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合集下载

依托文本 随文练笔

依托文本  随文练笔

依托文本随文练笔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06-0083-01低段的阅读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又朗朗上口、颇俱趣味,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就这为孩子模仿写话提供了素材。

同时,每篇课文都是作者的经典之作,不仅给我们以艺术美的享受,而且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点,为学生的写话提供了特有的情境。

所以,依托文本、随文练笔是提高孩子写话水平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一、借用文本——仿写段落二年级孩子写话尚处于模仿阶段,因此,仿写是降低写话难度的一条重要途径。

让学生从课文中得到启发,挖掘课文中的写话素材,为学生寻求写话的基点,积累写话素材。

我们通常用的方法就是学习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指导学生训练写话。

如《黄山奇石》一文中具体描写的四块奇石,段落结构相似,都是采用“总一分”或“分一总”的写法,先说奇石的名字,再具体介绍奇石的样子;或是先描写样子,最后点出奇石的名字。

学完课文后,我课件出示“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三块石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选择其中的一幅奇石图,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写,重点写出奇石的外形特点。

因为有了课文作例子,学生仿写得心应手。

如有一个学生描写“仙女弹琴”这块奇石就十分形象生动:在一座高高的山峰上,有一块石头,远远望去,就像一位美丽的仙女,手抚一张琴坐在山峰上,正在尽情地弹奏优美的乐曲。

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纷纷提笔为不知名的奇石取名并具体描写名字的由来。

老师在写话本上的评语“一张灿烂的笑脸或是一个竖起的大拇指”更让学生的写话热情高涨。

二、读文赏图——仿写外形学习《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我出示彩图蝌蚪和青蛙,学生仔细观察后,再阅读课文,找找课文描写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的句子读读,说说各有什么特点。

在学生理解课文,知道作者是怎样描写蝌蚪和青蛙的样子后,我把描写蝌蚪和青蛙样子主要方面的词综合在一起板书出来,然后出示小白兔彩图,引导学生从整体到部分仔细观察,再说说小白兔的样子,仿写。

立足课本 开源引流

立足课本 开源引流

立足课本开源引流作者:许晓红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07年第07期顾振彪先生曾说,我们的课本选编的都是“文化气息浓厚,思想内容深邃,语言富有魅力,能启人智慧,开人心窍的精品。

”可以说,不好好地利用文本是一种浪费,作文教学完全可以以文本为突破口,指导方法,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开凿源头活水,引来涓涓细流。

正如刘国正先生所说:“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的依托,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同样作文教学也必须扎根于文本这块沃土,下面谈谈利用文本资源进行作文教学的几种做法:一、立足文本,进行仿写朱光潜曾说过:“文艺不必止于创造,却必始于模仿”,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

”此话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也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手的有效方法,现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素有定评的名篇佳作,教师可以加以精选,作为例文加以仿写训练,可分为全仿和点仿。

全仿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点仿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可以仿语言、仿结构,甚至仿标题等。

要根据范文的不同特点而确定仿写点,每一次仿写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当然,仿写不应是终点而应是起点,仿写不是机械地学其皮毛,而要仔细揣摩、有机运用,要引导学生从范文的思想内容,构思立意或表现手法等方面受到启发,加以引申、模拟、构思自己的作文,达到创新的目的。

古人云:“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

”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为了使仿写摆脱“依葫芦画瓢”的局面,仿写应把握以下三点: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

就是指取他人的旨趣,表达自己的心声,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才能给人以真实、亲切、自然之感,如有学生学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后,写作《我要活着》,叙述自己幼时丧父、家境贫困,母亲又患绝症的遭遇,表达了要珍惜生活、坚忍地活着的主题,写得真切感人,超出原有的作文水平,这其实是作家与学生的一次心灵碰撞,自然能擦出思想的火花。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据此,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途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是占首位的。

就中学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影音像资料、图片、文学社团、文学社刊、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

2、从生活中开发。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学习母语。

或者说语文学习就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语文知识就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语文能力就是在生活中培养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命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语文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

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

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还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宣传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

这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它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生活中构建起个性化的语文资源体系。

3、善于把学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如何利用课文指导学生写作

如何利用课文指导学生写作

主要 指课 外阅读 。大量课外读物 内容 广博 .知识丰富 , 经验纷繁 .自然现 象和社 会生活兼容 .是前人观察 成果 的结 晶 ,更是中学 生写作中可以广泛 采撷的素材 。所
有 :
以 ,课外阅读是 中学生获取知识 、开拓视野 、承受 熏陶 、
(1)先整体后局部。也就是说 。先观察整体 。再观察 积累材料 的重要 渠道 。教师要提倡鼓励和 指导中学生 局部。比如观察一种植 物 。要先看 清植物的整体是什么 积极开展课外阅读
新的空气以及混合在其 中的各 种味 道 ,可以用 舌头去
尝尝雨的甘甜 .也可以用手用身体感受与 雨亲吻 、接触
的冰凉 与浪漫 。总之 ,观察要调动身体 的各种器 官综合 观察 .然后再通过脑子把观察结果汇总起来 ,才能使观 察做到细致周全 。
如何利用课文才眚导学生写作
二 、扩 大 阅读 量 。积 累 文字 素 材 自然环境海阔天空 。社会 生活瞬息万变 ,大干世界
“记拔河比赛 ”的作文才有可能写的细致逼真 。观察 ,宜 图书室 、阅览 室极小 ,书 的种类及数 量极 其有限 ,开放
“细”不宜“粗”。走马观花 ,只能 “见大不见小 ”,写出来 时间短 ,课 外阅读量 少得 可怜 ,就 连教学大纲要 求要读
也免 不 了 “一 般 化 ”
的名著也没有 。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应充分利用有限
的文化基础 但 是 .初 中生面 临升学 的压力 ,具有较为 并编成话剧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 Il lI攀
庭生活、学校 生活 、社会生活 。那么 ,怎样观察呢?
就是阅读 。阅读包括课 内外 ,而作为积 累材 料的阅读 .
1.学会 用 眼 睛观 察 用眼睛观察就是认真仔细地看 。由于观 察的对象 不 同 。使 用 的 观 察 方 法 也 不 一 样 ,概 括 起 来 。这 些 方 法

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

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

开发与利用文本中的习作资源习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我们学习语言文字的根本使命是运用,是将汉语这一凝聚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语言能够传承和发扬下去。

如何提高学习的习作能力?更多的教师是把目光凝聚在习作教学的创新研究上,可往往效果不佳,我认为这种缘木求鱼的方法,实在是令很多学生摸不到门道,走了不少弯路。

实际上,我们纵观语文教材,会发现编者所选文章篇篇精彩,更不乏名家大作,实在是习作的典范。

既如此,文本就不仅仅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凭借,更是习作指导与练习的直接资源。

如果我们能针对每篇广西中的习作资源,恰当的指导学生用其材,学其法,那么,以其每学期28篇左右的教材为示范,我们的学生至少能学到二十几种的写作技巧,这不是很好的训练方式吗?多年的教学探索与尝试中,我和学生们尝到了甜头:教师没有了教的苦恼,学生没有了写的畏惧,使习作变为欲罢不能的兴趣与爱好。

现在,我的学生们只要完成了一篇文章的阅读,就会主动思考文本中有哪些可利用的素材,可学习的方法,可想象的空间,进行尝试。

孩子们在练笔时还不时会大胆的创新和综合利用各种文本资源,让我在感叹方法得当的同时也沉浸在喜悦之中。

下面,我愿将探索的方法略举茔茔大端,以求与同行们相互切磋,举一反三。

一、将插图转换为文字所有的文本资源几乎都配有鲜明生动的插图,这些图对文章起着画龙点睛之功效,而有些插图文中并没有做细致描述,只是一笔带过。

画面虽然表现的只是瞬间的场景,也为学生提供了素材。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静止的景物变的鲜活起来。

文字的体验应是具有个性化的应融入到学生各自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其中有一幅儿子从废墟中得救后与父亲紧紧拥抱的插图,在阅读感情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出图中的情节。

可以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使之这个场景丰满形象起来。

不难发现,在学生画变成话的同时,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这样的习作资源,小语教材十分丰富,老师只要善于把握课堂学习契机,加以引导、点拨,定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依托文本激发想象,促进读写能力提高

依托文本激发想象,促进读写能力提高

依托文本激发想象,促进读写能力提高作者:胡浩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0年第11期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为学生探究、思考、消化、积累知识奠定基础,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不断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挖掘文章中心思想,感知文本留白内容首先,教师在阅读与写作教学时,需要依托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意图,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进而填补文本留白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学《纪念白求恩》时,可以先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掌握作者写作的思路,使学生更好地解读留白处。

其次,教师应加大对文本留白训练的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语感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内涵,掌握文本中所阐述的引申义。

最后,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摸索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其他相似的文本体裁,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品质。

例如,教师在教《太阳船》教学时,可以结合文本内容,以及文中的意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通过将太阳和船紧密地联合在一起,充分展示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仿写、续写,不断升级留白难度,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见,教材作为学生摄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教师需要深入开发和利用,训练学生读写能力。

二、依托文本线索,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反复阅读文本内容,借助留白,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长此以往,学生的写作会更加得心应手,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首先,教师应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存在的“症结”问题展开深入解析,利用文本知识,不断锤炼学生的思维。

例如,教师在讲《西游记》时,可以先对学生提出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吗”等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讲故事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帮助学生填补留白。

作文教学随笔:变无序为有序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随笔:变无序为有序的作文指导

作文教学随笔:变无序为有序的作文指导作文教学随笔:变无序为有序的作文指导众所周知,由于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作文编排方面缺乏序列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能够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把握方法指导与写作内容的契合与变通,把序列化训练与学生能力提升兼顾起来,从而制定出合理与高效的作文序列模式。

作文教学的序列化,是指使初中作文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体系。

对于作文教学要站在语文教学全局的角度去思考,把作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统一起来进行安排。

因此,在课例教学中应该加强指导学生学写作者如何观察分析事物、遣词造句、提炼主旨、运用写作技巧的方法;作文教学中同样要引导学生把课例教学中学到的作文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同时考虑到教材的整体性、阶段性的编排特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序列化的作文系统训练。

那么如何做呢?结合本组董安琪老师的课例,进行如下探索:首先,运用文本课例,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课例,有意识的安排教学中关于写作特点的教学环节,尤其是课例中有突出写作特点的文章,对写作知识进行渗透。

另外,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同时,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理解关键段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等,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这么安排章节,即能完成课例教学的内容,也容易使学生对文章理解更深一步,也能达到作文教学渗透的目的。

比如,董安琪老师的课例《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指导-------吾班乐事》,结合了八上第一单元课文《草》、《老山界》,把文本作为写作指导的案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指导,指出可运用细致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乐”事。

其次,重视进行单元总结,对课例进行梳理,寻找写作同一主题的异同之处,明确作文写作方法。

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就是以同一主题为内容,进行单元例文的整合,单元有本单元总的写作要求。

根据单元要求,及时梳理,让学生领悟,从而进行作文训练,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的理论,并及时运用到写作中去。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中学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中学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各种文学作品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主题和结构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其次,老师应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词汇丰富、语言流畅、结构清晰等方面。

老师可以通过词语积累、句式仿写、段落构思等方法,引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老师可以教授学生有关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和规则,例如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要领,提高他们的创作技能和质量。

最后,老师还应在学生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并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地进行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

通过持续的指导和激励,学生将能够在文学创作中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采和才华。

教中学生愿写和真写的理想途径

教中学生愿写和真写的理想途径

教中学生愿写和真写的理想途径周玉明:中学高级教师,中学语文教研员,靖江市教育局科研部部长。

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及研究27年,发表论文数十篇。

承担省级规划课题、教研课题多项,致力于文本解读研究,“十二五”规划“高中文本解读差异性及对策研究”被省级确定为精品课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16-0059-03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会品读、会赏析、会概括和提炼等,它还应该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写作,自觉做到读写结合,不断提高表达能力和素养。

近来,学习董旭午老师生活化语文教学方面的系列论著,尤受启发,更加坚定了我的这一认识。

我们甚至完全可以这样讲,在“读写结合”这一教学领域,董旭午老师的生活化语文教学为我们很好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也为我们教学生愿写和真写,较好地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勘探出了一条理想途径。

对此,有四点我感受最深:一、通过教读引领学生感悟写的艺术生活化课堂教读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教读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思考、感悟到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运招用技等方面所依据的情理(也就是课文何以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原由),进而悟得作者表情达意的技法,用以指导自己的写作。

如,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中的“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几句中的“堆”字,寻常得很。

董老师却让学生把“堆”字改成“如”字,启发学生比较两个字的表达效果。

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这堆烟杨柳不仅描写细腻、准确、生动,更是在启示读者,这层层雾气遮住了这位痴心女子企盼的视线,男子寻花问柳的“章台路”就更看不到了,遑论那个薄情的背影呢?深深庭院中,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有多么抑郁、纠结和沉重,正如化不开的块垒积压在心头。

这一个“堆”字,巧妙地揭示出来这位女子复杂的思想感情与细腻的内心世界。

如果视而不见,不让学生在反复品读、比较、深味,他们是不可能深入地感受到这个字的真滋味的。

如何帮助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如何帮助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如何帮助小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文学创作语文学科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提高文学创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缺乏创作灵感和技巧。

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文学创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帮助小学生在文学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一,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是提高文学创作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应该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引导孩子们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经典文学作品等。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各种文学形式和风格,培养自己的文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第二,注重写作基础。

在帮助小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时,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写作基础。

首先,要提高孩子的语文素养,包括词汇量的积累、语法知识的掌握、句子结构的运用等。

其次,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能力,帮助他们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人物、事件和场景。

同时,要教会孩子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并进行适当的段落划分。

第三,激发创作灵感。

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们激发创作灵感。

可以通过观察、经历和思考来找到创作的素材。

例如,带领孩子们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让他们感受文化的魅力;鼓励孩子们参与社团活动,参加文学写作比赛等,培养他们的文学兴趣和写作热情。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鼓励孩子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无论是通过绘画、音乐还是写作等形式。

第四,提供创作指导。

在孩子进行文学创作时,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

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题目或者开放性的创作命题,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

同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表达自己的空间和机会,鼓励他们勇于尝试和创新。

可以在家庭或班级中组织写作分享活动,让孩子们交流彼此的作品,互相欣赏和学习。

第五,提供优秀范文。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为学生写作服务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为学生写作服务
我 设 计 了 这 样 一 个 拓 展 口语 交 际 片 段 : 万 里 长 征 路 漫 漫 , 迢 迢 , 发 生 的 故 事 水 所
尽 管 仿 写 练 习是 对 课 文 文 本 语 言 的
“ 制 ” 但 正 是 这 样 无 数 的文 本 语 言 “ 复 。 复 制 ”可 以 在 一 个 个 刚 刚 抓 起 笔 杆 头 写 作 , 的孩 子 心 目 中形 成 “ 作 就 是 那 么 简 单 写 的 ” 念 头 , 作 的兴 趣 自然 被 激 发 。兴 的 写 趣 是 最 好 的 老 师 , 了 兴 趣 , 着 孩 子 阅 有 随
话 有 相 通之 处 , 是 把 心 里 想 说 的 、 说 都 要 的 、 说不 可的话 “ 表 ” 非 发 出来 , 是 “ 只 发
表 ” 方 式 不 同而 已 , 一 个 用 嘴 , 个 的 即 一
过 程 , 生命 感 动生 命 的过 程 。 语 文 阅 是 在
读 教 学 中 , 生 与 文 本 对 话 , 者 不 能 隔 学 读 岸 观 火 , 定 是 把 自己 也 燃 烧 进 去 , 自 必 把 己 的心 交 出来 , 主人 公 共 命 运 同 呼 吸 , 与 共 同承 担 着 生 命 的 轻 与 重 ,与 作 者 同哭 同笑 同焦 虑 同 挣 扎 ,读 者 在 不 知 不 觉 的 言语 体验 中丰 富着 自己的情 感世 界 , 陶
历 的加 深 , 言 的 丰 富 , 子 定 会 扔 开 文 语 孩
本 语 言 “ 制 ” 拐杖 , 会 创 新 写 作 。而 复 的 学
且 与 文 本 语 言 的 对话 ,包 含 着 对语 言 文
“ 读 教 学 是 学 生 、 师 、 本 之 间 对 话 阅 教 文 的 过 程 。 ” 此 , 大 的 语 文 教 师 在 语 文 因 广 阅 读 教 学 中 应 注 重 回归 文 本 .利 用 文 本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夯实学生写作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夯实学生写作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夯实学生写作能力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135-01摘要:初中阶段,学生应逐步掌握一定的写作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不断地积累与训练。

实际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课本资源,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适时加入写作训练,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课本资源学生写作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都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

笔者认为,如果能将课本资源有效利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帮助的,现在具体谈谈做法。

一、字词的运用初中课文的每一课后均有几个新词,怎样让学生灵活地掌握这些词语呢?我尝试让他们设定一个情景,写一段完整的话,其中要合理地用到我规定的几个新词语。

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考虑到学生在做此作业之前需弄懂词语的含义,然后再构思一个合理的情景,最后才动笔写出完整的一段话。

和原来单纯地抄写词语相比,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可以激发他们想象的热情,学生更愿意做这种练习。

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学生有效掌握词语非常有效,在学词中将句和段牢牢掌握。

二、补写、续写练习在课文学习中可以根据文章需要适时练习一些写作片段。

例如在教学契诃夫《变色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多次利用军大衣来掩饰他肮脏的内心世界,现在让我们走进主人公的内心,看看他到底在想什么?于是我建议学生在主人公每一次的动作描写背后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再如《蜡烛》一课中,当老奶奶冒着生命危险掩埋了苏联红军的尸体后,又将结婚时的两支红烛点在了红军的墓前。

这一刻让人震撼,让人感动。

此时,一切的语言都显得如此苍白,这时我让学生跨越时空,走向战火纷飞的战场,去感受主人公伤痛的内心,请根据原文补写一段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对一些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文章进行续写练习,发挥他们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日本作家星新一的《喂—出来》后,我让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续写。

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写作方案东丰县那丹伯镇小学吴艳秋目前我们都在提倡素质教育,语文素质分为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重在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这些能力的综合反映,在语文教学中即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我认为,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

有的作文以直观形象叙述为主,可以采用实际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开展,学生有东西可写;但有的作文则以语言描述为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情境。

针对后者在指导学生习作时,我就感觉有很多学生,尽管耐心引导,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

有一部分学生是怕写作文,另一部分学生是不会写或写不好,缺乏写作素材,对命题束手无策。

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我从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入手,采用多元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扩大阅读量,增强语言积累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就要有丰富的语言积累。

关键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在一个博大、丰富、高雅的文化宝库里,完善、发展自我。

首先抓好文本资源,积累好词佳句。

其次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培养学生在闲暇时的阅读兴趣。

再次,强化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达到其语言积累的目的。

二、观察是写作的基础1、做生活的有心人。

生活的积累是写作的源泉,就象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

只有生活丰富多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2、留心观察,善于捕捉事物特征。

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

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

深挖文本资源 巧设练笔机会Microsoft Word 文档

深挖文本资源   巧设练笔机会Microsoft Word 文档

深挖文本资源巧设练笔机会——基于文本的读写结合几点做法闽侯实验小学宋艳萍摘要: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突出的“读写沟通、读写互促”上的特点,应该说都是引领学生“从读学写、增强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好“范本”。

因此,充分把握教材这一点上的特点,利用好教材这一“读写结合”资源,极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关键词:深度挖掘找准训练点文本留白精彩片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具有突出的“读写沟通、读写互促”上的特点,应该说都是引领学生“从读学写、增强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好“范本”。

因此,充分把握教材这一点上的特点,利用好教材这一“读写结合”资源,极有利于提高学生读写水平。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

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

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

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借助文本留白,想象练笔教材中有的句子后面留有空白,有的说得简洁扼要,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

比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文章描写得妙趣横生,常常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于是就想让孩子们也模仿这样的幽默写法,来体会一下“习作”的乐趣。

刚好第九段“打这以后,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好多小猫都来了,什么样的都有。

”可作为非常好的读写结合的训练材料,可以让学生模仿前面几段的描写。

于是让学生想象——师:“打这以后,还有哪些人用什么样的方法送来小猫呢?那些小猫又长什么样呢?”(同学们想起刚才一个同学读的“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小猫。

如何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作

如何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作

2019如何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作河南省夏邑县电化教育馆甄西亚摘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品词析句,进行仿写训练,以体现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同时巧妙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续写、补写训练,提高学生读写水平,进而从阅读中提炼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关键词:阅读教学写作方法纵观当前的写作课堂,许多学生谈“写”色变,一让写作文就叫苦连天,感觉握笔千钧,笔管中难以挤出片言只字。

勉强为之,大多不堪卒读,内容空洞,思想贫乏,语言干瘪,材料陈旧……作文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天敌”。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作文教学随意性大、方法单一、效率低下等,其中比较突出的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阅读”与“写作”的课型区分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另一方面是学生不会从阅读中“吸取”,从写作中“倾吐”,使写作学习与阅读教学脱钩,从而使得写作学习陷入了困境。

那如何利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写作呢?一、利用教材资源品词析句,进行仿写训练,体现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模仿是创作的先导。

著名语文教师丁有宽也强调“儿童学习欲望具有模仿性,要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断训练为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范文,仿其神,仿其意,仿其路,仿其格,仿其法。

”在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是仿句、仿段和仿篇练习。

在教学中,我有意抓住那些词汇量丰富、句式特点明显、修辞运用巧妙的句子让学生仿写,锻炼他们准确表达的能力。

如:《可爱的大熊猫》这篇文章文质兼美,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从中体味到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在教学“大熊猫最喜欢吃箭竹”这一自然段时,我首先让学生体会“咬断、扯掉、撕开、左一口,右一口”这些动词的好处,然后让学生比较“大熊猫吃箭竹。

”和“大熊猫先把这些竹子(咬断),再一根一根(扯掉)竹枝,然后(撕开)皮,(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文本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文本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
二、强化读写练习,重视学生写的过程
(一)以读促写,仿写有方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仿写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文章之力,发掘阅读文本之美,并寻找到其中的美段佳句,让学生进行仿写,能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逐步从阅读文本中发现语文知识的魅力,促使学生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二)以读促写,补写、妙写有招
好的文章离不开匆匆而过的灵感,写作中的灵感很多都来自于阅读文本中。在训练学生写作之时,教师可选择适当的阅读文本,寻找作者布局谋篇时忽略掉一些情节,这些被忽略的部分被称为“留白”,而这恰恰是发挥学生写作能力、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良好机遇,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补写、妙写,为学生更好:地开展习作教学奠定基础。
一、以读促写,从读开始
小学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黄金阶段,在此过程中,阅读给予了学生很大思想支撑,是学生修身养性,养成优良品格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让学生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就需要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让学生能够在读的过程中懂得如何选材、组材,如何根据写作要求确定自己的写作中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遣词造句等等,这些问题在学生阅读文章阅读的多了,便很自然的印入学生的脑海之中,在学生写作之时,便会不自觉地进行真情流露”,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艺,学生的文章才能够逐步出彩。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认真阅读,多思考、多想的习惯,并将自己的作品同阅读文本进行比照,借助这样的方式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学生看到一篇阅读文章之时,教师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体裁的文章?文章的中心又是什么?”....这种习惯也要放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所写的题材,确定写作中心,想一想应该从何处入手,这样一种想的过程,就是学生立意谋篇的重要环节。

论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论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论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多文本阅读和写作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

在阅读中积累知识,而写作则是对于知识的运用和表达,这两个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将多文本阅读和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多文本阅读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与技能。

当学生阅读多个文本,他们能够获取不同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化背景、社会现状、人类历史、科学发展等。

同时,多文本阅读也能够使学生通过不同文章的角度与文体风格,逐渐构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阅读的时候,学生不仅了解了别人的观点和思想,也可以比较和分析不同观点和思想之间的关系。

这样有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然而多文本阅读只是学习的一部分,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的深度挖掘和知识的运用。

只有通过写作将自己对于读物的理解更好地阐述出来,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

通过观看多样性的阅读材料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和切入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表达。

这种创造性写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同时,写作也能促进学生的快速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学生需要在自己的文章中清晰、有力地传达自己的关键思想,必须掌握对于课程中所学内容的核心观点和信息。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如何实现多文本阅读和写作有效结合呢?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一套适合学生的多样化读取资料的阅读材料库。

学校可以在教育平台上建立一个专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阅读材料库,其中包含我们期望学生掌握的不同技能和知识。

这些材料可以包含不同领域的文章,比如科学、历史、文化等等,让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阅读多个不同领域的文章,以便他们从多个角度理解同一个问题。

2. 利用线上阅读讨论平台。

线上阅读平台并不仅仅提供阅读材料,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互动讨论的工具。

浅谈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浅谈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实 践能 力 。

唉 , 么 每 年 都 写 童 年 趣 事 啊 。 是 说 — — 回忆 怎 而
就 课 内 而 言 .我 主 要 围 绕 课 文 开 展 有 关 链

立足 于 教 材 。 文 所 需 耍的 素 材尽 在 其 中 真是 美 好 啊 ! 作
中 学语 文 教 科 书 中 几 乎 每 篇 课 文 都 是 名 篇
这 样 , 作 文 时就 不 会 有 “ 米 之 炊 ” 在 无 的感觉 了 。 ( ) 用 语 文 教材 增 加 直接 体 验 。 二 利 其实 , 看 看
源 。教 科 书一 直 是 学 校 语 文 教 育 的 主 要 课 程 资 我们 的教 材 . 年级 下 第 一单 元 以成 长 回忆 为 内 七 或 或 源 。面对 这 一 最 重 要 的 课 程 资 源 , 我们 也 应 与时 容 。 记 录作 者 成 长 的足 迹 , 展 示 他 人 成 长 的 俱 进 。 变 简 单 地 “ 教 材 ” 局 面 。 是 “ 教 历 程 . 能够 加 以利 用 增 加 学 生 的 直 接 体 验 。在 改 教 的 而 用 都
佳 作 。 溢作 者 的 智 慧 才 情 , 文 课 本 中 典 范 的 接 , 满 语 如学 习 了《 字 杂 说 》 我 就 让 学 生 写 《 数 , 也谈 数
文 章 可 以为 学 生 的 作 文 提 供 丰 富 的 素 材 和 精 妙 字 的妙 趣 》 学 习 了《 帝 的 新 装 》 我 就 让 学生 编 ; 皇 ,

些 与作 文 紧 密 联 系 的 活 动 。生 活 丰 富 多 彩 , 体
的“ 淤泥 而 不 染 。 清 涟 而 不 妖 ” 杜 甫 的 “ 得 验 五味 俱全 。 文 就 有 事可 写 , 出 濯 : 安 作 有话 可说 了。刘 国 广 厦千 万 问 。 庇 天 下寒 士 俱欢 颜 ” 大 。教 材 中也有 正 先生 说 过 “ 离 生 活 。 就 变 成 无 源 之水 , 巧 脱 写 技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

多文本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小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选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需求。

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文本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还能有效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多文本阅读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文本,并帮助他们进行对比分析、综合运用,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文学和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方向。

多文本阅读教学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入多文本阅读,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多文本阅读教学是小学生习作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文本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拓展阅读范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文本,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培养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多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考能力。

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文本之间的观点、结构、语言等特点,学生可以形成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多文本阅读教学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写作习惯养成。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学习到丰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为他们的习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素材,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多文本阅读教学对于有效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阅读、思考和写作方面全面发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2. 正文2.1 阅读多样化的文本在多文本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多样化的文本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激发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
小学作文教学让语文老师颇为头疼,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觉得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把作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是指导学生写作的简单高效的方法。

如何利用文本资源指导学生写作呢,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注意抓住以下几点:
1主题阅读,积累素材
素材是作文的物质基础,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作无米之炊。

”可是学生的生活积累实在是太少了。

有调查显示: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其他媒介。

这其中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的主要来源,而且年级越低的小学生,活动的范围就越小,所能搜集到的素材就越有限。

我们语文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学生:要多读书,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可是读什么书,怎么读,,却没有教给学生,既缺乏指导,又不易检查和反馈。

我们要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我们应把积累写作素材从无章法的反复强调变成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

我们的教材具有主题单元的性质,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进一步优化了课文的组合,提升了育人的效果。

每一个单元后的习作虽然并不是篇篇都与单元主题一致,但大多是有联系的,有些甚至紧紧扣住了单元学习主题,给人以单元学习后水到渠成之感。

因此,
在进行每一单元的学习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展“大阅读”活动,围绕单元主题在更大范围内搜集习作素材,丰富其写作素材。

如:苏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一个单元主题是“园丁之歌”收录了《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习作是“在教过的老师中选择一位,写他帮助、教育自己的一两件事”。

老师就可以搞“主题读书周”活动,围绕单元主题,学生可以读赞美老师的诗文,尊师的名言,了解社会生活中优秀老师的事迹等。

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上有意识搜集主题习作素材的能力和习惯,是不断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关键的第一步。

2.整体把握,学会组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学习文章如何围绕主旨组织材料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教给了学生瞻前顾后、抓住联系、整体把握等阅读方法,学生把书“读薄” 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于怎样整体把握文题合理组织材料就有了清晰的认识。

如苏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爱”中又有侧重,重点表现高尔基对儿子的亲情爱和教育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爱”的主线,了解文章怎样有层次地有重点地展现“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的爱”的,从而学习文章组织材料的严密和巧妙。

提高整体把握能力比较快捷的办法就是让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成为学生的每课必做的习惯。

3.强化诵读,形成范例
小学语文教材将朗读、背诵放在首位,是由学生学习书面语言的特点决定的,要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得先输入,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只有学生读熟了,背会了,范文中的词语、句式、组织方法、修辞手段才能成为其写作的范例。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经过语文教育专家们反复审核后确立的权威
教材,每篇课文就是很好的范文。

范文中的词语、句式、组织方法、修辞手段都能成为学生写作的“范例”。

教师“轻读重讲”,实则是失掉了语文学习的关键。

积累运用,就是靠多读、多背,有这么好的范文,我们就应该强化诵读,做到课课熟读,重点课文篇篇会背,让学生在读背中体味到写作的窍门,提高学习的效率。

4.读写结合,迁移运用
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最佳途径之一。

苏教版小语实验教材的读写结合,是分长、短两条线来安排的。

我在这里谈的是短线结合,短线结合是指阅读课中的小练笔,这种与阅读对应的片断训练,用时少,见效快,既是作文教学的补充训练,又是学生习作的基础训练。

教材中的小练笔,教师要重视,要进行充分备课,明确写作目的、要求,既要引导学生找到范文模仿或迁移的点,又要鼓励学生写出自
己的新的内容。

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细致,切记作文题目往黑板上一写,简单几句要求一说了事。

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挖掘课文在写作上可学习的点,找到适合的角度或可迁移的局部,多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引导学生写作,写亲身事身边事,丰富其写作积累。

但是,教师切忌不要加重学生的负担,小练笔就要短小精炼,就一点写,不要超过300字,这样,学生才愿写乐写。

以上是我的粗浅经验,有不到之出,请批评指正。

我想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写作一定不再是压在学生身上的大山,学生能真正感受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