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瓶检测操作规程
天然气车载气瓶检测设备操作规程明细表

服务承诺1.本公司对任何客户均坚持第三方立场,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维护检验检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公开检验服务的办事程序和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3.遵守诚信原则和方便企业的原则,为客户提供可靠、便捷的检测服务;4.检测人员在工作中对涉及客户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5.建立和保持及客户的有效联系和沟通,以便明确和满足客户的要求,积极征求客户对公司检验检测服务质量方面的意见并加以改进,接受客户监督。
营口宝明钢瓶检测有限公司气瓶检测服务办理程序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及评定流程图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定期检验及评定工艺流程图4 / 151氮气置换装置操作程序一、设备的操作:㈠准备工作1.将氮气瓶组接到相应的减压阀上。
2.关闭装置上的各个不锈钢球阀,把待处理的天然气钢瓶接到中压胶管上。
㈡正常操作:6.来瓶预登记后,将气瓶上检测线推入氮气置换工位;7.将软管接头及瓶阀连接旋紧,开启瓶阀,显示压力≤0.1打开排气球阀排气至常压,关闭球阀,(>0.1时,需将气瓶送到残气处理站进行处理)。
8.打开氮气管道球阀,将氮气充入瓶内,关闭球阀。
9.再次打开排气球阀,排气至常压,卸下高压软管,氮气置换完成。
㈢停止操作:1.关闭各个阀门,卸下充气枪。
2.卸下已处理天然气钢瓶,换上新的待处理钢瓶。
二、安全注意事项:由于本装置处理的是压缩天然气钢瓶,因此,必须注意加强防火及防爆工作,经常检测分析回收气体中可燃气体的含量,并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指标以内。
1天然气钢瓶瓶阀装卸机操作程序一、操作说明1.打开气瓶的瓶阀,确认气瓶里的余气已排尽;2.把气瓶推入工位,由操作人员来调整;3.拉出压紧手控阀杆,压紧装置压紧钢瓶;4.调整好卡头开口方向,将卡头卡上瓶阀;5.按下卸阀开关按钮,反转电机直到将瓶阀拧出阀座的2/3处,停瓶阀松开钮.取下瓶阀卡头;6.按下压紧手控阀杆,使压紧装置松开气瓶:7.拉出翻瓶手控阀杆,翻瓶装置将钢瓶翻出,推进翻瓶手控阀杆,翻瓶气缸复位,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1、空瓶验收:空瓶验收人员必须对入厂待充装的瓶按照《气瓶监察规程》确定的项目进行百分之百的验收。
1)必须做到对待充装的瓶号、编号、数量认真登记,入册存档,分户存放整齐。
2)必须逐瓶检查瓶体是否超期、损伤、有油脂、颜色、钢号、标记是否清楚。
(氧气蓝、氮黑、氢绿、氨黄、二氧化碳银白),瓶件(手轮、杆、帽圈等)是否完全完好、是否有橡塑件。
凡检验不合格的瓶应单独存放,并一律交检测维修组进行技术性处理,待二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充装工序。
3)必须逐个检查瓶内是否有余压,是否有异味,判别瓶内原充装过什么气体。
凡无余压,有异味,没判明瓶内气体的瓶,需抽空或用四氯化碳洗后送检测维修组作技术性处理。
需要置换的由验收人员负责进行置换2-3次,再用所灌充气置换1-3次,确保瓶内气体纯度达到标准。
4)必须及时对瓶内积水超标的瓶进行倒水处理。
5)验收人员必须把合格瓶按充装顺序分组整齐存放,然后移交充装工序。
移交时必须由充装人员复验并办理移交手续。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气瓶是存储气体的容器,具有重要的安全性要求。
为了保障气瓶的安全使用,需要进行验收和检测操作。
以下是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一、验收操作规程1.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熟悉气瓶的型号、规格、用途和技术要求。
2. 验收前需检查气瓶包装是否完好,并查验气瓶的标志、铭牌和所附的说明书,确保信息准确。
3. 气瓶外观应无明显变形、严重损坏、锈蚀、渗漏等现象,并无明显的焊接痕迹。
4. 气瓶外观应清晰可识别,气瓶上的标志、标签、铭牌等信息应清晰可辨。
5. 验收人员应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6. 验收人员应对气瓶进行内外部清洁和除尘处理。
7. 验收人员应根据气瓶的不同规格和类别,了解使用情况和历史记录,并酌情检查相应项目,如气瓶的钢瓶边缘、底部、焊接接头等。
8. 验收人员应对气瓶进行尺寸检查,如检查瓶身长度、直径、厚度等参数,并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9. 若气瓶有质量证书,验收人员应核对质量证书和实物的一致性,并记录检查结果和处理意见。
10. 验收人员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验收结果、处理意见、验收时间、验收人员等。
二、检测操作规程1. 确定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根据气瓶类型和规格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
2. 检测前应进行设备和仪器的校准,确保精确度和准确性。
3. 对气瓶进行内部检漏,可采用水浴或气密性检测仪器进行检测,确保气瓶无泄漏。
4. 对气瓶进行外部检漏,检查气瓶表面是否存在气体泄漏的痕迹,如气味、气体等。
5. 根据气瓶不同的类型和规格,检查相应的技术要求,如压力、强度等参数。
6. 对气瓶外壳进行超声波测厚,检测气瓶的壁厚是否满足要求。
7. 对气瓶进行化学分析,检测气瓶内部是否存在有害物质和杂质。
8. 对气瓶进行磁粉探伤,检查气瓶表面是否存在裂纹、缺陷等。
9. 对气瓶进行内部清洗和检查,确保内部无异物、杂质等。
10. 根据检测结果,评估气瓶的安全性能,并做好相关记录。
气瓶检验中心操作规程

气瓶检验中心操作规程气瓶检验中心操作规程一、总则1. 为确保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性,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以及环境的保护,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气瓶检验中心的工作人员,包括检验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工作流程1. 接收气瓶(1)对接收的气瓶进行登记,记录相关信息,包括气瓶类型、气瓶编号、压力等级等。
(2)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检查气瓶是否有变形、腐蚀、泄漏等异常情况。
2. 气瓶检验(1)将气瓶置于检验设备中,进行内部和外部检验。
(2)内部检验主要包括检查气瓶内部是否存在腐蚀、裂纹、疲劳等问题。
(3)外部检验主要包括检查气瓶外部是否存在裂纹、变形、腐蚀等问题。
(4)根据检验结果,对气瓶进行评定,判定是否合格。
3. 气瓶维修(1)对不合格气瓶进行修复或报废处理。
(2)修复工作必须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确保修复后的气瓶能够达到使用要求。
4. 气瓶追溯(1)对合格气瓶进行追溯记录,包括修复记录、使用记录等。
(2)追溯记录必须真实、完整。
5. 管理和培训(1)建立气瓶检验中心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工作流程管理等。
(2)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
三、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 检验设备必须经过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安全可靠。
3. 严禁在检验过程中使用明火和易燃易爆物品。
4. 在压力测试过程中,必须使用适当的安全措施,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对于存在危险的气瓶,必须进行适当的隔离和标识,禁止使用。
四、违规处理1. 对于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包括警告、停职、解雇等。
2. 对于轻微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记入个人档案。
五、附则1. 本操作规程必须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并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修订。
2. 对于不能确定的情况和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报告,寻求指导和处理意见。
2023年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

2023年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气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气瓶的出入库检验工作合规、规范,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质量检验要求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气瓶出入库检验工作,包括气瓶的入库检验和出库检验。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气瓶:指用于贮存和运输气体的封闭式容器。
2. 入库检验:指新购气瓶或者经过维修、改造等工艺处理的气瓶的进入气瓶库前的检查程序。
3. 出库检验:指气瓶从气瓶库出库前的检查程序。
第二章入库检验第四条入库检验程序1. 接收气瓶:对新购气瓶或者经过维修、改造等工艺处理的气瓶,接收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进行签收,并填写接收登记表。
2. 外观检查:对接收的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是否有明显的变形、磕碰、划痕等损伤情况,检查气瓶涂层是否完好,检查气瓶上的标识是否清晰。
3. 核实标志:查看气瓶上是否有出厂编号、质量合格标识等标志,并核实与气瓶合同一致。
4. 尺寸测量:对气瓶的高度、直径等尺寸进行测量,并与规定的尺寸进行对比,确保符合要求。
5. 材质检验:对气瓶材质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6. 磅重检验:对气瓶进行磅重检验,确保磅重与合同一致。
7. 内衬检验:如气瓶内衬为涂层或胶膜,需进行内衬质量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8. 附件检验:对气瓶附件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9. 气密性检验:对气瓶进行气密性检验,确保气瓶密封性良好。
10. 检验记录:对每一个入库检验的气瓶,应填写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气瓶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等。
第三章出库检验第十条出库检验程序1. 审查申请:对出库申请进行审查,确保申请合规,包括出库原因、出库时间等。
2. 外观检查:对待出库的气瓶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气瓶没有明显的变形、磕碰、划痕等损伤。
3. 核实标志:查看气瓶上的标志是否完好,比对气瓶标志与实际情况是否一致。
4. 检验记录核对:核对气瓶的检验记录,确保气瓶的入库检验合格。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对气瓶进行验收、检测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旨在确保气瓶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障使用安全。
二、术语定义:1. 气瓶:用于装填、贮存和使用压缩气体的容器。
2. 验收:对气瓶进行检查和测试,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是否可以投入使用。
3. 检测:对气瓶进行各项尺寸、压力、强度的检验,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检验员:经过培训合格,能够进行气瓶验收、检测操作的人员。
三、操作要求:1. 验收操作:(1)气瓶的验收应在专门的验收场所进行,确保操作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2)进行验收的气瓶应先进行清洁,去除油污和杂质。
(3)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是否有变形、损伤、腐蚀等情况。
(4)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进行气密性检测,判断其密封性能是否合格。
(5)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进行承压试验,检查其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6)验收通过的气瓶应进行标记,包括编号、验收日期等信息。
(7)验收不通过的气瓶应进行分类处理,包括报废、维修或退货等操作。
2. 检测操作:(1)检测前应检查检测设备和工具的状态,确保其完好可用。
(2)检测操作应由经过培训合格的检验员进行,操作前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3)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的外观、内部结构、尺寸和严重腐蚀等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检测结果。
(4)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进行气密性检测,判断其密封性能是否合格。
(5)检测人员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对气瓶进行压力强度测试,判断其承载能力是否合格。
(6)检测通过的气瓶应进行标记,包括编号、检测日期等信息。
(7)检测不通过的气瓶应进行分类处理,包括维修、报废或退货等操作。
四、操作流程:1. 气瓶验收操作流程:(1)确定验收场所,并确保操作环境清洁、通风良好。
(2)对气瓶进行清洁,去除油污和杂质。
9、天然气瓶气密性测试机操作规程

气瓶气密性测试机
一、操作前准备工作
检查升降机构升降是否灵活。
水箱内放适量水,使钢瓶放入后,水面高出钢瓶约50mm,保持水质洁净,水箱内无污垢。
二、操作顺序
1)拉出手控阀杆,吊栏升起;
2)人工将钢瓶推入吊栏内;
3) 连接好充气管路,开启瓶阀;
4) 开启高压阀门,逐只充气至调定压力,再关闭高压阀门;
5) 推进手控阀杆,升降气缸复位,吊栏(内置待检钢瓶)下沉至水面以下,根据“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观察受检钢瓶;
6) 拉出手控阀杆,吊栏升起,钢瓶滚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三、注意事项
钢瓶受检结束后,其排气卸压方式有以下两种:
1)开启管路系统中的卸压阀门,使钢瓶仍在工位上时可直接卸压排气至室外。
2)关闭瓶阀,取下充气软管,将已检钢瓶搬上小推车,将气瓶直接推至室外空地集中排气卸压。
2023年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2023年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第一部分:引言1.1 简介本操作规程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订的,旨在规范气瓶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确保气瓶的安全运输和使用,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运输和储存压力容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包括生产、经营、使用和维修气瓶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部分:验收工作2.1 验收资格2.1.1 生产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生产许可证,符合《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求。
2.1.2 经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经营许可证,符合《压力容器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要求。
2.2 验收程序2.2.1 气瓶的验收包括对气瓶外观、标志、铭牌及相关文件的检查和对气瓶结构、压力、泄漏等性能的检测。
2.2.2 验收过程应有专人负责,验收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2.3 验收标准2.3.1 气瓶外观应无裂纹、鼓包、凹陷等明显损坏,表面应无锈蚀、腐蚀等现象。
2.3.2 气瓶标志铭牌应齐全清晰,标志和字迹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3.3 气瓶应有合格的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有完整的使用、维修和检验记录。
2.3.4 气瓶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密封性能应良好。
2.3.5 气瓶的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过允许工作压力的10%。
2.3.6 气瓶的泄漏率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2.4 验收记录2.4.1 每次验收应记录详细的检查结果,并签字确认。
2.4.2 检查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重新验收。
2.4.3 当气瓶的标志、铭牌等重要部件损坏或丢失时,应重新标识、刻制或更换。
2.4.4 参与验收的人员应保留相应的验收记录和证书,作为备案和追溯依据。
第三部分:检测工作3.1 检测资格3.1.1 气瓶检测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检验机构资质,符合《压力容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规定》的要求。
3.1.2 检测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和职业素养,持有有效的检验人员资格证书。
3.2 检测周期3.2.1 气瓶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验,周期一般为2年,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气瓶验收、检测工作,提高气瓶使用安全性,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验收、检测范围和要求第二条气瓶验收、检测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新购气瓶的验收;(二)气瓶定期检测;(三)气瓶事故损坏后的检测;(四)气瓶出厂前的检测;(五)气瓶使用中的检测;(六)其他需要进行检测的情况。
第三条气瓶验收、检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操作。
第四章验收、检测人员要求第四条进行气瓶验收、检测的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二)持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三)熟练掌握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四)具备安全意识和判断能力;(五)定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第五章验收、检测设备和工具第五条进行气瓶验收、检测应使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设备和工具,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测。
第六章验收、检测程序第六条气瓶验收、检测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气瓶到厂时的准备工作:1. 核对气瓶信息和相关文件;2. 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如外观是否有损坏、阀门是否正常等;3. 对气瓶进行清洗、清除杂质等处理。
(二)气瓶验收、检测流程:1. 气瓶外观检测:检查气瓶外观是否有裂纹、变形等情况;2. 气瓶材质检测:采用相关材料检测方法,检测气瓶材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3. 气瓶连接部件检测:检查气瓶连接部件是否完好,如阀门、管道等;4. 气瓶内部检测:通过相关设备进行气瓶内部的检测,如检测气瓶内部是否有残留物、杂质等;5. 气瓶封闭性检测:用相应方法检测气瓶封闭性是否良好;6. 气瓶压力检测:通过压力测量设备检测气瓶的压力是否合格;7. 气瓶标志、标签等检测:检查气瓶标志和标签是否齐全、明确。
(三)验收、检测结果处理:1. 对不合格的气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理或更新;2. 对合格的气瓶,应及时做好相应的标记和记录。
第七章验收、检测记录和报告第七条进行气瓶验收、检测应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气瓶信息和相关文件;(二)验收、检测过程记录;(三)验收、检测结果记录;(四)不合格气瓶处理记录;(五)其他相关记录和报告。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范本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范本1. 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流程,确保对气瓶进行全面、准确的检验,保证气瓶的安全和质量。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气瓶出入库检验的操作人员。
3. 责任与权限3.1 检验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并持有相关资格证明。
3.2 检验人员有权对气瓶进行全面的检验,并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可以进行出入库。
4. 操作流程4.1 气瓶接收4.1.1 检验人员接收气瓶时,必须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接收的气瓶与登记信息一致。
4.1.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包括检查有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1.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1.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重量、压力等参数的测量。
4.1.5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接收该气瓶,如接收,则进行标识并记录相关信息。
4.2 气瓶出库4.2.1 检验人员根据出库需求,查找相应的气瓶,并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出库的气瓶与需求一致。
4.2.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气瓶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2.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2.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确认重量、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4.2.5 检验人员在记录中标明气瓶的出库信息,如数量、出库时间等。
4.3 气瓶入库4.3.1 检验人员根据入库需求,接收气瓶,并核对气瓶的编号、规格、型号等信息,确保入库的气瓶与需求一致。
4.3.2 检验人员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查,确保气瓶无明显的变形、磕碰或腐蚀现象。
4.3.3 检验人员对气瓶的阀门进行检查,确保阀门无渗漏或损坏。
4.3.4 检验人员对气瓶进行质量检验,确认重量、压力等参数符合要求。
4.3.5 检验人员在记录中标明气瓶的入库信息,如数量、入库时间等。
4.4 检验报告4.4.1 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生成相应的检验报告,明确气瓶的检验情况,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检验员姓名、检验日期等。
天然气检验工艺操作规程

天然气检验工艺操作规程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检验人员要向上级领导报告检验的地点、对象和计划,并领取检验工具和设备。
2、检验人员要确认好检验设备的工作状态,防止出现故障。
3、对于需要出门检验的地方,要提前确认天气情况,防止气候突变。
4、检验人员要查看被检验设备的历史记录,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
5、检验人员要准备好检验所需的文书、表格和记录工具。
二、检验工艺的操作步骤1、检验清单的编制检验人员要根据被检验设备的特点和需求编制详细的检验清单,明确检验内容和检验参数。
2、检验工具和设备的准备检验人员要按照检验清单准备好检验工具和设备,包括各种天然气检测仪器、电池、计量工具、氧气气瓶等。
3、安全措施的落实检验人员在操作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要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处理。
4、机器设备的检测检验人员要对被检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测,包括机器设备的外观、电气系统、水系统和天然气管路的检测。
其中要详细记录重要的参数和指标。
5、数据记录和分析检验人员要将检测的数据记录下来,包括日期、时间、被检设备名称、检验人员等信息。
并对检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和处理。
三、检验结束后的处理1、整理检验记录检验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整理好检验记录,包括详细的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
并将记录交给领导或者相关部门备案。
2、对存在问题的处理对于存在的问题,检验人员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或者相关部门反馈,协助解决问题。
3、设备保护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还要对被检设备进行保护处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留意下次检验的时间并进行相关预备工作。
四、总结天然气的检验工作需要注意安全,确保工艺的严谨和准确。
检验人员在执行检验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真实可靠。
同时,检验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检验技能,为天然气的质量保障和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1. 引言气瓶是储存或运输压缩气体的重要工具,为了确保气瓶的安全可靠使用,需要对气瓶进行验收和检测的工作。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的验收、检测流程,确保气瓶的质量和安全标准符合要求。
2. 质量验收2.1 验收前准备(1)对验收所需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正常工作。
(2)检查验收区域的环境条件,确保符合验收要求。
(3)查阅相关规范和法规,了解验收标准和要求。
2.2 验收操作步骤(1)按照气瓶的型号和规格进行分类和编号。
(2)对每个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外壳是否有明显的损伤、变形等情况。
(3)检查气瓶的标志和铭牌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气瓶的工作压力、容积和生产厂家等信息。
(4)对气瓶进行称重,确保气瓶的重量在允许范围内。
(5)对气瓶的阀门和附件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完好无损。
(6)对气瓶进行泄漏检测,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气密性测试,确保气瓶无泄漏情况。
2.3 验收结果记录和处理对每个气瓶的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
对不合格或有问题的气瓶,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修复、报废或退回制造商等。
3. 定期检测3.1 检测类型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定期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水压试验、材料检测等。
3.2 检测周期根据气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制定相应的检测周期,一般为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
3.3 检测操作步骤(1)外观检查:对气瓶的外壳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是否有裂纹、磕碰、变形等情况。
(2)水压试验:将气瓶充满水,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浸泡检验,检查是否有漏水情况。
(3)材料检测:使用适当的设备对气瓶材质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4 检测结果记录和处理对每个气瓶的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分类整理。
对不合格或有问题的气瓶,需要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修复、报废或退回制造商等。
4. 安全措施在进行气瓶验收和检测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安全措施:(1)操作人员需要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1. 概述为确保气瓶的使用安全,保护使用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的气瓶验收检测操作,包括检测前、检测中和检测后的操作。
2. 检测前操作2.1 环境准备检测人员需要准备好出具检测报告所需的相关设备和仪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检测人员需要检查检测环境的卫生,并开展安全检查,确保检测过程中的安全。
2.2 检测准备检测人员需要仔细核对气瓶检测记录,对气瓶进行检查,确认该气瓶是否需要检测,以及检测周期是否到期。
如果需要检测,则检测人员应该准备好相应的检测方法和仪器。
3. 检测中操作3.1 外观检查检测人员应仔细检查气瓶表面,观察是否有撞击损伤、裂纹和锈蚀等缺陷。
若发现以上缺陷,应对气瓶进行标记,并将该气瓶送至维修部门进行修理和维护。
3.2 气密性检测检测人员应使用气密性测试装置对气瓶的气密性进行测试,并测定气瓶内部的气体压力。
若气密性和气体压力均符合标准,则该气瓶合格。
3.3 选取样本若气瓶数量较多,则需要按照检测规程进行样品抽查。
3.4 记录检测结果检测人员需要正确地记录每一个气瓶的检测结果,包括气瓶的主要参数和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在检测报告中做好记录。
4. 检测后操作4.1 标记气瓶检测完成后,检测人员应在气瓶上做好合格或不合格的标记及相应说明。
4.2 归档报告检测报告应通过电子和纸质文档两种形式进行归档,以备查询和备案。
4.3 处理不合格气瓶对于不合格的气瓶,应立即进行标记并进行维修或淘汰处理,以确保使用的安全。
5. 总结气瓶是一种危险品,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本规程的实施,将有助于确保气瓶的使用安全,保护使用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同时,为确保检测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对本规程的执行应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
压缩天然气瓶定期检验操作规程

压缩天然气瓶定期检验操作规程一、瓶内残气(液)排放处理操作规程1.剩余气体排放1.2 氧气和不燃气体,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1.3可燃气体排放时,应先将气瓶放在有接地的钢板上,然后缓慢排放;1.4可燃气体的残液,须通过专用装置进行回收。
2.残液(残气)处理时注意事项:2.1开启瓶阀时动作要缓慢,且气体排出的流量不得过大;.2.2排放残气时,人要在上风头、立在侧面操作,出气口对面不得有人;2.3排放残气时,应在空气流通的空旷地点进行,排放可燃气体时要准备好灭火器材。
2.4排放氧气及强氧化性气体时,须检查瓶阀及瓶体是否有油污,如有油污须清洗干净后才能排放。
3.瓶内积水的处理3.1工业氧气瓶和氮气瓶等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内有积水时,应将气瓶倒置,开启瓶阀、排完积水、抽真空后才可充气。
3.2盛装可燃气体、腐蚀性气体和高纯气体的气瓶内有积水时,应将气瓶倒置,开启瓶阀、排完积水后、烘干并抽真空,除去瓶内的空气及水分方可充气;3.3盛装溶解乙炔气的气瓶应排除瓶内氮气确认丙酮补加合格并进行抽真空方可充气。
二、钢瓶瓶阀校验机操作规程1.在通空气前先将6只瓶阀上到阀座上,用手拧紧,然后打开空气进口阀,逐渐升压到气瓶工作压力。
2.当无明显泄漏后,振动转盘,将瓶阀依次沉入水中试验。
3.试完后关闭空气进口阀,并打开一只被试瓶阀将余气排尽,压力回零后即可拆卸瓶阀。
三、空气加热干燥置换操作规程1、操作方法1.1首先连接好空气进出口管道,并通过压缩空气,控制加热器的空气压力,〈0.6MPA(注意:加热器出口至钢瓶之间不得设阀门控制);1.2合上三级开关,送上电源。
1.3启动时先通气源,后通电源1.4停用时先切断电源,待炉温降到50℃左右时再切断气源。
2、2.注意事项2.1将加热器放置在钢瓶空气吹扫机旁适当的位置;2.2判明空气进出口方向2.3将温控电气箱安装在靠近加热器的墙上,高度以1.5米左右为宜;2.4加热器应有可靠接地。
四、电动试压装置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接通气源,用操纵台内的空气减压器调整压力到0.5—0.6MPa。
气瓶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气瓶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气瓶试验是指对气瓶进行精密测试,以确保其能够在高压下安全使用的过程。
为了保障气瓶试验的安全进行,需要遵守一系列操作规程。
以下是气瓶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一般要点,供参考: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1)了解试验气瓶的相关信息,包括气瓶材质、试验压力、试验方法等。
(2)检查试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3)检查试验环境的安全性,包括通风、防火等设施的完备性。
2.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护目镜、手套和防护服等,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
(2)遵循试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步骤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维持试验区域的整洁有序,避免杂物及易燃物接近试验区域。
(4)确保试验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气体积聚导致爆炸隐患。
(5)在试验过程中,定期检查试验装置和试验气瓶的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
3.试验后的处理:(1)试验完成后,及时关闭试验设备,断开气源和电源,确保安全。
(2)处理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及时清理试验区域,将试验用品归放到指定位置。
4.安全培训和意识:(1)对从事气瓶试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操作规程、安全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3)建立安全意识强化机制,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以上是关于气瓶试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一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试验条件和气瓶类型进行详细的操作规程制定和安全措施落实。
最重要的是,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气瓶试验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

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气瓶是一种容纳气体的压力容器,应用广泛,但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
出入库检验是保障气瓶安全使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下面是气瓶出入库检验操作规程。
一、检验前准备1.检查检验场所的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如通风、清洁、防止火灾等。
2.准备好相关检验仪器及工具,如微型炭胶仪、温度计、钳子、衬垫等。
3.检查必要的文献资料是否齐备,如工艺规程、检验记录、气瓶设计图纸等。
4.对进场的气瓶进行登记,包括品种、数量、生产厂家等信息,并对其进行分类存放。
二、气瓶检验1.密度测定:取样10%(最大不超过20个)进行密度测定,检查气瓶的偏晶现象。
2.内外表面检查:检查气瓶内、外表面是否有凹坑、磨损、腐蚀、破损等。
3.瓶口和阀门:检查阀门盖、阀门圆丝、垫圈、阀门垫片和一次性安全塞等是否正常。
4.气瓶颈销:检查气瓶颈销的位置是否正确、密封性能是否良好。
5.气瓶电泳漆层:检查气瓶电泳漆层是否有剥落、龟裂、起泡等。
6.残留压力检测:检测气瓶中的气体是否完全放尽,测定残留压力,必要时,使用微型炭胶仪。
7.外观缺陷检测:包括高度、圆度、中心距、鞍度和笔直度等。
8.气瓶尺寸检查:气瓶的直径、高度和厚度等应当符合规范要求。
三、气瓶标记和追溯1.在气瓶外面醒目的位置进行标记,包括使用状态、生产厂家编号、检验日期、检验员编号等信息。
2.建立气瓶档案,记录气瓶的基本信息、出入库情况、检验记录等。
必要时,可以通过二维码等方式,实现气瓶的追溯查询。
四、气瓶入库和出库1.气瓶入库: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并进行分类存放。
2.气瓶出库:在出库前,检查气瓶的标记、状态、安全性等情况,并记录出库信息。
五、检验报告1.对检验合格的气瓶,应当出具检验报告,明确检验结论和建议。
2.对不合格的气瓶,应当进行标记、处理,并相应记录。
以上就是气瓶出入库检验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确保气瓶的安全使用。
气瓶检测操作规程

气瓶检测操作规程一、检测范围和目的二、检测周期1.新瓶初次使用前,要进行新瓶检测,确保瓶体完好无损。
2.使用中的气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定期检测,一般为2年一次。
3.在以下情况下,需提前对气瓶进行检测:(1)发现可疑瓶体的,如瓶体变形、破损等。
(2)瓶体使用过程中发生重大冲击、摔落等情况。
(3)瓶身被侵蚀、磨损严重、生锈严重等。
(4)单次使用超过规定的时间(如超过12个月)未进行检测。
(5)其他需要检测的情况。
三、检测环境和仪器设备要求1.检测环境要求通风良好,无明火、电弧等火源。
2.检测仪器设备要求齐全,包括瓶底承载器、涂胶器、检漏装置、气瓶外观检测仪等。
四、检测操作流程1.初次使用新瓶检测:(1)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瓶底是否光洁无污染。
(2)使用涂胶器在瓶口涂上一层胶,放入瓶底承载器。
(3)将气瓶放在水槽中进行水压试验,确保无渗漏。
(4)经水压试验合格后,使用外观检测仪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测,确保无裂纹、破损等。
(5)检查气瓶标志和铭牌是否完好清晰。
(6)将新瓶送入仓库存放或使用。
2.周期检测:(1)将需要检测的气瓶送到检测工位。
(2)检查气瓶外观是否完好。
(3)使用涂胶器在瓶口涂上一层胶,放入瓶底承载器。
(4)将气瓶放在水槽中进行水压试验,确保无渗漏。
(5)经水压试验合格后,使用外观检测仪对气瓶外观进行检测,确保无裂纹、破损等。
(6)检查气瓶标志和铭牌是否完好清晰。
(7)若检测结果正常,将气瓶封存标记上日期,送入仓库存放或继续使用。
(8)若检测结果异常,及时将气瓶报修,待修复后再经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
五、检测记录和管理1.对每个气瓶的检测情况进行记录,包括瓶号、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等。
2.检测记录要保留至少3年,以备查验。
3.对于检测合格的气瓶进行封存标记,确保被正确存放和使用。
4.对于检测不合格的气瓶,需立即报修,并在修复后重新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对于过期未进行检测的气瓶,应立即暂停使用,并进行检测后方可继续使用。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

气瓶验收、检测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气瓶的验收和检测工作,确保气瓶的安全可靠,适用于所有使用气瓶的单位和个人。
二、术语和定义1. 气瓶:指用于贮存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器。
2.验收:指对新购气瓶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价的过程。
3.检测:指对使用中的气瓶进行定期检查、测试和评价的过程。
三、验收操作规程1.验收前准备1.1 检查验收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工作。
1.2 检查验收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证书和经验。
1.3 检查验收记录表格是否准备齐全。
2.验收程序2.1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焊缝是否合格等。
2.2 进行气瓶材质、规格和容积的核对,确认是否与购买合同一致。
2.3 进行气瓶标志的核对,确认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2.4 对气瓶进行抽样检验,包括对材质、安全装置、阀门等进行检测。
2.5 对抽样检验合格的气瓶进行填写验收记录表格,并加盖验收章。
四、检测操作规程1.检测前准备1.1 检查检测设备是否齐全和正常工作。
1.2 检查检测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证书和经验。
1.3 检查检测记录表格是否准备齐全。
2.检测程序2.1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对气瓶进行外观检查,包括检查气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损、腐蚀是否严重等。
2.2 进行气瓶材质、规格和容积的核对,确认是否与验收记录一致。
2.3 进行气瓶内部检查,包括对气瓶内是否存在异物、腐蚀情况等进行检测。
2.4 进行气瓶外部涂层的检测,包括涂层是否完好、起皮、脱落等情况。
2.5 进行气瓶安全装置、阀门的测试,包括是否能正常开启、关闭、压力释放等。
2.6 将检测结果填写到检测记录表格中,并加盖检测章。
五、应急处理当发现气瓶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停止使用该气瓶并将其隔离;2. 立即通知上级主管部门;3. 进行紧急修理或淘汰处理。
六、验收检测记录保管1. 验收检测记录的保管应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LR-CZ-2014状态:受控神木县隆荣气瓶检测有限公司操作规程批准:赵金龙审定:韩一辛编写:孙粉萍编写日期:2014年2月28日执行日期:2014年2月28日目录一、氮气臵换装臵操作规程 (3)二、瓶阀装卸机安全操作规程 (4)三、气瓶内清洗机操作规程 (5)四、自动注水机操作规程 (6)五、在线称重和外测法水压试验装臵操作规程 (7)六、气瓶翻转机安全操作规程(电动型) (9)七、气瓶内部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 (10)八、气瓶气密性试验系统安全操作规程 (11)九、瓶阀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 (12)十、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 (13)十一、真空泵操作规程 (14)十二、轨道电动葫芦行车操作规程 (15)十三、设备操作注意和维护保养 (16)氮气臵换装臵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状况(检查阀门开启状态;接通氮气,压力调整在0.4~0.6Mpa);2、气瓶联接充气枪;3、打开二个排气阀门,缓慢打开瓶阀,进行余气排放,注意瓶内余压;4、余气排放完毕后,关闭向外的排气阀,打开氮气充气阀,将氮气充入气瓶;5、关闭氮气充气阀,打开向外的排气阀,进行排放;6、反复进行三次充氮、排气;7、关闭所有阀门,卸下充气枪.瓶阀装卸机安全操作规程1.准备工作:1.1接通气源,用控制箱后气路三联件上的空气减压阀调整压力到0.5~0.6 MPa;调节油雾的速度。
1.2接通电源。
2.卸阀操作:2.1钢瓶就位,调好中心高度,夹紧钢瓶;(拉出活动杆,预留伸缩量)2.2用夹具夹持瓶阀;2.3按下“钢瓶阀门松开”按钮,将阀门卸下;(在瓶阀螺纹完全拧出前停机,防止空转磨损丝扣)2.4将主轴向上推,拿下瓶阀;2.5松开夹紧气缸,拿下钢瓶。
3.上阀操作:3.1钢瓶就位并夹紧;3.2瓶阀丝扣缠上生料带,用手拧到瓶口上;3.3用夹具夹持瓶阀;(推进活动杆,预留伸缩量)3.4按下“钢瓶阀门拧紧”按钮2~3秒后松开,此时瓶阀自动拧紧,待过电流继电器动作(一般电流可控制在3~4A之间)即自动停止;如瓶阀上到底仍未自动停车,说明瓶阀上缠绕的生料带不够或螺纹磨损,此时可将瓶阀卸出,重绕多一些生料带或更换瓶阀再次上紧。
(一般瓶阀宁紧后应留有3牙螺纹在瓶座外)。
3.5松开夹紧气缸,将主轴向上推,拿下钢瓶。
4.注意事项:4.1气瓶吊装过程中,必须装卡牢靠,轻拿轻放,严禁猛烈撞击磕碰。
4.2将气瓶吊放在设备滚筒上,向前推进使卸阀夹具夹紧瓶阀,拧紧顶紧螺钉,禁止将气瓶推到头顶死夹具。
4.3拆卸瓶阀时,确保气瓶被压紧牢靠。
4.4待瓶阀快要拧出气瓶瓶口时,停止电机,卸下瓶阀夹具,用将瓶阀拧出。
4.5每日工作前将该设备空转2分钟。
(调中心高度时以气瓶压紧靠状态为准)气瓶内清洗机操作规程1、检查设备状况,接通电源;2、打开灌水阀门,灌水后关闭阀门;3、取出清洗管,放入气瓶;4、插入清洗管,调整高度一致;5、启动电机,进行气瓶清洗;6、清洗完成后,取出清洗管,吊出气瓶。
自动注水机操作规程1、按要求接通水、电、气。
2、进行空载运行,检查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
3、调整好气瓶底部挡板的高低位臵。
4、吊入气瓶,调整气瓶的中心和注水头一致,操作【夹紧气瓶】钮夹紧气瓶。
5、启动【转位气缸】扭使注水头转到瓶口上方。
6、将【水位控制】按钮接通,按【注水头降】钮降下注水头压紧气瓶,然后注水阀打开自动进行注水。
7、当水注满后排水斗内水位上涨,触动水位控制开关,将进水电磁阀切断,并自动升起注水头。
8、操作【转位气缸】钮,将注水头转到90°至侧面。
9、用起重吊吊住气瓶,松开夹紧气缸,将气瓶吊起称重并吊到下一个工序。
10、必要时,水套盖的安装也可以在此设备上运行。
在线称重和外测法水压试验装臵操作规程1.试压桶冲洗干净后关闭排水阀F0 打开水套进水阀F1、FB,将水注到适当高度,放入受试瓶后水不满出为合适。
2.将待试瓶上所标记的出厂编号、公称工作压力、试验压力、气瓶质量、气瓶容积、制造厂商、出厂日期、气瓶所属单位等记入记录。
测量并记录试验温度(一般测试用水及室内温度应大于5°)。
3.安装受试瓶将受试瓶专用接头R 旋紧至已装满水的受试瓶I 上,并与水套盖L 连接,吊起受试瓶,将其悬入水套U,将水套盖L 紧固在水套 U上。
打开阀F、EA、FB,将承压软管W 流出的水加入活接头S 至满,再与活接头S 紧密连接后关闭阀EA。
为了确保系统无泄漏,必要时可在受试瓶吊入水套前先接上承压管加压检漏。
4.水套排气,量杯注水开启阀FA,将三通阀F3 切向排水位臵,再开启阀F1,当水从阀FA 流出后关闭阀F1、FA。
将三通阀F3 切向注水位臵,略微打开阀F1,试验用水被注入量杯H,调整量杯内储水量在250~300g之间,并保证注水管口被浸入水平面以下20mm 左右,关闭阀F1。
5.静臵读取天平G 的示值,静臵30S 后观察示值是否有变化。
若不变则记录示值A。
若示值下降说明水套系统有泄漏,若示值上升则进水阀内部有泄漏,必须排除泄漏后再继续。
6.承压检漏启动水压泵J,当压力表K1 和K2 的示值升到受试瓶I 的公称工作压力时,停止水压泵J,检查是否有泄漏。
在静臵时若天平示值出现上升或压力表K1 和K2 的示值下降,则表示有泄漏,从水套U 中取出受试瓶I 再检查,若判明受试瓶瓶体泄漏,则记入记录并终止该受试瓶的的试验。
若判明是管道连接处泄漏,就排除泄漏重新测试。
7. 打开电脑,软件主界面中点击“开始”后,系统自动检测水量和压力数据,需待数据平稳之后(曲线无波动)再点击“开泵”进行试验。
8.本软件检测到的温度为环境温度,如试验水温与之不符请自行修正。
9.注意事项9.1安装压力表时,应注意排净压力表及其接管内的空气。
9.2气瓶水压试验前必须拆除防震圈及任何外加压力。
9.3在升压过程中若发现升压速度明显增快或减慢的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水压泵,寻找升压速度异常的原因并予以处臵。
9.4受试瓶内的压力超过公称工作压力后,不得使受试瓶受到冲击或碰撞。
9.5压力表的示值未降为“零”时,严禁拆卸承压管道上的一切承压件和拆装受试瓶,严禁旋紧承压管道上的接头。
9.6卸压时必须使压力缓慢下降。
9.7一般情况下试验装臵应按待试瓶的冲装介质分类使用或专用,以防不同的介质相互影响。
9.8若发现试前准备或试验过程中某一环节有失误,而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正确性时,则该试验无效。
9.9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
9.10试验用水的温度不得低于50C,受试瓶内和水套内的温差不大于20C。
9.11在设有试验装臵的室内必须设臵盛装试验用水的水槽,在室内静臵24h 的净水才能用于水压试验。
9.12待试瓶必须是除水压试验外按有关标准检验合格的气瓶。
9.13水压试验装臵应由两人(经培训合格)操作.气瓶翻转机安全操作规程(电动型)1.接通电源,按下“气瓶翻转”按钮后马上停止,检查方向是否正确,否则调换二相电源线。
2.把气瓶放到翻转架上。
3.启动夹紧气缸将气瓶夹紧。
4.启动翻转气缸使翻转架带动气瓶翻转将水倒出。
5.倒水完成后复位气瓶6.松开夹紧气缸,取下气瓶,完成倒水过程。
7.气瓶在吊装过程中必须装卡牢靠,轻拿轻放,严禁猛烈撞击磕碰。
8.操作时,前后1.5米处严禁站人,并须在地面上划出警戒线,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9.定期在气路处理三联件的油雾器中加住气路润滑油并放出分水器中的积水。
10.定期保养,各转动部位定期加油,并检查各部分是否正常。
11.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注意脚下,防止滑到跌伤。
12.设备应有专人操作。
气瓶内部干燥机安全操作规程1.接通电源。
2.将软管的一端与控制阀门连接,另一端与吹扫机连接。
3.启动风机,并观察风机转向是否正确。
4.将温控仪调整到适应温度(80~100℃)。
5.吹扫步骤:5.1将吹扫枪插入气瓶内。
5.2启动风机→启动加热器,即开始吹扫。
5.3吹扫结束,将吹扫枪从气瓶中抽出,移走气瓶。
5.4进行下一批气瓶吹扫。
6.注意事项:6.1.开机时应先启动风机,再启动点加热器,保持气流的正向流动。
6.2.防止热空气进入风机,对风机造成损害。
6.3.工作结束时应先关闭点加热器,打开控制阀门,将加热器内残余热量排空,出口温度降至常温后再听风机。
6.4.高压风机在运转过程中,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断电源进行检查,待修复后再通电运转。
6.5.风机进出气口过滤网应经常保持清洁,以免堵塞。
6.6.风机使用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应避免接触高温以免烫伤。
6.7.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绝缘及接地是否良好。
6.8.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小心烫伤。
6.9.吹扫枪不用时最好悬挂放臵,避免弯曲。
6.10.设备应有专人操作和维护。
气瓶气密性试验系统安全操作规程一、气瓶的充气。
1. 将充气夹具与气瓶相连接。
2. 关闭控制台上的回收阀 1、2,打开充气阀1、2 可直接对气瓶充气(单独操作)。
在管路开的状况下,启动高压空压机。
到达压力后关闭高压空压机。
3. 将气体回收夹具与试验完成后的气瓶连接;4. 关闭充气阀 1 或2,打开回收阀1 或2,可将回收气体充入待检气瓶。
(单独操作)5. 气瓶充气到规定的压力后关闭充气阀和瓶阀,打开泄压阀,压力表回零后卸下充气卡具。
二、气瓶的检漏1. 将气瓶滚入气瓶吊架内,两边用销子插牢,防止滚出。
2. 降下吊架入水槽中。
3. 向水槽内加水至超出气瓶顶面约 5 公分。
4. 仔细观察气瓶瓶体、瓶阀及堵头等处有否气泡逸出。
5. 不小于1分钟后不漏,升起吊架。
6. 拔出插销,滚出试好的钢瓶。
三、气体进行回收1.打开回收阀,将已检气瓶内的高压气体(20Mpa)与待检气密性试验的气瓶连接,压力平衡到10Mpa。
2.压力平衡后,将剩余气体排空。
四.注意事项1.正式使用前应先接通操作气源,调节好二联件上的压力在0.5-0.6MPa.2.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压力表数值变化,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操作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恢复工作。
3.定期对分水器进行放水及在油雾器中加入20#汽轮机油。
4.盛装可燃气体的钢瓶在内部进行臵换及水压试验后,再进行空气吹扫,然后对钢瓶充气进行气密性试验。
绝不允许尚有残留可燃气体的气瓶进行充压。
5.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吊架内。
6.发现检测不合格气瓶,按气瓶报废规定处理。
瓶阀校验机安全操作规程1.在通高压空气前先将6只瓶阀拧紧到转盘上的阀座上。
2.打开高压空气进气阀,逐渐升压至试验压力。
3.检查无明显泄漏后,转动转盘,将瓶阀依次沉入水中试验。
4.六只瓶阀全部试验完后关闭高压空气进气阀。
5.打开一只被试验瓶阀将余气放尽,压力回零后卸下瓶阀。
6.检验阀杆是否泄漏,则需要将测试瓶阀的出口用专用堵头堵住,打开瓶阀,再次试漏(但此时应留1只瓶阀专门用来放气,不要将出口堵住)。
7.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该设备的操作规程步骤工作,禁止违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