热"之名:∙A.张仲景∙B.李东垣∙C.朱丹溪∙D.秦景明∙E.张景岳(分数:1.00)A.B.C.D. √E.解析:16.除下列哪项外,都与呕吐的发生有关:∙A.肝∙B.脾∙C.心∙D.肺∙E.胃(分数:1.00)A.B.C. √D.E.解析:17.关于肺胀痰蒙神窍证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正确?∙A.肝风内动抽搐者,加龟版、党参、牡蛎∙B.涤痰汤加减∙C.可另服安宫牛黄丸∙D.血瘀明显者加丹参、红花、桃仁∙E.皮肤粘膜出血,咯血者,配清热凉血止血药(分数:1.00)A. √B.C.D.E.解析:18.设专篇论癫狂的表现与鉴别诊断的是:∙A.《素问》∙B.《灵枢》∙C.《难经》∙D.《证治准绳》∙E.《医林改错》(分数:1.00)A.B. √C.D.E.解析:19.王某,女,47岁。
前晚不慎受凉,突然出现呕吐,呕吐胃内容物及清水,伴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口不渴,胸脘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
应诊断为何证:∙A.外邪犯胃型呕吐∙B.饮食停滞型呕吐∙C.痰饮内停型呕吐∙D.脾胃虚寒型呕吐∙E.肝气犯胃型呕吐(分数:1.00)A. √B.C.D.E.解析:20.患者,男,36岁。
平日性情急躁易怒,近日因工作不顺致失眠,不思饮食,口渴喜饮,口苦目赤,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其最佳治疗方剂为:∙A.龙胆泻肝汤∙B.黄连温胆汤∙C.丹栀逍遥散∙D.滋水清肝饮∙E.柴胡疏肝散(分数:1.00)A. √B.C.D.E.解析:21.最先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医书是:∙A.《伤寒论》∙B.《金匮要略》∙C.《黄帝内经》∙D.《景岳全书》∙E.《类证治裁》(分数:1.00)A.B.C. √D.E.解析:22.食积腹痛重证宜用下列何方:∙A.枳实导滞丸∙B.保和丸∙C.小承气汤∙D.大承气汤∙E.补中益气汤(分数:1.00)A. √B.C.D.E.解析:23.喘证辨证应首辨:∙A.已发未发∙B.寒热∙C.有痰无痰∙D.表里∙E.虚实(分数:1.00)A.B.C.D.E. √解析:24.下列哪项不是脾胃虚弱型呕吐的症状:∙A.饮食稍不慎即呕吐∙B.朝食暮吐∙C.面色不华∙D.四肢不温∙E.呕吐时作时止(分数:1.00)A.B. √C.D.E.解析:25.痫病的病位是:∙A.心∙B.脾∙C.肝∙D.肾∙E.脑(分数:1.00)A.B.C.D.E. √解析:26.《素问·阴阳别论》曰:"--结谓之水。
"∙A.三阴∙B.三阳∙C.二阴∙D.二阳∙E.少阴(分数:1.00)A. √B.C.D.E.解析:27.下列哪项不是鼓胀病理特点:∙A.气滞∙B.食积∙C.血瘀∙D.水停∙E.正虚(分数:1.00)A.B. √C.D.E.解析:28.患者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得热则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尿少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其症候应为:∙A.气滞湿阻∙B.痰瘀互结∙C.脾虚湿阻∙D.寒湿困脾∙E.脾肾阳虚(分数:1.00)A.B.C.D. √E.解析:29.下列哪项不能作为痰、饮、水、湿的鉴别点:∙A.从形质看,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粘滞∙B.从病证言,痰之为病,多停于体内局部,饮、湿为病,无处不到,变化多端∙C.从病理属性而言,饮主要因寒积聚而成,痰多因热煎熬而成,水可随五气从化相兼为病∙D.水属清液,湿性粘滞∙E.水之为病,可泛滥体表、全身(分数:1.00)A.B. √C.D.E.解析:30.饮证成因不包括下列哪项:∙A.外受风热邪毒∙B.感受寒湿∙C.饮食不当∙D.劳欲所伤∙E.久病体虚,脾肾阳衰(分数:1.00)A. √B.C.D.E.解析:31.鼓胀的后期,常见合并症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昏迷∙B.吐血∙C.便血∙D.癃闭∙E.雀目(分数:1.00)A.B.C.D.E. √解析:32.水肿分为阴水、阳水始自:∙A.宋元∙B.《景岳全书》∙C.《内经》∙D.隋唐∙E.《诸病源候论》(分数:1.00)A. √B.C.D.E.解析:33.中风的病理因素为:∙A.风火∙B.气火∙C.痰火∙D.风火痰瘀∙E.痰瘀(分数:1.00)A.B.C.D. √E.解析:34.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其标实之证,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常见:∙A.火邪∙B.气滞∙C.血瘀∙D.阴寒∙E.痰浊(分数:1.00)A. √B.C.D.E.解析:35.不属痰浊壅塞型胸痹症状的是:∙A.舌苔白滑∙B.胸闷如窒而痛∙C.气短喘促∙D.肢体沉重∙E.形体肥胖(分数:1.00)A. √B.C.D.E.解析:36.肾虚头痛兼外感寒邪,侵犯少阴经脉,可用:∙A.麻黄汤∙B.大补元煎∙C.川芎茶调散∙D.麻黄附子细辛汤∙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C.D. √E.解析:37.黄疸病证的病理属性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A.中阳盛衰∙B.感邪性质∙C.肝胆疏泄失职∙D.脾胃运化不足∙E.胆汁生成输送失常(分数:1.00)A. √B.C.D.E.解析:38.下列哪一项是血厥实证的病因:∙A.肝阳素旺∙B.形盛气弱∙C.脾胃受伤∙D.疲劳过度∙E.生气恼怒(分数:1.00)A.B.C.D.E. √解析:39.肝阳上亢型眩晕的治法宜:∙A.滋阴清火∙B.滋下清上,宁志安神∙C.平肝潜阳,滋肾健脾∙D.滋补肾阴∙E.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分数:1.00)A.B.C.D.E. √解析:40.阳痿的记载最早见于:∙A.《内经》∙B.《卫生宝鉴》∙C.《金匮要略》∙D.《景岳全书》∙E.《丹溪心法》(分数:1.00)A. √B.C.D.E.解析:41.辨别中风闭脱二证主要在于下列除哪项外的几点根据:∙A.目合口开与口噤不开∙B.手撒肢冷与两手握固∙C.二便自遗与大小便闭∙D.肢体软瘫与肢体强痉∙E.躁动不安与静而不烦(分数:1.00)A.B.C.D.E. √解析:42.痉之为病,其病位主要在:∙A.肌肉∙B.皮毛∙C.气血∙D.脏腑∙E.筋脉(分数:1.00)A.B.C.D.E. √解析:43."脑风""首风"之名首见于:∙A.《证治准绳》∙B.《素问》∙C.《普济方》∙D.《丹溪心法》∙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44.黄疸消退后,仍见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倦,大便不调,脉沉细者,宜选用:∙A.逍遥散∙B.香砂六君子丸∙C.参苓白术散∙D.柴胡疏肝散∙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 √B.C.D.E.解析:45.首先应用苏合香丸治疗胸痹心痛的是:∙A.《内经》∙B.《金匮要略》∙C.《圣济总录》∙D.《世医得效方》∙E.《证治准绳》(分数:1.00)A.B.C.D. √E.解析:46.患者腹胀或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聚集在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脉弦滑,宜诊断为:∙A.气滞血瘀型积证∙B.食滞痰阻型聚证∙C.肝气夹痰型聚证∙D.肝郁气滞型聚证∙E.以上都不是(分数:1.00)A.B. √C.D.E.解析:47.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肛门灼热,小便赤涩,苔黄腻,脉滑数。
其治法宜:∙A.清热和中,化湿止泻∙B.清热解毒,调气行血∙C.清热除湿,健脾和中∙D.清热燥湿,凉血解毒∙E.清热导滞,调气行血(分数:1.00)A.B. √C.D.E.解析:48.癫狂梦醒汤出自:∙A.《灵枢》∙B.《素问》∙C.《难经》∙D.《证治准绳》∙E.《医林改错》(分数:1.00)A.B.C.D.E. √解析:49.肝脾血瘀型鼓胀的治法是:∙A.活血化瘀,疏肝健脾∙B.活血化瘀,通络消积∙C.活血化瘀,消积止痛∙D.活血化瘀,行气利水∙E.以上都不对(分数:1.00)A.B.C.D. √E.解析:50.下列哪项不是热哮主症:∙A.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B.面色晦暗带青∙C.烦闷不安∙D.胸高胁胀∙E.咳痰色黄或白(分数:1.00)A.B. √C.D.E.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